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读后感精选

2020-12-15 04:14: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读后感精选

  《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是一本由卢梭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28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独漫步者的遐想》精选点评:

  ●所以人是复杂的 原来这就是卢梭

  ●读过另外一个版本

  ●精神食粮

  ●内容全是心灵感受和思想,绕来绕去,絮絮叨叨,一直谈自己,有的地方读着很不适应。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最喜欢的一部卢梭作品,从此追读卢梭的其他作品。

  ●开始觉得很喜欢,后来觉得很恶心。

  ●他的遐想,对我其实非常深奥,全书读到一半后,平心静气,才开始入佳境,有所得。

  ●并不是自愿读的这本书,但是读下去之后,发现卢梭把自己的心境表达如此地生动清晰。让人沉浸到他的心情中去, 理解他的遭遇和境况。也写出了许多人的心声。越为世事所累,越发执着。

  ●很触动人心灵的一本书

  《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读后感(一):看不透的心灵,读不懂的故事

  以前读过卢梭的《忏悔录》,迷迷茫茫中感受到作为一个大作家内心的痛苦和来自世界给他的"迫害"。字里行间写满了自我的世界构造和对真知的信仰,世界的小人们却拿着他认为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犯错、年幼的无知以及自己不善言辞来欺侮他。那个时候会常想,大作家、大思想家活的也特么的没劲了吧?我想,自认为是一个赤城而别人眼中的无赖小人,是不是因为他沉溺于自我世界和骨子里对孤独和真理的追求导致这种不被世人所接受的结果呢?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他死后,意料之外的被放进了法国的先贤祠。我想,卢梭自己会感叹世人给他的闹剧吧。

  读《遐想》的感觉不再是听老人家对自我心灵的细细解刨,不再是听他对世人蒙蔽双眼的无奈,不再是听他对孤独自由的追求和休憩。看到《遐想》,感受到卢梭的文字之美,每句话都像是画作,读起来优雅美丽,像是品一杯美酒,听一曲歌谣,赏一段舞美,如醉如痴,却又若即若离。

  大师的内心是脆弱的,是傲娇的,是个小公举。可岁月变迁,依旧纪念。

  《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读后感(二):在孤独中彷徨时

  我冥冥中发现,在此世生活的每一天、经历的每个情境、体会到的每中感受,都能够在哲学的精彩中寻找到踪影。其实最初在图书馆中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只是题目,就已经让我庆幸,扫读了前言,立马借了出来。在品读之中,不止一次的感同身受,似乎在这几年的时间中首次真真正正的意识到,自己并不孤独。而这种奇妙的感觉也让我有些波动的心不敢怠慢这本我窃不敢匆匆读完的伟大思想著作。

  其中在我内心打上深深烙印的倒不是前面的十篇漫步之作,而是后面“致德—马勒泽布的四封信”和那些纸牌背面的笔记。

  第一封信中我最爱“自由之精神”,致使我不禁想“责任”和“义务”的区别。责任可以去选择承担那一种,是否承担,但是义务,义不容辞。我喜欢有选择的空间,我不喜欢外加的任何责任。主动,是我寻觅的,但是责任一旦披上了外界的压力,在我看来就有成为一种强加的义务的嫌疑。不仅不会激起我的责任感,倒是迸发了我强烈的反叛。

  我不懂得他的社会契约论,即使是论教育的爱弥儿我也会感慨自己对现实的无能为力而提不起兴趣,我只是从中寻求使自己内心平静的力量。我算是找到了,但是我也发现了我从中找到的是出世的价值观念,我知道我找错了。我不想在他的影响之下成为一个放任自流、寂静无为的享受独自幸福的社会寄生虫。所以我想,我寻找的哲学解释,更好的应该在尼采的权力意志论中。

  在《尼采的锤子》中,这位英国作者在书中赫然写道卢梭的契约。但是有些构成明显的冲突的意见,说卢梭是“伪善者”“得了妄想症的人”,我自己的知识见解肤浅不至于使自己从中做出中肯的判断。但是我找到了自己需要的,我宁可相信他是一个人格分裂的思想巨人。他的言辞让我汗颜,我甚至不能完整的表达自己和他相当的想法。当他说世上无人比他更为不幸时,我想到自己,还有那些甚至不能用恰当的言语表达自己思想的人更为可怜的吗?

