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Gulliver's Travels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Gulliver's Travels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2-16 03:11: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Gulliver's Travels经典读后感有感

  《Gulliver's Travels》是一本由Jonathan Swift著作,Wordsworth Editions Ltd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USD 4.99,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Gulliver's Travels》精选点评:

  ●语言用的真真真心好棒啊

  ●Jonathan Swift的笔触精细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他的讽刺笔笔见血。

  ●好逗好可爱!特别是在慧因国的时候巴拉巴拉那堆政治观点太典型!

  ●游记文学的祖师爷,一盏路灯似的矗立在那里!天马行空、逻辑严密的想象力(让人对后世很多文艺作品的来源都恍然大悟),思路清晰的讽刺,充满时代气息的说教,这种类型的作品也就能存在这样一部吧。

  ●期末的时候胡写一气居然获得了不低的分数。反正这书比小时候想得复杂得多,可以窥见很多叙述的间隙。但正统英文系的这种教法反而把很多问题都去意识形态化了(或者说背后的意识形态太坚固)。比较茫然,完全不教理论的结果是我只能谈它是什么,却不能谈它为什么和怎么样。

  ●乌托邦真可怕。

  ●小时候看过绘本,只记得大人国小人国。现在文学课重读英文版,一些可悲的东西好像模模糊糊地进入了我小时候的记忆。小时候读不出什么是自大,什么是摆布,什么是权威,什么是人性的边界,现在知道了,就不那么快乐了。gullible Gulliver。

  ●小人国和邻国开战的理由:吃鸡蛋打哪头。大头主义和小头主义势不两立!

  ●英国文学课课上读的阉割版都无法掩盖这本书的精妙之处

  ●作为讽刺小说是很优秀的,但是想象力就差点,只能照搬西方安格鲁撒克逊的文化符号,现在看来的确有局限。作者在最后一部分体现的思想太犬儒了,有点无法认同。

  《Gulliver's Travels》读后感(一):Just for fun?

  This novel is very fanciful which makes me think a similar Chinese novel 镜花缘. I am alway interested in imaginative stories. They can alway provide you with a whole new world with incredible sights and indescribable feeling. Moreover, the novel is full of sarcastic opinions. The story lets me rethink the history I have learned, the political system I have read, the human nature I have experienced. The book was initially published in 1726, sadly, after almost 300 years the person hasn't improved too much. A lot of people have read it with great interest. But it seems like they just read it for fun?

  . I am sure that the famous Japanese cartoon Laputa: Castle in the Sky is named after this story. But I am not sure about whether the story provides a hint to the once Internet giant Yahoo(s).

  《Gulliver's Travels》读后感(二):A brief common on Gulliver’s Travels

  quot;Gulliver's Travels can be ranked among the greatest satirical works of world literature. The book contains four parts, each dealing with one particular voyage during which Gulliver meets with extraordinary adventures on some remote island after some misfortune. He’s journey included Lilliput, Brobdingnag, Laputa and the country of Houyhnhnms.

  The first part tells about Gulliver’s experience in Lilliput, where the inhabitants are all with tiny size but huge ambitions, smug and think too high of themselves. A controversy even held on the oddly question whether eggs should be broken at the big or small end caused a fantastic war.

  ymbols of Liliput

  Here, the Lilliputians symbolize humankind’s wildly excessive pride in its own puny existence. Swift fully intends the irony of representing the tiniest race visited by Gulliver as by far the most vainglorious and smug, both collectively and individually. Indeed, the war with Blefuscu is itself an absurdity springing from wounded vanity. All in all, the Lilliputians symbolize misplaced human pride, and point out Gulliver’s inability to diagnose it correctly.

  After that, Gulliver undertakes his next sea voyage.

