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史(上下)读后感精选
《隋唐五代史(上下)》是一本由吕思勉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11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隋唐五代史(上下)》精选点评:
●吕著的秦汉史魏晋史和隋唐史,是近代以来最好的史学著作,可惜天不假年。宋元明清没写吕先生就去世了
●经典
●水平太低,读得真辛苦。。
●断断续续读了几个月,笔记二百多条,综核条贯诸多史料的功力令人绝望
●大师必读
●文笔什么我不懂 但是让我清晰的了解了这段历史
● 余之启蒙。 两本皇皇巨著,上册一字一句认真看了过来,下册后半部分实在没有耐性大致地翻了一下。先生对于唐代诸帝颇有一反常人之认识,视高祖、太宗为誉过其实,其他的皇帝褒贬不一。对于有唐一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细致入微的阐述,尤其是安史之乱前后的世变有极为详尽的叙述。此书最引人注目的是吕先生对于史料的引证信手拈来,资料所出以正史为主,旁及《通典》等书。议论的角度多有新意,可惜,全书纯用文言,且行文过于精深乃至于琐碎。不愧是熟读二十四史数遍,小学扎实的老一辈学人。想想先生为写此书所翻阅的资料、耗费的心血,瞬间使人敬仰也。
●文言文,史料翔实,治学严谨。因作者时代局限,史识略显偏颇陈旧,仍不失史家风范。
●細看的只有五代的部份。。。。。。
●名高于世,而著作浩瀚,行文古雅,似足已称之。可惜,其论述原则,时而模仿古史之义,时而以学术专断,互为驳斥,又因主观好恶随意笔判,绝非史学之善。所谓陈陈朽木,欲育幽兰,有其难矣。
《隋唐五代史(上下)》读后感(一):还行
如果没有熟读唐书和资治通鉴。文言文功底不是很强,这部隋唐五代史读起来会很困难
作者大量摘录唐书,资治通鉴的史料,少量的评点议论。
当然作者的选择史料能力很强,但是大量史料的堆积。对于对文本不太熟悉的读者来说就是大障碍。
所以建议读之前,先熟读相关唐史
《隋唐五代史(上下)》读后感(二):还行
如果没有熟读唐书和资治通鉴。文言文功底不是很强,这部隋唐五代史读起来会很困难
作者大量摘录唐书,资治通鉴的史料,少量的评点议论。
当然作者的选择史料能力很强,但是大量史料的堆积。对于对文本不太熟悉的读者来说就是大障碍。
所以建议读之前,先熟读相关唐史
《隋唐五代史(上下)》读后感(三):还行
如果没有熟读唐书和资治通鉴。文言文功底不是很强,这部隋唐五代史读起来会很困难
作者大量摘录唐书,资治通鉴的史料,少量的评点议论。
当然作者的选择史料能力很强,但是大量史料的堆积。对于对文本不太熟悉的读者来说就是大障碍。
所以建议读之前,先熟读相关唐史
《隋唐五代史(上下)》读后感(四):我正在读,不敢说书评
我正在读这本书的上,感觉吕先生行文很历史长编的味道。
正文内容多有正史节录,再加上吕先生的史评。
很多内容也需要阅读能力的,正史也不是那么容易读的。怎么没有专业的学生来评论一下啊
我阅读本书是和王仲荦的上册联系起来的,这样才不被资料淹死,吕先生该博至极,拿本书来入门,实在是自讨苦吃。
《隋唐五代史(上下)》读后感(五):不敢说书评,只是写几句话
没想到如此的书只有如此一段短评。
我也来凑个热闹吧。
先生此书,评唐帝国当真鞭辟入里,又中正浩然。不类某些酸文人,细枝末节处甩出几句酸语。
只看到开元,每天读一节,睡前再仔细思索一二。足矣,
先生的书,正史节录随手拈来又与行文混若天成,史评客观严谨,又不泥古。
看过了先生一部通史,又对隋唐史有一定了解了,才敢抱起这个繁体的大部头。
倘若拿此书开隋唐五代的蒙,实定举步维艰。
慢慢去坑吧,繁体字其实好说,看熟了就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