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梵高画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梵高画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1-31 04:43: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梵高画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梵高画传》是一本由李斓 / 李睦著作,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2020-1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梵高画传》读后感(一):梵高的画语人生

  

向日葵,星月夜,这两个词足以让人联想起梵高,只因为他们足具代表性,可纵观梵高的一生,你会发现,他此生最爱的兴许是素描。他自小接触素描,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着一幅幅融入了情感的素描,即使时光变迁,若干年后再欣赏,依然会被他的画打动。从欣赏他的画,到细致的了解梵高,我走了一段挺长的路。

若你有幸读了李斓、李睦合著的《梵高画传》,你便可以轻松走入梵高的绘画世界。这是一本以梵高画作为基础,按照时间线串联起来的传记作品,这一点不同于其他的梵高传记。《梵高画传》一书中选取了将近300幅梵高极具代表性的作画,作者通过阐释绘画,结合历史、生活、情感,试图还原梵高与众不同的一生。

读过史蒂芬·奈菲的《梵高传》,马丁·利贝的《我心如葵》,贝尔纳黛特·墨菲《梵高的耳朵》,如今再读李斓、李睦的《梵高画传》,很是轻松,也觉得此书更为好读。说起好读,原因有二:其一,以绘画为基础讲解,颇为有趣,也不让人觉得累;其二,作者均为国内作家,书中语言是直接创作,并非由其他语言翻译过来,就语言习惯来说,更容易让人接受。

因此,了解梵高的入门书籍,选《梵高画传》自然是没错。

其实,不管读哪一本梵高的传记或是相关作品,最大的感受便是心疼。心疼他的坎坷不平成长经历,跌跌撞撞的创作经历,一生被贫困缠身,却始终坚持梦想不放弃,更令人唏嘘的是,有生之年他不受待见,离开之后却成了众人瞩目的天才画家。

读《梵高画传》,最让人心疼梵高处有三点:

其一,梵高父亲去世后,他饱受非议,最终无奈离家,直到去世前再也没踏进家门半步。对于梵高父亲的去世,家人一直以为是梵高的原因导致的,在父亲去世后,他最后一次回家,原本是可以分到财产,最后他也觉得愧疚,一分钱没拿就此离开。自那之后,即使心念家,他也只远远的看着,画着家周围的景色,尤其是那些剪去树梢的桦树。

其二,为与弟弟提奥签订协议而“抗争”。自从梵高一脚踏进绘画的世界,他坚持初心,只画带有情感的作品,为此他坚持素描创作很多年,可在那个年代,水彩更受人喜欢,他开始很难画出满意的水彩作品,也自然没人愿意买他的画。久而久之,他备受贫穷困扰,若不是弟弟提奥一直资助他作画,可能他根本生存不下去。虽贫穷,可梵高却是一个孤傲的人,他很骄傲,在面对别人非议时,他能想到的竟然是与弟弟签订协议,仿佛签订协议之后,他每月的150法郎,就成了工资一样。听起来这是件可笑的事,可仔细回味之后,更是心疼梵高,他这样看似幼稚的行为,在维持着自尊。

其三,梵高的热忱与高更的冷淡,自他丢失耳朵直到离开这个世界,再也没能见高更一面。虽然画家是孤独的,可梵高其实一直希望有人一起绘画,弟弟提奥为了弟弟能有人陪伴,重金邀请高更去阿尔陪伴梵高。高更最终去了黄房子,可他是为了成名,他深知只有提奥可以帮他实现梦想,但梵高却并不了解这些。一面满腔热情的梵高,一面心怀目的的高更,在他们出现争执后,后果自然不堪设想。而就是在这一段时间,梵高的耳朵丢了,对于梵高的耳朵究竟是怎样丢失的,这一点一直是世人讨论的点,书中的观点更偏向两人争执中,高更误伤了梵高的耳朵,情急之下,高更想到的却是离开,甚至还带走了梵高画的向日葵。可即便如此,出院后的梵高还是希望高更能够回来,可惜他的愿望没能实现,而在此后若干年,他请求再次见高更,亦是被拒绝。梵高这一切的经历,甚至让人心疼,他把高更当朋友,高更似乎是将他当作成名的跳板,过了河,还要这座桥作甚?

也许天才注定是孤独的,不管是超前的画风,还是无人理解的对待作画的态度,在绘画这条道路上,梵高一直孤独的行走着。天才亦是有短板的,他有着超强的绘画天赋,却对生活管理的一塌糊涂,最典型的便是对钱财的管理,书中无数次提到“白痴”这一词。

好在,时间总会见证一切,属于梵高的声誉,终究只会属于他。纵观梵高的一生,他就像是天空最闪耀的那颗星,至今,仍无人能撼动他在绘画界的地位。

《梵高画传》一书,对于理解梵高及其画作很有帮助,所选的画也很典型。当然每个人对于画作的理解也是有偏差的,对历史的分析也存在差异,如果想要更好的了解梵高,可结合《梵高传》,《渴望生活》一起来看。

  《梵高画传》读后感(二):天上最亮的星星

  梵高一直是我非常欣赏的一位画家,他用他的手创造了一个属于他的世界。一直没有时间读书的我,遇到了这本巜梵高画传》 初期: 梵高先生出生在荷兰一家很显赫的家族,他的母亲是一位画画的老师,梵高先生也许是随了自己的父母,画画方面特别有天赋,但他的父母一直没有发现这一点, 让人感到遗憾。 后来,梵高先生去外地打工,途中遇到了也喜欢画画的知心朋友,俩人互帮互助。 梵高先生生活三起三落,恋爱的不愉快,画画途中的烦闷心情,掺杂在里面。

  看到梵高先生画的第一眼,就觉得跟真的一样。和现实中的别无二致。

  这是梵高先生9岁时画的画,从狗的神态来讲,就很逼真。看到这幅作品就感觉狗当时是遇到了自己认为的敌人,但在他的眼神中也看出了他的小害怕。但是谁又会想到这是9岁的小梵高画的。

  这幅作品名为《临终的女人》 什么是死亡?死亡以后回去哪里?每一个人都会有这个问题。梵高先生小时候也在想这个事情,对死亡一直都充满着好奇。他说“和我们这些活人比起来,死者似乎更为沉静、神秘、有尊严…… 他们好像没有死去而是睡着了,让人倍感珍贵 。”这幅画把人那种安详的状态完完全全表露出来。

  这幅是梵高割掉自己的耳朵的自画像,有人一定会疑问?无缘无故为什么要割掉自己的耳朵。

  高更和梵高先生是一对知音。但因为俩位艺术家的不断争吵。高更离开了,他无能为力割掉了自己的耳朵。有的人可能会说这点小事不至于吧!但我认为在自己最心爱的艺术面前和知音离去,纵使自己感到伤悲。从这幅画中,从他的眼神中我似乎看到了痛苦,包着的纱,隐隐想到割掉耳朵时那血流不止的血,没错他用自己的画笔在发声,在感慨。但他又无能为力。

