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读后感精选
《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是一本由李天飞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3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读后感(一):想完全看懂《封神》,就靠它了
要说目前中国最火的IP之一,《封神演义》必定占有一席之地。去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不仅刷新了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纪录,还一跃成为中国电影票房榜亚军,仅次于《战狼2》。而今年国庆档上映的《姜子牙》虽然因为剧情比较严(枯)肃(燥),导致口碑差强人意,但好歹也收获了16亿票房。再往后看看,乌尔善导演的《封神三部曲》还等着上映呢。而在电视剧方面,《封神演义》也从未停下被翻拍的脚步,虽然近几年拍的都不怎么样就是了。综上,说《封神演义》是中国最火的IP之一,还是很有说服力的,甚至去掉“之一”也没什么问题。
对我来说,虽然小时候粗略翻过《封神演义》的原著,但除了对几个人物诸如妲己、姜子牙等人有印象外,其他的根本没记住,毕竟谁能记下来书里那些数量众多、名字又极其拗口的神仙妖怪啊。而且,《封神演义》的主线情节也略有些无聊,对比起来,还是《西游记》更得我心。现在因为“封神”IP的火热,前去翻原著的观众大有人在,但往往和我一样,没翻几页就看不下去了。
这个时候,这本李天飞写的《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就能派上用场了。李天飞是毕业于北大中文系古典文献学的硕士,虽为80后但已有学者之名,曾出版过《万万没想到:<西游记>可以这样读》等畅销作品。本书相当于是李天飞读《封神演义》时所做的读书笔记,为庞杂的“封神”体系做了一番尽可能详尽的梳理,也挖出了不少那些不为读者熟知的幕后故事。
比如说,大家都知道哪吒的父亲是李靖,那么这个李靖和唐代的名将李靖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这两个李靖本是同一个人。由于李靖在唐代算是开国元勋之一,很受百姓爱戴,所以百姓就往他身上编了很多故事,编到后来,《封神演义》里的他就变成了哪吒的父亲。而哪吒本身的形象也并不像很多影视作品里那样可爱,反而是比较凶神恶煞的,更贴近《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混世魔王模样。至于哪吒的哥哥木吒和金吒,则是因为哪吒太受百姓欢迎,被百姓硬生生编出来的名字……看来在古代,书粉们就已如此疯狂了……
除了哪吒之外,《封神演义》中最受欢迎的人物当属身材高大、武力值超强的二郎神杨戬。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二郎神本来并不叫杨戬,甚至不信杨!他也许叫李冰,也许叫赵昱。而现在为我们熟知的杨二郎,源头或许出现在冯梦龙的《三言》里,本是个宋朝的宦官……看来,任何事物若是追本溯源,得到的结果不一定美好,更可能让你失望。
总的来说,我个人还是非常推崇这本书的,它既可以为被《封神演义》里那些复杂的人物和人物关系搞迷糊的人做一个简单梳理,为我们答疑解惑;也可以当作是对《封神演义》精彩部分的一个提炼,如果不想翻看原著,那么直接看这本书也能得到良好的阅读趣味。在《封神》IP大火的现在,如果我们在看完跟“封神”有关的影视剧后能和朋友侃侃而谈,为朋友科普《封神演义》中的人物关系,解释影视作品与原著究竟有何不同,相信必然可以获得朋友崇拜的目光~
《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读后感(二):号令群神,封神榜中每个人所对应的神都是真实的吗?带你另类解读
今日搜索电视素材,无意中又看到了温碧霞版本的《封神榜》,小的时候,温碧霞版的封神榜流行内陆,那时候谁是什么神完全看不懂。只看得哪吒的母亲为重塑哪吒的身体,在云中子处被他奴役。
而后更是为了哪吒的莲藕人可以顺利塑造肉身,更是遭遇了很多不被人理解的痛楚和指责。而莲花,也是为了哪吒重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变成一只蝴蝶陪伴左右。
每次看到这都会泪流满面,为他们之间的情谊所感动,更为他们遭受的委屈所不值。 而现在才知道,那些哪吒的故事,和众神将的经历完全都是拼凑的,就连哪吒,金吒和木吒是李靖的儿子,都是因为封神的关系被人拼凑而成。
《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中有关他们的来历,他们的形成都有详细的注解,甚至于封神榜中所存在的bug都有详细的注明和剖析。 《号令群神》李飞天“封神”笔记,是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李飞天,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硕士。他曾著作了多本为孩子解读的古代文学作品,包括四大名著。
细细读《号令群神》这本书,才发现自己对《封神榜》中各路神仙了解甚少。小时候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心里总会有个疑惑,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神?各种各样的神也就罢了,封神榜中怎么还会封恶人为神呢?
