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自我实现的人》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自我实现的人》读后感锦集

2020-12-21 04:12: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自我实现的人》读后感锦集

  《自我实现的人》是一本由马斯洛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0.85,页数:198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我实现的人》精选点评:

  ●分这么高,至于么。。

  ●读了前一半,当时感觉很好。欲望的层次~

  ●当时还真迷过一段时间马斯洛

  ●在我能读懂的部分,我觉着讲的还不错,可能因为是选译的,有点脱节的感觉啊。

  ●一般

  ●有一次和厦大一个x说我是自我实现者,姑娘以恐怖分子视我,让我不要神神叨叨的...

  ●我也想自我实现

  ●我十几岁迷惘的高中时代最该读的书。更新了我对人类极限的认识。需要再读。很有启发的是约拿情结、以成长性动机和匮乏性动机区别了两种自我实现的人。不过对于自我实现究竟涉及到哪些特质,自我实现的边界概念,感觉作者还是没有说清楚。

  ●以问题为中心,且任务是非个人的,不自私的,与人类利益、民族利益等有关;而非以自我为中心。 控制这个世界,引导它利用它以达到良好的目的。

  ●感觉有些需求在当前正变得模糊无法界定,最终结果却是相同的。

  《自我实现的人》读后感(一):动人的爱

  我们可以欣赏 一幅绘画作品而并不想拥有它,

  我们可以欣赏一株玫瑰花但并不想采摘它,

  我们可以欣赏一个漂亮的小孩但不会想到绑架他,

  我们可以欣赏一只鸟儿自由的飞翔而没想把它关在笼中,

  同样,

  我们也可以一种无为的或者无所求的方式钦慕和欣赏另一个人。

  这是马斯洛在《那些自我实现的人》中描述的自我实现者的爱情,

  我没办法比他说得更好。

  看到漂亮的玫瑰花,我经常有采摘它的欲望,

  我这个采花大盗。

  哎呀。。。。。。。。。。。。。

  《自我实现的人》读后感(二):每一天都要走在“自我实现”的路上

  马斯洛的想法很简单:这个世界不完美,也很复杂,但若大家总是专注于研究人类的异常与负面,只看《变态心理学》这类读物可不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通过调查,让我告诉大家一种相对完美的自我实现人格,它有15种特征,我一条一条展开来说,大家学着点就对了。

  自我实现者(或说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少有,社会环境束缚人的创造性,多数人达不到自我实现的水平,但持续让自我变好,难道不是一个渺小的个体所能做的对这个世界最有价值、最实在的贡献吗?

  自我实现者的15种特征:

  1、能对现实采取客观态度;

  2、能接受自然、他人和自己;

  3、自发和单纯;

  4、以问题为中心,能献身于事业;

  5、有独处和独立的需要;

  6、自主而不依赖环境;

  7、能欣赏生活,有持续的新鲜感;

  8、比一般人有较经常的高峰体验;

  9、关心社会、他人,有强烈的同情心;

  10、能发展起与他人的亲密关系,但深交有选择;

  11、能区别手段和目的,不会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

  12、民主、虚心向人学习;

  13、富有哲学幽默;

  14、富有创造性;

  15、重大问题上不信奉权威,能坚持自己的观点,顶住压力。

  笔记:

  儿童是睁大了眼睛,用毫不挑剔和纯真无邪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的,他们只是注意和观察事实是什么,对它并无争论或者要求,自我实现者也是以同样方式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人性的。

  假如他们有谁发现自己长期信任的人不诚实,就会毫不惋惜地中断这种友谊,而并不感到痛苦。

  奥佛斯特里特说得好 .“ 对一个人的爱意味着对那人的肯定而不是占有,意味着愉快地授予他一种充分表达自己独一无二的人性的权利。”

  如果我们没有观众,我们就不再是表演者,由于没有任何做作的必要,我们就能够忘我地献身于解决问题。

  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欲望迅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当这个被满足了,又会有一个站到突出的位置上来。人几乎总是在希望着什么,这是贯穿他一生的特点。

  在实际的行为中,自我实现是怎样体现的?下面描述自我实现的几种方式。

  1. 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忘我、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

  2. 让我们把生命看作是一个连续不断的选择过程,在每一个选择关头都有前进与倒退的冲突。有时可能会走向防卫、安全或畏缩,有时也会向成长迈出一步。一天数次地选择成长而不是畏缩也就是一天数次地走向自我实现。