  他也变得越来越憔悴。

  《星月夜》是我最喜欢的一幅画。他用夸张的手法,优美的线条勾勒出了这样漩涡状的夜空,给人一种安静,清幽的特点,似真似幻。让人看见就产生喜欢的情感。

  这幅画名叫《鸢尾花》是梵高在精神病院画出来的 ,从这幅画当中体会出了梵高的孤独抑郁之感但在孤独之中 又不缺乏对生命的向往。 梵高是印象派作家,不论是他的自画像还是花来说,都给人 一种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感觉,梵高的画作还有许多,如果大家特别喜欢梵高,也可以去买这本书观看。 梵高有时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个精神。为了艺术,疯疯癫癫的一个人。

  在创作期间,他抑郁了甚至得上了精神病,但依旧在画着画。让人在画中体会到了生活的美。 看画犹如品人生,是梵高先生告诉我,在自己热爱的事业当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 挫折,都应该尽快走出来,找到最佳状态,做天上最亮的星星,让自己闪闪发亮,做最好的自己。

  《梵高画传》读后感(三):《梵高画传》:每个在生活里挣扎的人,都是英雄

《梵高画传》引言:

看这本《梵高画传》的时候,我正在经历一段特别绝望的感情,我有好多话想和对方说,可是我不知道时机合不合适,我不知道对方是不是在忙,我不知道他会不会觉得我说的话其实很无聊,会不会觉得我特别没有分寸感,他对于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其实一点兴趣都没有,一切都是我的独角戏,所以我爱得特别克制,也对这段感情感到特别吃力。

也经常睡不好,做梦,梦见给他打电话,说我买了双鞋子,瞬间长高六厘米,只听见电话那头他说,不好意思,我很忙,你能不能不要打扰我,我以为我们只是普通朋友,你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把感情寄托在我身上。

你看,我连做梦都如此绝望,他其实并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可是我却因为一个梦的关系,开始反省我自己是不是太过粘人了。

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来开导我,说一切根本都是我胡思乱想,是我在感情里没有安全感,而心思又太过敏感,所以患得患失,这些话轻描淡写,根本没有用。

可我在看到《梵高画传》这本书的时候,却有被安慰到,因为人们只有在看到别人比自己过得还惨,还难过的时候,才会觉得原来自己不是一个人。

关于本书:

这本书收录了许多梵高的绘画作用,有素描、有油画、有水墨画,按照时间的线索,从他绘画入门,到各个城市流亡的时期,讲述了梵高一生的艺术时光,再结合历史、生活、情感等几个方面的文字素材还原了梵高坎坷的一生。

通过绘画和通俗易懂的文字,讲述梵高彼时彼刻的心路历程,绘画背景,解析美术技巧,图文并茂得还原了梵高一生的爱恨离合,我们能从中体味到梵高的抑郁症和痛苦根源,以及对绘画的热爱,他的怪癖,他的不通人事、不近人情,他深刻懂得底层人民的困苦,因为他本身就是底层人民,而他又跳脱于底层人民,用旁观者的眼光清晰地审视自己,剖析自己,通过绘画逃离现实,描绘现实。

我们能看见他无比热爱生活,哪怕被生活折磨得遍体鳞伤,哪怕被人看不起,被人嘲笑,哪怕身体痛苦、精神痛苦,也顽强得用绘画布道,去描绘美好明天,安慰我们这些一样在爱情里、在生活里苦苦挣扎的人。

《梵高画传》敏感是我们的座右铭:

内心纤细、敏感,大概是我自己的致命伤,容易想太多,因为特别渴望有人能懂,而对方稍有一点回应,立刻掏心掏肺,所以恋爱起来特别吃力。安慰和劝解对我似乎没什么用处,除非不爱了。

但是敏感有时候也是一件好事,就是在看书、看绘画的时候,特别容易共情,容易感同身受,而梵高的绘画,就像是从尘埃低处开出的花,因为艰难困苦,因为饥寒交迫,因为不被人理解,因为被排挤,因为郁郁不得志,因为发了疯想要证明自己,越想要得到人的尊重和看重,越在意旁人的眼光,活得越累,越敏感。

像进入一个怪圈,在生活里,爱情里苦苦挣扎不得解脱的时候,看到梵高也和我一样,只是他把他的情绪发泄在画里,我把我的情绪发泄在文字里,也是一种安慰。

所以也特别能理解,他画里的情绪, 他想表达的含义,再配合上作者的解读,更是锦上添花。

《梵高画传》

我特别喜欢的一幅画作名字叫《有沙丘的风景》,我看画的时候,就感觉很压抑,有一种被雨打风吹的感觉,狂乱的风吹着哗哗作响的树,乌云铺天盖地淹没大地。

作者解释道,他在雨中淋了很久才完成,他的一生画了很多树,虽然谈不上什么高超的技巧,但是你能从中看见树木顽强的生命力,与风雨做斗争的不屈精神,就像我们每个在爱情、在生活里苦苦挣扎,却找不到出路的人一样。

我特别能理解那种挣扎,想放弃,可放弃之后无处可去,又想再坚持一下,可坚持之后却又是更深层次的苦痛折磨,循环往复。

树欲静而风不止,因为人心还在跳动,所以还是会被这世间的苦难触动。

我们知道梵高的结局,所以看他的画作就像是在看一出伟大的悲剧。

而每一个在生活里挣扎的人都是英雄,梵高是,我们也是。

End。

  《梵高画传》读后感(四):为什么我们要选择救一张画?

  

2017-06-12(安锡动画电影节)《至爱梵高》面世,在一个传播度并不算特别高的剧场里,在一群外人看来极为小众的群体中,这部电影依旧得到了盛赞,对于梵高的拥趸来说,这部纯粹使用62450幅油画拼接而成浩大工程极尽美感,同时电影也还原了一百余张梵高原画,也侧面讲述其本人坎坷一生的变迁和改变。

对于远离绘画艺术,或者只是粗通这一门类的人来说,梵高这个名字所代表的或许只是印象派、向日葵,又或许是穷困潦倒死后才生命万丈的代名词。可那些人眼中的梵高又是什么样子,在这位艺术家短短三十七年的人生中,又有着怎样的悲喜呢?