尔飞廉、恶来生前蛊惑君主,还贪财好 色,为什么也被奉为神呢? 今天就着《号令群雄》这本书,细细讲来。 前面所说,我们小时候所看,哪吒在母亲肚子里待了整整三年六个月才被生出,生出的时候是一个肉球。因被算定是灾星,被李靖三番五次丢弃。 而哪吒真的是李靖的儿子吗? 不是,哪吒的原形,其实是四大天王中毗沙门天王的三儿子。被称为三太子。这个三太子平日里喜欢捧着宝塔,跟在天王左右值班。这就是托塔天王和哪吒最早的来历。
而金吒和木吒也不是李靖的儿子,木吒是唐代高僧僧伽大师的弟子。叫木叉,但被后来人写来写去就被写成木吒,还和哪吒做了兄弟。 其金吒,也是从别的传说中挪用而来。 还有他们所用法器的由来,和每个人的来历都有详细注明。 至于李靖,他本是唐代的开国元勋,所以很受民间人的崇拜。民间为了宣传他的事迹,也就开始大肆地编辑他的故事,甚至把莫须有的事情也往他身上安,而哪吒是他的儿子,也是民间乱编,但是慢慢被大众认可就形成了这样的认知。 《号令群神》中,对封神榜中每个封为神的人都有详细的注解和说明,并且作者还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把每个人的来历都详细的陈述出来,比如我刚刚所写的哪吒和李靖。
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上所描述了的,在民间兴起神的庙宇。而这些神想要修建庙宇,享受供奉,必须就要名正言顺。什么是名正言顺呢?那就是必须得到朝廷看到封号。 得到封号的神是“公务神“是合理合法的,而如果没有得到朝廷的封号,那就不是正神。不可以供奉,更不可以为他修建庙宇。 所以这就很有意思了。人们敬畏神,而神却都是经过人封才是被认可的正神。那到底是神怕人,还是人敬畏神呢? 其实,这和朝廷的律法制度,还有常年战乱有关。 常年的战乱和被朝廷的压迫,那时候民间的百姓已经有了和朝廷分庭抗礼的认知了。他们潜意识里害怕皇权,但同时也在心里暗暗地推翻皇权。只是不敢轻举妄动啊。枪打出头鸟的常识谁都知道。 这就让很多文人有了编撰神仙事迹的想法。他们写的这些神仙事迹,其实也在间接的鼓励人们,不要畏惧皇权,因为皇权是掌握在人的手中。 后来的陈胜吴广起义,也是深受这些文学作品的影响。 那封神演义在文学中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呢?他里面所有推翻纣王的举动都是阴谋论吗?封神演义中为什么坏人也会被封为神?他们在整个书中起什么作用呢? 如果你想了解,可以亲自去看一看这本书,他会给你不一样的新鲜体验哦。
《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读后感(三):号令群神,封神榜中每个人所对应的神都是真实的吗?带你另类解读
今日搜索电视素材,无意中又看到了温碧霞版本的《封神榜》,小的时候,温碧霞版的封神榜流行内陆,那时候谁是什么神完全看不懂。只看得哪吒的母亲为重塑哪吒的身体,在云中子处被他奴役。
而后更是为了哪吒的莲藕人可以顺利塑造肉身,更是遭遇了很多不被人理解的痛楚和指责。而莲花,也是为了哪吒重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变成一只蝴蝶陪伴左右。
每次看到这都会泪流满面,为他们之间的情谊所感动,更为他们遭受的委屈所不值。 而现在才知道,那些哪吒的故事,和众神将的经历完全都是拼凑的,就连哪吒,金吒和木吒是李靖的儿子,都是因为封神的关系被人拼凑而成。
《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中有关他们的来历,他们的形成都有详细的注解,甚至于封神榜中所存在的bug都有详细的注明和剖析。 《号令群神》李飞天“封神”笔记,是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李飞天,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硕士。他曾著作了多本为孩子解读的古代文学作品,包括四大名著。
细细读《号令群神》这本书,才发现自己对《封神榜》中各路神仙了解甚少。小时候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心里总会有个疑惑,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神?各种各样的神也就罢了,封神榜中怎么还会封恶人为神呢?