  3. 说到自我实现,那就意味着有一个自我需要实现出来。人非白纸,也不是一堆泥或一团粘土。人是某种既存的东西,至少是某种“软骨”结构。从最低限度讲,人是他的气质、他的生化平衡,等等。人们都有着一个自我,我常说“倾听内在冲动的声音”,其含义就是要让自我显露出来。

  4. 在拿不准时,要诚实,要承担责任。

  5.敢于与众不同,宁愿成为不受欢迎、不随和的人。要有勇气,而不要瞻前顾后。

  6.自我实现不仅是一种终极状态,而且是随时随刻、点点滴滴地实现个人潜能的过程。

  7.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的短暂时刻,是一些心醉神迷的时刻。

  8. 发现自己是谁,是哪种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什么对自己有好处,什么对自己有坏处,自己要向何处去,自己的使命是什么,也就是向自己敞开自己,这一切意味着心理病理的暴露 。这也意味着识别防卫心理,这种防卫被识别后,就要寻求勇气来抛弃它们。

  《自我实现的人》读后感(三):约拿情结——我们不要做真实自我的拒绝者

《西部世界第二季》

  从某种意义上讲,“自我实现”这个理论相当于一把钥匙,通往人性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无疑,这个理论是十分理想主义的,但在细读之后会发现,这种状态对于普通人来说并非是无迹可寻的。这是一种不易到达,却确实可以到达的状态。

  马斯洛作为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家,走的是与弗洛伊德不同的研究路线:从观念上讲,他与弗洛伊德就有显著区分。他并不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动机,都源自于潜意识中的原始性欲。用荣格的话来说,晚年的弗洛伊德已经被悲观主义所笼罩,因为他多年来研究的案例与得出的结论均与人性的阴暗面沾边。而马斯洛对于弗洛伊德的成就,首先是认同的,但是对于弗洛伊德的部分结论,他是这样认为的:如果一开始选择的案例即是病态型人格(或不健康人格),那么得出的结论就不应该具有普遍适用性。所以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是在研究人类中的卓越者(不仅健康,而且卓越)的基础上得出的。下面是他的研究实例:

三名非常理想和两名很有希望的同代人。两名非常理想的历史人物(晚年的林肯和托马斯 杰斐逊) 六名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历史人物(爱因斯坦,埃莉诺 罗斯福,简 亚当斯,威廉 詹姆士,斯宾诺莎)

  还有一些研究案例较为接近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标准,但只要是马斯洛的同代人,出于隐私角度均未给出姓名。

  在这本书中,对我触动最大的一部分即是约拿情结那一章。约拿情结讲了个什么呢?对于个人来说,通往自我实现路上的最大绊脚石可能不是来自外界,而恰恰使我们自身——我们不敢成为那个最有潜力的自我。

  根据马斯洛的理论,自我实现是一种逐步到达的状态,而这种状态的到达无疑需要勇气。我们每个人都有提升自己的冲动,一种更多地实现我们的潜力、一种朝向自我实现或人性充分发展的冲动。而这种自我提升的冲动为什么会被逐渐抑制?因为大多数人在想提升自我的同时也有否定自我的冲动。用马斯洛的话就是“惧怕自己的伟大之处”、“回避自己的命运”或“躲避自己最好的天赋”。

  这种矛盾产生于一种心理投射:我们对于大多数伟大的人和事物都有一种敬畏感,这种敬畏感的潜在内涵就是一种敌意。是的,我们会对那些历史上的卓越人物、英雄产生嫉妒感和距离感,我们会有自惭形秽的卑微感。这种心理投射到我们自身上,那就是不愿意与周围的人产生太强的距离感:我们害怕别人的妒意,我们害怕引起过多的瞩目,我们害怕被别人看成是一个狂妄自大的疯子——我们太注重别人对我们的看法。而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心里都存在着几个我们想要成为的英雄。

  检验这种心理投射也十分简单,可以问问周围的朋友:你们想不想成为伟大的政治家?想不想成为伟大的电影明星?想不想成为一个传世的作家?想不想成为一个通往真理的科学家?绝大多数人面对这类问题,大概都会红着脸躲避。为什么红着脸?因为他们有过类似的梦想;为什么躲避?因为他们不敢承认这种狂妄的梦想。要是认真地问到类似“你有什么梦想?”之类的问题,大多数人大概都会说一些自我矮化的、根本称不上是梦想的现实愿望。以下是马斯洛的原文,十分精彩:

