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玛蒂尔达效应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玛蒂尔达效应读后感精选

2021-01-04 00:40:4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玛蒂尔达效应读后感精选

  《玛蒂尔达效应》是一本由[英]艾莉·欧文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202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玛蒂尔达效应》读后感(一):没有我办不到的事

  

睡前,孩子诵读《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不经意间向我求教,为什么是“男儿”不是“女儿”呢,我顾左右而言它,虽然内心知道正确答案,但如何对孩子说出这么伤感情的话呢,万一她以此为依据,抗拒好好读书,怎么办? 周末,将孩子牵引至书店,在安宁的环境中阅读,是我与孩子雷打不动的约定。这一周,我为其选择了《玛蒂尔达效应》——一本引导女孩子如何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书。相比于单调乏味的说教,故事的趣味性与召唤性会让孩子懂得读书不仅仅是男孩子的专利,女孩子不仅要读书、读好书、多读书,也要通过读书实现自我人生梦想,打破玛蒂尔达效应的魔咒。 《玛蒂尔达效应》塑造的奶奶是一位天文学家,尽管有知识有理想,但是缺乏对世俗的感悟力。与之对应的,玛蒂尔达却表达出“天生牛犊不怕虎”的气质,一路拼搏、一路奔跑,最终战胜了自我内心的困惑与懈怠,也为奶奶争取了应得之荣誉。 奶奶对于天文知识了如指掌,却无法理解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是《玛蒂尔达效应》的题眼。正因为这种不完善、不合理的性格设定,才让玛蒂尔达在对比与反衬中显得勇敢及坚定。通向瑞典的道路是艰难而崎岖的,所有的挑战就如同九九八十一难,进一步则势比登山,退一步则海阔天空。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是无论如何抵达不了胜利的彼岸。 诺贝尔颁奖仪式的描写让小读者如临其境,这里有科学家、作家、哲学家等名流,他们簇拥着瑞典国王与王后,穿着华美的礼服和燕尾服。此外运用旁观者的视角,在仰视中回顾一路的风霜雨雪,让记忆更加深刻与真切。从守门人的目光中,玛蒂尔达似乎是不受欢迎的人,因为这里只属于科学的尊贵与权力的傲慢。 冲突,本不应在儿童小说中得到强调。不过,冲突有时候让人物性格更加鲜明,玛蒂尔尼肩负的责任让其头脑冷静地审视周边的环境,当世界对自我及其家人不太友好时,与其畏缩胆怯,不如据理力争,用自己心中的火焰点燃光明,还正义于应有的位置。令小读者意外的,那颗被历史尘埃所掩盖的行星,最终拥有了自己真正的、当之无愧的名字——玛蒂尔达行星。

  《玛蒂尔达效应》读后感(二):拒绝性别成见,女孩可以成为她想成为的任何人

  

什么是玛蒂尔达效应?是一名叫玛蒂尔达的小女孩引起来诸如蝴蝶的翅膀一样,一只小小的的蝴蝶扇动的翅膀可以改变整个系统巨大的连锁反应?还是像黑天鹅事件一样,意外突然发生,并产生不可估量的重大影响?或者像灰犀牛事件一样,看起来习以为常的风险,却大概率地带来巨大的潜在危机,就像最近蚂蚁微服和互联网平台存款被叫止——不过是头部平台异常强大的资本力量和利益蛋糕的重新再分割,利益博弈的背后,都是可怜的老百姓。

女性的科学成就在她们所在时代被忽略或抵制,从而在后来的历史中被湮没的倾向与现象被称为玛蒂尔达效应。马太效应是强者恒强,富者更富,与之相反的玛蒂尔达效应则是弱者恒弱,少者更少。在对待女性科学家这一事上则是,女性科学家的科研成果较少被人认可,或者两性合著的研究成果,其影响力也倾向于归于男性科学家身上;女性在科研领域的话语权,常常不被男性尊重;同时,与男性科学家相比,女性科学家的科研环境更糟糕和不受重视,女性在科研领域常常受到不公正对待。

这个词的提出者是美国科学史家罗西特,她在1993年发表的《科学界的玛蒂尔达效应》一文中提出。由19世纪晚期极力主张妇女参政的美国女作家玛蒂尔达·E·J·盖奇的名字命名,玛蒂尔达·E·J·盖奇同样有过成就不被认可且揭示过许多不被承认的女性成就。我们所熟知的居里夫人,虽然是让人骄傲的第一位女性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但是居里夫人获奖背后却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和坎坷。所谓的玛蒂尔达效应简直就是居里夫人所遭受不公平对待的写照。1903年,居里夫妇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1911年,居里夫人参加法国科学院院士竞选,因有人提出“女人不能成为科学院院士”而以一票之差落选。但是居里夫人并没有被这些性别歧视击倒,她终生献身于科学,不曾有过抱怨,也不曾放弃过对科学与真理的追求。

