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希腊精神》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希腊精神》读后感锦集

2021-01-15 00:36: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希腊精神》读后感锦集

  《希腊精神》是一本由(美)依迪丝·汉密尔顿著作,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3.0,页数:257 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希腊精神》精选点评:

  ●这本小书对于希腊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很细致的考察,以至于对我来说过于细致了。不过还是觉得缺乏了更系统的总结

  ●质朴的希腊

  ●总体晓畅呀,但最后的总结瞎了。。。

  ●拿起来会放不下的书。实在是美丽的文字,译笔也着实不赖。美丽的,古希腊的光辉。还在希腊先贤与一些英国作家间作了有意思的比较,可惜我都只是能读懂而未必完全体会了的。原本知道的太少。

  ●不管书写的咋样,我是真的被希腊精神感动到了

  ●好似一艘在黑暗中歌舞升平的巨轮,最终在唏嘘中沉沦,但足以照耀万世/ 伟大

  ●2006-39

  ●看了三遍,认真做了笔记,就差把全书抄下来了,梦游希腊了都。

  ●非常喜欢这本书.

  ●:K125/3132

  《希腊精神》读后感(一):辽宁教育出版社的版本

  伊迪丝.汉密尔顿是德裔美国人,女。对这本书除了深深地折服和热爱之外,我不能再说别的了。这本写成于1910年代的书,是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激情和理性的完美结合,就像希腊精神的激情和理性的完美平衡一样。比所有的现代作品都更现代,完美的自然和平衡,就像古希腊的雕塑,超越了一切时代!作者活了96岁,去世之前最后一星期还刚刚完成一部著作。简直就是我的偶像!古希腊也是本人最向往的时代。

  《希腊精神》读后感(二):希腊精神

  真正的生活只在古希腊存在过,之前没有,之后也不会再有。

  那是一个视青春年华为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视享乐为人生最大幸福的时代。每个公民都可以是哲学家、艺术家、辩论家、戏剧爱好者和运动员,那是一个人成为完整的人而全面发展的时代。没有人会为了纯粹为获得金牌而去将自己训练成运动机器,但是每个人又同时充满热情与活力,他们追求健康的身体与勇敢的精神。他们热爱阿波罗式的庄严崇高,同时又享受于狄俄尼索斯式的欢快热情。没有人能够想象一个希腊人是抑郁症患者或是一个狂躁症患者、一个破坏份子。他们从大自然中来,又以最纯粹的方式歌颂自然。所有希腊的神像都是人的雕塑,希腊人眼中的神就是完美的人。他们除了赞美人的智慧,更深知世界本身的无限魅力,他们探索宇宙天演,埋头于古老的物理和数学解析,创作最朴素而动人的悲喜剧。在古代辉煌的建筑里,大都是陵墓、神殿、王宫、城墙,而在古希腊的废墟中,还有剧院和体育场。他们同时向往真理、正义、民主,理性思考是他们的精神内核。

  这本《希腊精神》就是告诉你,希腊是个奇迹。

  然而光有赞美也是不理性的做法,其实不止希腊人的天然民族性早就了古希腊的辉煌,还有无数的机缘巧合才使得古希腊拥有那最瑰丽的几百年时光。其中一个关键原因,这本书几乎没怎么提,就是古希腊是民主奴隶制。就像村上春树在他书里写的那样:“要诞生真正的艺术,奴隶制是必不可少的。”希腊城邦里,绝大多数还是奴隶,由他们耕种、做饭、划船,公民才能够避免社会化分工造成的个体的狭隘,而成为完整的人,只有在这个背景下,公民才有大把大把的时间来完成上述一系列精神探索和肉体锻炼。(看看柏拉图的《理想国》就知道了,要多么多么闲的一个人才能写出这样一本书啊。)当然光有闲还不够,贵族世袭制度下的贵族也很有闲,但按照我一朋友的讲法,这个制度只能保存艺术而无法创造真正的艺术。