对于某些人来说,这种对于自我成长的逃避,也就是降低自己的抱负水平,害怕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自愿的自我削弱、假愚蠢、假谦卑,实际上是对于轻狂、傲慢、夜郎自大、自命不凡的防御。

  说到底,大多数人面对真实的自我都是优柔寡断,缺乏勇气的。我们每个人生来都带有自身的特定禀赋,我们每个人生来都有一个真实的、本该属于我们的命运在召唤,我们每个人都有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做到卓越的潜力。现实的确是残酷的,但现实的残酷不应成为我们不敢面对真实自我、自我限制的借口:我们需要多一些决绝,少一些优柔寡断,才能看得见自我实现时那未知的光明,才能不枉来人间一趟。狂妄与谦卑的平衡暂时不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太多的人谦卑过度,而狂妄不足,哪怕是他们年轻时候也是这样。

  至于如何避免那种矛盾的自我投射,那就需要一种平等的尊重与真诚的欣赏。我们应该敢于对心里的英雄产生这样一种态度:你的确很牛逼,但我也有可能成为你这样。

  《自我实现的人》读后感(四):做最好的自己

  对话

  马斯洛与本科生的对话

  马斯洛:“

  你们谁希望写出美国最伟大得小说?

  谁希望当议员、州长、总统?

  谁希望当联合国秘书长?

  谁希望当伟大的音乐家?

  谁渴望成为圣人?

  谁希望成为伟大的领导者?

  、、、、、、“

  学生反应:红着脸、低着头、咯咯地笑、不安的忸怩着身体,摇着手。。。。

  马斯洛:“你们不愿意承认,可是如果不是你们,那又是谁呢? ”

  马斯洛与研究生的对话

  马斯洛:“你们正在悄悄计划写一本什么伟大的著作吗?”

  研究生反应:红着脸,结结巴巴搪塞过去。

  马斯洛:“你们难道不打算成为心理学家吗?”

  研究生:“当然想了。”

  马斯洛:“你正在学习成为一名沉默寡言、谨小慎微的心理学家吗?

  那有什么好处?那并不是一条通往自我实现的理想途径。

  不,绝不是。

  你必须想成为一名第一流的心理学家,

  成为你能成为的最好的心理学家。

  如果你对自己降低要求,那我警告你:你的余生将会感到很痛苦,因为你在逃避你自己的能力、逃避自己的可能性。”

  这是马斯洛在研究“逃避成长“时,对他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趣,这些问题每个人都可以拿来问自己,马斯洛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人除了有佛洛依德所说的“惧怕自己内心深处最坏的东西”以外,人还有这样一种趋向:“惧怕自身的伟大之处”、“躲开自己最好的天赋”。看看自己的周围,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一定有可能比现实中的自己更伟大、我们都有未被利用的潜力。我们或多或少回避了内心暗示给我们的使命、召唤、人生的任务。

  知其所以然

  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否认我们会热爱甚至羡慕那些美丽的、智慧的、杰出的人和事。

  可是我们为什么又会对这种最高和最美的事物(包括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心存畏惧?

  为什么我们爱美又为美感到不安?

  为什么我们羡慕那些优秀人物同时又对他们很是恼恨?

  为什么我们渴望极力追求杰出事物同时又有毁灭它们的倾向?

  原因是:

  1、 那些伟大的人物仅仅以他们本身以及他们的存在就会使我们自己的价值低人一等,尽管他们并无意这样做。

  我倒是不介意拿我自己来说明这种奇怪的情绪

  (又爱又恨的情绪):

  看到范冰冰、林志玲、章子怡这样既美丽又勇敢又有内容的女人,我先是佩服,再是嫉妒。我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佩服是因为她们不仅展现了外表的美丽,同时显示了内在的勇敢、坚强和智慧。嫉妒是因为,我可以很有自知之明地说,可以预见,我这辈子是没办法成为如此的风华绝代的女人了,你知道,否定自己总是不那么舒服,虽然那是事实。所以我只好写点东西发发牢骚。