手上这本《玛蒂尔达效应》一书借一名热爱科学和发明的小女孩玛蒂尔达和她的奶奶的故事,向我们科普了玛蒂尔达效应的本质,也通过祖孙两代人对待不公的不同态度揭示时代变化,女性与时代与科学共进的期许。

玛蒂尔达本人是一个小小的发明达人,偶像是居里夫人,达芬奇和爱迪生,梦想有一天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在学校的科学竞赛中,表现出色的她却并没有获得冠军,原因居然是评委不相信她身为女孩能独立发明创造。玛蒂尔达对此非常生气,随后她意外发现奶奶居然是一名天体物理学家,并曾发现过一颗行星,而这一发现成果正被她的老板剽窃且正准备获得诺贝尔奖。玛蒂尔达与奶奶遭遇了完全相似的不公正对待,勇敢的玛蒂尔达不想妥协,决定和奶奶一起前往瑞典,勇闯颁奖典礼,从而揭开真相。去瑞典一路路途遥远而辛苦,祖孙两人认识许多人有趣的人,也遇到濒临生命危险的时候,不过,最危急的关头,还是玛蒂尔达的科学智慧帮她们化险为夷。

小女孩玛蒂尔达的勇敢、努力不服输,遇事非常冷静的性格也打动了原来反对祖孙两出行的父母,并获得他们的支持。玛蒂尔达与奶奶的正义之旅,也正告诉我们,时代不一样了,女性必须为自己发声,“拒绝性别成见,女孩可以成为她想成为的任何人”。

  《玛蒂尔达效应》读后感(三):一个不容被忽视的女孩——玛蒂尔达

  “玛蒂尔达效应”一词由美国科学史家罗西特提出,是指女性的科学成就在她们所在时代被忽略或抵制,从而在后来的历史中被湮没。

  《玛蒂尔达效应》一书中的主人公玛蒂尔达是一个爱好发明的小女孩,虽然她只有十二岁,但她小小年纪便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发明专利——便利手。

  在学校的一次科学竞赛中,她信心满满地以为自己发明的“便利手”可以取得第一时,却被同学托马斯·托马斯一个搞砸了的小伎俩打败了,面对玛蒂尔达的质疑,多尔夫曼先生、瓦尼先生和扬克尔先生给出的理由便是:女孩子不可能独立完成焊接、钻孔等工作。

  备受打击的玛蒂尔达跟随父母一起来到养老院看望奶奶,奶奶看着沮丧的玛蒂尔达告诉了她一个被掩盖多年的真相:其实最先发现‘XT28E’行星的是奶奶,是奶奶做了演算,绘制了探测器路线图,并提出了使探测成为可能的方程式,当把所有工作成果都提交给斯莫克教授后,却被斯莫克教授剽窃占为己有了。奶奶向天文台抗议,但没人相信,只因为斯莫克教授的资历更高,只因为没有那么多女科学家……而这个“小偷”还将在两天后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玛蒂尔达决定要帮奶奶讨回公道,向世人揭示真相。

  十二岁的小女孩+八十岁的老太太这个不太被人看好的“弱势”组合,是怎样在资金不足,没有护照的情况下从英国前往瑞典,又有什么样的经历在等待着她们?

  藏在洗衣篮里逃出养老院、搭乘私人游艇偷渡出国的同时救了一名溺水男子,还修好了游艇的水泵叶轮、搭乘热气球并将热气球降落在埃菲尔铁塔塔尖上、帮助法国最著名的电影明星重新做回自己……这当中任何一件事放在普通人身上都称的上是 “可以吹嘘一生的奇遇”,它们却集中发生在这短短三十个小时里。这将是怎样一场冒险?

  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性别歧视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消除,但性别偏见却依然存在。人们总是认为女性应该将生活重心放在照顾家庭上,甚至是家庭与事业兼顾,但却很少这样要求男性。人们总是认为理工科是男孩子学习的,而女孩子最适合学文科,有多少女孩子在上学时明明热爱着理科却因为这个被“灌输洗脑”的想法被迫放弃自己的最爱,做出了一个看似很“合理”的选择。

  每当人们谈起科学家、企业家,最先想到的也是一个男性形象,因为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能做出突出贡献的肯定是男性。

  约瑟琳·贝尔·伯奈尔,尽管她是第一个发现且对脉冲星进行分析的人,却疑似因“学生身份”及“女性身份”,最终她的导师安东尼·休伊什和天文学家马丁·莱尔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奥地利裔瑞典女科学家莉泽·迈特纳,在核裂变的研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她不但解释了原子裂变的原理,还算出了裂变释放的巨大能量。但迈特纳没有获得本属于她的荣誉。1944年,她的合作伙伴哈恩独享了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其实我们并不缺乏女科学家,而是缺乏一个男女平等的社会。

  希望小朋友们读过《玛蒂尔达效应》这个故事后,不管男孩还是女孩都可以坚定自己所想,同时也呼吁:家长们要多多给予孩子们支持和理解。

  《玛蒂尔达效应》读后感(四):玛蒂尔达:12岁小女孩掀起的“蝴蝶效应”!

