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日本武士史》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日本武士史》读后感1000字

2021-02-06 02:21: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日本武士史》读后感1000字

  《日本武士史》是一本由[日]高桥昌明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2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本武士史》读后感(一):一部漫长的武士演化史

  

本书开篇从介绍武士的发型开始,为读者展开了一幅漫长的武士演化的历史。武士是以“武”这种技艺将自己与其他社会群体区分开来,并且还要是“继承家业之兵”。中世武士可比喻成中小型的个体户,而近世武士可比喻成领俸禄生活的人。但不能说近世武士就是上班族了,因为俸禄不单是工资,而是靠先祖在战斗中建立的功勋所得到的的财产,是世袭的特权。

武士骑马战斗的情形可能与我们印象中潇洒威武的情况大相径庭。首先古代的日本马体型比较小,武士在马背上通常是以弓箭作为武器而非刀剑,一来刀剑容易伤到马匹切断缰绳,二来弓箭的射程也比较远。马背上的近身战更是乱战,先把对方扯下马然后再斩杀之,或是用武器直接打击对方头盔造成脑震荡,不管哪种方式都和影视剧中的造型大相径庭。更为让人吃惊的是,武士骑马出站时,会有专门的随从负责牵马,因为一手拉着缰绳一边射箭是无法完成的动作,而且一般管用右手,所以把射击目标保持在自己的左前侧是最为理想的战斗方位,可自行脑补武士在马背上战斗的场景:小马慢慢踱着步,武士张弓搭箭调整走位,瞄准目标……是不是和你想象中的铁血骑兵完全是两个样子。

兵者诡道,武士精神远非影视剧中描述的那般果敢与无畏。“武道”指的是和武有关的行为、举动、技能,再加上“道”字,从而也包含了武士的心态。“杀人抢劫对武士来说并不稀奇”,“必要的时候,抢劫也是武士的习惯”,“自古以来,武士落魄的时候就会杀人抢劫以谋生,这十分常见,并不羞耻”,这些说法思域源自于习惯了近世和平生活的武士的生活状态。这看着像不像古代落草为寇的强盗?到了近代产生了两种对武士精神的看法:1、鹿山素行(江户前期的兵学者、儒家学者)认为武士应对主人尽奉公之忠诚,与同伴交往重信义,谨言慎行而专注于大义。要培养这种秉性,就要端正内心,舍弃利,为义而生。和我们对君子的定义很类似吧?2、《叶隐》,武士道的代表作,但实际上在近世阶段是非常孤立的,直到1906年以后才被佐贺县以外的人知晓,但其在近代的影响力非常之大。

作者认为:《日本战史》(日本古战史研究的先驱和代表,成书于1889-1924年)是近代军人眼中的拟古物语,拥有大局观的军事史还未扎根。结果就导致架空的历史观对后世的人产生的影响。

总结:本书中专属日本历史及社会的的名词比较多,需要读者留心记忆和理解,否则可能对阅读产生一定的理解上的偏差。总体而言本书对武士历史的研究是很透彻的,美中不足的是图片比较少,古代和现代武士铠甲、武器、装备的展示比较少,且清晰度不够,是个不小的遗憾。

  《日本武士史》读后感(二):奈良到维新——武士形象的破与立

  

这是我至今在甲骨文丛书中看到的最惊艳的日本史作品,真的没有之一。

客观来说,甲骨文在东亚史和日本史方面选书的眼光并不高杆,所以致使以前常常会有如《天智天皇的日本》这类堪称脑洞开到天际的伪历史作品混入其中。既提高不了销量,也无法满足国内日本史爱好者的需求。毕竟现在已经是2020年,不是10年前。历史读者们的个人修养和水平与日俱增,光靠猎奇主题而没有深厚的史料做支撑的杂谈类作品,已经无法再获得青睐。

那么,高桥昌明的《日本武士史》到底优秀在哪里?书中第九页的一段话,非常吸引人的注目:

从“常识”来说,武士是平安中期抵制贵族统治的新兴势力,诞生于地方,特别是东国的农村。读者们在学校学到的一定是这样的吧,笔者也一样。要想从头开始思考武士的历史,必须先彻底批判这个“常识”。

中国的历史课本教育中,并不会对日本古代历史有多么细致的描绘,基本上仅仅只有“大化改新”、“遣唐使”这两块内容。如此一来自然不会涉及到日本“武士”阶层的形成发展如此深奥的问题。所以,以前国内日本史爱好者们所了解的日本武士,大多脱胎于国内通俗历史读物作者们的出版作品。而这些读物对“武士”史所持的观点,正是高桥昌明口中需要被彻底批判的所谓”常识“。

换言之,日本学界研究的新成果,并不能及时为中国的日本史研究者所吸收。这样的信息差,导致了中国出版的科普读物里,关于日本武士的内容,或许早已是日本方面弃如敝履的旧说,只是中国读者们浑然不觉而已。