  我做了许多的摘录,在学习怎么恰当记录心境的同时,我也记录了当时自己的心路。当我在世上生活了22年,但是真正生活了几年呢?

  《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读后感(三):[读品 浅尝]

  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众所周知,此书是卢梭的最后一部著作。几百年前,此书的出版在当时法国引发一波泪水洪流,几百年后,此书依然一版再版,成为畅销读物。光我手头的大陆版本就有三个(中国社会科学、人民、译林),另有花城、北京,华龄。其译名之多亦叫人诧异:有的叫“遐思录”、“漫步遐想录”;又有的叫“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孤独散步者的遐思”。当然这跟英法的译名差异有关,但一个大思想家的著作出现如此多参差不齐的译名,不算好事。

  在我看来,这是卢梭“自恋”色彩最浓的一部书。在深度上不及《爱弥尔》,在厚重上逊于《忏悔录》。与其说它“浪漫”,不如视其“感伤”,它总能吸引多愁善感者的目光,总能打动女人们的心灵。难怪写这本枕边书的作者,会叫对女人抱有成见的尼采如此光火。

  当然,人的意识总跟不上这世界变化快。今天老书又有新读法。在刘小枫、甘阳“重新阅读西方”的号召下,以前的卢梭都算白读了,枕边书也成了斯特劳斯政治学。迈尔写了篇《卢梭论哲学生活:〈孤独漫步者的遐思〉的修辞和意图》(收录于《经典与解释:回想托克维尔》,华夏出版社),认为此书是“卢梭的最少为人所理解的一本书”,它以“最大的胆识宣告了他的哲学原则,同时又最讲究修辞”。我有机会再次领教斯氏的细读深品,有时甚至细到卢梭书页的一张插图,文章下面的一条脚注。解释学的功夫实在了得。

  没人敢说把此书读成政治学一定读对了,但似乎也没人有能说他错了。此时,人会陷入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正是惠施赐于庄子的悲哀,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换而言之,没有斯特劳斯和刘老师的教导,你是读不懂卢梭,搞不好古典学的。

  好在我们不是人人搞古典学。悲哀之余,我们还可以买书看。最新出的译林版《孤独漫步者的遐思》第一次译出了《对话录:卢梭评判让-雅克》这部卢梭生前最重要的作品的部分章节,令人欣喜。但从译笔看,译林版的翻译明显逊色于人民文学版徐继曾先生的文采。的确,我们发现,译本总是老的好。【文•范昀】

  [法]卢梭:《孤独漫步者的遐想》,钱培鑫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6年1月,18元。

  《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读后感(四):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午后,一个人漫步至珠江边,席草地而坐。翻开《孤独漫步者的遐想》,阳光温柔的洒在微黄的书页上,书上那些孤独的文字被这些阳光烤得温暖起来,一行行读下去,宁静的暖熨贴在心灵,心灵由此进入空明的状态。一切烦扰都没有了,那时候,卢梭临别的遐想一丝一缕,绝望后是安宁,痛苦后是幸福,坐着的草地,身边的树,天空多白云,蓝天淡淡的隐在白云后,有微微拂面的江风,把遐想吹散开来。这周围的一切就都属于虚空了,不真实了,仿如我的想象。只有珠江上来来往往的船,忽远忽近的马达声响在耳边。