  

我对关于发明创造的“创新思维”有过研究。那时候是去教一门课《机械创新设计》,我搜集了全网关于创新设计以及发明创造方面的视频和文章,为了让我的PPT课件内容丰满,我扒完了教材扒网络,然后在海量的视频及文章中,寻找可以让课堂更丰富的素材,希望让课堂充满趣味性,并且能给学生们巨大的启发。那门课其实不算很枯燥,但是仍然需要激发。所以关于创新思维,我印像最深的是发散思维:基于问题,从一个点把思维分散出去,向很多方向去联想;然后再把思维聚拢回来,聚回一个点,就形成了一个结果,这个结果能解决你的问题,它就是一项发明创造。我多年后我仍然记得一些发明创造的技法:奥斯本头脑风暴、5W2H分析法、设问法、类比法、反求设计……没关注那门课很多年了,所以忘得差不多了。而读这本《玛蒂尔达效应》的时候,才突然又想起来这些记忆。

《玛蒂尔达效应》讲述了一个12岁的小姑娘,她喜欢发明创造。虽然只有12岁,她已经发明了“金银丝整理器”、“防挠马甲”、“便利手”。她最厉害的发明,就是这个给爷爷发明的便利手,它是一双木制手套,带可更换的金属手指,可以替爷爷完成他自己的双手做不到的事儿。可以帮爷爷刮胡子,帮爷爷剥桔子皮。爷爷超级喜欢这个便利手,还给小孙女申请到了英国专利。可是不久后她的爷爷就去逝了,奶奶把爷爷工作间里的所有工具都给了她。

但是小女孩的打击又来了。她拿着便利手去参加学校的科学竞赛,她觉得自己一定能拿到大奖。可是最终的大奖却颁给了托马斯,而托马斯只是完成了一个搞笑的魔术表演。这个世界有多少不公平?成年人的世界充满着复杂的冷眼,而小孩子的纯真很容易被淹没掉。人们不相信“便利手”是她独自完成的,根本无法相信她拥有这样的能力,这样复杂的制作能力。她只是一个小姑娘!这令我想起《玛蒂尔达效应》开头提到的,没有一句女发明家的名人名言,只有事迹,却找不到一句口号或者至理名言。这对女性发明家来说,绝对是不公平的!

可是,这只是小小的不公平。当她知晓了奶奶的故事,知道奶奶的发明被斯莫克教授剽窃的时候,她想大喊,想让所有人知道这是一件不公平的事!可是她的大喊有什么用呢?扭转不了当时的结果。大人们告诉她,一切太晚了,因为斯莫克教授这个周日就要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了,这是国家级的荣耀啊。

但是小女孩玛蒂尔达才不管这些呢。她发达了父母,要为奶奶抢回公道。我相信,这部分的故事情节是一波高潮,它深深地吸引着我,一路看过去,我想知道小女孩玛蒂尔达的所有行动,以及这些行动的结果。

我会指着斯莫克教授,然后告诉全世界他偷走了你的行星,你才是应该得奖的那个人!

小女孩玛蒂尔达具有发明创造的伟大精神:永不放弃。这精神来自爱迪生,当有人问他“失败1000次的感受如何?”时爱迪生回答道:“我哪有失败1000次。只是发明电灯是一个需要走完1000步的成程罢了。”这种永不放弃继续坚持的精神,令小女孩玛蒂尔达发着光。

她找到了奶奶当年拍的行星照片,那是最好的证据!

她成功带着奶奶逃离了养老院!

她避开家人和所有人,独自带着奶奶,走向机场,走向国外,走向申诉的漫漫长路。

这一路的厉险经历,是真的太好看了,非常吸引人。一个12岁的小女孩,用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说服了我,感动了我,激励了我!令我想起了蝴蝶效应。

对,善恶有报!但是自己做也成绩才最最最重要的!

