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何以为我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何以为我读后感锦集

2021-02-07 01:01: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何以为我读后感锦集

  《何以为我》是一本由[美]阿列克斯·提臧著作,联合读创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何以为我》读后感(一):始终的外来户

  美籍菲律宾裔作家写的一部关于移民后代的书。从国籍上来说,作者提臧是当之无愧的美国人,但是从相貌上看,他有标准的亚洲人特征。作为移民后代的他发现自己被卡在了美国和菲律宾的社会之间。在故乡菲律宾,他被尊称为先生,感觉到疏远的距离。在自己的祖国美国。他却无法融入这个社会。因为在地道的美国人心目当中。作者被赋予了刻板的印象,在地道的美国人心目当中,所有的那种亚洲男人都是傅满洲的形象。提臧不止一次想改变这种现状,他努力学习,锻炼身体,参加聚会,想从根本上融入美国的白人社会,但是他发现无论怎么做,他依然和美国白人之间隔着一层东西。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时刻提醒他,他是一名亚洲裔。在描写自身遭遇的同时,提臧又把目光放在了同为亚洲后裔的女孩儿身上,与男孩相比,亚裔女孩在美国社会明显受到了追捧,在白人眼中亚洲女孩温柔体贴,而亚裔女孩以和白人甚至黑人在一起为荣,除此之外,作者从文化、信仰各个角度描述了移民后裔融入社会的困难,在震撼人心灵的同时告诉读者,这就是真实。

  《何以为我》读后感(二):何以为我

  

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20/11/23/%e4%bd%95%e4%bb%a5%e4%b8%ba%e6%88%91/

何以为我:1964-2014,从亚洲到美国,寻找作为亚洲人的自己 [美]阿列克斯·提臧 / 余莉 / 联合读创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2020-10

子扉我 2020年秋 季风异次元空间三世

原载回响编辑部微信2020年11月24日,发表时有改动

  《何以为我》读后感(三):Every Man Must Clime out of His Own Hole

  

比预期更快的读完这本书,书整体是很好看的。感觉作者真的是很实诚的一个人,很直白没什么掩饰的写出了他作为一名亚裔男性在美国生活的心路历程,因为我对在美国生活的亚裔基本上毫无了解,也不好完全只通过这本书来判断他们的“真实”生活,不过看完这本书也有挺多感触的,对许多方面也有一点想法。

本书里有几章写生活在美国的亚裔男性和亚裔女性的处境,作者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亚洲女性和男性所处的层次大不相同,亚洲女性由于其“柔弱感”往往享受更多优待,机会更多,而择偶上也选择了更受欢迎的白人或黑人男性。“一个本该喜欢你的人拒绝了你,还有什么比这更伤人的呢?”只能说人往往太过片面,自怨自艾,加倍放大自己的痛苦,想方设法证明自己是一样处境人中最惨的。对于亚裔女性来说,被物化的危机,被同属亚裔的男性的意淫带来的双重痛苦岂不是更加可怕。

在书的后几章,作者想表现亚洲人的地位在逐渐上升,举了很多例子。刘翔、林书豪、学校里的优秀亚裔以及得了普利策奖的他自己。但是看到这我不禁在想,优秀的不过是个体,在美国的亚裔地位真的上升了吗?作者觉得歧视有在减少,是大环境真的对亚裔的歧视变少了?还仅仅是因为作者地位上升了,对于作者这个个体的歧视少了?作者所谓的变好,是否是脱离了大众的成功人士的自我催眠呢?大环境在变,而人也在变。同样以自己的感受来判断歧视程度是否有刻舟求剑之嫌呢?

作者口中亚裔男性的优秀代表,梁朝伟最终还是演了傅满洲,韩国人自豪的kpop和日本人自豪的动漫作为文化输出在欧美真的成功吗?那些在本地红极一时的亚裔明星如果不去迎合欧美对亚洲人的刻板印象,还会闯美成功吗?不过就是成为了一个又一个花瓶和口号罢了。这是不是也是歧视的体现呢?

歧视永远都是存在的,不同种族,不同地区。但有的时候摆脱歧视,更需要的是自身的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就像作者,他觉得自己爬出了洞,克服了困境就可以了,毕竟每个人要克服的都只是心里的难关。

  《何以为我》读后感(四):所有的分歧和差异,其实就是文明的差异,需要认真看待

  

就在当下,美国总统2020年大选的结果还没有最终出炉,预计要在12月份出结果了。然而通过这次选举的过程中各种事态的发生和发展,典型西方国家的民主选举的节操碎了一地,再加上今年5月份发生的弗洛伊德被美国警察暴力执法致死事件,某种意义上说西方的种族歧视和民主选举已经到了水深火热的地步了。

美籍菲律宾裔记者、作家阿列克斯·提臧的传记《何以为我》,是一部跨越五十年的关于自身意识和认知的作品。作者从自己的家庭和身边的人开始有所感触,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在这几十年间不同的东西方文化碰撞,从历史讲到现代,某一个阶段等等,用最真实、最醒目的方式讲述亚洲人在美国的生存方式和种种困境。

