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2020我的私人阅读十佳 by 木青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2020我的私人阅读十佳 by 木青

2021-01-13 22:30:48 作者:木青 来源:魏小河流域 阅读:载入中…

2020我的私人阅读十佳 by 木青

  小河:

  一年一度的「我的私人阅读十佳」征集又开始了。目前已经收到了很多邮件,我会整理发布到这里。

  今天的文章,来自木青。

  文/木青

  我是个文学性小说、散文的忠实爱好者,我喜欢从字里行间的罅隙中去窥探作者的性格特点、活在世上的姿态,也喜欢站在文字的彼端,去看故事里的起承转合,这种心理或许就像电影发明之初就是为了满足荧幕外的“窥探欲”那样吧。(以下排名分不出先后,先想到哪一本就写哪一本了)

  1、《人类简史》(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

  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科学革命、生物革命,人类从何而来?又将去到何处?不论作者的理论知识或者引证资料应用得如何,能够跳出自身,站在上帝视角去观察人类的发展,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2、《遥远的向日葵地》李娟

  入坑李娟的第一本书,逢人必推荐。勤劳乐观的母亲,高龄多病的外婆,被漫天黄沙裹挟的小白狗——赛虎跟丑丑,惨遭鹅喉羚啃了又啃的大片葵花…好喜欢她骨子里的有趣和诗意,明明是微小又枯燥困苦的事物,在她的笔下都栩栩如生起来。

  总觉得,看李娟的书,就像听一个充满童趣的小姑娘在你耳畔叽叽喳喳,讲她在河畔收集到的漂亮石子,讲她在万亩葵花地飞奔穿梭,讲她与一个哈萨克小男孩吵架争斗…细微的、活泼的,让人忍不住凑近耳朵听~

  这本书出版于2017年,这时候的李娟已经完全形成了成熟的写作风格——细腻、明亮,这跟《我的阿勒泰》、《九篇雪》、《阿勒泰的角落》等前期出版的探索性的、略显稚嫩的又有所不同。

  3、《你的夏天还好吗》(韩)金爱烂

  看过的第一本韩国文学,很惊艳。看了金爱烂小说才发现:文字细腻和感受力细腻完全是两码事,但她却两点都做到了。那种对于底层 人物困境的描摹,赤裸而真实。秘而不宣的隐忍与痛苦,无声的声嘶力竭,是社会庸常人的最真实写照。

  经常在读的过程中,因为那些细腻的语言而感到揪心和细微的战栗。我想这本书将是我探索韩国文学的起始点。

  4、《悉达多》(德)赫尔曼·黑塞

  表面是佛陀的故事,或许还带着脱不开的哲学意味,但看完才觉得写得竟是千千万万人的一生。穷尽一生去探索真理、追求高尚的法义,不如亲自去敞开胸怀、拥抱世界。

  

  5、《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林欣浩

  我一直觉得,在阅读方面直接去接受二手知识是一件异常可耻的事情,类同于考试作弊、打游戏开挂一样。但对于一个从前虽然是一个理科生但却拥有一颗文科心的我来说,我实在是太想快速知道哲学家们到底干什么了!

  正如前面所言,身为曾经的理科生,我的哲学知识非常匮乏,以至于亚里士多德总活在我的物理书里面,笛卡尔也永远被关在了我高中的坐标系里。直到看了这本书,我才终于摸清楚了这些经常在各类科目出现的优秀人才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对于哲学的贡献。

  脉络清晰、语言幽默生动,从苏格拉底开始,作者一路为我们拉通了一条哲学的简明目录,是哲学入门的最佳选择。但无论如何也是一个科普类的书籍,不能作为理论范本,如果想要了解更深层次的概念和哲学知识,那还是得捧起各种大部头开始啃。所以我愿称这本书为“哲学小白的兴趣敲门砖”。

  6、《沪乡记事》沈月明

  突然想起王朔在《动物凶猛》里面的一段话:“我羡慕那些来自乡村的孩子,他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乡,尽管这个故乡可能是个贫穷凋敝毫无诗意的僻壤,但只要他们乐意,便可以尽情地遐想自己丢失殆尽的某些东西仍可靠地寄存在那个一无所知的故乡,从而自我原宥和自我慰藉。”

  作为一个被乡村滋养大的孩子,很乐于从不同的作家笔下去了解属于他们的故乡以及回忆,所以很喜欢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也喜欢李娟的《我的阿勒泰》。在本书中,穿插的有趣元素很多——童谣、乡间民俗、还有我不太懂的上海南汇方言,这些都还原着属于一代人的乡村记忆,相信与作者属于同一时代的读者,一定会有更多的共鸣。

  7、《遗产》(以)露图·莫丹

  这是10本书里面唯一一本漫画。因为一处房产,三代犹太人战后首次重游华沙。对未经历战争的后辈而言,这是一趟认识家族、邂逅爱情的旅程,但对于战争的逃离者来说,这次故地重游或许还有更深的意味…

  战争对人有着怎样的影响?这本漫画选择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小视角进行述说,而往往通过这种微小的侧面来反映宏大的历史,才会见微知著,具有打动人心的效果,如同细针缓缓扎入心脏。故事也从几代人不同的线索展开,绘本画风、人物情感、叙事节奏等非常成熟。

  总而言之,特别经典的讲故事方式,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它被改编成电影。

  8、《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英)安吉拉·卡特

  一个二十多岁的人了,依然很沉迷各种童话、民间故事、妖魔鬼怪类的书籍,也怪不好意思的。古怪、恶趣味、出人意料…从西方民间搜罗而来的各类口述民间故事(或者说黑童话??),很难说清它们意义是什么,但是我还是欲罢不能,谁叫我是 “从前体”的狂热迷呢?

  9、《冷血》(美)杜鲁门·卡波特

  单就花六年时间去整理线索,深入探索两个罪犯的内心,最终写成这部新闻特稿这件事情,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极其讨厌被剧透的我,竟然能在开篇就被告知凶手的情况下,一直将好奇心保留到文末,作者的细致描摹功不可没。

  6年的时间,去揣摩凶手的内心,我在想,卡波特在一步步结构佩里的人生时,是否也在不断权衡自己内心的动容与冷漠。冷血,究竟是在形容“我无意要害这个男人,他是个非常可亲的绅士,直到割断他喉咙的那一刻,我还是这样想的”的凶手,还是目送着佩里处决的卡波特本人?

  不管怎样,纪实感与文学感交织的感觉真的太妙了!

  10、《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10篇作品,第一篇印象最深:年轻的刑警调查12年前的一桩旧案,但随着调查加深,慢慢发现自己阴差阳错就是当时案件的参与者。一个在时间线上十分缜密的侦探悬疑类小说,带着因果循回、救赎宽容的意味,很有意思。“我不能把湖水分开,但我能把这里变成平原,让你走过去”这句话我可能会记一辈子。

  - 感谢关注 -

  魏小河流域

  (读书、电影、生活)

  微博 | @魏小河

  B站 | 魏小河

  公众号 | 魏小河流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