  《玛蒂尔达效应》读后感(五):玛蒂尔达效应:女科学家稀缺的历史困境

  本文为转载,一直在网络上找不到便于阅读的全文,整理了一份仅供分享学习。 作者:张培富,李爱花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摘 要:女科学家稀缺是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寻找其阻碍因素是关注的焦点,而传统的性别偏见是 其中一个重要阻碍因素。性别偏见基于女性天生不适合从事科学职业的信念,而这一信念又是由玛蒂尔达效应的 作用产生的。通过消除性别偏见,给予科学史上女科学家成就应有的承认,对那些曾经被贬低的成就,还原给女性; 对那些曾经被忽略的成就,恢复给女性;对那些曾经被归于男性的成就,回归到女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女科学 家稀缺的这个世界性难题。 关键词:女科学家;玛蒂尔达效应;性别偏见 “女科学家都去哪儿了?”“女状元频出,为何女科学家渐少?”等关于女科学家稀缺的话题不仅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女性作为未被社会充分挖掘和应用的重要科技人力资源,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高度重视,欧美等很多国家已经将开发女性的科学潜能上升到国家科技政策和经济竞争政策的战略高度。在社会和科学发展需求的推动下,女性在科技人力资源中的数量越来越多,和男性所占比例相差越来越小。然而总体上看,女性主要集中于科学界的底层,大量女性的科学潜能还是未被充分激发出来。寻找影响女性成为科学家的阻碍因素,成为进一步开发女性科学潜能的必要前提。科学史上的玛蒂尔达效应现象揭示了女科学家稀缺的历史困境,通过消除性别偏见,给予女科学家成就应有的承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女科学家稀缺的这个世界性难题。 一 女科学家为什么还这么少

  在过去半个世纪,很多国家的女性职业化取得 了较大进步,甚至在商业、法律等传统的男性统治的领域,女性都取得了很大成就。然而总体上看,科学领域的女性职业化特别是高端方面的进展还是比较慢,成为科学家的女性依然是少数。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为了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去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将女性职业化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社会学家罗西 (Alice Rossi)系统考察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 的女性科技人力资源状况,于1965年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科学界的女性:为什么这么少》(Women in Science:Why So Few?)的文章,首次提出了女科学家为什么这么少的问题。通过对该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研究,罗西得出结论:虽然美国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潜能而自豪,但是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抑制女性选择和追求科学职业。[1]随后,女科学家稀缺的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术界的重视。 1997年,为了完善反歧视政策,欧盟高峰会议通过的《阿姆斯特丹条约》将开发欧盟国家的女性人力资源提上议事日程。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英国科学家莱恩(Nancy J.Lane)20世纪末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科学界女性为什么这么少》 (Why are there sofew women in science?)的文章,对欧盟女科学家的现状和美国女性职业化运动后女科学家的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女科学家稀缺是个世界性问题。莱恩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探讨得出结论:性别偏见仍然普遍存在;从小学到大学教育阶段,科学家是男性的刻板印象还是被普遍接受;高端女科学家在公共领域的缺席使得女性在科学界的身份很难被确立,从而使得一个年轻女性在渴望成为科学家的道路上缺乏自信。 [2] 从1981年开始,美国大学妇女联合会(Ameri- 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Women,简称AAUW)就对女科学家稀缺的原因进行持续研究。2010年,美国编辑梅尔维斯(Jeffrey Mervis)在美国《科学》杂志 上发表了题为《新报告解释科学界女性“为什么这 么少”》(New Report Explains‘Why So Few’Women in Science)的文章,其中谈到的新报告就是AAUW 近30年的研究结晶。该项研究发现,文化和环境因素是阻碍女性成为科学家的一个重要原因;无意识的社会偏见阻碍女性进入所谓男性的职业;对性别的刻板印象和偏见仍然弥漫于我们的文化中。 [3] 2015年,伯恩斯坦(Rachel Bernstein)在美国 《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科学仍然被视为男性的 事业:基于性别偏见的国际研究》(Science Still Seen as Male Profession,according to international study of gender bias)的文章。该研究表明,尽管在不同国家 程度不一,但是科学是男性事业的刻板印象仍然普遍存在;即使是在所谓性别平等的国家,科学家是男性的刻板印象也普遍存在,科学总是习惯性地与男性关联在一起。[4] 纵观从罗西到AAUW再到最近对女科学家稀缺现象的探讨,发现性别偏见一直是阻碍女性成为 科学家的重要因素,当下女科学家为什么还这么少 与性别偏见仍普遍存在有关,即认为女性天生不适合从事科学职业的信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并生成一种传统的主导文化,而这一信念又以科学史上几乎看不到女性所做的贡献为依据——即玛蒂尔达效应(Matilda Effect)的充分体现为依据。 二 玛蒂尔达效应的经典现象