  在希腊之后,所有的艺术相当部分都是亚健康的——不是创作者处于亚健康状态就是作品是非健康的。华丽、虚饰、颠覆和扭曲成了之后一代代人的创作的主题与手法。这其实无从避免,按照“一切不可逆过程都是向着熵增的方向进行”的热学第二定律来看人类,其实人类社会也同样朝着紊乱与混沌方向前行,这一过程随着社会化生产的进一步扩大、人类工种的进一步细分还有人口的增加等等而无法逆转。体制决定了现代社会的政治家们只会带领人民把这个“熵增”的速度加快而不是延缓(打着“和谐”和“全球化”的口号)。这个过程就是忧郁的、夸张的,因而处于这个时代中的我们发现自己比起庄严、朴素,似乎更能接受那种非健康的黑暗、粉饰、忧伤,想来也就是这个道理。

  《希腊精神》读后感(三):与生俱来的光荣,人类文明的奇迹

  与生俱来的光荣,人类文明的奇迹

  ——读伊迪斯·汉密尔顿《希腊精神》

  希腊,一个伟大的名字,从公元前3000年出现的爱琴文明,经历充满英雄传奇的荷马时代,到神人同形同性、神话优雅动人的古风时代,城邦林立、文化繁荣的古典时代,再到文化大交流大汇合的希腊化时代。有太多伟大的名字闪耀在爱琴海的星空,有太多文明的遗存照亮破晓前的天宇。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诗人爱伦坡的句子呼喊出西方人对希腊的感情。

  希腊式西方文明的全员,也是人类古代文明最灿烂的时光。当今西方世界的各个角落,都留有古希腊的影子,整个现代社会的精神气质,都吸收了古希腊的遗产。理性的开朗,落落大方的竞争,坦诚和自信,对个人人格的尊重

  和对公益事业的热心,对身体美的热爱,思辨和求真的爱好,无穷的探索精神,这些令人愉快的气质,其实都是从希腊文化中得到的。

  关键词一:理性

  “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德菲尔神殿上的警言与世界其他地方的铭文迥然不同,这句神谕性的格言没有我们熟悉的宗教色彩。它强调了人对自我、对世界的认识的重要性,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人必须用头脑去思考。

  在巫术力量统治的古代社会,当人们把一切无法解释的东西都归于神鬼的时候,希腊人已经开始勇敢地正视这个世界,并对这个世界进行思考,希腊人是最早的理性推崇者。

  “希腊人是最早的科学家,所有的科学都源于希腊”(20页)热爱思索,努力寻求对万物的理解,希腊人渴盼对这个世界的更深一层的认识。他们认真地观察世界,并对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思索,理性的力量孕育出了科学的方法,也产生了哲学思辨。

  “希腊的艺术是智性的艺术,因为它是思维清晰的思想者们创造出来的,所以也是朴素的艺术”(37页)“表达要简明,这是希腊思想家的座右铭,也同样是诗人的座右铭。”(43页)希腊人对待外部世界的理性精神直接地反映在他们的艺术与文学作品中,不尚雕琢,显出一种朴素的美,直截了当,启发观者的头脑,激发读者自己的想象。

  关键词二:活力

  希腊人是最先开始游戏的人,希腊也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希腊人把生命的活力发挥的淋漓尽致。“希腊留给我们的所有事物中都铭刻着生的欢乐”(14页)因为希腊人深刻地了解生命无常,时光短促,所以他们享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永不失去对生活的品味。

  充沛丰盈的生命活力是希腊人的特点,也是喜剧产生的根源,“在埃及,我们看到的是坟墓,在希腊,我们看到的是剧院。”(15页)也正是这种充满生命活力的信念,引领希腊人走上前人未走过的道路,他们不会屈服于权威,君权从来没有在古希腊出现过十足的威力。希腊人都是自由人,他们只服从法律,只听从自己的自由意志,个人不再是无关紧要的城邦中的一份子,而是具有自由思想 的自由人。

