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蒋勋破解梵高之美》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蒋勋破解梵高之美》读后感10篇

2018-03-12 21:3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蒋勋破解梵高之美》读后感10篇

  《蒋勋破解梵高之美》是一本由蒋勋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蒋勋破解梵高之美》读后感(一):梵高之美于我,已不需要“破解”

  毫无疑问,书的主角是梵高。蒋勋化身为美术馆讲解员,按规整的时间顺序,试图理清画家一生经历与画作间的联络,并加入地点信仰政治背景社交环境,尽可能详尽的为我们还原这个传奇天才成长之路。

  梵高之美于我,已不需要“破解”,他的风景画,书信,自画像,都是我同这位老朋友一再交流途径。蒋勋的解说中帮助我完善了我对画作和故事间的衔接,梵高在记忆中更加完整清晰。我对他的所有出格行为没有任何质疑,这一切发生在他身上再合适不过,传道然后改行,与西恩的爱情,对高更毫无保留的爱然后决裂,割掉耳朵后的淡定...这些都是十分梵高的行为。精神疾病这样的标签总是令人反感,生在这样一个疯狂荒诞世界,我们有什么立场去诋毁一个始终真诚无私美好布道的人?

  如蒋勋所说:“我们无法解答一个矛盾:梵高是精神病患,但是他发病时期作品可以感动每一个人。”

  他从来不懂爱为什么需要回报,只管热烈的去拥抱每一个人,就像被抛在空中还是会咯咯笑的婴儿,让我觉得一个人眼中的世界可以这样值得人奋不顾身投入去爱去信任。他爱一切并从不吝啬分享,把自己贫乏的物资送给矿工,把向日葵给高更,把眼中最美的星空传达给世界。落泪的是我,但我知道他做这一切时有多快乐

  梵高的画作中,我最爱的是丝柏,我想他也是私心偏爱这种植物的,如果留意会看到他在许多画作中置入柏树,星空中那棵简直就是安插的自己的替身。他曾说柏树是他见过最优美线条,于是我也开始留心路边再低调不过的柏树,并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这种一年四季始终如一绿色火焰,不论严寒烈日,不论被不被路人察觉,他就是这样热烈纯真的向上划出优雅的曲线,没有一刻迟疑

  2016.06.30

  《蒋勋破解梵高之美》读后感(二):期待

  先说蒋勋。

  我是从吴哥寺之美的视频开始接触蒋勋的。当时觉得台普居然也能这么动听不可思议。蒋勋一脚把我踢向世界,吴哥,是我出境的第一站。

  然后是蒋勋说红楼梦的音频。读书是需要机缘的,也正是在蒋勋的解说下,我才一口气把两个版本红楼梦读下来了。读完觉得红楼梦的门道真不少,没有内行人指点,究竟还是入不了门。

  接着便是蒋勋说唐诗和说宋词。我至今还沉浸在他描绘《春江花月夜》的情境中。他的一个论点是:当一种艺术形式太过完美时,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写给大家看的中国美术史。我本来是不待见中国的人物画的,一点都不逼真,也不性感。读了蒋勋的中国美术史,还是没有把我点燃。也许不是蒋勋的错。

  欧洲之行,《蒋勋的卢浮宫》、《写给大家看的西洋美术史》当路书读了。知识性和趣味性十足。然而,应当着重推荐的还是他的《西洋美术史》讲座音频,信息巨大

  接着说梵高。

  梵高,之前只知道他的《星空》,家里床底的箱子里压着一本《渴望生活》。直到在巴黎奥赛博物馆看到了《奥维尔教堂》《罗纳河上的星夜》,“色彩会动”,这是当时我脑子里闪过的念头

  后来,在米兰大教堂侧边刚好有一个梵高画展,冬雨中瑟瑟地排了两个小时的队,最终还是时间关系放弃了。

  但梵高给我种下了一粒印象派草籽。

  回到国内,买了一册《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原来日本文化深刻影响了梵高。那副杏花东西方文化嫁接在一起,不露痕迹

  C《艺术的力量》有一集专门讲述了梵高,梵高就是个疯子

  那么,蒋勋会如何解读这个疯子呢?令人期待。

  读完本书,说几处印象深刻的地方

  1、“新教的聚会所,去除了华丽繁复的装饰,甚至搬走了圣人的雕像画像,福音书上不是明明训诫:不可崇拜偶像吗?”P58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所谓伟光正高大上的东西往往经不起推敲,经不起推敲之处便是藏污纳垢之处。无怪乎马克斯·韦伯说新教伦理资本主义密不可分