《何以为我》

东西方的文明和文化,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讲的明白的,但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的差距可是实实在在的。无论是从富裕程度、经济实力、文化意识、军事实力、科学技术、教育资源物质条件等各方面来看,还是从身高、肤色甚至是男性私处而言,亚洲的国家都与美国有着巨大的差距,尤其是文化的差异,让两边的人相互之间都不适应。但关键在于,亚洲移民到了美国,只能以最大限度的低调进行小心翼翼的生活,内心的自卑很大程度上都浮现于表面,这是不争的事实。

作者在上个世纪中叶跟着父母来到了美国,成为了亚洲较早的一批移民。相对比现在而言,当时的条件显然更加恶劣,美国的民众,从大人到小孩,对亚洲的男男女女都有着天然的蔑视,仿佛在看不同的物种。作者的家一直在搬来搬去,父母在社会最底层努力的活着,就因为想要以时间来换空间,想要尽快的融入美国的阶层,但种族和地域的歧视,西方国家对东方、对亚洲国家传统的看法,在近代200年的历史中,从来都没有什么正面的评价,想要立足谈何容易?

对于亚洲男性和女性的地位和看法,作者根据多年的观察和了解,得出了一些结论。美国男性可能愿意娶亚洲女性为妻,但初衷并非是为了爱情,从他们的认知中认为亚洲女性是男权的附属品而已,这是极大的不尊重;而美国女性基本上不会寻找亚洲男性作为伴侣,毕竟在屋里条件上如身高、体力、精气神乃至于男性私处都有着不小的劣势;最奇特的是亚洲女性也不愿意选择亚洲男性作为伴侣,只要有机会,亚洲女性一定会选择美国男性作为理想伴侣,尤其是美国白人。要知道,这些选择的背后承载着几百年的历史沉淀和误区,种族的歧视和病态的认知不会轻易改变,一直延续到今天。

整个亚洲在近代史中的表现,难免让亚洲各国的人们都有着一种天然的自卑心理,但又不得不羡慕西方国家的文明,“崇洋媚外”这个词的出现绝对不是偶然。但现在毕竟时过境迁,亚洲的综合实力一直在稳中有升,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因为高福利、高税收、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不公严重的社会问题,时下的局面堪称灾难。

书中的一些观点发人深省,但还有一些观点并不认同,毕竟亚洲各国的人文历史、发展情况都不相同,这种亚洲到美国的整体融入,并不是一种固定的公式可以代入,而是各有千秋,各种不同。当然,这仍然是一部敢于剖析自己的极其深刻的一本书,只是在2020年的今年,我们还是要做好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

一些过时的、不严肃的认知,还是应该持保留的看法比较好,时代发展很快,稍不留神,就已经沉寂在浓厚的历史进程中了。所有的差异其实就是文明的差异,还是需要严谨看待的,毕竟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

  《何以为我》读后感(五):何以为我?从普利策奖得主的自传中,我们看到男孩找寻自我的必经路线

曾经,德国作家歌德写的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就在探讨少年的成长问题;如今,在青少年情绪问题严重的当今,我一直想找寻答案。大概我们每个人成长中都在探索——我是谁?我将成为怎样的我?我为什么会成为现在的我?《何以为我》?因为为这标题而读。我希冀找寻到答案。

《何以为我》,是普利策奖得主、非虚构作家——阿列克斯·提臧(Alex Tizon)所著,这是他唯一的自传体图书。他又是怎样成为现在的他呢?在书中,作者自我撕裂式地检视了作为亚洲人试图融入美国社会时的内心的复杂、耻辱和小胜利,从个人的成长和生活经历出发,揭露了美国种族歧视的种种形式和问题,真实呈现了亚洲人在美国的生存困境。

作者将历史、回忆录和社会分析结合在一起,在主题、背景和凝视之间流畅的叙述,整本书节奏流畅,从最初试图融入美国社会时身为亚洲人的自卑感,到获得美国社会认可后的胜利感,以及最后真正找到属于亚洲人自我认同感的经历让这本书真实且充满了说服力。作者的足迹遍布世界,从美国到中国,日本、菲律宾,他用双眼看清世界,也感受真实的自我。

透过作家阿列克斯·提臧的成长,我们又看见了什么?默默对比自己的成长,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经历大范围的相似,又因为不同的细节环境而成为各自的独特,都把一个人放入宏达的历史环境里,一个人的成长史,便成为一个历史发展的见证史。在阿列克斯·提臧的成长历程里,不谈历史大环境下的语境,我看到每个人,尤其是每个男孩的成长必经之路。

一种是属于精神上寻找的认同与价值。每个男孩从少年到青年,整个青春期都在迷茫与挣扎中,他们透过自己、朋友、家人以及书籍去寻找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隐藏的秘密,就像作者在电脑里的那个隐藏的文件夹——是模糊的,想躲避却又想探索的。

他身在美国,但因为亚洲人的身份更为敏感。在父母对美国文化的追赶时,他在美国文化和亚洲文化的夹缝中,一直在寻找一种精神认同,他搜集那些代表亚洲文化的信息,藏于他隐秘文件夹中,而“这些文件就像一个季度个人化,甚至精神层面的调查证据,连名称也只能暂定。就像大黄蜂出自本能地一点点滴搜集泥土和杂草来筑巢一样,我也在迫切地搜集一些自己无法鉴别的信息。但我不是用他们来筑巢戒网,而是要早一把钥匙,用它开启通向归属感的单门。现在我才明白,根本没有一把单独的钥匙可以开启它,只有形形色色的钥匙孔,我可以透过他们窥探线索。”