《梵高画传》第三章写道:梵高,可以说是精神上的抽离者,但又是一个典型的焦虑型抑郁症患者。

这句评价得从两个角度来看。

说他是精神上的抽离者其实是每一个艺术家的通病,正如我们常说喜剧演员是最痛苦的职业,因为在生活中他们如此悲伤,那些努力追求艺术,甚至如梵高一般除了绘画对一切毫无感知的人来说,出生于一个正统式基督教家庭是一种拘束。他很难对那些规矩、伦理、社交产生兴趣,即使在他年轻的时候同样也有过爱人的经历,但梵高从没具有过表达情绪的能力,他与时代是如此格格不入,反抗的方式也只有冷漠和爆发。

同时,梵高与时代的脱轨还不仅限于社交能力的乏力,很多人应该都听过他的画不受重视的原因来自超出时代的审美。比如印象派,比如抽象概念,比如浓墨重彩,但另一方面更主要的在于,当一个艺术家在世时,他的作品除了情怀价值更大一部分还在于变现能力,那个时代最好的变现流派该是什么呢?是宗教和贵族,是对上层阶级带着讨好的“写实”,梵高并不擅长这个。源于他在矿区做传教士的经历,在早期他还在用素描和写实派的时候,他的笔下最好的人物是矿工的妻子,是播种者,这看起来并不“优雅”,可如今想想却如此高尚。

而另一方面的抑郁,这一部分有些宿命注定的意思。家庭的驱逐、诸多事业的不顺、圈内人的不理解,这种种经历其实或多或少都源自其本人不善交际、极为木讷的性格,这种性格也使得梵高的学艺生涯极为辗转,叔叔给他提供画廊的工作被他搞砸、他人为其提供石膏像练笔被他拒绝、父母为他混迹在底层感觉丢脸、弟弟提奥屡屡赞助他经费依旧要听他的吵闹。梵高不是学院派,他跳过了看石膏像检验线条感的过程,直接进入了研究生活和人类的状态,毋庸置疑他是个天才,寥寥几笔就可以将现实还原,但这不是他喜欢的,他想表现的是人物背后的气息和想法,不是光线的折射,而是心底的颜色。

在生活里,他看不懂最基本最简单的人情往来,但在艺术里,他洞悉了最深处的情绪和悲喜。

这种与众不同让梵高接触到印象派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他变得更加孤独、无法让人理解,可命运在撕碎他的同时,又在努力将他向大师的路上推去。他相遇了高更,在黄房子里经历了“脱胎换骨”的成长,可从此也彻底失去了正常人的思维逻辑和那个永远不知道是谁割走的耳朵,梵高自愿进入了精神病院,好像在试图逃离那个虚伪荒唐的世界。

他说:对我而言,疾病和死亡构不成恐惧。可能无论身在何方,对梵高来说最重要都只是画画那一件事吧。书中如此点评这个时期的梵高——“此人一直在用他的画笔创造诗意,这个人不论有多难过,也会一直用他超级敏锐的直觉给人间制造美丽的时空。”

“他仰望太阳。然后他用手抵住自己的太阳穴,抠动扳机。他倒下了,脸埋在肥沃又发出刺鼻气味的麦田里。他回到生生不息的大地母亲的子宫里去了。”欧文・斯通在1934年写的传记小说《渴望生活——梵高传》的这一段,不知道打动了中国80年代多少文艺青年。

不过在《梵高画传》中,可能要打破了很多浪漫主义者的臆想了,那个有关“自杀”的说法其实从未得到过佐证,太多的证人表明那晚的梵高是腹部中弹,更合理的猜测,也许那是一场他杀,也可能是一场“玩笑”后的走火。

用温暖的语调来讲述这么一场漫长的故事,可能是我喜欢这本书的最大理由,在传说中,梵高是疯子、是审美的颠覆者、是穷困一生证明大师永远孤独的典型,但在书里,他是有温度的,他热爱底层人民,钟情于观察劳动的生活,他喜欢明快的颜色、喜欢星空和一切美好的东西。梵高的画里藏着的从来不是对抗和讽刺,他就是想用自己的方式爱一遍这个世界而已,所幸,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他。

李诞在辩论场上的那句话说的很有道理,讨论任何一种艺术作品的价值都剥离不开对其背后故事的解读。

当我们站在一张画下,所能联想到的决不能仅仅是线条与色彩,你会想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有过多少人如你现在一般站在它的下方驻目凝视,你会想了解在它的诞生的那一刻他的创造者正经历着怎样的悲喜,你会好奇它经历过多少次转手和颠簸、换过多少真心或者假意爱着它的主人,才来到这里。对于这一切,我们可以赋予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信仰”,此时此刻的信仰正来自于推着它一步步走向王座的经历。当然,生命同样无价。

站在理想主义的宏观叙事下,为了艺术勇敢牺牲固然可贵,实际上我们的历史上也的确存在如此多的践行者,上世纪三十年代年代,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故宫运出了最为珍贵的一万三千多箱文物,在14年的时间里,这些文物辗转两万多里,分三路南下,几乎没有一件损坏。这是大义使然,但小情并不代表不该被珍惜,我们应该对这些承载了民族脊梁的英雄致敬,可同样也不该对不了解“八大山人”的故事就发以讽刺。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所热爱的事物的权利,每个人所钟情的可能也无法达成共鸣。

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有关救画还是救猫,亦或是拯救音乐与文字,更或者是捍卫二次元与竞技,大概就是将你了解的故事说给更多人听,让更多人知道你钟情的东西于你而言并不只是一张纸、一幅字、一条数据,那是你和你的同行者们共同坚守的,有关信仰的一件事。

  《梵高画传》读后感(五):梵高为什么到死后才被圣徒化?是性格和私生活耽误了他

  

文森特·威廉·梵高去世时,真正喜欢他画作的人不超过10个。那时是1890年的7月,在巴黎郊区奥维尔小镇为他送葬的人也不到10个,没有请牧师,只有为他治病的医生哭述着:文森特永远不会死,他是一个巨人,他是一个伟大的画家……

梵高死后六个月,一直想方设法帮他卖画的弟弟提奥·梵高也在极度悲伤中去世了。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梵高的画仍然不被公众看好。直到近半个世纪以后,人们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这个叫梵高的疯子画家,创造了一个比现有世界更灿烂、更单纯、更能给人以慰藉的世界,在他的绘画里,生命燃烧的光芒是如此的耀眼和温暖。

在新书《梵高画传》中,作者为我们讲述了梵高那疯狂而多舛的一生。

01.艺术天才的诞生和一事无成的10年

1853年,梵高出生于荷兰布拉邦特省的一个村镇。幼年的梵高性格古怪,喜欢独处,一不高兴了就要发脾气。在他8岁那年,做了一只手工小象,只因为父母夸了他几句,他就认为父母的夸赞不真实,一气之下把小象砸碎了。

梵高的母亲曾经学过画画,也教给自己的几个孩子画画,可是,她却没有发现梵高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和美术方面的天赋,经常在收拾房间的时候,把梵高画的画儿当废纸扔掉。11岁那年,父母把他送去一家私立学校读书,可是四年后,他却自己退学了。

梵高的父母本身不富裕,可是他有个叔叔,是欧洲最大的画商。这个叔叔没有儿女,他把梵高当成自己的继承人,可以继承欧洲一系列重要的陈列馆。

辍学后的梵高就来到叔叔的画廊打工。起初,他也满怀希望地尝试着让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画商,然而,经过几年的学习和锻炼,他的业绩平平。21岁那年,又因为失恋导致他原本就有些偏执的性格更加怪异,当客人征询他对某幅画的看法时,他会毫不迟疑地说出那画是多么的糟糕,这样的评价经常惹得顾客不高兴。最终,画廊经理不得不开除了梵高。