尔飞廉、恶来生前蛊惑君主,还贪财好 色,为什么也被奉为神呢? 今天就着《号令群雄》这本书,细细讲来。 前面所说,我们小时候所看,哪吒在母亲肚子里待了整整三年六个月才被生出,生出的时候是一个肉球。因被算定是灾星,被李靖三番五次丢弃。 而哪吒真的是李靖的儿子吗? 不是,哪吒的原形,其实是四大天王中毗沙门天王的三儿子。被称为三太子。这个三太子平日里喜欢捧着宝塔,跟在天王左右值班。这就是托塔天王和哪吒最早的来历。
而金吒和木吒也不是李靖的儿子,木吒是唐代高僧僧伽大师的弟子。叫木叉,但被后来人写来写去就被写成木吒,还和哪吒做了兄弟。 其金吒,也是从别的传说中挪用而来。 还有他们所用法器的由来,和每个人的来历都有详细注明。 至于李靖,他本是唐代的开国元勋,所以很受民间人的崇拜。民间为了宣传他的事迹,也就开始大肆地编辑他的故事,甚至把莫须有的事情也往他身上安,而哪吒是他的儿子,也是民间乱编,但是慢慢被大众认可就形成了这样的认知。 《号令群神》中,对封神榜中每个封为神的人都有详细的注解和说明,并且作者还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把每个人的来历都详细的陈述出来,比如我刚刚所写的哪吒和李靖。
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上所描述了的,在民间兴起神的庙宇。而这些神想要修建庙宇,享受供奉,必须就要名正言顺。什么是名正言顺呢?那就是必须得到朝廷看到封号。 得到封号的神是“公务神“是合理合法的,而如果没有得到朝廷的封号,那就不是正神。不可以供奉,更不可以为他修建庙宇。 所以这就很有意思了。人们敬畏神,而神却都是经过人封才是被认可的正神。那到底是神怕人,还是人敬畏神呢? 其实,这和朝廷的律法制度,还有常年战乱有关。 常年的战乱和被朝廷的压迫,那时候民间的百姓已经有了和朝廷分庭抗礼的认知了。他们潜意识里害怕皇权,但同时也在心里暗暗地推翻皇权。只是不敢轻举妄动啊。枪打出头鸟的常识谁都知道。 这就让很多文人有了编撰神仙事迹的想法。他们写的这些神仙事迹,其实也在间接的鼓励人们,不要畏惧皇权,因为皇权是掌握在人的手中。 后来的陈胜吴广起义,也是深受这些文学作品的影响。 那封神演义在文学中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呢?他里面所有推翻纣王的举动都是阴谋论吗?封神演义中为什么坏人也会被封为神?他们在整个书中起什么作用呢? 如果你想了解,可以亲自去看一看这本书,他会给你不一样的新鲜体验哦。
《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读后感(四):号令群神,那些重塑神话三观的解读
记得小时候看《封神榜》,虽然有些剧情看不懂,但是对于各路神仙觉得特别厉害,每个人都有传奇的故事,都有自己的法术,最后成为了很厉害的神仙。然而在“哈哈哈”中看完《号令群神-李飞天“封神”笔记》后,关于神仙的世界观,有了新的认识。
“封神”也可以是很草率的一件事
书里有个小故事讲的是雷公想要惩罚浪费粮食的人,结果有两个小女孩扔了冬瓜子,被雷公看岔了,给劈死了,于是给了她们两个法器,封了神。神仙并不一定都是带着使命降生,经历万千困难后封神,也有这种因为不小心冤死了,顺手封个神安慰一下的。
故事是人们编出来的,但是故事背后人们的心思大概是可以揣测的。也许是有两个小女孩无辜冤死,人们为了不让她们的冤魂“闹事”,于是立庙祭祀,封为神。对于各路神灵,哪怕不清楚各路神仙的由来,大多还是充满敬畏之心的。
古代封神,居然有一整套系统
《封神演义》封了365位正神,然而历史上,朝廷册封的神仙,远不止这个数。宋代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善的“封神”体系,类似于现状建立一个公司,有明确清晰的流程,层层申请,层层审批,官方通过之后就是正规的神仙,没有通过的就是“野鸡”神仙。不仅仅是有功的名人,被人民敬仰的日月山川,只要经过审批,都可以成为神。
无论是《封神榜》也好,官方的封神也好,归根到底,是对于信仰的解释权,名川大山就在那里,不管是否封神,对于山川、历史名人,是不会有更多影响的,而对于信仰着他们的民众来说,如果有了官方的供奉,民众也会爱屋及乌的对官方更增加一些信仰。
神话传说,传着传着就变成了随便说说
我们都熟悉的托塔天王李靖,最开始起源于佛经的毗沙门天王,“毗沙门”来源于梵语音译,是他的名字,然而传到最后就变成了看守一座叫“毗沙”的门,最后凑齐了东南西北,变成了守门的门神。
