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爱丽丝》影评摘抄
《依然爱丽丝》是一部由理查德·格雷泽 / 沃什·韦斯特摩兰执导,朱丽安·摩尔 / 凯特·波茨沃斯 / 肖恩·麦克雷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依然爱丽丝》影评(一):依然爱丽丝
以前看到过比喻阿尔兹海默症就像眼看着自己所在房子里面的灯一盏盏的熄灭。朱丽安·摩尔很努力的饰演着女主人公,表现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也许是剧本没有给足够的空间,抑或是导演实在把握不了到底是把重点放在女主自身还是放在家人及朋友的关爱上,在其缺乏能力的表演下,整篇最终陷入平庸而缺乏应有的张力。
《依然爱丽丝》影评(二):依然爱丽丝
阿尔兹海默症应该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完全束手无策的疾病了。Julian Moore实在是太让人心碎了,一个Harvard教授老公,一个法学院女儿,一个医学院儿子,但最后只有Kristen Sturt在她身边给她讲寓言故事。一根筋追求成功的人好多都是世界里只有自己的个人主义。向小K学习!
《依然爱丽丝》影评(三):关于老去
老而弥坚是难能可贵的
可贵就在于你要抵抗一切老化的可能,生理的心理的。
任你年轻时貌美如花开,才气冲云霄,爱情美如画,家庭甜如蜜,也不可而知这一切最后的最终是遗忘,你连自己都不认识了。
看起来好可悲,可偏偏需要表达,你努力的表达,即使最后只是一个“love”,便也足够了。
《依然爱丽丝》影评(四):跑步,喝水,家庭支持很重要
《依然爱丽丝》说一个成功的语言学女教授突然患阿尔兹海默症,慢慢丧失语言功能并失忆,到最后连自己家厕所在哪都想不起来,很可怜,上天面前生命何其卑微,谁都无法预料以后会怎么样,健康平安最重要,朱丽安摩尔很美演技也赞,看完觉得跑步,喝水,家庭支持很重要,温情系电影,体味家人之间的互相关爱,四颗星。
《依然爱丽丝》影评(五):依然爱丽丝
2015.3.1
确实得得最佳女主。主要就是靠女主演绎了。老年痴呆症。最可怕的,最后什么都忘记了。身体不好的两大原因,睡眠和消化系统。关爱,就算是她已经忘记了,一天比一天不好了,还是要有耐心的关爱,就像电影最后一句台词,爱。对身边的人好点!发自内心的!斯图尔特好像胖了,但还是一副吸**的样子。
《依然爱丽丝》影评(六):不能忍受寂寞,也就不可能产生深刻
《依然艾丽丝》,一部小成本文艺片,却捧得奥奖,着实煽了所谓国产大片的耳光,这是奥斯卡价值的回归吗?我们的文艺不能忍受寂寞,也就不可能产生深刻。一个贾樟柯被外国人捧着,却被国人冷着,我们无法让喧嚣的社会严肃,但我们可以让自己寂寞,在寂寞中思考,在寂寞中平静,在寂寞中深刻。但,我不平庸,也不装B。[呲牙]
《依然爱丽丝》影评(七):Still Alice
朱丽安·摩尔拿到奥斯卡影后确实是实至名归。她对病症焦虑恐惧的表演很感染人让人心酸。整部影片可以说是她的个人秀。小K饰演的一位有戏剧演员梦想的女儿与不太支持自己事业的母亲关系的变化是另一个看点。病情逐渐变差的剧情发展有点白开水。最后的那段演讲非常打动人。通过电影我们应该去关注阿尔茨海默病人这个群体
★★★★☆
《依然爱丽丝》影评(八):依然毛丽丝
用自家车练习了三次。
第一次,下车忘记拔钥匙,当然也就忘记锁车。走到一半回去拿手机。进楼要刷卡才想起卡也落在车里。
第二次,办加油卡带了张没钱的银行卡,又没带钱。买了水,水卡忘在车里。
第三次,手机又落在车里。记得把水卡拿回来,要用时发现只有外皮,卡不知去向。
至于忘记关车窗是每次例行公事。
《依然爱丽丝》影评(九):影片的社会意义远远大于其艺术价值
剧本过于平淡,平铺直叙的生活流里没蹦出太多感人至深的泪点。所有的角色都是cliche,包括女主角亦如此。同一年Julianne Moore还有另一部《星图》,她在那部戏里才能真正称得上是影后级的表演。相比之下,这位阿兹海默母亲的角色对她而言,实在太过小儿科,也许是奥斯卡亏欠她太多年的缘故吧,不得不顺从民意给个影后补偿一下。
《依然爱丽丝》影评(十):大家对这种博同情的片子太宽容了
好莱坞的专业人士大概是从题材上、以及奥斯卡影后的名声和演技上对此片致敬吧,但作为观众来说,此片叙事平淡无奇,戏剧冲突相当俗套。大概是美国文化中家庭关系本来就比较淡吧,我没有看出家人对主人公有多么深的爱,感觉只是在尽义务。本片只能算是那种“唤起社会关注某种弱势群体”的宣传片吧。跟以前的《雨人》《叫我第一名》这样类似的片子比太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