失去工作的梵高回到家里,想跟父亲一样,做一个神职人员。家人当然很支持这个决定,帮他报考了神学院。刚开始,梵高很喜欢这段学习生涯,每天投入16个小时的时间,用来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同时,他还阅读了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而且把法语和英语水平掌握得与他的母语荷兰语一样流利,对德语也相当精通。

可是一年后,梵高又厌烦了,他进入布鲁塞尔福音传道学校参加了三个月的培训,在没取得牧师资格的情况下,去了比利时南部蒙斯附近的博里纳日矿区,当了一名没有工资的传道士助理。

博里纳日是当时欧洲条件最差的一个老矿区。污染、瓦斯爆炸、矿井坍塌等事故经常发生,梵高对这里的生存状况感到极度震惊,他放弃了能让自己生活好一点的待遇,搬进矿工居住的窝棚,把自己能够拿出来的东西全部分给了矿工,为争取矿工的安全利益去和矿主谈判。然而,这些所作所为并没能为矿工的生存带来什么改变,反而引起了福音传道委员会的不满,他们认为梵高的邋遢形象侮辱了教会,牧师应该是中产阶级的典范,而不是跟矿工打成一片的流浪汉。因此,梵高不仅没有得到转正,反而连最低阶的牧师也没当成。他成为矿区的一名真正的流浪者。

不过,也就在那时,他想当画家的志愿被激发了,他写信恳求在巴黎工作的弟弟提奥,给他邮寄绘画所需的资料、工具和生活费。他开始画矿工,并把这当成自己的使命。

那一年,梵高26岁。

02.畸形的爱情和疯狂的耳朵

梵高21岁那年,爱上了房东的女儿乌苏拉。这是他投入的第一段感情,也是一段单相思,最终以他唐突的求婚而告终。当时他向乌苏拉告白,乌苏拉吓了一大跳,立马就拒绝了,可是梵高仍然不死心,几经周折之后,乌苏拉与另一个男人走到了一起。痛不欲生的梵高开始凸显出自虐倾向。

1881年8月,梵高回到老家,见到了表姐凯特。凯特比梵高大两岁,两年前失去丈夫,这次是带着儿子从阿姆斯特丹来到梵高父母家里做客。梵高一下子对凯特坠入爱河。然而这次更糟糕,凯特对梵高的示爱拒绝得更加坚决:“不!决不!”并愤然带着儿子离开了。执着的梵高向弟弟提奥借钱买火车票,追到阿姆斯特丹,把手放在煤油灯的火苗上,用自残来请求表姐见他,这反而让表姐更加反感。第二年,梵高为了得到画家毛威的指导,离开了阿姆斯特丹,来到海牙。

在海牙,梵高开始了第三段恋情,他爱上了当地的一个已经怀孕的妓女西恩。大概是觉得凯特的身世很可怜,跟自己的穷困落魄很相似,梵高收留了西恩,两个人很快就同居了。他不仅安排西恩到医院生孩子,还承担了西恩做妓女时生下的几个没有父亲的孩子,连同她妈妈也一起收留了。他甚至一度想娶她为妻,认为这样就能阻止她重操旧业,可是西恩早已习惯酗酒、抽烟,和更多的男人寻欢作乐,得到金钱,梵高拮据的生活根本就满足不了她,在传染给他性病之后,西恩离开了梵高。

1885年,32岁的梵高又回到父母家里,遇到了年近40的老姑娘玛高特,这一次,梵高体会到了被爱的滋味。玛高特的家人百般阻挠,玛高特不惜以自杀的方式对抗。然而梵高并没有对她钟情太久,三年后,梵高认识了妓女拉舍尔,拉舍尔曾调皮地告诉梵高:“我喜欢你的耳朵”。也就在那一年,温柔的梵高与玩世不恭的好朋友高更大吵一架后,疯狂地割下了右耳,用纸包好送给了拉舍尔。

这些不幸的爱情经历让梵高痛苦不堪,绝望之余,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绘画中,这时他发现,爱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用他的话说:“爱上艺术等于丧失了真正的爱情。”

03.钱的困扰和鞋的亲情

梵高一生最大的问题就是缺钱。他盼望自己的画能卖出,可是这个愿望到死也没能实现。在给妹妹的信中,梵高说:“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极其糟糕、瘫痪的世界里。展会、画廊所有的一切都被有钱人掌控,总是在画家死后,人们才肯花大价钱来购买他的作品。他们总是轻视在世的画家,他们通过偏向那些去世的人的作品来愚昧地为自己辩护。”

尽管家族里有从事艺术行业的富豪,但梵高选择绘画之路,仍然被家人视为不务正业,只有弟弟提奥支持他。

提奥比梵高小4岁,他为人热情,艺术鉴赏水平也很高,在梵高的生活捉襟见肘时,是提奥不断地赞助他,每个月为梵高提供150法郎的生活和画画费用。为了作为回报,梵高每个月也把自己的画寄给提奥,说一旦自己的画值钱了,就可以还弟弟钱了。提奥把梵高寄来的画和书信都认真保存在他巴黎的公寓里。在梵高生命最后一年多的日子里,提奥还承担了梵高在精神病院的费用。

梵高有几幅专门以皮鞋为题材的画,这些画中的鞋有的是一双、有的是两双、还有的是一只大一只小,其实,这些作品都传达了梵高对弟弟的感情。梵高明白自己带给弟弟很多麻烦,他曾经对提奥说:首要的是减轻你的负担……我希望进步到你可以大胆地展出我的作品而不损害你的名誉。

提奥默默地支持哥哥,他一直在为推销哥哥的作品而努力。直到梵高去世的前一年,提奥终于为他卖出了一幅画,那是一位荷兰画家的姐姐,以400法郎买下了一幅《红色葡萄园》。

04.病态的颓废和精神的解放

梵高骨子里就不安分,这种性格导致了他一生都在颠沛流离。海牙、阿尔、安特卫普、巴黎、德伦特,他总认为下一站才是可以救赎自己的地方。在四处流浪的生涯里,他认识了身陷债务和健康危机的高更,他邀请高更来跟自己一起画画和生活,还多次写信要提奥在经济上资助高更。

从对待高更的态度上也可以看出,梵高是有怜悯之心的。这也表现在他的绘画上。他喜欢表现最下层人的生活,画最熟悉的景和物,追求精神的真实。他创作最鼎盛的时期,其实是他生命的最后两年半,他可以每天步行二百多公里,也可以几天不进任何食物,他一直不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长期饥饿加上食物质量差,让他患上了胃病,牙齿也全部变黑脱落了,可是这一切却让梵高感到快乐。因为他无法在温暖舒适的情况下画画,他习惯了让自己不断在贫困和苦难中挣扎,这样,才能使他在绘画时保持斗志。

