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阿甘后传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阿甘后传读后感1000字

2020-12-19 00:12: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阿甘后传读后感1000字

  《阿甘后传》是一本由[美] 温斯顿•葛鲁姆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甘后传》读后感(一):美国历史中,有一个“傻瓜”叫阿甘

  

最近美国总统的选举进入尾声,两位70多岁的老年人也分出了胜负。对于美国的选举我一直秉持着观望的态度,最终谁当选我并不关心,因为我看到的是励志故事,与他们相比,我还很年轻,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放纵自己呢?人生百年,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且一直为之奋斗,即便输了又如何?从某种意义上讲,敢于去挑战自己就已经赢了。

今天与大家分享温斯顿•葛鲁姆著的《阿甘后传》。作者毕业于亚拉巴马大学,曾做过随军记者,后专业从事写作,作品包括《缅怀好时光》《逝夏》《阿甘正传》等。他的《阿甘正传》因被改编成电影,获得多个奖项,产生了广泛影响。

看《阿甘后传》必然要先看《阿甘正传》,不管是书也好,电影也好,都要比后传更有名气。因为《阿甘正传》的书是畅销书,电影是获得奥斯卡奖的电影。后传的产生,必定是因为前传足够优秀,否则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阿甘是美国作家温斯顿·葛鲁姆创作的一个人物。他是常人眼中的弱智和白痴,还是个人高马大的弱智和白痴。但是他善良单纯,总是能做出出人意料的举动。他的行为有时会让他成为巅峰,然后又会成为人们的笑柄。不过,无论他做什么,都会成为美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节点。

他上学时的愚笨,没耽误他成为大学美式橄榄球明星,带领球队赢得比赛,参军成了越战英雄,还代表人类第一次上了太空,获得肯尼迪总统的接见,受到约翰逊总统的授勋,甚至还无意间发现了水门事件的真相。最后为了完成战友遗愿,创建了一个虾子公司,轻轻松松成了富翁。总之,只要阿甘干的事儿,没有不成的,只要有他出现的地方,必然会留下一段传奇。

阿甘“轰轰烈烈”的传奇一生,看似荒诞,其实也反映了美国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历史与社会的缩影,通过阿甘的经历,有的人看到了美国世态险恶,复杂,有的人看到了人性单纯真诚的可贵,有的人看到荒诞世界,而我却看到了好大一场热闹。

这种热闹包含了很复杂的东西,所以我在翻阅《阿甘后传》的时候要比看正传认真一些。其实从后传的语言风格上,依旧延续了“正传”的写法,包括阿甘的经历,也同样是另外一种延续,只不过这次的时间段是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到90年代。

阿甘在正传的结尾已经很圆满,所以后传一开始,他的虾子公司就倒闭了。原本的好生活被打破,阿甘又变成了一个穷光蛋,经朋友介绍又进了橄榄球队,可以想象到后来发生了什么,阿甘一定是力挽狂澜的主角。

但紧接着阿甘得到安妮去世的消息,为了见心爱的安妮最后一面,连最重要的比赛都顾不上了,匆匆上了路。他没有见到安妮,却见到他们的儿子佛洛斯特,然后阿甘又开始了他的坎坷冒险之旅。

总之,阿甘后传还是经历了很多跟美国历史相关的事件,如海滩污染、拆除柏林墙、海湾战争等等。连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通通出场。这里居然还有现在被称之为“特没谱”的唐纳德,故事中的阿甘居然还和汤姆·汉克斯一起聊过天。

奇幻不?《阿甘正传》作者温斯顿·葛鲁姆展示的小说主人公“傻人有傻福”的特性,再结合那些普通人费尽心机都难以达到的“人生辉煌”,巨大的反差让他的作品,产生令人拍案叫绝的喜剧和讽刺效果。

人物形象活灵活现,批判现实意义自不必说。我印象中,有一部小说与这部小说写作方式特别类似,不过那部《好兵帅克》更深入人心一些。

读完这部小说,我也说说我的感受。人生的起起落落大多如此,当你走投无路,以为从此抬不起头时,一束光突然照亮你,让你有了新的希望,当你欣喜地追逐梦想时,又会被一场冷雨浇灭内心的火焰。四季轮回,跌倒了爬起,只是时间而已。善良的阿甘告诉你,胜不骄败不馁,简单地做自己,没有人运气会一直差的,相信自己,期待未来。

  《阿甘后传》读后感(二):这一次阿甘要赚钱养家,因为要做个好爸爸

  

《阿甘正传》在多少年前,温暖了一大批少男少女的心灵。一句“生活就像一盒各式各样的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将是哪种”,更是成为了好多作文开篇的题记。这样一个温暖的电影,以阿甘坐在椅子上吃巧克力开始,最后也以坐在椅子上结束。