  2、 人们会下意识地自我设限、降低自己的抱负水平、害怕许下宏大的愿望其实是对轻狂、傲慢、夜郎自大、自命不凡的防御。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说:“是的,我要成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我要写出像柏拉图那样具有深远影响的伟大著作,我要写得比他还好。”但是,转念,他就会被自己的浮夸、自大吓坏。特别是在他特别虚弱的时候,他会对自己说:“谁?是我吗?”他会觉得这是一种疯狂的幻想、会为自己的妄自尊大而害怕。他会把自我的种种弱点、缺点和他心中关于柏拉图闪光的、天才的、完美无瑕的形象比较-----他当然会觉得自己的傲慢和轻狂。

  做最好的自己

  成长的逃避、降低自我抱负,毫无疑问,对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毫无益处,正如马斯洛所说,如果你逃避成为力所能及的自己,你会终生为此痛苦和遗憾。

  那么,

  如何看待和应对这种“惧怕最美、最好、最杰出“的情结?

  如何让我们在热爱美的同时对美感到欣赏而非不安?

  如何在我们羡慕优秀人物同时对他们钦慕而非恼恨?

  如何在我们追寻杰出事物的同时会努力保有它们而非毁灭它们?

  1、 让我们肯定:这种惧怕是内在固有的、合理的、正常的、合适的,而不是病态的。心平气和地接受这些感觉,就像接受我们需要每天吃饭、睡觉一样。(如果你内心会嫉妒、会恐惧是很正常的,这说明你是一个正常人,而不是圣人或者神仙活着是去了天堂的人)

  2、 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认识和分析,把对最崇高事物的嫉妒、恶意转化为敬慕、感激、欣赏、崇敬。换句话说,如果看到、听到那些最美的、最有智慧、最杰出的人或者事时,我们可以这样自我分析:是的,我永远都成不了他们(她们、它们),但是,我却可以成为力所能及的最好的自己,而且,幸运的是,在我有生之年,我看到了、听到了这么美、这么有智慧、这么杰出的人或者事。难道我不该为此感到高兴和感激吗?夫复何求?

  3、 创造的骄傲自大。前面提到一个人想写出比柏拉图还要伟大的作品,他被自己这个想法的“骄傲自大“吓着了,其实,他没有想到的是,如果柏拉图自己在这么反省时(柏拉图把自己和过去的伟大人物相比较时,比方说苏格拉底,)也会对自己的“狂妄自大”怀疑的。但是,柏拉图不愧是柏拉图,他会把对自己的怀疑放在一边,继续一往直前。要能认识到存在着的人的局限性(我们有办不到的事情)、同时也可以认识到内在的神圣的可能性(我们有办得到的事情)。

  老人(前辈)有老作为,新人有新成就。

  不必对前辈心存不必要的恐惧和过度的崇敬,若干年后,你也会成为前辈,你自己究竟是什么死样子,你清楚得很。设想一下,若有人把你捧上天时,对你敬佩五体投地时,你会不会觉得很搞笑、很滑稽?

  做你该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把它们做到最好。

  做最好的自己

  《自我实现的人》读后感(五):马斯洛的Z理论

  这本三联“新知文库”版的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人》还是我1988年1月买的,定价1.85元。这是一本马斯洛著作和文章的摘译合集。与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一样,中译者都是许金声。本书的第二个论题是“Z理论(两种不同类型的自我实现者)”,马斯洛在这里是借用了麦格雷戈的概念,把Y理论所描述的人视为“仅仅是健康”的那一类自我实现者。而对马斯洛来说,他看到了另一种超越了Y理论的自我实现者。

  管理学中的X理论和Y理论(Theory X and Theory Y)由美国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1960年在其所著《企业中人的方面》一书中提出。它们是关于人们工作源动力的理论,是一对完全基于两种完全相反假设的理论:X理论认为人们有消极的工作源动力,而Y理论则认为人们有积极的工作源动力。

  X理论是麦格雷戈对把人的工作动机视为获得经济报酬的“实利人”的人性假设理论的命名。主要观点是:

  ·人类本性懒惰,厌恶工作,尽可能逃避;绝大多数人没有雄心壮志,怕负责任,宁可被领导骂;

  ·多数人必须用强制办法乃至惩罚、威胁,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努力;

  ·激励只在生理和安全需要层次上起作用;

  ·绝大多数人只有极少的创造力。

  据此,企业管理的唯一激励办法,就是以经济报酬来激励生产,只要增加金钱奖励,便能取得更高的产量。所以这种理论特别重视满足职工生理及安全的需要,同时也很重视惩罚,认为惩罚是最有效的管理工具。