其实每个孩子成长都一样,都在寻找价值认同,在探寻自己的价值与精神追求,这是成长不灭的必经之路。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在那样的文化冲突中生存,但每个孩子的青春期都是迷茫的,他们敏锐地观察一切,吸取自己成长的力量。而这个时候,家庭和朋友的力量是巨大的,是他们找寻归属感的巨大助力。

另一种是身体上的成长与探索,比如身高。在书中,作者内心能敏锐地感受到差异以及差异带到成长里的不完全感:身在美国的亚洲人大多出生在国外,而且大部分低于美国的平均身高。所以西方人自然要将亚洲人同矮小联系在一起。同时,亚洲男人98磅重这一弱小形象让美国人绝而还有一整个种族的男人在他们之下,被他们指挥、践踏、打压……文化差异及身份区别在成长中表现来得更为突出。但+即使是一个小小的身高,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也同样能敏锐地感受其内在的压力,因为身高或其他一些外在特征而被轻视,被同龄人或社会的歧视或边缘化,给他们成长带来巨大的裂缝,而这些需要成长中自我积蓄力量,去填平去跨越。这是男孩们成长的必经之路。

这就是成长,成长其实就像是“拼一幅立体化图,却又么有参考图样”,它是复杂而又敏感的,无数个细节早就无数种心理,也许某一个无法忽略的小转折就会改变他们图画色彩与风格,也许不经意的语言,就会就推翻敲碎他们好不容易组建的心理沙塔。

在这个成长的迷茫期,我们只有明白了成长的模样,就会理解孩子成长中的曲折。我们只能默默地,关注他们的心理,尽力在迷雾中指引方向,但不能替代也不能强求孩子改变路线,作为家长,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护航。

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披荆斩棘,找到真正的自我。

  《何以为我》读后感(六):终于找到中国男人不自信的根源

  

都说中国人谦虚,扯蛋!你看看网络小说,不论是穿越、还是兵王、修仙,哪个男主不是牛轰轰的,见人就一刀斩。网络小说又称大众文学,贴近的本是大众心理,那么多人围观,一本书几千万阅读量,说明大多数人内心是渴望强大、渴望牛X的。

那为毛现实中男人那么不自信?见到漂亮女孩不敢多看两眼(怕被打),成功时要说感谢领导、是大家努力的结果(怕背后黑手)。这种不自信更是深藏于心,大多数人上台不自信,讲话不自信,泡妞不自信。

有时我想:去他的孝道,去他的谦卑,去他的先苦后甜,去他的艰苦奋斗……我只想在篮球比赛中打出平时水平,我只想在看到喜欢的人时敢上去要电话,我只想在开会讲话时不卡壳 ……

而当我看到阿列克斯·提臧写的《何以为我》时,眼前一亮,算是找到中国男人不自信的原因啦。阿列克斯从一位自小生活在美国的亚洲人角度、从一位纪实记者的角度用自身经历告诉读者男人性自信是一切自信的根源。

阿列克斯自小跟随父母从菲律宾来到美国,他成绩优异,善于思考。成年后曾任《洛杉矶时报》社长、为《西雅图时报》的长期撰稿,并在俄勒冈大学任教。他获得过普利策奖,如此成功的一位大学教师却是直言无法真正融入美国社会。在情感世界、朋友、恋人之间一次次的失败让他怀疑人生,不自信的人生让他深度思考这一切背后的根本原因。

动作片启示录

大多数中国男人性启蒙来源于动作片。而由资本主义犯罪分子主导的动作片无形中向我们灌输着这样一种思想:亚洲人短小,黑人大但是暴力、恶心。白种人或者说欧美人的大小刚刚好。这种潜移默化的灌输影响力是巨大的。

亚洲男人不够大,不行,从而无法满足女性性需求。性不自信就无法征服女性,无法征服女性的男人谈何人生自信?在美国人的眼里,亚洲人矮小、无能的形象根植很深。而老外更是通过电影、动漫等等文化手段不断地强调这一意识,让亚洲人天生觉得自己在这一方面不如欧美人。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经济,我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有所提高,新一代成长起来的孩子们身高和身体素质在提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欧美人从来不去正视这种变化,当林书豪在篮球场上取得成绩时,美国记者惠特洛克讽刺到:“今晚,纽约某位幸运的女士可能会遭遇短几寸的痛苦。”这一看法赤裸裸地反映了大多数美国人对亚裔男性的看法。

经济落后是根源

经济地位决定政治地位、人种地位,这一条永远是真理。亚洲长期沦为欧洲殖民地、是落后挨打的对象。都说菲律宾佣人好、人民性格温顺。那不是什么好事情,那是长期殖民后被培养出来的奴性。现实中的世界是:

白种男人要泡欧美女人没问题,泡亚洲女人也没问题。在菲律宾,大把又老又肥的白种男人用极少的钱包养着菲律宾女人。日本的夜店只要拿着欧美护照就畅通无堵。

而亚洲人去泡白妞试试?除了白妞认为亚洲男性没有男人味之外,更多的原因来源于经济地位落后。而这几年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一些优秀的中国人起出去,我们在西瓜视频中常常能看到中国人泡洋妞(大多为东欧女性)这一现象,正好又反过来说明了强壮(长度)不是美女选择男友的唯一标准。

