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余波未了(致敬王小波,致敬经典)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余波未了(致敬王小波,致敬经典)读后感100字

2021-02-07 00:36: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余波未了(致敬王小波,致敬经典)读后感100字

  《余波未了(致敬王小波,致敬经典)》是一本由王森著作,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余波未了(致敬王小波,致敬经典)》读后感(一):答案荡在过程

  答案在飘荡的过程 从未深思过一个人的作品,为什么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几乎他人生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偶像的痕迹如影相随。带着这样的困惑,我迫不及待打开《余波未了》,去了解那个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王小波,对作者的影响。 人的一生遇到无法开解的事,总要找出一些文字作为强心剂印证自己的气度想法,这样心理上会得到些许慰藉,这也是内心强大自由思维的有力支撑。说白点儿,就是未来向无数人陈述的开脱之词。 对于我来说,《余波未了》就是现阶段需要的那支强心剂,拿到书的时候,我这个中年妇女正处于纷乱不堪的离职边界。活了四十余年,没活明白。第一次和别人发生争执,突然脑里的水清澈了,不愿在背负“老实人”工作下去,一个长期以来在工作被冠以“老实人,老好人”标签的我,突然爆发一回,露出獠牙,事后腿发软的,心跳厉害。整个身心确是前所未有的放松。哦,原来这样也无所谓!在这之前反复的问自己,如果脱离的今天这份舒适的工作,是否会找不到工作,难以生存?为这份工作付出是否是我人生的全部意义?是否出于本心喜欢这份需要一颗七窍玲珑的心的工作?对于金钱的追求,我到底有多执着?在《余波未了》里,我寻觅到的灵魂深处的答案。一个人之所以幸福,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多,而是因为他要求得少。 今年四月,99岁的爷爷在我眼前骤然闭上双眼。我突然迷失了方向,反复的问自己,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余波未了》给了我一条线索,让我找到一个原点,从这里出发,我寻找到答案。“我赞成罗素先生的一句话,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简单的文字组合,细品却是无比强大的信念。参差多态的生活方式,在万千之中,我们这样活着,这样的人生也是一种乐趣,也是人间之美。 一种心理历程转换需要强大的知识储备,这是最强的治愈良药。我要做一只独立独行的猪,不去渴望他人的肯定。当一切开始了以后,这世界上还有什么可怕的事呐? 前行的中青年不妨看看这本书,这也许就是你开凿参差多态生活的一盏指明灯,一把开启另一种生命状态的劈山斧。

  《余波未了(致敬王小波,致敬经典)》读后感(二):王小波离去了,却也永不会离去

  

提起王小波,总是会不由自主的想到他给李银河写过的情书,信的开头王小波欢快的写道:“你好哇,银河。”而在每封信的结尾总会说,祝你愉快。

他说,他很喜欢银河这个名字,“也许我们能够发现星光灿烂,就在我们中间。我尤其喜欢“银色的星光”。多么好,而且容易联想到你的名字。你的名字美极了。真的,单单你一个名字就够我爱一世了。”

读王小波的书信,实在是不能不佩服王小波写情书的功力,实在是无法不羡慕李银河,能够这样的被人爱着疼着了解着。

难怪直到多年以后,李银河回想起王小波时,仍然坚信 “被爱已经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幸福,而这种幸福与得到一种浪漫的骑士之爱相比又逊色许多。”

他们之间的爱情,无关颜值,却难得的灵魂契合。王小波的才气,浪漫,和洒脱,羡煞了一众旁人,也收获了一批又一批的忠实拥趸。

《余波未了》的作者王森,就是这样一个炽热的粉丝,,2007年 他参与发起和组织“王小波十年祭”的活动——“重走小波路”,甚至为了纪念王小波,在高雄开了一间名叫“余波未了”的咖啡馆。这样的热爱,这样的痴迷,才有了这样一本别开生面的《余波未了》。

未读之前,我以为这是一本王小波作品的精选集,读完之后,不由得感慨,这是作者王森心中王小波的样子。

深受王小波影响的王森继承了王小波留下的丰厚的文学遗产,他在这本书中,把王小波在不同文章中的观点重新加以整理、重新进行阐释,比如说起“人性的逆转”,他首先是列举了小波文章中讲过的故事,随后讲述了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看法,然后引用了小波的观点“人性被逆转有三个前提,无价值的劳动和暴力的威胁,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再加上第三个就是人性的脆弱。”最后他从自己独特的角度,解读了他心中的王小波,也为所有爱好文学、爱好王小波的人,塑造了一个不一样的王小波。

不同人眼中的小波,必定也是各不相同的样子。如果你之前并未了解,那么通读这本《余波未了》,可以大致对小波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也许就像《余波未了》封面上写到的那样,致敬特立独行的浪漫骑士,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王小波离去了,却也永不会离去。

  《余波未了(致敬王小波,致敬经典)》读后感(三):致敬特立独行的浪漫骑士

  知道王小波是那篇《特立独行的猪》,早些年看的时候不懂,更多的是看个热闹,而当你真正的独立,看过更多的生活时,你明白,我们永远也无法做那只特立独行的猪,关于王小波,知道最多的是网上他的那些经典语录,说实话,我看的文章并不大,只有《特立独行的猪》是印象最为深刻的。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是追寻着那些经典语录的。似乎我看的更多的是他和李银河的爱情,在很多的情感中,这一份情感会让你感动很多。

