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焦虑症的自救 演讲访谈篇》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焦虑症的自救 演讲访谈篇》的读后感大全

2020-12-31 00:02: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焦虑症的自救 演讲访谈篇》的读后感大全

  《焦虑症的自救 演讲访谈篇》是一本由[澳]克莱尔•威克斯著作,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焦虑症的自救 演讲访谈篇》读后感(一):20岁抑郁、37岁成为心理学博士,临终前应对焦虑症这样说

  

《焦虑症的自救》是澳洲作家克莱尔·威克斯博士临终前最后一本著作,这本书以简单易行的操作,令无数深受焦虑困顿的人们,从困惑和痛苦中走出。

而这本由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焦虑症的自救》,以演讲访谈的形式,告诉焦虑症患者:焦虑症并不可怕,通过面对、接受、飘然、等待就能重拾信心,最终过上正常美好的生活。

焦虑症是如何产生的

焦虑症又指神经症,主要指没有缘由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以及心悸、疲劳等现象。这样看来大部分人都处于焦虑症或焦虑症的边缘,那么这些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

在这本书中作者认为,所有的焦虑都是生活中的压力而引起的,只不过大多数人在初期时并没有关注焦虑,直到后期焦虑到无法入睡时,才会想着去解决焦虑问题。

同时因为有焦虑症的人对自己焦虑的原因,从来都不在意,所以一直无法从焦虑中摆脱。这可以理解为他们根本没有想过自己会因为焦虑,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正是因为没有正视焦虑症的存在,所以才从小的焦虑逐渐扩展为大的焦虑,直到无法排解,影响正常的生活。

从这里也能看出来,之所以焦虑症从轻微到影响生活,主要是因为重视度不够,或者说没有接受自己焦虑的事实。

所以说,当有焦虑倾向的人,并不承认自己焦虑时,就会使焦虑占据整个生活,甚至会毁掉人生。

解除焦虑症的四个步骤

既然知道焦虑是因为忽视而造成,那么已经变成焦虑症的人又该如何面对呢?作者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缓解:

第一,面对焦虑症。也就承认自己有点焦虑,然后适当使用镇静剂,但不要过量。这是因为要在迷茫中让自己安静下来,学会面对焦虑症;

第二,接受现状。接受意味着接受自己好的一面,也要接受坏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情绪稳定;

第三,飘然地经历过程。飘然的意思就是很云淡风轻和佛系的态度,有点类似于随遇而安的态度,也就是很轻松、很平静地接受焦虑的过程;

比如说焦虑的时候,可以对自己说:焦虑就焦虑呗,总会过去的。这时候就会不把焦虑当回事,而仅仅只是一种经过;

第四,等待焦虑的缓解。当做到面对、接受和飘然的时候,缓解是必然的结果,无非是时间的问题。所以说只要耐心的等待,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好的。

也可以说无论是焦虑还是恐慌,每个人都会有,这时候放松和直面现实,意味着勇气,也意味着将焦虑缓解的必要经过。

不与自己抗争,才能有效应对焦虑

除了解除焦虑的四个步骤,作者还认为不与自己抗争,才能最终有效应对焦虑。

比如说当我们恐慌和焦虑时,很多人都陷入要么自责,要么痛苦或者抱怨中,也可以说跟自己拧巴,但越是这样,越会觉得陷入混乱而无法自拔。

这时候如果试图改变自己的心情,把对自己的要求改为无所谓的态度,换句话说就是不与自己抗争,这时候虽然会随波逐流和顺从,但会更容易获得平静。

这是因为越与自己抗争的人,越容易强迫自己,这样就会越紧张,反而什么都不敢做,或者说什么都做不好,从而使事情越来越糟糕。

如果告诉自己:不要硬碰硬,放松下来,反而会有不错的效果。同时遇到的问题与情绪的崩溃也会迎刃而解,而这就是顺其自然的力量。

结语

心理学认为,所有的焦虑都是由于心理疲劳而产生的,并不是因为外因或想法不同而导致。所以说越是陷入焦虑的人,越不要强迫自己去拒绝焦虑,而是学会接受。

也只有当接受的时候,才意味着有机会摆脱焦虑,进而不再胡思乱想,直到接受真实的自己和现状。

对于焦虑症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态度,只要有一个对自己现状接受的态度,有时候就算当时没有办法,随后也会慢慢缓解,甚至会完全恢复。