解决之道

其实很多女人都强调不在乎长短,更在意情爱和关怀。但在动作片的教育下,几乎所有的中国男人都会把这些话当成谎言。始终认为长度决定了人生高度,有时会有一种认命的感觉,不自信慢慢地也成为了人生的一部分。

而作者阿列克斯从郑成功的身上,看到亚洲人的另一特点,他把这种特点称之为“文武”精神。打得过就打的人是野蛮人,而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王道。这种精神亚洲人特别是优秀的中国人身上常有。比如姚明的成功就证明了成功不一定总是牛轰轰的。

作者长期对美国不同人种、不同民族的采访过程中,也感悟到欧美人也有自己羞愧的一面,比如有个西班牙人就觉得自己的种族优势是一种耻辱。或者说任何人都会有自己耻于见人的地方。只是你没有看到。

从一些暴力孩子拯救自愿者身上阿列克斯得到感悟,《何以为我》在书的最后给出了解决性不自信的最终方法:不要太在意它,做一个对别人有帮忙的人,自信应该来源于内心的充实和信仰的支持,而不是其它。

  《何以为我》读后感(七):图书测评《何以为我》|亚洲男人在美国恋爱鄙视链的底端

作者:Ansel

校对:litcave 工作室

配图:Online

没有什么比一个亚洲女孩公然羞辱我的亚洲身份更伤自尊的了。—— 阿列克斯·提臧

阿列克斯·提臧曾是一个关注少数族裔的媒体人,也凭借自己的报道获得过普利策奖。但是他本身获得的荣光并非是这本书的亮点。《何以为我》的英文名是Big Little Man。其主要内容阐述的是美国社会对于亚洲人(特别是男性)的建构和解构。

所谓的little man其实指代的就是亚洲的男人,而在提臧生活的时代,亚洲男人似乎是美国恋爱鄙视链的底端。作为提臧自己的回忆录,他回忆了自己生活的不同阶段,亚洲男性所受到的歧视以及这个群体自身构建的自卑感。

在文中他如此提到,哥伦比亚大学关于约会情况的研究表明:「就连亚洲女性都觉得白人、黑人和西班牙男性比亚洲男性有魅力。」

甚至在很多公开的场合(包括Youtube)上,许多人会说出这样的话,比如这本作品中提到的韩裔美籍喜剧演员Esther Ku在自己的频道上说:「上星期有个亚洲男孩约我出去,当时我想: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明白亚洲女孩远在他们的可选范围之上呢?」

回过来说,提臧从小就是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这种亚洲人的「种族制服」让他披上了浓重的自卑感。正如他移民到美国的父母一样,父亲原本是有知识的男性,却处处碰壁,而作为亚洲女性却反而被美国人所喜欢,因此处处受人照顾。

甚至提臧尖锐的把西方社会对亚洲男性的构建摆在了台面上,亚洲男性一直给人的印象就是矮小、不自信、尺寸短、崇尚权威,而白种人则更加自由、更加强壮。

这类种族的刻板印象其实就像非裔常被认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一样,在提臧看来,这背后一直困扰着他的,是一种美国社会(西方社会)对东方世界的构建。

提臧在探索中其实慢慢了解到,由于经济上的冲击和早期的侵略,亚洲在被西方侵略殖民后一直被构建得阴柔而被动,由此亚洲女性在西方社会反而会成为比平权意识更强的白种女子更为温柔动人,而反过来讲,亚洲男性反倒成了性吸引力最低的男性群体。

在如今的东南亚,特别是一些欠发达地区,会看到很多老年白人由一个年轻女子陪着,大多也是因为这些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年轻亚洲女子希望能够通过一场婚姻改变自己的命运,亦或是她们本身从事的就是色情行业,性工作者在东南亚的泛滥也恰巧说明了这一点。

当然这种构建除了整个西方社会环境所给予的(媒体、文学、影视等),在提臧的看来,这同样也是亚洲男性自我构建出来的。在面对竞争和爱情的时候,他们也会有浓重的自卑感,由此主动退出竞争或逃避,这本身也反过来强化了亚洲男性的边缘性。

在探索中提臧也发现,如果倒退几个世纪,其实亚洲人并没有矮小那么一说,甚至如今世界平均身高最高的荷兰人原本在欧洲也属于矮个。而如今日本成了东方的荷兰,在基础营养的补充和健康锻炼下平均身高提升不少。这些都是暗示着经济和政治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这其实也暗示着未来的社会种族群体身份和地位的转变。

回过来看,这本非虚构的纪实作品私人成分很强,特别是关于隐私部位的描绘会露骨一些,也正是如此,这本书才呈现出了作者的诚意以及内容的真实感。可以说时代在改变,而提臧描绘的正是亚洲人在现代社会身份转变所遭遇的阵痛。

  《何以为我》读后感(八):《何以为我》:一个美国漂泊者的自叙

  2019年有一部电影亚洲黎巴嫩电影《何以为家》,因为探讨了黎巴嫩低层社会的种种问题,而获得了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也一度成为了国内当时热门好电影。或许是机缘巧合,翻译家余莉为菲律宾裔美籍作家阿列克斯·提臧今年的新书也相似冠名为《何以为我》。这是十分巧妙的,毕竟都是关于讲述亚洲人的事与情。