  此时,自由的信念开始萌芽,对独立人格的尊重,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也始于这种对生命活力的推崇。在希腊,思想第一次获得了自由,即便是苏格拉底,也在其生命消亡后思想继续流传。言论自由的权力是雅典城邦中的一项基本权利,希腊人能自由的思考而不受任何教条的限制,这就是今日科学的基础。

  关键词三:平衡

  “希腊之所以人才辈出,正式由于澄明的思想的力量加上伟大的精神力量所产生的巨大的推动力”(250页)有了精神与理智的平衡,希腊人呢才会取得那样辉煌的成就。

  现代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将精神与理智协调起来,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对立,“在所有的平衡之中,希腊人获得的是最完全的平衡。希腊人没有将外在的世界抽象、淡化,而专顾内心的呼声,他们也从来没有拒绝精神而偏爱外形”(255页)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回到希腊人呢那里去寻找智慧。

  在全书之末,作者提出了我们应该向过去的悲剧大师们学习,看到实物的深层,认识到个人最宝贵的东西其实是所有人共同拥有的东西。希望通过希腊与现代世界的比照,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重归于黄金时代的希腊,找寻现实的良药。

  希腊,是一个奇迹。希腊,享受着与生俱来的光荣。

  《希腊精神》读后感(四):很励志的一本书

  一直以来,是把《希腊精神》这本书当励志作品来读的,每当对自己的人生或所处的时代失望时,就拿出来重读一遍,想起人类历史上曾有那样的时代、那样的人、那样的生活,就对自己的理想坚定了一分。

  讲到古希腊的悲剧精神时,依迪丝说:“和认为生活是一场悲剧看法相对的,是认为生活是肮脏的看法。当人们看到人性之中缺乏尊严和意义,人性是琐碎、卑贱的、而且陷入了凄凉无助的境地的时候,悲剧的精神就已经不存在了。”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社会就是这样一个悲剧精神已不存在的社会。人们虚无、反叛、解构,但最终,也很难同古希腊一样,建立起“精神和理智上的伟大平衡。”

  依迪丝笔下的古希腊人,宛如人类的偶像:他们身体强健、外形优美;他们天性快乐、对世界充满儿童般好奇;他们关注现实、理性而独立地思考;他们拥有自由的信念,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民主政体;他们既创造出科学,也创造出艺术上的伟大成就;他们的完美与深刻,后世无法比拟。他们让我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思考,如何才能像一个古希腊人一样生活:看到身边世界每一分每一秒的细微变化,探究这些变化,思考自身的存在,永远对知识抱有热情,热爱理性永远多于虚幻的激情,坚持自由的权利,相信有真善美值得追求,相信正义终会胜利。

  在一个高度发达但精神被污染的社会里,很难做到如古希腊人一样。古希腊人为何伟大?即使依迪丝也不是十分清楚。距今2500多年前,与希腊同时代的大部分国家都处于专制的君主制下,黑暗混乱、独断专行、骄奢淫逸,何以希腊遗世独立,如一泓清泉,映照出人类的理性精神?依迪丝只模糊地解释,也许因为希腊人生活在群山之中,山高路险、土地贫瘠却正好可以抵御外侮,因此他们不知死的恐惧,尽享生之自由和快乐。与之相对的是埃及,土地富饶、气候温暖,人民却饱受苦难和屈辱,发展出丰富的死亡艺术。

  与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人才越来越专业化相反,古代希腊人是全才。不管是将军、士兵、外交官,还是水手、神职人员,同时也是作家、戏剧家、艺术家、哲学家。正如康德之前人们只是把研究哲学作为一种业余爱好;20世纪初卡夫卡时代的布拉格,很多律师、公务员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作家,这种情况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少了。今天搞艺术、当作家、做学者的人,必须关起门来、用尽所有精力去做,也许效率更高,却失去了古希腊人游戏的心态、轻松自然的身段。当然我们不能因此批评现代人,因为我们身上大多背着沉重的生存包袱,古希腊却是个悠闲的时代,苏格拉底可以和斐德罗躺在梧桐树下几个小时,探讨艺术、友情以及灵魂的本质;古希腊也是精致优雅的时代,人们头上佩戴常青藤和紫罗兰编织的花环,在夕阳西下时参加晚宴,畅饮美酒、机智而风趣地对话。