  In the second part, Gulliver comes to Brobdingnag, which is a land of giants. Here, a farmer discovers him and treats him a little animal. Then he sells Gulliver to the Queen. The Queen thinks Europe is an anthill and makes the observation the European history is "only a heap of conspiracies, rebellions, murders, massacres, revolutions, banishments.

  ymbols of Brobdingnagians

  The Brobdingnagians symbolize the private, personal, and physical side of humans when examined up close and in great detail. The philosophical era of the Enlightenment tended to overlook the routines of everyday life and the sordid or tedious little facts of existence, but in Brobdingnag such facts become very important for Gulliver, sometimes matters of life and death. In Brobdingnag, Gulliver is treated as a plaything, and thus is made privy to the urination of housemaids and the sexual lives of women. In some aspects, the Brobdingnagians are disgusting, like their gigantic stench and the excrement left by their insects. The Brobdingnagians symbolize a dimension of human existence visible at close range, under close scrutiny.

  o, Gulliver sets sail again and, after an attack by pirates, arrives at Laputa, where the third part begins.

  Laputa is a floating island inhabited by theoreticians and academics oppresses the land below, called Balnibarbi.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undertaken in Laputa and in Balnibarbi seems totally impractical, and the residents too appear out of touch with reality.

  ymbols of Laputa

  Laputa is a satire upon philosophers, scientists, historians. The Laputans represent the foolish theoretical knowledge that has no use in the actual world. Laputa symbolizes the absurdity of knowledge that has never been tested or applied, the ridicules side of Enlightenment intellectualism. Indeed,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 Laputa resulting in the ruin of agriculture and architecture and the impoverishment of the population. The Laputans do not symbolize reason itself but rather the pursuit of a form of knowledge that is not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improvement of human life.

  The fourth part is a visit to the Houyhnhnms—a country ruled by horses that endowed with intelligence and virtue. Besides the ruling class, the rest of the inhabitants are Yahoos, a kind of creatures shaped like human beings, who are the embodiment of evil. Indeed, Gulliver finds that the only difference between himself and the Yahoo to be the Yahoo's lack of cleanliness and clothes; otherwise, a Yahoo would be indistinguishably human. At first, Gulliver is treated with kindness by the horses and he wants to stay with the Houyhnhnms, but the horses still thinks that he is very much like a Yahoo, and after all, he is banished. So, Gulliver grieves but agrees to leave.

  ymbols of Houynhnms

  The Houyhnhnms represent an ideal of rational existence, a life governed by sense and moderation. The Houyhnhnms do not lie at all. They do not use force but only strong exhortation. Their subjugation of the Yahoos appears more necessary than cruel and perhaps the best way to deal with an unfortunate blot on their otherwise ideal society. In these ways and others, the Houyhnhnms seem like model citizens, and Gulliver’s intense grief when he is forced to leave them suggests that they have made an impact on him greater than that of any other society he has visited.

  Indeed, this apparent ease may be why Swift chooses to make them horses rather than human types like every other group in the novel. He may be hinting that the Houyhnhnm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human ideals at all.

  Taken on four voyages, Gulliver's ultimate travels are to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human nature and its flaws. After the first voyage, his image of humanity is little changed, likewise for the second and third, Gulliver's image steadily declines until the fourth voyage, when he meets the Yahoos. In this way, Swift presents his commentary on not only government but the human nature through Gulliver's Travels.

  As we travel with Gulliver through the voyages, Swift brilliantly peels away our pretensions, layer by layer, until he shows us what we are and challenges us. In Gulliver's Travels, Jonathan Swift continues to vex the world so that it might awaken to the fact that humankind needs saving, but it has to save itself. "

  《Gulliver's Travels》读后感(三):甜蜜与光明

  1687年1月27日,佩罗在法兰西学院的一次会议上当众诵读了《路易大帝世纪》(Le Siècle de Louis le Grand)一诗,歌颂在路易十四时代,法国取得的长足进步,并把莫里哀、马莱伯置于古典作家之上。佩罗的观点遭到了布瓦洛等人的激烈反对,双方就古代人和现代人孰高孰低、人类在进化还是退步展开争论,这就是十七世纪末法国文坛著名的古今之争(Querelle des Anciens et des Modernes)。

  布瓦洛、拉辛、拉封丹、拉布吕耶尔等人站在古人一边,主张人类是在不断堕落的,古人在政治哲学、文学上的成就为现代人所不可企及,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学是后世从事文学创作的唯一典范。

  以夏尔·佩罗、丰特奈尔为代表的另一方则厚今薄古,认为古人不及今人,伽利略、牛顿物理学超过了古代科学,科学的方法完全可以运用于政治学、伦理学。丰特奈尔提出,古今分享同一个自然,古代人和现代人在才智上是平等的,现代人完全可以取得荷马、柏拉图那样的成就;古代人之所以有那么多发现,是因为他们出生在我们前头;千百年后,后人也将对我们顶礼膜拜,一如我们如今崇敬古人。