  玛蒂尔达效应由美国科学史家罗西特(Marga- ret Rossiter)在1993年发表的《科学界的玛蒂尔达效应》一文中提出。玛蒂尔达效应是以19世纪晚期极力主张妇女参政的美国女作家玛蒂尔达.E.J.盖奇(Matilda Electa Joslyn Gage)的名字来命名的, 玛蒂尔达不仅有其成就不被承认的经历,而且通过她的通俗读物和宣传册揭示了很多以前不被承认的女性成就。罗西特提出的玛蒂尔达效应指女性的科学成就在她们所在时代被忽略或抵制,而在后来的历史中被除名的倾向与现象。 [5]从西方传统文化意义上看,女性的科学成就习惯性被低估符合《圣经·马太福音》第十三章第十二节的后半部分内容:即给予本来就很少积累的人更低的承认。有人提议可将玛蒂尔达效应归到由默顿(Robert King Merton)在1968年提出的马太效应,但马太效应通常仅指《圣经·马太福音》第十三章第十二节的前半部分内容:即处于科学职业顶层的人们得到过多承认。[6] 考察科学史上的玛蒂尔达效应现象,可将被历史遗忘的女性科学家及其科学成就分为三种类型, 即女性的科学成就被贬低;女性的科学成就被忽视;女性的科学成就被归于男性。 (一) 女性的科学成就被贬低 就女性的科学成就被贬低而言,不仅有有意识的贬低而且也有无意识的贬低,但都使得女科学家的个人成就未被充分承认和女科学家共同体的人数降低。 女性的科学成就被有意识贬低的重要原因,是因为社会的传统主流意识是:科学家是男性的;为了符合社会的传统主流意识,科学史家就将女性做出的科学成就有意识地加以贬低。其典型案例是11 世纪意大利萨勒诺的内科女医生特达欧菈(Trotula) 及其成就被后人的对待上。特达欧菈因她对女性疾病的医治而闻名,但当她的事迹和著作被传到12世纪时,享有权势的修道士假定像这样有学问的人必须应该是一个男人,从而在有关特达欧菈写的著作中抄错她的名字,给了她一个拉丁文男性的人名,使得从那时起她的性别成了问题。 [7]在20世纪,德国医学史家苏德霍夫(Karl Sudhoff)在致力于提升自己的专业地位的研究中,将特达欧菈进一步降低为助产士,因为他认为如此重要的著作一定应该是内 科男医生才能完成。[8]正是这些性别偏见,结果特达欧菈就没有能被收录在美国1970-1980年出版的16卷的包括古今科学家的《科学家传记辞典》①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ography)中。 女性的科学成就被无意识贬低的重要原因,是因为社会对科学家角色的性别无意识期待是男性而不是女性,其典型案例是对华裔美国女科学家吴健雄及其成就的承认上。20世纪5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的精妙实验证明了理论物理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的宇称不守恒定律,可以说没有吴健雄的实验证明,宇称不守恒也只能是科学假说。因为宇称不守恒定律的重要性,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给了李政道和杨振宁,此时却遗忘了吴健雄的重要成就与作用。 正是女科学家的科学成就有意或无意地被贬低,使得科学史上女科学家共同体的人数同时也被有意或无意的减少。早在1906年出版的《美国科 学家名人录》(American Men of Science②)第一版的 4000个科学家名单中,有149个女性;继而在前四版中,女科学家都有几百个;第五版收入女科学家 1936个,然而选择名单时有意地把女科学家尽可能减少到最少。针对性别偏见问题,早在1920年就有人批评该著作的英文表达存在性别歧视,《美国科学家名人录》的英文应该改为Men and Women of Science,或干脆改为Scientists(《科学家》)或者甚至改为Scientific Worthies(《科学名人》)。但直到决定拓宽1971年即将出版的第十二版六大卷《美国科学家名人录》的名单时,《美国科学家名人录》英文名才由原有的American Men of Science改为现在的 American Men and Women of Science。 在1966-1968年出版的两卷本的《麦格劳-希尔当代科学家》(McGraw-Hill Modern Men of Sci- ence)中更加排斥女科学家,这不仅表现在其条目中就明确标出了科学家的性别,而且其文本中就有意 识地忽略了大多数女科学家。在1966年出版的第一卷收录的在世的426个科学家中,仅有9个是女性;在1968年出版的第二卷收录的在世的420位科 学家中,仅有2个是女性。在这本当代科学家传记辞典中,甚至没有收录麦克林托克(Barbara Mc- Clintock)这样著名的女科学家,而她当时是与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和摩尔根(Thomas HuntMorgan)齐名的三大遗传学家之一。事实上,麦克林托克早在1944年就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46年被选为美国哲学学会院士、1959年被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而麦克林托克的这三大荣誉都早在《麦格劳-希尔当代科学家》出版前就已取得。 ① 《科学家传记辞典》在《科学家传记全典》前曾是科学史上最为优秀的科学家集体传记辞典。 ② 在“scientist”被普遍接受前,科学家由“man of science”来指称 (二) 女性的科学成就被忽视 就女性的科学成就被忽视而言,无论是有意识的忽视还是无意识的忽视,都使得女科学家的个人成就没有被承认,女科学家共同体的作用被历史忽略。 女科学家的科学成就被有意识忽视,主要是由于男性想突出自己的成就,而有意不提女性所做的贡献,其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案例是未能对英国女科学家富兰克林(Rosalind Franklin)应得荣誉公正承认。作为物理化学家和晶体学家的富兰克林,独立地开展了DNA双螺旋结构的研究并取得早期成果, 直接促进了英国三位男性科学家克里克(Crick)、沃森(Watson)和威尔金斯(Wilkins)在该领域的相应研究及成果取得,然而这三位男性科学家都未能公正地对待富兰克林的科学成就。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这篇简短的文章从开头、结尾到致谢总共不到一页,但这篇划时代的文章中,有一句话意思是说,我们在做这项研究的 时候,对富兰克林的研究成果只是模糊地知道一点。这句话是一个谎言,因为沃森和克里克对富兰克林的成果不是模糊地知道,而是知道得很清楚。克里克、沃森和威尔金斯获得了1962年的诺贝尔奖,原本是属于富兰克林的荣誉,却给了三位男性科学家, 而他们曾经没有经她的许可或承认使用了她的科学成果。直到富兰克林去世几十年后,她在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中所起的作用才被承认。 [9] 女科学家的科学成就被有意识忽视的最恶劣案例或许是奥地利裔瑞典女科学家迈特纳(Lise Meit- ner)的科学成就被男性科学家盗用而获得诺贝尔奖荣誉。迈特纳曾在德国与科学家哈恩(Otto Hahn) 工作几十年,在1939年她最早明确意识到哈恩团队已经做出但不能解释的实验现象事实上就是核裂变。1944年当迈特纳得知哈恩因核裂变发现而独自获得诺贝尔奖时一定很震惊,本来核裂变是科学百年历史上最大的合作发现之一。然而,迈特纳并没有就诺贝尔奖事件公开抱怨。1946年12月,哈 恩去了斯德哥尔摩迈特纳居住的地方,谈到了这次诺贝尔奖,在他的自传中是这样记录的:“我和迈特纳有一个非常不愉快的交谈,她说当我做研究时,我不应该把她送出德国。由于我独自享有奖项引起的沮丧从而导致不和是可能的。我没有注意到我自己的这一点,但是她的许多朋友在和我交谈中用相当不文明的方式提到这件事。但是对发生的这些事情 我真的没责任。当我组织我最尊敬的同事逃离德国,我头脑中想的都是她的幸福。然后,由于我或者独立或者和我的同事斯特拉斯曼(Fritz Strassmann) 所做的工作而获得了诺贝尔奖,对于迈特纳的成就, 在美国已经获得了很多荣誉学位,甚至曾经被称为 ‘时代女人’。”[10]显然,直至最后,哈恩都未能给予迈特纳的科学成就公正的承认。 女科学家的科学成就被无意识忽视,主要是因为科学家或科学史家习惯性地认为能做出突出科学贡献的肯定是男性。在1905年,美国女科学家史蒂文斯(Nettie Stevens)当时在布林茅尔(Bryn Mawr) 女子学院研究遗传学,与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威尔逊(Edwin B.Wilson)都各自独立发现了决定性别的染色体特征。然而在科学教科书中总是提到威尔逊的名字及其成就,并将他收录到著名的《科学家传记辞典》(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ography)中;而史蒂文斯在51岁就默默无闻地去世了,并没有获得与威尔逊同样的荣誉和待遇。 在女科学家的科学成就有意或无意地被忽视的同时,女科学家共同体也被有意或无意地忘却,这在 1962年完成的研究报告《职业科学家:美国化学家研究》(The Professional Scientist:A Study of American Chemists)中体现得非常明显。该报告由两位社会学家斯特劳斯(Anselm Strauss)和雷恩沃特(Lee Rain- water)与美国化学会合作,通过抽样调查研究完成。 他们给将近10000个化学家发放了问卷,其中7.5% 的是女化学家;他们还采访了200位化学家,其中包 括15位女化学家。然而,他们在最后提出报告时却采取了忽视女化学家的做法。比如,他们在最后的报告中很轻易地忽略了退休的女化学家和国外出生的女化学家;在相关变量的研究中,更集中研究白人女化学家;在报告中,没有一个独立的章节来讨论女化学家问题,更没有独立的章节讨论国外出生的女 化学家,尽管她们都属于美国化学家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11]美国化学会委托给两位社会学家的任 务,是希望他们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指导美国化学家的未来发展,而他们忽视女化学家的做法则使研究报告难以担当这样的任务。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科学家共同体开展的相关研究中,常常体现出对女科学家共同体的忽视。 纳普(R.H.Knapp)和古德里奇(H.B.Goodrich)对 《美国科学家名人录》(American Men of Science)1924 年到1934年间收录的科学家在求学时期的大学背景做调查研究。