  从古希腊流传下无数至理名言。刻在德尔菲神殿上的警言是: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希腊人对幸福的古老定义是:生命的力量在生活赋予的广阔空间中的卓异展现;伯里克利说,雅典人是“热爱美的人,但没有失去质朴的品味,是热爱智慧的人,但没有失去男性的魄力”;亚里士多德说:“是理性使人成其为人”;苏格拉底说:“我请你们思考的是真理而不是苏格拉底”;品达说:“愿神保佑我仍热爱美好的事物”……谙熟希腊语的依迪丝认为,通过英语的转译,我们永远也体会不到希腊文学作品真正朴素、简约的风格,但从希腊的雕塑、建筑中,我们可以窥得一斑。古希腊神庙简单洁白的大理石柱,衬托出的是蓝天、大海的美丽。这就是他们的思维方式:个体永远是自然的一部分。他们脚踏大地,从未如风筝一般好高骛远。他们热爱现实与理性,不做无谓的多愁善感。他们研究数学、几何、医学、物理、天文,以科学的态度认真观察所处的世界;他们思考美德、真理、友谊、智慧、自由,探究生命的本质,却不做太多的装点。

  即使是他们的艺术,也从不脱离现实。他们首创悲剧,让“痛苦借着诗歌的力量升华成快乐”。在悲剧中,他们不过多探究人内心的复杂矛盾,而致力于描写人与创造人的力量之间的冲突,即与命运的冲突。他们的喜剧对人间种种极尽讽刺与挖苦之能事,即使统治者与苏格拉底也不能例外。希腊的宗教,也不是借着不可触及的遥远世界安抚人心,而是在现世中寻找安宁。众所周知,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与人间的英雄并无二致,但真正的希腊宗教还是借着“卓越”的概念创造出来的。不管是在艺术还是哲学领域,人们寻求卓越,这种理想潜藏着“将人向上提升的巨大力量”。最后,他们在酒神崇拜中获得了自我的彻底解放,这依旧是场人世间的狂欢,而非对不可见的天国的向往。

  “只要可能,就尽量向高处看,去考虑那些不朽的东西,并尽力和身上最完美的东西保持一致。”这是古希腊人的“诗和远方”,而我们的世界,已很难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很多时候我们思维狭窄,只能看到地平线上的远方,却看不到思想上的远方。

  如何判断一个时代的文明程度?依迪丝认为,文明代表的是一种高远的东西,远非电灯、电话之类所能包括。文明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无法准确衡量的,它是对理智的热衷,是对美的喜爱,是荣誉,是温文尔雅,是礼貌周到,是微妙的感情。以这样一种标准来判断,现代社会的文明程度显然不及古希腊时代。我们对理智已经不那么热衷,更多沉迷于情感的宣泄和偏执的爱好;我们时代的“美”也陷入无标准可循的境地,更多的人喜欢的是特立独行的怪异,甚至虚假也受到推崇,美与真不再是不可分割的一对概念;荣誉也开始没那么重要,是为了个人利益可以牺牲的东西;温文尔雅、礼貌周到的人越来越少,愤怒冲动、冷漠疏远的人则越来越多;很少有人能体会到微妙的感情,我们的情感和生活都是粗疏的,忙碌中无暇他顾。