高桥昌明在一开始就提出,武士阶层从农村诞生发展起来的观点并无确凿根据。这种印象实则来自于江户时代的学者们,为了振奋彼时颓败奢靡的武士风气,而提出的“武士归农论”。这只是后世强加给“武士”的文化形象而已。其实,早在相当于我国唐朝的“奈良时代”,武士这一名词已经出现,到了平安时代初期,则又形成了以天皇和京都为核心的武官系武人,这才是武士真正的起源。

而武士惯用刀剑这一人设,与历史中真正的战斗差距更大。熟悉弓马才是战国时代及之前武士们的基本艺能。根据镰仓时代遗址出土的马匹遗骨,当时武士所骑战马身高可能只在一米二上下,却需要负担包括盔甲在内一百多公斤的负重,而因为马背上的武士双手持弓箭射击,所以马匹还需要额外的牵马人操作,所谓的驰射战斗,大家移动的速度要远远低于电视剧中策马奔驰的样子。

类似这种打破“常识”的章节,在书里可谓是数不胜数。每一部分都引经据典,不放空炮。现代武士的刻板印象,是江户以来数次塑造而成的。高桥昌明先生幽默却严谨的话语,让书中对这一事实的论证显得格外有趣。

  《日本武士史》读后感(三):眼睛看到的武士并不一定是真实的武士

  

揭开近代日本武士的神秘面纱

电影《最后的武士》剧照

2003年好莱坞有这么一部电影《最后的武士》,拍的内容大概是借鉴了日本历史上最后一场内战的发动者西乡隆盛在西南战争的事迹,主题思想则是在明治维新的大背景下部分传统武士关于武士道精神的传承,不惜以死捍卫传统的日本武士精神,看完电影之后我颇为感动,一度认为日本的武士精神类似于中国的侠义精神,有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几年之后,我读到了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从二战之后并不把日本天皇列为战犯处理写起来探究日本人的民族精神,这里的刀即日本的太刀,象征着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书中有一段话我深为赞同,至今抄录在读书笔记上“美国人可以用投票方式来了解美国人的意见,并能理解投票结果,但他们能这么做是因为有一个十分明显却无人提及的前提,即他们熟悉美国的生活方式并且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投票的结果只不过是对我们已知的事情做了进一步的说明。为了尽力了解另一个国家,首先应对民众的生活习惯和观点进行系统的有质量的调查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才是投票方式”。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是如果我们局限于自己天生的本民族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和揣测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民族传承,那么十有八九是不对的,这也是为何我质疑于我们今天看到的武士的形象和武士道的精神真的是武士本来的面目吗?答案在高桥昌明的这本《日本武士史》给与了解剖和揭晓。

《日本武士史》封面

本书的封面颇有日系纹身的范儿,鲜艳多彩,全书从武士外在的形象开篇,接下来详述了武士的历史和演变,可以体现外在表现的武器战斗逐步深化到武士道这一武士精神史的多维展现,同时非常客观的是,作者对于近代武士对武士道精神的篡改也进行了批判和还原,直接指出了日俄战争、甲午战争的胜利让部分日本人侵略的野心空前膨胀,以至于最后武士道的精神被改变的面目全非,很典型的例子就是二战后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盲目牺牲,而这与中世武士所讲的“运气用尽成为阶下囚,乃勇者常有之事”完全是背道而驰,另外一个典型就是在江户幕府后期并不一味尚武,而是借鉴中国走文治之道,这与日本所宣扬的日本自古是武国也并不对应,果真只要别有用心的人想假借传承精神之名达到一些不择手段的目的,也总是会有机会的。

总的来看,《日本武士史》这本书比较深入并客观地描述了日本武士的真实形象以及真正意义上武士道精神的内涵,对于对日本史较为了解的童鞋,本书能帮助加深对于日本历史的理解,值得推荐!

  《日本武士史》读后感(四):日本武士史的“入门”佳作

  

“武士”是日本的标签之一,2003年汤姆·克鲁斯曾经拍过一部好莱坞电影《最后的武士》,电影的主题并非真的围绕着武士,但以“武士”为片名,可见“武士”在日本文化中的重要性。大众印象中日本武士的标配,除了盔甲和武士刀,莫过于他们的奇怪发型了——现代人极度避免的秃头,反而日本人要刻意而为之。《日本武士史》的作者,也是先以武士的发型作为开篇。

日本武士们这种奇怪的发型名为“月代”,大约在镰仓幕府时期流行开来,据说是为了防止“气血上涌”。而这种“月代”头,并不一定是用剃刀剃的,因为剃头要花不少钱,所以很多人靠拔,真是佩服他们的勇气。

“武士”一词诞生于中世,有两种含义,一是与“文士”相对应的概念,二是对守卫皇居的卫府武官中特定人群的称呼,所以作者高桥昌明认为,武士在平安前期就已经存在了。据此,书中将截止中世的武士史划分为三个时期:平安前期到11世纪后半叶;从白河上皇开始院政到爆发治承、寿永(源平)内乱;镰仓幕府成立以后。早期武士的任务是守护天皇的安全和首都的和平,而武士势力越来越大,逐渐威胁到了王权。

