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斯隆女士》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斯隆女士》影评10篇

2022-03-20 11:15: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斯隆女士》影评10篇

  《斯隆女士》是一部由约翰·麦登执导,杰西卡·查斯坦 / 古古·姆巴塔-劳 / 约翰·利特高主演的一部剧情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斯隆女士》影评(一):斯隆的动机和鸭鸭的用意

  看完片子跟苏三谈论最令我困惑的两点,

  第一:斯隆小姐的动机

  第二:鸭鸭伪证对主题的作用

  类型标签赫然写着“悬疑”,真是看得我提心吊胆;但觉得这不是典型意义上的“悬疑”吧。

  最后斯隆女士出狱的表情说明了有谁在迎接她?鸭鸭?ESM?整个team?

  《斯隆女士》影评(二):困兽

  影片开始是我们女主人公斯隆女士的特写镜头,她对着镜头讲着作为说客的关键要如何如何做,背景是完全虚化的,观众这时候还搞不清楚她是在何种场合,面对何人讲的这些。但实际上观众开始不自觉地利用自己观看影片的阅历开始猜测了,根据她讲这段话的抑扬顿挫的腔调,推断她更像在自言自语,这也符合开篇点题的一种习惯用法。不过随着镜头稍稍向后拉,还有接着另一个男子的说话声音说到“在那你最好不要说这些,说明了女主似乎惹上了一些麻烦,而接下去可能要面临的一段采访或者质询,这也同时制造一个小小的悬念,观众迫不及待的想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 接下去影片用了一个简短的蒙太奇, 女主起床、洗澡、高跟鞋特写、选择衣服和化妆,伴随着他和男子的对话的话外音, 事情也逐渐的清晰起来,她要面临的是个听证会,而从她起床的倦态看似乎她麻烦不小。画面镜头也简单交代了她是一个人住,而且她看上去应该是个社会精英人士,因为这样的开场镜头在好莱坞近二十多年的描写精英人士尤其是华尔街的金融人才的影片中俯仰可视,通常做法是闹钟表响的特写镜头,主角起床,干净的浴室洗澡,宽大的衣帽间,一整排西装(套装)和衬衣,数十双整齐的鞋子,各种款式的手表。大家对这样的开场应该非常熟悉吧,经验告诉我们这样的主人公通常单身,高收入,做事高效率,行事强硬和做事情不择手段。

  接下去是斯隆和她的助理谈话的一段运动镜头,洗手间,楼梯,会议室等地点的变化,她们快速机智地交谈,开会时雷厉风行的作风印证了我们之前对她的判断。影片开始阶段她们对话中大量的术语让我有点跟不上,但这些没有关系,如果观众是在电影院观看而且也有同样的疑惑,请不用担心,随着影片的进行,它会逐渐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实际上影片的剧情不是很复杂,斯隆是个职业的政治说客,她就职于一家公司,后来另一个公司挖走了她,目的是让她帮助一个议员的枪支管理法案的通过,对手就是她原来就职的公司,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手段最后赢得的这场战争。美国的政治真的和公司的管理很像,包括总统、议员或州长的选举,议案的通过,这些都可以交由专门的公司团队来处理,拉选票,造声势,作说客,似乎一切都可以运作就如生意场上一样。斯隆她为了赢得这场战争,她无所不用其极。无论什么事情,她都提前做一个B计划,她几乎不相信任何人,她怀疑团队里面有内鬼,她就雇佣了私人侦探监视每个人,她在会议上出奇不意的揭露内鬼,杀一儆百。她为了和之前的同事在电视的辩论,她当众揭开她下属的伤疤,同时令对方陷入了生命危险的境地,更可怕的是她一开始了解了下属不堪回首的过去时,她就已经打好了算盘。同样,她还雇佣了前国家安全局的技术专家对她的对手实施窃听来掌握对手的动向。但她毕竟是个女人,她也有生理需求,但她不相信固定的情感关系,取而代之的是她通过陪伴公司来寻求男伴,一次她固定的男伴失约,她认识了帅气和善解人意的福德,不料一次聚会,福德认出了她,不过她告诉他认错人了,似乎福德喜欢她,我们也可以看出斯隆的一些情感挣扎,但她的理智没有接受他。影片后来对手不知如何找来了福德到听证会作证,他们欲致斯隆于死地,但福德做了伪证,只说他和她搭讪过,并没有性交易,他的证词令斯隆意外,可以看出她有一点点愧疚。斯隆每天来服用让自己清醒的药物,也就是说她尽可能减少睡觉的时间让自己保持清醒,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实际上她也不清楚她为什么要这么拼,就像影片中她自己所讲,我不干政治说客,我还能干什么。她把自己禁锢在一个她所臆想的一个可怕、人们尔虞我诈的残酷世界里,这里面只有争夺,欺诈和战斗。她怀疑任何人,她觉得她必须时刻警惕来存活下去,为了目的,她可以不惜牺牲掉任何人,做任何事,她用动物丛林法则来在社会上生存。