  《余波未了》是王小波的资深粉丝,参差咖啡的创始人王森所著,是一部王森先生对王小波的回忆录。对于王小波似乎每一个读者都会读出不同的感受,而对于作者王森而言,王小波的作品在他最无助的时候给了他更多的勇气。这本书是王森对王小波的回忆,也是王森对自己曾经的回忆。在王小波的作品中,每一篇文章,每一个故事都都有着不同的感想。王森先生用了王小波文章的标题写下了这样的一本书,而每一个标题都是一个故事。我们的一生中很遇见很多事,关于爱情,关于亲情,关于友情,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理解,而小波先生在自己的文章中也多有提到,小波先生经历过一个疯狂的年代,那是我们不曾经历的,而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经历却也会有着共鸣,而对作者王森而言,这种感触或许更多一些吧。

  《余波未了》是王森对王小波的回忆,更多的是王小波作品对王森的影响。因此在作者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文笔上和思想上的致敬。喜欢的作者,在文笔上总会去模仿,慢慢的也会越来越像那个人。所以这也是一种提高自己写作能力的方式。其实,阅读王小波的作品更多的是对一个时代的了解,我们未曾经历过的时代,它的文明是怎样的,而在多年后,我们置身事外之人对于绷紧的故事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作者王森对王小波的喜爱是炙热的,因为有着那么多的喜爱才会写一本书去纪念一个人。而王小波对王森的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他实现了自己开一间小小咖啡馆的愿望,结交了有着共同喜好的一群人。对于他来说这样是足够幸福的。而关于王小波,他存在于文字里,也存在于那些热爱他的人们生活里。余波未了,无论多少年过去,王小波的文字总是可以鼓舞着一些人,在无助的时候可以得到一丝安慰。这样很好。

  《余波未了(致敬王小波,致敬经典)》读后感(四):一个属于时代的“特立独行的人”

  

记得还在电台工作的时候,每天的上班时间都是在直播间度过的,空余下来的时候,一句话都不想说,可是非常喜欢看本书缓缓精神。那时候,我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还没有完全融为一体,精神世界的冒险精神还捧着火炬等着我前行,而现实生活环境的压抑与无奈,却总是伸出双手来阻拦精神的“红拂夜奔”。

就是在那个时候,阅读王小波,是一种精神的给养,也是对现实无情的嘲笑。

就是在那个时候,阅读王小波,成为工作之余最好的精神放松。

只是,那时的我还不是很能读懂王小波,而今读懂了,才知道成为一个时代“特立独行的人”,有多么孤独,却又多么骄傲。

王小波是他那个时代的斗士,他对抗着整个时代给予他青春期的不公判决。读了那么多、那么久的王小波,如果可以回到最初,王小波笔下那只“特立独行的猪”还是会成为嘲笑精神萎靡的人们最好地选择。

读过《余波未了》之后,才知道我不是王小波最忠诚的拥趸。原来有人这么热爱他的文字,这么热切地传承着他的精神,这么小心地呵护着他的文字所营造的时代。最初认知的王小波,在遇到李银河之后,更是彰显出了他的特立独行与清醒明世。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再孤独的人也有同类。王小波短暂的人生历程中,可能没有世俗审美的那份吹捧,但是他有发现世俗审美最真实的眼睛,他的讽刺与调侃不正是对世俗的一种审美么!他对于善良的理解,都是埋藏在人性深处的,他荒诞不羁的笔触下,是对人性的悲凉认知。毕竟,这不是一个令人愉悦的世界。

还记得看过他和李银河的书信往来,不由得相信,每一个看似普通的皮囊之下,也许隐藏的就是一个调皮的、自卑的、虔诚的、有趣的、渴望爱与被爱的灵魂。每个人都应该被善待,但是这个善待的距离该怎样拿捏呢?会不会像他笔下那只看透人性的猪,受过一次伤害后,只会冷冰冰的保持距离看待他人了。这也是面对丑陋人性,对自己最安全的一种保护。