由于日本古代的政治和军事制度和中国有很大的差异,想要理解武士的起源、武士和“主人”的关系、武士的权利和义务等等一系列有机而复杂的问题,需要对日本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如果对日本的历史所知了了,对于书中频繁出现的各种人名、地名、职务名、重要事件等等就无从理解。

高桥昌明在梳理了武士的起源、发展以及武士的兵器、盔甲、战斗之后,转向了最为人所关注的“武士精神”——武士道。最初的武士,并不存在什么统一的精神,他们是一群为了名利而生的人。奔赴战场对于他们有巨大的名利,可以立下战功,得到主君的逢低和赏赐。基于利益关系,武士并非“从一而终”,有人甚至换过几十位主君,所以才会有“武士是流动的”俚谚。

然而一些武士占据了政治上的优势地位,成为统治者之后,需要有统治武士的新方法,为武士在道德伦理上设定新的规则。武士必须文武双全,德才兼备,对主公忠诚,对朋友讲义气,他们成为了“农、工、商”的审判者。当武士作为士族阶层凌驾于其他阶层之上,那么对于他们的要求自然更高,所以武士对主公的态度已经从“铁打的武士,流水的主公”,变成了“忠臣不事二主”。

武士道中最令人觉得怪异、震撼和残忍的,某过于切腹自杀了。这种被认为是表现武士精神的自杀或行刑方式,据说是先用刀刺穿腹部,再扯出内脏。有观点认为,这起源于山神信仰和狩猎仪式,将“生命之源的内脏”供奉给神灵,借以表示武士最后的忠诚。

近代日本经过“版籍奉还”,“四民平等”,“废刀令”等等,武士身份被废除,武士道也渐渐被遗忘,但不久又复兴了。近代武士道一词最早出现在明治十八年(1885),而此时“武士道”的出现,是为了将武士道的精神移植到日本军人身上。原本对“主公”的忠这种私人关系,被“置换成国家(天皇即其人格化的象征)和全体军人、全体国民的公共关系。武士道中对舍生忘死的强调,也被用于宣传为国家和天皇无私奉公,美化在战争中的牺牲。”近代武士道成为了日本军国主义教化、洗脑的一种手段,是“创造出来的传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败的日本人,正是被这种无法确认真伪的、带有政治意图的宣传所引诱和欺骗,这是全人类的前车之鉴。我们应该谨防有人用虚构的或是有选择性的宏大叙事,来欺骗和诱导我们走上这样一条注定失败的道路。

总的来说,本书叙事相当客观,通俗易读,是一本了解日本武士历史的入门书籍。但是不要忘记,这种“入门”,是建立在对日本历史文化的脉络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在阅读本书之前,最好通读几遍日本通史、日本古典文学之类的书,会更有帮助。

  《日本武士史》读后感(五):武士与武士道,传言与真相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中,除了当然的主角一休,大概就只有一直陪着(实则是起监视作用)一休的武士兼地方官新佑卫门了,而他显然更必须听从那位幕府大将军足利义满的命令。动画片里看似斗智斗勇的一幕又一幕,在实际的历史事实当中,却全然没有动画片中那么好玩、有趣,而是大概率充满了阴谋、防范甚至是刀光剑影。因为一休的身份可不是一个聪明的小和尚那么简单,他是当时的日本幕府时期的后小松天皇的儿子,其根本利益是与幕府将军形成对立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实质也就不难想见。

日本武士这个阶层产生由来已久。按照日本武士研究权威高桥昌明的研究,武士早在日本平安前期,也就是同时期中国的中晚唐时代就已经产生了。但那个时候的武士,与幕府时代的武士,乃至于日军军国主义时期所称的“武士”或者“武士道”,显然是不足以等同看待的。从具有“武”这种技能的艺人,到所谓的“兵中之兵”,再到幕府将军时代的武士,到武士开始与军国主义等挂上钩,不难看得出来,“武士”的谎言与真相之间还是有相当距离的。而武士最终成为愚忠的执行者与代名词,不禁足以令人为之叹息,传言与真相之间的距离,确实比想象中要大多了。

近现代以来,提起日本的武士,多半会与忠诚、勇猛联系到一起,但实际上,武士的概念、内容在日本的不同历史阶段,同样经历了一个较长以及反复的过程。武士的“出身”并不怎么样,但随着“武”这种集技能与力量于一体的阶层的崛起与强化,从一种制度化的专业军事组织,到成为日本社会的特权阶级,再到被军国主义利用,深受日本民族固有的神道教思想影响,武士与“武士道”逐渐发生了变化甚至是变异。历史的轨迹其实总归大致如此。

在高桥昌明的《日本武士史》一书中,作者对武士从诞生之初直到近代的完整历史进行了虽然粗略却足够有耐心的介绍。除了众所周知的一些内容,以及对其发展历史的一些澄清,很难想象的是,近现代被认为理所当然的忠心与献身精神的品质,其实并非一开始就是这样。所谓“武士对名利不感兴趣”等说法,其谬误性是远远超过了真相的。比如,很难理解,日本武道的所谓实质,居然会有“毫不犹豫地将别人取下的首级抢过来当作自己的功芝”这样一种“理所当然”——不但不必被谴责,而且是被鼓励的!

