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上海罢工》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上海罢工》的读后感大全

2021-01-03 03:52:5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上海罢工》的读后感大全

  《上海罢工》是一本由[美] 裴宜理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00元,页数:36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上海罢工》精选点评:

  ●“不同的工人有不同的政治。简言之,这就是本书的论点。”

  ●值得重读。

  ●补mark

  ●叙述流畅,深度绝不够,算美汉学家通病吧

  ●反正我不喜欢这种讲法。

  ●角度新颖~

  ●社会史方面代表性的著作,作者手中的材料很多,但组合在一起却整合的很好

  ●: D412.851/1731

  ●裴宜理的书可读性强,内容详实,中西对比,三观还正

  ●中共、工运与帮会

  《上海罢工》读后感(一):这是《无间道》呀,对不起,我是党员。

  工作的开始,是遇到不少困难的(最难对付的是青洪帮)。最后我们决定把几个同志设法加入青帮或红帮;但是在当时我们同志都是学生出身,如果要上台去讲一套,下台来写一套,倒还有人;如果要到青帮里去拜老头子,到洪帮里去做小兄弟,先要低首下心去学他们的清规戒律,然后再拐外抹角,开展工作,那真是谁也没有那个耐心,而且也不容易找到那个门路。

  《上海罢工》读后感(二):差异即政治

  差异即政治,消除差异也是政治,这些具有差异性的人被动员起来成为一个力量之后,进行一种运动,但他们本身的目的依旧具有差异性。差异是现在多样性-相对主义之间进行思考,政治是具有一致性的。这是一本历史书啊,虽然它是讲中国20世纪上海的罢工事业,但 它的第二部分确实以时间顺序讲述,第一部分比较有价值,以地区地缘性讲述南部的技术工和北部的非技术工,对上海的工人进行区别划分,而南部的技术工对肥缺行业的控制以及地缘性主导的工会与行会组织,北部的非技术工无法进入这些行业只能当纺纱工,娼妓,挑粪工等等,这些都是苦差事,但是他们也有青红帮进行罢工组织。技术性工人的罢工与半技术性工人的罢工不同,工人的技术可替代性是老板对他们罢工的态度不同,这一时期以地缘和职业区分的罢工与后期的马克思主义是不同的,但是在后期罢工与政党相结合之后才是我们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工人罢工。但还是由于行业种类原因,不同的工种工人对于罢工有不同的诉求。

  《上海罢工》读后感(三):什么是革命的历史?

  在大学历史系开设的课程里,没有革命史的位置。那是大学公共课程教学部或者党校才会教授和研究的课题。历史教授都将革命史贬为政治学的科目。这其中的奥妙就象新闻和宣传一样。

  上海罢工是本很意思的书。也许二十年前,这本书是不可能出版的。

  想想看,书中写道,李立三在1927年是多么的威风,出门坐汽车,有八个青帮保镖。几千人的武装,手下十几万工人,一呼百应。只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青帮和资产阶级支持的基础上的。当蒋介石的北伐军逼近上海的时候,这才看清楚,沙滩还是沙滩。

  所以,就有一连串的问题,究竟什么是革命?马克思主义的那些条条框框究竟有没有引导中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那些赞同和反对共产主义的男男女女们,互相纠缠了30年,他们是否真的知道,他们赞同和反对的东西,在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

  中国革命就象散落一地的鸡毛。上海罢工的研究只是开了头。如果不对这些问题做一个梳理,中国的进步只是海市蜃楼。不能或不愿意或故意糊弄的态度来理解过去,是不会出现所谓的“盛世”,因为本来就没有什么底气,何谈希望。