看到这章实在是笑不拢嘴,堂堂一个天王,传着传着变成了门神。小说里的很多人物其实也是糅合了诸多宗教人物,以及各种民间信仰。作者更是在开篇就告诉我们“《封神演义》是一部并不完善的作品”,如果不想认真研究,看看就好,也不必太较真。毕竟经历了太长的演变,当时的很多情节遗失了,也加入了不少后代的色彩。
《号令群神》从封神榜出发,不仅讲述了书中的神仙体系,旁征博引介绍人物的历史由来以及演变。语言幽默风趣,把复杂的历史故事、宗教变迁讲述得十分有趣。时时刻刻在颠覆我以往对神话世界的三观,全程“哈哈哈”的停不下来。作者李天飞是北大中文系古典文学硕士,底蕴深厚,能够把复杂的封神榜连同所有神话体系甚至是历史全都融汇贯通,简直太牛了。
我一直很喜欢神话故事,也曾困惑封神榜里的“李靖”和隋唐时期的“李靖”到底是不是一个人,看完李天飞老师的讲解,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以及神话的改编再改编,张冠李戴好像也不是那么严谨的事了。归根到底,神话反应的还是人们的信仰,从古至今,只要信仰在神话就一直在。好像重新构建了封神系统之后,再来看庙里供奉的神仙们,竟更加熟悉了呢。
《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读后感(五):颠覆你对“封神世界”的认知
今年国庆的时候,我看了电影《姜子牙》,让我有点失望。因为,电影已经改得不像原著了。大学时,有一位女生坦言:“我读大学中文系就是因为一本书——《封神演义》。”去朋友家做客,发现他家里的书架上赫然摆着一套《封神演义》。
我自己虽然没有买《封神演义》这本书,但是在小时候也读过原著。说小也不算小,应该是读中学的时候了吧!最近,我又读到了一本和《封神演义》有关的书,觉得和自己趣味相投。这本书就是《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
01 神都是人封的
更早的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封神榜》,那时候只对九尾狐妲己比较关注,从来没有注意过“封神”。
《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的作者就是李天飞。他是一位学者,所以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之为学术著作。
我在读《封神演义》原著的时候,对这句话印象深刻:一道灵魂,往封神台去了。为什么几十年过了,唯独对这句话记忆犹新?因为整本书中,这句话是出现频率最多的。每当有一个人死去,不管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他的灵魂会进入封神台,也就是说他将来会成为“神”。
当时,我也没有留意一共封了多少个神,现在才知道原来封了365个神。这个数字,其实是有特殊意义的,因为一年正好有365天。
这么多神,到底是谁封的呢?读过《封神演义》的人都知道,是姜子牙。
02 人类介入世界秩序的维护
虽然在《封神演义》中,姜子牙似乎也有很多特异功能,不似凡人。事实上,姜子牙是一个真实的出现在历史中的人。
《齐太公世家》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章,出自《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第二》。开头就是这样写的: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於吕,或封於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 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彨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於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於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姜子牙原来姓吕。《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是封神的执行者,这不正意味着人类开始试图介入世界秩序的维护了吗?