在《日本武士史》一书中,高桥昌明多年来的悉心研究,使得他对武士的来源、发展等非常了解,而且提供了大量的丰富细节,其中包括江户时代奇特的丁髻发型、日本刀的锻造和变迁、弓马之战的实际情况甚至是武士切腹的理由和影响等,确实读来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但与此在另外一方面,高桥昌明的研究同样解开了有关武士的众多“真相”——比如,他认为,武士绝不会对名利不感兴趣,而正是武士对名利的渴望,才不断驱使他们奔赴战场;而且,“武士道”中所谓的忠诚、勇猛等一贯被认为是武士的优秀品质,其实并没有一以贯之——而只是一种固有印象或者算是误解罢了。

所以日本的武士和武士道到底是怎么回事,确实不能人云亦云、道听途说,而是要在对历史来一番纵向兼具横向的细致考察、探究之后,才能够弄清其产生、发展的脉络和实质内容。而且时至今日,早就变异了的武士精神也并没有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消散,而总是“阴魂”不断,时时都在想着卷土重来。当然,如今已经少有这样的“土壤”条件了,但却不能仅仅认为它只是一个或者几个历史名词——以偏概全肯定会遭遇挫折的!

  《日本武士史》读后感(六):武士的另一面:历史上真实的武士

  

提到日本武士,在我脑海中跃然浮现的是身穿羽织,腰悬利刃的男子剑客形象。此外还有一种就是身着铠甲,脸覆鬼面的骑士形象。武士刀几乎成了日本武士的标志,而各类日漫中,武士的形象也屡见不鲜。不说风靡一时的《鬼灭之刃》讲的就是大正时期斩鬼武士的故事,“有生之年”系列的《海贼王》,不光有主角团中武士角色的索隆,甚至目前的剧情都推进到了武士之国——“和之国”。日本武士形象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鬼灭之刃

但和多数人想象中的武士史不同,这本高桥昌明所写的《日本武士史》大相径庭。或者说,我们想象中的武士很片面,这本书则较为详细地勾勒了武士从诞生到近代的完整历史过程。

通篇读完后,并未有太多笔墨提到我所想了解的武士史,更多的是从一种宏观的层次来描绘出整个武士阶层的历史源流,至于我所认为最具标志性的武士刀,也只是寥寥几笔,因为刀并非武士最重要的武器,长弓才是。

作为武士的起源,通俗的说法就是“手艺人”,是一种诞生于京都的艺人,即会使用武器具备武艺的人。古代和中世的武士被称为“弓马之士”,武艺被称作“弓马之艺”,武士必须是骑马射箭的。

更有趣的是,作者为我们塑造了几乎截然不同的武士形象。除了常用武器是弓箭,武士甚至还有类似驱魔人的能力,比如平安时代宫廷警卫的武士,需要发挥一种特别重要的作用——鸣弦,即弓不上箭,只是用手拉开弦让其发出声响,就称为鸣弦,也叫弦打。在这种情况下,弓箭就不仅仅是武器,还是作为驱除邪魔的法器,认为鸣弦可以惊吓妖魔鬼怪,破除魔障,祛除这啥和污秽。因此在很多场合都会鸣弦,除此之外拥有过人勇武的武士所持有的武器或盔甲也有类似的作用。

关于武士道精神,作者专门用一章的内容来叙述,可见武士道是武士史重要的组成部分,即武士的精神史。但与想象中的武士精神不同,中世的武士有很强的独立性。中世的武士有两种,一种处于被支配地位,是隶属关系;另一种则是一定程度的侍奉,并有去留权,类似于客卿。而有实力的武士大多属于后者,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因此,武士在不利的情况下投降或背叛也是很正常的。

提起武士道,首先联想到的就是切腹,来源就是很多抗日剧中的战败日本军官切腹自尽,死前还要高呼一声“天皇万岁”。切腹被认为是表现武士精神的自杀,平安时代以后才逐渐成为自杀的一种方式,到了江户时代,切腹也发展出了许多规矩。

明治维新之后,武士也渐渐没落,废刀令的实行和“四民平等”以及现代化军事的建立,进一步加速了没落的进程,武士道也变成了忠君爱国,向天皇尽忠。

终章的最后一个标题很是耐人寻味——“勇敢”和草菅人命。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很多次自杀式的攻击,往往还都是年轻人。除了“著名”的神风特攻队,日本海军还鼓捣出“震洋”,陆军也不甘寂寞,搞出一个“特四式内火艇”。所以作者希望能用无用之言,向不需要“军事方面的勇敢”前进。

  《日本武士史》读后感(七):“日本武士”相关的部分结论与疑问

  

