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云门舞集与我》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云门舞集与我》读后感100字

2021-01-21 01:46: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云门舞集与我》读后感100字

  《云门舞集与我》是一本由林怀民著作,文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7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云门舞集与我》精选点评:

  ● 深秋的时候读到这本书。窝在被子里度过一个下午,温暖而欣慰。 我以为积累是这样的,在一定的时候必定厚积薄发。这样的时候,时间就是最好的证人。并且,在这样人心浮动的当下,还是有人很固执,还是有人很顽固地坚守自己喜欢的东西,会有派遣掉孤单的感觉。那种感觉,像是找到可以依靠的一面墙。安全而实在。坚守,然后心安理得地活着。是林怀民。

  ●在火车上翻到彩页的《行草》,身旁一农民工打扮的大叔说,这不是张旭的古诗四首吗?顿时觉得中国文化有望,仍然生生不息

  ●林怀民以饱含热情和温度的文字,将中西舞蹈世界的故事娓娓道来,也让人见识到如何用晓畅的语言评论舞蹈作品。个人认为上编介绍云门创业历程比下编更胜一筹,当中体现的对身份的强调令人动容,也从侧面反映出台湾与大陆间的微妙关系。

  ●林怀民行文堪比云门之舞 《滥觞》一篇写得尤其好 在淼旁边读完;)

  ●美国经验

  ●对

  ●他经历的我们也必要经历

  ●多年前父亲买来送给一位在四川的舞蹈家朋友,我在寄出之前看了一遍,因为没想到父亲会买这样的书,林怀民的名字我最早在三毛的《背影》中见到过,对于我这样的舞蹈门外汉来说,他的文字也非常之诱惑,从这本书中知道了尼金斯基,感觉是神一般的人物,可惜他的舞蹈好像是没有录像资料存留的。

  ●當然好的。

  ●在斯多葛书乡读完。上篇散文不错,写维系舞团、生活所感。 "黄帝时,大容作云门,大卷……" (语本《吕氏春秋》) 据说五千年前的黄帝氏族崇拜云,纪事设官皆以云命名,因而产生了一种最古老舞蹈:“云门”。不过因为年代久远早已杳如云烟,空余这个美丽飘渺的名字。 1973年,留美归来的台湾文学青年林怀民却以“云门”为名创造了当代舞蹈团“云门舞集”。

  《云门舞集与我》读后感(一):舞到忘我

  也许,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地成为舞者,在舞中忘我。但是,我们可以试着去体会,哪怕是做一个旁观者。

  用肢体去体现舞蹈,用舞蹈去体现东方精神。然后,忘记肢体,忘记舞蹈,忘记东方或是西方,甚至彻底地忘记自己。

  作者写到台湾市民给他的鼓励,让我体会到民众的宽容和善意,以及对艺术的关心。这就是艺术的土壤吧。

  我们需要土壤,也要甘当土壤。

  《云门舞集与我》读后感(二):热爱生活

  怀民先生是倾着满眶的泪表达一个人对生活淡定着的执著。

  云门,舞。

  一个男人。

  坚强的意志。

  温柔的心灵。

  所有源于对生活的细致与专注,

  于是艺术是不会枯竭的。

  他的文字,并不是出神入化。但从中,总能感受到一种生命的热度。比他写得好的大有人在,只是不是每个能写的人都可以把生命的延续赋予每一个符号。搞艺术的也大有人在,只是不是每个冠之为艺术家的都可以细腻的感受着生活。人们太容易忽视或忘怀,然后离弃。

  《云门舞集与我》读后感(三):我没有选择成为舞者,是舞蹈选择了我

  有文采,毕竟又有新闻体和介绍体

  介绍西方舞蹈历史一节好看。

  本书中所收的照片艺术性强

  尤其是尼金斯基的《天方夜谭》《牧神的午后》照片。

  邓肯在希腊神庙的照片,都趋向于申。

  玛莎,葛兰姆的话:“我没有选择成为舞者,是舞蹈选择了我,就这样舞蹈变成生命的全部。”

  日本雅乐见习记:一天晚上,外务省的接待人员带我坐地下铁到明治神宫附近聆赏雅乐。路灯下走过迂回如河川的小巷,推开一扇木门,时光突然静止。模糊的琵琶,笛声,浮在晚春的夜晚里。踩过地上的樱花,沿着苔青的石板道往前走,黑暗深处流泉淙淙,忽然想起李义山的诗:“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春之祭舞》

  百花 吐露芬芳, 女神扭转腰肢。

  《云门舞集与我》读后感(四):想到7月云门舞集演出后林怀民的简短访谈

  保利剧院的演出结束后,林怀民留下与观众有简短的沟通。令我印象深刻。

  Q 为何云门舞集的演出比较多在国外,而很少在台湾或国内?

