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被围困的社会》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被围困的社会》读后感摘抄

2020-12-29 04:45: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被围困的社会》读后感摘抄

  《被围困的社会》是一本由(英)齐格蒙特·鲍曼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页数:25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被围困的社会》精选点评:

  ●鲍曼把现代普遍存在的焦虑以及无能的心态归结于流动性,经济全球化使人类面临政治全球化的危机。不得不说,他对现代社会的心态有一个细腻而到位的把握,让我在一步步地阅读中竭力想找到他对这一切的解决方案

  ●想法很好,结构太乱,而且写到后来就越写越跑偏了

  ●其实我觉得一般,毕竟不是他的代表作。

  ●流动意味着没有标准,或意味着标准的易变,这对大部分习惯被驯养人而言,是一种极大的损耗。他们对自我身份的认定来自外界的口号,口号一次次改变,他们的身份属性一次次变化。好在这种口号用娱乐的手段遮掩,身份的认定也被消费的幌子取代,于是从娱乐中得到快乐,从消费中得到自我成了他们的归属。

  ●相比于《工作,消费,新穷人》,这次的主题比较宽泛,感觉各种社会问题似乎都谈了,但是也很不错

  ●像是随笔集,想到哪儿说到哪儿,而且前后也有不少重复。但是其个体化,以及国家/个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转移的论述非常有意思(当然也有可能只是关于新自由主义的陈词滥调而我不过是没看过)

  ●如果说我们不再有幻觉,那么,我们是凭借常识或日常智力而做到这一点的。现今,不管是在社会学中,还是在我们的日常技巧中,我们对越来越少的事物知道的越来越多,过分的专业化不仅减少了人类交往,也使我们中的一些人成为白痴,并使我们接受了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第二性。社会变得似乎越来越难以理解,个体生活变成了用个体的方案去解决系统的矛盾,全球性的政治矛盾愈演愈烈。鲍曼致力于告诉我们这些社会意义上未被启蒙的人许多可怕的事实,同时也期待着我们变得更好。我们应该认真地聆听这些社会学大师们的理论与建言,从“利己”的封闭式社会人走出来,成为一个“开放”的独立个体,再也不能继续袖手旁观了,因为我们已经不再是,也不能只是故事的倾听者了,而是一个作为旁白的介入者存在于社会之中。

  ●社会劳作分工导致的技术语言分工......看完不变成图灵机也变成斯巴达了....

  ●、

  ●得反复研读 才懂得

  《被围困的社会》读后感(一):《被围困的社会》一处错误

  郇建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第36页: 不管是在我们关于世界的经历中,还是在那一经历的叙说中,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什么都没有发生,这推翻了他那生硬的结论:“一个人要是不能在社会中生活,或者由于自己的傲慢而不这样做,那么,他不是野兽就是上帝。”

  手头没有英文版,但从鲍曼的思想来看,这句话的意思显然被弄反了,鲍曼想说的应该是:

  自亚里士多德来,我们的经历以及对经历的叙说中,还没有什么能推翻他那不可动摇的结论:“能够离开社会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

  谁手头有英文版,可以帮忙核实一下?

  《被围困的社会》读后感(二):全球政治与生活政治的困境

  《被围困的社会》一如鲍曼作品的风格,带有鲜明的后现代性,不成体系,思维发散,读起来着实头疼。这里记录下个人愚见。

  鲍曼认同雅克·埃吕尔的观点:“所有问题本质上都是政治性的”,因此在书中他讨论了现代性社会遇到的在全球政治和个人生活政治两个领域的困境。

  在全球政治领域,全球化进程中,资本进入潜入一个在民族-国家伦理道德约束之外的无人地带,民族-国家这个有机体在主权与领土上的绝对权威被流动的现代性侵蚀,其影响力在减弱,全球化进程中的精英群体和组织谋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带来了诸如恐怖主义、种族主义、极端宗教主义、局部冲突和难民等问题,鲍曼认为这是旧有的民族-国家组织形式在全球问题上的失调,需要一个全球性的法律体系、道德准则和相关机构执行。

  在生活领域,鲍曼认为我们社会由生产社会变成消费社会,两者的区别是生产的目的不同,前者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积累财富,满足了需求即是幸福,后者是满足无尽的欲望,寻求刺激。

  一是全球化带来的不确定性,这也是一种焦虑的矛盾状态,计划好的延迟幸福被摒弃,及时享乐被推崇,消费是及时享乐的最直接方式,但消费本身成为了一种目的,它是对刺激的占有,类似于多巴胺的问题。

  二是科学技术与流动性导致时间被更急切地利用,信息的快消导致对信息的深度加工被遗忘,人们看到的就不假思索认可,传播的结果决定了事实,而非事物本身的事实,忙碌成为一种排解死亡焦虑的方式,人们享受忙碌的过程,有时甚至厌恶忙碌结束后的结果,这是恐惧管理理论的适用范畴。