03 两位电母的封神经历
小时候,我们不想吃饭,父母就会劝我们不要浪费粮食。作为孩子的我们常常被恐吓,说雷公会惩罚无故浪费粮食的人。如果不想被雷劈的话,那就乖乖吃饭吧!
《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中提到了一种封神的情况:封无辜而死者为神。
很久以前,有两个小女孩,一个16岁,一个14岁,姐妹俩在家里吃饭。有一天,她们切冬瓜吃,把冬瓜子扔掉了。没想到这一举动正好被雷公在半空中看见,误以为她们扔的是食物,就认为她们有罪,当场把这两个女孩劈死了。
死者不能复生,那怎么办呢?天庭想到了一个补偿方案:把受害者封为神。这倒也符合经济学中成本最低的原则。
我就不再剧透了,请读者朋友自己来阅读《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它绝对颠覆你对“封神世界”的认知!
《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读后感(六):号令群神:让百世传诵神的逍遥
确实如作者李天飞老师所言,《封神演义》这部书在文学史上地位并不高,在章培恒、骆玉明老师编写的《中国文学史》下卷只提到了书名,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四卷用了一小节讲述《封神演义》的主要内容,但也是简述。因着课程的设置,这部分并没有铺展开进行主要叙述,并且一般学界认为相对于同时期的《西游记》来说,紧随着出版的《封神演义》就是一篇粗糙仿作。北大学者李天飞搜集整理了浩如烟海的资料,在其新作《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里,将这部流传了四百年的“国民神话”进行了全方位解读,对目前市场读者的疑惑进行一一答疑,并重新明晰定位了其在文化上的重要传承地位。
袁行霈版本《中国文学史》1、草根阶层的文化传承
同样是神魔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的江湖地位并不相同,文学界将《西游记》列为神魔小说代表作,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封神演义》虽然在内容逻辑与语言描述上存在不足,但民间地位相对比较牢固,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个巨大的封神体系及相关元素被提取出来,成为无数文学与影视作品的灵感来源。这部来自明朝,符合当初商业需求的畅销书,在今日依旧有着无限的魅力与吸引力,李天飞老师将其定位为是一部非常有份量的书,它顺承了中国人草根阶层的文化发展脉络,充满了底层文化元素。
所以《封神演义》里的诸神比如哪吒、杨戬、雷震子等被大众所接受并膜拜,甚至这本书也影响了宗教的一些因素,作者文中举了一个书籍影响的例子,《封神演义》将观音进行了陌生化处理,称之为“慈航真人”“慈航大士”,于是书籍流传开来,甚至还编出一部《太上碧落洞天慈航灵感度世宝忏》。所以对待《封神演义》这本书,我们应该看到它文字后的价值所在,尤其是民间传说的本土化变迁带给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改变。
2、一个神话就是浪花一朵
从1989年到2020年,《封神演义》的影视作品不同版本,不同改编,以及衍生的动漫、“封神宇宙”系列电影的出品,其关注度与出品数量开始接近井喷状态。市场上的受欢迎,让《封神演义》一直在大众口中流传,并且因着书和影视作品的关系,大家对其有不同的解读和疑问,比如哪吒的父亲怎么从唐朝穿越到了殷商?为什么奸臣坏人与妖被姜子牙封了神?为什么殷郊从原来的男一号变成了反面典型?阐教、截敎与道家的关系等,作者李天飞将大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细心的考据与解读。