本来以为已成绝响的一部温暖的故事,《阿甘后传》却悄悄的在出现在了书店书架或者电商平台上,本来以为可能只是同名,或者其他作者狗尾续貂之作,细细考证一番,还真是原作者对阿甘后生活的补充。

故事的主人公还是阿甘,正传里的主要人物也陆续登场,不过岁月不饶人,再出现已不是当初的那些个少年。在《阿甘正传》里阿甘是不幸的,但是在后传里不幸继续,她深爱的珍妮去世了,经营的捕虾公司也因经营不善而破产,但是上帝对垂垂老矣的阿甘还是卷帘的,去世的珍妮给他留下了一个宝贝儿子佛洛斯特,为了给儿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阿甘要振作起来,努力工作赚钱。

因为他要做一个好爸爸!

像阿甘这样的年龄,这样的智商,再加上没有在哪个行业里深扎,找工作是不太容易的,如果在中国,这样的情况,找到的也大多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所以第一份工作在旺达脱衣舞俱乐部做服务人员。自带主角光环的人,基础工作都是用来做铺垫的,毫无意外,在老战友的介绍下加入了一家橄榄球俱乐部,因为之前有过经验,一路带领这支鱼腩球队高歌猛进,直到一场很重要的比赛,阿甘同学掉链子了。请记住,关键时刻掉链子讲是这本书中阿甘的做事风格。

掉链子了,被开除了,然后找到了一份卖百科全书的工作,巧合之下走进了某可乐公司总裁的家,等待中竟然调制出了一种新口味的可乐,受到了总裁的认可,荣升公司高管,在参加新品发布会的时候,继续掉链子,这次不是被开除了,而是被追打,逃跑中,找打了新的工作地点---养猪场,在阿甘到来之后,这家猪场发生了逆转性的变化,不断的扩大再生产,成为了小镇乃至附近小镇的明星企业,受到各界人士的赞赏。像前面的故事一样,阿甘又一次在政商各界人士参加的庆祝会上继续掉链子,哈哈,这次掉链子造成的画面太美,味道太浓郁,造成这样一个“美妙的结果”,只好再换工作。

就是在这样一个“想赚钱→找工作→工作蒸蒸日上→关键时刻掉链子→赚钱→找工作”的规律中,阿甘不停的循环,有点无间地狱或者《死亡邮轮》的味道,不过充满了戏剧色彩。可喜的是,虽然不停的跳槽惹麻烦,也没赚到什么钱,儿子不断的长大,但是阿甘的用心,还是让小佛洛斯特感受到了深深的父爱,没有走上歧路,反而不停的给阿甘出谋划策。人生有时不就是这样吗,用心比什么都重要。

就像吸引力法则一样,越努力越幸运,就算不是主角光环,用心的人最后做成事情的,在故事的最后,阿甘在儿子的帮助下,做起了牡蛎的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强,就像在第一部中的捕虾生意一样,还把之前的老朋友召集了过来委以重任。

故事的开头是灰色的,过程是多彩的,基调是幽默的,结尾是戏剧的,这样挺好。

正传已成经典,后传是否还会搬上荧幕,拭目以待!

  《阿甘后传》读后感(三):带你认识真实的阿甘

  

无数人被《阿甘正传》感动过,傻子的执着、儿时的羁绊、对爱的守候、母亲的无私……这些贯穿于故事中的情感无时不在拷打着我们的灵魂!

然而,只要看过温斯顿·葛鲁姆写的原著,这种感动将荡然无存。原来,阿甘也是个渣男,在和珍妮的恋爱过程中也会出轨;原来阿甘的妈妈并不是那么伟大,在被骗子骗光钱财和感情后住进了穷人老人院;原来寄托着无数童年回忆的老房子很早就被妈妈卖掉了。

作者想表达的是傻子也有自己不一样的能力,同时情感上也有凡人的一面。而电影《阿甘正传》被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标上了美国主义印迹,故事已经偏离了作者原有的设计。

一直觉得这事不应该这样了结,不论是故事本身还是作者与导演之间的恩怨。所以当我看到《阿甘后传》的出版,自然会心一笑,果然,因果报应来了。

温斯顿·葛鲁姆在书的最开头就写到:

记住我的话,不要让任何人把你的人生故事拍成电影。他们把电影拍得对还是错不重要,问题是,人们会一直缠着你,问问题,拿摄像机镜头戳你的脸……

哈哈,貌似调侃的笔锋让我读出了作者矛盾的心态。毕竟,这个故事出名是因为电影,可能在出售图书的电影版权过程中作者还赚了一大笔钱。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是收入裤兜里了的。但故事被导演改得面目全非实在让人懊恼,这超出了作者写作本书的初衷。

