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天皇的玉音放送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天皇的玉音放送读后感锦集

2021-01-18 03:41:3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天皇的玉音放送读后感锦集

  《天皇的玉音放送》是一本由(日)小森阳一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80,页数:3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皇的玉音放送》精选点评:

  ●shit...真是顺理成章啊....

  ●“终章”真像是《劳动新闻》社论

  ●日本左派反思战争的小册子,里面对于天皇在战争结束和麦克阿瑟治日的一些细节都有讲述,也是昨天在图书馆小读,不错的历史读物。

  ●水平很差

  ●第一次这么认真地读《终战诏书》。虽然理清楚了天皇在战争中的权限,某种程度上对两颗原子弹不可推卸的责任,包括三代天皇不可回避的战争罪责,但还是因为对战前战后天皇和国体间关系没什么感知,所以有些不知道最终的剑指。倒是和《在这世界的角落》最终出现的那段天皇玉音形成了绝佳的参照视角。

  ●“面对他们那语言感觉的极度贫乏和幼儿式的自我戏化,我只感觉到羞耻,心情为之沦落。”

  ●看完这本书,冒出一个想法,如果中国出一本像这样说毛泽东的书,会不会被禁?应该反思的不是只有日本而已

  ●书写到后面就是在扯淡了

  ●对日本军国话语的细致分析还是有见地的,不过作为中国人,可能会过分轻易地接受书中的论述

  ●择日

  《天皇的玉音放送》读后感(一):日本宣传部怎么不管?

  买了十多年的书,今天看完了然后才想起来今天是今天是日本投降日。这本书详细地进行了日本在战争结束前后的一系列细节描述,让读者知道了日本接受两颗原子弹的原因竟然是天皇为了保住传说中的“三种神器”而推迟接受了波兹坦公告。让人知道了美国在占领日本之后,为了防止共产党势力以及美国控制局势而尽力为天皇免责的历史。整本书一直坚持天皇才应该是头号战犯,也对美日关系进行了抨击。整本书读完之后,对天皇在战争中的责任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清楚了为什么战后还保持天皇制。 不过,更大的感触是,对这样一本念念不忘要审判天皇的书,日本的宣传部也不管管。

  《天皇的玉音放送》读后感(二):自虐史观

  以前曾经说过石平这个人(http://www.sfview.org/tintin/?p=373)。作为一个华裔,在日本不遗余力的攻击中国政府,甚至将矛头转到自己出身的中华民族之上,其动机实在令人难解。不过显而易见的是,这样的行径在日本必然是很吃得开,也一定会有许多人为之“脱帽致敬”,盛赞石平为“尚存勇气与良知的人”。

  当然,我真正要说的是小森阳一。

  日本近年来流行“自虐史观”这个词。意思是说,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某些日本人自己往往习惯于夸大日本错的地方,无视日本好的方面。这个词是日本右翼分子拿来攻击左翼人士的,但有时候不能不承认他们说的也有一点道理。就比如说小森阳一的这本书,有些地方写到日本天皇终战日前的种种举动,其中有一处说其在终战之时考虑的都是国体如何如何、神器如何如何,丝毫不考虑下层民众的生死存亡,此罪大焉——这个批判实在让人哭笑不得。拿今天民主自由的标准去扣当年日本天皇的帽子,就好像说王安石变法代表下层民众、司马光反对就是地主阶级……僵化的原教旨马列主义者原来是无处不在的。话说回来,不要讲二战时的天皇,就是今天的中国,又有多少领导人真正会考虑渺如蝼蚁的民众?小森阳一以此来批判日本天皇,即使是中国人的我,也觉得太有些罔顾当时的现实了。

  《天皇的玉音放送》读后感(三):几点总结

  因为短评的字数限制,所以写在长评中,其实还是短评。之所以选择推荐此书,主要是因为下述第三点,另外对于国内普遍的对日本的盲目现象,本书至少从某一种角度提供了认识的道路。

