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财政史十六讲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中国财政史十六讲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3-30 23:4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财政史十六讲经典读后感有感

  《中国财政史十六讲》是一本由刘守刚著作,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2.00,页数:33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财政史十六讲》精选点评

  ●比较体系

  ●以数据说话,按照历史顺序讲述

  ●财政角度看历史,有意义,想被欺骗也不容易

  ●中国历史x光机。一部国人解决财政和制度问题的历史。话说最后一段还提出政府存在的问题,真是大胆,第一次看到反面

  ●教材讲的道理也很有意思,就是比想象的要厚

  ●没好好学过政治学,所以先抛开政治学的部分还是OK的

  ●钱的角度看历史。

  ●明清过了一遍

  ●好看配合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基本可以重构对古王朝印象

  ●神奇的一本通!

  《中国财政史十六讲》读后感(一):王安石心怀理想”,司马光落脚现实

  

我对于大宋印象也限于历史课本上的“积贫积弱”,失去了兵器时代重要装备马匹)的产地,也失去了长城一带战略要地。但宋延续了三百年生命,尤其北宋财赋(没打错)丰厚,财政贫困只有短短20年。书中分析北宋的财政思想革新,主要围绕王安石和司马光的争论。 王安石强调开源及动态理财,通过一种帕累托改进方法达到“民不加赋而国用饶”,比如兴修农田水利创造经济增值,免疫百姓出钱免疫官府花钱募役,保马法官资助民间养马代替原来效率极差的官牧养马,还有青苗法市易法等历史课本上详述过的官方介入资本借贷实实在在是个

  《中国财政史十六讲》读后感(二):历史决定必然选择

  非常有意思视角,从财政史看中国历史。

  作为一个农业国家,在近代以前,始终在税人和税地之间选择,而帝国时期历朝历代改革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只的常规路径进行。如汉武帝主要集中于改革暴利资源商品管理方式;唐两税法改革,主要集中于落实“履亩而税”;宋代中期主要也是在暴利性资源管理;明张居正改革,集中于节约开支、清丈田亩和加强行政管理;清雍正集中于落实履亩而税和加强行政管理。

  人口之众多,国情复杂技术条件落后,决定了任何制度都需要不断进化以适应环境。从量入为出,到量出为入,既让财政更具有灵活性,也倒逼着政府必须妥协、和人民协商,从而促进民主发展,从来都没有一步到位体制,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中国财政史十六讲》读后感(三):【2018·阅读记31《中国财政史十六讲》?】

  

“财政史是民族整体历史中最为基本的部分, 财政史使人们能洞悉社会存在社会变化规律, 洞悉国命运发展的推进力量。 …… 从国家财政历史入手的研究方法,在用于研究社会发展的转折点时,效果尤为显著。 在社会转折时期,现存的形式相继陨灭,转变为新的形式。 社会的每次转折总是包含着原有的财政政策的危机。” ——熊比特 本书作者自己定义为中国财政历史的重撰,其参考书目达到134本类之多。其中大多数书目都是财政史学精品。 此书将财政政治学为基底,叙述中华财政思想与制度变迁的历史。 归纳起来,本书主要阐述了四个问题: 1.维持中华帝国长期发展的财政机制是什么? 2.主导传统中华财政成长及转型的内在肌理是什么? 3.从财政观看,中国走向现代国家的道路特征是什么? 4.中国财政政治发展的动因是什么? 从秦到清二千多年历史看,中华帝国不断崩溃也不断重生,相对于西方崩溃后再也无法复兴的罗马帝国来说,这是值得注目的差异性现象。 从晚清到今日现代中国的国家政体制度转型,更是令世人瞩目。 如果将主导中华帝国重生及转型的因素比喻为基因的话,那么为帝国提供资源支持的财政制度,也自有能够支持其不断重生及转型的基因,可以称之为财政基因。 就是说在帝国财政中,存在着少数主导财政基本制度建设及变化的基因。 这些基因不但主导了财政基本制度自身的重建与变异,也深刻影响到现代中国整体制度的再生和转型。 要像了解现在中国,就需要向历史回溯, 时间长河拉长看,因果律总是如此清晰,并且给现代的我们很明确的借鉴意义。 这本书非常值得对经济金融感兴趣的同学阅读。 这本书也是五一长假,除了感冒之外的又一大收获