王小波已经离去很多年,他的文字也许成为了现今“阅读代沟”的代表。可是不得不承认,那些曾经或现在以王小波作为精神指引的一代人,才是最幸福、最真实、最快乐的。

  《余波未了(致敬王小波,致敬经典)》读后感(五):余波未了

  “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事理,遇见些有趣的事。我有过好多奢望,后来知道生活是缓慢受锤的过程。我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本书一开始就吸引了我,或者说是王小波的独特的人格魅力直接吸引了我。当有人问起你为什么写书的时候,他回答了一句“就是为了生活”。真是简单而又淳朴。那个时候的写书人,不是为了自己出名,也不是也了功利,可能民族大义上是为了中国人的脊梁,就个人而言,就是讨个生活养家糊口。 本书的作者并不是王小波,只是一个狂热的王小波粉丝。一方面介绍了与王小波结缘,另一方面介绍了自己受到了王小波的影响。自己的亲身经历受其影响特别大,并持续受到影响。一次偶然的翻阅到王小波的文字,立马就被其文字魅力吸引,于是把他所有的作品都买来,认真阅读,有时若有所思,有时又放声大笑。王小波是谁?百度一下,各种各样的罗列,什么中国的乔伊斯,中国的卡夫卡之类的,这些都不足以了解一个人,了解一个人最好的就是去读他的作品,去理解他想表达的东西。对他而言,他所有的人生成就都归功于王小波,是他莫大的荣幸,是他的求之而不得。从读他的作品开始,就是一场“余波未了”的渊源。 作者是个开咖啡馆的,机缘巧合下认识了王小波,结果便不可收拾了。开咖啡馆的过程中,如果不是受到了王小波的启迪,是全然不会继续下去了。“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这样的事情可能就发生在了他的身上。“参差多态是幸福本源”这话虽然是罗素的,但是第一次从王小波嘴里听到的,受益匪浅。 书的前面大部分讲的作者的个人经历,早期的创业辛酸历程,在偶像的精神支柱之下,渐渐地克服了困难。书的后半部分主要是以王小波作品的名字来阐述人生哲理。什么沉默的大多数还是不沉默的少数,精神家园来自于大自然,不管是人前还是人后,诚信很重要。追星族的疯癫…… 有时候是选择做一个沉默的人还是一个不沉默的人呢?视情况而定,必要的沉默选择是睿智的表现,不热衷于看热闹,有理就要力争,这两者并不冲突。现在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依赖着手机,精神世界出现贫瘠,生活的丰富多彩并不代表精神世界的充实。有时候,选择适当地出去走走,去看看大自然的优美风光,让手机休息,让身体休息,让精神世界摒弃一些杂念,玩的时候就好好玩。 作者的亲身经历也无时无刻不在说明,不管是人前还是人后,诚信最为重要。做生意讲究的就是诚信,别把别人当傻子,同样的当,上一次就够了,再也不会有人与你往来,失去的不仅仅是这个人,可能是因为这个人的传播失去更多的人脉。 当下,流量盛行,所谓的追求不过变成了看脸的时代。疫情期间,你是相信科学的力量还是相信几个流量的力量。还未踏入社会的莘莘学子,还是以一个医生,一个科学家,更多的来作为一个偶像。你看着别人的快乐,他却在关键时刻帮不了你。人啊!一定得正确认清现实,认清自己。 如果你不了解王小波,或者对他已经产生了兴趣,那么一定得看看他的作品。许多的话沉浸在文字中,岁月的积淀,飘着无声的旋律,泛起的波纹,余波未了。

  《余波未了(致敬王小波,致敬经典)》读后感(六):以一种激进的方式向自己的偶像致敬

  

其实初看书的封面,我就已经猜测过全文的内容。打开书通读了一遍,《余波未了》作者行文还算流畅,对于我一个没有接触过王小波作品的人而言,不算生疏。

作为一个80后,我和作家王小波还算同处一个时代,人家大我一轮,奈何我在阅读上比较偏科,平时阅读的近现代纯文学作品基本都存在于课本上,而选择课外书籍上我比较偏科,只限于历史类、武侠类、推理类、科幻类等,它们使我完美错过了王小波题材,回想起来挺可惜的。假如某日,本文的作者如果在台北的咖啡店给我讲出这些故事,也许我只会打个哈欠,略表歉意,他一份几乎偏执又癫狂的热爱,配上我刚好合成一句成语叫“对牛弹琴”。

可有些事偏偏很奇怪,读了作者的这本将近10万字的狂夸王小波“巨著”,我站在客观的角度,非常不喜欢作者这种用他自己话讲,对一个人的热爱到癫狂的程度,推荐起来明显带有偏向性。就像我也有一些文学偶像,但当我和朋友谈起他们时,我只会找一个共同话题或者侧重点去表面谈谈,对方一旦不喜欢,立马闪开,自然也不会疯狂到要写一本十万字的书来赤裸裸推,搞得像传销组织的小册子宣传。

当然前面说到我是从客观角度来讲,这个客观指的是我抛开了作者字里行间的强行灌输,看到他每一章节都用王小波的作品做引子,结合自身对书的理解谈一些感想,讲了些王小波的真实趣闻,从侧面刻画出一个中国文坛里很有特点的伟大作家,这类描写我还是比较能接受的,甚至产生了不想读完这本强推,干脆找几本王小波的作品读一下才是正路。

也许作者会说,《余波未了》勾起我想阅读王小波作品便是达到他的目的了,对此我无力反驳。毕竟在一个偏执狂眼里(例如把咖啡店都叫成余波未了,每天10+微博发王小波名言),他认为这些便是自己的胜利。但我想说,一本出版书籍无论是纯文学、小说、散文、人物传记等等都好,它必须要有一个吸引人的内核才是畅销的保证,而不是靠名字吸引眼球,靠强行灌输概念引起共鸣。这类书很快便会没落,大部分像我一样的读者只会选择在茶余饭后的有限时间断断续续的阅读,不会是拿起来放不下那种。了解王小波的人,看了你的书,会赞美一句王小波牛逼,但牛逼的是人家,和你没半毛钱关系;另一部分像我这样没了解的人,只会对一个熟悉的名字产生兴趣。最后,这两种读者很快淡忘《余波未了》究竟写了什么,而把兴趣点都投给了我们想致敬的王小波。

