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中情》影评摘抄
《法中情》是一部由黄泰来执导,郑裕玲 / 万梓良 / 林俊贤主演的一部犯罪 / 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法中情》精选点评:
●林俊贤+王祖贤。奇葩结尾,感觉编剧不知怎么完本只好强行加戏。辩护律师居然自证自己的当事人有罪,职业操守呢?正义与公理不必拿自己的事业做牺牲。同类参考马修麦康纳的《林肯律师》,同样是common law英美法系的刑事律师,同样是看似良善的被告。国配,不好,以后找粤语版看看。
●林俊贤演绎的变态斯文败类颇为传神,王祖贤和刘美君的姐妹经历有点惨烈,让人心疼,还好,最后正义战胜邪恶,人渣得到惩罚~
●祖贤姐姐太美丽,但郑裕玲才是真正的女主角。
●对这个片子很有印象-_-!
●《法外情》《法内情》的跟风之作,秦沛竟然演了好人,狄龙又让我想起了《还珠3》的皇阿玛,王祖贤领衔主演花瓶角色,照抄《义盖云天》的强奸戏,连姿势都没变。唯一的意义是留下了几张美丽照片。
●90年代看的时候觉得精彩的不得了,现在再看就觉得很多部分很牵强,勉强及格。老港片加一星
●小时候特别喜欢港片。
●祖贤姐姐的颜太美!剧情还行吧。。。。
●蛮好看的,那时候的法庭戏,现在看来也不落实。
●咦——那一年我被这个俊俏败类雷到了。。。以至于我几乎忘记了大良和嘟姐的帮衬。
《法中情》影评(一):蹭一下,可能进去可能进不去
如果说《法外情》、《法内情》和《法内情大结局》三部曲是以刘德华作为主角贯穿始终讲述的一系列电影。那么这一部法中情用当下的话说明显有蹭IP之嫌,那时候应该用跟风一词。
前面三部第一部吴思远执导1985年9月上映,然后到第二部《法内情》却时隔多年一直到了1988年4月由黄泰来执导麦当雄做编导,第三部大结局变成了麦当杰执导推出的时间是1989年的11月,而在这中间黄泰来趁机推出了一个女律师也就是郑裕玲扮演的角色在1988年的12月出品了这部法中情。
最有趣的一点是,扮演王祖贤妹妹的刘美君就是黄泰来后来的老婆(18岁结婚估摸着就是在拍戏产生了感情,又一个敢爱敢恨的奇女子)。
回到电影本身,说真的,很难说这是一部以律师为主角的电影。受害者姐妹王祖贤和刘美君、律师的男朋友也就是万子作为整个故事的推进和参与者都有更重要的戏份。相比较三部曲,整个故事的框架就变成了从律师到受害者故事的倾斜,有点主次不分的味道。
在说一下剧情,就是2段重口味强-奸,可能卖点也就是王祖贤被凌虐和露背,但说真的这种擦边球也就满足一下咸湿佬的YY吧。搞笑的设计在结尾,为了让万子开枪打死林俊贤,就上演了法庭拿一个杯子挟持人质的戏码,就NM一个鬼扯。还有郑裕玲的突然转变,递进的铺垫都太少,而且说真的,我并不觉得在一个追求逻辑的诡辩现场突然煽情能打动人,还是在有违职业操守的情况下。按照我的理解,你可以让他胜诉之后喝下那杯放了药的酒,来完成逆转。而不是在辩论时候坑一把当事人就爽。因为看完就只有一个字,扯。
唯一的惊喜大概就是最后一场律师对决请来了狄龙。
话说,一个事业型的女律师怎么就能迁就这么一个警察男朋友的,好神奇的组合。
《法中情》影评(二):若法有情,公道可行,何必律师?
冲着王祖贤去看的,但是身为女性,剧情真的深深地戳痛了我的心,观影时心情一直是沉重压抑的。
这部电影里法官似乎是比较公正的,警官也一直是站在受害者一方,予以同情的,奈何一开始证据不足,而且被告律师能力太强导致王祖贤败诉,恶人无法受到应有的处罚?郑裕玲扮演的律师是本片的主角,影片上半部你看不出她是正是邪,也许是真的想只用证据说话,也许她只对自己的职业负责所以不追究正义。影片想要呈现什么?——因为郑裕玲完美的辩护能力,导致受害者败诉;又因为郑裕玲律师良心发现终于站在受害者一方,在第二次案件中,再次凭借其强大的诉讼能力扳倒恶人,全片大团圆结局。所以,律师是本片的主角,那么现实生活中发生类似的案件时,律师也是所有事情的关键吗?(生活中的确不乏在案件模糊的情况下,因为某一方的律师给力而该方大获全胜,至于哪一方才是正义就不得而知了,但这并不是我今天所要控诉的)
影片中王祖贤是一个妩媚风情的女人,作风看起来大胆开放,也很性感,她接触的男性不少可能也有诸多暧昧关系,不过她并不承认自己是一个乱性的女人。在庭审过程中,受害者生活作风的“开放”包括因为工作而拍摄的性感照,竟然全部被作为对方驳斥她有意勾引的证据。法官、陪审团甚至也许在香港社会的观念里都认可这是她自作虐的。这才是真正令人心寒的!这些年我们内地也有不少类似的强奸案件,因为女孩子晚上一个人在外面走被强奸,女孩爱打扮爱化妆被盯上而受强奸,女孩喝酒被强奸,于是社会舆论开始谴责这些女孩,谁让你晚上出门的谁让你化妆勾引人的谁让你喝酒的?活该!不仅是香港、内地,就连女权主义盛行的欧美社会也是如此,在朱迪福斯特所饰演的电影《暴劫梨花》中,女主角因为孤身一人大晚上在酒吧玩,还做出勾引举动,导致她被轮奸以后,不仅不被世人理解,也让她追求正义和清白的道路受尽坎坷。
影片中王祖贤的妹妹,因为是个小太妹,所以被同一个变态强暴后也同样受不到应有的尊重!且别说影片中王祖贤是个开放性感的女人就被世人误会是乱性的女人,就算真的是个乱性的女人,难道就活该被强奸而无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吗?