有趣的是汤姆·汉克斯在书中也出现了两次,一次是阿甘带着儿子在纽约的名人餐厅伊莱恩餐厅就餐时偶遇汤姆·汉克斯,在书的最后又偶到了一次,第二次相遇汉克斯将出演阿甘。

寥寥无几的文字中我读懂了温斯顿·葛鲁姆对汤姆·汉克斯的认同。回想起影片中汤姆·汉克斯演的阿甘,应该是完美的,虽然故事被改得乱七八糟,但阿甘这一角色确是被完美诠释。

回到书中,《阿甘后传》讲述阿甘在珍妮死后,找回儿子之后的生活。不同于影片,珍妮最后的日子带着阿甘的儿子嫁给别人,可惜命运多舛,夫妻俩死于疾病。只留下外婆和小孩让阿甘照顾。

阿甘的虾厂破产了。阿甘又成了穷鬼。为了生存,阿甘离开儿子,又过上了流离颠沛的生活。书中用了三条线或明或暗的展开故事。

最明显的一条线就是阿甘的经历。阿甘在流浪过程中,在脱衣舞会当过保洁员→然后回到老本行去打橄榄球→被赶出来后跑去推销百科全书→无意中跑去开发新可口可乐→失败后养起了猪→被部队找到后莫名其妙地掺和到伊朗门事件→被监狱放出来后在游乐园“圣地”扮演歌利亚→后来还当上华尔街老板,之后的经历更离奇,他打橄榄球去捡球造成了柏林墙地倒塌,还跑去活捉萨达姆,故事的最后回到最初养虾的地方养牡蛎又发了财,最终和儿子、德国新女友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故事非常的离奇、有趣,借着阿甘的经历,作者把这些年来美国知名的政治事件、名人丑闻穿插其中。把政客、商人们的肮脏、无耻反映得淋漓尽致。

第二条线是阿甘和儿子小佛洛斯特的感情修复之路。小佛洛斯特很聪明,但无法接受阿甘就是自己父亲这一事实。但在和阿甘一起养猪、一起养牡蛎等等一系列事件中慢慢地接受了阿甘特殊的父爱。

两人情感的高潮出现在阿甘养牡蛎时为了帮助被打的老兵,狠狠的收拾了忍让很久的地痞。感动的小佛洛斯特第一次叫了阿甘“爸爸!”,这个第一次阿甘足足等了10多年……

故事的第三条线是条暗线,包含在书中的两句话里:

我做过许多事,但是大都没做好。还有,我总是在事情开始好转的时候,惹上麻烦。这些,我想,就是你们所说的,当白痴要付出的代价。 还是那句老话,有时候,一个人应该做对的事。

第一句话是阿甘一生的疑惑,第二句话是他找到的答案。在经历的所有事情中,阿甘都在被别人利用,而且不知该怎么找到自我。别人叫他做什么就做什么,结果一事无成。而书的最后之所以把养牡蛎这件事干成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阿甘找回了自我,认识到自己灵魂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所以,不论是《阿甘正传》还是《阿甘后传》中,作者温斯顿·葛鲁姆最想表达的就是

“有时候,一个人应该做对的事“这一句简单的话,但试问,有多少人敢直面它?有时候,只做对的事真的很难很难……

  《阿甘后传》读后感(四):奔跑前进的阿甘一刻未停,和儿子携手共创新人生

  

文 | 海蓝蒲雨

一提起阿甘,我脑海中就自动浮现阿甘不断往前奔跑的模样,犹如一阵疾风,跑进了他无限精彩的人生。我永远记得他说的这句话,“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在阿甘的前半生里,他奔跑着走进辉煌的人生,橄榄球巨星、越战英雄、乒乓球外交使者、亿万富翁,他用奔跑跑进了自己的人生巅峰。

有些人嘲笑阿甘的智商,但是我却看到了阿甘高人一等的情商。他总是用一颗关怀他人的心去回馈别人,由此却铺平了自己的人生路。阿甘善待他人,也从不嘲笑他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走进他人生的任何一个人,包括不断和他亲近又快速离去的珍妮。最终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上天似乎嫉妒阿甘辛苦得来的幸福,把他挚爱的珍妮带走了,却带来了他的儿子小佛洛斯特——一位智慧超群、爱动脑筋也爱思考的小男孩。真是应了这样一句话“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却为你开了一扇窗”,由此阿甘和他儿子小佛洛斯特的故事开始了。

《阿甘后传》为我们讲述了曾经一路开挂的阿甘之后的人生故事是什么样的,是否跟以前一样顺风顺水,还是会遇到一些磨难。同时他跟他儿子小佛洛斯特相处地怎样,他是怎样教导自己儿子的,又是怎样抚养孩子长大成人的。这样一系列连串的疑问让我们迫不及待走进了阿甘的后半生。

