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美元大崩溃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美元大崩溃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21 09:48: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美元大崩溃经典读后感10篇

  《美元大崩溃》是一本由[美] 彼得·D·希夫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3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元大崩溃》读后感(一):“美元大崩溃”有故弄玄虚之嫌,且市场的实际走势正好与作者的预判是反其道而行之

  看完《美元大崩溃》一书有两点启示。其一,尽管美元是世界储备货币,是全球各大央行争相购买的第一权重币种,但实际上制定美元货币政策的美联储仅仅也只是为美国效力的一国政府机构,可千万别指望他着眼于全球。事实上,美元只不过是美联储无节制开动印钞机向非美国家输出通胀的工具和手段,本质就是货币符号,绝非真金白银。但美国政府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在经济金融领域更是扮演的淋漓尽致,既要维持美元的国际强势货币地位又不希望过于强势而伤及美国本土经济,其手段正是通过美联储的各种政策工具和相关部门的经济数据得以实现的。因此非常多余的提醒各大央行(特别是拥有最多资产规模的中国央行)别再一个劲儿储备美元和购买美国政府债券了,你们用稀缺资源换来的那些东西就是废纸而已。值得欣慰的是中国倡导亚投行的建立和让位多年荣膺“美国最大债权国”的桂冠给美国的跟班小弟----日本,这两大战略性举措已初露端倪显现中国要挑战美元一股独大的世界金融与货币格局,特别为中国

  《美元大崩溃》读后感(二):读书随记

  第一章:倾斜的帝国经济

  本章开始作者即表明自己对美国经济的态度: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作者非常不满美国从一个出口大国转变为一个进口大国,从一个储蓄国转变为一个负债国,并且认为繁荣的标志体现为顺差和债权。如此重商主义的结果导致他得出了消费主导的GDP增长是破坏财富表现的极端结论。

  经济分析的本质是成本收益分析,而不是出口是否大于进口或者债权是否大于债务分析。只要收益大于成本,任何比例都是可以接受的,当然美国的确存在结构性问题,但这并不是像作者所说的消费占主导地位所导致的,这点稍后再作解释。

  另外作者认为消费是破坏财富的表现我觉得很莫名其妙。经济活动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消费。如果说消费是消耗,投资就不是消耗吗?出口不是消耗吗?但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我们知道无论是消费还是投资还是出口,只要存在正效用,那就是有效的活动,是创造财富(财富是心理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的表现;反之则是破坏财富的表现。美国人如此大规模的消费一定有其更为深刻的原因,而作者对消费本身进行批判是没有道理的。

  近些年来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与发展中国家(以中国为例)的经济链条可以简单地表述为:中国出口商品到美国——中国形成庞大的外汇储备——投资于美国国债——推低美国国债的长期利率及汇率——美元成本更低——借入美元消费更有利可图。

  这个链条解释了为什么美国消费会占主导地位。我认为全球经济结构失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依然实行重商主义政策。把换取外汇看成一种目的,把出口看成达成目的的手段,这是政府的经济意识形态。很显然作者与中国政府所犯的错误是一样的,仔细想想作者其实寻求的就是中国的经济模式——出口大于进口,储蓄大于负债。但很明显中国人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更富。

  2.中国大量买入美国国债。一方面美国政府的确对中国施压要求买入,另一方面,中国政府的投资能力让人质疑(想想也是,有本事的人怎么肯为政府作投资决策?),除了买国债其他别无选择。看看中投公司的业绩就知道了,呵呵。

  3.美联储20多年来奉行的超宽松流动性以及中国大量购买美国国债使美国长期利率处于历史低位,无论房贷、车贷甚至更低廉的商品都能分期付款,这就造成了越是提前消费越有利的局面。另外国外廉价的劳动力使得进口商品价格非常低廉,更加激发了大众的消费欲望。我是美国人我也消费啊!