  影片最后的反转,也多少有些出乎意料,虽然她离开前一个公司的时候,她的助理决定不跟她走的时候,容易让观众猜到这里面可能会是埋下的一个伏笔。但有一些小细节又让我们有些摇摆,毕竟她在被质询的过程中,她有时表现的信心不足,陈述时略微颤抖的声音,还有喝水的动作细节,这些细微的动作从心理学层面讲说明她是心虚的,没有底气,但也是导演为了迷惑我们而耍的技巧。最后的结局,是两败俱伤,她宁可让自己坐牢也要赢得战争。这样的剧情安排没有让影片落入二流影片的境地,而且也没有搞类似什么恶有恶报的陈词滥调,这是我在观影过程中一直担心看到的。斯隆的性格特点和《她》中的米歇尔有相似之处,但影片对于她情感生活刻画的很少,尤其没有她家庭父母的描写,也没有指出她性格成因和她的行为动机,让她的形象略显扁平不够立体,但是如果着墨于此,处理不好反而会顾此失彼,这样失败的案例举不胜举,这对于刻画人物的影片来说的确是两难。本片是典型的烘托单一人物的影片,其它的出场人物都是完全为女主服务的,按常理讲,这应该是典型的奥斯卡最佳女主的候选影片,就如让朱莉安•摩尔封后的《依然爱丽丝》。杰西卡•查斯坦没有凭借此片获得提名有点可惜,但也算是在情理之中,因为她相对于她之前塑造的角色进步不大,太过冷静单一的表情会有一点儿失分,虽然中间她有过内心的道德和情感的挣扎,但整体还是略显平淡。从表演形式看,她和主演《夜行动物》艾米•亚当斯应该是不分伯仲,都属于不温不火的类型。

  影片采用了时下好莱坞流行的蓝绿色调,服装以简洁单色系为主,这也符合职场人士的着装习惯,女主的发型也是干净利落来显示她的野心勃勃和时刻保持警惕的个性。大量运动镜头的使用来显示职场快节奏的生活和营造紧张危机感。配乐用的不多,但恰到好处,和影片营造的氛围相得益彰。从电影技术层面看,影片属于好莱坞中等偏上的制作,毕竟世界上最完善的电影工业体系下出的作品不会太差。

  《斯隆女士》影评(三):这才是2016的最佳戏剧

  虽然奥斯卡不卖帐,但在我心中是去年的最佳编剧和最佳戏剧,充满张力,剧情反转反转再反转,知道最后一刻,才知道女主的策略。就其剧情的反转程度,和古龙小说有得一拼。

  电影一开始,就以其快速的对话和各种资料乱入展现其张力。通过张力展现说客这个行业。

  说客,在中国历史上也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就是说客说出来的,厉害的说客,利用自己三寸不烂之舌令国君接受自己的主张,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本片中的女主劳模姐,也是一个说客,不过她不是为了实现什么政治理想,只是纯职业需求。她就职的公司,接受各种政治人士的金钱,为他们的政治主张政策争取民意支持,并说服国会议员支持法案。和古代不同的是,现在的说客公司高度专业化,要熟悉法律,掌握国会议员及其家庭成员信息,还要会制造话题引导民意甚至制造假民意找人示威等等。总之一句,为了实现客户的政治目的,不择手段,但也要保护自己,游走于法律边缘。