导演在影片中也表现了两姐妹因为生活作风开放而遭遇这种事时,所受到的偏见和不公正的指责和待遇,但是把厉害的律师作为影片的关键人物,她站在哪一边哪一边就赢,还是令人唏嘘。不过导演此举也恰恰是现实同样现象的反映,无可厚非,为了戏剧性效果和大团圆结局,导演还特地安排郑裕玲从被告者方倒戈,不惜吊销律师资格也要维持正义。对此我不置可否,可是真正的正义,不是取决于律师或者某个人。应该是依托于健全的法律,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法律的完善也需要一个过程,可是为了正义,若法中真有情,此情应该是整个社会约定俗成的观念,除了道德观念之外,还应有的对女性的尊重理解和公平对待。
女人的性感和诱惑都不是人们有权斥责她们并且容忍施暴者行为的理由,因为她们有权展示自己的美丽及魅力。女孩子喝酒、晚归、化妆、衣着不羁也不是当她们受到侵害时就要被骂活该的借口,她们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当然我不认同这种生活方式,也不可否认这种生活让女孩更容易陷入危险,应该引导她们平时保护自己。重点是当事情已经发生以后,人们不是应该去谴责恶人吗,而不是让受害者陷入舆论的风波中,让施暴者侥幸逃出舆论之外获得法律的轻赦,让社会同等的罪恶愈演愈烈!
最后还是要重复,法中情,此情乃是人人心中共同的公平标杆,没有偏见,只为正义!
《法中情》影评(三):法外无意,法中有情
在“东方好莱坞”最为耀眼繁盛、电影作品不胜枚举、影视艺人星光熠熠的时代里,得益于1985年吴思远编导的《法外情》获得成功,法庭片应运而生,因为其法庭激辨及犯罪题材之可看性及关注度,在黄泰来执导的《法内情》再获赞誉后,1988年,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授命黄导马不停蹄拍摄出又一部同类力作《法中情》,影片故事情节、人物设置、庭审安排及台词对白皆属上乘,尤其郑裕玲饰演的强势律师、万梓良出任的正义警官和刘美君担纲之受害少女更是可圈可点,后者凭借银幕优异表现获得当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提名荣誉,为整部影片留下浓墨重彩笔画。
《法中情》对于两场法庭控辩大戏刻画较为突出精彩,结尾部分设置辩方律师连续两次反转立场,在我看来是点睛之笔,也是作为“伸张正义,鞭挞罪恶”主题情境的必然举措,诚然于情于理颇为夸张,不甚合规,但作为来自生活却高于生活的文艺作品而言,怎可拘泥于律师的真实职业规范而置影片主旨于不顾?恰恰相反,这正是全片高潮迭出桥段,法庭上的每个主要角色都表达出关于本性、职业、原则、观念等元素的清晰呈现与淋漓刻画,是影片戏剧冲突的亮点所在,如此设置不仅符合影片所需表达的中心思想,更令它具备了商业兼顾艺术的层层递进多重看点,使影片正、反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也恰当呼应了故事叙述之层层渲染与步步铺垫。
《法中情》所描述的有关“对女性粗暴施加性虐侵犯案件”具有特别社会犯罪代表性,极易引发观众共鸣,它“呼吁男女尽量平等以及唤醒法律及社会意识给予女性更加尊重宽容”等思想性赋予影片更加广泛和严肃的人文内涵,虽然寄托于辩方律师的个人正义、宽厚仁心未免不合情理,但在基于现实生活和传统意识之“男尊女卑”思维模式根深蒂固现状之下,也是编导的无奈之举!所以,《法中情》尽管有其虚妄之处,但仍是一部佳作,它对于唤醒公众摒弃旧念、推陈出新有着特别意义,也是香港电影万花世界里律政类型片一抹较为突出的亮丽之光!
《法中情》中的法中相电影《法中情》素描海报辩方女律师更显女性案件深意刘美君“小妹妹”表现抢眼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