这是因为相信自己会恢复的人,最终都能身体健康,这是因为乐观的情绪能让所有的恶性循环不断变好,最终真正的改变工作和生活。

  《焦虑症的自救 演讲访谈篇》读后感(二):焦虑到“秃头”怎么办?80岁女博士用8个字给出方案

焦虑症又称神经衰弱,是指一种特殊的恐惧症。

这是悉尼大学80岁女博士克莱尔·威克斯,在《焦虑症的自救》实战篇中谈到的焦虑症的定义。并且在书中给出了克服焦虑8个字建议,即:面对、接受、飘然、等待。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诱发焦虑症的原因,也提出了只要我们不甘心放弃,任凭焦虑滋生时,那么就一定能够克服焦虑症。

敏感是焦虑最简单和直接诱因

焦虑我们经常会遇到,因为当下生活压力大,而时间又很紧张,所以有时候难免会产生烦躁或者说不出的悲伤。

这时候就容易情绪崩溃,很多人会有种想哭又哭不出来的感觉,但又不得不继续面对无可奈何的生活。也可以说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现象。

焦虑与敏感,不开心与失落,与阶层、地位、收入层次没有关系,是每个层级的人都会遇到焦虑。就像是现代人最发愁的不是吃不上饭,而是发愁“发际线”,所以“秃头”变成一种趋势。

在《焦虑症》自救一书中,作者认为焦虑的本质是敏感,而敏感本身不是错,错的是因敏感带来的负面效应。

心理学则认为敏感是指神经以一种夸张的方式对压力做出反应的状态。

也就是说,当在面临压力或不好的事情时,就会出现神经略微紧张,而在紧张的状态下又会引起脱发、疲惫不堪和焦虑苦恼等症状,这是轻度敏感。

重度的敏感则会出现心跳加快、胸闷、心悸、恶心等,甚至会引起失眠、悲伤,这也因为个人压力过大而引起的各种不好的现象。

克莱尔·威克斯教授从焦虑的症状上,分析个人越敏感的举动恰恰代表着因压力过大而的生的焦虑与压力,直到改变情绪的时候,才能真正从敏感中“跳”出来。

敏感是如何产生的

那么敏感是如何产生的呢?敏感与神经症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作者在这本《焦虑症的自救》中也说出自己的心声,敏感并不是一种天生的事物,而是常见的现象。

如此看来焦虑也并不可怕,只是对待焦虑的态度不同,也使人生过得不同。

换种思路想,如果因为过于敏感而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比如说我们与闺蜜吃饭,因为一句话说得不对,而内心产生不满,这就过于敏感造成的结果。那么我们该如何不让敏感发生呢,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做起:

第一,有意识和控制方式。也就是说当我们要生气时,或想要有情绪时,可以延缓几秒钟,让自己有意识控制情绪;

第二,明白敏感决定个人成功轨迹。当我们认知到过度的敏感,不仅使我们的人生变得糟糕,同时也会让生活陷入恶性循环时,就会不断想办法去抵御敏感的发生;

第三,释放恐慌情绪。实际上,很多敏感的发生,都是在有情绪的状态下产生的,想要规避敏感,就需要尽可能多去释放情绪。

这三点对于调整敏感有着关键的影响,也可以说当我们勇于直面自己的不足和弱点时,就能以更平和的心态去调整自己的心情与状态。

如何去克服焦虑

作者也提出用8个字去克服焦虑,比如用面对、接受、飘然、等待。我们可以将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境,通过以下八个字去解决:

首先面对。承认自己是敏感和痛苦的,这时候就像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一样,反而变得内心坦然了;

其次接受。是接受好的东西与不好的东西,要明白它们都是生命中的一部分,无论是否令自己满意,都是与生俱来的,既没有必要嫌弃,也没有必要懊丧;

再次飘然。就是飘然,飘顾名思义就是顺从自己的心意,然后用快乐的心情去面对不快乐的事情;

最后等待。就是等待,也就是说在进步和努力的过程中,要有足够多的耐心去等待结果。

这八个字很简单,但真正做到其实并不容易,但一旦做到不仅真正改变自己的情绪,也能终身受益。

结语

走出自我设限,走出自己狭小的思维,去认识更多的真相,开阔眼界,然后带着不断的思考去真正做到和解。

也可以说当你能当你面对和接受自己的现状,然后通过飘然和等待,就一定能等来柳暗花明和自信乐观。也可以说接受你原本的自己,就接受了最好的生活。

今日话题:你的发际线还好吗?欢迎留言

  《焦虑症的自救 演讲访谈篇》读后感(三):20岁患神经症自愈,37岁转行学医,她帮无数人走出阴影迎接新人生

  

有这样一位医生,她在20岁时患上了神经症(简单的讲就是一种精神障碍,它包括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等等)。三年时间里,因她通过自我的努力明白了“接受恐惧会让恐惧平静下来”而成功走出。

在37岁时她转行学医,成为一名内科医生,她根据自己的人生感悟和专业知识开拓出了一套治疗此类心理疾病的方法,而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她的理论也不断升华,并取得了“解开焦虑症密码的女人”等一系列享誉世界的称号,无数人也在她的帮助下成功走出。

克莱尔·威克斯( Claire Weekes)

她是谁?没错,她就是克莱尔·威克斯( Claire Weekes),一个平凡的女人,却创造了属于医学史上的传奇,她的理论如今依旧备受尊崇,尤其是关于焦虑症和抑郁症的知识,比如她提出的一套简易的康复计划:“面对、接受、飘然、等待”的基本治疗原则。

她留下了三本关于此方面的书籍,分别是《焦虑症的自救:从神经系统角度出发治愈焦虑症》、《焦虑症的自救:实战篇》、《焦虑症的自救:访谈篇》。本文就让我从这最后一本中来为大家揭示她的观点。

01.《焦虑症的自救:访谈篇》是访谈,更是克莱尔·威克斯后半生的故事

这本书记载了作者本人接受的多次采访内容,从采访中她谈了她自己的许多观点,有电视节目的采访、也有电台、访问和观众提问等等多种形式。

在克莱尔·威克斯本人看来,任何神经症患者,特别是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他们并不是一辈子都只能活在这种状态之下,在访谈中他明确说道:无论你目前处于何种状态,都有自愈、拥有以前幸福生活的可能。

访谈中她讲述了许多治疗的病例,一次次治疗过程中,是她一生的回忆,更是每一个人病人重新开始新人生的起点。作为一名医生,在访谈中主持人也问道过她:看见患者这么开心,你一定也很开心吧!

克莱尔·威克斯:是的,我很开心,当一个人步入老年之后,自己以前有多快乐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一生你都做过什么!

02.克莱尔·威克斯的简易治疗理论贯穿访谈主线

克莱尔·威克斯在访谈中其实一直都贯穿着“面对、接受、飘然、等待”的基本治疗原则。从一次次谈话中这些理论被再次升华,它们的正确,为克莱尔·威克斯的这本《焦虑症的自救:访谈篇》的诞生提供了基础。

那么面对、接受、飘然、等待”的基本治疗原则是什么呢?简单的理解,“面对”指的是要正面面对你当前的现状,然后试着去“接受”,不再逃避,正如她说道的“接受恐惧会让恐惧平静下来”,然后学会以一种“飘然”的态度去生活,学会等待,让时间来治愈自己。