  不过,与电影《何以为家》不同的是,书籍《何以为我》的内容是讲述作者关于漂泊异乡,关于寻求更好的生存的非虚构的自传式故事。而这种含有漂泊的元素也是最高级的,毕竟这种漂泊不像我们的“北上广深”的漂泊,这是一个关于亚洲人漂泊和生存于美国白人、黑人社会中所面临着各种种族歧视、社会地位不公、人口买卖等的故事。

  全书分十四章,每一章都是作者亲身经历的回忆和采访的结集,都是反映一种亚洲人如何在美国高级社会生存的状态,以此来也用调查揭露种族歧视的真相。而作为普利策获奖记者、《洛杉矶时报》西雅图分社社长、俄勒冈大学教授的作者是机智,为了使得这样的非虚构作品获得更多读者的认同感和强烈的世界各界的反响,他跳出了仅仅是作为一个菲律宾裔的视野,而怀抱自己作为一个亚洲人共同体的一份子去探讨亚洲人在美国社会生存发展的状况。

  此书叙述是非常清晰和有逻辑条理,内容也十分分的轻重,文笔也富有学识和文学素养。其中在第一章中,作者就发了大的功力去写其与菲律宾的情结。作者意图就在第一篇中就反映出他作为亚洲人需要反抗的故事。在第一章中《杀死麦哲伦》的叙述中,作者就是将两次麦克坦岛自行合拼一起来写,彰显的是作者内心如当年菲律宾反抗殖民者麦哲伦,并杀死麦哲伦的心态一样,都是秉着一种伟大反抗而求生的精神,而这种反抗种族歧视而求生的精神也是使得作者后来到了美国生活,于展开了作者以不屈不饶的气节与各种与美国本土社会人士的长期斗争和磨合的生存状态。

  在这章中,也不失有文学的优美在,如描写奴性十足的菲律宾司机为了开车让路人,就写到路人“他们露出褐色的身体,像面团似的挤在一起,却又像河水一样在流动”如此就是生动地写出了现代菲律宾人群的卑微。而后来又在作者的回想中在初到美国受人欺负的场景,就描写美国本地人有道“他的肌肉鼓起来,就像岩石缝在皮肤下面,他的眼神恶狠狠的”就充分体现了美国本土白人的强壮和盛气凌人的一面。当然作者在这章中,并不是长他人志气,而灭自己作为菲律宾亚洲人的威风的,而恰恰相反,作者不仅细致描写了菲律宾亚洲人的特征,也更用了生动的文学语言去刻画了当年杀死麦哲伦的菲律宾战士们的英勇善战的优良血统的一面。

  而作为结尾,作者粗暴扔书以意图叫醒菲律宾司机的一幕,就彰显了作者有了美国人的自信乃至傲慢的性格,而也反衬司机的卑躬屈膝的奴性一面,从中也看出作者不想现代的菲律宾人活得过去谦卑,而应该像以前抗战的战士那样,以及像作者那种活得自信的态度。而作为结尾的结尾,作者写到菲律宾夫妻在手“勾着凉鞋”散步于阳光灿烂的沙滩,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文字画面,以及表达作者充满乡愁的情感啊。可以这么说,这一章是全书最为精彩纷呈,富有代表意义的一篇。

  而来到第二章《巨人之地》,则是作者完全沉浸于回忆作者一家开始美漂的故事。而在往后的所有章节中,都是离不开作者以亲身经历去揭露社会种族歧视的真相的。在写自己家的处境时,作者是用克制的笔触,避免用抒情的散文去泛滥地表达自己反抗歧视的情感的。而是通过大量的事件去将一个作为传记的真实新闻材料而将调查和纪实故事立起来的,如写到他们的无知差点造成一氧化碳而杀死全家的事件,也是侧面写到美国社会对他们亚洲人的无知的讥笑。而在反抗中,也写父亲为了保护母亲而与人打架的事件,作者也在校园欺凌事件中表现的不卑不亢。而滑稽的一出是,作者的父亲教导他每天拧一拧鼻子,目的是让鼻子高点,就会像高鼻梁的白人的了,就会受人尊重的了,而年少的作者自然也是模仿了,如此等等的这些生活的点滴都是表明作者一家非常渴望在美国立足,并且有尊严得立足的内心强烈情感。

  而在这章节值得一提是关于作者日常使用语言的部分,作者引用了诗人米沃的话“语言是唯一的故乡”。而生活在美国,作者自然是放弃了菲律宾的英雄何塞黎刹,而选择了马克吐温,放弃了菲律宾国歌,而选择了美国国歌。这些都表明了为了生计就必须融合美国语言等文化,而将了菲律宾的文化深深埋在心底,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作者一家别无选择的一种支持前进的力量和动力。

  第三章《东方人》,这是写了作者搬家了N次,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之余,作者也观察和描写到了亚洲人在美国生活的真实场景。故事中就描写了一个比求学时期的作者小的喜欢玩枪的小毛孩对其侵犯。体现了一种美国本土人就爱欺负亚洲人的霸道行径。但也有对作者友善的美国人在的,如露丝玛丽就是对他们非常好奇和善良,甚至于露丝玛丽的出现让作者产生了一种性启蒙。而在穿插的论述亚洲人的美德的片段中,也是有理有据的,十分难得。