  2、蒋勋自问,“如果没有看过《星空》,如果没有读过梵高的传记,如果不曾知道一个心灵如何在孤独寂寞绝望至死,我,站在一个精神病患的面前,会有一点点从容慈悲吗?”P75

  神经病、精神病是我们经常用来骂人的话。从小就被教导要当心街上的流浪汉和精神病人。随着年纪增长,我认为我的一些偏见在慢慢消除。但我认为我是嫉恶如仇的,我也喜欢嫉恶如仇的我。同时,我又觉得,宽容是作为一个法律人的最大的美德。所以,需要随时自省的是:什么是真正的恶?否则难免误伤无辜

  3、梵高和高更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个男的会邀请另一个男的与自己同住吗?还一起去妓院!蒋勋说,“我们不知道梵高与高更相处的两个月发生了什么事。”“两个个性强烈纯粹的创作者,各自坚持执着自己的生命形式,梵高即将走向他纷繁的精神病患的世界,高更将远远逃离文明走向原始的大溪地。”道不同不相为谋,也许分开而非同居对于两者来说都是较好的选择

  4、谈一谈这本书里我最爱的一幅画:《阴云下的麦田》。湛蓝、草绿和鹅黄,无垠地摊满整个画布。每一个色彩都是那么真实,虽然将这些色彩组合起来诡异虚幻,恍如梦境。哦,也许那蓝色的不是天空,而是海洋

  本书还有个亮点是Vincent歌词的中文翻译稿,不知道是不是蒋勋自己翻的,读来竟比英文还美。

  《蒋勋破解梵高之美》读后感(三):发现梵高之旅

  前两年王若琳有一首《Vincent》红极一时,此曲乃是翻唱自Don•Mclean,后者在欣赏了梵高的作品《星空》之后,写了如下歌词:

  What you tried to say to me 你想告诉我什么话语

  and how you suffered for your sanity 你为无人相知倍受摧残

  and how you tried to set them free 你曾多么想让他们释放

  They would not listen they did not know how 没人愿意聆听,没人能够懂得

  erhaps they'll listen now 也许只有到了今天

  确实也许只有到了今天,才有人愿意聆听梵高的故事,有人能够懂得他的内心绘画。遥隔时空,蒋勋先生便是梵高知音之一。先生新作《蒋勋破解梵高之美》,带领我们发现梵高短暂精彩生命和艺术。

  蒋勋先生写作此书之前,曾沿着梵高的脚步,一路随行,到达他生前生活、作画的“现场”——梵高在法国南方的阿尔与高更同住过的那栋黄色房子;在圣雷米的精神疗养院居住的房间;在奥维和弟弟西奥合葬永眠的墓地。蒋先生还在巴黎的博物馆和阿姆斯特丹的美术馆多次欣赏过梵高的画作。有这样的切身的经历,加之先生治艺术史的造诣,方能解读出梵高那颗燃烧的灵魂中令常人难以理解的激荡世界。

  蒋先生指出,梵高早期在矿区担任牧师时,习惯用素描纪录生活,矿工负重弯腰驼背的身影,透过画笔详实纪录,底层活跃然眼前。而中期则深受印象派影响用色明亮,如名作《夜晚露天咖啡座》,以点描手法叙述夜晚之美。至于晚期的梵高,因深受精神之苦,自画像是探究自我意义最好诠释,梵高善于解剖自己内心,以各种角度呈现旺盛生命力和对凡人的怜悯。

  蒋先生认为,梵高的生命虽然短暂,却比他人更了解生命真谛。因为他饱受精神病患的折磨,因此更了解孤单的心灵。他还认为梵高的爱恨意识强烈,不加掩饰表达情感,活得纯粹而直接,作品震撼人心。梵高敢爱敢恨的作品风格,他强烈悲天悯人情怀,对当代人是巨大精神的冲击

  在这本书里,我们听蒋勋先生娓娓道来梵高的生平故事和绘画创作历程,时而为有如此伟大的生命的存在震撼不已,时而为伟人的短暂悲苦的一生而掩卷叹息。正如先生所言,梵高的美太危险,我们只敢面对他的画,不敢面对他真实的生命。