这一时期,他来到法国南方的小镇,那里的阳光和海风使他的绘画创作到了几乎癫狂的地步,他用色更加大胆,线条的流动感更加神秘,他画的数量也达到了他人生的最高峰。

然而,梵高的精神状态也更差了,他时常出现幻觉,丧失自我控制能力,严重的时候甚至不省人事,直到不得不住进精神病院。他的疯狂一度让当地的人们误以为画画会让人发疯。

梵高的一生就像他的作品,充满了亢奋而绝望的激情。金色的向日葵、燃烧般的丝柏、风吹过的麦田、夜幕中的咖啡厅、灿烂迷人的星光……每一个细节都散发出温暖和动荡的激情,一幅幅狂嚣般的画面,都是梵高孤独内心底层最深的呐喊。

终于有一天,他在极度癫狂的状态下向自己开了一枪,带着一身的才华和不幸,死了。

05.《梵高画传》和我们自己

《梵高画传》呈现了一个为艺术所捡选、却最终被钉在艺术十字架上的天才画家。梵高对世俗的反叛,对艺术的迷狂,和向生命极限挑战的激情感动着每一个人。他那充满磨难的一生,是黑暗中的一束强光,那是生命里最原始的光芒,里面有热情,有疯狂,也有执着,每一种都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

梵高的一生是不幸的,他走到哪里,命运的阴影就随着他去到哪里。他的才华一直被埋没,家人都没有发现他与生俱来的天赋;他为了理想付出了整个身心,但在生前只卖掉了一张画;他一生没有被一个人爱过,连最好的朋友也离他而去。毫无疑问,梵高是个寂寞的人,正因如此,他才把所有的激情都宣泄在艺术里,刺眼的柠檬黄、血一般颜色的玫瑰红、触目的橄榄色、强烈的紫罗兰、浓郁的钴蓝,他在压抑中创作出了那样明亮的色彩,直指我们的灵魂深处。

用《梵高画传》上的话说:绘画只不过是艺术家在生活中挣扎留下的痕迹,绘画作品固然重要,但通过绘画留给我们的生活启示更加重要,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那个挣扎在生活中的梵高呢?

像梵高那样,生活在低处,灵魂在高处,也是很有意义的吧。

  《梵高画传》读后感(六):《梵高画传》:梵高,夜空中最亮的星

  

说到梵高,大部分人都不陌生,他的画作《向日葵》《星空》,还有自画像,等等,一直的远名在外,他的生活家庭和一生的故事也借此被人们翻出来。梵高,看过的他的画和话,就想到一些感觉:敏感、热烈、孤独、落魄,就这样的词语。

用在他身上一直是恰当的吧。令人最感慨的也是,他的生命永远留在了37岁那年。看过这本《梵高画传》,我对他的生平了解更多。

之前,我总觉得梵高是一个孤独,甚至是一个有点消极的人,我想这是有佐证的,毕竟他的作品也总有抑郁,他生前一直卖不出去作品,是一位默默无闻的画家,有着极其落魄的生活,也不知道是孤独还是对艺术的执迷才让他走上了“自杀”的道路。但那是我不了解他时的自以为,其实稍微了解下梵高,就发现他是一个努力向阳的生命行者,他讨论和绘画更多的还是活着的感觉,而不是那些寂静忧郁的太多瞬间。

1.

1853年3月30日,梵高出生在荷兰的一个乡村小镇,父亲是乡村牧师,母亲出生贵族,还有2个弟弟、3个妹妹。而且家里还有一些亲戚是画商书商,想来,这应该给艺术生涯带来极大的方便。其实不是这样的,牧师家庭的级别不是很高,因此梵高家也不是很富裕。

梵高从幼年起就有着很古怪的性格,天生孤僻,喜欢独处,安静而自我,甚至别人稍微有一些多余的关注,他就开始急躁起来。他很有想法而且过分敏感、焦虑,比如8岁时,做了一个小象得到了父母的夸奖,他却以“父母的夸赞太不真实”为理由弄坏了小象,之后。他每次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也都撕坏画作。这足以看出他性格中的躁郁、小心翼翼的敏感等,梵高曾在书信里提到过:二十多岁时,父亲去看他,住了两天,离开之后,他不由自主的哭了起来。这样的性格注定了他的孤独又传奇的一生。

13岁的梵高

11岁那年,梵高被送去私立学校上学,但15岁那年,他又回到了家乡,拒绝上学。辍学之后他去叔叔的画廊做店员,也许这是个很好的靠近画画的机会,但因为业绩平平加上性格的原因,一连两个画廊,都辞退了他。加上两次恋爱被拒,那几年的梵高总是要受到接二连三的打击,之后他想改行成为牧师,又因为太过邋遢而被拒绝。梵高有过一蹶不振的想法,又最终自我治疗成功,但他把这些痛苦挫败称为“小不幸”。在这期间,他也一直没有断了画画,他想到要画就开始绘画。梵高是挣扎过的,但还是想试一试。可以说,是画画是一直指引他对生活持续热情的那个星星。他在给弟弟的信中说到:只有一颗孤独的星星,但却是一颗美丽的、大的、没有敌意的星星……尽管在15到26这十年,占据了他生命小半时间的这十年,他总是被苦难打击到,他在别人的眼中是那样颓废、一事无成。

有人说道25岁时在书店工作的梵高:“异常沉默,表情怪异,满脸的雀斑,嘴有一点歪,扭捏不安的手……夜里挑灯阅读白天昏昏欲睡……只在周日吃一点肉,经常省下钱给流浪狗买食物……一天看几场不同信仰的布道……”当亲友都在指责梵高的时候,却不难在别人的记忆看出梵高天生不是俗物,对于人生,也许他早已笃定了自己的追求。不管别人怎样的排挤,看不上,他都坚持不懈的画,在各处各点随心作画。有一段时候,他生活在矿厂附近,年轻的也容易被热情点燃的他常常和矿工打成一片,也因此,他少年时期的业余画作有不少“矿厂工人”在其中,或是这段经历,之后梵高更热衷于画一些底层人物……

《博里纳日煤矿》

其实,对于梵高而言,或许正是这些苦难升华了他,使得他思考更多,那段经历对他的人生和绘画道路也有了一定的意义,也默默成就了那个一生清苦,却日日与热爱的绘画在一起的梵高、日后被世人熟识的天才画家梵高。

2.