这一点可以从书中的参考文献可见作者功力与用心。光参考文献就多达六页,分门别类,几乎囊括了学术民间所有研究封神及中国神话书籍等近五百本资料论文。这庞大的信息搜集与书中相关图片采集工作委实工作量巨大,这也体现了作者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尤其作者将中国历史上的封神体系进行一系列的整理,寻找到了封神的传承,构建了一个现代视角下的封神榜。构建之后再进行细枝末节的解构,将《封神演义》的“封神榜”与民间的封神榜相结合对比研究,从而得出民间封神的真正内涵与历史传承变迁。将这部凝聚传统文化之美、波澜壮阔的英雄神话史诗还其原貌,展其精髓。这也展示了作者在历史与文学、民间与民族间时空上精准的控制力和轻松游走的文字功力。
3、作者,你又调皮了
一般阅读这样多重资料的书,结合《封神演义》原作者留下来各种缺憾和漏洞,感觉会非常艰涩难懂。而作者李天飞另走蹊径,结合他其他作品的风格,内容繁多却并不枯燥。从封神体系入手,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作者犹如一位向导,引领大家走进封神的宫殿进行畅游,解众神之恩怨,了民间之疾苦,明虚实之历史。尤其是语言运用上,读者读来忍俊不禁,种种如相声段子般的小包袱比比皆是。比如讲封神世界的法宝时,作者解释太乙真人的九龙神火罩与罗宣的五龙轮区别,“一个是封闭式微波炉,一个是开放式烧烤架,功率上不大一样而已。”讲述闻太师为什么是糕点行的祖师爷,是因为云中子将其困在通天神火柱里,“上面还扣了一个燃灯道人的钵盂——这就是个烤炉嘛!”
从封面的泼墨青山之中,读者就被愿者上钩,自动走进这浩瀚的封神宇宙,这种宇宙的厚重感并不会在阅读此书后消逝。阅读之后除了进一步了解《封神演义》这本书,同时也了解了中国民间神话体系。了解我们民间与历史的传统文化,就是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
《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读后感(七):《号令群神》,一部深刻解读《封神演义》的英雄神话史诗
2019年7月26日,中国电影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一部名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国产动漫上映当天票房即过亿。这部电影是根据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个人物——“哪吒”为原型演绎而来。今年国庆期间上映的《姜子牙》也是同根同源,但遭遇了票房与口碑双双滑铁卢的《姜子牙》就没有《哪吒》这样的好运,总之这部影片的种种真的是一言难尽,完全没有突出人物的精髓。
我们今天要共享的这部作品《号令群神:李飞天“封神”笔记》便是对以上两部现象级电影创作母本《封神演义》的深层次补充解读。
提起《封神演义》,我们会想到什么呢?作为与《西游记》齐名的神话志怪小说,《封神演义》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的知名度不言而喻。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令人叹为观止。
三首八臂的哪吒,飞磨盘的龙须虎,眼中生手、手中生眼的杨任,日行千里的土行孙,肋生双翼的雷震子,鼻哼白气、口哈黄气的郑伦、陈奇,葫芦里装着铁嘴神鹰的崇黑虎……
法宝更是层出不穷:九火神龙罩、吴钩剑、遁龙桩、五宝七禽扇、飞光石、混元珠、定海珠、捆仙绳、诛仙剑、玉如意、金蛟剪、翻天印、阴阳镜……
千奇百怪的坐骑:金眼驼、五色神牛、四不像、奎牛、金毛犼、金睛兽、大鹏雕、玉麒麟、白额虎、五点斑豹驹、狴犴、狻猊、狰狞、鸿鹄……
此外尚有诸多阵法,实在妙趣横生,其乐无穷。但本书成就虽高,亦有许多不足之处。
首先,也是最为人诟病的一点,这本小说的文笔委实不怎么高明。甚至关于其真实的作者与写作动机历来都存在争议。
其次,书中有一点很让人费解的是,里面只要死了的知名人物几乎都封了神,不论敌我阵营、忠奸好恶,这个从逻辑上就很难理解。
再次,人物广而宽泛,思想性很单薄,刻画力度远远不够生动饱满。情节也是,有些甚至一笔匆匆带过。故事的宽度、广度、维度在今人看来实在是个大问题。不够尊重史实,缺乏足够的史料依据支撑。