  梵高的每一幅画作,就是进入他心境独特钥匙。当你观赏画作时,同时也在阅读他的生命历程。有机会的话,一定要静距离的看看梵高的真迹;不然,读一读这本书,也会对梵高有不一样的体悟。

  2015/4/14、15

  Thanks.书评人俱乐部@伊莎贝尔不在(http://www.douban.com/people/61805856/)

  《蒋勋破解梵高之美》读后感(四):每一页一个故事蒋勋带你看梵高

  读这本书有两个地方非常吸引我,一个是我喜欢的作者蒋勋老师,另一个就是家喻户晓的画家梵高。我并不是学习美术出身,家里也没有这方面培养,但是梵高对于我这种外行来说也具有十足的吸引力。蒋勋老师又是著名美学家,这两者放在一起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很期待

  读梵高之前恰巧我刚刚读完毛姆写的《月亮和六便士》,以高更为蓝本的小说,也恰巧高更和梵高是同时期的印象派画家,梵高、高更,小说和画作,欣赏这两种不同展示的方式时候,也让我对这种体会生活疾苦,对现实不屑一顾的,追求精神层次的画家们从各个方面都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文学绘画音乐艺术门类是相通的,当假如我们有幸站在这些名画前面,我们想用语言形容的时候就产生出文学,接着我还去查了后印象派的定义:后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从印象派发展而来的一种西方油画流派。在十九世纪末,许多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艺术家开始反对印象派,他们不满足于刻板片面的追求光色,强调作品要抒发艺术家的自我感受主观感情,于是开始尝试对色彩及形体表现因素自觉运用,后印象派从此诞生。 这样我就更有点理解和感受到梵高更高这样的画家画画初衷了。他们可能看到了世间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他们更愿意用自己的感受去影响其他人,但是并不稀罕大家去欣赏他们,他们的成名都是在他们去世之后,就证明他们不会为了生计生活而去创作一些可能是那个当下的人们所欣赏的画作,而是追求自己内心想要的。

  蒋勋老师一张一张的为我们展示梵高的画作,除了我们看到的,还解释很多画作背后的故事。梵高其实是那样的悲悯,在矿灾发生之后,梵高把自己仅有的衣服都捐给了受难者,创作了一幅幅劳动者的画作。这本书可以说是我们了解梵高本人,以及梵高画作的很全面的一本书。如果你没有时间金钱亲自去走到各个美术馆去安静的欣赏梵高的画,那你可以买一本此书,蒋勋老师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一个你可以还不够了解的梵高。

  书中的彩印也印刷极其精美,如果你是一个梵高迷,每一张都可以剪裁下来装帧到相框中,让梵高这样的点亮我们平淡无奇的生活吧。

  《蒋勋破解梵高之美》读后感(五):梵高—“是身如焰,从渴爱生。--《蒋勋破解梵高之美》

  蒋勋先生的书总是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文笔清丽之中流露出一种感性意境。当他用内心深处的情感去理解梵高,碰撞出的是心底的感动。

  《蒋勋破解梵高之美》不是科普教材,没有系统地讲述绘画技巧,也不是一部梵高传,没有详实深究地考证每一段梵高的人生经历。只是蒋勋先生用他独特的美学视角去讲述梵高画作的故事,却能让人更深地领悟梵高的纯粹与孤独。就像书中说的,让读者在喧嚣时代,与伟大的灵魂在书中相遇,找回最纯粹的自我。

  蒋勋先生带着一叠稿纸,一站一站的重新来到梵高画作的现场,解读80余幅名作背后的美学奥秘。也许读者读过全书后还是分不清各种绘画流派,印象派还是后印象派,还是不懂那许多的绘画手法,可是当掩卷沉思时,会感到心底的潮涌,向日葵、星空、高更的椅子等等大师的作品在脑中盘旋,每一幅都添了历史的触感,和大师的体温。

  书名叫“破解”梵高,其实觉得理解更贴切,因为如果说谁能真正“破解”梵高之美,也许答案只有梵高自己。

  梵高的自画像,深沉、准确、毫不妥协的眼神,凝视着自己,好像要逼视到灵魂最深的地方,使人颤栗,使人悸动。“是身如焰,从渴爱生。”蒋勋先生用《维摩诘经》来描述梵高心里的那团火,他不与现实妥协,要一种绝对纯粹的爱,近乎于信仰上的殉道。所以他必须饱受折磨,饱受肉体与灵魂的燃烧之苦。