  麦格雷戈是以批评的态度对待X理论的,他指出:传统的管理理论脱离现代化的政治、社会与经济来看人,是极为片面的。这种软硬兼施的管理办法,其后果是导致职工的敌视与反抗。他针对X理论的错误假设,提出了相反的Y理论。Y理论指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融合的观点,与X理论相对立。Y理论的主要观点是:

  ·一般人本性不是厌恶工作,如果给予适当机会,人们喜欢工作,并渴望发挥其才能;

  ·多数人愿意对工作负责,寻求发挥能力的机会;

  ·能力的限制和惩罚不是使人去为组织目标而努力的唯一办法;

  ·激励在需要的各个层次上都起作用;

  ·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人类广泛具有的。

  也就是说,人是“自动人”,激励他们的办法是:扩大工作范围;尽可能把职工工作安排得富有意义,并具挑战性;工作之后引起自豪,满足其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使职工达到自己激励。只要启发内因,实行自我控制和自我指导,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就能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需要统一起来的最理想状态。

  X理论和Y理论的产生,在西方管理界引起不同的反响。其后,有人就根据这一理论,选择了工作效率高的亚克龙工厂和史脱克顿研究室与工作效率低的哈特福工厂和卡媒研究室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亚克龙工厂和卡媒研究室实施X理论,采取严密的组织,实施指令式的控制管理,结果因人员素质不同,效果并不一样。工人程度高的亚克龙工厂效率高,而研究员程度高的卡媒研究室效率则低。另外史脱克顿研究室和哈特福工厂实施Y理论,实验结果则相反。这说明了X理论并不一定是毫无用处,而Y理论也不一定是普遍适用的。现实生活中采用X理论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案例,是丰田公司美国市场运营部副总裁鲍勃·麦格克雷(Bob Mccurry),作为X理论的追随着,他激励员工拼命工作,并实施“鞭策”式体制,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这种做法使丰田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日本学者威廉·大内在比较了日本企业和美国企业的不同的管理特点之后,参照X理论和Y理论,提出了所谓Z理论,将日本的企业文化管理加以归纳。Z理论强调管理中的文化特性,主要由信任、微妙性和亲密性所组成。根据这种理论,管理者要对员工表示信任,而信任可以激励员工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企业、对待同事,为企业而忠心耿耿地工作。微妙性是指企业对员工的不同个性的了解,以便根据各自的个性和特长组成最佳搭档或团队,增强劳动率。而亲密性强调个人感情的作用,提倡在员工之间应建立一种亲密和谐的伙伴关系,为了企业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可以看出,马斯洛的Z理论并不是直接针对企业的管理,而是完善他的层次需求理论。可以这样总结:在较低的层次需求(生理、安全、归属、爱和自尊等)不能得到持续和完全的满足时,人就会出现生理和心理健康的病症;而那些自我实现的人,则是完全健康的人(没有任何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但这还不够,马斯洛发现了两类不同的自我实现者,其中一类更多与“存在认知”打交道,能在日常中经常获得“高峰体验”或者“高原体验”。马斯洛将他们称为“超越自我实现”的人。

  在马斯洛的理论框架中,这两种自我实现者的区别是并不清晰的。马斯洛只是用Z理论提示出这种区别的存在。而如果我们把马斯洛的理论与荣格所提示给我们的关于人类性格类型的梳理结合起来,就会做出更明晰的划分。

  首先,是横向的划分。所有人类都可以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直感型和思辨型。直感型的人是更加感性的人,重视和敏于内心的直观感受和判断;而思辨型的人,擅长运用其思考分析的能力,是更加理性的人。

  其次是纵向的划分。我们把人的生命活动和心理活动划分为四种,它们像马斯洛的层次需求一样,分层级并且相对应。这四种活动分别是:生存、交往、实现和感知。每一种活动都分别有直感型和思辨型的基础心理活动为根基,具体为:“生存”活动的根基是无意识和感觉,“交往”活动的根基是情绪和情感,“实现”活动的根基是力比多和意志,“感知”活动的根基是直觉和思维。

  可以认为,在力比多和意志的驱动下达成自我实现的人,即马斯洛所指的“仅仅是健康”的那一类自我实现者。而只有那些擅长运用直觉和思维的自我实现者,才更能获得关于世界的启示和真理,获得“高峰体验”或者“高原体验”。

  或言之,马斯洛的Z理论揭示的是另一个更高层次的需求,他在论及“审美和认知”的需要时,也同样触摸到了它。(倍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