  随着作者一天天长大,第四章和第五章中作者就开始从亚洲女性的角度去调研亚洲人在美国的眼里的地位。这一章体现了作者博览群书,大量收集史料,以严谨著学的态度分析了亚洲女性的地位,不仅揭露了中国三妻四妾的陋习,也揭露了日本“援交女”文化,也写和韩国的“沦落女”,也写了菲律宾、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性工作者不惜牺牲自我而追梦的状态。这些都是论证了亚洲女性是男权社会的附属品的论调。而继而论之,亚洲女性在美国人眼里的形象,原来他们美国是十分限制美国男性与亚洲女性通婚的,就算通婚了也是剧情悲惨的,同时美国男性也非常不尊重亚洲女性。如该部分作者就用了苏珊的新闻事件就斩钉截铁地揭露了这一点,美国男性不喜欢与亚洲女性结婚,而亚洲女性不喜欢与亚洲男性结婚的复杂的社会现象。

  既然当时乃至如今,作为自卑的亚洲男性的作者都是被人歧视 ,甚至也被亚洲女性瞧不起的。在这样的情况,他的情感是怎样的?作者也有勇气地毫不保留地讲述了作者与一个红颜好友的华裔美籍蕾妮的故事,原来蕾妮只当作者是哥哥,哪怕在一个有春风的晚上,他们只是各自回家,毕竟,她追求的是美国男性,社会高的男性。这里虽然是叹息,但也体现了当时作者无奈被歧视的心境。

  说完亚洲女性,从第六章一直几乎到结尾的第四章都是作者研究和观察了亚洲男性在美国的地位。其中尤为值得一提是《大屏幕上的小男人》作者就从亚洲男演员如梁家辉、李连杰、周润发、成龙等大咖的影视作品中,以及举世闻名的日本电影《忠犬八公》的主角也是选用美国人而非日本人,以及《决胜21点》等等。这些电影都是被美国人写死的,这种“死”不是这些亚洲男性是不会抱得美国美人归作为完美喜剧结局的,就是不会让亚洲演员当男主角,甚至乎在剧中扮演的是地位十分低微的角色。由此也论证了亚洲人被美国人歧视的铁证。

  当然后来的章节中也写了如身高、男性私出等角度也分析了被歧视的情况。而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也从刘翔、林书豪等正面的名人突显了亚洲男性的魅力和威力,尽管还是被美国人各种奚落。而最引以为豪的就是在《文武》这章中写了郑和的光辉形象,去突显了亚洲男性的理想男人形象是这样的。

  这部书写尽了以作者为主导的亚洲人在美国生存遇到的各种心酸史。而最为动人的就是结尾写作为亚洲男性最有力代表的,自然是作者的父亲了。在第十二章中作者写父亲,首先写了美好回忆,如采集黑莓、走十个街区去五金店和彻夜绑鱼钩等等,这都伴随着作者的成长,也见证作为亚洲男性一员的父亲那种对生存的百般无奈,但依旧屹立不倒的亚洲男性气概。最为之动容的是作者带着去世父亲的骨灰散落在叶落归根地菲律宾棉兰老岛,这种不可改变的叶落归根的,富有宿命感的象征。这一部分也道出了作者理解父亲的那一种总在怀疑自身价值的焦虑和难处。他也释怀作为亚洲男性的父亲,他已经尽力了,该做了他已经该做的了。父亲的精神就是那带着“杀死麦哲伦”亚洲反抗精神,在美国继续寻求美好的生活。而作者自己自然也是会继承那个“杀死麦哲伦”时代所代表的亚洲菲律宾人的热爱生活,不卑不亢的精气神。而现在结果,也是让我们到了作者已经获得了美国社会认可后的胜利感。

  作者阿列克斯·提臧是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勇气去为自己书写传记的,也更是为亚洲人立传,让亚洲人何为成为真正的美国新移民的令人尊重和钦佩的亚洲人。这是一本讲述了一个美国漂泊者的自叙故事,也更是一个揭露了美国种族歧视的种种形式和问题,真实呈现了亚洲人在美国的生存困境的启示录。

  《何以为我》读后感(九):流动的个体和群体以及他们的关系

  

作者阿列克斯•提臧是一个菲律宾移民,但是这本书是站在亚洲人的设定上写的——但他毕竟是无法代表所有亚洲人的,所以在展开的过程中,当然首先是作为一个菲律宾人去讲述自己的移民者感受。于是,我就忍不住想到了另一本书里的某个章节:美国人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比较的幽灵》,其中有一整个章节都是关于菲律宾的,由于部落化的岛屿生态,所以菲律宾人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并没有所谓的国家意识或者叫族群意识,而本尼迪克特的那一个章节,就是描述各自散落自我认知是如何经由历史以及外来的冲击,然后终于捏合成一体的。