  A 云门舞集在有观众的地方演出,云门舞集虽然经常在世界各地演出,但是每年数次会在台湾广场,田间,免费演出,观者4万人。

  Q三十几年来,你最大的感悟

  A活在当下。没有计划一定要如何如何,现在的东西表现在舞蹈里就好了,想做什么就去做就好了。

  Q中华文化的优势及体现?

  A我不喜欢谈优势的东西。身为一个华人,接触的多了,喜欢的是中华文化的东西,做东西的时候会放入很多,并不是刻意体现优势之类的。好的东西和中华文化体现没有必然的联系。并不一定戴着中华文化的帽子,竖着横幅的东西就是好的,那可能是垃圾。

  Q外行或许看不懂

  A每个人看舞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没有绝对的对错。因为喜欢,感兴趣而去看去做的事情,时间久了,就会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这样就很好了。我做舞蹈是因为喜欢,感兴趣, 我认为做一个东西首先要有趣。

  Q关于红楼梦

  A美国著名编舞家说过:芭蕾舞可以表现一个母亲,一个女儿,但是不能表现出一个丈母娘。舞蹈表现感情,无法表达复杂的社会关系。叙述是节目单的事情,故事都在那里面,舞蹈只是纯粹的身体的表达。红楼梦这么复杂,我不会再碰了。

  Q您是否曾集体创作

  A收集材料的时候是集体来做,但是不会有集体创作。我根本不相信集体创作这回事。创作是很私密的事情。

  《云门舞集与我》读后感(五):老林。

  非常清晰有力的表达,又慷慨给出了无限张合舒展的余地;舞蹈也好文章也好,他的好奇心和热情从来源源不断,对生命始终都抱有鲜活的态度,我被这态度打动。

  转眼真的60岁了,老林。不再是《寒食》里那个英气逼人的书生。岁月曾经急促地历历写就却也最终要温和擦去那曾名扬在外“暴君”的称呼。唯有时间,令我们变成慈悲与从容的。偶尔一次看到05年10月份《新周刊》对他的访谈,惊讶于那两张随文刊出的照片,同事说他“看上去有点衰”,我笑了,不得不承认。

  不得不承认,一个人或许可以在有生之年无限激励起对生命的好奇心与热情,却永远都无法强势地与自身肉体衰退的进程讨价还价。因此庄子才会说,我们最大的忧患来自我们的身体,等到没有形体了,还会有什么好发愁的呢?

  05年11月4日,旷工半日去上海看《红楼梦》的封箱演。在大剧院一楼的咖啡座等开场,彼时离正式演出还有两个小时。坐在一个角落里,无聊又拘束地等着我的一杯咖啡,忽然直感坐在对面半开放式包间的一群人里边,有他。

  瘦。黑衣。普通话。

  聊天散后,见他们退至大厅,大家纷纷要求与他合影。他一一答允,间或遇到熟悉的老朋友,非常开心的与对方拥抱,又好几次于人群中双手合十,仿若赞美又如同祝告。

  我跟在大家后面,看着闪光灯频闪,犹豫可不可以拿出相机,因为总觉得这是一场私人化的、朋友间的见面。最终还是远远地拍了一张,回来后发现似乎是他与蒋勋的合影。:)

  开演前有个小讲座,有幸坐在第一排,听老林讲云门也讲红楼梦。虽然老早就晓得然而当亲自面对时还是有些惊讶于他对于美好事物所表现出来孩子般的热切。被感染,亦觉得那热切对我来说,始终也是一种鼓励和安慰。

  “感动你的是什么?以及你为什么受感动?是不太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是不是仍然有被感动的能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