  1690年,坦普尔发表《论古今学术》(An Essay upon the Ancient and Modern Learning)一文,将这场争论引入英国。坦普尔认为从希波克拉底到马可奥勒留是西方文化的黄金时代,此后是1500年的停滞。虽然在过去的150年间,西欧学术进步神速,天文学出了个哥白尼,医学出了个哈维,但坦普尔怀疑这两家的学说根本是错误的,即便正确也没多大意义。现代人在哲学和文学上都不及古人,根本不懂音乐为何物,虽说在航海上做出了一番成就,可惜还有不少缺陷,如果让希腊人或罗马人来干会干得更好。站在巨人肩头的矮子不一定看得比巨人更远,他可能是近视眼,有恐高症,或者压根不喜欢望远。

  作为一名古典爱好者,我非常理解坦普尔、斯威夫特的心理,曾经沧海难为水,一个熟读古典的人又怎能在时髦的新书面前提得起精神呢。但是坦普尔犯了一个技术错误,他在论证古典作品具备永恒价值的时候,以所谓年代最古老的《伊索寓言》、《法拉里斯书信集》为例,并断言后者是真品,决非后人所能伪造。现在大致可以确定,《书信集》是后人伪托之作,但在坦普尔的时代这个问题还有争议。无论如何,坦普尔此举很不审慎,因为他没有读过希腊文版本,对文献校勘也不在行,而且这一段文字篇幅不大,并非文章核心论证,即使删去也无关宏旨,实在不该贻人把柄,予人口实。1694年,威廉·沃顿(英国的一位天才学者,六岁读拉丁文、希腊文、希伯来文《圣经》,十岁进剑桥大学,十三岁获得学位,1694年他才二十八岁)撰文对古今学术进行比较,提出了相反的观点。1697年,沃顿对该文做了修订,文末收录了古典学学者本特利的文章,从地理、引文、语言等多方面对《书信集》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又惹怒了《书信集》的编辑波义耳。波义耳撰写文章反驳本特利,本特利则反驳这个反驳。从此,这场古今之争不但涉及古今学术的比较,《法拉里斯书信集》的真伪,还卷入了波义耳和本特利的个人恩怨,双方你来我往,欲罢不能。

  在这场争论中真正留下的代表性作品,还是斯威夫特的《书的战争》、《桶的故事》和《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前后追随坦普尔近十年(这十年基本上也是这场古今之争进行的十年),受其影响很大,坚定地与坦普尔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事实上,《书的战争》中的许多人物都出自坦普尔的文章。

  《书的战争》说的是,在帕纳萨斯山的两座山峰上,分别居住着古代人和现代人。现代人抱怨对方的山太高,挡住了自己的视线,要求交换住处,或者干脆把山峰削低一点,被古代人断然拒绝。于是双方打起笔仗,出了很多的书,其中有代表性的都进了图书馆。

  这些书籍还保存着作者好斗的精神,在图书馆里继续吵闹。现代书虽然人多势众,但是装备很差,少数书通过与古代书做交易,勉强还过得去。它们吹嘘其实自己更为古老(这是培根的观点),它们自力更生,马匹是自己养的,武器是自己造的,衣服也是自己缝的,虽然有少数书在借鉴古书,但是大多数书对这种做法是不屑一顾的。

  斯威夫特行文至此,笔锋一转。在窗边的一个角落里,蜜蜂撞破了蜘蛛网。蜘蛛大怒,和它对骂起来。蜘蛛说,这个城堡是自己亲手建造的,用的都是自家的材料,不像蜜蜂那样以偷窃为生。蜜蜂则反唇相讥蜘蛛坐井观天,闭目塞听,从外界吸收了一些毒药,自己又制造了一些毒药,根本谈不上什么自力更生,而它在各处巡弋,精心挑选,把蜂蜜和蜡带回家,同时对百花无害。