飘然:对待自己的人生持有目标,但在付出努力的途中不会给予自己太强的压力逼迫自己。

03.一位医生实际救助的病人可能有限,但是间接救助的病人是数不胜数的

克莱尔·威克斯一生是在实际治疗这些神经症患者下得出的结论,这本《焦虑症的自救:访谈篇》的许多内容,其实就将的那些治疗案例。

正如她说道的:治疗每一位患者都需要很长时间,短则数月,多则数年。可想而知,如果作为一名医生,仅仅是靠自己的实际行动亲自去治愈患者,可能数量是十分有限的,但治疗的经验却是可以间接救治无数人的。

据我国目前来看,平均每10个人之中,就有一到两人会患有抑郁症等神经症,如果都去医院找心理医生就诊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学会自愈。

克莱尔·威克斯留下的这套简易治疗法和她一系列的相关书籍都对治疗有着很大的帮助,不仅仅给其他医生提供了借鉴,更是直接教会了每一个人自我自愈的方法。

结语

内心强大是治疗一切心理疾病最好的良方,克莱尔·威克斯20岁时也是一位神经症患者,没有人指导她,但她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自愈,就是因为她找到了属于自己人生新的信念。

神经症的治愈区别于其他疾病,对于此类患者所有医疗和治疗手段都只能作为辅佐手段,最终目标也只是帮助患者从新找回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

克莱尔·威克斯医生她把自己的后半生全部都奉献在了此领域的研究上,在写完这本《焦虑症的自救:访谈篇》的第二年,很不幸的她永远地离开了人士。

但正如那句:“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描述的一样,克莱尔·威克斯虽然离开了,她的理论和贡献将一直保留。

写在最后,不知道你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在看这篇文章,不知道你是否也有着这方面的困扰,如果是的,那么推荐你可以看看她的这三本著作,尤其是《焦虑症的自救:访谈篇》这最后一本,相信对你一定会有所帮助。

  《焦虑症的自救 演讲访谈篇》读后感(四):得了精神焦虑症如何自救?用好访谈中的这4招,让你学会自我治疗

  

有个女孩子,她以前在一所精神病医院治疗,但是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最后医生建议她回家,说根本没救了。后来,这个女孩子找到了新的医生,而这个医生最后帮助到了她。

这个医生是怎么做的呢?她每天早上都去接这个女孩子,带着她来到医生的诊室,甚至周末也是如此。经过1年的治疗之后,这个女孩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并且找到了一份打字员的工作。虽然这个女孩患有风湿病,但这并不影响她使用打字机。

这个女孩子的治疗过程并不容易,她在精神病院受到打击之后,才找到这个医生。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女孩就躺在床上,甚至不愿意看医生一眼,她虽然按时吃饭,但却不想做任何事情,最后是靠着医生的耐心开解,她才愿意接受医生的治疗,事实证明,这个女孩子选对了。

一、《焦虑症的自救 演讲访谈篇》:针对神经症状的访谈,并给出相关建议

这个医生就是克莱尔•威克斯,这个女孩子就是她其中的一个精神焦虑症患者。得了精神焦虑症的患者,他们会害怕看到让自己恐惧的东西。

这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一位能发现他的问题出在哪里,了解他在想些什么,了解他对自己的状态的看法,并鼓励他重拾战胜病魔的信心。而跟女孩子有这样烦恼的患者还有很多,在《焦虑症的自救 演讲访谈篇》这本书里,威克斯医生根据实际给了患者更多的建议。

《焦虑症的自救 演讲访谈篇》是现代焦虑症治疗的先驱克莱尔•威克斯经典代表作《焦虑症的自救》系列的第三部,也是她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

《焦虑症的自救 演讲访谈篇》是威克斯医生在专著之外面向观众、患者和同行专家,对自己的治疗思想和治疗要点的重申和探讨,是她在86岁高龄时面对全世界读者的最后一次答疑解惑。