  劳模姐,是这一行的翘楚,她信奉的是要出其不意地出招,不能让竞争对手知道自己的策略和王牌,同时也要洞悉对方的策略窥视对方的底牌。劳模姐为了做到最top,她每天靠磕药保持精力,放弃家庭生活,必要时找个鸭子来出出火。

  某天,公司接了一单,某政治大佬要反对加强枪械监管的议案,大佬指名要公司头牌劳模姐接单,但劳模姐拒绝。于是乎给公司炒了鱿鱼,劳模姐也顺势带着团队过档对方阵营,想方设法要议案通过。

  于是乎劳模姐的旧公司和新公司就相互过招,在说客这个战场打得不亦乐乎。具体过程不详细说,请看电影。但通过其中的过程,反映出政治说客的无底线无节操。比如说派卧底,出卖同事,监听监视,对国会议员进行威逼利诱等等。

  而劳模姐因为洞察先机,逐渐掌握优势,眼看就要成功之际,旧公司的旧部下找出劳模姐之前贿赂参议员的证据,然后发起对劳模姐的国会听证会。打蛇打七寸,只要把劳模姐的个人名声搞臭,她的团队和阵营自然垮掉。

  最终劳模姐啷当入狱,但是也通过自己的手段,曝光了旧公司威胁国会议员的视频。劳模姐赔上自己的职业生涯,赢得了议案的通过。

  最后的跌宕起伏,劳模姐如何扭转局势拉下旧公司和虚伪的国会议员?这就留给观众自己看了。

  如果电影只是靠跌宕的剧情取胜,这就太low了。一部好的电影,对人性的描述必不可少。在这部描述政治说客阴暗邋遢的电影里,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比如说,听证会上,劳模姐拿来出火的鸭子,有情有义,没有指证她。还有劳模姐的新公司上司,不同意劳模姐用非法监听和黑客等手段获取优势。即使在再肮脏不堪的环境里谋生,做人做事也要有个底线。

  上乘的剧情加人性的拷问,在略显沉闷的2016年里,这部影片成为我心目中的年度最佳。

  《斯隆女士》影评(四):这才是天才

  电影是围绕着美国特色的游说制度展开的,有很多国人难以理解的词汇,如宪法第二修正案、宪法第五修正案等。影片在开始时,对于非美国观众会造成一定的困扰。随着剧情的不断展开,抓住了矛盾点就不需要关心法条了。

  美国特色的游说制度给国会参议院们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只要处理得当都是合法收入。神奇的制度啊!电影中的矛盾点在于对民间枪支的处理,劳模姐的团队想要推动枪支管制条例被国会参议院通过。而她的老东家代表的是美国步枪协会这一超级政治势力,他们是反对枪支管制的。大家都知道政治是肮脏的,没多少人相信官员们多么廉洁,只希望他们少感谢坏事就好。当议员们需要站位投票时,只有政治利益或者金钱利益能打动他们,别的都是瞎扯。然后就是劳模姐的精彩演出了。

  这是我在观影史中最佩服的一位女性角色,她真的做到了算计别人也把自己算计进去。劳模姐让我想起了楚轩大校。她是真正的女强人,每天工作16个小时,晚上睡不着,过着慢性自杀的日子。私生活少的可怜,连谈话的内容都要别人定,生理欲望靠找男妓解决,为达到目标可以牺牲任何人,这是一个天生的政治生物。也只有这种女性才能在国会山站得住脚。

  大型法条的颁布牵涉众多的利益,那么作为对手的说客们所展示的能力是惊人的,在美国国会山的说客们也许并不逊色于华尔街骄子们。长期的对抗、博弈付出的精力是惊人,这也是斯隆生病的原因。

  棋类运动都有一个道理,你比别人算的更远,你的胜算就大一些。斯隆女士的游说思想也是如此,你知道对方的王牌是什么,比别人多走一步你就会赢,只可惜她最后选择的是两败俱伤的打法。我很想知道斯隆的过去是什么,她怎么会成为一个纯粹的政客?这是吸引着我的地方。