先罗列几项结论。

“武士”作为一个阶级萌芽在平安时代,正式形成是在镰仓时代。始祖系建立了幕府制度的征夷大将军赖元朝,由此开启了长达近七百年的“武士当国”时代,到明治维新结束。大致可以定义为传承着“武艺”的贵族阶级。

历史真实的武士与今日被大众所熟悉的武士形象相去甚远。区别大致可归类为:历史上武士阶级的主要职责是统帅士卒进行战争活动而非以个人为单位进行侠客活动;主要使用的武技为马上的弓箭术而非剑术(刀技);秉持的思想纲领更接近中国战国时期的“士道”而非近代形成的“武士道”。

如今被大家所熟知的武士形象类似于江户时代(即和平的武士时代末期)的武士。在弓箭已逐渐被“铁炮”(火绳枪)所取代的情况下,日本刀成为了拥有“物神” (广义为物品所代表的精神的象征,对这种象征的执着被称为物神崇拜。狭义为物品中所附着的神力,类似器灵)属性的阶级象征。在历史中日本刀的真正应用多见于战场上作为长劈砍兵器的大太刀,尺寸远长于今日流行的日本刀制式。

切腹在历史上是作为对武士阶级特有的刑法而存在的。实际操作为在被执刑人的身前放置一柄短刀(肋差),行刑人举着出鞘的日本刀站立在被执刑人身后,出言催促跪坐着的被执刑人去取短刀切腹。在被执刑人伸手取刀的瞬间由身后的行刑人挥刀劈下完成斩首动作,实际上等于砍头,但事后仍会将行刑过程描述为切腹。这种方式的意义是保护作为贵族的武士阶级的荣耀。不让被执刑人摸到短刀则是防止他转身反抗。

这种执行方式演变成真正的自杀手段同样是近代武士道思想兴起的结果。

明治维新之后武士阶级丧失了权力并没落,但日本社会随即便在近代列强冲击的外患下形成了一股自我回溯的力量,被称为“武道(或古道)复兴”。这种复兴旨在抛弃当下软弱的西化思潮并回归日本传统社会的尚武与刚强之风,发扬“大和魂”,并变得更加激进,相当于一场社会思想的自我反噬。在复兴思潮的影响下,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叶隐》(古时论述武士精神的激进著作)被发现并风靡一时,对“玉碎”“死忠”等概念的执念流行起来,甚至可以认为直接导致了日本军国主义与右翼势力的形成。

接着记录我的疑问与思考

与日本社会相同,中国的历史中也不断循环着战乱与更迭,建立了政权的统治者也往往出身于行伍或军阀系统,但为什么社会仍能始终维持着“文治”而非“武治”,统治阶级也总是能在战争结束后的极短时间内就完成由“武将”到“文官”的权力转换?再进一步提问,始终主导中国历史的“重文轻武”观念,与“文人士大夫”这个牢固的顶端阶级是如何形成并且固化的,答案是否可以全部解释为两国的地理环境差异呢?

由于中国的领土过于广袤,对于拥兵自重的武将,征讨与平乱的成本都十分高昂,“天高皇帝远”在客观上成为可能。为了抑制这种情况的发生,即使行伍出身的统治者也会在夺取了政权之后迅速削弱武将的势力,而削弱武力的方法就是提升文治的地位。相对而言,因为日本的国土过于狭小且封闭,武将很难实现拥兵自重,于是统治者也就没有了过度打压与削弱地方武装的必要。就姑且将这段思考作为答案。

日本的中世的“武士阶级”与西方中世纪的“骑士阶级”似乎拥有非常大的相似性。比如二者同为垄断了武技培训与高级武装的贵族阶级,同样拥有所秉持的思想操行,同样效忠于领主等。但为什么武士道精神至今仍存在于日本社会中,但骑士道精神则早已湮灭于历史,而仅仅作为一种文化题材而存在着呢?

答案想必要在两种文明发展阶段的巨大差异中寻找。比如西方文明更早地步入工业化时代,于是加速了军事技能的发展与迭代。但日本社会的近代化短暂迅猛而不牢固,加上外患的压力于是催生了古典精神的反扑。不过由于对西方古代史所知甚少,加上西方社会发展受宗教的影响更深,这个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学习与思考。

不论是日本的“武士”、西方的“骑士”还是中国古时的“儒士”,士人阶级作为社会的重要构成这一点显然是贯穿了整个人类的古代文明史的。如果抛开地域性和技艺特性导致的差异,“士”这个存在是否拥有一种形而上层面的终极思想概念呢?如果有的话,这个概念是什么呢?在社会技术已然高度发达了的今天,这种概念仍然存在其价值吗?