  如果说早在2500年前,人类文明在雅典时期就达到了一个高点,那么后来是如何滑落?依迪丝指出,古希腊也并非完美。雅典人曾以寡敌众、以弱制强,在希波战争中大获全胜,这是希腊民主制度对波斯建立在奴隶基础上的集权制度的胜利。但仅仅不到60年后,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帝国的梦想、对强权的追求开始腐蚀雅典,他们背离了自己的文明和理念,因此被正义和胜利之神所抛弃,败在斯巴达人的长矛之下。依迪丝不无遗憾地指出:“人性的伟业被击败了。希腊对这个世界的贡献停顿了,不久就终止了。一直等到几百年之后,人们才能接续上希腊精神的断点。”她指的是文艺复兴时期对希腊的重新发现,但在这之前,西方经历了中世纪的禁闭和黑暗,自由、理性、快乐的丧失。

  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道:“所有这一切的罪恶都源于贪婪和野心引起的权欲。”雅典人并非被斯巴达,而是被自己打败。人类历史上诸多罪恶的产生亦是如此,我们不是被敌人,而是被自己打败。

  《希腊精神》读后感(五):西方人的傲慢与无知

  为了备课,找出一本自己印象里极喜读的书,依迪斯·汉密尔顿的《希腊精神——西方文明的源泉》。这书是葛海滨翻译,陈嘉映给作的序,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陈嘉映先生是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的教授,研究西方哲学。在序中,陈先生自云,是一个希腊的爱好者,认为“希腊是一个奇迹”,认为自己对于西方文明的心情,像孙中山先生一样,“心怦怦然而向往之”。自然,对于西方文明的源头——希腊,更是如此。陈先生此序,盛赞希腊人的卓越、自由、简朴,以及在身体和精神之间、普遍和一般之间近乎完美的平衡,并云:“与希腊人相比,现代人一望可知和残废差不多。”葛海滨先生之所以翻译此书,与陈先生也有直接的关系。在译后记里,葛先生提到,他想了解古代希腊,向陈先生请教,陈先生在书架上挑出这本书很旧的英文版,云,非常喜欢。葛先生于是就有了翻译这本书的机缘。对这本书,两位的推崇是一致的。我记得这本书过去曾经有人翻译过,是八十年代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看葛先生后记在2001年,当是两位译者,不过前面那个译本,我始终都未找到。

  今天首先让我不满意的就是,这本书竟然没有标明所依据的英文版本的基本情况,这是相当令人遗憾的事。

  再看看自己三年多以前对这本书的标注,竟然划得满纸都是,印象里却只有“分析得比较细致、精彩”,其余却什么也记不起了。可见当时未曾真正用心,虽然满纸皆是,却没有提出任何疑问。今天因为要批改学生作业、核对史料,仅仅读了本书前两章,不但与从前的印象差距颇大。虽然不会怀疑上面两位先生关于希腊文化和精神的伟大的说法,但作者作为西方人的傲慢和无知,似乎布满了书页,令人慨叹昔日之我读书之粗心。

  第一章《东方和西方》,总论西方和东方文化的差异,以突出希腊文化在世界史上的地位。下面摘抄数条,以案语稍做分析。

  “在历史学上再没有人比得上修昔底德;……说起史诗,没有人可以与荷马相提并论;品达的颂歌亦无人能出其右;有史以来的四个悲剧大师中有三个是希腊人。”(第2页)

  案:史诗和悲剧恐怕无法否认,颂歌我完全不懂,《诗经》是否可以与之相比,自然难以断定。但在我的心中,《诗经》是最美的诗,个人意见,当然算不得数的。但是,在历史方面,真的就没有人可以与修昔底德相比吗?修昔底德诚然是了不起的大历史学家,可我们如果读过《左传》、《史记》这两部时代相差无多的中国史书,恐怕在各方面,史学、史识等,与之相比,都不遑多让吧。至于史才,恐怕还要略胜一筹。退一步讲,原本就是有差异、偏向的人,非要拔高到如此如此程度,只怕是作者思想上因为无知,而带有的先入为主的偏见,起了不少作用。如果这样的挑错算是吹毛求疵的话,下面的内容,可是任何稍有世界史常识的人都难以认同的。

