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当家的饭桌读后感100字
《马当家的饭桌》是一本由洪渊植著作,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36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马当家的饭桌》读后感(一):不逃避的中年人
看完这本书。
孩子降生父母生病,每个中年人要面对的。作者一方面想维持小家的安静,又不得不面对沉重的亲情,每一次妈妈住院爸爸生病,都自责为什么不难提供父母更好的生活?为什么父母不能保重身体?在母亲忍受病痛、自己来回奔波时候,又不断想起与母亲的点点滴滴,又不断想在现在生活中留住那些回忆。人啊,就是这么矛盾。
非常真实,这就是中年人的心境。
《马当家的饭桌》读后感(二):饭桌修行
原生家庭是一本让人想合上的书,现实却让人一次次重新翻开。一心离开酗酒家暴的父亲,却放不下温柔能干的母亲;想带母亲逃离痛苦的婚姻,却又无法牺牲自己的生活。在这样充满愤怒、无奈、遗憾、内疚的拉扯中,年轻人终于一点点地建立了自己的天地,然而疾病、衰老、贫穷又将子女拉回父母身边。直到父母温柔地走进良夜,叛逆的儿子脑海中方才觉得那根连着两代人的脐带终于断开。
短期内看了两本洪渊植的书,都很喜欢。《不方便,但很幸福》侧重于个人内心世界以及小家庭的生活,《马当家的饭桌》则更深入的刻画了三代人之间的关系。作者真诚、诚实,既不包庇自己,也不歌颂别人。他描绘山居之美,但不粉饰太平;展现三代人之间的家庭关系,也不掩饰冲突。在技法上,《饭桌》比《幸福》更为熟练和流畅,“母亲”一章的叙事手法堪比电影高潮,对生与死的描绘触动人心。
当然,两本书之间最显著的不同是:男主角(作者本人)胖了好多!第二本书里,一家人的伙食比第一本书的时候好多了。希望作者多画多赚,吃好喝好啊:)
《马当家的饭桌》读后感(三):在生活与生活挤压的缝隙里,用餐桌一点一点撑出幸福的位置
与《不方便,但很幸福》同时买的《马当家的饭桌》,看完《不方便,但很幸福》觉得即使世界很难,但是拥有幸福的生活心态,无论在哪里还是会一点点幸福起来的哦。
看完了《马当家的饭桌》觉得很丧,开篇以为是延续了《不方便,但很幸福》,洪老师和妻子过上了剧本般幸福生活了,仿佛找了“财富密码”,一切都好起来。
看到中间父母部分开始和马当一起隐隐的忧伤,几年前就在内心做准备要和亲人缓慢的告别了,大学出来工作以后,意识到自己回家的时间会越来越少,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会越来越少,和从小温暖的外婆生活会越来越少,所以每年放假必回老家,年假也从来不出去旅游,能回四川就回四川。
但是每一次回去,待到3天以上,就开始想逃避,自己一点点建立的世界会被老家一点点侵蚀,每一次离开都要整理好久的心情,让自己再一次接受,我是一个在外打工的人,我是一个远嫁的人,我的生存方式注定我一年只能会一次或者两次家。
因为清醒的意识与珍惜,每一次回四川都会和外婆拍一张照片,都会陪她睡一个晚上,持续了几年之后,开始放松警惕,也许她没有那么快离开我,也许我下一次也来得及,也许不陪她睡觉也没有关系。
今年国庆在纠结是继续回家还是铁了心给自己放一个假,让自己也过一次假期的时候,被工作紧紧按在了公司。
姨妈打来电话,问我国庆什么时候回家,外婆在念叨了。他们都记得,我偶尔一次电话说可能国庆回家,他们都记得,我却告诉她们,今年回不去了。
从10月到11月终于忙完了项目,可以轻松坐在工位摸摸鱼了,却突然接到老妈的电话,老妈不会在工作时间给我打电话,接之前心里就咯噔一下,以为老爸或者家里生意有什么事情。
老妈泣不成声的说,“外婆,外婆,走啦”,我说“嗯,晓得了”
没有问什么原因,没有问什么时间,挂掉电话,在工作痛苦的蹲下,马上买了转机的飞机回家。
在机场候机厅的椅子上,一边写日记一边泪眼泪。那时才知道原来眼泪的阀门不是自己控制的。
看到马当的妈妈离开,看到马当为原生家庭与自己家庭生活之间的挣扎,原来生活都这么苦,原来每一个人都在生活的缝隙里挣扎。
我也要捍卫我的世界,我也想保护他们的世界,而普通的我,平凡的我,却没有任何超能力,只能在生活与生活挤压的空间,用餐桌用一顿饭,一点一点撑出一点给幸福。
《马当家的饭桌》读后感(四):【2020/11/24】『马当家的饭桌。是母亲的味道』
【2020/11/24】
#做手不离卷的阅读者#
[韩]洪渊植 马当家的饭桌
『马当家的饭桌……是母亲的味道』
2020年阅读之378
之前编辑送洪渊植《不方便,但很幸福》的时候一起给我寄了他另外这一本《马当家的饭桌》。《不方便,但很幸福》蛮丧的,有一种把你以为的那种远离尘嚣的乌托邦打破了给你看的感觉。洪渊植和妻子搬离大城市的理由就是很简单,因为穷,所以在那本书里,他画了很多自己抑郁的心情。
我以为这本书会好一点,“马当家的饭桌”,看上去是多么温暖的字眼,可后来发现还是洪渊植在尝试和自己和解的一个过程,在书里,他化身马当,记录了自己和妻儿居住在乡下,然后母亲离世前的一段日子。
真的是又丧又现实又在一切都尘埃落定之后似乎又汲取到了更多的力量。
父亲酗酒,性格粗鲁、对母亲动手动脚,于是成年之后的马立刻选择离开了家。有了家庭之后即使父母身体不好,妻子说吧父母接来一起居住,马当依然拒绝。好不容易离开了那个想摆脱的家,又怎么能再住进去?
太纠结了。我能体会到想摆脱原生家庭所带伤害的心情,可最后母亲离世,马当明明爱着母亲却没有很好尽孝的那一份心情却让我很是遗憾。当年身材苗条精神的母亲,在小小的厨房里为家庭做出了那么多的美食,可因为身体的缘故,比一般人更早过上了依赖药物存活的日子。还有贫穷所带来的,住在地下室六年,实在是太《寄生虫》了,而在这里,这并不是戏剧效果,作者的半自传让这一切更难过了。
我很喜欢最后的收尾,马当依然主打家里的饭桌,儿子已经能很好地自己走路,自己的菜园子也被经营得很好,而马当家的饭桌的味道呢?其实不是马当的味道,而是母亲的味道。虽然太老生常谈了一点,但是还是要说,树欲静而风不止。
努力赚钱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