  综上所述美国人大肆消费的原因是由美联储低利率政策、中国重商主义政策甚至是中国政府投资无能所造成的。如果没有政府瞎搅和市场不至于产生如此大的失衡。作者那个荒岛的例子恰恰忽略了政府扭曲市场这个关键因素。所以只看这个例子大家会对美国人异常优越的地位感到莫名其妙。

  总结第一章我感觉作者的经济分析能力一般,没有认识到是政府扭曲了市场才导致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大失衡,责怪美国制造业衰退和美国人消费欲望过剩实在太肤浅,而这两者倒反而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第二章:美国经济谎言的背后

  作者认为美国政府是一个满口谎言的骗子,并且通过揭示政府在各类经济指标上的谎话来证明。我对这种观点表示部分认同。政府的确会为了自己的政绩来粉饰经济数据,但这并不表示会把白的描成黑的。首先任何单项经济数据有其局限性,这是设计的问题。就算政府对单项经济数据操控自如,但如果把所有重要的经济数据放在一起对比,那么立刻可以露出马脚。而政府要想操纵所有的经济数据是非常困难的。其次我相信美国政府的权力在世界范围中应该是比较小的,所以其操纵经济数据的能力也相对较小,像中国某些地方政府为了提高GDP把马路修了又修的做法在美国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最赞赏作者对房地产的论述,泡沫过后会产生“不可持续的非就业复苏”,现在正处于这样的过程中。09年3月至今股票、商品期货的上涨以及美元的下跌恰到好处地诠释了复苏,但失业率依然在创新高,一旦政府刺激政策退出,正处于去杠杆化的美国如何走出保持复苏的劲头需要打上一个很大的问号!

  第三章:美元衰退:美国的货币在贬值

  本章作者首先着重介绍了货币的历史。通过对美元如何一步一步地脱离黄金的仔细描述,得出了以下结论:如果美元仍是实际货币,那么当前美国的经济就不会陷入如此严峻的困境中。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货币的历程:没有货币的时候大家物物交换,这很花时间和精力;然后大家用金银作为结算工具,这东西搬来搬去很麻烦;然后大家想出了用黄金保证的纸币来交易,依然觉得不方便,为什么?生产出来的东西越来越多,黄金开采量就这么一点,纸币稀缺啊,口袋紧啊,制约发展。随后想出了不可兑换黄金的纸币,通过黄金储备杠杆来撬动经济。最后干脆彻底与黄金脱钩,让纸币自由漂浮在空中。现在用纸币都觉得麻烦了,以不与黄金挂钩的基础货币为基础,运用信贷杠杆撬动经济,大家结算都用银行卡或直接划数字。哇!不得了,钱不见了,但钱又到处都是。

  通过以上的回顾我认为货币的历史就是一个运用货币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这种趋势是不可逆的,也是符合经济效率的,方便嘛。但问题就来了,经济危机到底是不是因为货币脱离黄金而产生的。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1.历史上即使在金本位时期也有泡沫以及随后而来的萧条。即使按照作者的说法,在1913年之前美国还是比较严格的金本位制国家,但是在1873年以及1907年发生了两次相对比较严重的经济危机,所以说经济危机是因为货币脱离黄金而产生的是错误的。

  2.政府垄断货币发行权既而导致政府滥用货币发行权力是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不可否认的是货币脱离黄金以后,危机的发生频率以及危害程度加大了许多,货币好像无法有效地表示商品到底值多少钱(泡沫时期资产价格高得离谱,萧条时期资产价格又低得离谱)。我的解释是:政府垄断了货币发行权使得货币常常与其实际需求相脱离从而造成各类资产的大幅度上涨和下跌。金本位时代,虽然政府依然控制货币发行权,但是其权力受到黄金的产量限制,所以那时候不会有全面的泡沫(股票,债券,房地产,商品期货等等全面的泡沫),只可能产生局部的泡沫,而且是以其他资产的萧条为代价的,因为货币总量是基本恒定的。然而一旦货币与黄金脱钩,那么政府垄断货币发行权就会产生很大的危害,如果政府想印钞票的话是没人能够阻止的,而美国政府也正是这么做的。当市场需要调整的时候,政府为了自身的政绩不断干预市场,造成流动性过剩,短期内可以阻止经济下滑,但是过剩的事实是不会改变的(否则市场也不会调整了),随着资产价格的继续上涨,过剩的情况变得更加严重,一旦政府停止对经济的干预(政府由于自身的财政状况对市场的干预是有限的),那么下一个调整会更加猛烈,现在的次贷危机就属于这种情况。