  再翻起一页阳光,卢梭漫步二说到他被一个丹麦狗撞到受伤,醒后瞥见天空,几颗星星,还有少许绿意。这个老人是没有时间去在意被狗撞到的狼狈的,他已经忘记了所有叫做伤痛的东西,甚至忘记他自己。他看自己血流下来像小溪一样流着,你做不到的坦然豁达,是未达到境界。不是佛家,却有佛意。卢梭如此真诚忏悔,仍得不到同时代人的原谅,只能寄望于后代人,希望后代人通过他的著作原谅他,至少200多年后,我理解他如同理解自己。得闭上眼冥想那种独一无二的孤独,高于一代人的孤独,不是狂妄而是事实。然而体会不到那种苍老,知天命的苍老。苍老荒凉了他的命运,而他又被逼接受命运,不仅要接受,还要宁静的安享命运带给他的悲苦。

  阳光斜了几许,暖意稍减。卢梭啰嗦的述说他对一生的回顾,在遐想中把自己制造成一个孤独的英雄,看得有点倦了。闭上眼躺下来,草把我刺得一阵微痛,适应后睁开眼看天空。那一瞬间天空如同我的心灵一样广阔,高远。什么都不用想,放松至极限,最后连自己灵魂都抓不住了,远去了。是一个虫子把我拉回来,一只虫子爬过背部某处,一点痕痒扩散至全身,打一个冷颤,坐起来继续翻书。跳过漫步三四五六,翻到漫步七。漫步七说到植物学。一个老人能保有如此亲近自然的的爱好是一件幸事。他说他终身不会忘记去采集标本的场景,我也忘不了刚才那只虫子,可惜它已消失在草丛中,不然一定把它做成标本。植物组成的景色使卢梭忘记研究植物,又遐想起来,无非是以为自己找到与世隔绝的隐蔽处。一个人于无人处会很容易以为这个世界是属于自己的。我经常静静一个人在无人处坐着,是发呆还是沉思谁也分不清。会想什么呢,珠江在我面前静静地流着,船声时而飘渺时而真实,对岸工厂楼房默默,里面的人们也许在忙着挣钱维持生活,也许在无所事事,也许在哭泣,天,想到哪里了,不是,是植物,我坐着的草曾经坐过另一个人,他看着什么书,想着什么事,或者他一个人喝着酒,失意如酒苦,一饮时光过。

  卢梭在漫步十忆起华伦夫人。那时卢梭年少,华伦夫人多情。很难说不是恋母情结,但那是纯真的,少年的的爱纯真得不带一丝杂质,因此值得一生去回忆。当你老了,想起年少时那个爱人,你爱的,爱你的,你们纯净的,丰盈的幸福,想必你会微笑吧。你的微笑会让你显得年轻,像回到当初。

  孤独时想起曾经的不孤独,已经无所谓了。卢梭在享受这种孤独。我也想学会享受孤独,一个人看书看到天荒地老,时间静止。但手机响了,一条短信,有事找。起来伸伸腰,合起书,走近珠江瞄一眼波澜壮阔,然后转身轻盈走回人群中。

  《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读后感(五):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是卢梭谢世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他开篇就写道:“如今,在这个世界上,我已经孑然一人了,孤孤零零,空空落落。我没有了兄弟,没有了朋友,没有了社交,只剩下我自己。”罗曼·罗兰曾说晚年的卢梭“像一只衰老的、悲鸣着的夜莺在寂寥的林中发出低低的哀鸣。”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饱受坎坷与磨难的卢梭,却始终怀着 “反抗不幸”的强烈意识。在我们不断向外界索取幸福时,卢梭却说,真正的幸福来源于自己的存在。读罢他的最后一本著作,我恍若看到他下垂的手所指示的方向。