  《余波未了(致敬王小波,致敬经典)》读后感(七):余波未了:致那些为了理想,向着生活依然“负隅顽抗”的人们

  

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王小波的名字存在于某个相当特殊的历史位置。耀眼却从未居中,终其一生都未曾受到过任何主流媒体和作家群体的关注与青睐,即使在《黄金时代》这样的优秀作品获得台湾第十三届《联合报》中篇小说大奖后,也只能在华夏出版社以区区六千册的数量进行发行出版,并被冠之以“文坛外高手王小波”的称号。这是现如今,一旦海外获奖,内地动则万计的出版数量,所不能相信的。

但同时,正是因为有着如此非主流的创作背景和人生经历,也让他能够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更多思想性的探讨和精神层面的创新。在他那种倾向于自由主义表达的小说中,黑色幽默,荒诞情节,讲究逻辑推理,非凡的想象力,比比皆是,哪怕时至今日都同样深深得影响着当代作家们的关注与创作,要知道王小波作品的思想和精神价值远远高于文学价值。

时代的隔阂更多的时候让我们沉溺于以己度人的认知误区,从而却缺少了亲身的代入感,来重新感受一个过去历史片段中的真实感官,这或许才是真正阻碍我们去理解“过去”、“曾经”、“上一代”这些名词具体原因吧。

可能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永远无法明白,生活在那个物质资源匮乏,精神世界空虚的特殊年代,却忽然蹦出一个拥有超越这个时代智慧和宏大视野的作家,用着他那些极富感染力的文字来表达整个世界的感受时,对于众人精神层面所产生的冲击到底有多大。鲁迅说大部分人在铁屋子中沉睡,偶有人醒来,他们的疾呼却恼怒了旁人,因为他打搅了大多数人的好梦。很显然,王小波就是那个不愿意沉默的人,而那些追随者同样不愿意沉默。

我总觉得,真正的文学蕴藏着一种力量,那些真正心怀天下的人会以此为利器,去唤醒整个社会对于世界的重新认知。所以,即使到了物欲横流的年代都不能没有文学这样一个精神表达。这也就不难明白,何以在这位流离于主流价值观以外的小说杂文作家会在去世多年后,一再为文学爱好者和精神追随者所提起,甚至会有大批信仰者,以模仿他写作笔法的方式,去集合创作出一本《王小波门下走狗》的方式加以纪念。

本书作者王森正是王小波众多“门下走狗”(完全,完全没有贬义)中相当资深的一位。而本书《余波未了》也是他对于王小波的回忆录文集。

封面的这句话出自王小波和他的妻子李银河的“两地书”——“当我跨过沉沦的一切,向着永恒开战的时候,你是我的军旗。”

言之旦旦,情之切切。在王小波看来,或许是对妻子天长地久的承诺,在读者看来,是对心中信仰的一次召唤集合与开拔出发。

因为王小波《思维的乐趣》一书中引用罗素的一句话:“须知,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故而将自己的咖啡馆命名为“参差”。在本书中,王森先生用王小波创作的文章标题作为标题,比如“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等,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关于友谊,关于爱情,关于亲情。如果人生的际遇,所有的初次见面,都是久别重逢,那么对于阅读一位作家的书籍,解读一位作家的思想,并以此产生深刻的感触与共鸣,或许就是一种迈过时空的交汇相识和把酒言欢,或如老友相逢,或如故人再见,书中,作者在回忆王小波,同时在用王小波的作品回忆着自己曾经被命运赋予的无助与赋予命运的反击。

世俗的生活总是习惯性地让我们缴械投降,当经历此番情节后,不得不做出“人生本该如此”的妥协,大多数人的人生并无甚稀奇,任何的超脱或许仅仅是一种想象中的传奇和平庸者自欺欺人的憧憬。如果我们开始,试着将自己活成其他人眼中的样子,并且更加关心别人眼里自己的时候,“终将平凡”不过是最后的结果。生活的烦琐和世俗会把任何一个人曾经的意气风发、激情四射彻底击碎,碾压,荡然无存,烟消云散,再回首时,无外乎从来不曾有过,无外乎是以前的“少年不知愁滋味”。

也许只有人生到此境界,重新捧起王小波的书籍,才会发现在上个世纪,那个更加禁锢,更加封闭,更加忌讳,更加压抑的年代,竟然会有着这样一个不知死活,不知进退,始终高举着自由主义理想大旗的作者在高声呐喊,在时代的某个逼仄的角落负隅顽抗,永不妥协。偶像是一种精神价值观的信仰,可能只有经历过上述人生的人才能更清楚这样的坚守之可贵,与可敬。

作者王森就是如此之人,用更多的喜爱去阅读理解那个人,并为之开一间咖啡馆,写一本书,聚拢一群爱好者,纪念一个过去的人。故人已去,余波未了,文字总能鼓舞着后来的我们,安慰着那些被现实深深打败后失落的心。