  三是全球性的精英团体和组织逐渐攫取着国家政府在市场规则和群众生活领域的权力,这导致社会问题不再完全由国家政府负担,个体生活变成了用个体的方案去解决系统的矛盾,这几乎是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挑战,很多人在处理该问题中体验到深深的个人无助感,这几乎在现代社会成为一种共鸣,偶像的出现提供了一种个体面对社会问题解决方案的榜样作用,其兴起一是人的猎奇心理,二是引起了广泛的生活共鸣。

  鲍曼对现代性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理论化解释,解释了全球化带来的全球政治问题,个人生活中的消费主义流行、“急躁”快消时代、偶像经济问题。

  可以看到,在鲍曼关于现代性的思考范畴中,社会中有两个阶层,一个是全球化组织中的精英群体,另一个是在全球化进程中被转嫁矛盾与问题的个体,那个体验到个体无助感的个体;可以看到,近年来矛盾的指向也不再是生产工人与资本家,而是华尔街的精英(全球化资本流动的代表)与普通民众,比较优势让大部分美国民众生活民众生活水平没有提高,也让欠发达地区付出了资源环境的代价,这是为了资本全球利益的最大化。目前来看占领华尔街、特朗普的上台、欧洲难民问题的处理方案、反恐主义的尴尬,也解释了反全球化的眉目,人类面对全球化问题,更应该团结起来,制定有效的法律和道德规则并执行,而不是逆全球化,依靠民族-国家的权力扭转这种趋势。

  《被围困的社会》读后感(三):漫长的20世纪

  《Society under Siege》,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zygmount Bauman)的这部经典之作总结了我此前的诸多困惑与思考。

  有史以来第一次,我们几乎可以与世界上的任何人直接对话,在极短的时间内与之见面。这又有什么用呢,无论是肤色、种族、国家还是社会内部,隔阂与仇恨依然无处不在。当20世纪里民族国家覆盖整个地球时,我们见证的却是两次世界大战、大屠杀、冷战与核危机。如果说沟通有助于解决问题,那仅仅限于小团体之间,限于可以精确计量的商业交易。但人心是不能通过交易来聚合的。

  现代人的尴尬与痛苦在于,他们的视线与影响力是分离的。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和电视目睹万里之外的战争或饥馑,但是大多数时候他们无能为力,可以直接去影响的更是微乎其微。于是,无论是我们自己还是他人,往往呈现出麻木与冷漠的图景。

  正如鲍曼所言,在形而上学的意义上,无论我是有意还是无意导致了另外一个人的痛苦,我都是有罪的。但在现代,这种罪成为普遍性的原罪,也就很难形成系统性的约束力或推动力。当人们发现个体的关注、眼泪与愤怒始终无济于事或杯水车薪之时,他们很难不渐渐变得熟视无睹。

  同时,在一切坚固的东西烟消云散后,个体化的泛滥招致了无穷的焦虑。人们不再相信集体行动,形式上的分工成为主流,团结沦为口号。广为流行的成功学核心是个体计谋,与集体无关,甚至蚕食集体利益。对个人来讲,关注他人生死悲喜越来越显得奢侈,或者被讽为矫情。

  人们陷入深刻的矛盾感。但终究是无能为力,并且日益感到无关个人痛痒。最后,人们从集体救济中淡然出走,逃至个体的孤岛。

  这一切,便是20世纪现代性破灭的后遗症,人类还要很长时间才能走出来。今天,很少有人相信集体的纲领与行动能够改变我们所处的社会,而是寄望于由偶然的局部或少数人行为引发的蝴蝶效应。

  就这样,人们一面为消费欲望焦虑不已,一面心安理得地逃过道德负罪感,等待改变却对改变本身一无所知。他们在不确定性的泥沼中不能自拔。

  戈兰·罗森伯格在思索世纪的遗产之时,曾总结道,19世纪的标志是现在早已逝去的青年人的朝气蓬勃和自信,它事实上起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终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茨威格笔下昨日的世界,留给人无限的怀念与悲伤。鲍曼称,20世纪的标志是不详的发现:邪恶源于文明的训练,它不仅毫发无损,而且还在更新与加强。

  鲍曼将现代性与大屠杀连结在一起。在他看来,现代性是一个计划,而不是一个时期。而且,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它始终是一个控制计划,理性地控制自然的计划。就像《浮士德》中的魔鬼靡非斯特所说的:理性,让人类变得比野兽更兽性。

  “然而,这种计划、设计和密谋导致了技术统治和大屠杀。知识分子变成了立法者,但是在这一进程中,他们放弃了他们应有的批判活动。”

  我们所处的社会就这样被我们自己所围困着,每一个人都未亲自参与这场剿杀,却成为实实在在的围困者。

  吴敬琏老先生最近撰文称,个人生活的改善,从根本上说,源于整个社会的进步。现在有许多进入中等阶层的人,忘掉了自己的公民责任,没有认识到,如果不能把国家的体制搞好,个人生活取得的改善和进一步提高是完全没有保障的。这一席话着实陈词滥调,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找到一种新的途径,将我们与生俱来的个体差异重铸为人类团结的天职,这是鲍曼的梦想,亦值得每一个人类为之努力。

