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外国造园艺术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外国造园艺术读后感1000字

2022-05-16 12:42:4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外国造园艺术读后感1000字

  《外国造园艺术》是一本由陈志华著作,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108.00元,页数:37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外国造园艺术》精选点评:

  ●深入浅出,深刻又生动。

  ●陈先生的学养笔力自不待言,可惜印刷不精,内页黑白图片尤其不能令人满意。期待高质量的全彩再版,只是价格不知要翻几番了。

  ●唉,图不是彩色的,陈旧的观点比如对巴洛克的贬低。总之排斥天主教的人在涉及意大利艺术文化时,我看到的是陈腐的观点,毫无新意和自己的观点。

  ●青山有情皆白头,绿窗无刻不黄昏~ 经历文革的历史产物 学术书~

  ●写一本书,不是提笔即可,而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博览群书,才能真正的写出一本好书。陈老先生,真的很厉害,我也很佩服,书中出现过的论文,书籍,中外皆有,从而浓缩了这本外国造园艺术。陈老先生也用非常轻松的言语,写完了这本书,让我们读起来不用咬文嚼字,容易理解和记忆。

  ●每一章的参考资料都十几本,现在的学者能做到嘛?更难能可贵的是原本枯燥的史料被他写成了故事书,现在的学者能做到嘛?比现在那些随便找本书翻译就出版的人强不是一点半点啊。。另外陈老先生还是个内涵喷子,赞。

  ●不知不觉地读完了~

  ●所看过的景观专业书著看过的最具有文学笔触的。是离开这个行业后还想回头细读的一本书。

  ●发现生活中的美学~

  ●作者故事讲的真好!哈哈 希望自己有空再会仔细读一读

  《外国造园艺术》读后感(一):造在地上的天堂。

  看过市面上大部分写园林史的书,最喜欢的就是陈志华先生的《外国造园艺术》和王向荣、林菁所著的《西方现代园林理论与实践》。

  并非一本简单的造园史教材,陈志华先生为了一个时代的园林翻阅了大量历史背景资料。不得不佩服作为上个世纪的学者在做学问时的严谨认真。这种严谨认真渗透在文字里,就是让那个时代所产生的园林在你眼前有血有肉,会感动会惊叹。所以经常看得眼眶发热也不奇怪了。

  《外国造园艺术》读后感(二):一本难以读下去的书

  对比正在读的张祖刚老师的《意大利古典园林》,这本书的系统性、总结性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作者的段落描写如意识流般随性、跳跃而没有清楚的主旨。 一本这么厚的书,尽管文笔并不差,可读得让人枯燥无味无比、不知所云,读完脑海里也没有留下清楚的脉络。

  不推荐这一本《外国造园艺术》。然而,强烈地推荐去购买张祖刚老师的《意大利古典园林》,尽管也有一些可改善的空间,可是张老师的这本书明显是长期深厚的研究之下的总结和提炼,写的非常仔细,在每一段描写某个园林的文字部分都会注解图在哪里,以便读者对应着读更容易理解。可见作者的一片苦心。

  《外国造园艺术》读后感(三):惊艳&深邃&晓畅

  陈先生的文字有一个的特点:真挚动情,不论是他针砭时弊的文章,还是他的专业著作,概莫能外。所以他的专业著作也往往给人以随笔的感觉,文笔优美,深入浅出,读来轻松有趣。

  不过这么一本好书的出版历程却颇为坎坷。1987年,当时供职于三联书店的扬之水女士动议陈老将之前发表过的文章结集出版为《外国造园艺术》,陈老也答应了。但因为得知在三联书店出版需耗时数年,刚刚经历了浩劫的陈老又出书心切,于是他便在1989年将书稿交给了台湾一家出版机构。一直到2001年,这本书才由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在大陆出版发行,之后很快,又于2003年再版。

  《外国造园艺术》读后感(四):一点补充

  这本书78年写完,89年在台湾出版,01年在大陆出版,从写成到现在已经36年了。鉴于我们以前关于太空中的长城和四大发明的故事太多,所以我一直对其中关于中国园林对英国园林的影响抱有怀疑态度。

  本书主要认为是文化思想的发展,由后期洛可可过渡到了浪漫主义,所以园林中的古典主义内容被自然主义替换了。 当然其中有法国耶稣会李明《中国现状新志》中提到的Sharawaggi(我觉得这个应该是诗情画意吧)的影响。

  然后因为斯道维的成功,设计者Charles Bridegeman成了凯瑟琳女王的皇家园丁,建造了海德公园Hyde Park的蛇型湖(the serpentine)

  《外国造园艺术》读后感(五):不仅仅是造个园子

  从《外国古建筑二十讲》开始追捧陈志华老先生的著作,作为一个古建筑业余爱好者,对陈先生深入浅出,触类旁通的讲解方式印象深刻,受益匪浅。尤其是他将建筑与历史,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再用平实语言进行阐述的风格,时时让我感觉到将建筑比作为凝固的历史是多么恰当,无须太多专业知识基础也能鉴赏建筑面向大众的那种美感。

  《二十讲》买了两本,一本珍藏,一本放在手边时时翻阅。而这本《外国造园艺术》买过一年多,仍未轻易打开,依旧珍放在书橱最上排,生怕日常烟火气玷污了好书。

  待终于看完这本厚厚的大书,感觉却又与《二十讲》很不相同。除去在介绍外国园林历史时依旧采取园林与历史背景相结合的深入浅出方式,陈先生收录在书中的篇章更多在字里行间流露了一些个人想法和写作时特殊时代的痕迹。文章多数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刚刚摆脱荒唐十年,文化思想开始解放的特殊年代,陈先生把自己在文革时克服种种困难写作研究的心情都表达在了学术文章的字里行间,尤其是序言和后记,读罢不由感慨,也愈发敬佩陈先生对待学术的一腔热血。

  具体到所著内容,陈先生主要分地域国家来阐述,这样的分类在时间上也有继承之感,脉络清晰。个人觉得写得最好的是法国篇,以凡尔赛宫为主例,点面结合,史料翔实,同时穿插有趣的细节,读完让人不仅对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有了充分了解,更对太阳王时期的法国历史多了一个角度的体会。从意大利园林作为鼻祖至法国古典主义开阔大气衡平竖直的园林再到受中国风影响的英国自然主义风格的园林,园林风格的演变也正是时代变迁的明证,一如陈先生所言。

  读完全书就是在园林史中遨游了一番,好好的上了一课。同时也明白,风格各异的园林艺术所表达的,并不仅仅是造个园子而已。林木花草,喷泉雕像的身后,上演了无数风云变幻的人间正剧。园林,是历史舞台的一个特殊布景,见证了一切。

  另外要赞赏此书的装帧。虽然开本很大,但纸质较轻,所配彩图或黑白图片都一一与文字相配,清晰而一目了然,可见校订应该下了很多功夫。封面的选图和材质也很爱。全书从装帧到文字内容,都与陈先生的文风一致:严谨,大气,水准一流又平易近人。

  (通篇好话感觉好像广告啊=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