王小波总是相信智慧的,大概也相信世界终将美好吧。

“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是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很高兴。”

——by 王小波 《沉默的大多数·智慧与国学》

  《余波未了(致敬王小波,致敬经典)》读后感(八):《余波未了》:致敬我从未探知的经典,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王小波,这个作者早就如雷贯耳,但是我从未读过他的作品,只是偶尔在微博上寻求一些励志文案时看到过他言辞的闪烁。在看过《余波未了》一书后,我才了解到这个作家,他和妻子李银河都是著名的当代文人,只可惜我总是会有意无意的忽视作家名讳,而更多关注作品,如今想来,我一定在时光的某个犄角旮旯阅览过他们的作品,只是记忆不深刻而已。《余波未了》是王小波的粉丝所写,目的是为致敬特立独行的浪漫骑士,这样的呼唤让我不由想起美国著名作品《在路上》。

  生活总是在青春昂扬之时颇显的激情四射,当经历世俗人情后,日子也几近枯燥乏味,如若再听信长辈的说教,活成他人眼中的自己,确实人生很没意义。这些也许就是上个世纪王小波为何如此激励人的缘故,在他的作品中没有世故,也没有妥协,只有拼搏挑战达成自我人生价值。 “当我跨过沉沦的一切,向着永恒开战的时候,你是我的军旗。”这是《余波未了》作者王森所言,我着实很是诧异王小波究竟对当代人士的思维观念有怎样的影响,致使粉丝能够如此追捧。时至今日,我好像并没有见过什么粉丝写书来追悼偶像,有也是大名鼎鼎的文人学士,也许因为我的浅薄,让我对这个我不熟知的作家有偏见,好在在作者的文笔里我找寻到王小波的力量。

  一:人生在世,会遇到一些好事,还会遇上些坏事。好事我承受得起,坏事也承受得住。就这样坦荡荡做个寻常人也不坏。 在《一直特立独行的猪》中王小波写到:“中国有种老女人,面对着年轻的女人,只要后者不是她自己生的,就要想方设法给她罪受:让她干这干那,一刻也不能得闲,干完了又说她干得不好;从早唠叨到晚,说些尖酸刻薄的话—捕风捉影,指桑骂槐。”虽然这样的言辞颇有些激烈,但是我内心深处却油然而生出一种钦佩,他说的太言之凿凿了,说出了很多女性想说但不敢说的言论,大写一个解气字。至此,我对王小波有了全新的认识,就像鲁迅先生一样,忠言逆耳毕竟鲜少人能倾心接受,但总归打醒了俗世人的眼界。

  《余波未了》的作者深受王小波影响,他列举出当今世界比较著名的几位作家譬如冯唐,高晓松等人,社会上对这样的人士始终褒贬不一,无数人觉得他们将社会风气重新粉刷,更有人深觉他们的形态作风不适合凡尘俗世,就像王小波一样,他们都属于放荡不羁之人。作为一名女性,我很是能够感受那种心理状态转变的卓越感!扪心自问,我正需要这种思想能够唤醒我内心深处的妥协因子,一个人要么一直混沌,要么彻底透彻,介乎两者之间,时而明白,时而糊涂的状态是尴尬甚至痛苦的。 作为一名混迹在书评圈中的小白写作者而言,我经常能看到譬如“一直特立独行的猫”“鼹鼠的土豆”等自媒体IP大佬,时常诧异他们的才能卓越,当我看完《余波未了》后,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他们都深受王小波的影响。原来只因为在俗世中深思熟虑过每一个间隙,才会有如此深刻的思想,王小波的思想并非一直都是嚣张跋扈的,很多时候也不乏沉稳批判性。

  我明白一个作家对一个俗人的影响,想我个人,也是因为能够在书籍中汲取到自己想要的能量,所以才会痴迷于读书,在这人情世故世界里,总是很难找到自己想要的真性情,于是寄希望于书本中,有时候想来也挺可悲。王小波说过“我希望自己也是一颗星星,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么美好,那么一切恐惧就可以烟消云散”。这是王小波的美好心愿,也是王森的,更是我的,我希望自己不要被暗淡的人生遮住了光芒,我更希望我的人生能够自己做主,像星星一样闪耀着属于自己的那一片美好。 二:被别人设置的人生,没有自己闪光点存在,终究会消失匿迹! 其实,岁月一直在消逝,今日的得总是会变成明日的失,今日的补赎也挽不回昨日的错误,今日朦胧的幸福也将会变成明日朦胧的悲伤,可是无论如何,我总是认真而努力地生活过了。 ——席慕蓉 《丰饶的园林》 终于明白《一直特立独行的猪》讲的是何事了,原来是王小波在知识青年下乡劳动期间遇到了一只从来不愿意接受人的管制,拒绝被人阉割,也不愿意成为种猪被逼着天天交配的特立独行猪。在这样一种隐喻下,我们能够感知到一心想要设置别人和甘于被人设置的人,生活过得有多苍白。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数人都在重蹈覆辙的扮演着设置别人和被人设置的角色,鲜少有人能够反抗或者有胆量反抗。

