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格列佛游记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10篇

2022-03-21 09:35:1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10篇

  《格列佛游记》是一本由[英] 乔纳森·斯威夫特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50元,页数:21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一):空中之城Laputa雅虎Yahoo终于找到出处了

  说来惭愧,由于之前的欧美文学史里只提到了《鲁兵逊漂流记》,而我在京东购书时恰好发现一个出版社一个系列里有《格列佛游记》为了布局书柜的一致性才买入。我承认我在打开此书前是有些看清的,认为无非小人国的趣闻,适合给小孩看。读完以后再次发现自己被预设的错误偏见所蒙蔽,犹如一记响亮的耳光。

  该书不是简单的小人国,而是四个独立故事片段,简单来说就是小人国、巨人国、天空之城、慧骃国游记。读早期的名著(十九世纪以前)有一点好处,就是你会发现许多其他著作和影视作品甚至生活点滴都会引用,惊讶于不少习以为常的事物出处原来发端于此。妇孺皆知的宫崎骏动画《天空之城》从创意到英文名称Laputa都来源于这里,大名鼎鼎的雅虎YAHOO原来也是引用格列佛的类原始人虚构物种。

  号称该书现在已经是中国初中阶段教育的必读书目了?我当然对及早开启心智没有异议,但教育工作者认为teenager的初中小朋友能够透过虚幻有趣的故事情节本身而体会到背后的深意吗?本书所展现的广泛意义无非就是人世间的统治阶级奴役剥削被统治阶级,本来由理性衍生出的医生、律师、大臣、商人等缺违背了理性,成了助长不平等,滋生腐败、欺诈、残害等诸多黑暗面的帮凶。狭义地也是要基于了解斯图亚特王朝和早期汉诺威王朝历史的了解,托利党、辉格党的起源和对立发展,亨利八世时期对抗并脱胎于天主教廷的英国国教宗教改革,以及隐射欧洲各国之间频繁更迭的合纵连横。

  不得不承认接连阅读《鲁兵逊漂流记》和《格列佛游记》很容易看出something in common。资本主义和航海技术的兴起和阶段性成熟,英国人的海上进取心,由此孕育而生的实用主义。十八世纪初期通俗小说中所展现的地理科学轮廓在三百年后的今天看来仍旧相当一致准确。以前说起欧美现代社会,都想到十九和二十世纪,现在想来这两个世纪无非是后工业革命时期外加电气化革命等科学技术的更新迭代,但仅就人的思想精神层面来说,十七十八世纪或许也没有距离后两个世纪十分遥远。再早的话就太接近文艺复兴启蒙,而且政治制度也远早于法国的路易十六和英国的詹姆士一世上断头台,我认为称作现代就很牵强。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二):为什么尺寸这么重要?

  谢绝转载

  Why is size important in Gulliver's travels?

  ize can be recognized as a standard to measure and value the characteristic images in Gulliver’s travels, which are tiny people in Lilliput and giants in Brobdingnag.

  What Swift show us is a satire about corruption of England.

  As for those tiny people, they are smart and curious about Gulliver so much. Although they find a way to trap Gulliver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ravel of Gulliver, he does not afraid of them at all. I reckon that the way which Gulliver thinks about those people might be normal but prideful, which is exactly the same as the way Swift try to describe the British - arrogant people with improvident vision.

  In the other way, those giants living in Brobdingnag are honorable with a sense of self-sufficiency. Some sense of sanity, dignity and integrity are full of their country, which reminds me of people living in Plato’s Utopia who care about truth and knowledge and put them in perspective.

  I couldn'thelp but start to think about how pessimistic and anguished Swift is. Yet he had nothing to do for changing that situation of England at that time when he knew all the incurable corrupt and hopeless future of government.