  从一开始跳槽就做了无间道的计划,甚至于亲手把自己的把柄交出去,为了有着搏杀的机会。不相信任何人,自己一手把控着全局,她让所有人跟着她后面。两件事是她没料到的,一件是枪击案,另一件是罗伯特福德的伪证,一件也许是恨,另一件不知道是爱还是保密原则,后者很值得思量。

  在许多影视题材中阐述了许多天才,但大都是在学习能力、计算能力、物理学天分中展现出来的,我知道他们厉害,但我不懂。斯隆我能看出来是真的厉害,步步为营,用一件事来推动下一件事,环环相扣,警惕性、不信任等等。这才是真正的天才好伐。

  斯隆在结尾孤单一人走出惩戒所,外面在下雪。用毁掉自己前途来推动法条的通过,但是又有谁会记得她呢!掀开权钱交易,还是作为内部人员掀开,后果很严重啊。

  一个笃定的说客,只相信靠自己的能力取胜即可。

  一个有着坚定信仰的说客,这种能力不仅存在于对自己取胜的能力

  《斯隆女士》影评(五):一切只为了赢

  一个无家无爱无牵挂、毫无道德底线、一切皆为资源的灰色人物不为理想不为金钱不惜葬送自己仅有的职业生涯只为了简单的一个字“赢”,而屏幕外的我们竟一直跟随她,并在最后一击时高呼一声“爽”。“难道非要亲身经历也能分清对与错?!”以万众唾弃之不洁之身廓清光鲜亮丽的虫蠹,并完成自身人性的救赎,才是这部紧凑的连心跳都听得见的政治惊悚片真正的意义所在。

  高频的台词,密集的细节,剧本强悍地似出自索尔金之手,而更强悍的是查斯坦的表演。得意时的艳光四射、越界后的直白无情、挣扎中的失魂一刻、翻盘时的凛冽冷血,转换的似信手拈来,却又精准拿捏、丝丝入扣,“炸裂式”演技从此有了完整的定义。

  《斯隆女士》影评(六):深夜看到这样一个片,心里是蛮惊讶的

  1.说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共和国,刚好在亚洲边上的时候那激动的表情和语速语调,表演力不夸张却很真实,像极了人们据理力争到很极端的时候那种情绪。

  2.黑莓手机第一次在抓到内奸的时候给了一个特定的环境,信息数据保密安全,公司财产等,老板一个仓促的“now”,以及内奸浑身一震表现的很好,很赞赏。第二次斯隆 打电话给 以前的女助手(即大眼镜妹),用的黑莓手机露出了明显的标志,以及抬到高光的位置,很醒目,两次较量有一个点睛作用。

  3.最后一场审判时候,上台前不肯自我表述,并上台即刻淡定喝水,表达了暗藏的愤怒和风雨欲来的气势,带着“地震”的视频一波带走senator,并随着己方律师一个掩嘴一笑,不得不佩服斯隆 的手段和同归于尽的气魄,跟片头律师大骂斯隆 猪队友,前后对比强烈,剧本笔力过人。

  4.社交男(福德)表示自己上前搭讪吃了闭门羹,那是带着自嘲的一声笑的,颇有玩笑成分,也是对想花钱收买自己出卖客户隐私的一种嘲讽吧,毕竟做这个职业也是有尊严的。这里说一下片的主旨是想表达说客职业这一种常人难以明白的艰辛,伟大,和职业操守吧(跟律师一样,其实也是有态度的职业,并不是收人钱财就什么都愿意干的),所以社交男也起了一个作用,无分贵贱的职业,都有操守和原则。还有就是斯隆听到福德的那句玩笑成分的话,眼珠迟滞一瞬,然后转眼一盯,这里应该是对社交男改变看法了(暧昧),后带有满是伤感的眼神(想起了那天夜里野蛮的态度非常懊悔吧)。