  这个插曲其实是在点明题旨:蜘蛛这个现代人吹嘘自己是自出机杼,不资外力,炫耀自己在建筑和数学上取得的进步,其实迷宫式的蜘蛛网复杂繁琐,作茧自缚,所谓自力更生其实是自我复制,吸收的是糟粕,制造的是争吵。蜜蜂则是古代人的吹鼓手,它采撷自然界精华,给人类提供了两样最高贵的东西:甜蜜和光明(sweetness and light)。

  作者模仿史诗的笔法描写了这场古今之战。在现代书的阵营中,有以塔索、弥尔顿的骑兵,笛卡尔、霍布斯率领的弓箭手,以及司各脱、阿奎那率领的乌合之众。古代书更是猛将如云,阵营整齐,荷马、欧几里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罗多德、李维等纷纷出场。此举还惊动了奥林匹斯山上的天神,批评女神亲自出山,助现代人一臂之力。战争打响后,荷马、品达等所向披靡,现代书阵脚大乱。在休战间隙,本特利与沃顿溜到敌方阵地,想立点偷鸡摸狗式的功劳。他们盗走了法拉里斯和伊索的盔甲,回来时碰上了坦普尔、波义耳,结果双双丧命。文章到此戛然而止,尽管作者在标题中许诺,他将提供一部完整而真实的历史。

  纯粹的儿童文学经典其实不多,《西游记》里面有不少不适宜孩子阅读的东西,《安徒生童话》里不少内容只有成人才读得懂,《麦田里的守望者》原本是写给成人看的,《格列佛游记》有一些让人难堪的场面,作者的政治抱负处处可见。

  本书戏仿(parody)的是当时风行的航海回忆录(travel memoir)的体裁,叙述了一名航海者的经历,其中最深入人心的也许是那个遍地侏儒的小人国(Lilliput)。古希腊的琉善有篇《伊卡洛墨尼波斯》,说的是一个人安上了老鹰的翅膀,飞到了月亮上。从那里往下看,人世间的一切都变得非常可笑了:富翁的良田不过是伊壁鸠鲁的一个原子,扁豆大小的地方却让无数人为之折腰。《格列佛游记》用了同样的写法,把美丑善恶形诸于形状大小,让我们这些“近视眼”可一目了然。格列佛在大人国的一部书中读到,和古代的巨人相比,现代人只是早产的婴儿,人类其实一直是在衰退的(中国人同样认为,古人高大魁梧,寿命皆不减百岁)。

  小人国给我们的第一印象不错,国家管理地井井有条,工程技术水平精湛,皇帝很聪明,很有教养。然而随着情节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感到这是一个变态的国家。在这里,跳绳的高低决定官位的升迁,由鞋跟的高低不同,分化出高跟派与低跟派,皇帝自诩威震宇内,头顶上天。皇帝的爷爷小时候依古法剥鸡蛋,不慎伤及手指。此后,国家颁布法律,禁止在吃鸡蛋时打破小的一头,于是爆发了所谓大头派与小头派之争。因为这场争议,爆发了六次起义,一位皇帝丧失了性命,一位皇帝丧失了王位,先后有一万一千人因不肯放弃古法而丧命。大头派的残余势力逃到了邻国,引发了两国间的敌对态势。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伤时愤世之作。我们完全可以拿书中的具体描写与英国史相印证,注释家们早已向我们一一指出了这些影射之处。我们不能因为陶渊明“耻事二姓”,就把平常的抒怀之作都算作易代之悲;不能因为杜甫忠君爱国,就把杜诗旨趣尽解成安史之乱。但是,斯威夫特写书的目的在于影响社会而非娱乐大众,在其荒诞的文字下面,批评社会的意图呼之欲出。

  格列佛以一人之力,帮助小人国拖回了邻国的舰队。皇帝希望他乘胜追击,征服该国,遭到格列佛拒绝。皇帝翻脸无情,罗致罪名,要把他置之于死地。据说皇帝是大量之人,不想采用过分歹毒的法子,只打算弄瞎他的双眼(在拜占庭的历史中,被废黜的皇帝常常被除去双目),暗中把他慢慢饿死。

  作者强调,小人国的古制是有可取之处的,比如遵纪守法者得到奖赏,对忘恩负义者判处死罪,把孩子托付给学校抚养,等等,只是在当今皇帝的祖父(也许影射的是亨利八世)那一辈上引入了跳绳、钻杆等稀奇古怪的玩艺,从此每况愈下。

