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津有味谭·素食卷》读后感1000字
《津津有味谭·素食卷》是一本由陈存仁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4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津津有味谭·素食卷》精选点评:
●原来“木瓜”分宣木瓜和番木瓜两种而我天天吃的是番木瓜。。。
●人情才是菜味
●番木瓜、黄豆、松子仁、薏仁
●置几上备用,有时翻翻,挺好的
●亦食亦药
●“张静江、李石曾1919年在法国勤工俭学,开办了豆腐公司兼孵豆芽,生意不赖。” “芽菜既富营养,又合人口味。我将制造芽菜的方法附记如下,或许读者中有人到海外谋生,不妨如法炮制,发些豆芽作为谋生之计。”……陈存仁先生真是医界良心。
●蛮有意思
●可当工具书按需查找,写出了各种食物的营养或者疗效,要是能附上禁忌就完美了。看封三上这套书总共分三个种类:素食卷、荤食卷、食疗卷。准备找食疗卷针对性阅读。
●没办法。陈存仁文笔太好,写稀松平常东西,都能璀璨生辉。
●应该收藏而不是借看
《津津有味谭·素食卷》读后感(一):蛮不错的书
作者是上海人,所以有些菜只看学名,我一直不认识,书里在介绍每只种植物前常会写上江浙沪方言叫**,广东香港称之**,学名叫**,让人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这个啊~~~~
还整理了这款植物的代表作是那些佳肴方便炮制
《津津有味谭·素食卷》读后感(二):津津有味
大自然是慈悲的,有这么多东西供人食用,也样样好吃。
作者的背景所限,所写的食材以江浙和两广为主,算是有一点点遗憾。
最后几篇长文(蜂蜜、豆腐、食盐……)看得很过瘾。不过也难怪,每一篇写一样吃的,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自然是写得长的比较精彩咯。
《津津有味谭·素食卷》读后感(三):请教大家一下
在一个老板那里看到一套书,名字叫《食经》,香港特级校对--陈梦因 商务印书馆出版,好像是繁体字。因为我不了解 南方的文化,与陈梦因,陈存仁的,文化历史。但看介绍,感觉像是一个人的文章。有谁清楚,请指教一下。还有,如果是同一套书,那么大陆的简体版,是否与香港的繁体版,内容相同呢?谢谢
《津津有味谭·素食卷》读后感(四):说实话,补白而已
今年上半年广西师大出版社出齐了三本“陈存仁作品”:“素食卷”、“荤食卷”和“食疗卷”,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陈存仁应香港《星岛晚报》老板胡仙女士之请开的专栏结集。此书着重介绍素食的用途与做法,写法详尽有文采,饮食关乎大欲,难怪专栏历经17年不衰。陈存仁最有名的书该是几年前出的《银元时代的生活史》,但在“万恶的旧社会”,这位医师的声名更大,他既拜名医为师,又师从国学大师章太炎,1951年在香港开诊所,道贺宾客有王人美王丹凤费穆等人,可见其所学之杂,交游之广。一方面过去的时代丰富了陈存仁的知识构成,另一方面今人也能从其笔下来领略过去时代的魅力,比如,陈存仁医师的签名温和恭谨,小学生都能认出来,与我们常见的医生签名实在相差太远。
《津津有味谭·素食卷》读后感(五):陈存仁书可供消遣
这十本书都是用枕上厕上的时间陆续看完的。陈存仁博闻强记,善写故事,文字通俗流畅,有现代笔记的味道,因此值得一看,可作闲书消遣。但他有时喜写传奇故事以自炫,又爱写耳食之言以哗众,是其大不足处。如写章太炎大骂刘半农一节,简直可笑。《素食卷》中有一节写“金樱子”(即山石榴),末尾画蛇添足地说:
“周作人(即鲁迅的弟弟,字启明)早年写过一篇小品文,说他留学日本时常患滑精和小便后黏液点滴,虚象纷呈使他心中抑郁,意兴皆尽。后来得到日本友人推荐,说中国的金樱子对他的病极有功效。周先生听了这人的话如法煎服,经过半个月服用,病全好了,他的心绪也转佳了。于是,他写了一段笔记详记治病的经过。此公原为小品文圣手,这段笔记也写得清丽可嘉,读之颇觉有味。因此附记如上述,用来证实金樱子对上述病症的效用。”
如此煞有介事地乱写,真让人哭笑不得。不过爱看、爱编、爱述此类奇闻轶事,借以耸人听闻者,自然大有人在,陈存仁的书因文笔简练、内容丰富、可读性强,在此类作品中要算高出一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