梵高的一系列失败,使得他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日渐紧张。大家不知道这个天才渴望的梦想和心中的孤独,其中可笑的是,梵高的母亲也曾学过画画,但对儿子的绘画天分也没看出多少来,甚至经常在收拾房间时扔掉他的画,迫使她早期答应梵高去学画的理由,居然是学画可以挣到不少钱。

和家人吵翻之后的梵高,独自一个人去到了海牙。这一次,他没有去书店和煤矿厂,那里才没有他的未来,他坚定了自己要成为绘画家的梦想,直接的去找到了自己的表姐夫——画家莫夫。他要和莫夫好好学画画,不过他从拜师到结束仅仅用了不到30天,还是由于他古怪的脾气。也许,梵高注定是孤独的天才创作着,与人相处时,总会把别人灼伤。令人烦恼的性格总是伤害别人,也有别人伤害他,画廊经纪人泰斯就经常打击梵高,这令敏感的梵高常常深受打击,但即便如此,梵高对绘画和艺术的热情还是让他熬过了所有的刺激。

对于画画,梵高可以用尽了热情,沉下心来只想做一个画家,随时随地敏感的感受身边,总有素材;会找各种各样社会地位的人作为模特,因为画作可能的效果对模特的要求的极其苛刻的,遇到特别喜欢的会急着给好处;寻找或购买许多的旧衣服;为了画孩子也会玩时间陪伴他们。总之,梵高为了自己的梦想付出极大的努力,一切是细致向着他以为最好的方向,要是说这过程有什么奇怪出大概就是:梵高从来不懂得与别人相处,正如别人也不想懂得他一样。

《红色葡萄园》

也许是性格,也许是生不逢时,在追梦的一生中,梵高受尽了白眼和打击。不仅仅是父母对他绘画事业的不支持,你可以说他们不懂,其他人也是。梵高是自信的,但现实很冷酷,他在世37年,一共2000多副画,是高产画家,其中有四百多副如今已成为名画,可是在他在世的时候,仅仅卖出去一幅——《红色葡萄园》,而直到他去世40年之后,他的画才逐渐被后世认可并流传开来,而现在的欣赏家和读者也终于开始关注梵高的画,也了解的他个人和家庭,从这些画作和故事懂得他的内心,以及他表现出来的对于人性的同情与悲悯。

3.

梵高是真正的画家与艺术家,尽管他获得“伟大艺术家”这个称号的时候,他已经去世多年了,但事实证明,他的自信是对的,他潦倒一生,把全部的生活甚至是生命奉献给绘画是值得的,其实可以说,梵高在其他方面是毫无能力的。不会理财,感情失败(爱情亲情友情借此),甚至一直潦倒堕落的样子,看起来没有自理能力,把自己照顾得乱七八糟,经常生病,精神也恍恍惚惚。每次只能等着弟弟给他生活费。有些时候脾气很大。天才大多数都与众不同,但乍一看,梵高真的再没有什么其他值得吹嘘的。尤其后期的梵高患有精神病,焦躁,多疑,幻听,出现了吃颜料,喝煤油等怪异行为。

但看过他的画,我们不难发现梵高把对生活的感受、理解,对于人生的思考,对于人性的观察,几乎全部付诸在画里。画画是他和世界对话的仅有的方式,也是他的使命,梵高希望通过他的画笔可以传递给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18岁的梵高和15岁的弟弟提奥

而对于这件事,家里唯一支持梵高的人,就是他的弟弟提奥。28岁离家冲到海牙之后的梵高,一直到去世,都是弟弟提奥一直毫无怨言资助他,作为梵高在世时少有的理解他支持他创作的一员,提奥对于哥哥的感情是极其深厚的,说道兄弟间的往来信件,留下来的也有不少,这使与大部分人格格不入的梵高得到了一些温暖吧。本该写道梵高去世,唏嘘着梵高生命走到了尽头,而之后作者写道提奥,提奥说梵高“生命不堪负重……一个不能找到安慰的人。”其实梵高的存在,对他而来何不是重要的安慰,直到哥哥去世,他的生活变得空落落的,他思念着哥哥,甚至到了魔怔的地步。家里人甚至认为他的精神失常有辱家门,连葬礼都没有。直到很多年之后,他才被移葬到哥哥的身边。看到这里,心里一阵心酸,梵高失落孤独的人生中,得到这样一个知己,为他打算生活和梦想,弟弟是他的依赖。梵高在迷惘之中,对于画画的风格迎来巨大的转变,而在转变正是来自提奥对他的提醒与鼓励。这大概是幸运的,而梵高的流传后世,应该也离不开提奥这个名字。

说到与梵高的关系最为密切的,除了提奥,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高更。

两人遇见时,梵高刚刚和妓女西恩(可以说是和他纠葛最多的女子)分开,那时高更也屡受生活的打击,他们俩在巴黎相遇,就像遇到了另一个自己。他们在巴黎很短暂的遇到,却建立了很深刻的友情,之后梵高更是邀请高更一起在黄房子里,生活与工作。在高更比自己还落魄,还不忘让弟弟提奥一起帮助下。遇到高更,使他更热情,好像有了志同道合的知己,梦想就不再遥遥无期,在高更答应同住到过来期间,可以说梵高一直兴高采烈的,就像要对新生活充满期待的新学生,这期间的创作也更为积极,《向日葵》《星空》……这些美好灿烂的作品就是这段时间画出来的。《向日葵》是梵高希望送给高更的,在割耳事件之后,两人闹掰,高更也毫不客气的拿去了好几张向日葵。

向日葵

送给高更的自画像《绷带裹着耳嘴含烟斗自画像》 1889 文森特·梵高

两个热爱画画,志向相同的人,还是分道扬镳。说到底还性格问题,梵高热情偏执,高更孤冷沉默,两个人都有强势的性格,常常为了一件事闹得不可开交。很多人猜测梵高的耳朵事件,就是因为他与高更起了争执,高更拿起一把剑,在情急中割坏了梵高的耳朵,而不是梵高情绪失控导致。此事之后高更正式离开黄房子,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宣告破裂。其实对于这件事,梵高一直是保护这高更的,有封信里,梵高就写道:“让我们永久地保守秘密吧。”现在再看这件事,就像两个孩子起来争执,冲动之下做了一件比较“严重”的事情。之后还是尽管不再往来,却也原谅,在梵高死后,高更在自己家的院子里种满了向日葵,这也对于这位“好朋友”的纪念吧。

4.

据说,1890年7月27日,年仅37岁的梵高在一片麦田中朝自己开了一枪,两天后,在弟弟的陪伴下去世。其实,这也是一个谜。到底是因为自己对绘画的热情却不得志加上久病的身体而成为了殉道者,或者凶手是持刀的雷内,这个答案没有明确。这本书的两位作者显然倾向后者。是的,一个热爱彩色画、喜欢向日葵的画家,并不断在画作上探索创新的画家,梵高一向越挫越勇,怎么会轻易的选择自杀呢?这个答案留给读者自己去探索。

《收获景象》

想起来,我们看梵高的画的时候,经常会有一种和画家共情的感情,无论是梵高画里的人物还是风景,我们看着看着,居然可以被带到那个场景中,加入人物的状态,感受情景的流动,慢慢的也就和画家有了接触。通常让我喜欢的画,都是感染到我的,看到一幅画,便沉浸其中很难出来,不管是画的别人的生活,还是画里的某个点连接到了自己的情绪。说到绘画,提到艺术,有人觉得这是很高深的,普通人说得多了还显得文艺做作。但我觉得,看一幅画,只为感受。

而通过了解梵高的一生,他有时像是小孩子,面对世情是单纯温柔却无知的;有时又是头脑发热的中年人,性格之中总是偏执的疯狂的却挣扎;有时充满了天才艺术家的气质,敏感孤独纯粹是为了某一种事业而存在的那种人。梵高,像是被世界抛弃的孤儿,使得他的人生充满了苦难,可他却在“绘画事业”里找到了另一个美丽世界,那是他向往的星空。