  “在埃及,在克里特,在美索不达米亚,只要我们能读到这些史料,我们都会发现同样的情况:每个国家都由一个专制的君主所统治,他的突发奇想和感情好恶决定了国家的命运;人民境遇悲惨,慑威臣服;教士或僧侣组织控制着国家的知识领域。我们所了解的东方国家到现在也仍旧如此。”(第3页)

  案:数千年的历史里是否各国都是君主政治,本就成问题的,比如雅各布森在四十年代就专门撰文讨论美索不达米亚的早期民主的问题。至于君主政治是否都是专制的,也比较成问题的。就拿作者盛称的希腊来说,斯巴达是君主政治,但无疑斯巴达不是专制的。中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也是君主政治,可现在学者们多数都认为,那时还谈不上什么专制的问题。上面都成问题,什么突发奇想、感情好恶决定国家问题,自然是无稽之谈了。更令人惊异的是,君主政治是否人民就一定境遇悲惨?根据我们对历史的了解,罗马帝国时期,有过几乎长达两百年的“罗马和平”,中国的西汉前期、盛唐、康乾等时期,显然是一个人民普遍比较幸福的时期。当然,中国秦以后的君主政治即使在比较好的时候也会威胁到个人的自由与权利。但人的幸福感,各个时代恐怕有所不同,今人崇尚自由,古人,或他国古人则未必,以今人之精神取向衡量古人,不也是史学现代化之弊吗?再退一步,民主政治就一定带来人民幸福吗?看看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的雅典,只怕未必吧?

  作者接下来讨论东方人如何没有理性,希腊人则首先开启了人类的理性之门。

  “区分古代和现代、东方和西方的唯一标准是人在处理一切事物中的至上的理性,它产生于希腊并在所有古代社会中仅存于希腊。”(第4页)“我们的主要精力也花在增强我们对外部物质世界的控制上。……我们最主要的也是最具本质特点的活动是我们对智力的使用。”“我们西方人对所谓真实世界事物的观察与思考,在东方不受任何重视。”(第5页)“在埃及,人们注意的中心是死去的人。……这种情况是由两种原因造成的。首先是人生的苦难。在古代社会,普通百姓的生活一定悲惨之极。……在埃及和尼尼微,一如在当今的印度和中国,没有什么东西比人命更不值钱了。……相比之下,他们对现世的生活没有留恋之情,也没有什么让他们觉得比冥世更实实在在。……心怀恐惧、饱受苦难的人们不会去寻找理性的帮助。他们本能地从外界现实退却。……当埃及消亡之后,东方人朝着埃及指向的方向走得更远了。亚洲的悲惨境况是人类历史上可怕的一页。……现实——我们两耳所闻、双目所见、伸手可及、活生生的这个世界——被看成了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虚构的世界。……当人们越来越远离事实的时候,一种崭新的东西出现了。希腊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所了解这个世界开始了。(第6-11页)