  《中国财政史十六讲》读后感(四):历史没有如果

  试想你生在一个普通家庭,收入稳定,支出也能勉强维持,本来以为就这么岁月静好宁静致远了,谁知道突然跟邻居打架,要赔钱,家里还想着要装修要置办家电买车,这些钱都哪里来呢呢?

  这就是晚清面对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自打商鞅变法开始,中国改封建为郡县,经过两千年的修修补补,财税制度变成了一套封闭系统。皇帝即要轻徭薄赋的仁政,又要打仗、养官、养老百姓,桩桩件件都不想丢,税源主要就是依靠国内有限的土地,难免就捉襟见肘了。要是还象以前那样关起门过日子,老百姓苦就苦点了,能忍则忍,大不了改朝换代大家重新拿牌分筹码再来一轮。

  这招到了晚清不灵了。清朝前头这些皇帝算狠人了吧,雍正把皇族和官僚上上下下得罪个遍,自己没白天没黑夜的苦熬,命都搭进去了,清朝一年岁入不过三千万两。结果他死后一百年,输了一场仗光赔款就是两千一百万两。这还只是开始,后头一长串的割地赔款等着爱新觉罗,回过头看英国人这第一刀实在客气。

  这还不算,国内还有长毛、捻军闹的此起彼伏,北洋、军工,各种无底洞,白花花的银子就这么往里扔。爱新觉罗这最后几十年是怎么过来的,怎么还出了个同光中兴?

  这本书的答案是出现了新的财政收入来源,这些来源以前没有,从情感上统治者也并不情愿,但历史车轮就这么浩浩荡荡地来了。

  一个是五口通商之后的国际贸易带来的关税收入。一个是剿太平军开始的厘金。再加上对地租的各种深挖,晚清的财政政策突然就积极起来了,好多事就有能力干了。都说老佛爷颐和园劳民伤财,但这么大花销的工程放以前,怕也是不敢想的。

  看中国的财政史到晚清这段,常常在想如果历史再给爱新觉罗二十年的时间,不知道中国会是什么样子。你看后来的近现代历史,总感觉实在来来去去的折腾,城头变换大王旗,新来的总觉得自己不含糊,改弦更张,一样的弯路来来回回的兜,光阴草草。

  《中国财政史十六讲》读后感(五):财政视角的中华文明政治、思想、制度史

  强推!

  叫财政史,但专业术语不多,实际上从财政的视角整理了中华文明的政治史、思想史和制度史。提出了工具性国家与 目的性国家的概念,可以简单理解为政府和社会(这种简化当然是不准确的,但是我找不到简单的词语来解释)。将财政史划分为封建时代以人役为主的城邦型 财政,帝国时代以地租为主的家财型财政,现代以工商业为主的税收型财政三个大的时代,重点又将帝国时代划分为三个时期加以论述:

  1.第一帝国(两汉)依托于君主对土地的产权,舍地而税人(名义上是依据土地面积收田赋,但是量地太麻烦,数人头比较简单,实 际以人头税作为主要收入)。提供了充足的财政收入,支撑帝国扩张。缺点是人头税加剧土地兼并和隐匿户口,官僚、贵族利 用权力并购土地,同时逃漏税赋,发展成豪强、门阀,导致第一帝国的崩溃。

  2.第二帝国(唐宋)实现了履亩而税,唐朝“两税法”改革,将帝国正统财政收入建立在土地基础上。宋朝 面对生存压力,采取重商主义,王安石变法提出“理财收入”,试图通过国家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增加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也出现了福利型国 家的萌芽,但因为挑战了帝国财政边界而失败。