  作者不断改变视角,颠覆我们既有的经验,其锋芒所指却是同一个对象。作者在小人国没有明说,然而其侏儒指的只可能是人类;在大人国(Brobdingnag),作者则直截了当的告诉我们,人类就是侏儒。

  大人国的巨人们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没有一条法律超过二十二个词,也没有一条法律会引起人们的异议。国王贤明睿智,深得国民爱戴。他与格列佛做了几次长谈,聆听了有关欧洲的情况介绍,在巨人尺度的印衬下,人类的行为注定是可笑的。尽管格列佛竭力美化祖国——贵族是国家栋梁,继承着光荣的传统,主教们才德兼备,下议院代表全民的智慧,等等,但是国王一连串的发问让格列佛无法招架:你们是怎样教育贵族子弟的呢?怎样才能跻身贵族之列呢?怎样选举议员,用钱难道不能买票吗?议员既然没有工资,为什么人们趋之若鹜呢?国王的结论是:在格列佛的国家,要获得一官半职不需要一技之长,要成为贵族不需要美德,教士不需要虔诚和学问,士兵不需要行动和勇气,法官不需要正直,议员不需要爱国,谋士不需要智慧,一言以蔽之:“你们中的大部分人是在地面上爬行过的最有害的虫豸(I cannot but conclude the bulk of your natives to be the most pernicious race of little odious vermin that nature ever suffered to crawl upon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大人国的国王厌恶密室政治,黑箱作业,在他看来,治国靠的是常识和理性,讲的是正义和宽容,让原来只长一片草的地方长出两片草来,这样的人比所有的政客加在一起的贡献还大。格列佛向他介绍了西方火炮的威力,并自告奋勇地要担当研制的任务。国王大吃一惊,这么一只孱弱卑贱的小虫竟然抱着这么残忍的念头,他宁可失去半幅江山,也不愿听到这样一件秘密。格列佛感到意外之余,煞有介事地把原因归纳为大人国没有把政治变成一门科学,没有像欧洲那样,有成千上万有关“统治艺术”的书籍。

  大人国的书籍不多,学术也只限于伦理、历史、诗歌和数学,其数学只是用来改善生活,对于诸如理念、实体、超验之类的东西(斯威夫特倾心的古人也逃不了干系),他们是敬谢不敏的。然而,作者又提到,国王初见格列佛时,请学者来做鉴定,后者无法做出判断,遂将其命名为“畸形物”(lusus naturae),作者因此嘲笑近代学者就是靠这种命名术来解决一切棘手问题的。如此看来,大人国的学者也不无弊病了。

  接下来,作者要对近代学术发动更大规模的攻击,战场就选择在飞岛国(Laputa)。该国的统治者住在漂浮在空中的一个飞岛上,他们头都是歪的,一只眼睛向内,一只眼睛向天,每天沉溺于思考,杞人忧天地担心地球会遭到毁灭,需要仆人不时地敲打他们,让他们回到现实世界中。这些空想家的专长是数学和音乐,可是连衣服尺码都算不准,至于音乐,他们弹奏的纯属噪音。

  国中的百姓热衷于搞科学发明,设计庞大的社会工程,希望把社会推倒重来,用不着边际的发明取而代之。由于忽视民生,国内百业凋弊,民不聊生,少部分头脑清醒的人不肯盲从,反被说成是贪图个人安逸,妨碍国家进步。国内到处都是研究院,院士们(影射英国皇家学会)形容枯槁,衣不蔽体,研究从黄瓜中提炼阳光、把粪便改造成食物、从屋顶开始造房子、用具体的物体来代替语言等课题。当然也有政治项目,不消说,斯威夫特又借机把这些大人先生们消遣了一通。

  格列佛百无聊赖,打算回国,途经魔法岛(Glubbdubdrib),见到了往昔的古人(这是遵循《奥德赛》、《埃涅阿斯纪》、琉善的传统)。在这里(第三部分第八章),古代与现代碰了面,古今之争达到高潮。罗马元老院在一个房间开会,现代议会在另一个房间开会,前者是英雄和半神半人的聚会,后者则充斥着小贩、扒手和土匪强盗。斯威夫特心目中的古代是崇尚美德和自由的共和国,他特别表彰了布鲁图的共和精神,让恺撒当面承认布鲁图是对的,并欣喜地告诉我们,如今布鲁图和老布鲁图、苏格拉底、伊巴密浓达、小加图、托马斯·莫尔永远为伴,从古至今,再也找不出第七个这样的人了。