  如果我们在美国流通另一套货币,比如说绿元与美元竞争,一旦政府滥发货币大家会马上抛弃美元及美元资产而购入绿元以及由绿元标价的资产。如果政府对美元紧缩过度则又会提高美元的利率使大家涌向美元以及提高美元的资产价格,通过这样的竞争机制,使美元和绿元的价格围绕真实需求所产生的价值波动,既不会产生金本位制度的过于紧缩,也不会产生被垄断的自由浮动制度的过于宽松,真正降低经济危机的风险。

  综上所述货币缺乏竞争是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但随着科技的进步(资产交易越来越方便),这种竞争已经在国与国之间出现了苗头,如果说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的垄断地位发挥到极致的话,那么随着中国和欧盟的崛起,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逐渐形成,美元持有者或许不会再任由美联储欺凌了。

  第四章:通胀国度,美联储谬论

  这一章中值得注意的是商业周期的波动原因分析。

  奥地利经济学派认为“资本主义体系内的景气周期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没有实行引发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那么它就不会发生。”,“商业领域是不会存在过度投资的,但由通货膨胀传递的虚假经济信号却往往会导致它这样做”。这些话我都赞同。通货膨胀的确扭曲了市场,造成以价格为标杆的信号出现紊乱。那么是什么导致通货膨胀呢?作者认为是政府的货币政策,这个没错,但归根结底还是我上面说的货币发行垄断性所致。奥地利经济学派十分注重市场的机制,如果各个领域都存在着充分竞争,那么这个世界既没有过剩也没有短缺,经济危机更无从谈起。现在因为货币发行存在着垄断(货币也是商品),而且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又是与其他商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一旦货币被垄断,那么几乎所有的商品都会受到影响(价格体系被打乱),这就造成了一段时间过剩,一段时间又短缺的商业周期。如果像中国这样不但货币发现领域被垄断,几乎所有的重要资源都被垄断,那么商业周期的波动幅度比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更大。

  至于作者认为美国通货膨胀不可避免,早晚会被通胀吞噬,我认为这有些危言耸听了。我相信美国政府还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起码对其选民)。在80年代初,美联储在沃尔克的带领下也扮演过遏制通胀的角色,一旦美国出现通货膨胀的苗头我相信美联储会把抗通胀作为头等大事。

  前四章是与美元价值有直接关系的章节,这本书应该到此为止就结束了。但是作者可能觉得只写这点出不了书,所以后面的章节就围绕着即将到来的危机,对各类投资工具(股票,房地产,黄金等)作了具体点评,并且提出了他自己关于如何保护财富的建议。作者不愧为市场中人,对即将到来的经济危机保持了特殊的敏锐性。股市、房市的崩溃不幸被他言中,但是美元并没有像他所说的大崩溃,相反在危机最深的时候美元大幅度升值。基于篇幅原因不在此复赘美元升值原因。但有一点我想指出,作者对美元顽固般地没有信心以至于失去了对客观事实的分析能力。本书名为美元大崩溃,但是作者并没有好好地把功夫花在寻求美元涨跌的客观事实上,只是很肤浅地归罪于消费、制造业衰退、甚至政府阴谋上,然后又把笔尖滑向其他资产,感觉离主题越来越远。

  《美元大崩溃》读后感(三):读《美元大崩溃》

  在《美元危机》那本书里作者预言了美元的崩溃,美国的经济危机必会影响全世界。因为《美元危机》的作者认为美国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世界经济依赖于美国的经济,美国的消费需求刺激了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所以美国的经济危机会引起世界经济的衰退,就象30年代的那次危机一样,同时作者还认为美国政府正是为了避免再发生30年代的大萧条,要全力与他们认为的大萧条的罪魁祸首——通货紧缩——作战,才有意制造通货膨胀的。作者提出的解决美元通货膨胀引发世界经济崩溃问题的办法是设立世界中央银行,担当此职的侯选人作者青睐IMF,认为它已具备担当此职的一切条件。