《星夜(又名:罗纳河上的星夜)》 梵高

梵高的一生短暂,充满了辛酸、孤苦。面对苦难,他却没有放弃对梦想的坚持,作品中也总有他对生活热忱的期待,是因这些信念,才成就了日后的伟大。他死后,声名远播,他的一些画作亦成了很多人的精神支柱。比如李健,他大学期间就很爱看梵高的传记,他说道:梵高是不老的传说,他的《向日葵》可以说是很多人的精神符号,在迷茫的时候,看看梵高的经历,梵高的画,就又有了向前的动力。我想看完了这本书,我的感受也大概如此了。只是唏嘘梵高没有亲眼看到这一切,但梵高一直自信自己是那颗最亮最大的星星。他做到了。

  《梵高画传》读后感(七):梵高:心有瑰宝,绚丽璀璨

  

1890年7月27日,在奥维尔的一片麦田中,梵高朝自己的腹部开了一枪。两天后,在弟弟提奥的陪伴下,梵高最终因失血过多死去。

那年,他不过37岁。

在给母亲的信中,提奥写道,“对他而言,生命不堪重负……一个不能找到安慰的人,也不能写出自己有多悲痛,这悲痛还会延伸,只要活着,我就不会忘记……”

梵高一生困苦、孤独。但,在生命最后的时间里,他坚持讨论的,依然是生命,而不是死亡。

01.

1853年3月30日,梵高出生于荷兰一个乡村小镇的富庶家庭。

他的父亲是一位新教牧师,母亲出身贵族,喜爱画画,梵高还有2个弟弟,以及3个妹妹。

他还有一位叔叔,是荷兰海军最高指挥官、中将。

这样优渥的家庭条件,很容易能养育出一个未来跻身上流的孩子。例如后来的提奥。

但对梵高来说,这些反而造成他一生潦倒……

梵高的家庭是一个严格的基督教家庭,父亲泰奥多勒“以严格的顺从和规矩的品行来对待生活,他对人性的变化一窍不通。如果他的儿子不能合上这个模子,那么一定是儿子不对,而不是模子不对”。

11岁那年,梵高某天放学回家后,独自向家人宣布,他再也不去上学了。

16岁,梵高开始辗转于富商叔叔家的各个画廊工作,最终却因阻拦顾客买烂画遭到解雇。

25岁,梵高被父亲送入一间传教士学校,准备“子承父业”。可,不过两年,梵高的学业再一次夭折。

父亲的期望落了空。不过也是在那年,梵高确立了日后专注绘画方向这个宏图。

母亲倒是很开心,她是小有名气的画家,自己也乐于指导梵高;梵高的表姐夫安东·莫夫就是画画的,赚了不少钱。

母亲的赞成让梵高好一阵兴奋,他立刻说,以后要为母亲画一幅像。母亲也开心回应:“会画得像我吗?”

这幅“画得很像”的母亲肖像,梵高最终是在1888年,在他开枪自杀前两年才完成的。

梵高母亲的肖像

因为梵高毕生追求的,并不是仅仅是母亲所说的“画得很像”,而是用笔触和颜色,传递给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当时没人有能理解梵高,自然也不会有人愿意出钱买他的画。辗转几年一无所获的梵高,终于收到了父母最后的通牒:要么回家老老实实做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要么爱干什么就干什么,但不要再麻烦家人,也不能住在家里。

穷困潦倒又自觉肩负使命的梵高没有放弃,他转而向提奥求助,希望弟弟能资助自己画画,他愿意将所有画作交给他来打理。

至此,提奥对梵高开始长达十几年的帮助。

有人说,提奥愿意资助梵高,完全是场投资。他是画廊的经理人,曾打造出很多明星画家,让梵高成名轻而易举。

有人说,提奥是世上唯一理解哥哥的人,他相信他终有一天会成功的。所以十几年来,即使亏待自己和家人,也要寄给梵高巨额的资金。

我相信是后者。

梵高死后不久,提奥开始夜以继日地思念哥哥。他先是拿出与哥哥的通信,反复回味。接着又挨个找到梵高生前熟人,和他们谈论哥哥。尤其是陪伴梵高最后时光的加歇医生。

加歇医生对治疗梵高的精神疾病毫无对策,但他却意外是一位艺术狂热者,他也曾以笔名参加过独立画展。马奈、毕沙罗、塞尚等19时期中叶以后的知名画家都有他交往甚密。1990年5月15日,右边这幅加歇医生的画像被拍卖,成交价8250万美元。

越是回忆,提奥越是痛苦。人们发现,他仿佛变成了另外一个梵高。

终于,在一次吵架后,他选择与从少年时就工作的画廊老板分道扬镳。在给高更的信中,他写道,他要继续哥哥的事业,开始画画。

提奥显然低估了哥哥对自己的影响,几个月后,他始终无法从哥哥去世的情绪中走出来,再加上梅毒的侵害,提奥被诊断出比哥哥更严重的精神疾病。

1891年,梵高去世的第二年,提奥便也跟着去了。

葬礼那天,家人始终无一人露面。

直到1914年,提奥的尸骨被迁移至奥维小镇,他永远地陪伴在了哥哥梵高的身边……

02.

梵高从小就展露出超凡的绘画天赋。

这是他8岁自学绘画的成果:

不管是人,还是动物,眼神里都充满了深思。如此“老练”的神情捕捉,出自8岁的梵高之手。

这是他10岁的画作:

这张乍一看平平无奇的牛奶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梵高在10岁时就已经摸索出毕生挚爱的用线条表现频率的独特风格。可惜绘画资质平平的母亲也未能重视到这点。

一个拥有深刻洞察力的小孩,性格必然与其他同龄人有所不同。

照片中,13岁的梵高紧抿双唇,眼神充满深思,一点孩童该有的活泼都没有。毕加索看到这幅照片后评价说,“多么像年轻时的兰波,尤其是那双散发着敏锐而焦灼的目光的眼睛”。

梵高(左),兰波(右),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

这样的性格非常适合创作,但绝不适合交际。

事业上毫无进展,再加上感情屡屡受挫。26岁的梵高彻底陷入了痛苦之中。他决定用心灵作画,以自己的画作抚慰他人内心的悲苦。

他把目光投向了下层人民。

身形佝偻的老年旷工,黑帽子遮住了眼睛,肩膀耸动,双手插在裤兜里,依稀可见凸出的膝盖骨一左一右在颤抖。

那是梵高第一次感受到能让自己心灵颤动的生活图景。他立刻回家,将这一幕画了下来。

可想而知,热衷买画的都是一些上流社会的富人,谁会乐意为一张底层人民的生活图景买单呢?