  作为孩子,被父母设置着上学工作,作为母亲,被别人设置着如何生活育儿,作为凡尘俗世中的一名普通人士,被别人设置着如何成为更好的人,我们已经习惯被别人支使,但是缺乏了自己的灵魂所在,当想要在短暂而又漫长的人生道路中,走出自己的生活,着实难于上青天。是我们自己过得人生不够美好,还是我们自己的人生让别人的人生不够美好,对于普通人而言,我们远没有如此通天本领,可是就是有这样的人总是要求别人按照他们的思想度日,心甘情愿成为他们的傀儡。 想来如此,我变得无比钦佩这只特立独行的猪,虽然最终命运还是难逃人类的迫害,但是他活成了自己的模样,王小波借此是想说知识青年被迫下乡的命运。对于当今世界,年轻人已经不是很熟悉知识青年下乡的故事,但是前辈们遗留下来的文化始终事无巨细的影响着他们,因为王森我了解到王小波,因为王小波我也重新思索起自己的人生。只愿我们都能过成自己想要的人生!

  《余波未了(致敬王小波,致敬经典)》读后感(九):《余波未了》:致敬以荒诞对抗现实的浪漫骑士,特立独行的勇士

  加缪说:生活充满荒诞,而人生的意义就是在荒诞的现实当中,过一种“不荒诞”且对抗荒诞的生活。

整天想着几何学与数学定理的李卫公,最后亲手造了一座城,竟把自己困了起来;穿着皮衣手握鞭子的鱼玄机夜夜笙歌,在被绞死后,连内衣都被人偷走;脑门上有个大疤,相貌丑陋却歌声动人的刘三姐;一代剑侠虬髯客老年时化作扁扁的一片,像塑料袋一样到处飘 ……他借古讽今的故事,特立独行的角色,别具一格的叙事,一起构筑的了这个超脱于现实的荒诞世界。

在这个文字构建的荒诞世界中,我看到了他的幽默风趣;他的自由坦诚;他以达观的态度对抗苦难生活的勇气。现实生活的残酷与沧桑,被他以自嘲般的笔触娓娓道来,我在这些故事中笑着,笑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今年是王小波逝世的第23周年,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在逝世以后发表。从第一次看他的《友谊地久天长》痛哭流涕,到时代三部曲时的酣然大醉,再到《东宫西宫》时至死不渝、刻骨铭心的同性之爱……让我不禁去思索这些貌似荒诞的故事背后的真正深义。他在自己的假想王国中,用文字构筑成一座壁垒,默默地对抗着荒诞的现实世界。

2012年,是王小波离世的第15周年,他的铁杆粉丝王森专门开了一间咖啡馆,又写了一本书来纪念他,这间咖啡馆和这本书的名字都叫——《余波未了》。

01.人生就是一场与现实世界的负隅顽抗

一个人要么一直混沌,要么彻底透彻,介乎两者之间,时而明白、时而糊涂的状态,是尴尬甚至痛苦的。——王森《余波未了》

王小波对本书的作者王森而言,意义重大。

王森感慨自己在而立之年有幸读到了王小波的书,人生突然从混沌中升华,变得彻底透彻。 如果没有及时遇见王小波,他觉得自己很可能变成《教父》里的那种出生入死喋血街头的“马仔”,而不是咖啡连锁店的大咖校长。

王小波的作品与王森以往读到的那些作家的作品不一样,这些故事不再是扶摇直上、高不可攀的神邸,而是一个看穿他心事,侃侃而谈的老友,一边娓娓道来着那些奇闻异事,一边循循善诱,不留痕迹地把他带入沉思,开始思索生活真正的意义。

他弟给了我一条线索,让我找到了一个原点,从这里出发,我一路寻找,终于搞清楚了我是谁,我来到这个世上可以做点什么,最终到底想要什么!

在王森的眼中,我们的现实生活确实荒诞,依旧残酷,但这却是我们自己创造的世界。只有王小波正视了这种荒诞,他坚持着特立独行的自己,冲破了现实的壁垒。他让人想到了“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凯鲁亚克。他们的离经叛道,超脱世俗,一如他们笔下信马由缰的人物,虽然遭遇了太多的嘲讽,太多的不被理解,但是并没有妨碍他们冲破俗世的枷锁,做真正的自己。

人生是一场与现实世界的负隅顽抗,是永不言弃的追求自我理想。王晓波以笔为利刃,劈开了素来千篇一律的刻板纯文学世界,如盘古开天辟地般地般使我看到了冲出雾霭、金光四顾的骄阳,如瞳孔般漆黑并连绵起伏的山峦,荒诞反倒成了成就了他的浪漫主义,将他所有的文字带离了纯粹的烟火气息,普天之下宛若星辰一般高高在上,却撒下了温柔和厚爱。

02.他是不甘平凡、特立独行的浪漫骑士,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我希望自己也是一颗星星,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么美好,那么一切恐惧就可以烟消云散。——王小波

人为什么活着,要怎样活着还有意义,我们的生命还有什么其它的可能性……王森从王小波的文字中感到了温柔与平和的力量,它们就像天上的星辰一样发着光,让人不再那么惧怕突如其来的黑暗,这种美好可以让一切恐惧都烟消云散。

书中有很多的标题是以王小波的小说来命名的,

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这一章中,王森提到自己做了很多的T恤,背面都印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这个故事讲述的是王小波下乡期间遇到了一只与众不同的猪,因为它不甘被生活同化,不甘被别人来安排自己的命运,所以拒绝被阉割和交配,这只特立独行的“猪”是王小波反抗与大化同流的自我化身。

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原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

王小波最反感的就是成千上万的年轻人被人设置生活,因为他曾经就是这些年轻人中的一员,在读书的年纪被安排到了下乡干重活。在现实生活中,不仅动物如此,我们谁都会碰到一些喜欢安排并设置他人生活的人。

“工作待遇那么好,为什么辞职?”