  接着,荷马、亚里士多德领着他们的注释家们出场了,后者站得满坑满谷,许多人立到庭院之中。这些注释家严重歪曲了作者的原意,一直躲在偏僻的角落,不敢与他们见面。荷马看在格列佛的面子上,勉强与两位注释家寒暄了几句;亚里士多德则对司各脱、拉摩极不耐烦,直言他们是笨伯。现代人方面请出了笛卡尔、伽桑狄,亚里士多德被迫承认自己的自然哲学存在错误,但是现代学说同样不能成立,新的体系也许会得意于一时,但终究不能长久。

  古人的风采让人沉醉,现代史的龌龊让人作呕。格列佛见到了最近两、三百年间的显赫家族,发现其中充斥了宵小之徒、下流之辈。作者连续用九个段落对现代史进行了批判,多少人误打误撞地成就了功业,多少人奸佞小人一路青云直上,多少仁人志士遭到了埋没,梅毒改变了英国人的相貌,伟大的祖先被后人用几个铜板出卖了。

  接着格列佛到了一个叫做Luggnagg的东方国家。该国高官享有舔国王脚下尘土的特权。国王要处死某人,只要在尘土中放毒即可。国中有所谓的Struldbrugs,他们天赋异禀,长视久生。格列佛听说后激动万分,他们不必畏惧死亡,心智更为清明,可以向后人传授古代的智慧,本身就是古人美德的不死典型。格列佛设想了不死者的美好生活,怎样积累财富,怎样增长学问,怎样记录历史,怎样指导青年,怎样选择朋友,怎样警醒世人,怎样看国家的浮浮沉沉,世间的潮起潮落,古代的城市沦为废墟,无名的村庄成为帝都,大江变成小溪,沧海变成桑田,最文明的国家如何被蛮族所蹂躏,最野蛮的国家最后又如何实现文明开化(barbarity overrunning the politest nations, and the most barbarous become civilized——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尽在这两句话之中),……这是非常美的一个段落。然而,作者许诺了不死,却没有许诺不老。永生并不意味着永远的青春,而是永远的衰老,这些人过着悲惨至极的生活,具备老年人的一切缺点,为社会所抛弃(卢梭也讲过永远不死是不幸的,参《爱弥儿》第二卷)。

  小说的结构像钟摆一样在善恶之间摆动,从小人国的宫廷政治,到大人国的光风霁月,再到飞岛国的空想家们,最后来到了“慧骃”(Houyhnhnm)的理想之邦。这是一个颠倒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马是主人,而人(Yahoo)是畜生。斯威夫特强行让我们戴上“慧骃”的眼睛,用马的语言来描述自己,动辄“野胡”长“野胡”短,同胞成了“fellow-animal”,“trot like a horse”成了极高的褒奖,我们在忍俊不禁的同时不能不感到难堪。

  斯威夫特把人性一分为二,卑贱给了“野胡”,而高贵留给“慧骃”。“慧骃”具备一切的美德,完全由理性统御自己的行为。其欲望、激情较人类为少,从来不说谎话,人类的那些恶行,他们简直是闻所未闻(如弥陀净土“无三恶道,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格列佛为了向主人讲述欧洲的情形,花了几天的时间,好不容易才把这些名词解说清楚。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道德不是超阶级的、永世长存的。比如“切勿偷盗”这条戒律,在一个偷盗动机已被消除的社会里,一个只有精神病患者才会偷盗的社会里,就不必要告诫别人了。“慧骃”的社会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社会了。这是一个德性的社会,也是一个非人的社会。然而,斯威夫特告诉我们,“野胡”是不可能变成“慧骃”的。

  在斯威夫特看来,品级高的居于品级低的之上,上智就应该统治下愚(他们生来就愚昧,后天又没有疗救的希望)。在人类社会,这或许只是习俗遮羞的谎言,然而在“慧骃”的社会却是天经地义。在善恶分明、一目了然的时候,“慧骃”对“野胡”的统治就是一种自然。