  《上海罢工》读后感(四):阅读体验很好,余音未能袅袅

  即便是最挑剔的历史学者,也不能否认此书的扎实有据。史料选取的广度和深度,面对如此浩繁史料的条分缕析所下的功夫,相信做过扎实研究的人都能体会的到其中的艰辛。

  作为一名兼职编辑,我首先要谈下此书的‘用户体验’,这是上峰每次都要交待的事情——一定要从读者角度出发。首先,结构合理。部分下有章,章下有节,每一节都不是很长,并且都有小标题提要,也就是说每个小问题都不会占用太多篇幅,每过两三页就有一个新的小标题,阅读过程不容易产生疲劳感。并且没有长篇大论,我印象中超过半页纸长的段落都没有。其次,细节充分。当下的学术成果之多之泛滥已不是汗牛充栋所能概括,但真正能抓住人的眼球的少之又少,不是说他们的学术价值小,而是阅读体验不好。此书的细节描写就十分生动具体,一个个鲜活的场景复原在你的面前,不仅大大增强了可读性,也增强了说服力。就像sheldon对leonard所说,说谎要编好细节才能让人相信,学术论著更要如此。第三,论证有力。材料的剪切需要天分,面对浩繁又极其凌乱的史料,如何发现其中暗含的逻辑链条,确实需要敏感的天分。这点是可以参考高华老师的红太阳。通过对事实的梳理和逻辑性很强的一步步的推导,reasonable and logistical,即便不看此书的资料来源出处,居然也会让我感觉她的论证是可信的。牛x!

  裴宜理虽然政治学出身,但感觉理论能力相对稍差。从本书的开头至结尾,基本上都是在借用别人的理论结合自己的材料,证明自己的设想。开篇作者对前辈几个学人进行了点名反驳,继而开始了自己的论述,在正文中又不断的引用欧美学人的理论性成果来证明自己的理论假设。不得不说的是,她的引用跟她的材料结合的非常平滑,写作水平本身确实高超。最遗憾的是他在本书结论部分,并未提出明显的理论见解,而是通过与前人的研究成果相比,发现中国的工人罢工同欧美并没有太大异同。也就是说她先是反对一部分人的研究,然后借用一部分人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材料,在上海罢工这个问题上去证明了另一部分人的观点。作者只是在本书的结尾部分做了适当延展,延伸到了建国后,算是给予了读者以的想象空间。这算是挑点刺吧。

  《上海罢工》读后感(五):韩国工人 上海罢工读书札记

  两者都对于工人所处的外部政治、文化、经济环境做出了考察,以及对于工人自身主体性和身份认同给予了恰当的关注。

  相比裴宜理的上海罢工,个人感觉两者的论述思路其实是很接近的,都是由两条基本线索串联起来的。其一是将工人运动放入宏观的社会结构中去考察,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来说明这些要素对于工人运动的影响,并且都强调了政治与劳工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其二是充分认识到了工人本身的主体性。具用了一个章节专门讨论工人认同和意识,而裴也强调她书写的重点是工人并非铁板一块,任人形塑,而是有充分能动性的主体。

  裴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其论述分为地缘政治,政党政治以及产业政治三个部分。相比具,裴对于工人内部的分化及其结构做了更加详尽的论述。两者大致都是以时间为线索,串联起工人运动(裴的著作中表现在其对于政党政治的论述),并将各种影响因素交织在文中。但具是根据韩国工人运动的不同阶段,在每一阶段都将工人视为一个整体;而裴在一开始就考察了上海工人内部的不同帮派及其分化,以及随不同帮派而产生的不同政治倾向,针对理解上海的工人及其罢工活动大有裨益。与此同时,也充分说明了中国社会的文化形态对于工人运动的影响,即在中国这种重视人情、关系的社会中以地缘、业缘为基础的团体的重要性。

  两者都考察了政治的影响,基本思路都是以政治环境、政权更迭为线索的,而由于两国政治轨迹不同,因此侧重各有不一。裴主要集中在国共两党的关系变更对于工人运动产生的影响(政党政治),总的来说,裴的论述维度更多、更广也更细致。相比之下,具的论述较为宏观,但这种差别与他们选取的分析单位不无相关。具所论述的是作为一个国家整体的韩国工人,而裴仅是选取上海的工人为切入口,也难怪裴的论述可以更加细致,因为若要以国家的工人作为单位,这样细致的内部区分便不具备可行性,同时也没有太多的现实意义。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裴虽然选取了上海工人,但其著作的副标题是中国工人政治研究,故可以窥得其欲以上海工人为例,来探求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工人整体状态的尝试。裴的论述的贡献在于突破了旧有的将中国工人问题限制在“中国党史”“阶级地位”的框架中,而更关注存在于工人之间的世俗关系(地缘政治)以及行业分工(产业正式)。

  但可能是由于裴选取的论述单位太小,可发挥之处略多,维度也很多,使得裴的著作读起来有杂乱之感,反而不如具的清晰明了。但也正因为如此,具的文字读起来没有裴那么有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