通过对话的形式,让读者能更加真切地体会到她的治疗理论和方法的精髓。《焦虑症的自救 演讲访谈篇》这本书与她之前的作品有所不同。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来自她在1983—1986年间接受的访谈和公开发表的谈话,是她在专著之外面向观众、听众、患者和同行专家,对自己的思想和治疗要点的重申和探讨,是她最后留给这个世界的贡献。

二、《焦虑症的自救》:威克斯医生的治疗方案,让数千万焦虑症患者受益无穷

克莱尔•威克斯医生的治疗手法和传统的不同,可以说她的方法是独辟蹊径式的,虽然她在患者中影响极大、备受拥戴,但在主流心理治疗领域,她的理论和方法却在很长时间里被嗤之以鼻。

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认知行为疗法的积极发展,她的理论和方法的价值才被广大医生和治疗师正视和承认,逐渐被吸纳进现代心理治疗中。

如今,她的治疗思想和方法已经成为现代心理治疗的一部分,国际知名临床心理学领军人和精神病学家、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家奖获得者戴维•H.巴洛评价她:“多年来创造了一种治疗方案,让数千万患者受益无穷。”

1、为什么说威克斯医生的治疗方法是独辟蹊径式?

之所以说克莱尔•威克斯的治疗方式是独辟蹊径且有效的,是因为她曾经也深受神经症的折磨,所以她说的话很接地气,而不是居高临下式的说教。她善于聆听患者的心声,对患者的苦痛感同身受。

威克斯在20多岁时患上了神经症,在经历了几年的焦虑和恐惧状态之后,才悟出“接受会让恐惧平静下来”这个方法,而她也靠这个方法最终治愈了自己。

她开创性地将神经系统的生理原理与神经症联系起来,一针见血地指出患者根本的致病原因,帮助患者看清病症,重拾信心。

2、《焦虑症的自救 演讲访谈篇》中的治疗方法和传统的有何不同?

克莱尔•威克斯是一位享誉世界的神经症医生、内科医生,现代焦虑症治疗的先驱,被称为“解开焦虑症密码的女人”。她提出了一整套简单易行的康复计划,首创“面对、接受、飘然、等待”的基本治疗原则。

并把关于神经症的知识点和解决方法写进《焦虑症的自救》系列作品里,帮助世界各地的患者学习自我治疗。这四个治疗方法如下所示:

(1)面对:意味着不要消极逃避,越是恐惧越是要进入到那个环境中去;不要担心情况会变得更加糟糕,也不要焦虑不安地给自己找事情做。我们要做的就是先进入让我们恐惧的环境中去,有恐惧的地方,就有康复的机会。

(2)接受:不要固执抵抗,放平心态,给自己找点事情做,接受让你恐惧的东西。

(3)飘然:不要过分关注让你恐惧的东西,不下任何难以达成的决心,尽可能少地逼迫自己,放松身体。

(4)等待:不要太过于心急,时间是最好的良药,时间和理解会抚平所有的伤痕。等待是这4个原则里面最难的,很多在看不到好转的时候,马上就放弃了,觉得这种治疗方法没有用,觉得自己没救了,然后陷入新一轮的恐惧当中,从而病情更加严重。

三、克莱尔·威尔斯对于焦虑症的贡献:有些人死了,但她的精神还活着!

克莱尔·威尔斯对于焦虑症的贡献是非常大的,在完成这部作品的第二年,威克斯医生离世。她把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献给了神经症治疗领域,献给了患者,这本书也成为她留给世界的最后瑰宝。

有些人死了,但她的精神还活着,克莱尔·威尔斯在神经症上的贡献也是如此。她留下的关于焦虑症的理论和方法的价值逐渐被广大医生和治疗师正视和承认,被吸纳进现代心理治疗中。

她首创的“面对、接受、飘然、等待”的基本治疗原则和方法,会一直帮助世界各地的患者学习自我治疗,从而在再次面临焦虑症时,能够学会自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