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孟子旁通》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孟子旁通》读后感锦集

2021-01-23 00:19: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孟子旁通》读后感锦集

  《孟子旁通》是一本由南怀瑾著作,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45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孟子旁通》精选点评:

  ●【2014.12.31-2015.01.09】 。去年年初看完了论语别载,今年看了孟子旁通。南师写的非常生动,整本书扣合着旁通,旁征博引,通过古今各个年代同类故事的例句,让人很容易理解了孟子的理论。更是展现了一个书生气质有些郁郁不得志的孟子形象。因此对孔孟理论有了一个梗概的了解。

  ●……为国为己很难说。

  ●《作为凡人的孟子》,或曰《如何与领导谈心—战国篇》。读了大半个月,从北京到西安,从桌上到床上……一路读来,南师无非比常人更懂常识,却已有启慧疗效,后人不可不察啊!7.28读毕。

  ●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震撼”,特点是各种旁征博引,也就是旁通的来源吧~

  ●旁征博引,纵横驰骋。作者知识面太广,不过有些地方有点跑火车。

  ●作者和儒家

  ●多度辨别

  ●个人感觉比论语别裁 更好看

  ●只有梁惠王……

  ●真的很罗嗦,如果只想格物致知,不用齐家平天下,还是找个直白点的注本读读吧

  《孟子旁通》读后感(一):这本书跑火车跑得太厉害了。

  寒假回家重新翻了翻,作为给不读古籍的年轻人做个入门指引,随便聊聊中国古代文化轶事还行,毕竟南老先生的优点是随和轻松,读起来压力比较小。但是《孟子旁通》这本书跑题跑得太厉害,对孟子原书思想的阐述在书里反而占不到主要地位,都被东扯西拉的故事给搅和了,要想正儿八经的当《孟子》的入门书看还有点不够格。

  《孟子旁通》读后感(二):入门宜读耳

  本书只详细解说了《孟子》中《梁惠王》的上下两章。对读古籍做个入门指引,运用“经史”参合的方法,以当时的社会发展和人物为背景,来讲述孟子的学说和思想,笔调轻松,丝毫无有呆板之处,内容驳杂。然南师著作,多为演讲记述,故文中多老人家絮语,有些散漫和拖沓,许多地方可一掠而过,但不失为闲时拓展知识的一本小书。

  《孟子旁通》读后感(三):是时候了

  盯着家里的书架,不知道有什么可读的,发现了好友曾经留下来的南怀瑾《孟子旁通》,非常合眼缘。读了几句,欲罢不能。因为跟暑假里所思考的问题有很大关联。例如,为人和处世,例如是否还要做好人以及中国文化的发展。总想着可以从南生那里找到秘籍,后来发现并没有秘籍。只是读完后有些失落,转而读《庄子諵译》舒坦多了。

  《孟子旁通》读后感(四):对于有些筒子说南书跑火车很厉害的看法!

  我想筒子们都没注意这一点吧,南老的书很多都是写着“南怀瑾 著述”而非“南怀瑾 著”。别看只差一个字,意思差远了。著述什么意思,说白了就是讲课的纪录啊,就是南老先生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课,然后学生们整理出来的讲课纪录,一开始就不是正儿八经的学术著作。讲课要是古板,那还有人去听嘛?百家讲坛这么受欢迎也就是这个原因。筒子们可以去对比一下《禅海蠡测》这本书,上头就是写的“南怀瑾 著”,拿这部书对比一下,你就可以发现,南老自己动笔写的书完全不像“著述”系列书的那种风格。原因很简单,一边是自己写的,一边是上课时讲课录音的纪录。

  《孟子旁通》读后感(五):仁道和崇古

  读完这本书,感觉上没有《论语别裁》给我的震撼大,南怀瑾先生在这本书中展现了他的博学,由孟子的著述旁征博引上下五千年,真的很精彩。但是对于孟子和其思想体系本身分析介绍,似乎略显单薄。。

  孟子是对孔子的仁道实行”吾道一以贯之“,对战国时期接待他的国君们大谈特谈之,但是效果不佳,真的是一般人只重眼前利益,而忽略百年千年的大利,恐怕只有圣人们能”一以贯之“了。事实也是证明了行大利才能恒久,所以梁惠王,齐宣王已无多少人记起,但是孔孟至今享誉千年,闻名世界。在这一点上,我倒是联想起巴菲特了。。看来猛人都是有些共同特性的。。

  孟子和孔子一样,都很崇古。尧舜禹汤自不必说,尤其推崇周,从周的太王,到文王武王,周公,似乎那是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我想太王对孔子孟子来说,恐怕不亚于孔子孟子对我们,都是古人,难道真的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九斤老太的”一代不如一代“?在这一点上,我持保留意见。。大白话说得好”儿孙自有儿孙福“。

  但是不可否认一点,像孔孟,老子,慧能这样的大思想家,在现代的社会中不大可能出现了。其实大自然没有改变,不定期的会公平的赐予我们人类少数几个从生理结构头脑聪明度上来说的”圣人“,但是人类世界运行的规则变了,人们和自然的交互方式变了,使得这些”圣人“们不能把自己的那一份”天才“,百分之百的用在”真正的思考“上,这恐怕也是我们人类发展的悲哀所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实到了”万物“,反而离”道“是最远了,从万物倒退回去,才是真正的”道“啊。

  这对生活在现代科技中的我们,对日日关心房价,天天操心股价,每每流连忘返于奢侈品的我们,有没有一点启发和深思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