  《被围困的社会》读后感(四):《被围困的社会》中的个人幸福与快乐部分初读

  这本书因为观点分散不成体系,显得读起来抓不住重点。但是坚持下来觉得其中的观点碰撞,剖析与释义不乏金句妙语,如“对静止和完美的追求带着死神的味道”,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世界大事以及近期历史有着深刻、独到的描述,并且拨开迷雾指出不被人关注的表象背后的问题,读者感受到原来这个才是问题的重点。后现代已经逐渐来临,现在的世界充斥着传统与开放、个人与集体、权利与义务的矛盾与冲突,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中的各个民族或者不同地区之间,都想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张扬自己的欲望,世界似乎无法受强力的制度或者规范来约束,稳定还是发展需要所有人去思考和选择。

  因为本书涉及到社会学的方方面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如国家-民族-个人、全球化、消费、价值观、当今世界的问题等等,我之前系统读过两遍却也不得要领,索性这次利用下午的时间单独挑选出感兴趣的有关个人幸福和快乐这部分来认真研读,感受颇丰,对快乐和幸福的意义了解的更加透彻一些了。

  在议论一个关键词或者主题的时候,作者会引用历史上著名人士的话语或观点,这些大多都是有道理的,曾经或者目前仍然具有参考价值意义的。作者并不是直接抛出自己的观点,有的时候甚至没有观点,只有对以往经典观念的质疑和在当下社会中的不适用性。就幸福和快乐这个古老的话题而言,古人已经提出的观点包括:快乐是暂时的,幸福是永久的甚至是具有永恒意义的;幸福的最大敌人是时间,唯有美德和智慧能够对抗时间,超越肉身经历的短暂一生,也只有绝少数人能够获得美德或者智慧,从而获得幸福;幸福与苦难是人生中的两大组成部分,各自参半,一个幸福的人生并不意味着能够逃离苦难,仅是在不可避免的苦难间隔之间能够感受到幸福;更有悲观主义者称幸福就是善待苦难,毫不抗拒地接受苦难的灌入,从中参悟出幸福。而作者首先思考和表明的是,幸福是一个主观性特别强的含义,用的一个很好的比喻就是幸福的含义类似于颜色,红色无法用语言表述,但是我们可以相信人们用肉眼可以辨别它与绿色的不同。我想幸福的理解更具有独特性,一个人是否幸福只能由他自己感受和确定出来,别人无法感同身受。外在的条件只能帮助一个人增大获得幸福的可能性,关键是人们能够持续从身边的环境人物,做的事情中得到不一般的反馈,其内心能够很好的处理这种反馈,并将其作为一种交互模式持续进行,从而获得持久的幸福感。作者认为,从古代先贤们到现在,无数的人和作品还有思想都想要向大众解释、传授什么应该是幸福,如何获得幸福,却很难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大多变成晦涩难懂的冷门知识被束之高阁,因为幸福的确不具有普遍推广性,它是难以捉摸的,不像财富、权力、荣耀那样经得住反复试错与实践。幸福具有不确定性,与当事人的内心欲望息息相关,是可遇不可求之物。这一点又类似于一介平民如何能够入朝为官施展抱负一样,除了读书考科举之外,还需要一定的天资、运气和机遇。作者认为将幸福视为一种权利,就像美国《独立宣言》中写的那样,是不可取的,这样会惯坏国民,误导大多数人,因为幸福就像流星划过一样,绝不是街边叫卖的廉价的衣物,努力追求也只有少数的希望能够得到,或者幸福只是一种状态,只有跟当事人内心所求匹配时才会发挥实效。要不怎么会有那些被认为应该幸福的人却时刻在忍受着不幸与苦难的折磨?其中酸甜苦辣,各中滋味,各有体会。

  当下商业消费主义盛行,人们利用人性中的贪婪与享乐,不断制造欲望,再去满足欲望以得到短暂的快乐,没有人指望着这样的快乐能够长久,作者犀利地指出利用快乐的最好方式就是一个接着一个地抓住享乐的机会,尽量减少两个快乐之间的空隙,当时间完全被欲望的满足所带来的快乐填满之后,就可以勉强体会到幸福的感受。现代工业体系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像螺丝钉一样专业,夜以继日地在社会大机器上运转,至少沉默的大多数也好,愚昧的大多数也好,大多摆脱不了这样的人生状态,他们也就仅仅是活着而已,顺带感受下感官上和心灵上的欢愉。与上层精英的不同之处,在于普通人的抗风险实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太低。个人或家人身体出现异样,后代儿女教育出现问题,还可能失业失去收入来源,无法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保障。对于这些人,现代科技为他们创造的快乐是有意义的。但是真正想要追求幸福的人,不应该被短暂的欲望满足所吸引,应该去啃下对于自己来说难啃的骨头,实现自身更大的价值,追寻更加幸福的人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