  《美元大崩溃》的作者认为美国政府和美联储是有意用通货膨胀促成的经济泡沫来掩盖经济衰退的问题,以获得政治成功,同时美国政府还修改数据掩盖通货膨胀的事实。也就是说,作者认为美国政府的问题不是能力问题而是道德问题。同时作者认为不是世界经济依赖美国而是美国依赖世界;不是美国养活世界而是世界在养活美国;世界的真正发动机不是美国而是亚洲,是亚洲国家压制本国的消费需求、消耗着本国的资源在养活着美国。作者认为只要亚洲国家不再用耗费本国的资源生产的商品换取那一文不值的绿色小纸片,美国的经济将立刻崩溃,而亚洲国家的人民将过得更好。作者为美国人提出的个人财产如何在即将到来的危机中趋吉避凶、化险为夷的办法是把资产转移到国外,转为以非美元计值的资产和以非美元计价的外国股票。针对全球经济的层面,作者给出的解决办法是回到“金本位”(这正是《美元危机》的作者认为完全不可能实现的),作者认为即使政府坚持使用法币——非实体货币(即没有贵金属支持的纸钞),民间也可以首先返回到金本位,那将迫使政府也不得不回到金本位。

  从现实的情况看来,即使不回到金本位,用黄金来代替强势外币做为储备货币也是一个国家规避汇率风险和金融风险的切实可行的办法。毕竟黄金可是被誉为诚实的货币的,可以被任何国家接受的硬通货,比任何国家的法币都可靠。

  显然《美元大崩溃》的作者提出的办法比《美元危机》的作者更可行,至少看上去更可靠一些,毕竟相比IMF可能拿出来售卖的任何颜色的小纸片,人们恐怕更信赖黄金。

  《美元大崩溃》(CRASH PROOF)(美)彼得·希夫 约翰·唐斯著 中信出版社

  《美元大崩溃》读后感(四):转:世界大转折的伟大寓言

  个人认为这个标题太危言耸听,世界也很难因此就“大转折”,但“荒岛故事”还是有那么一些些道理的。

  世界大转折的伟大寓言

  陈彩虹

  《读书》2008第十期

  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彼得•希夫的《美元大崩溃》

  如果你读过《资本论》并理解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那么,当你读彼得•希夫的《美元大崩溃》(以下简称为《美元》)时,你就会惊讶,“劳动价值论”在当今美国或者说在西方世界仍然相当活跃。事实上,彼得的《美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资本论》的现代读本、通俗读本和案例读本。

  马克思的《资本论》,从商品到货币再到资本,基本理论是劳动价值论。马克思认为,只有人类的劳动,才能创造价值。由于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被资本所有者剥夺,剥夺剥夺者不过是夺回自己的东西,这是天经地义的。因此,资本从面世开始就一直在培养自己的掘墓人,即创造价值的劳动者,这预示着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的必然。

  彼得的《美元》,从美国的巨大贸易逆差到美元国际货币地位,再到美国的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以及美国的超高消费率和负储蓄率,他认为,基于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美国巨额的贸易逆差显示美国的繁荣完全建立在他国提供信贷的基础之上,几近无偿地享受了他国的低廉商品和服务,剥夺了贸易出口国的财富。因此,剥夺剥夺者的时候终将到来。不论美国如何把玩美元货币、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游戏,美国一直在培养自己的掘墓人,即对美国的贸易出口国,美国将在无法承受巨额对外债务中走向衰落。彼得的思想建立在实际生产理论之上,他认定,只有实际生产才是财富的基础,美国“不生产、不储蓄,只消费和借贷,加上印制美元”,预示着它不久就将面临灭顶之灾。

  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彼得的生产理论等同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但前者非常明显是接近后者的。

  资本主义是一个时代的存在,马克思用劳动价值论预言了这个时代的终结。尽管这个时代还活生生展现在我们面前,然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时代的病灶和它生存过程中变迁的轨迹,特别是它在变化之中萌发出来的新时代元素。所有这些告诉我们,这个时代的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一直有种内在的、走向新时代的力量。

  美国是资本主义在这个时代最典型和最完整的存在,彼得用“生产是财富基础”的理论,预言了美国巨大经济危机的必然。一方面,它给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时代终结的预言提供了一个过程中的证明案例;另一方面,它又引申出一个更加惊人的预言——世界大转折时代即将到来。