  The one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Lilliput and Brobdingnag is size, obviously, while the biggest and the mo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both of kingdom is not size but values.

  ize is a vital clue to be reckoned, which hints us to think about whether the value and the attitude of future that we have need to be pondered over or not.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三):又一部无聊的讽刺小说

  1699年,格列佛出航南太平洋。不幸中途遇险,他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A),被一群小人捆住,用专车把体积巨大的他运到京城献给国王。他的出现几乎吸引了小人国所有的人。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当时,另一小人国B准备从海上入侵A,格列佛涉过海峡,把50艘最大的敌舰拖回A的港口,立了大功。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B,使皇帝很不高兴。这时,王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扑灭,谁知却让王后大为恼火。于是,小人国君臣沆瀣一气准备除掉格列佛。格列佛听到风声,赶快逃到不来夫斯古帝国,后来平安回到英国。 格列佛回家不久,又再次出海,不幸又遇上风暴,船被刮到大人国。格列佛被一位高达20米的农民捉住。农民带格列佛到全国各大城市展览,最后来到首都。这个农民发财心切,每天要格列佛表演10场,把他累得奄奄一息。当这个农民眼看无利可图时,便把格列佛卖给了皇后。由于小巧伶俐,格列佛在宫廷中非常得宠,但是也常常遭到老鼠,小鸟等动物的侵袭。面对国王,格列佛沾沾自喜地介绍了英国各方面的情况及近百年来的历史,但被国王一一否定。格列佛在该国的第三年,陪同国王巡视边疆。由于思乡心切,他假装生病,来到海边呼吸新鲜空气。天空中的鹰错把他住的箱子当成乌龟叼了起来。几只鹰在空中争夺,箱子掉进海里,被路过的一艘船发现,格列佛获救后,乘船回到英国。 在家呆了一段时间,格列佛又出海了,船遭海盗船劫持,格列佛侥幸逃脱,被一座飞岛上的人救起。这些人相貌异常,衣饰古怪,整天沉思默想。国王和贵族都住在飞岛上,老百姓则住在巴尔尼巴比等三座海岛上。格列佛离开飞岛后,来到巴尔尼巴比进行访问,并参观了岛上的“拉格多科学院”。这所科学院研究的都是些荒诞不经的课题,结果造成全国遍地荒凉,房屋坍塌,人民无衣无食。 接着,格列佛来到巫人岛。岛上的总督精通魔法,能随意召唤任何鬼魂,格列佛因此会见了古代的许多名人,结果发现史书上的记载很多不符合史实,甚至是非颠倒。而后,格列佛又游览了拉格耐格王国,见到一种长生不老人。离开该国后,格列佛来到日本,然后乘船回到英国。 格列佛回家后五个月,受聘为“冒险号”船长,再次乘船出海。途中水手叛变,把他囚禁了几个月,然后被放逐到“慧骃国”。在这里,格列佛遭到一种形状像人的名为“耶胡“的畜生的围攻。幸亏一匹具有智慧的马——“慧骃”来给他解了围。原来马是该国有理性的居民和统治者,而“耶胡”则是马所豢养和役使的畜生。格列佛的举止言谈在“慧骃”国的马民看来是一只有理性的“耶胡”,因此引起了他们的兴趣。格列佛很快学会了该国语言,经过“慧骃”各种美德的感化,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骃”国。然而“慧骃”国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要消灭那里的耶胡。所以格列佛的愿望无法实现。无奈之下,格列佛只好乘小船离开该国打道回府。格列佛怀着对“慧骃国”的向往,一辈子与马为友。

  讲了这么多,其实我也不知道到底在讲什么。作者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抨击实在是过了头,人类为了鸡蛋大小的事情争得头破血流也就罢了,人不如马也就罢了,还把“耶胡”(人)说得那么龌龊恶心,看得我心里特别反感。

  作为一部讽刺小说,讽刺是做到了,但是这本书真的没什么可读性,语言毫无魅力。我宁愿去读鲁迅杂文,还有意思一些。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四):小学生不易看全本