关于上述这些不足之处,我们都能在著名学者、作家李飞天的新作《号令群神:李飞天“封神”笔记》中找到凝练而直击要害的概括。这是一本中国神怪故事集大成之作,着力点在于针对中国“封神”史上10大悬案的完本考证。涉及100个神话人物,多达1000个知识点,可谓干货满满。
历史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精英部分,包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另外是民间暗流。从书中上半部分我们得知,今天已知的那些在寺庙享受香火供奉的都是得到官方背书的“公务神”,不被官方认可的,就只是“yin祀”。民间势力与官方和宗教历来都在争夺“封神”的资格。对神的解释权,就是对自然、对社会的解释权。《封神演义》这种难登大雅之堂的通俗小说,为朴素的民间信仰提供了充沛的资源。
在本书中,我们可以得到关于对《封神演义》中所有疑问的完美解答甚至诸多冷门知识点。
真实的姜子牙究竟有何与众不同的神秘之处?贝加尔湖的湖神是谁?依据从何而来?管厕所的紫姑神为何又兼职生物神?最早的矮男与美女拉郎配的典故说的是谁?古代荆州人供奉关羽的真实目的是何故?泰山郎君黄天化为何比其父黄飞虎榜上排名更靠前?妲己因何被称为东亚最著名的妖怪?历史上真有食其子的人吗?忠臣比干被剖心、美男子伯邑考被杀的真相以及二郎神杨戬、托塔天王李靖、三太子哪吒等人的原型与生平考证,等等诸如此类的干货知识点委实不胜枚举。
关于这本《号令群神:李飞天“封神”笔记》,你可以把它作为全面解读《封神演义》的另类总结,也可以看作是有关《封神演义》的一部百科全书。总之,通过书中详实有力的理论依据,扎实有趣的文笔,我们从中能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颠覆了我们认知的神仙文化。在讲述封神故事的同时,融入对中国文化、历史、民间信仰的深刻探索与思考。
《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读后感(八):《号令群神》:你以为是神在统治人类,那为何是人来封神,什么人才有资格封神?
小时候的每个寒暑假,几乎都是看着《西游记》度过的,《西游记》里除了唐僧师徒一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主角光环以外,我真正被洗脑的其实是那些五花八门的神仙。
不知道你有没有同样的经历,就是有那么一段时间,总觉得《西游记》里腾云驾雾的神仙真的存在,甚至满脑子都是瑶池仙宫?
小时候我家住在山区,我特别喜欢进山里玩,因为总觉得那是我遇到神仙最大的机会了。
现在想来,小时候的想法固然可笑,但也说明了中国神仙文化强大的力量,这种文化可以深入到任何一个偏僻的山村角落,深入到男女老少根深蒂固的思想当中。
最近读到李天飞创作的《号令群神》,这本书对中国的神仙文化做了详细的解读,即便是“神仙”一词被列为封建迷信黑名单,神仙文化仍然能够传承至今而不衰,它的社会学根源在哪里呢?
中国的神仙又都是来自哪里?中国有多少位神仙?神仙文化到底代表着怎样的意识形态?封神榜到底封了多少神仙?大神小神都有着怎样的本领?
关于这些问题,《号令群神》里都做了探讨。
1、探讨《封神演义》原著的优缺点
《封神演义》作为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成书于500年前的明代,作者虽说是许仲琳,然而却存在诸多争议,有人说这本书是许仲琳啃老的结果,也有人说这本书的作者本来就不是一个人,被历史尘封多年以后,如今已经找不到完全的证据证明这本书的作者是谁了,当然这也符合古代成书的历程,古代一本小说从开始创作到出书确实是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并且古代的作家并不像现在的作家那样能够保证从头写到尾。
再从《封神演义》里埋下的许多“悬而未决”的梗来说,倒是真有可能是多人联合创作,比如《封神演义》中一笔带过的人教到底有哪些代表人物?又比如“八部正神”里不清不楚的下四部正神到底指的谁?再比如“仙首十二”又到底是不是阐教的十二上仙?