  一、还有孤独与磨难

  卢梭给幸福本身指定的是一个纯然“智性的”,而不是纯然感官的目标。他曾提出只有引领人类走向这一目标,并使人类在其中变得更为有利的东西,才能真正本质上被称作幸福。

  在《散步之八》中,卢梭详实地阐述了幸福与逆境的关系。他说“不论我们身处怎样的环境中,我们总是感到不幸的原因就是由于自负之心在搞鬼。当理性代替了自负心时,我们就不会再为不能避开所有的不幸而感到痛苦。”卢梭的自我反省是迫于困境而产生的,在这种环境中,他必须找到一种不至于绝望的理由。他开始坦然面对人生,虽然并不一定能做到,但是他已经逐渐领悟到祥和、安宁的重要性,他将不再找寻这些不幸遭遇的解释。

  卢梭说:“我曾千方百计地寻找种种依托,但这些依托却逐一消亡。后来,我终究归于常态。尽管我此时遭受来自各方的压力,但我并未跌倒,因为我不再寻求什么依靠,我只依靠我自己。”

  卢梭的孤独不是偶然的。他怪癖的性格与独特的思想使他陷入逆境,逆境又造就了他的孤独。而孤独原就是他的本质,所以他情愿离群索居,也不愿生活在公众中。这种孤独的幸福感是与社交相对的。当然这中间夹杂着更多的怨愤与无奈。但是这一切才造就了卢梭理智的幸福。

  没有伴侣,卢梭还有磨难与孤独。

  二、还有自然与回忆

  一切似乎都是顺理成章的。卢梭的天性与不得不遭遇的孤独使他爱上了最本真的自然。散步五的标题是《关于幸福的遐想》,他却在大幅地描写“盛比爱尔岛”的生活。但是我们不难理解,这才是卢梭所热爱的。以至于13年后,每当他回忆起这个迷人的地方,仍炽热地神往,恍然身在其中。他迷恋植物,因为植物把他带到了静谧的地方,带到了那些曾和他共同生活的善良、淳朴的人们之中,带回了那从未遭受过痛苦的童年时光和纯真乐趣,他由此忘却了迫害、仇恨、鄙视与侮辱。

  他的幸福是如此微小的事:节日的人群正在雀跃欢笑、孩子亲切温情的目光、残废老军人的以诚相待、小女孩们的满面笑容……是的,乐趣怎么能用金钱来衡量呢?幸福是要与人共享的,虽然有时它仅残留于脑海中。

  卢梭开始像一般老年人那样回忆他的幸福。无论是盛比爱尔岛,还是他那最满意的下午,或者是我们不得不提起的华伦夫人。卢梭的《散步之十》并未完稿,《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永远定格在《重温与华伦夫人的幸福时光》,这或许是天意,就好像他所有的幸福都浓缩在这个时光,最后他还是回到了伊甸园,他的夏娃身边。他曾说,只要她,我别无所求。与华伦夫人分别后,卢梭每天都怀着愉悦深切的心情去回忆这段美好的日子。如果没有华伦夫人,卢梭的一生将是另外一副样子。这无关乎伦理道德,而是出于对幸福最原始的追求。

  三、所谓真正的幸福

  卢梭曾在《爱弥儿》中说:“在这个世界上,对于人的幸福只有消极的看待,衡量的标准是:痛苦少的人就应当算是幸福的人了。”世人大多安于幸福的表面,卢梭则是介于两者之间。他一方面想从理智中汲取幸福,另一方面却流连幸福的表象。

  但是理智的幸福与表象的幸福并不矛盾,两者甚至是相通的。“幸福的人或许非常少,或许根本没有这种人,但感到满足的人却大有人在。原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切事物里,这种心满意足的心情最让我满意。”这是卢梭在散步之九《关于真正快乐的遐想》中的一段话。幸福的状态其实是无法维持的,只有“知足”才能“常乐”,这是卢梭最后告诉我们的。而“知足”的心理状态永远都是自身提供的,它不依赖于任何人。

  所以卢梭写道:“反躬自省的习惯,最终使我失去对所受痛苦的感觉乃至记忆。就是这样,通过自身的经验我懂得:真正的幸福之源就在我们自身;对于一个善于理解幸福的人,旁人无论如何也不能使他真正潦倒。”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