  看完了《格列佛游记》,对比给小朋友们看的缩写本,原作里对英国政体以及低劣人性的揭露,真是触目惊心。

  各种缩写本,只会选取第一卷的内容。皆因为人的狂妄自大,在小人国里有着非同一般的表现。所以也更容易得到读者会心的微笑。作者在不动声色的描写中讽刺了人的傲慢以及在征服自然面前的肆无忌惮。等到了大人国,格列佛的处境发生了逆转,人的卑微与渺小与在小人国的境况形成了鲜明地对比。这些内容是与小孩子纯洁质朴的天性不相容的。

  待到了第三卷,把人在科学上的荒谬表达到了极致。各种重口味,扑面而来。

  小说里的最后一卷,把人的种种不堪,表达地淋漓尽致。格列佛被驱逐出慧骃国后,竟然不再愿意回到自己的国家,宁愿一个人生活也不想再见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作者安排这样极端的例子,不是说格列佛不爱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是因为在见到了慧骃整体所表现出来的美丽与仁慈后,产生了对人类的反感与疏离。与人类把理性当作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手段不同,慧骃单纯地追求这些品质的行为,着实打动了格列佛。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五):书评

  《格列佛游记》以梅尔•格列佛的口气叙述了周游四国的经历。其作者根据当时英国的现象,创造了一个幻想世界,他成功塑造了一批生动、饱满、怪诞的形象,如长生人、“慧因”、“耶胡”等。他通过描述格列佛在各国的经历,反映出当时英国社会的现状,对议会中毫无意义的党派之争,统治集团的昏庸荒唐,甚至是人性的弱点进行了深刻有力地批判。

  格列佛最先游历的是小人国。在那里,他是庞然大物,他可以只手拖动整队军舰,一顿饭可以吃下足够供给几十个小人的食物,在如此微缩的国度中,一切的雄心、争名、战争都不免显得渺小,而被称为“举世拥戴”的“万王之王”,被赞颂是“脚踏实地”、“头顶太阳”的小人国国王,在格列佛眼中,在读者眼中,不过是十几厘米高的小人罢了。斯“言”与“实”之差距令人捧腹。

  小人国也多少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现实。小人国中两党以鞋跟高低划分,“高跟党”与“低跟党”不思为国效力,而相互争名夺利。而邻国之间不能和睦相处,不但要战胜、奴役对方,还要争论鸡蛋应先敲哪头这类所谓“原则问题”,至于小人国的君臣,不外是贪婪伪善、嫉妒阴险之辈,一心要排除异己,像格列佛这样有大功于朝,反因不愿帮助消灭布莱夫古国,(当然也因为向皇后寝宫撒尿救火)也险遭毒手。作者正以此暗讽当时的统治集团。

  而在大人国的故事中,作者更是借国王之口批评英国历史,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的特点:贪婪、倾轧、虚伪、不忠不义、残忍、狂暴、仇恨、嫉妒、色欲、敌意和野心。他以最尖刻的语言批判道:“你的那些同胞当中的大部分,只不过是爬行在这星球上的狐鼠之辈中为害最烈的一族罢了。”读过之后,我感到有几分怵目惊心,虽然作者讽刺的是当时的社会,但现在我们的社会中,仍旧有那些贪婪之徒,汲汲于名利,在我们的社会中,仍旧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慧駰国之旅。那里俨然是一个理想社会,那里的居民,不懂得什么叫欺骗、不信任,在那里,一切都是真实透明的。这恐怕是对当时社会,乃至现在社会的极大讽刺。

  现在社会人与人之间还有隔膜、欺骗,这与慧駰国相差甚远。故事的主人公格列佛也希望可以定居在那儿,但最终没能实现,回家后终生以马为友。我想这个结局多多少少反映出作者斯威夫特对所处社会的怀疑与绝望。

  有一句话我认为评论得很经典;以夸张渲染时代的生气,藉荒唐痛斥时代弊端,在厌恨和悲观背后,应是一种苦涩的忧世情怀。

  由于阅历有限知识有限,我觉得还不能很好地理解这本著作,我相信我将来还会再读它的。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六):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游记体讽刺小说。去年暑假里,我翻开了它,跟随主人公格列佛踏上了奇妙而离奇的旅程。这本书使我沉迷,陷入深思。