  梵高最早的奉献不是艺术,是信仰。

  梵高童年深受家庭的影响,信仰的激情,从他父亲祖父一路传承,新教牧师的血液川流不息在他的身上奔腾。他星期天长坐在教堂,聆听牧师的布道,他立志要成为一名牧师,要帮助在底层受苦受难的人民,为人类做更大的救赎。

  所以梵高与别的画家不同,他以信仰入画,他的画便有血有泪,不是徒具外观形式的空洞艺术。

  梵高把所有的爱贯注在宗教与艺术上,在1885年之前,他的绘画主题主要是煤矿工人、纺织工人和贫苦农民的劳动,他想用艺术的表现手法去救赎,去践行自己的信仰。

  不是科班出身的他,27岁开始起步画画,作品常被其他画家嘲笑,画家嘲笑想做画家的梵高,牧师嘲笑想做牧师的梵高。可这又有什么关系,被世俗嘲笑,他因此没有任何顾忌,他画的是他的信仰,他的生命,他的色彩与别人无关。

  1886年,梵高陷入了沮丧与绝望,在弟弟提奥的召唤下,他来到了巴黎,巴黎,是一个可以使人以梦想自豪的地方,贫穷、潦倒、落魄,都不可耻,失落了梦想才是最大的悲哀。巴黎像一道光,使整个生命色彩丰富起来。

  梵高在巴黎,遇到了唐吉老爹,一个善解人意的长辈,鼓励着梵高要画下去,生命要充满梦想。在那里,梵高渐渐明白,所谓救赎不是往乞丐的碗里放一枚硬币,他的救赎,就是燃烧自己。

  两年后,他离开了巴黎,在阿尔,梵高的热情如同火焰一样的燃烧。

  阿尔的邻居并不理解梵高,他们窃窃私语,这是一个不知名的画家,这是一个怪异的疯子。

  只有梵高知道生命的美学是活出独特的自我。

  就在这个南方小镇,梵高的火焰燃烧到了极致,《星光夜间的咖啡屋》,四周都是冷色调的深蓝,浓郁的黑或沉暗的绿,只有咖啡厅布棚下那一阵昏黄色的吊灯,释放出温度,是一种寒夜里的温暖。

  向日葵,在阳光中燃烧自己的花朵,冶艳、顽强,热烈、彪悍,使人感觉到旺盛而炽烈的生命力。梵高的《向日葵》,又像透着一股倔强,插在陶罐中,燃烧着生命之光。

  在阿尔,他遇到了他,一个抛弃了妻儿以及高薪工作只为了寻找绘画灵魂的人,梵高和高更,也许是共同的信仰使他们相遇。梵高把《向日葵》献给高更,把自己的自画像送给高更,并且比喻为日本僧侣,献给永生之佛。

  《椅子》,一幅是梵高的,很简单木椅,丢着他的烟斗,一包烟丝,背景的木箱里被遗忘的洋葱发了芽。

  一幅是高更的,有扶手、结构比较讲究的椅子,放着一支点燃的蜡烛,旁边有两本书。是梵高精心为高更购置的“家具”。只是,椅子空了,灯光、烛光兀自燃烧。

  两个人的相处并不和谐,太多的冲突使两个人共同生活的梦想在现实中变得荒谬、扭曲。终于在1888年底的一天,梵高拿着剃刀割掉了自己的右耳。梵高说,一切都结束了。高更离开了。

  1889年5月,梵高被送到了一家精神疗养院,在那里,他在小小的病房里凝视着自己,画出一幅幅的自画像,或者透过一扇小小的窗户,眺望从黎明到深夜的风景,在他生命最后的一年里,煎熬出了最惊人火花。

  他患病期间的作品,感动了岁月。极度毁灭的疯狂与极度宁静的省思,似乎同时并存在梵高身上,他在病房的窗口,看了的正常人看不到的美。他的宗教只成为个人孤独地与大地、天空、云与暗夜星光的寂寞对话。梵高的《星空》宁静圣洁,连白云都卷舒自如,旋转徘徊,仿佛和星辰恋爱,仿佛和山丘恋爱。

  艺术家都是偏执狂?也许吧。不疯狂,不成魔。就像蒋勋先生在书中说“没有一种疯狂,看不见美。”