“你年纪大了,不结婚,将来老了怎么办?”

“为什么不赶紧要个孩子,将来谁管你?”

这样喜欢安排别人生活的人真是大有人在,这就是“荒诞”。他们用自己千篇一律的人生经历为样本来教育我们,试图把我们变成他们的模样。

有些人去开创有趣的事业,有些人去开创无趣的事业。前者以为,既然有趣的事不多,我们才要做有趣的事。后者经过这一番感慨,就自以为知道了天命,此后板起脸来对别人进行说教。

勇敢地做着自己,真诚与直率的生活,虽然现实荒诞,但我可以选择不与这个荒诞的世界为伍。

既然我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就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活成理想中的自己,为什么要因为外界的因素而改变内心的初衷,人生只有一次,我只愿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这是我读到的王小波,也是王森心中的王小波,更是无数粉丝心目中那个特立独行的浪漫骑士——王小波。

03.王小波离去了 ,却也永远不会离去

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很高兴。——王小波

王小波虽然离去了,但他留下的丰厚文学遗产和精神财富如珠玉般散发着余辉,不经意间就照亮了他人的精神世界。他用自己的方式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一些人,这些人勇于在艰难险阻的世界寻求真正的理想。

王森在书中说:“王小波离去了,却也永不会离去。”他一直影响着无数的年轻人,这也正是书名《余波未了》的真正含义。

“当一切都开始了以后,这世上再没有什么可怕的事了。”

王小波离世十周年的时候,王森开始逐步地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虽然至今十多年遇到过很多事,但是并没有一件事可怕到能吓倒他。他从王小波那里知道了,可怕的事情从来都不存在,可怕的只有干涸和绝望的内心。

他从王小波的文字中看到了内心世界的本来面目,那些被生活的苦难所吞咽和折磨的,终将化作热血与泪水浇灌而成的神龛,供奉着我们心中的理想与深情。

王小波虽然离去,但他的文字永远伴随着我们,永不曾离去。

写在最后:

他曾经留下的这些故事嬉笑怒骂,别具一格,恣意潇洒,特立独行。他用真诚与智慧铺就了一条新的道路,将严肃的故事赋予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历史与现实交织碰撞,爱情与欲望缱绻纠缠,是对现实生活彻底的撕裂与抗争。正如作家冯唐说的一样:“现代汉语文学才刚刚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开始,小波就是这个好的不得了的开始。”

现代的很多作家都在揣测读者的喜好,甚至为了名气自费出版。有些甚至只是为了钱而写作,早已忘记了自己的初衷。王小波真诚地做着自己: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既然现实如此荒诞,那我不跟你们同流合污,你有你的十丈软红,我在自己海阔天空的世界里信马由缰,恣意忘形!《东宫西宫》、《万寿寺》、《红拂夜奔》、《红线盗盒》……这些作品每一篇都闪闪发光,就像风上闪烁的星群。

仅以此篇文章,致敬荒诞世界特立独行的勇士,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浪漫骑士。

  《余波未了(致敬王小波,致敬经典)》读后感(十):《余波未了》:读王小波到底能教会我们什么?

  

在中国文坛有这样一个奇人,生前无人问津,死后却被封神。

他就是王小波。

提起王小波大家一定很熟悉吧!

不论是他本人的才华,还是他与妻子李银河唯美的爱情故事都被世人所津津乐道,尤其是本人独特的幽默魅力,更是让无数人为之着迷。

高晓松说:"他在我读过的白话文作家中绝对排第一,并且甩开第二名非常远,他在我心里是神一样的存在。"

冯唐说:"他的文字,仿佛钻石着光,春花带露,灿烂无比,蛊惑人心。"

咖啡教父王森更是喜爱他到为了致敬他,开了一家叫"余波未了"的店,写了一本叫《余波未了》的书。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大佬这么推崇王小波和他的作品,读王小波到底能教会我们什么?

敏于思索,善于思辨

问:"什么样的话能被誉为金句?"

答:"能用最浅显的语言,说出最发人深省的道理。"

问:"什么样的人能被誉为'金句王'?"

答:"像王小波这样的人。"

为什么怎么说呢?来让我们看看王小波的金句。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

"我选择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 。"

"深思熟虑的结果往往就是说不清楚。"

问:"为什么王小波能创造那么多的金句?"