  这本书讲述了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慧骃国的四次奇遇。在小人国,格列佛成了巨人,刀枪不入,胃口大如山,小人国国王企图讨好格列佛帮助他们灭掉不来夫斯国,格列佛拒绝后又因一次意外毅然离开。相反在大人国,成了小人的格列佛,被一位贪婪的农民带到各处展览表演,后带进皇宫,然而他向国王诉说英国的一切却遭到国王的否定。两次回到英国的格列佛第三次出海无意来到飞岛国,认识了这个古怪国家,并参观了研究从黄瓜提取阳光的奇怪科学院。最后一次格列佛来到了人马颠倒的慧骃国,与慧骃的交往中受其影响,养成了真善美的习惯。

  小说中光怪陆离的情节,幽默有趣的字里行间,无不充满对当时英国政治、社会、政客等的讥讽、不满。给我感触最大的是格列佛在小人国及慧骃国的经历。

  小人国是当时大英帝国的丑陋缩影。群臣为了争宠夺得高位,而不惜命悬一细线扮作小丑来卖命跳舞;两大政党的差别竟在于鞋跟的高低;最为可笑的战争起因,是由于吃鸡蛋时该打破大端还是小端的争执。政府的荒唐、官员的阿谀奉承一览无遗,因鸡毛小事导致的大动干戈则显露出统治者的愚昧。作者鲜明犀利的手法强有力地抨击了荒诞的社会和政场。

  慧骃国里,人类是野蛮无耻的“耶胡”,主宰则是理性的“马”:慧骃。慧骃国里民风淳朴,国家正直善良,慧骃勤劳智慧,拥有一切美德。而“耶胡”蛮横好斗、粗鲁自私、懒惰低俗。格列佛在慧骃国耳濡目染,感到羞愧并变得更优秀。在这里,作者辛辣地嘲讽了道貌岸然、自以为是的人类,“耶胡”集中了官场恶臣的一切败处,与慧骃的赫然对比越发显政治的黑暗,法律的虚伪,丧失人性的道德及贵族的罪恶。突出作者对人类社会的心酸、失望之极。

  试反观人类现实社会,充斥太多阴险、狡诈、背信弃义、残暴、嫉妒、愤怒、黑白颠倒等等……太多自认为高贵的“小人”和“耶胡”。这样一个世界,何来美而言?我们人类就真是“美与智慧”的代表么,大多被金钱蒙蔽眼睛、被利欲熏心的人类与“耶胡”有何区别!读完这本书,我的感慨是渴望一个如慧骃国的世界,对正义、高尚、诚实等美德的拥护和崇敬,对恶俗、罪孽、私欲的唾弃!

  朴实而具批判性的语言发人深省,建设一个乌托邦式的“慧骃国”,更多需对人性的思考,对社会的认知。

  现在再看来,慧骃国几乎是无法实现的,而大人国、小人国和飞岛国仿佛却就是我们身处的世界!人类所谓的高尚,一边痛骂同类的肮脏,一边不知觉地走入浊水…因为屈服于心中的恶魔,抛弃了人性中的美德,当恶魔终于死掉了,却心甘情愿地成了不觉悟的奴隶!

  最后格列佛回到家人身边,只乐意和崇高的马待在一块了…呵重读之时,耳机里放到了RH新专的Daydreaming...

  实在讽刺,实在有趣。

  恩Anyway,这是好书啊,不管怎样都要膜拜乔纳森的脑洞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七):一本被误解了很久的书

  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误解了这本书,是不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正确理解这本书。而我,是肯定有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这本书保有错误的印象,在这印象破碎之后,我听见了我的心咔嚓一声,某处破裂了。

  我小时候是看过大人国小人国的动画片的,印象里,这是一部很可爱的动画片,里面充满了奇思妙想,充满了童趣,看的我喜笑颜开,直想跟着格列佛去大人国小人国转一圈,看看那个奇妙的世界。