  康德说过,人需要有一个主人来强迫他服从正义。因为作为一种动物,人在和同类生活时,必定会滥用自由,理性告诉他要用法律来规定自由的界限,然而自私的本能诱使他把自己作为例外。可是,到哪里去找这个主人呢?他必须是公正的,同时还得是一个人,这两者根本是矛盾的。“要完全解决这个问题确实是不可能的事:像从造就成人类的那么曲折的材料里,是凿不出来什么彻底笔直的东西的”(康德:《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何兆武译)。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一部可能的宪法的性质具有正确的概念,需要有经历许多世事而磨练出来的伟大的经验,并且超乎这一切的则是还需要有准备接受这一问题的善意”(同上)。合理的推论是,在极少的情况下这三个条件能够同时具备,即使有朝一日人类建立了一部完美的宪法,也不能持久。(康德对现实的揭示似乎比对未来的论证要有力得多。比如,他说格劳修斯等人的法典没有一丝一毫合法的力量,却常常被人引用来论证战争的正当性,“但没有一个先例是哪个国家由于受了这么重要的人物所武装的论证的感动便放弃自己的计划的”(康德:《永久和平论》)。然而他相信道德禀赋总有一天会成为人们行动的主宰,否则他们干嘛老是把权利二字放在嘴上呢?)

  格列佛谈到了欧洲的情况,在这里,对现代人的批判到达了一个高潮。首先是永无休止的战争。争议的起因,有时是谁该占领第三方的领土,有时是担心对方会跟自己产生争议,有时是因为敌人太强大,有时是由于敌人太弱小,有时是邻居想要我们的东西,有时是邻居拥有我们想要的东西,我们战斗不休,直至他们把我们的东西取走或者把他们的东西给我们(Sometimes our neighbours want the things which we have, or have the things which we want, and we both fight, till they take ours, or give us theirs)。国家有饥荒内乱是出兵的理由,让自己的疆土更加圆整也是出兵的理由。为了教化野蛮人,可以将一半的人都处死,剩下的做为奴隶,而这是合乎法律的。而最血腥、最持久的战争常常起因于无谓的观点之争,比如,是“肉是面包”还是“面包是肉”,某种果汁是血还是酒,衣服是黑是白,是长是短,等等。这一段文字很有力量。

  其次是法律,斯威夫特也没有一句好话。邻居雇律师来抢我的牛,根据法律,我不能为自己辩护,必须雇律师应诉。一个案子可以一拖就是一、二十年,等弄明白祖传的土地是为我所有,还是属于三百里外的陌生人,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十年。再次是经济,英国生产的粮食足够养活三个英国,然而英国人还要千里迢迢从国外运回垃圾食品;为了准备一顿早餐,至少船队要绕地球三圈。

  有这样的生活方式,难怪“野胡”们百病缠身,格列佛之类的医生们也就有了用武之地。据说,人们得病是由于肚子里塞满了东西,治疗的方式是服用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把有毒物质排泄出来——既可以通过上面那个口,也可以通过下面那个口。给人看病是包赚不赔的买卖,只要事先把病情说得是漆黑一片,碰巧治好了是手段高明,治不好也早有言在先。医生的这种才能对于厌倦了枕边人的匹夫匹妇、权臣、君主们可是大有用处。

  这些牢骚我们似曾相识。1548年,一位布列塔尼老农谈到,人们不等鸡鸭长大,就把它们卖掉,去送给律师、医生。给律师送礼是为了要让某位邻居坐班房,犒劳医生是为了给自己治病(具体方式是放血),其实念一段经文照样能够奏效。香料和糖果对人体毫无益处,以前的人根本不知道它们的存在,然而在今天的宴席上少了它们可不行(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一卷第七章)。

  再下来是政治。格列佛说,首相是不讲真话的,万一讲了,也是为了让你把它当假话听,说你坏话是提拔你的先兆,要是对你赞不绝口,你就大事去矣。爬上首相的位子有三条路,第一是有妻女姐妹可献,第二是扳倒前任首相,第三是公开抨击宫廷的腐化堕落,明智的君主总是青睐第三类。