  案:且不管作者把历经数千年变化和远隔万里的不同地域的民族,简单地视作一个具有共同文化特征和思维特征的群体,这样大而划之的思维方式在方法论上是怎样的荒谬,实在不值得驳斥。我们还是讨论作者的中心问题——理性。作者认为,有无理性是东方人和希腊人最大的区别。那么什么是理性呢?作者的解释很模糊,似乎包含了对外界事物的关注,而不是对来生的无穷尽的想象。而东方社会,因为对现实的悲苦,导致人们否定现实,把所有的热望都留给来世,因而受到僧侣的控制,僧侣为了维持自己的势力,又竭力宣扬非常繁复的神学理论和仪式,人的理智(如果有的话)因此完全消失。其实,理性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明白的。现代社会的理性基础,是由培根在他的《新工具》中总结的:通过对现实存在的事物的归纳得出认识。这与作者所论,并无大的差异,但培根只是讨论思想方法,并没有自负到认为可以纵论那些并不真的了解的事物。韦伯也是探讨理性为目标的大学者,一生分别对中国、印度、西方的宗教和传统中理性的因素如何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但读完韦伯的《儒教与道教》,可以说是失望得很,因为韦伯的理想太大了,在他根本不具备阅读第一手材料,因此也不可能精研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情形下,粗率地讨论中国的问题。可以说是雄心胜过了理性。当代华人学者黄仁宇把理性简化为数目字的管理,并以此来衡量社会的历史和文化,虽然作为华人学者,对中国的认识来得实在许多,但所用的方法之简略,在眼光上又远不及韦伯,可谓知一而不知十,有如此局限的理性,还能叫做真正的理性吗?我对此表示怀疑。这些学者和作者着力强调的都是理性,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在思想的方法上还是遵循了培根的原则,尽力寻求事实。而这本书的作者,在没有真正研究、甚至连严肃学者的研究著作都未认真看过,就在这里大谈东方人的无理性,这可以算作是理性的态度吗?如此说来,并无一个所谓抽象的理性,理性都是人们在观察外界事物和人类自身的时候,对具体问题的研究中表现出的彻底贯彻归纳法的思想方式。没有对具体问题的理性的方法,也就没有所谓整体的理性。这一点,对于历史问题来说,显得尤其重要。

  作者对东方的态度,根本就不是一个学者实事求是寻求证据的态度,感觉上就是看了太多西方殖民时期对东方大肆贬低和侮蔑的小报,而得到的一些似是而非的印象。如果用东方现在已经出土的文献和传世文献细致地论证,那是这篇小文所不能承担的任务。但我们还是需要拿出一些证据来证伪作者大而划之的所谓认识。埃及的纸草文献中曾经出土了一篇教谕文字,是一个商人带着儿子到首都的书吏学校学习时教训儿子的话,他列举了许多职业如何如何不好,农夫、剃头匠、织工、国王的侍从等等,都有种种不好的地方,只有书吏才是最好的职业。这样的教训在今天看来,自然未必就对,但当时埃及人确实是通过实践,认定书吏这一职业,是最有前途,也最稳定的,这样的认识,完全没有提到任何与来生和宗教相关的事情,前面《古埃及人的情诗》中也引述了两首哲理诗,都是如此,他们不但关注,而且是热切地关注现实,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的作者大概被金字塔这些遗留下来的与来生、宗教有关的事物迷住了双眼,对这些却视而不见,这些难道不算是理性吗?至于中国,我们可以举出更多的事实和认识。孔子的学生曾说:“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孔子不喜谈利,这很正常,但他对于谈论“命”或“仁”这样抽象的问题没有所少兴趣,却是一以贯之的。他自己说:“敬鬼神而远之。”岂止孔子,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子产也有过类似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当时关注现实而非鬼神,已经成为思想的潮流。人们甚至清楚地认识到,鬼神乃是人的工具。(《左传》桓公六年季梁语)另外,理性的方面应当是多方面的,无所不在的,不但是外部世界,人的思维和内心世界不也需要理性的指导吗?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但指出了知识与理性的关系,而且指出了实际思考中的界限。孔子门徒还说过:“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对于个人或者某个群体思想的有限性有着非常清楚的认识,这实在是对理性的更深入的反思。孔子以后的思想家墨子、老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等,都有很多非常理性的思想资源,没有读过他们的作者,难道不应当采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理性态度吗?比如,孟子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荀子就更为精彩:“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可以说充分发挥了孔子“多闻阙疑”的理性精神。相信其他地区的古人,也有许多理性的精神的体现。

  其实,理性还有一个明证,就是各国留下的种种重要的建筑遗址。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以及大量的城市遗址,没有关于外界事物多种繁复的实际的知识,怎么能够建成呢?作者可能会反驳我:这些的目的都是为了神的。金字塔自然是为了神和来世的,但没有清明的理性,如此庞杂的系统工程,完成这样的工程是不可想象的。难道世界上只有整体理性,而没有工具理性吗?难道人类认识的过程,不是通过单个的工具理性逐渐过渡到对理性原则的认识吗?况且,中国的长城,与神完全没有关系,而是抵御外敌的防御工事。