答:"敏于思索,善于思辨。"

在一次采访中,记者问了一个问题:"你是不是认为有两种思考方式,一个东方的,一个西方的,你觉得您能区分吗?还是说你觉得这种说法非常无聊?"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回答?

很大概率上你会用自己为是的专业知识,仔细分析中西方的差异,从文化到各个方面,最后得出,中西方思考各有优劣的结论。

而王小波是怎么回答的呢?

王小波:"我觉得可能还是相当的无聊,相当无聊,一般来说东方的思想方式和西方很不一样,这种说法本身就在掩饰着什么,掩饰一些自己也觉得不体面的事情。其实,咱们都是同一个物种,怎么可能思想的方式会有不同呢?"

你看看这话说的。

为什么他王小波就能说出这种话,而其他人却还只是在这个问题上打圈圈呢?

因为王小波敏于思索,善于思辨。他对于这个问题是深深的思索过的,他能清晰的辨明这个问题的核心关键。他很清楚,思想是思想,人是人,不能以一概全。

《余波未了》作者王森在书中提到自己正是因为看来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中的"大多数的参差多态都是敏于思索的人创造出来的。"才把品牌取名为参差咖啡。而自己也是因为王小波的提醒要敏于思索,才创造出参差多态的参差文化。

清酱喜欢读王小波,因为他让我敏于思索,善于思辨。读过王小波后,面对一些问题会慢慢思索,不会急于下结论。读过王小波后,面对一些难以抉择的问题时,会慢慢思辨,得出正确的结论。

如果有空,就读读王小波吧!

善待自己,是一种做人的态度

王小波曾说过:"让别人看到自己住的地方是一种美丽的自然景观,也是一种做人的态度。"

《余波未了》作者王森说:"这句话的意思是邋遢难看和经济水平的关系不大,和做人的态度有关。"

可我觉得王小波更想说的是:"善待自己,是一种做人的态度。"

书中提到这样一个故事:北京一对青年夫妻租了一处65平方米的胡同老平房,并将它重新装修了一番,装修的既美观又舒服。

这就让很多人不能理解了,花40万装修对于一套只能租10年的房子,相当于每个月都要多交3000多的房租。而且也不知道十年之后,房东还会不会同意续约。要是不续约,花那么多钱装修,岂不是给别人做了嫁衣!

这恐怕大部分人都不会接受吧!

但是夫妻两人却认为这样做没有问题。他们的理念是——先把这十年过好,房子可以是组来的,但生活永远不是。

不仅仅他们,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效仿他们,实行这种观念。

将自己的生活过好了,就是在善待自己。善待自己,就会更加善待身边的人,每个人都善待身边的人,尊重身边的人,这样的社会还能差到哪里去吗?

就像王小波说的"让别人看到自己住的地方是一种美丽的自然景观",如果让自己的地方保持干净整洁,不仅仅自己住的舒心,其他人看的也开心。

清酱喜欢王小波,因为他提醒我善待自己,是一种做人的态度。读过王小波后,会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不会做出不雅的事情;读过王小波后,会注意自己生活的环境,不会将之弄的一团乱,自己看了烦心,别人看了糟心。

如果有空,就读读王小波吧!

拥有承认的勇气

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衣》大家都读过吧!

故事讲述了有一个国王特别爱穿新衣,有两个骗子对国王说他们能织出这世界上最漂亮的衣服,但是这个衣服只能聪明的人看得见。

为了穿上这件漂亮的衣服,国王赏了他们很多金银财宝让他们织新衣服。可是最后谁也没有看见那件新衣,因为根本没有,但谁也不敢承认,承认了就是在说明自己不聪明。

所以游行那天皇帝挺着大肚子穿着根本就不存在的新衣神气地在街上走着,而每一个人看见国王的人都称赞新衣如何如何的好看,就是没有人敢说他光着身子。只有个小孩子说了实话:"皇帝没有穿衣服!"

对于这个童话的寓意,很多的解释都是说——要做一个诚实的人;虚荣往往会蒙蔽人的双眼。

但我认为这个童话,还有一个寓意——要拥有承认的勇气。

如果皇帝以及那些大臣们勇敢的承认自己并没有看见新衣,还会被骗子耍的团团转吗?可是没有人愿意承认,因为不想被人说自己是不聪明。

生活中的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呢?

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怕被骂;不敢承认自己的愚蠢,怕被人看不起;不敢承认自己的不足,怕被嘲笑。

就是因为这样,犯的错误越来越多,捅的窟窿越来越大,撒的谎越来越多。

王小波曾说过:"这世界上有些事,就是未来让你干了以后后悔而设定,所以你不管干了什么事都不要后悔。"

我们的一生很长,没有人是完美的,都会做错事,犯过傻,不要觉得羞愧,这没什么好丢脸的,不去承认才丢脸。

清酱喜欢王小波,因为他告诉我要拥有承认的勇气。读过王小波后,我面对自己的错误,学会主动承认,下次注意绝不犯错;读过王小波后,我面对自己自己的不足,会主动承认,努力进步,将自己的短板补全!

如果有空,就读读王小波吧!

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而清酱说:"读王小波使我敏于思索,读王小波使我善待自己,读王小波使我勇于承认。"

如果有空,就读读王小波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