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十六声》读后感100字
《花间十六声》是一本由孟晖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30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花间十六声》精选点评: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跟《小顾聊绘画》一类的书有点像,虽然《花间》可能看上去引经据典,满纸的诗词歌赋,比小顾的插科打诨显得有文化不少。对专业领域并不了解,但这本书里通过十六种物件对古代生活的“考证”,读起来很流于表面,内容重复度也很高。
●对一个大老爷们来说,读到一半已经很变态了!
●很香艳,很旖旎。但据同学说有许多考证方面的纰漏。红唇罗帕什么的,写下来应该比真实美好多。
●不够有趣,其实可以再风趣点
●太深,不懂
●老实话,我真不喜欢,太无聊了
●作为论文,不够严谨,作为休闲读物,太过笨重,要说科研,又没有理科生计较的精神。反过来,也可能是三者的综合。
●恩,受教啊~就是书里的图片有好些重复的,这个...赚钱的缘故么...
●应该换个有趣的人写这些玩意.
●早闻宋代文人地位高,读毕只有更加赞同。这种精致的生活情调是属于一个特定的时代,如今我们只有慨叹。
《花间十六声》读后感(一):那一点情调
这本书很符合我的趣味,一点点婉转诉说那些过去的精致的小东西,让你能窥见过去年代里面那些精致生活的一角。也许女孩子对这些都是喜爱的。特别在现在这样一个快餐时代,生活中的好多趣味都被速度给消磨了。临睡前,在一片灯晕下捧读此书,又给我们一个梦想的机会。
《花间十六声》读后感(二):必读
孟晖的文章一直有看,而且屡屡看到开心不已。老想着她对往昔的追求究竟是浪漫到骨子里的研究?还是爱到骨子里的研究?!
她的文章都是在《青年文学》上一篇篇看的,几年来看了也不少,忘记了别的,但忘不了她说的胭脂咯,绣鞋的,今天突然看到这个花间十六声,提醒我,一定一定得买她的集子看才能过瘾!
《花间十六声》读后感(三):声声慢
花间的一十六声,声声慢,声声思,声声醉。
看过《潘金莲的发型》后,这本书其实不必再读了,觉得是《潘》一书的延续和再次扩散,而且很多地方抠得过细和繁琐,有重复之累赘感。
不过对于再次理解花间词的意境是有帮助的,曾经我们也是世界的中心,也是世界的时尚大都。
作为中国的读者,这是最大的文化安慰。
《花间十六声》读后感(四):花间之声
果然书如其名,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到身处花丛,香艳。
看得出孟老师对中国古典服饰文化有相当的基础。资料整理和搜集相当的渊博。
对爱好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读者来说,绝对是一本寓教于乐的好书。
对从事服饰文化研究的同行来说也是一本抛砖引玉,提供新思路的良好尝试。
推荐。
《花间十六声》读后感(五):可以吃的书
似乎是听易兄说到买了此书,自己也买来看看。
陆智昌的装帧还是很合内容的神韵,粉色的封面拿在手里有些滑腻,而书的内容也把人直扯入古时的温柔乡,这要感谢再不用避谈花间集的时间,还有大量出土的真实历史。
作者原是女儿身,也只有女人能做着这样精细地研究,再这样精细地写出来。花间十六声,每阕结尾都读到嘴中甜腻腻的,仿佛书页可以嚼出味道,真是奇特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