  如果再进一步说,作者实在是忽视了历史的连续性。希腊清明的理性,不是突然出现的,也不是希腊人独创的,而是接受了大量的东方文化再加以创造的结果。作者所盛称的希腊的艺术,我们在艺术史里非常清楚地了解,他们的雕塑,无论是技法,还是早期的风格,都来源于作者不断批评的埃及,甚至到了古风时代,我们比较古王国埃及的雕塑与希腊雕塑,还有着惊人的相似。更不必说文字了,希腊文字是大约公元前九世纪从东方腓尼基人那里改造而来,而腓尼基文字又是在吸收西亚楔形文字和埃及象形文字的基础上创造的。没有东方基于理性的文字,希腊文明又从何谈起呢?

  还需要说明的是,希腊的理性真的就如作者所说的那样纯而又纯吗?苏格拉底、柏拉图、亚理士多德等重要的思想家的思想,是希腊精神的代表,这是事实。但考察历史,实际生活中的希腊人常常并非如作者所言。最著名的就是希腊人对神谕的看重,无论何种事情,通常都要求之于神谕,这在希罗多德的《历史》中,可以说是屡见不鲜的。尤可哀痛的是,雅典军队远征西西里,在已经失败的情形下,本有充足的时间逃脱,但因为军队对月蚀的迷信,而耽搁了将近一个月,导致全军覆没的惨剧。其他类似的情形还很多,比如斯巴达人因为迷信而不能去帮助马拉松的雅典军队抵抗波斯大军,等等,不一而足。

  我们上面通过对东方理性的举证,对希腊理性的质疑,来证明在事实层面上,东方和希腊都是理性和非理性的混合体,所谓纯而又纯的说法是欺人的大言,或者未经证明的浮辞。因此,没有工具理性的所谓整体理性是虚妄的,甚至本身就不合于理性的要求。

  作者在第二章还提到一个非常可笑的观点:“不管怎样,我们在任何其他古代社会中都找不到欢乐的影子。而在希腊没有比欢乐更显而易见的了。在这个世界上,希腊人是最先开始游戏的人,而且他们的游戏活动有相当大的规模。……境遇悲惨的人们和辛苦劳役的人们不会游戏。希腊的那些竞赛在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是不可想见的事情。……但实际上埃及人不游戏。”(第12-13页)这一段前面我没有抄,可谓矛盾百出。作者声称,在埃及壁画里没有看到他们游戏的场景,否则在壁画中应当有所表现。真的如此吗?我们在埃及的壁画中看到过音乐家的表演,看到舞蹈家的表演,看到打猎的场景,不知作者为什么没有看到?是当时还未出土,还是作者视而不见?中国的例子我也懒得再继续写下去。相信看我这篇文字的读者早已经厌烦了。

  到底是谁没有理性?我相信在古代,希腊人的理性程度很高,近现代,西方社会的理性总体上也处在一个比较高的状况。对于东方的轻视,也不是起源于作者。黑格尔早就在《历史哲学》中把东方的文明视为停滞的文明。自然有其道理,但也同样有无知者的无畏。作者呢,在后面谈到希腊的专门问题时,也没有这么多问题。独独在前面讨论东方时,没有经过论证的所谓道听途说的知识和理性充斥了书页。对待思想和历史这样的非理性的态度和方法,发生在以理性自我标榜的作者身上,实在令人吃惊。我无意于因为作者的非理性,怀疑西方社会的理性程度。

  但真正让我奇怪的,是研究哲学,喜欢希腊和西方文明的陈嘉映、葛海滨两位先生在他们的文字中,除了对作者此书和希腊文明的推崇外,竟然没有提出一点点质疑,正如我三年前读到此书的情形一样。哲学家、学者如此,倒真让我怀疑起现在中国学者的理性程度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