  大人国与小人国,就成了我心里的一个桃花源,一个远离尘世的乐土,每每想起便会微笑。

  可是,在长大后,有一次在书店里看到了格列佛游记,便忍不住买回了家。当时的本意是想找本快乐的书,想好好的看看,高兴一下的,我那时的想法是,虽然生活里充满了不快乐的事情,但起码我们还可以躲进童话寻到单纯的快乐。可结果呢,我跨进了通往天堂的大门,却掉进了地狱的深渊。这本书,竟是这样的阴郁,越看我的心里越是充满了恶寒,浑身不适,有种无法克制的躁动,几欲冲破身体的束缚,直接冲向茫茫宇宙。

  燃烧,毁灭。

  这就是这本书留给我的印象。

  我在书内的介绍中知道作者后来几近疯癫,终日与马为伴,对着马儿说话。心情更加沉重。

  这是一本好书,真实的反应了作者对这个世界的印象。

  可这本书真的不适合阅读呢。

  因为,里面没有希望。

  在作者的世界里,没有余地。

  在他的世界里兜兜转转,是永远也无法找到出路的。

  因而,我选择,转身,离开。

  我的世界虽也远非完美,我却在里面种满了希望与光明。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八):0003

  Gulliver’s travelled plenty of places and also met different lot of different culture. His experiences made him began to reflect his own culture and he finally realized: after these conversations I began to wonder whether the houys were right. Why do we humans so often fight wars and tell lies? Peace and truth began to seem more important than making war or making money.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九):只说慧骃国

  不知道为什么,看完《格列佛游记》,我心里的感觉是很沉重的,尤其是看到最后,船长再也无法接受人类社会中的“野胡”,终身回忆“慧骃”的种种美德。

  我一直觉得慧骃国不是我这样的普通人能呆得下去的地方。一切建立在理性之上,没有人类社会的种种肮脏,但是也没有我作为一个人所需要的一些东西。比如说“慧骃”的配偶由强壮程度和漂亮程度决定,是真正的门当户对,夫妻之间和谐相处没有争吵,但我也没看出任何爱情或者说是超越“友爱”范围的情感。再比如说慧骃的子女都由慧骃国统一教养,也许这样确实是对慧骃的成长最为有利,但我很难想象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亲情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我一直觉得格列佛游记到最后是一个悲剧。格列佛只能通过两匹马来回忆自己崇敬的“慧骃”,对自己的同类都报以厌恶和恐惧的目光,至少对我来说,这种情况是难以忍受的。

  简单地说就是,格列佛船长把慧骃国视为乌托邦,视为他一生的归宿,我不反对。只是我实在是没有那样的思想高度,相比起智慧理性纯洁的慧骃,我还是宁可生活在“野胡”中间。只是个人看法,不喜勿喷。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十):有趣的想象,痛心的批判

  一部政治寓言小说,多讽刺18世纪初的英国政治和社会,甚至对牛顿的万有引力也进行了讽刺。

  主人公最后的慧因国之旅让其对人类的缺陷进行了赤裸的讽刺并厌恶,可见作者对当时的所谓的文明的欧洲人的所作所为多么失望呵,以至于他想让主人公逃离人类社会,躲进小岛,孤老终身,虽然最后归于失败。

  有趣的想象,痛心的批判。批判虽未完全公允,但苦口婆心,且想象丰富、有趣,值得一读。

  文摘:

  “我的性格和命运决定了我要过一种不安宁的的忙绿的生活。”(诚:这和鲁宾逊回忆其最后一次冒险之前的说法很相似。还有许多相似的说法,如“这样的性格和命运注定了我一生的道路必定崎岖坎坷”,又如“如此多愁善感的性格决定了我要过一种缺亲少友、孤独宁静的生活”,等等)

  “他似乎确信,与其说我们有理性,还不如说我们具有某种只会助长我们丑恶天性的品质而已,就像被搅动的水面反映出的只是一个变了形的形体,不仅是变得更大,而且是全然扭曲了。”(诚:与南辕北辙相似,“你去北边为何往南边走?”“我有车,它的速度很快。”方向错误,效率越高,错误越严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