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乡村建设理论》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乡村建设理论》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2-07 00:27: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乡村建设理论》经典读后感有感

  《乡村建设理论》是一本由梁漱溟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8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乡村建设理论》精选点评:

  ●在写论文

  ●九月初读的不甚详细。最突出的观点无非是民族问题--社会重建--文化重建,中西文化之冲突。梁老的核心关注是农村--文化秩序,近代社会转型太容易被政治改造忽略的东西。

  ●梁先生之学力精神令人感佩,将农村放在全球千古中考量,格局之大。我竟难以响应。20180216。读到108页时,热泪盈眶。此书传递着梁先生的精神力量,尚未化去。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非常精辟的言论,他的预言有的也被证实了其正确性。

  ●不合时宜 心情复杂

  ●帝制皇权解体后,建设民治政体的民情基础是什么?能够塑造和支撑共和政体的社会和民众基础是什么?毛泽东推行以农民为主体的制度革命,使得乡村建设承载了过多的政治理想色彩;梁漱溟认为传统中国是伦理本位职业分殊的社会,只有建设的任务而没有革命的对象,出路在于通过乡村组织重建新文化新礼俗;费孝通认为中国乡村建设的首要问题在于解决农民的生计问题,因此主张恢复乡村工业(志在富民)。

  ●梁先生的意思是要建设一个从下而上的基层自治的社会组织,想法未免理想了一些,不过于今日仍有启示意义。

  ●知行合一,建议提得很到位。

  ●一边写史纲论文一边怀疑,我们对一种道路与模式的评价究竟是基于什么呢?如果历史也如现实般成王败寇,幸存者偏差又由谁来纠正? 梁先生的文字总让人看到中西融汇的可能,也让人看到真知灼见与天真烂漫是可以共生的。赤子般的赤诚读着让人心疼,却也不失为文化自觉之路上的一剂良方。

  ●乡约传统

  《乡村建设理论》读后感(一):本位主义浓厚的理论

  一直想好好看看《乡村建设理论》,看看当代名人对改造中国社会的看法。但看了一点,实在看不下去了。感觉梁漱溟和辜鸿铭等老朽一样,都是中国中心论的典型代表。书中很多观点不敢苟同,好像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社会动荡、经济崩塌是因为西方文化传播的影响。没有西方文化,中国仍旧可以好好的。这认识真的很让人费解。

  《乡村建设理论》读后感(二):对传统的执着与追求

  近代中国少有的几个有骨气的知识分子,像马一浮、陈寅恪、马寅初等,梁漱溟先生必居一席,他可以为了某些问题可以跟毛泽东争得面红耳赤,实在是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并付诸实践,办学堂,传承优良传统。在学术上,写了中西文化的比较,并坚持中国文化前途光明,今日看来,梁公确实有许多先见之明。这个世界会好吗?他父亲说了这句话就自杀。梁公一直在追寻,这个世界会好的!

  《乡村建设理论》读后感(三):对传统的执着与追求

  近代中国少有的几个有骨气的知识分子,像马一浮、陈寅恪、马寅初等,梁漱溟先生必居一席,他可以为了某些问题可以跟毛泽东争得面红耳赤,实在是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并付诸实践,办学堂,传承优良传统。在学术上,写了中西文化的比较,并坚持中国文化前途光明,今日看来,确实梁公有许多先见之明。这个世界会好吗?他父亲说了这句话就自杀。梁公一直在追寻,这个世界会好的!

  《乡村建设理论》读后感(四):是乡村辜负了中国?还是中国辜负了乡村?

  梁漱溟的实践,作为一个书生,一辈子吃素,但终其一生都在实践,在乡村、在党派之间斡旋。今天的知识分子再也不愿意如他一般走出温柔乡里,让人长叹。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概括起来说是他认为中国希望之解决在于乡村,但乡村建设则希望从乡村内部的文化或者结构中发生力量,即唤起农民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知识分子自上而下的参与,问题得以解决。他随即中国的社会结构“伦理本位、职业分立”。中国的乱,是没有秩序而不在于不平等的秩序。他分析出了两个要义,理性即平静通晓而有情之谓也;和人生向上。他设计了一个系统,并付诸实践。但以我愚见,多少有些理想。

  他后来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只是不甘心,他说自己“高谈社会改造而依附政权”“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于是他想尽办法,寻找折中之路,步步谨慎,接近政权又保持平衡,可谓小心。

  我想,时至今日,乡建运动不能停留在表面的理论去说,而是要深入到语境当中去,比如他是如何分析社会结构的,为什么会这么分析,再比如他是如何“接近政权又保持平衡”,其间做人做事的法则都有很多需要学习的。接下来我还打算看几本他的书,继续了解这个人。

  《乡村建设理论》读后感(五):反思现代农业

  农业原本是人与自然互动、交流、劳作的一种生产生活方式,它依靠自然、在人类劳作中有限地改造自然,以供给其生活必需品。其特点是劳作性、乡土性、有限性,它要求人类不断地付出自己艰辛的劳作;它要求人类紧贴乡土、依靠土地而生,由此发生了天然的乡土文化(我不愿将其称为原始农业文明,这种称谓首先就确立了现代城市文化对于乡土文化的先进性);它不要求人定胜天,不要求征服自然以完全保障其生活必需,相反自然的气候、灾变正严格地限定人类向自然索取的界限。

  现代农业依靠不断发展的技术,尤其是工业技术,企图突破传统农业的种种限制。首先现代对舒适生存的追求使得农业的劳作性变为一种恶,必须将人从这种艰辛劳作中解放出来,于是就有了农业机械,使人可以轻松地驾驭自然。而随着这种机械的扩展使用,人也被从乡土性中剥离出来,而趋向现代的城市文化,乡土文化的根基被一铲而尽,乡村也就失去了其立足的根基而沦为城市的附庸,其功用就是提供农业产品,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文化上的承担。任何所谓先进性文化无一不来自城市,乡村再也无法自足自立。

  最后,现代征服自然的妄想不断膨胀,认为科技进步可以使得人类能从自然的气候、灾变的限制中解放出来,完全地不受限制地保障其生活必需。于是机械与技术结合起来不断地对农业进行改造、工业化,农业已完全沦为工业的附庸,农业发展以工业发展为前提,后者提供前者所需的机械、技术和能源。农业的工业化后果就是农业不再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生产方式,而是严重依赖石油能源和工业产业链,任何一环节出现波动,对现代农业而言都会产生相应影响。农民的命运愈加掌握在资本家手中,不见得现代农业给农民带来任何根本的转变,而却是变本加厉地依赖于城市,无论从经济还是文化上,都从属于城市。现在为何农民都不愿待在农村?难道进城能改善他们的状况?(看看农民工就明白了) 最根本的是,城市无论从经济还是文化上都是一最集中的强势者,农民只能从属、依附。原本农业作为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生产方式,是可以保持其精神上的独立的,而现在一切都向城市看齐,以城市为先进,或曰时髦。农村没有了向心力,一切经济、文化都被城市集中吸纳,否则就被边缘化。这是现代发展观的逻辑。

  面对此,难道农业现代化本身没有需要我们反思的地方?或者这种现代化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