这个问题太大了,今天不想想了。

  《日本武士史》读后感(八):武士的形与魂

  

日本 - 武士,长久以来,图书、影视、漫画、游戏等各类传媒,都将这两者联系在了一起。例如,外国人解读日本文化的经典著作《菊与刀》中,武士之刀便占据了重要的篇幅。加之所有的历史书中均白字黑字的记载,武家政权“幕府”,实际统治了日本近700年。因此,武士之国的形象,从来就是日本的文化烙印之一。

但《日本武士史》一书,却轻轻地揭开了一角烙印背后的真相。

引用中未单独说明的,均引自《日本武士史》一书。

武士的形:弓马与艺能

武士本来指通过“武”这种“艺”(技术)与其他社会成员区别开来的群体。

首先打破这一烙印幻觉的,即是先将武士拉下了神坛——武士不过世间职业之一。书中提到的大约元代初年成书的《普通唱导集》中,列举了各种具备“艺能”(在《史记》中,指与学问相关的技术和能力)的社会阶层,包括乐者、歌者、各类手工业者乃至学者、商人、仲裁人,当然,也有武士。

作为一类“艺能”之人,艺能的专精自是必须。专精之物,称之为“道”。武士所专精的道,成为“兵之道”。不过,会打破一般常规认识的是,“兵之道”的核心,并非是大家从影视剧中感受到的“剑道”,反而是“弓马之术”。不过,其实也可以理解,在冷兵器时代,具备远距离杀伤能力的弓箭,常常才是第一兵器。否则也就不会有蒙古人骑射席卷欧亚大陆的壮举了。

其中就有“天下第一武者”的出场。据记载,这名“字元,名勋腾次”的武者乃“合战、夜讨、持射、待射……手挟等上手也”,可知他擅长弓箭,特别是骑马射箭的功夫十分了得。

但对职业专精的要求,也促使着武士的战斗技能,也随着时代与战争形态的变化,而向太刀(白刃战)、长枪(方阵作战,室町末期普及)、火绳枪(铁炮,日本战国年间流行)等领域发展。其中的刀,本身就容易因其锋利的形状构成神秘与仪式之物,加之以日本的匠人精神与艺术情节,所以最终诞生了诸多名刀(如村正、鬼丸)的神话,并成为了武士气质的象征。乃至到了近代,武士的形,仍在以竹刀作为武器的剑道比赛中得以遗存。

一开始忠实于“守护”师傅传授的形式,然后“打破”这个形式、自己加以应用,最后“离开”形式开创自己的新境界。—— 守、破、离秋山利辉《匠人精神》

武士的魂:武国与武士道

连在“日本这样擅长弓箭”的国家,自己率500骑或1000骑的小部队就成功地平定了国内。这次,一共13万的大部队要去攻打“大明长袖国”,一点都不需要担心。

说到武士的精神,无一不会提到“武士道”。身为武士,讲究名,忠,勇,义,礼,诚,克,仁。在战场上忘我杀敌,战败时切腹成仁。所有影视剧中,似乎所有日本军人都有一种近乎偏执的求死之心。

但其实,“武士道”的出现确实非常晚的事情,甚至晚于日本历史上最为战乱的战国时期。最早完整整理武士精神的经典,乃是18世纪初年佐贺藩的藩士山本常朝所著的《叶隐》。此书中提出了许多惯常人认知中武士精神的一些观点,即对生命的毫无留念。

武士者,须一生悬命于武士道。所谓武士道,就是看透死亡。—— 山本常朝《叶隐》

叶隐此书出自的江户时代,乃是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江户和平”。其实,在长达300多年的和平之后,武士的“形”,即武艺,已经严重的衰微了。《日本武士史》一书中提到,在18世纪,可以熟练骑马的武士已然不多 —— 想想当年以弓马之术为艺能的早期武士们。但是,武士作为统治阶层,却需要为自身的统治寻找合法性 —— 自然,武士应当拥有诸多美德,应当成为农、工、商的典范与导师。其实,武士在日本,扮演的正是儒者在中国民众中的角色。

明治维新之后,西方的骑士精神传入日本。日本的微信志士们则又找到了武士道的另一个存在意义:在东方的日出之国,也同样具备相似的精神。这,是否说明了日本虽地处东瀛,但实则脱亚入欧呢?在此基础之上,武士道被视为了日本的国之精神,被更为大规模地得到了官方的宣扬。

其实,所谓武士之道,乃是日本在19世纪大国纷争的动荡年代,寻找自身时找到的依托。“吾乃武国”,用以区别他人,凝聚自己。《日本武士史》一书中还提到,在日俄战争中,俄国人在战斗中,尤其是近战的白刃厮杀中,甚至还强于日本军队。也许,正是这样的反差,使得日本更为注重“武士道“这一塑造自身形象的面纱。

总之,我们今天看到的武士,更多的乃是现代所需要的武士。历史中真实的武士,也许与我们心中的形象,只有着刹那的相似 ——那,就是战场中的武艺,如樱花绽放的瞬间。

  《日本武士史》读后感(九):一生寄命于梓弓,一无所有名留世

  

在各类影视作品中,一旦涉及到日本相关题材,武士刀是必不可少的,或者直接设定武士形象出场,一些好莱坞著名影星也都出演过日本武士的角色。武士,俨然成为日本历史文化最突出的代表。武士为何能代表日本?武士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呢?高桥昌明的《日本武士史》会告诉你答案。