  1890年5月,梵高到了巴黎,不久就转往巴黎北边的奥维小镇,在那里他画了奥维教堂,在深郁幽蓝的天空下,小教堂的结构像是要被拆解,但仍是一座坚固的信仰的教堂。也许像他自己一样,虽然精神被四分五裂的拉扯,虽然被世人所不解,却始终坚持着自我的信仰直到生命的毁灭。

  同年的7月27日,在那片和向日葵一样金色的麦田里,梵高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他拿起一把当地农民用来驱赶乌鸦的枪对准自己,当子弹穿过胸膛,他捂着胸口跑回家,提奥从巴黎赶来,二十九日凌晨,梵高燃尽了自己。

  “是身如焰,从渴爱生。” 梵高燃尽了自己,也点燃了后世人心中的火苗,他心中的那团火永远地在他的画作中燃烧着,就像月亮和六便士,当六便士早已被尘世淹没,月亮永远在天空中闪着光芒。

  《蒋勋破解梵高之美》读后感(六):书评之破解梵高之美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团火,

  但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但是总有一个人,

  总有一个人看到这团火,

  然后走过来,陪我一起。

  我在人群中,看到了她的火,然后快步走过去,

  生怕慢一点她就会被淹没在岁月的尘埃里。

  我带着我的热情,我的冷漠,我的狂暴,我的温和,

  以及对爱情毫无理由的相信,走得上气不接下气。

  我结结巴巴地对她说:你叫什么名字。

  从你叫什么名字开始,后来,噢,没有后来了。

  ——改编自《梵高传:写给提奥的信》,

  也是改自蒋勋本书《破解梵高之美》的开篇。

  好像有那么一句话:开心的时候听的是歌曲,伤心地时候听的是歌词。

  失恋不久,心情还没平复下来,以这样的一种心态来品读这么一本书,

  像是晚上的小菜配几两小酒,别有一番滋味。

  从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了梵高,对他的印象就只限于这么几个标签:

  有名的画家,向日葵,一个耳朵,神经病,对了还有,画很贵!

  以为自己已经精辟的了解了一个人的时候,其实,和对陌生人的了解也相差不大。《破解梵高之美》,带我走进了梵高,还有他的作品,走出自己的井,看到了不一样的天地。

  一直以为,梵高既然是个伟大的画家,那么他就应该一直是个画家,这当然不是的!

  好不容易战胜了自己的拖延症,把这本书好好地看完了,那么接下来就让我来好好的

  来说一下梵高,从这本书里所了解的梵高:

  他生长在一个充满信仰的家庭之中,他长大之后做和艺术品相关的工作,有丰厚的收入和光明的前途,可是他决定听从自己内心的想法,他想当一个传教士,教会们要维持高高在上的体面,这么一个贫穷,邋遢,衣衫褴褛的人会是一个牧师?牧师不应该是在华丽的大教堂里传播神的福音,一个立志要比穷苦人更穷苦,如果自己高高在上,便不配像穷苦者宣讲基督的福音的人不是笨蛋而是一个牧师?

  接下来,来说说画吧: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团火,但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但是总有一个人,总有一个人看到这团火。

  向日葵,那大片的明亮的黄色里,我觉得我看到了火,热情,炙热,义无反顾。就像当初的爱情——我带着我的热情,我的冷漠,我的狂暴,我的温和,以及对爱情毫无理由的相信,走得上气不接下气。

  如果说《速度与激情7》是像保罗沃克致敬,那么这本书《破解梵高之美》便是向VINCENT

  VAN GOGH致敬!

  抱歉,梵高的生平和画的介绍的有点少,不妨一起来看看?

  来自书评人俱乐部,玩海写萍

  《蒋勋破解梵高之美》读后感(七):将如梵高一生顺遂

  这部书严格说是听完的。蒋勋老师的声线实在迷人,每天洗漱做家务之间几天就在喜马拉雅上听完,感觉真是莫大的享受,也夹着相当的遗憾。09年的时候在德国实习,抽空去过普罗旺斯。这两天翻看当时的照片,看到我在阿尔灿烂阳光下的笑,在黄色咖啡馆里聚焦一杯梵高的咖啡。离开前在那间梵高最后居住的精神病院改成的小小展览馆+gift shop里头翻看梵高的画册,也只是盯着最有名的向日奎和星夜。

  我曾经与梵高距离那么近,但我当时并不知道他出生在牧师的家庭,不知道他放弃正在上升的古比思拍卖行的经理人之路转而投向神学。不知道他虽然一生同情贫苦大众,却因为自己把衬衫撕成一条一条帮助受伤的比利时矿区百姓,而被认为损毁了上帝的尊严而被隔去代理牧师的职务。