《封神演义》原书存在的bug太多,再加上文笔实在一般,所以难以匹敌同为神话故事的《西游记》的知名度。
即便如此,这部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神话小说存在的价值仍然值得肯定,毕竟文化带给人的的精神养分是无所谓对错的,而是对一个时代的理解,对一种价值观的理解。
2、神仙文化的传承,也是人类对统治世界的渴望
就像人有家谱一样,神仙也是有神谱的。《号令群神》这本书开篇就附着一套神谱,民间认可的神仙大都榜上有名。
封神文化有时候也是一种政治需求,因为文化的穿透力如此强大,神仙能够帮助统治者维护一方的秩序,所以就有了封神,封神也是需求的产物,而神被赋予了很多常人没有的能力,就像是一个被封了官衔的名号,老百姓听了名号就会依从,这比政府三令五申管用得多!
中国历来,都存在多方势力在争夺这封神的权力,佛教、道教,政府、民间,这其中的有很多不言而喻的因素——封神的权力也可以视为话语权。《封神演义》里有很多神仙,就是现实中佛教,道教等客串来的。
人来封神,人类希望你是神,你才是,否则你就不是,所以从古代就有的土地神、送子观音等,到现代人类造就的“考神”、“学神”,封神其实体现的是民间希望社会秩序是怎样的,人类介入了世界秩序的维护,其实并不是人类介入,而是一开始人类就站在最顶端,维护着神界和人间的秩序。
古代对于封神是有着一套严格的流程的,民间崇拜的神仙要想立庙祭拜,也必须经过官方批准,要层层上报给朝廷,得到准许后才能够建立庙宇,进行祭拜。不过,显然到了现代才应运而生的某些神仙似乎并不需要得到官方认可。
而我们中国最伟大的神,也或许并没有登上封神榜,它们隐退到了幕后,比如上古人类始祖神农、女娲、伏羲等,他们并不参与封神。
3、《号令群神》不是“信口开河”
《封神演义》中太多的疑点,李天飞在这本《号令群神》里都做了详细的分析,而他的分析也并非是空穴来风或者头脑发热的臆想。
《号令群神》之所以写成了史诗一般厚厚的一本,是因为它参考了大量的古籍文献,里面引用了很多古籍的原文。它的旁征博引足以说明,《封神演义》这部书虽然在创作上有意与《西游记》争胜负而自乱了阵脚,但《封神演义》的价值,不是500年,而是千年的传统文化的积淀。
《封神演义》里出现的各路神仙,可能到最后连编书的人都记不清了,但在《号令群神》里,李天飞却给他整理出了一个全面的图谱,还把各路神仙的故事结合古代民情进行了讨论,比如哪吒到底是吉神还是凶煞,唐朝的李靖为何穿越到了商朝,他还还原了小说背后真实历史上的姜子牙、周文王、比干、纣王等是人物形象。
就说《号令群神》最后的参考文献吧,光是参考文献就列了满满6页!这种一丝不苟、旁征博引的态度必然会成就此书!
4、“封神榜”对后世的影响
任何的文学作品都包含一张榜或者谱,封神榜就是神谱。
后世的文学或多或少都循着这个套路,比如《红楼梦》有一张“情谱”,《水浒传》有一张“英雄谱”,这些谱子里的人物,被作者赋予丰满的故事后,就成为了传承至今的中国文化!
结语
李天飞本就是古典文学、俗文学研究者,这部《号令群神》就是他对中国神仙俗文化的研究成果,这本书凝聚着传统文化之美的史诗级巨著,书里大量的配图也大多出自馆藏真迹,图文并茂地书写着中国五千年的璀璨文化,细细品读这样的书籍,沉浸在古文化的汪洋中,汲取着智慧的养分,畅快!
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8.8李天飞 / 2020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