汤姆·克鲁斯主演《最后的武士》海报

本书勾勒出武士从诞生到近代以来的发展历程,也对武士的发型、武器、装备都有具体的图解与分析。对于广为人知的武士道思想,作者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与客观合理的评价,尤其是近代以来通过武士道裹挟士兵踏上军国主义的不归路的批判,也值得读者深思。 日本大河剧以平安时代、战国时代和幕末时代的题材收视率最好。这些时期都是武士活跃的时代。 武士是掌握武艺的群体。武士出身有高贵低贱之分,他们听命于天皇,后来听命于将军、大名及自己的上级。武士需要掌握基本的骑射技术,兵法也必不可少。武士在守土平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强大有力的武士集团由此兴起。镰仓幕府建立,拉开了武士掌权的帷幕。战国时代的武士更为活跃。德川幕府时期,武士才逐渐被限制在土地上。 武士以从额头到头顶剃光的月代最为常见。这种奇葩到难以理解的发型其实是身份的象征。发髻成为了大众唯一能体现发型创意的地方,各式各样的发髻也成为展示职业、地域的标志。

这可是小栗旬啊!

武士并非只凭武士刀作战,更多的是依靠弓箭。骑射是日本武士必备的武艺。骑兵并非是发动冲锋碾压步兵的存在,而是快速接近敌人、下马步战的机动力量。武士刀为了更加耐用而改良,铠甲也为了增加防御性而改进。

日本武士铠甲

武士道是日本最出名的精神文化。忠君爱国,悍不畏死,是它最突出的两个层面。这种精神也是在长年累月的融合与改进中形成。追名逐利、委曲求全,也是合理做法。最能体现武士道的行为必须属于切腹。此种极端的行为所带来的的效果不仅是视觉上的冲击,也会带来精神上的巨大影响。 近代以来,武士成为倒幕的先锋。明治时代废除武士特权,武士作为一种阶层退出历史舞台,但是武士道的精神依然存在并广泛发展。日本军队采用武士道武装士兵,通过传统的白刃技术训练士兵。二战战败后,武士道思想才渐渐地淡出视野。 这并不是一部历史故事书,没有源平合战的风云际会,也没有战国时代的波澜诡谲,更没有倒幕运动的大气磅礴。本书从武士的发展历程、必备技能、装备改进以及武装思想几个层面展开论述。通过本书,读者能够对日本武士的各类知识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这才是本书的写作目的。