  《美元》是二○○六年底完成的著作。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书中预言的美国住房次贷危机已经被言中,美国股市灾难也按照预言在演化之中。我们可以相信彼得由此而预言的世界大转折的到来么?若真如此,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荒岛故事”揭示的奥秘

  在一个荒岛上,有五个亚洲人和一个美国人,他们面临饥饿。商量之后,五个亚洲人负责打猎、捕鱼等觅食活动并制成熟食,美国人则负责吃饭并将残羹剩饭分给亚洲人。亚洲人每天辛苦忙碌,美国人则漫步沙滩,享受食物也享受自己为自己选择的生活。亚洲人当然不能长此以往无偿地提供食物,美国人就开出一张张欠条给亚洲人,承诺亚洲人今后可以用这些欠条,换取美国人已经有的舒适生活,如可以到沙滩散步等等。这就是彼得讲的“荒岛故事”。

  读者一眼就可以看出,是亚洲人的辛勤劳动,使得荒岛上所有人能够得以生存,美国人除了吃饭、休闲和签发欠条,什么也没有做。如果说,是美国人的吃饭、休闲和签发欠条,引动了亚洲人的觅食和做饭活动,美国人是荒岛人们生存活动和生活的推动力,那是多么荒谬!

  后来,荒岛上来了一位银行家,他帮助亚洲人收集和管理美国人的欠条,并不断地告诉亚洲人,这些欠条积累起来,就可以获得像美国人一样的生活,甚至于超过美国人的生活水平。这样,美国人的欠条有了巨大的激励功能。从美国人来看,在欠条的压力之下,他一方面不得不让亚洲人偶尔来自己的沙滩散步;另一方面,又制造出一些魔术或把戏让亚洲人玩,告之这些魔术或把戏可以在未来得到更多的欠条,由此从亚洲人那里暂时地收回一些老欠条来。但是,美国人除了那个沙滩之外,别无其他可供亚洲人使用的东西,而他的饭量还越来越大,对食物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他开出去的欠条也就越来越多。这样的过程日积月累,美国人和亚洲人及银行家之间的欠条游戏越玩越大,越玩越复杂。亚洲人更大规模和更高水准地向美国人提供食物,美国人则更多地签署欠条并“创造”更加复杂的魔术或把戏,亚洲人之间也用欠条来进行内部交易,银行家由此获得了更多的欠条业务,荒岛上出现持续热闹的景象,变成了繁荣之岛。

  如果读者没有看过或是忘记了上面的“荒岛历史”,只是看到荒岛繁荣后的一切,那么,美国人的欠条是亚洲人觅食等生产活动的推动力,似乎就是真实的了。因为亚洲人天天都在为欠条而辛劳并带动了所有荒岛上的相关活动。这时,说美国人是荒岛繁荣的推动者,便看不出其荒谬了。

  很不幸,很多读者的确没有听说过“荒岛故事”,更有很多读者忘记了历史的过去,他们将美国人的欠条,连同美国人的生活和生存方式,都赋予了繁荣进步动力的意义。他们只看到亚洲人用辛劳换取欠条,认定荒岛上亚洲人的生活和生存的全部内容,就是通过欠条的积累,去追寻美国人的生活和生存方式。至于亚洲人是荒岛世界繁荣真正创造者的真实存在,亚洲人辛劳的原动力来自于对幸福生活和诗意生存的渴望,则在这些读者的视线里完全消失了。忘记历史时,既看不清未来也看不清现实,我想到了这句可入名言之册的话语。

  然而,彼得作为深刻理解荒岛繁荣的原因者,他清醒地看到了其中的奥秘。据此,他提出了让荒岛上居民们振聋发聩的问题——如果亚洲人用所有的欠条向美国人索回物品或服务,美国人却无法足够提供,荒岛将是何种世界?

  基于荒岛上的美国人吃饭、休闲和签发欠条的生活方式,他根本不可能提供足够多的物品和服务来赎回所有签发出去的欠条,上面问题的答案,也即荒岛未来的图画就轮廓迅速清晰起来。这就是,美国人将会被赶下大海,亚洲人会因为物品丰富和闲暇增加,生活和生存得更好,美国人的欠条则成为废纸一张或成为一些有心人留存下来的“历史文物”。

  我们的“繁荣荒岛”将走向何方?