具体的内容其实已经记的不太清楚,但大致的逻辑毕竟还是符合东方文化里“兄弟阋墙外御其侮”的那种调调,为了一亩三分地打打杀杀几百年上千年,忽然有了外来势力搅乱一池春水,就分分钟波澜壮阔起来。阿列克斯•提臧把自己菲律宾族裔的身份摆在亚洲人的大背景下面,也稍微有那么一点意思——这也是本书在阅读体验上耐人寻味的地方,看起来似乎是欧美国家在对待亚洲人那种粗暴的居高临下的归类态度,让所有的亚洲人都不得不接受共有的身份标识,尽管实际上彼此之间的差异并不小于五月花号上的人和当时北美的原住民。

显而易见,少年到青年的阿列克斯•提臧是不喜欢这样的归类,就好像那些年的东南亚诸国对于中日两国一言难尽的国家记忆和经历,让他们很难在这个层面和不喜欢的国家移民拥有并不能完全说相同的身份认知。只不过六十年代的美国,或许应该说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美国,在坐享了两次大战之后的地缘收益之后,自然而然把自己摆在了这颗星球的平流层来看待一切,显然处在地球表面的亚洲人,鲜有突破“地心引力”之限制的,偶尔有那么一两个突破边界的小刺头,迅速就被拔高到亚洲移民图腾的高度,好像也是有那么点理所当然的意思。

和表面象徵相反的是,阿列克斯•提臧的描述充满了各种悲伤的味道,里面的情绪是极其复杂的。以大航海纪为开始的东西方文明交涉,东方国家有着无法忘却的弱者和被征服者的体验。而最大的讽刺在于,如果吸引西方人东渡冒险的是东方国家遍地黄金与香料的传说,那么让他们享受征服者傲慢和尊贵感的,却是东方国度已经安详运行了数千年的尊卑意识,这里是两个方面的事情,一个是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强大适应力,另一个是父权社会的惊人控制力。对此,阿列克斯•提臧回到了东方女性的尴尬处境,以一种充满了同情以及共情的语气写到“如果说一些东方人让妇女和儿童变成奴隶,那么,是西方人又把她们变成了廉价商品”。

阿列克斯•提臧当然有共情的点,因为在美国人所认识的亚洲男性,身上同样贴有阴柔的标签,阴柔两个字本就是用来形容女性的词语。关于这样的认知从何而来,身形大小或许只是最最表象的部分。阿列克斯•提臧特别提到了早期在美国工作的华工,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服从性不仅仅是唯唯诺诺点头称是,而且还体现在任务的完成性——于是对于美国包工头来说,华工以少的工钱完成了好了工作,其优越性远高于白人。这是一个矛盾的逻辑,那就是华工的身高更矮、体重更轻却能够更好的完成体力工作,那么何以见得华工就一定比白人体弱呢?

其实,美国人看待亚洲人的态度——既然阿列克斯•提臧坚持亚洲人的用词,姑且沿用——也很像亚洲圈内那些身材高大的国家对东南亚国家人的观点,简单、粗暴、表面化,或许并没有经过什么仔细的探究。按照阿列克斯•提臧少年时候的成长环境,周围都是挣扎在生存线上下的人,自然也不会太认真的去研究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初印象,来自电视机的教育以及给他们的观点定了型,那就是亚洲人等同于弱小。阿列克斯•提臧本人也不止一次的在书里提到,少年时看电视的经验,让他在身份认同上产生了强烈的羞耻感和被边缘化的自卑,当时的美国电视里,在偶尔的情况下出现的亚洲人,也必然是代表了人性的懦弱和投机,换言之,即便是坏人,也是不上台面的那种。

如果阿列克斯•提臧的自我认知始终处在这样的局面,显然有违他作为一个菲律宾移民成为普利策奖获得者的荣光。那么转折点是从哪里开始的呢?当亚裔在美国取得越来越多正面的成绩,于是形成了一种颇有几分异军突起的优越者的味道吗?

这就是此书带来的一言难尽的阅读体验的另一面。阿列克斯•提臧自我意识的觉醒并不如他前半程的体验那么真切,或者说那么完整。从贫民窟到大学校园,他所接触的社会阶层显然有了很大的变化,尽管来说,还是会有那种因为通俗文化教育(比如电视机)成果的影响,所以亚洲人难免还是受到轻视,但阿列克斯•提臧的感受还是有了明显的好转。这个倒是说的通。从外因的角度来讲,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人一般来说宽容度也比较好,这个观点已经被很多人接受。阿列克斯•提臧进入大学校园以后遇到的人,肯定要比贫民窟拦路勒索的小混混要讲道理。从内因的角度来说,阿列克斯•提臧本人取得的成绩也让他的自信有对应的提升,然后渐渐的就想要去了解,自己的五官和肤色到底是怎样的由来。而这种需求,是建立在他的个人成绩已经取得了一定认同的基础上,灵魂层面浪漫主义的部分被唤醒,就想要在自己的出身层面去挖掘更多被承认的资本——按照弗朗西斯福山(另一个在美国取得成就的亚裔)观点来说,寻求承认,是人的核心需求,而按照中国的传统做法,但凡有点白手起家然后取得成就的人物,总是想着要为自己找一个厉害的祖先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阿列克斯•提臧也以亚裔在美国社群阶层上的某几个跃迁特例来论证,相比他的父母刚刚移民到美国来的时候,现在的亚裔日子已经好过了很多。阿列克斯•提臧认为,这是因为亚洲国家在国际关系上的地位上升对大洋彼岸的影响——国家的强大必然会对移民的外部环境有一定的改善,或者换个说法,有根的人总会多一些理直气壮,此处可以参照法国德雷福斯事件对犹太人的影响。不过我觉得就阿列克斯•提臧的说法,还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那就是美国文化中——尤其是美国西部文化中对力量的迷信和推崇。