《日本武士史》高桥昌明

日本武士形象

  《日本武士史》读后感(十):《武士之死》——《日本武士史》读后感

  初秋,乍凉。天守阁,战国群雄连歌会会场。 织田信长缓缓起身,整了整漂亮的褶裥领饰,拽了拽洋装,从腰里拔出扇子,展开平举,开口唱道:“人生五十年……” “欸,行了行了,年年都是这一出儿,您那一段听得我们耳朵都起茧子了,让您起个头儿,这发句能不能有点气势?”众人揶揄道。 信长只得收起扇子,鹰一样的眼睛扫过前排那几个目光躲闪的人,恨恨念道: 弛荡桶狭间 天下布武雄心现 佛挡我杀佛 人挡我杀人万千 魔王本归第六天(织田信长) 顺逆无二大道源 五十五年醒又眠(明智光秀) 本能寺火燹 二条御所喊声连 只恨一差念 岂料宵小明智反 随父一同魂归天(织田信忠) 此身此骨归天地 不沾红尘自流连(武田信玄) 风林与火山 川中岛上四合战 啄木鸟难缠 独眼跛脚把谋参 足智多谋入军鉴(山本勘助) 月色朦胧云霞隐 西山之端放晴天(武田胜赖) 信义担两肩 鏖兵魔王在姊川 可怜运多舛 苦心经营化飞烟 一妻三女各流散(浅井长政) 若非大雨从天降 岂能拱手让江山(今川义元) 求得一知己 便如樱花迟来绽 昨日香尤怜 吾名及至云霄间 无月之夜入鹫山(毛利元就) 梅雨如露亦如泪 杜鹃载吾上云端(足利义辉) 漂浮不得闲 难留吾名在人间 恨世间波澜 胜败不过朝露电 一逝即过无漪涟(大内义隆) 决断之路差千里 历经四方把乡还(尼子胜久) 胜败莫挂念 功过是非皆惘然 人情只一刻 此地并不产一物 惟有水清与山寒(垣并房清) 金刚寺边青松下 一朝作别祷上天(宇喜多秀家) 梦中又梦见 似梦非梦不可言 不去亦不还 空犹非空无所念 只在正中空盘旋(黒川隆像) 吾身好似云遮月 再无光芒照世间(大嶋澄月) 此身去而还 时时不定尚盘桓 清风微拂面 横跨渡水抬头见 唯有明月仍在天(冈谷隆秀) 持刀跃马三途川 深浅自知不可传(蒲生大膳) 极乐地狱间 心有明月云雾散 挥刀斩军扇 四十九年一梦圆 荣华一期酒一盏(上杉谦信) 湖光山色同把酒 野尻池底与我眠(宇佐美定满) 美梦自香甜 噩梦降临小田原 报应早或晚 不恨羽柴恨短见 至死不善茶泡饭(北条氏政) 此心归于春山风 时之有限花吹散(蒲生氏郷) 一如朝露现 亦如朝露忽不见 此生无挂念 唯记大阪繁华演 宛如梦中之梦魇(丰臣秀吉) 蒙主三顾恩不浅 亦如奉孝侍阿瞒(竹中半兵卫) 世间无遗憾 犹疑之意不必言 心静如深潭 气和好似浮云散 吾身离去路途远(黑天如水) 夏梦无常一世名,杜鹃凄鸣上云天(柴田胜家) 羽柴家中犬 身居高位守筑前 独木支也难 大厦将倾撒手寰 一生功绩空余憾(前田利家) 注定在此六歧路,大限之日迟早现(大谷吉继) 奉茶曾三献 一袭白衣六河原 成败一念间 身如点火江边岸 随之消逝永不见(石田三成) 不为丰臣为石田 酬友殒命在阵前(岛左近) 鹿角盔指天 六文钱渡三途川 求仁须死战 回眸垂泪望大阪 辜负幼主茶茶殿(真田幸村) 忍辱负重君不见 表里比兴为家园(真田昌幸) 爱字当头站 直江状里斥德川 苦心度流年 守护一方得平安 君臣佳话永流传(直江兼续) 头顶弯月当空照 浮屠世间无黑暗(伊达政宗) 人生七十年 砥砺琢磨尘世间 擎此三尺剑 佛祖难挡青锋现 我今一掷回上天(千利休) 关原大战松尾山 首鼠两端吓破胆(小早川秀秋) 一生几十战 不伤毫发不畏险 马上一声喊 蜻蛉切下敌胆寒 人称战国猛张三(本多忠胜) 出生入死随左右 纵横捭阖侍德川(本多正信) 立功三方原 伊贺山间引路返 救主脱危难 功成俸领八千石 忍者神迹留世间(服部半藏) 生死存亡为大事 变幻无常一瞬间(井伊直政) 负重难致远 不可急躁不可烦 知足不贪念 时时不忘贫与难 方可使得万年船(德川家康) …… 织田信长不愿再听,独自踱到窗边,掏出纸扇,虚指京都方向,再次唱道: 人生五十年 岂与天地试比肩 如梦亦如幻 海内天下放眼看 长生不灭是妄言…… 以上杜撰的情节,来自在下涉猎有限的几本书、几部动漫和几部大河剧后,对于日本战国时代的意象,大多取材于各大名的辞世句。充斥征伐杀戮、纵横捭阖、波谲云诡、快意恩仇、忠义无双、儿女情长等情节的战国百余年,无疑是窥探日本历史的一扇窗。战争本身对如我一般的普通男性读者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谈起战国时代,如数家珍者有之,戏谑为“村长械斗”者有之。而在下对一个话题情有独钟,即“武士之死”。极具仪式感的“切腹”“介错”“辞世句”等元素,把死亡的残酷、惊悚和浪漫融合成一种独特的寂灭之美。虽也对切腹的起源有所耳闻,但对其复杂内涵还是懵懵懂懂。 读《日本武士史》的初衷,本意在解惑。前三章读罢,虽有所得,但不免有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之感,或许是篇幅所限,或许是史料本就匮乏,读来颇不过瘾。及至读完全书,才明白本书的文眼,正是我关注的点,即“武士之死”。 当然,作者阐述的并不是我在意的狭义的“武士之死”,而是从武士的肉身之死、阶级之亡、精神之灭三个层面,通过准确的史料,讲述了武士的缘起、勃发、消亡和还魂。前半部的内容从细节上对武士的起源、社会角色、武器、战斗进行了相对真实的还原,纠正了一些错误的既成论断和过于夸张演绎的固有印象;后半部论证了武士“精神史”之虚妄,也就是作者真正想表达的观点。 依作者观点,自明治维新初年《日本战史》的“创作性”编纂开始,通过日清战争、日俄战争、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日本军政当局一步步借尸还魂般塑造出了所谓“忠君爱国”“视死如归”的“武士道”“大和魂”,让无数日本人怀抱着精心炮制出的“民族自画像”,义无反顾地冲进了战争的无底深渊。 “武士之死”,从文学艺术角度来看,是美的一种。而比起更加真实、复杂、深邃的历史,这种解读只是管中窥豹而已。对这样一个一衣带水、渊源颇深、仇恨难消的民族,也绝不是看几本书、几部剧就能轻易准确画像的。作者客观、冷静的史观值得赞赏,本书也值得推荐。可每当读书有所得的时候,反而要自省阅读量和知识面都远远不够。无他,多读多听,少妄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