  让我们从故事回到现实。今天的世界,其实就是一个繁荣起来了的“荒岛”,欠条就是美国印制出来的货币美元。至于亚洲人,我们可以将其扩展为整个与美国进行贸易的外部世界。和“荒岛”上的情况一样,美国通过其美元“欠条”作为国际货币的特殊地位,换取并享受着他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形成了美国对他国巨大而且越来越大的贸易逆差,他国则日积月累地增加着美元的储备数量。并且,在美国之外的他国之间,也流通使用美元来进行贸易等经济活动。荒谬的是,这样的格局,世界居然会有很多人认为,是美国的贸易逆差推动和创造了世界经济繁荣,以及人类社会的进步。就此而论,彼得用一个通俗的故事,透视了当下复杂世界的真相,还荒谬以荒谬本来面目,着实令人感佩。

  从现代货币理论看,也可以从“荒岛故事”自然推导出来,美元“欠条”不过是美国对贸易他国的一种购买力承诺,承诺来日可以用这些美元得到美国的商品和服务。在这里,问题的关键,是美国人能不能够提供出足够大量的商品和服务,从而信守住这份购买力的承诺。彼得正是由此去寻找他的答案的。

  国际贸易和货币史告诉我们,从物物交换,到金银金属货币的介入,再到纸本货币的问世,美国在这一过程中,最后获得了历史的恩惠,得到了签发美元“欠条”的特权。历史有它自然的演进过程,美元本来是国别货币却又赢得了国际货币的地位,其中包含着美国人的初始辛劳、超前智慧和日积月累的实力,也还有一定的历史机遇和运气在内。在此我们应当关注的,不是历史的是是非非,而是历史走到今天它的无奈性或称自然合理性:我们别无选择也没有另外的选择。作为美国之外的国家,我们可以羡慕却不必妒忌。

  不可以选择过去的历史,但我们完全可以预测它如何演化下去。历史给予美国的恩惠只是美元欠条签署特殊权力的一半理由,另一半理由还在于美国人的劳、智、力。如果后者不足以撑掌半边天,美元会不会沦落为“历史文物”?美国又会不会走向衰败?同样的,历史的恩惠会不会因此而转向眷顾他国而远离美利坚的大地?按照“荒岛故事”里的逻辑和现实格局,这一串问题的回答都只有一个字:会。这个“会”字,便暗含了一个历史的大转折即将到来。

  美元在历史上曾经是以黄金为发行依据的。由于黄金是实在的物质财富,它一方面限制了美元的发行量,保证了美元价值的相对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将美元国际化后的购买力承诺建立在物质财富体上,他国拿到美元就等于是拿到了黄金或拿到了实在的购买力。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尼克松震荡”使美元脱离黄金基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并随之形成了所谓的“牙买加体系”(即浮动汇率体系形成),美元在没有他类货币替代的情况下,延续着它国际货币的地位,却离开了坚实的物质财富基础,它完全由美国中央银行的官员来决定其数量,美元的购买力就绝对地不确定了。这是世界一次重大的转折,美元成为纯粹的“欠条”占有着他国的商品和服务,至于“欠条”是不是可以实现购买力兑现承诺,从此成为一个巨大的疑问。

  美国曾经是世界的生产和出口大国。那时,美元的购买力即使不建立在黄金的硬度上,也有美国实体商品和服务财富的支持,即所谓的经济实力基础支持美元的价值和信誉。在美元货币国际化之后,印制美元就可以占有他国商品和服务的优势,使得美国生产被消费替代,储蓄被借贷替代,出口被进口替代,巨大的贸易逆差和流转在外的美元“欠条”数量就这样累积起来了。既然美元只是“欠条”,终究是要清偿给持有者实际商品和服务产品的,那么,美国消费他国的商品和服务数量就越多,外部累积起来的美元数量越大,美国未来需要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数量就必须越来越大。不幸的是,美国同时失去了生产的动力和生产的能力,它根本无法用自己足够的商品和服务面对与日俱增的外在美元持有数量。

  当外在美元的增加和美国国内在生产和服务能力降低突破一定阈值时,美元就将快速贬值,进而加速外在美元对美国商品和服务的索回要求,形成供求的巨大失衡,美元成为废纸一张就不可避免了。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游戏。对于这一点,精明的美国人非常清楚。