总是记得我在那本书里看到过,尚武文化从来都是国家竞争的核心精神,而这一文化的根源偏又是得到达尔文物竞天择理论支撑的。所以美国西部文化所主张的那种强者话语权也并不算是什么反人类的论调,只是在当时的环境下面,“硬刚”更符合力量的认知。而到了经济力量逐渐掌握更大话语权的时候,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观点慢慢的变成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战略——所以阿列克斯•提臧特别援引了某位美国总统声称自己首先是父亲而后才是国家总统的表白,以此说明随着时代变化,对所谓力量的定义和认知也在发生变化,而来自中国古文化的“文武”精神才会以克制和包容的面貌重新出现。

或许,阿列克斯•提臧论述这一观点的目的是想表达,随着时代的变化,亚裔可以证明自己充满力量和积极性的方式变多了,肉搏是否占上风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但结合他的另一个观点,不过是重复了自己少年时候的认识而已。那就是在美国这片属于冒险者和拓荒者的土地,唯有掌握了力量才掌握了发言权——前殖民地的黑人女子和西方人统治地区的黄种、棕种女子拒绝他们自己种族的男子,更多是因为利益而不是因为肤色,“拥有一点白”代表有机会拥有能力和特权。

也正是这一个从前殖民地辐射到美国的亚裔移民族群的习惯,使得阿列克斯•提臧在整个青少年时期都因为爱情领域的社交挫折,和他的亚裔同伴们一起倍感失落。在这个时候,亚裔们倒是跳出了国界线的限制,格外的抱团——众所周知,亚洲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国家之间,从来都不是和睦的,所以即便是提到郑和的时候,阿列克斯•提臧的笔触在感慨大明朝的威武霸气同时,总难免有那么一点阴阳怪气。他暗搓搓的指责阻止了郑和航海大计的明朝儒臣,把这个世界的制海权拱手让给了西方国家,于是招致了亚洲四百多年的屈辱史和二十世纪拼命追赶的落差。

这个时候,阿列克斯•提臧把自己和郑和、赵小兰、丹尼尔·金、骆家辉、朱棣文、埃里克·辛塞奇以及姚明跟刘翔牢牢的圈在同一个群体里——我肯定他是诚心实意的,但那是因为他把自己放在亚裔的位置看着对面的西方文明,然后用个体的成就来作为少数族裔地位上升的安慰剂。当然,作为一个完全没有西方社群下少数族裔生存态认知的读者,或许并不具备对此发表意见的立场。不过曾经看到过的某则关于女性平权运动的TED演讲有用过的某观点,觉得尤其合适我作为一个经验缺失者来表达自己的感受,那就是政治正确并不等于感情正确。

政治正确,是一种投资(也可以说是舆论投机)与逐利行动,这是经济人理性的。但感情正确,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认同与肯定。阿列克斯•提臧完成此书的时候,正是奥巴马任期,当时的大环境需要美国强化其灯塔国包容、民主以及各种其他政治取向正确的标签认知——所以,他肯定没有想到,后面跟上的特朗普任期会是怎样的一种光景。

或许,阿列克斯•提臧可以辩解,特朗普针对的只是将来时的移民。好吧,这样不过是再次证明,个体地位的上升并不意味着他背后的国家取得了同等地位的认同,只是因为他们掌握了足够大的力量。换言之,郑和、姚明和刘翔是中国人,是亚洲人。但赵小兰、丹尼尔·金、骆家辉、朱棣文、埃里克·辛塞奇包括研究历史趋向和意识形态方法论的弗朗斯西福山,都已经是美国人了。

他还是接受了这一点,或许很难堪,或许略带一些不服气,他最终还是承认,个体和群体的概念是在变化的。他作为一个美籍菲裔人,和菲律宾人是不同的,和美籍华裔、美籍日裔、美籍印裔、美籍越裔也都是不同的——所以,后面的那些人不会理解到,当他以一个美籍菲裔的身份来到宿务,然后看着麦哲伦纪念碑的时候忽然觉得自己身上也有继承麦哲伦所代表的西班牙人的影响。曾几何时,他用来自我激励的是一个菲律宾原住民的领袖拉普·拉普——简单的说,就是这个拉普·拉普带领自己的子民,打败了麦哲伦的队伍,并杀死了麦哲伦。

略有几分鬼畜意味的转变,阿列克斯•提臧接受麦哲伦和拉普·拉普一样成为自己历史和故事的一部分,并不是一种基于历史辩证主义的认知(至少本书没有体现),而是一种由移民文化作为历史大背景的国家观点——阿列克斯•提臧最终成为了一个美国人,然后以一种类似于旁观者的观点,看到麦哲伦和拉普·拉普,看待西班牙和菲律宾。

所以,何止是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也没有永远的对手和同胞。

所有的个体和群体以及他们的关系,都是“与时俱进”的:)

综上所述,关于中文版封面上援引的那句来自《西雅图时报》的评语——这是一本敢于坦诚自己生存困境并且对当代美国文化进行了毁灭性批判的书——实在是有点夸张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