  也是同一年,我又去到了荷兰的梵高美术馆。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到梵高割掉自己的一只耳朵的画像和高更的椅子,心里面的震撼更多的是:这真是个让人同情的怪人。我尚且不知道他在割掉耳朵之前,躁郁症已经极度爆发。在阿尔这样的小城里,他像是个上帝的弃儿。不被世人认可,不被父母理解,靠兄弟迪奥的接济度日,唯一的他认为可以与他心灵相通的朋友高更也受不了他的敏感的神经而整夜整夜不敢回家。但是他有向日葵一样的热情啊!在比利时矿区的时候,他可以为了矿区的教民付出自己所有的食物和衣物,跟随他们一起下井,把教堂的长凳撤下变成矿难的久难所;到了阿尔,他也可以为了好朋友高更的到来花几个月的时间准备,像接受一个新的生命来到自己生活里,他画向日葵,田地里的面向太阳沐浴阳光的向日葵,花瓶里的四朵或是十五朵的向日葵。好朋友来了不到几个月,狂喜转为狂郁,直到有个声音在耳边把他逼的发疯,他在平安夜割下了自己的耳朵。。

  如果能选择,大概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做梵高;如果让梵高的母亲选择,她大概也会选择让梵高过平凡更顺遂的人生。我宁愿相信梵高时上帝偏爱的孩子,所以让他在短短几年光耀夺目,然后早早的收回身边。如果梵高真的度过了顺遂的一生,他的作品还会有这样感动人的力量么?即便有,也很可能是另外一种风格了。也许世上会多了一个画优美山水或是工笔人物的匠人,而少了一个天才梵高。

  《蒋勋破解梵高之美》读后感(八):梵高之美

  “梵高是精神病患者,但是他看到了纯粹的美的事物。

  我们很正常,但是我们看不见。

  正常意味着我们有太多的妥协吗?

  我不知道,一再妥协,我们已经流失了真正纯粹的自我

  ……

  但是梵高的美太危险,我们只能面对他的画,不敢面对他真实的生命”

  以上的这段文字是蒋勋为这本书做的序言《受苦与救赎》。看到这里我有种心痛的感觉,这种心痛感贯穿了整个阅读过程。几次掩卷不忍卒读。

  之前我对梵高的认识仅限于《向日葵》和《星空》这两幅名作。《向日葵》那热情的黄色,《星空》那幽邃的蓝色,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然而就是因为太出名,所以仿品随处可见,而且现在也可以通过数字油画的形式自己创作一幅。这么看着看着人也就麻木了,从未想过去了解画面背后的故事和创作者的一生。

  梵高出生在荷兰的一个牧师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是牧师,梵高从童年开始,最熟悉的语言就是父亲祈祷与布道的话语。“梵高是在这样有简朴信仰的感恩家庭中长大的,他生命里燃烧着狂热的爱,一般人都认为是对艺术的爱,或许我们错了,单纯艺术的爱不会使一个生命受苦、绝望,单纯艺术的爱不会使梵高日复一日地煎熬,只有艺术的爱,不会成就梵高巨大心灵的火焰,他生命里燃烧着狂热之爱,是信仰的激情,是喀尔文新教受苦与救赎的执着,从梵高父亲、祖父一路传承,新教牧师的血液在他的身上奔腾。”

  梵高曾做过艺术经济人、社区教师、书店店员、实习牧师,这些身份没有一个可以持续,27岁的他拿起画笔,开始进行创作,而非科班出身的他,作品经常被其他画家嘲笑,甚至劝他不要走绘画这条路。“被世俗嘲笑,梵高因此没有任何估计,他可以在讲坛上以自己最深的信仰说基督要他说的话,他也可以在空白的画布上以自己最深的狂热完成生命淋漓尽致的挥洒。”

  梵高的画作色彩浓郁,用色大胆,他很多时候并不是用画笔来描绘,而是直接将颜料挤在画布上,大胆的涂抹。所以他的画带有很强的冲击力和立体感。《向日葵》系列作品是梵高在阿尔等待高更到来时的作品。“向日葵像在阳光中燃烧自己的的花朵,冶艳、顽强、热烈、剽悍,使人感觉到旺盛而炽烈的生命力。”高更曾为梵高画一张像,画像中的梵高正在画《向日葵》。“向日葵是濒临崩溃的生命最后高亢的歌声,像王尔德小说里的夜莺,彻夜用心脏抵着玫瑰的刺,刺得越痛,歌声越美,越嘹亮,但没有人知道,它是在用血灌溉一朵黎明时灿烂绽放的花。”

  整本书看完后竟然有些回不过神来,不敢看梵高《自画像》中的眼睛,那深邃的目光仿佛能够直击灵魂的深处。他的眼神永远是坚定的,他有自己坚定的信仰,自己灵魂的救赎,而我们的心却在何处?