  3.第三帝国(明清)在蒙古掠夺式粗放财政的废墟上,恢复了帝国家财型财政。部分由于反思宋亡的教训,第三帝国的财政制度更多 的是抛弃了第二帝国的重商主义,回归到第一帝国的农本主义,并且依靠管理手段的进步,在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和雍正的“摊丁入亩”后,真正实现了“履亩而 税”的帝国财政理想,以几乎是固定不变的田赋作为帝国正式财政收入,以各种“陋规”作为弹性收入和地方收入主要来源。然而这种以农业税为主要收入的消极财政 是和帝国职能的消极性对应的,资源汲取能力严重不足,在晚晴面临外在威胁时无法提供财政支撑,帝国家财型财政也就逐渐走向终结。

  4.晚晴的财政现代化改革,以改“户部”为“度支部”作为标志,突破了帝国财政的边界,放弃了“轻徭薄赋”的传统“仁政”财政理想,试图在“清理财政”的基 础上,采用议会审批预算和预算公开的手段来重建财政的合法性基础,采取“量出为入”的财政思路,由国家提供公共服务的积极财政。

  5.民国政府延续了晚晴的财政改革,但总体结论是失败了。因为民国依托工商业经济的现代税收制度并不能有效征收也不足以支撑国家,一半的税收依赖于关税、盐 税,然而关税与国内经济建设联系不密切,盐税相当于古老的人头税。财政支出也基本符合“战争政府”和“公债政府”特征。

  6.新中国财政,略。

  几点读后感:

  1.刘守刚老师将唐宋称为第二帝国,个人觉得有待商榷,从唐到宋的变化相当大,并且一定程度上具有根本性。所以内藤南湖才有唐宋变革之说,将唐宋之间视为“ 中古”和“近世”的分界。从财政方面来说,唐是有一定开放性和宽容度的农本主义国家,而宋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压迫和威胁下走上了重商主义道路,由“治大国如 烹小鲜”的消极政府转变为追求生存与发展的积极政府,如果再给赵宋100年时间,也许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权,甚至君主立宪制的现代政体都将在宋朝出现。可 惜的是历史不能假设,北方游牧民族的压力促使宋朝变革,同样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摧毁了宋朝,同时也打断了变革。历史就是这样的充满了悖论!

  2.晚晴和民国的现代化财政改革事实上取得了相当的成就,然而最终失败,根本原因在于君权消散后主权建设不足,公共权力失去了载体而无法做到至上性与神圣性 ,权力无法集中。另一方面,国家的经济主体仍然以农业为主,无法支撑建立在城市工商业基础上的现代税收型财政,工具性国家进步太快,目的性国家跟不上。

  3.从财政的视角看历史很有意思,很多大叙述之下的真实矛盾在财政视角下暴露无遗,比如鸦片战争,几千英国远征军就能横扫大清,除了军事上的代差以外,财政 动员能力也是一大原因,道光帝在战争期间最头疼的并不是英军攻占了哪里哪里,而是战争开支让他承受不了。民国政府同样如此,蒋委员长以中国地大人多来鼓舞 民众战胜日本,然而民国政府的财政汲取能力同样相当孱弱,几乎全靠通货膨胀来获得必要的战争资源,如果不是有二战的大背景,有英美的帮助,恐怕汪先生取代 蒋先生的可能性更大。

  4.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不断矛盾、磨合、斗争来推动的(阿富汗那种不断被打断的文明除外),在工具性国 家和目的性国家的不断互动中,逐渐形成民族的共同生活空间和命运共同体,最终形成以主权为基础的现代民族国家。

  5.政府职能的定位是消极好还是积极好?应该建设轻税、少管事的“守夜人政府”还是建设重税、多管事的“福利型国家”?国强民富实际上是存在一定矛盾的,计划经济时代已行政手段把民间资源高度集中于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效果显著却效率低下且不可持续。然而“藏富于民”固然不错,但是在民族面临生存危机的时候要采取怎样的手段才能汲取足够的资源,把民富变成国强?这几个问题书中没有解答,也不是我能够想明白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