  第一,作者是日本左翼学者,其亡父小森良夫为日本共产党负责国际工运的干部,其母亲为日共的诗人小森香子。他是日本左派组织“九条会”的创始人之一,同时还是中国清华大学的座上宾。政治立场鲜明。

  第二,作者是“文学”学者,主攻结构主义符号论。本书中的“裕仁天皇”成了符号学研究的主体。我本人非常质疑作者的政治哲学素养,在感情上不假节制地进行政论攻击,甚至对天皇的人身攻击,至少损害了本书的客观性和严肃性。(此点不排除是翻译造成的。)同时作者对政治的操作原则表现出了某种傻乎乎的天真感,令人啼笑皆非。

  第三,作者对《终战诏书》,《人间宣言》和“和平宪法第九条”的文本阐述非常精彩!

  第四,客观而言,从1951年直到今天,日本始终处于旧金山体系中,这是其与真正的战争胜利者美国之间构成的组织关系,才是现实的政治客体。如果片面地用雅尔塔体系和《波茨坦公告》来看待日本,乃至以此来处理与日美的多边关系,是建立在危险想象上的轻率举动。

  第五,最后再批评一下作者对“神器”的批判。把“神器”仅仅当作某种东西,剥夺其政治和历史的意义,是完全机械的唯物主义论点。“新灭国,续绝学”!国家意识与文明的客观载体,就是“神器”所代表的文物。这一点无需证明,凡是有文明意识,特别是受东亚文化圈培养的有常识之人皆感同身受!

  《天皇的玉音放送》读后感(四):反驳“自虐史观”

  1,作者的叙述显示了更多的解构主义的特征,而不是马克思主义(传统意义上的含义)的特征,因此楼上将小森说成“原教旨主义马克思主义”才真是不知所云,令人哭笑不得。

  2,马克思本人明显的表示过,他相信意识形态是历史性的,时效性的。换句话说,是变化的。因此如果将这个原教旨的帽子扣到马克思那里,并且定义为僵化的(还用以前的红色书写法作为证据)更像栽赃。

  3,以往的阶级叙述的最大错误在于将阶级看成一个牢不可破的整体,就如同民族主义者将民族,国家主义者将国家看成一个鲜活的整体一样。因此强套这个概念时自然会问题多多。

  但是楼上大概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些问题:

  首先,这种红色的历史书写几乎总是简单直白的用概念给历史定性,而小森对投降前的裕仁的描写中并没有以任何概念来给这段历史定性(至少中译本如此),而只是以当代日本读者为对象,说:你们看,裕仁那小子所在乎的和你们的利益是不一样的。

  其次,红色书写的目的是服从当时的总体意识形态需要的。今天反红色的书写亦然,反对这种书写的人自问一下,在利益因素以外,难道没有给自己行为(犬儒式的)辩护的“无意识”存在吗?而这种给自己行为的辩护的存在,恰好明白无误的彰显了这就是现实生活,而那种意识不过是人类思维能力和现实作用的产物而已。所以说对现实的服从不也正是一种现实的掌握者控制下的意识形态吗?

  第三,历史即文学,任何书写出来的历史都不会是绝对客观的。小森的作品难道不是面对当代的吗?

  个人认为,作者是希望在日本社会中进一步的推进民主化。对裕仁投降前的话语的解析我刚才已经说明了,作者并没有给其定性说成是什么什么主义,也就是说并不是自命书写客观历史,而是要和日本民众对话。明白是要告诉民众:对天皇的美化和对其战争罪行的免责是今天的日本民众所不需要的!

  当然,小森习惯将当代的意识形态当成普适标准去衡量,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但本来,这本书作为一部学术作品内容并不很深,也没有提出什么理论或者解释什么理论,因此有这样的问题也在可容忍之列吧?