他们在收集原始数据时囊括了女科学家的情况,如列表中显示2%的女科学家获得了科学博士学位,然而他们在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和最后的报告文本中却去掉了女科学家。因此,当读者看到这份研究报告关于美国科学家的大学背景的讨论时,发现更多出现奥伯林学院、斯沃斯莫尔学院、里德学院等私立文理学院,而高质量的女子学院,比 如曼荷莲女子文理学院、瓦萨学院、威尔斯利学院、 斯密斯学院等都没有提到。这份研究报告对女性毕业生的遗漏也削弱了那些重要的男女兼收的大学的相对地位,像康奈尔大学、伯克利大学、密歇根大学等,而事实上这些学校也培养了许多女科学家。通过对历史记录的忽略,似乎具有非常重要的职业指南功能的权威报告给出了这样的结论:科学界没有女性,并且否认了许多女子学院和大学对科学发展的重要贡献。 (三) 女性的科学成就被归于男性 就女性的科学成就被归于男性而言,无论是女性的科学成就被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归于男性,都使得女科学家的科学成就被剥夺,原本属于女科学家共同体的成员被划归到男科学家共同体中。 女科学家的科学成就被有意识归于男性,主要是夫妻合作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将妻子的成就归至丈夫名下。如在英国数学家杨(William Henry Young)和奇肖姆①(Grace Emily Chisholm)夫妇的合作文章中,大部分只署杨的名,因为杨认为联合署名双方不会都从中获益。后来杨在伦敦数学会离职演说中,明确他不再从事数学研究活动,其中的原因 不仅因为他的能力下降,同时也因为其妻子奇肖姆 不能像以前一样支持他开展数学研究活动。[12] ① 奇肖姆(1868-1944),历史上第一个在德国正式获得博士学位的女性,她的导师是著名数学家克莱因。 女科学家的科学成就被无意识归于男性,在这方面有很多共同获得科学发现但获得不平等荣誉的 案例。例如,女科学家洛布歇特-罗宾斯(Frieda Robscheit-Robbins)做了科学家惠普尔(George Hoyt Whipple)30年的助理,尽管惠普尔的成果中近一半的合作者是洛布歇特-罗宾斯,但她没有分享1934年惠普尔获得的诺贝尔奖,而与惠普尔一起获奖的是另外两个男性科学家。为此,惠普尔对洛布歇特-罗宾斯深感歉疚,承认了他获奖的尴尬和不公正,他公开大方地表扬洛布歇特-罗宾斯在诺贝尔奖成就中的重要贡献,甚至和她还有其他两个女性助手分享了奖金。类似地,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之间,年轻的女助理,诸如英国的天体物理学家贝尔(Jocelyn Bell)和美国的药理学家柏特 (Candace Pert),与男性科学家合作产生了重要科学成就,但是女助理们同样没有分享由他们共同做出发现而该获得的诺贝尔奖和拉斯科奖。 如果一个非夫妻关系的女性合作者通常获得更少荣誉,这种模式在已婚夫妇中则更司空见惯,妻子的贡献习惯性地不被承认,而这种情形或者是出于战略有意识的原因,或者是由于传统刻板的无意识。 事实上,一些可能受到威胁的女科学家,嫁给一个合作者正是为了对付获得承认的激烈竞争的一种战略。例如,女科学家哈伯德(Ruth Hubbard)开始独 立研究后,接着和沃尔德(George Wald)合作一起协同工作。尽管在20世纪50年代,哈伯德已经在视觉的生物化学领域独立研究,但是她发现嫁给从事类似问题研究的沃尔德后,沃尔德获得了1967年的诺贝尔奖,而她以前的所有工作都归功于了沃尔德和他们后来的合作者。再近一些的情形,女晶体学家卡尔勒(Isabella Karle)在她丈夫杰罗姆(Jerome) 身边工作了近50年,但令她震惊的是,杰罗姆在 1985年获得的诺贝尔奖是和一个德国同事及一个合著者分享的。卡尔勒的女儿也是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的一个科学家,在《纽约时报》的采访中对她 母亲未能分享1985年的诺贝尔奖进行了抗议。 [13] 三 消除性别偏见给予女科学家成就应有的承认 从对女科学家稀缺现象的科学史考察看,玛蒂尔达效应表现得是如此强烈,女性的很多科学成就要么被贬低、要么被忽视、要么被归于男性,而对科学共同体的叙述习惯性地将女科学家忽略不计,或将原本属于女科学家共同体的成员划归到男科学家共同体中,从而使得人们很难看到女性的科学成就和女科学家共同体的身影,进而使得社会上产生女性不适合从事科学职业的信念。 导致女科学家稀缺现象的玛蒂尔达效应,传统的性别歧视文化因素起着内在的强烈作用。从政府间的《阿姆斯特丹条约》,到非政府的AAUW的不懈努力,都是致力于通过消除性别偏见来弱化玛蒂尔达效应。作为世界性难题的女科学家稀缺问题的解决,既需要国际组织的呼吁与行动,更需要世界各国具体政策与措施的实施。女科学家稀缺问题的解决 将是一个渐进的漫长过程,从而达到使女性不适合从事科学职业的信念逐渐被改变、科学家是男性的刻板印象逐渐被打破的目的。对于科学史界和科学史工作者能做的工作来讲,需要努力恢复科学史中女性的应有地位,将贬低的提升、将忽略的再现、将归于男性的返回女性,从尘封的科学史中寻找女性及其成就。随着一个个被历史遗忘的女科学家被找 到,她们所做的贡献被发现,科学史上的玛蒂尔达效应现象将随之隐退。 1986年美国科学史学会设立了“科学中的妇女史奖”(The History of Women in Science),推动了世界科学发展史中妇女史的研究。在女性科学史的大 量文献中,罗西特的《美国女科学家》三部曲①无疑影响最大。