  作者也许觉得格列佛的这些正面攻击还不够,又安排“慧骃”从侧翼出发描述“野胡”的丑行,而“野胡”也正是人类自己。“野胡”有着和人类一样的身体,只是更为身强体壮,动作敏捷。它们天天争来抢去,恶斗不休,喜欢一种闪闪发光的石头,有一次主人悄悄拿走了它们藏匿的石头,它们垂头丧气,如丧考妣。它们是岛上唯一患病的动物,治疗的药物是它们的屎尿,格列佛郑重地向国人推荐此方,据说有奇效云云。每一群“野胡”都有一个头,通常样子最丑,脾气最坏,身边一般有一个宠臣,为他舔脚趾,物色女眷。到这里还没损够,主人发现“野胡”与人类有若干“不同”之处,比如雌性“野胡”在怀孕时还与雄性交欢,再比如雌性引诱异性的方式,直让人无言以对。

  颇有意味的一点是,作者交代,“野胡”并非古已有之,而是在若干年前突然在岛上出现的。起初只有两只,后来大肆繁殖,一度成为公害。“慧骃”是本土的,古老的,“野胡”是外来的,是新的。此外,“慧骃”们对于欧洲的自然哲学体系付之一笑,对苏格拉底的观点则心有戚戚焉,这当然也延续了作者对现代科学不信任的态度。

  格列佛想终老此地,无意再回人间。格列佛可以改吃马的食物(据说这更容易吃饱肚子,且利于健康,在岛上的日子,他从没得病),可以舍弃吃盐的习惯(他发现这只是一个习惯问题,盐其实是奢侈品,“除了人以外,没有一种动物喜欢吃盐。”——在这里,我们不能相信斯威夫特,事实正好相反),可是他改变不了其“野胡”之身,最终被主人打发走了。回国后,格列佛的心中始终充盈着主人的嘉言懿行,连妻儿都不愿亲近。

  斯威夫特熟读荷马、柏拉图,古典修养深厚,在拉丁文学上造诣尤其精湛,维吉尔、贺拉斯也许是他引用最多的作家。他总是站在古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他的判断标准全都是古代的,他的褒贬总是和柏拉图相一致的。他学会了如何在自己的时代以古人的视角进行生活。”(布鲁姆:《巨人与侏儒》。布鲁姆或许忽略了两个地方:其一,斯威夫特对于注释家几乎是一竿子打死;其二,斯威夫特讨厌烦琐的形而上学。布鲁姆告诉我们,斯威夫特其实是一个哲学家,使用了隐微的笔法,在文字的背后隐藏了某种秘密。在我看来,布鲁姆挖出来的正是自己埋下去的。证券市场上有一派人热衷于所谓的技术分析。他们认为所有信息都包含在股价的走势中。研究股票,不需要看公司的基本面,只要分析股价的变动就行了。他们常常是拿着尺子,东画一道线,西画一道线,据说大盘的秘密就蕴藏其中。)小人国的古代政治也许更为清明,巨人国的作家认为历史在退化,雅虎的祖辈或许不如后代这么邪恶。《一个小小的建议》的设计者一定是一个现代人,因为古人只会进行定性分析,只有现代人才热衷于定量分析。

  在坦普尔、斯威夫特的时代,西方现代性正在徐徐展开。斯威夫特见证了马基雅维里、塞万提斯、拉伯雷、培根的才华,对莎士比亚、牛顿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莫扎特、贝多芬、爱因斯坦则根本没有可能预见到。斯威夫特对现代科学的批评也许太苛刻了,他曾经预言现代科学不能长久,可是,原子论、重力论并没有破产。他也许夸大了言论自由的负面后果,一两百年的诸子百家争鸣之说对于英国政体虽有冲击,终究未能撼动根本,西方言论自由的负面后果和它们的垃圾一样出口到国外去了。斯威夫特的经济主张似乎于事无补(Cambridge Companion to Jonathan Swift,p140-141);他对于本特利的学术功力明显没有作出正确的评价;他反对党争,自己却斗得不亦乐乎;他主张语言简洁平实,然而他自己并不完全采取这种风格。也许,斯威夫特悬格过高,其实彼时的英伦三岛在我们看来已经是高不可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