  5.最后,大眼镜妹的纸条是 斯隆的新雇主给她的一个邀请说辞,‘一个有着坚定信仰的说客,这种信仰不仅存在于对自己取胜的能力’。大意也是点了全片的主旨吧,就是斯隆和大眼镜妹,包括其他4位跟斯隆一起走的同事,她们的信仰就是枪支需要管制,这是正确的事吧,斯隆也确实仅仅因为这一信念,而去办这个不可能完成的委托。

  说客,首先必须自己相信自己的那一套并坚持下去,才能成就伟大吧。想起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也大概就是这种类型的人了。(可惜,百家学说无非成就了统治者的需求,成为一工具罢了)

  最后也提到了罪犯一样可以在黑市买到枪。

  《斯隆女士》影评(七):About lobbying

  Lobbying is about foresight. About anticipating your opponent's moves and devising counter-measures. The winner plots one step ahead of the opposition, and plays a trump card just after they play theirs. It's about making sure you surprise them. And that they don't surprise you.

  《斯隆女士》影评(八):行走在政治浪尖的“疯女人”

  影片类型一栏,《斯隆女士》被定义为一部“惊悚片”,但实际上只是政治惊悚片,并不是想象当中的“恐怖片”。

  虽然没有视觉上的血腥、暴力,也没有刻意营造一种阴森、恐怖的氛围,但影片紧张的节奏和跌宕起伏的情节给我带来的震撼,不亚于任何一部“惊悚片”。

  《斯隆女士》讲述了华盛顿政治说客斯隆女士,在美国枪击事件接连发生的情况下,不惜牺牲自己的职业生涯,以督促政府实施更严格的联邦法律规范枪支的故事。

  《斯隆女士》影评(九):斯隆女士的疯狂,照亮我们的疯狂

  《斯隆女士》是一剂致幻的毒药,让你飘飘欲仙,又生不如死,它连接起你脊椎的每一根神经,角色的每一个眼神,剧情的每一次转折,都牵动起你所有的感官,让你坐立不安。它邀请你投入全部的理智,又迫使你放弃理智,在震颤中转而依靠顿悟,寻求超越,以洞见这个世界背后的可怕真相。

  美国国会说客斯隆女士是一个可怕的女人,她扭曲、变态,对朋友和对手一样冷漠无情。她所有行动背后只有一个单纯逻辑:不择手段地取得成功。阻力越是巨大,结果越是不可能,最后的成功就来的越强烈。

  “游说的艺术在于比别人多想一步,根据别人会采取什么行动,先谋划好自己的行动。”这是博弈论的逻辑。她把这种逻辑推演到极致,成为自己行动的唯一根据。在博弈中胜出,是她活着的唯一动力,也是她的兴奋剂和鸦片。这个高傲、冷艳的女人,为了达到目的,可以轻易背叛所有和她有情感联系的人,把他们变成自己手里的筹码。

  当她为了获胜把一切都搭进去的时候,她是无敌的。在最绝望的时候,她总能找到转机;当山穷水尽的时候,她总能绝处逢生;她总是在最开始就筹划好了一切,她总是能比她的对手多想一步。她展示了一种变态的专业主义,一种像手术刀一样冰冷的理性。她总是可以像玩偶一样把对手玩弄于鼓掌。斯隆女士和对手“智斗”的过程,让这部电影情节紧凑,跌宕起伏,格外好看。

  政客普遍都是冷酷无情的,真正使斯隆女士与众不同是,她不是一个精确地衡量付出与回报比的人,像她周围那些理性的政客一样。她完全是被一种追求成功的狂热抓住了,即便搭上自己的职业生涯和遭受牢狱之灾,也要在眼前的斗争中获胜。正是这一点,使她成为某种异端,遭到来自系统的迫害,也使她成为她身边人眼中的怪物:“你曾经正常过吗?至少在你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

  电影从没回顾斯隆女士以前的故事,展示这个人物的心路历程。观众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从什么时候,她开始成为这样的人。这使她变得尤为神秘。关于工作以外的个人生活,观众只知道她嗑药、失眠,总是去同一家茶餐厅吃饭,定期去高级酒店找一个牛郎,“获得为工作而放弃的那一部分东西。”电影中的牛郎问她,“过这样一种生活,放弃家庭、朋友、孩子,你有没有后悔过?”她回答,“一秒钟也没有”。

