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洪水与饥荒》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洪水与饥荒》读后感摘抄

2022-04-13 03:02:5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洪水与饥荒》读后感摘抄

  《洪水饥荒》是一本由[美] 穆盛博著作,后浪丨九州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洪水与饥荒》读后感(一):本书订单发货太慢

  元月3号京东下单,咨询几次客服,回复元月25号以后才能发货,且发货时间不确定。本想尽快收到书看呢,目前这个状态,真是急人。

  包邮区,也没有下雪天气,下单时也不显示缺货,一直推迟实在无语。

  客服几次回答也给不出合理解释,实在不懂哪个环节出了问题。,,Ծ^Ծ,,^ω^(^・ェ・^)(ಡωಡ)hiahiahia( ´・・)ノ(._.`)╮(╯_╰)╭(︶︹︺)哼٩(๑^o^๑)۶ヽ(○^㉨^)ノ♪(ಡωಡ)hiahiahia(☝`˘ω˘)☝(^・ェ・^)

  《洪水与饥荒》读后感(二):请谨慎购买此中译本

  

20201年1月1日看到书讯的时候很开心,想着这本书这么久了终于出了中译本。兴高采烈奔走相告。但对书名、译者还是多少有些疑惑和陌生。首先觉得书名翻译得和原著差别比较大,其次是第一译者的研究领域是先秦史。但这只是个小念头一闪而过。过了几日看到原作的推文,先是震惊后是觉得可怕。如果出版社拿到版权之后可以与作者零沟通,那作品的质量谁来负责?

原作都没看过的译本,我不会购买,休想从我这种领“低保”的人手里骗走一分钱。

  《洪水与饥荒》读后感(三):未破未立:当代汉学家对中国史研究的瓶颈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革命的成功成为世界的焦点。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汉学家出于了解中国革命成功的原因,开始研究中国。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费正清及其弟子。无论是理论建树还是史观史法,都使以考据专长的国内史学界为之一振,西方学界对中国史的研究,成为学界众捧的“香饽饽”,尤其以80年代以来最盛。医疗史、环境史、性别史、量化历史、微观史等新史学陆续出现在各大顶刊版面上,国内学人挤破脑袋要发的刊物已被“新史学”占据。

不得不承认,西方学界与中国学界研究中国史有着极强的问题趋向。每当西方学界提出一些新的观点、新的理论,国内总会有拥趸者蜂拥而上。其实,西方学界无疑是敢于提出理论,敢于提出新的问题。但是,也是这一点,经常被年轻学者诟病为“未有一手资料”。诚然,在费正清之后,无疑只有施坚雅一人从中地理论中提出了区域研究的方法,施氏之后,再也无人。

本书的作者提出了一个“能量”“新陈代谢”的概念来反映人地关系,在我看来,无疑是“地理决定论”的悦耳版本。本书所勾勒的有四方势力,KMT、CPC、日军、百姓。如果按照作者所提出的能量学说,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KMT和CPC、日军是三种细菌,百姓是细胞,黄河是血管,河南是人体。KMT和CPC、日军在血管中不断侵蚀细胞的领地,且要去统领细胞,要求细胞去供给营养,从而壮大自身的能力。经过多年的时间(1938-1950),四种势力在人体内不断角逐,细胞分清了KMT和CPC、日军三种细菌的面目,KMT和日军是恶性细菌,要不断侵蚀细胞领地,且要求细胞供养它们。而CPC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其与细胞共生,促进人体的恢复。以上是作者的观点,我用一种较为通俗易懂的解释展现出来,其中是否有问题,留给众人评说。

我想说的是,西方学界对于中国史的研究似乎已经“走不动了”,无法再去提出震动史坛的观点了。此一方面是中青年的断层,另一方面是西方学界已经将眼光转向其他地区。此有利有弊。中国史学界研究史学问题多是遵从傅斯年的“一份史料讲一分话”的考据做法,讲故事是一个行家,将历史事实尽可能的还原出来;而西方学界多喜欢从全球视野看待中国问题,使中国史研究既不特殊,却又特殊的矛盾心态展现出来。若史学界少了这些理论或“大胆”的想法后,不知道何时才能又破又立。

