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漕运》读后感摘抄
《明代的漕运》是一本由黄仁宇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页数:27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明代的漕运》精选点评:
●黄仁宇先生的博士论文啊,还是很有功底的。
●大明祖训-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汉王朝最后的根骨。PASS:看完感触,和本书内容无关。
●就博士论文来说,内容及工作量是相当够的,但很多地方还是比较粗略,可能是文风的缘故,作者叙述的严谨介于严格的逻辑链证明和文献综述之间。文中也给了很多这方面的说明,即:由于中国史料的叙述风格是轻视数理统计的,导致很多地方都需要作者“大胆猜测”。本书阅读是作为《十六世纪明代的财政与税收》的后续读本。两者风格差异基本一致,但《财》这本列举数据更多。两本书里的观点都能给读者提供一个不同视角去思考问题。
●这翻译真是粗心。没翻两段就犯错,人家前言原文写的是Barnard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你给翻成加利福尼亚大学巴纳德学院... 这不光说明译者极为粗心,还说明ta连加州大学是怎么构成的也不知道。
●先生的博士论文都写得精彩!
●这是作者的博士论文。再看后来的《万历十五年》,作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很聚焦,积淀很深。
●当初想看的时候,逛遍各大电商,愣是找不到一家有货,只好寻找淘宝的复印本。不过这个复印本实在是令人无法忍受,制作粗糙,字迹模糊,再加上内容略微枯燥难懂,实在是读不下去。后来在图书馆找到该版本,瞬间石化了。要是早一步发现,或者说下决心买坑爹的淘宝复印本之前查一下馆藏就不会发生这么坑爹的事情了。愣是二十几块钱就这样子打水漂了。好在不怎么讲究,随便去图书馆借过来花了一个星期时间总算是看完了。至于那个复印本早就收拾好了,丢到某个角落里。神奇的是,今日去逛琶洲书展的时候居然看到了这本书。因为是库存所以特价卖,因此十元就收了它。算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最后谈谈关于本书的内容,是研究明代财政的一个角度。漕运在明代税收的主要运输方式,几乎掌握着整个国家的财政命脉。至于内容大都忘却了,简单了解罢了
●“导致错误管理的是被扭曲的思想,而不是技术缺陷。”
●落枕时唯有这种小册子可不费神一读
●我苏州对漕运的贡献好大阿
《明代的漕运》读后感(一):文风西洋化参考尚可
这本书大概因是在国外大学申请论文,文风西洋化,感觉似乎多英语逻辑的句式结构。个人感觉杂杂而无纲领。
至于结论,漕运实际是帝国利益机制的分配,从此脉络整理似乎更清晰可辨。国家政策或者制度都会形成利益机制。如漕粮数值的多少必是中央与地方乃至各方利益博弈均衡的结果。并非不是获利性的,只是谁在获利而已。
《明代的漕运》读后感(二):别干读啊,得配合才能理解
很多人读不太懂,或者说没有毅力读下去。本身是篇论文,但我认为还是很反映了明朝的对结构化官僚体系的坚持态度,但绝对不能割裂的去读它,今天从书架里翻出来钱穆老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配合着理解理解也许会有好处。
特别请注意所谓“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的辩证关系,真的别和这书本身较劲,别急。
《明代的漕运》读后感(三):不如想像的好
不如想像的好,论证有些大而无当。
看完明白了漕河的运输是非常困难的,水位高于长江,需要穿过黄河,需要克服若干湖泊的波浪。
但没有完全明白,为啥要漕运,除了给北京送贡品以外,还有许多的运输,这些运输和漕运啥关系?
模糊的感觉到,明代的统治是很简单的,大部分地区只是一种名义统治,没有有效的税收,大量的依靠地方政府和地方经济的自给自足,中央是唯一依靠国家机器来保障运作的。
《明代的漕运》读后感(四):写得很粗的书
这本书比较粗,没有厘清几个问题。第一,漕运在明代经济中占何种地位,能不能代表明代的经济制度?第二,为何不把华北的800万石和江南的400万石做个比较?第三,是不是确实是当时中国的经济制度[税赋制度]以及背后的帝国意识形态,使得中国错过了大航海时代?第四,漕运制度和帝国意识形态之间的关联如何?
在论据方面,很粗,感觉没有把材料理得很清晰。
又,为什么汉唐时漕运能达600万石,而明时只有400万石呢?不解。
《明代的漕运》读后感(五):对明代漕运的学术研究,并对明代政治起到了“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
这本书是黄仁宇的博士毕业论文,也是黄仁宇全集系列的第一本。
黄仁宇写书主线一向明确且明显,这本书也不例外。全书都贯穿了:导致错误管理的是被扭曲的思想观念,而不是技术缺陷。
明代官员僵化思维是明代没有发展商品经济的原因。
本书虽然主要从各个角度细细的对明代的漕运体系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但黄仁宇的大历史观已经开始体现出来了。
从历史分析的角度上讲,本书对明代漕运的研究较为深入,逻辑清晰;
从论文写作上讲,其写作水平是我们现在绝大多数博士毕业论文难以匹及的,其论文引用书目之多,之深入,写作只规范,全篇浑然天成,娓娓道来。
黄仁宇对明代漕运的研究起到了“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表面上是写漕河运输体系,实际上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整个明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
总之,本书非常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