1995年出版的《美国女科学家》第二部, 获得1997年的“科学中的妇女史奖”。因罗西特的突出贡献,从2004年起,“科学中的妇女史奖”更名 为“罗西特科学中的妇女史奖”。事实上,罗西特的著作引发了美国科学界的广泛讨论和世界科学史界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科学界中的性别歧视和女性所受的不平等待遇,并反思美国和世界各国的科学文化、传统文化与女性文化。同时,寻找科学史中的女性也成为国际科学史研究的重要主题。[14] ① 《美国女科学家》三部曲指的是Margaret Rossiter.Women Scientists in America:Struggles and Strategies to1940[M].Balti- 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2;Margaret Rossiter.Women Scientists in America:Before Affirmative Action1940-1972[M].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5;Margaret Rossiter.Women Scientists in America:Forging a New World since1972[M].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12。 参考文献: [1]Alice Rossi.Women in Science:Why So Few? [J].Sci- ence,1965,148(3674):1196-1102. [2]Lane Nancy J.Why are there so few women in science? [EB/OL].http://www.nature.com/nature/debates/ women/women_contents.html,1999-09-09. [3]Jeffrey Mervis.New Report Explains ‘Why So Few’ Women in Science[EB/OL].http://www.sciencemag. org/news/2010/03/new-report-explains-why-so- few-women-science,2010-03-22. [4]Rachel Bernstein.Science Still Seen as Male Profession,ac- cording to international study of gender bias[EB/OL].ht- tp://www.sciencemag.org/news/2015/05/science-still- seen-male-profession-according-international-study -gender-bias,2015-05-22.[5]Margaret Rossiter.The Mattew Matilda Effect in Science[J].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1993,23(2):326. [6]Robert Merton.The Matthew Effect in Science[J].Science,1968,159(3810):57-58.[7]Margaret Alice.Hypatia’s Heritage:A History of Women in Science from Antiquity Through the Nineteenth Century [M].Boston:Beacon Press,1986:54-55. [8]Loren Graham.Functions and Uses of Disciplinary Histories [M].Holland:D.Reidel,1983:112. [9]郭晓强,郭振清.富兰克林:一位过早凋谢的科学之花 [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27(155):96-103. [10]Otto Hahn.My Life:The Autobiography of a Scientist, trans.Ernst Kaiser and Eithre Wilkins[M].New York: Herder&Herder,1970:199. [11]Strauss Anselm L..The Professional Scientist:A Study of American Chenists[M].Chicago:Aldine,1962:17-21. [12]鲁本·赫森.爱+恨数学[M].杨昔阳,译.北京:商务 印书馆,2013:180-185.[13]43Nobels in Science[N].New York Times,1985-10- 17(17). [14]戴建平.国际科学史研究的几个新主题[J].自然辩证 法通讯,2014,36(4):53.The Matilda Effect:The Historical Dilemma for an Absence of Women in Science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