马奈(左)和雷诺阿(右)的作品,19世纪印象派画家,他们的画既有传统绘画坚实的造型,又有印象主义画派明亮、鲜艳、充满光感的色彩。

而且从梵高早期的作品可以看到,他非常痴迷于素描画。这些线条精准地传达了画中人物的情绪。

《在教堂打瞌睡的布里多尼女人》,梵高临摹比利时画家费里西恩·罗普斯的作品。寥寥几笔就把人物的情绪精准传递了出来。梵高的表姐曾说过一句话,“伦勃朗画的都是丑陋的老太太”。梵高反对说,“不,他描绘的是美丽的老妇人,她们贫苦,或许还不幸,但是痛苦使她们获得了灵魂”。

研究这些因痛苦而获得灵魂的底层人民,让梵高找到了自己画画的真谛;是伦勃朗的成功给了他信心,捕捉生活中的苦难也能让他走向成功。

梵高显然是错了。

他的画并未引起轰动,甚至提奥也认为哥哥的画实在质量不高。

被现实逼得走投无路的梵高,决心“妥协”,画一画市面上受欢迎的油画。挣扎多年后,梵高终于小有突破。

这种突破是非常吓人的。

左图是《花盆的瓜叶菊》,夸张的花、叶比例,融入了他对那位为色彩而自杀的马赛画家的敬意。为了销路,梵高每天非常勤快地出入花店。自此以后,他开始执着花卉中明亮、艳丽的色彩,并将之广泛应用,右图《鸢尾花》的用色显然比左图大胆很多。梵高一点一点走上了自己成功的康庄大道。

大胆的配色,也被梵高大量应用到了人物、风景画中。

左图为人像《戴草帽的自画像》;右图为《夜晚露天咖啡馆》。

19世纪,在欧洲的画家中,有一股追捧日本浮世绘的潮流。梵高从中也吸收了不少。

他的作品《唐吉老爹》中,老爹身后一整面墙都是浮世绘。

梵高对浮世绘吸收并不止于它们的构图、用色,他从来就是一个善于捕捉情绪的人,浮世绘中传达出来的清爽感,在后来搬去海牙后,梵高就特地在信中开心地向提奥表达了欣喜之情;从右图可以看出,梵高在临摹的过程中,还加入了了自己的理解和特点。

真的很难接受,一个喜欢用明亮色彩的画家,居然会选择自杀。

虽说通过梵高的家庭、童年、情感、事业等方面,可以想象他心中的压力之大。但从梵高的过往来看,他已经习惯了这种痛苦,甚至因为痛苦的陪伴,他才能不断自我突破,产出一幅幅惊人的画作。

要解释梵高后来的种种转变,就不得不提一个人,高更。

1888年10月23日,高更住进了梵高最爱的黄房子,两人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岁月。对于梵高来说,高更一度取代了弟弟在他心中的位置,成了他的情感寄托。

梵高开心地重新布置了屋子,他们一起画模特,互相给对方画像,互相点评……然后高更飞快成名,而梵高,依然不被画商们待见。

当他们再次一起作画时,梵高摒弃了对高更的“讨好”意味,而高更也流露出了对梵高的不满。

割耳事件后,两次彻底分道扬镳。

住院期间,梵高终于迎来了他的画作历史上最高光的时刻,他确立了新画风:用弯曲扭转的线条,结合他独有的频率,使画作给人一种宁静的律动美。最著名的当属《星月夜》。

云似乎在流动,太阳也在运转。自然传达给人的力量,这幅画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这种画风很容易给人一种“超现实宇宙”的观感。难怪《至爱梵高·星空之谜》会采用这样的风格。

03.

梵高的一生很短暂,却被各种心酸、孤独、穷苦、伟大充斥着。

毫无疑问,如果他没有遭遇人生失意,他根本无法拥有现在这样的艺术高度。

可,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活该被他人欺负。

一直围绕在梵高身上的两大谜团:

他的耳朵到底是不是自己割的?他到底是不是自杀?

应该被讨论。

1888年12月24日圣诞夜前夕,提奥收到高更的电报,“文森特重病缠身”。

梵高的左耳被剑砍伤了。

事后,有医生诊断说梵高是因为精神病发作自己砍伤了自己的耳朵。

因为在12月中旬,梵高与高更决裂,高更决意离开;几乎在同一时候,梵高收到了弟弟提奥要订婚的消息。

这意味着,梵高从此无依无靠,无人可以给他心理慰藉了。

重大的刺激,让他那家族遗传的癫痫迅速发作。梵高开始出现幻觉,房间里的“妖魔、精灵和鬼魂”威胁着他的生命安全。他劝说高更不要离开,在被拒绝后,梵高开始变得狂躁。两人日日这样争吵、互相仇恨着。

梵高出事的那一晚,高更自始至终,竟然再没露面。

而那把砍伤了梵高左耳的剑,到底也没有被找到。

后来,梵高在写给高更的信中说:“让我们保守秘密吧。”

这些迹象似乎都在表明,梵高的耳朵,是两人在争执过程中,被高更无意砍下来的。而梵高因为一直喜爱这位画家,他不愿意毁灭高更。

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中有一句话,胆小鬼连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

梵高又何尝不是这样的人呢?他对高更如此,对所有人都是如此。

在从精神病康复后,梵高又回到了麦田开始写生。

1890年7月27日,他像往常一样,背着画架、画布、颜料外出写生。

没有人目睹子弹是如何射进他的腹部的。只有邻居看到他挣扎着走回了自己的房间,然后在弟弟的陪伴下,于两天后死去。

《至爱梵高》中说,梵高不可能自杀,如果自杀,他大可以朝着太阳下来一枪,而不是腹部;即使开枪之后发现不对,也会再补一枪。足足等了两天,实在不可能。凶手一定是持枪的雷内。

在李斓和李睦合著的《梵高画传》中,作者也同意这一观点。

梵高去世60多年后,一位82岁的老人主动提起了当年的过往。原来他就是雷内,当年随家人一起区奥维度假的纨绔少年。在欺负梵高这件事上,他可没少下功夫。后来,实在闲得无聊,雷内盯上了旅馆老板的枪,380口径的老款左轮手枪。

后来警察问梵高:“是你自己想自杀的吗?”

梵高无比平静而又柔和地说:“是的,我相信是的。”

案件调查就此结束,而雷内就此消失在奥维的夜色中。

梵高这一生,无疑是非常伟大的,他的画作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他在与命运斗争中,显示出来的对生命的热爱、对困难的不屈精神,都值得我们研究和谈论。

他一生最遗憾的地方,莫过于去世太早,如果再撑几十年,便能亲眼看到世人对自己作品的肯定。

英剧《神秘博士》中有一个片段,梵高穿越回到现代,当他亲眼看到人们无比欣赏他的画作,亲耳听到人们对他的赞誉,不禁热泪盈眶!

梵高孤苦一生,当时无人理解他对色彩的执着,但是在影片里,现代人给予了他最充分的赞誉和理解!

假如真的有时光机,我想梵高看到这样一幕,真的会非常欣慰吧。心有瑰宝,绚丽璀璨。他一直都知道自己早晚有一天会成功的。至于成功之后的喜悦,就都让后人去享受吧。他的使命已经完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