阿甘的前半生似乎用尽了他所有的好运,于是阿甘的后半生就显得如此鲜明的磕磕绊绊。阿甘经历了诸多坎坷,比如一手创办的虾公司被朋友们把钱席卷一空,只剩下一间空壳;为了生计去当清洁工,结果再次当上了一名橄榄队球员,却意外地得知珍妮去世和看望儿子,被球队开除了;当《百科全书》的销售人员,却在推销的过程中意外地卷入了调配新可乐的任务中;新可乐在发布会上亮相失败,跑到农场去养猪;养猪场里的猪粪发电成功,支撑了整座镇的电力,在颁奖典礼上意外发生了猪粪大爆炸;被诺斯上校骗去当交换人质的“傀儡”,结果被丢进了监狱;被骗当上了总裁,却被甩进了陆军气象站;遇见旧友农场主去开船,造成油船泄漏,被招进部队橄榄球队比赛,球飞出柏林墙,为了把球捡回来柏林墙倒了;在巴格达开坦克,意外被空军击中,丹中尉和苏牺牲;和儿子挖牡蛎,成立了阿甘公司牡蛎厂,走向了下半生的人生巅峰。

你会发现阿甘的后半生一直在起起伏伏中沉沉浮浮,但是依然保持着他一贯的乐观精神。在他心目中,他依然爱着珍妮和儿子小佛洛斯特,无论人身处在什么地方,他都会记得买一份礼物和写一份便条给儿子,让儿子知道无论他人在哪里,他依然深深地爱着他,思念着他。他在外面奔波的每一天都是为了让儿子更好地生活。

在《阿甘后传》中,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阿甘对儿子小佛洛斯特深厚的爱,绵延悠远。阿甘用行动展示着他深厚的父爱,虽然在这些曲折的过程中却没有赚到什么钱,但是他展示了他不屈不挠对抗困难的精神和奋力昂扬的生活状态,给予儿子很好的启迪和正面的展示。

就是这样的一来一往中,逐渐加深了儿子小佛洛斯特对爸爸阿甘的爱,虽然小佛洛斯特行动和语言上依然对阿甘毫不留情,却依然处处透露出对父亲的注意和关爱,比如屡次去监狱探监,把爸爸送的礼物收藏的好好的,用纸团砸向对其父亲不友好的主持人等等。小佛洛斯特不善于表达爱,却和爸爸阿甘一样在行动上处处显示对对方的爱。真是一对奇妙又相似的父子!

在每一次与儿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都能够感受到他儿子凸显的聪颖智慧,与阿甘形成鲜明的对比。阿甘在农场里为猪铲猪粪,他儿子小佛洛斯特却想到用猪粪发电,由此让阿甘收获后半生的第一桶金,差点儿走向了人生富翁的行列。他儿子小佛洛斯特除了聪颖的智慧以外,还善于读书和动脑筋,能够灵活地把阅读书本上的知识实践到生活中去,而且能够很好地进行应用。在后期,阿甘和儿子创建阿甘公司牡蛎厂专门挖牡蛎,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日子过得有声有色起来。阿甘和儿子的感情越来越融洽,也越来越好。

我一直认为阿甘是一位高情商的人,他对于过往生活中给予他痛苦或者难堪的人们依然报以蜜糖般的回馈。在他和儿子创办了阿甘公司后,他找到了后半生中遇见的很多朋友和“敌人”们一份体面的工作,并且赋予他们恰如其分的岗位,发挥着他们的才干,并且为阿甘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为了友情,阿甘可以放下过往的难堪和仇恨,也同样为了友情可以挥起拳头助力好友。克兰兹中士被白人揍了一顿,阿甘出手还击,惹得牡蛎厂的员工欢呼雀跃。这就是一个真性情的阿甘,同样是一个让我们看到有血有肉的铁血男儿,曾经的热血依然沸腾,曾经的辉煌依然在灿烂。我们依然喜欢这样一位有着正向价值观的阿甘。

和儿子感情随着生活的前进而日渐融洽,生活在儿子的帮助下逐渐走上正轨,而阿甘平淡如水的感情世界也逐渐起了波澜。曾经在德国遇见的女招待格雷琴成为了他后半生的伴侣,而最爱的珍妮也给予了最好的祝福。阿甘收获了新的人生。

不管是生活受到挫折无比沮丧的人们,还是生活越过越滋润逐渐风生水起的人们,都来看一看阿甘后半生的故事《阿甘后传》吧,一定会品味出别样滋味。无论是在人生的低谷还是巅峰,都要跟阿甘一样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去勇于接受生活给予的回馈,在人生的这一盒巧克力里,我们永远要保持着好奇心去品尝带来生活新希望的下一颗巧克力,逆流而上,敢于尝试,不断翻盘,勇创新人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