  《蒋勋破解梵高之美》读后感(九):梵高先生的救赎之路

  梵高家族除了出牧师以外,也出艺术经纪人,梵高这两样职业都做过。十六岁中途辍学的他,先后在荷兰的海牙、伦敦、巴黎的艺术经纪公司古匹•喜工作,五年来这份工作对于他来说一帆风顺,薪酬稳定。是信仰的召唤,他立志随父亲做一名牧师,进阿姆斯特丹神学院考试落败,他试图以非正式身份去偏僻穷困地区传教,深入煤矿,与矿工同甘共苦,这与教会高高在上的作风相悖,他沉浸在穷人救赎的幻境里,聘约期满,自然被教会驱逐。他倾情于画笔,将目光投向织布工、矿工、农民,认识了人生最主要的女人西恩,这位妓女带着几个孩子,梵高担负起繁杂的家用,与她同居,且不顾一切要和她结婚,梦想着救赎的美好结局,然而那女人又跑到街上拉客去了。陷入沮丧陷落低谷的他听弟弟提奥的建议,来到巴黎,与多位印象派画家交往拓展了眼界,在蒙马特认识了一群特立独行的画家,这期间他阴郁沉黯的画风陡然变得明亮鲜艳。

  为了梦想的救赎,他来到法国南方小镇阿尔,与大地、山峦、麦浪、星空对话,为了迎接好友高更到来,为他准备房间,并柜上新近画的《向日葵》。他们将钱放在纸盒中共用,然而两个个性强烈而纯粹的画家,各自执着自身的生命形式,常因琐事争吵。高更埋怨梵高做的汤难以下咽,梵高则抱怨高更常去妓院耗钱。在一个绝望的夜晚梵高举刀割耳,此前此后多绘自画像,探索自己的精神困境,令人惊讶地留下了丰富完整真实的“病历”。在圣瑞米精神疗养院的一年,他的创造力如火山喷发,他在作品疯狂迷乱,却又异常宁静。在巴黎北部的奥维小镇,度过了最后的两个月,他孤独地走在镇上,走向田野,画笔留下了教堂、麦田和为他治病的嘉舍医生,《麦田乌鸦》是其最后的作品,1890年7月27日一杆驱赶乌鸦的枪将之射杀,至今他的画价值连城,他的死依旧是谜。

  《蒋勋破解梵高之美》读后感(十):“破解”别人还是“破解”自己

  对于梵高,我有很多的爱和很多想说的话,但又怕了解的片面不够深刻,故也不敢在此造次。就把对梵高所有的爱留在自己心里,留着自己在心底细嚼慢咽。但除了梵高,我很想说一说自己对于蒋勋的感受。

  没看过任何作品时对蒋勋是很厌烦的,单从“破解”两个字上看就让人排斥,心想着艺术大家的“美”是任何人都破解不了与还原不了的,还各大名家每人挨着出一本。但读了两本以后并不觉得厌烦,没有故弄玄虚的做作感。管他是不是来捞钱的,管他平和的叙述是不是装出来的…把原本“深刻”的东西讲的易懂就是很好的美学入门级作品了。

  看过蒋勋的访问有一句话“大家都在谈论艺术谈论美,其实应该是谈美学上感官的训练要更细致。”这句话也很好的体现在了蒋勋这一系列书里,“我可能不是最专业的,但我在向你们描述我的理解,我的感觉。”更多的是让人感受他自己对于美,对于美学的态度。太多人会被梵高的某一副画感动,但无奈专业知识上的匮乏让我们无法将这种感动描述的具体。即使专业知识有,也会让这些描述出来的感觉显得冷冰、空洞、没有温度。就当蒋勋是在替我们说话了。

  结尾收的干净利落,好像又把我们从他个人理解的世界抛回梵高的世界,让人会有很多想法。读完之后,我仿佛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读梵高还是读蒋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