  至于自虐史观云云,实在是不知所云,大概也觉得鲁迅的作品同在自虐史观之列吧?但是这种自虐——如果你坚持称它为自虐——史观对日本人来说需要,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也需要。因为这并不是病态的自虐,而是希望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痛苦体验来重新思考我们的生活。

  如果楼上给出的具体反证都是些不成立的东西,那么自虐史观这样的大帽子貌似就没有权力给小森扣上,不是吗?

  《天皇的玉音放送》读后感(五):脱帽致敬...

  《天皇的玉音放送》这本书,豆瓣里至今只有两个人作了评价。五个读过的人里面,其中一位兄台的简短附注里赫然写着:“卖国奴,流氓气”。我不清楚这其中“卖国奴”指的究竟是谁,然而,这样一本日本学者揭示靖国神社深层次问题的力作,于本应会有热烈反响的中国却读者寥寥,未免会让那些尚存勇气与良知的人痛心。摘录书中一段有关《终战诏书》的文字与评论,谨此向冒着生命危险说真话的小森阳一教授致敬。

  裕仁《终战诏书》之片段:

  朕着帝国政府通告:兹已接受美英中苏四国之共同宣言。

  始初,图谋帝国臣民之安宁,偕万邦共荣共乐乃皇祖皇宗之遗范,此乃朕之拳拳所之者。所以宣战于美英二国者,实亦出于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宁故。至若排他国之主权,侵彼领土等所为本非朕之志也。然,交战业已四载,朕之陆海将士勇武善战,朕之百僚有司励精图治,朕之一亿庶众克己奉公,各尽最善;但战局并未好转,世界之大势亦于我不利;加之,敌新近使用残虐之炸弹频频杀伤无辜;惨害所及之甚实不可测。若继续交战,终将招致我民族之灭亡,进而更会破坏人类之文明。果如斯,朕将何以持保朕之亿兆赤子,何以谢慰皇祖皇宗之神灵。此乃朕着帝国政府接受共同宣言之缘故。

  对始终偕帝国戮力同心致力于东亚解放之各盟邦,朕只得深表遗憾之意;对死于战阵、殉于职守、毙于非命之帝国臣民及其遗族,每当虑及,常五内俱裂。至若负伤、受灾祸、失家业者之福祉,乃朕深切轸念之所。惟今后帝国所受苦难本非寻常,尔等臣民之衷情朕亦悉数知晓。然,大势所趋,朕堪难堪之事,忍难忍之物,欲以之为万世开拓太平。

  小森阳一的评说:

  虽然说到了‘终战’,但是,文中只将‘宣战于美英二国’视为问题。然而,接受《波茨坦宣言》是‘针对美英中苏四国’进行的,因此,理所当然地应该涉及与‘支那’即中国间的战争问题。可是,文中排除了中国和苏联,显然这说明其创作意图是要把战争期间限定在1941年之后。

  正如千本秀树所正确地指出的那样,这个《终战诏书》中‘不存在战败认识’,‘关于对中国所进行的侵略,一概不予理会’,实质上它是一个‘继续天皇制的宣言’。

  ‘所以宣战于美英二国者,实亦出于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宁故。至若排他国之主权,侵彼领土等所为本非朕之志也’。这种近乎强词夺理的扭曲的措辞,充分体现了当时昭和天皇裕仁及其亲信试图集体篡改历史的整体形象。

  首先,将针对美国与英国的太平洋战争定义为‘自存’自卫的战争,由此我们可以明白,他们试图掩盖侵略战争的事实。第二,暂时将‘帝国’与‘东亚’分离出来,在此基础上重新组合,以此佯装自己身上不存在通过发动一系列‘排他国之主权,侵略领土’ 的侵略战争而进行殖民统治的历史。第三,通过一概不涉及对中国所进行的战争的手法,隐藏了他们对中国所发动的侵略战争正是与‘美英二国’展开太平洋战争的主要原因的事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