  斯隆女士是那个充满暗黑的政治系统里的一朵奇葩。在她身上,有着《纸牌屋》中弗兰克·安德伍德一脉相承的精神线索。在国会传讯会的最后陈述中,她说,“这个政治系统已经腐败,议员们不再因为自己相信的东西而投票,只想着在这个系统里分一杯羹。你们努力想让公众相信我是这个系统的寄生虫,你们才是这个系统的寄生虫。”在随后的情节反转中,她把自己变成了对这个系统的绝大讽刺:每个人为了分一杯羹都不择手段,那我就要比一切人更加不择手段,而且我还比你们更聪明。最重要的是,我甚至最后能不能分一杯羹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是打败你们。

  她是大于生活的。现实中有不少类似于她的人物,但却不大会有和她一模一样的人。她的博弈论逻辑广泛存在于政治和商业实践,但此外人们往往还需要考虑、权衡许多其他逻辑,而她是纯粹的。她的狂热使她接近于一种象征,一个符号。

  但她又是有血有肉的。在和那个牛郎约会时,她总是小心翼翼地把交流限制在“金钱换肉体”的游戏规则之间。但有一次,当她似乎面临失败时,她在牛郎面前露出了她脆弱的一面。就是这短暂的瞬间,让牛郎对她产生了同情,最后在法庭上选择作伪证,也不愿作不利于她的证词。这个瞬间,对观众也产生了同样的效果。

  斯隆女士所有冷漠无情和狂热背后,是一种可悲。但不是她一个人的可悲,而是她寄生的整个生态的可悲,是美国民主的可悲,也是人类生存处境的可悲。它根植于人本身的缺陷。

  斯隆女士印证了帕斯卡的名言,“人类必将疯狂到那种程度,即便不疯狂,也只是疯狂的另一种形式。”她的疯狂照亮了她游戏其中的那个(这个)世界的疯狂。观众对她的认同,并不是因为她有多好,而是因为她并不比她寄生的那个堕落的系统更坏。

  当前观众的口味越来越沉迷角色的阴暗面,喜欢阴谋论的逻辑和存在主义的虚无感。《斯隆女士》和《纸牌屋》一样,迎合了这种口味。就像反乌托邦的科幻片展示了人类暗淡的前景一样,这部电影在另一个维度展现了人的渺小、微不足道,毫无理性。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电影热衷于设计错综复杂的情节,沉迷于叙事的游戏,用一个又一个不让人信服的反转给予观众震颤体验。《斯隆女士》在智力游戏的层面同样是出类拔萃的,当这种游戏和马基雅维利主义的世界观结合在一起时,就把电影的观赏体验带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

  ——————————————————————

  欢迎关注:

  个人公众号:加书亚在路上

  《斯隆女士》影评(十):Memorable Night,不是影评的影评

  今晚的电影算是一个period,所以应当被作为一个纪念。乐乐极力推荐这部,已经看过一遍,要和我再看一遍,就像当初要陪我看黑镜一样笃定我会喜欢。不出所料,无论是衣服、包还是关注的网红和剧,我们taste还是蛮相像。一边看一边惊呼剧情如此紧凑起伏,一边感慨女主无敌的气场、堪称教科书的衣服搭配、以及卓越的演技。电影结束后,又重温了看时不甚明了的开头,再次感慨。之后,我们又讨论了剧情、讨论了神编剧、讨论了奴隶社会的一诺和一土学校、讨论了支教、变形记及曾经的复兴学校。

  觉得此夜值得纪念不仅因为这是一个period,更是因为这是一个很棒的状态。也在和乐乐感慨,周遭的环境里,太多人在虚张声势,夸夸其谈一些自己一知半解的东西,伪装自己并不曾有的快乐生活。能够在夜深人静的聊些不那么急功近利的事情,真的是久违的舒心。

  希望,以后,依然可以如此夜。知己,难得,当珍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