史学的碎片化问题日益严重,需要多种视角来研究中国问题,更期待中国学者的共同努力。

此书,并未提出新的问题,回答了中国革命成功的“人”的因素,但鉴于河南史研究的“空白”,给出4星。

  《洪水与饥荒》读后感(四):“广义”生态学视野下的历史叙事

  在卜正民所著的《秩序的沦陷》中,我们看见日本侵略者在抗战初期的江南五城中,以颇为高效的手段恢复了行政秩序,甚至在中国人民愤恨的情感和敌意的氛围中,建立起了“合作”关系。

  至少从1938年开始,日占东部沿海和江南地区基本恢复了相对安定的经济和社会秩序。

  但是在1938-1945年的时间里,霸占着黄泛区东部的日本占领者,如果说在“合作”领域有什么作为的话,无非也就是驱使劳工修建东岸堤坝,把“祸水”留在国民党保有区域内。

  在战争环境和严酷的自然灾害下,侵略者的本性完全暴露了出来,豫东地区也一直是扫荡与反扫荡最惨烈的战场之一。

  自然灾害及其次生灾害,不仅是破除“殖民主义”迷思的试金石,也为历史叙事提供了更多的维度。

  本书英文正题的汉译名应是《在中国的战争生态学》。作者试图使用自然科学的概念视野来组织历史叙事,1938-1950年的河南黄泛区研究显然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书名中的“生态学”具有两重含义。狭义的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生态学”所研究的对象是黄泛区的自然状态的演变。广义的“生态学”还包含对当时社会中的各个“有机”部分及其关系的研究讨论。

  不同于通过气候变迁史或疾病传播史来推导历史演进的轨迹;对历史的“生态学”研究更注重人与自然多方面的互动关系,其所追求的不是历史的“合理性”或“可能性”,而应该是某种程度上的“必然性”。

  用混沌理论来打比方。如果气候史和疾病史研究的是振翅的蝴蝶,那么“生态学”应该研究的是洛伦茨吸引子。

  尽管本书的作者穆盛博(M.S.M)意图将热力学原理、熵增、生物能量等自然科学术语应用到历史研究中,但这些科学术语在叙事中的应用都显得表象和粗疏,反倒是他援引的威廉·麦克尼尔的“军事寄生”学说,精准地总结了1938年之后黄泛区的社会动态过程。

  换句话说,穆盛博几乎在用整本书的内容为“军事寄生学”理论做了一个堪称完美的历史演绎。

  1945年之后,国民党政府迫于巨大的内战压力,依然以军事寄生的方式利用河南地区的资源;与此同时,中共已经开始尝试用新的管理模式来组织辖区内民众的生产力。

  所以在广义的“生态学”视野中,中共的胜利不仅是政治和军事上的胜利,也是自然人—社会组织—自然环境三者构建合理的生态学关系的胜利。

  《在中国的战争生态学》给当代历史研究者最大的启示,或许是用一种更宏观的方式来考察历史问题。在历史舞台上,人固然是重要的演员,但自然的布景同样是叙事线索上的重要一环,我们很难想象放错了布景的戏剧还能按照原来的样子重演。但要做到更娴熟地融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依然是件艰巨的工作,穆盛博的尝试充满了真诚与决心,但这条道路才刚刚开始。

  ~~~~~~~~~~~~~~~~~~~~~

  题外话: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也得知了出版社翻译工作中的一些风波。对我们上了年纪轻的人来说,这在上世纪的外国著作译介过程中屡见不鲜。出版社在获得版权后,按照国内的“风向”进行编译(注意是编译),是司空见惯的事。但是这事发生在今天,还是令人有些哑然失笑,好在全书的翻译平实流畅,对于非学术研究型读者来说也没有太多不便。

  另外译者或是出版社还给本书按了个带点畅销书意味的新书名《洪水与饥荒》,想要在市场上生存的心态可以理解,希望今后翻译工作再多些严谨吧。

  《洪水与饥荒》读后感(五):《洪水与饥荒》导论:战争中的天灾与人祸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