  他们的对策是,通过所谓的“制度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最大限度地维持美元“欠条”在外的状况,保证不被他国持有者集中拿来索取美国的商品和服务,或者将这种索取分摊到一定的时期长度内,或者将这种索取不断地推迟到未来,或者将其改变形式分散到不同的国家等等。这也就是当今世界美国是金融制度和金融产品“创新”最为丰富国家的最根本原因。实际上,不这样做,美国人早就终结美元的历史了。不幸的是,所有的这些“创新”,都只是把玩货币的游戏,而没有回到生产财富的基础上去,它们只会推迟危机出现的时间和累积发生危机的严重程度,根本没有杜绝危机到来的力量。彼得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预言了美元崩溃到来的必然。

  美元“欠条”在当今世界的存在和运转情况是这样的。其一,由于历史的恩惠,部分美元作为国际贸易和投资中介一直在外流动并不回到美国,美国根本不需要用实在的商品和服务去收回来,长久且无偿地占有着他国的商品和服务(如同荒岛上亚洲人之间用“欠条”进行内部交易而不用收回);其二,美国以其部分高附加值的商品和服务提供,实现了部分美元的回归,这是正常的国际贸易下的情形(如让亚洲人有偿地到美国人占有的沙滩散步);其三,美国通过发行国债、创设大量金融产品或金融衍生产品,出售给他国来暂时地收回一些美元“欠条”,减轻美元“欠条”累积起来后他国对美国商品和服务需求的压力(搞些魔术或把戏让亚洲人玩,试图以此减少或毁灭一些“欠条”);其四,美国用美元到世界各地进行投资、

  投机活动,收回或是抵消在外的美元“欠条”数量(如和亚洲人一起开赌场,或新开一个沙滩来收取“欠条”);其五,通过美元一定量的贬值来降低美元购买力的承诺,减少需要最终偿付商品和服务的量(即“欠条”承诺的内容非常巧妙地越写越少)。

  除了上面的第二项之外,其他各项都是纯粹的货币魔术或把戏,它们将美元对真实财富基础的距离拉得更远,这只能使美元苟延残喘并日益病入膏肓。当货币魔术或把戏累积起的破绽成了巨大的漏洞,让所有的人都一目了然时,货币的魔术或把戏就不得不收场。这不是故事,这就是当今的世界和即将出现的世界。

  回归到真实的财富世界里来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在生产过程中由劳动创造,但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它要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如生产一个茶杯,生产中劳动创造的价值就凝结在这个茶杯上,当且仅当这个茶杯在市场上卖出去后,劳动创造的价值方得以实现。显然,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是完全不同的事情。生产过程和市场交易过程,不仅因为它们的过程完全分离表现出不同,还因为前者是价值创造的过程,而后者只是价值通过交易的实现过程而不同。令人遗憾的是,价值在市场实现的过程中,人们普遍地忘记了价值的创造过程,误认为价值实现就是价值创造,是市场“创造”了价值。结果,人们更多地从市场里做文章,试图从市场得到更多的财富。这是完全的本末倒置。

  彼得的《美元》正好将这种深深的误解剖析得一清二白,揭示出了美国在美元基础上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特别是这些市场上“创新”的制度、产品的虚幻性和虚伪性,在对美国美元危机和整个社会经济危机到来的预言中,鲜明地举起了回归实际生产过程,回归真实财富世界的大旗。

  从马克思的基本理论出发,细细品味彼得的美国美元案例,你会发现,美元崩溃所带来的,绝不仅仅是美国的又一次金融和经济危机甚至于美国社会、政治危机,也绝不仅仅是国际货币体系一次新的革命到来,还绝不仅仅是另一个国度对于美国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等的代替,而且有着人类社会将从虚幻的市场财富向真实的生产财富转变的世界性大转折内涵。这些庄严地告示,劳动者、真实财富的创造者将主未来世界之沉浮;崇尚劳动创造价值、生产创造财富的国度将主未来世界之沉浮。换言之,新的人类社会历史,将必定眷顾那些财富的真实创造者,眷顾那些以财富的真实生产为基础的国家和民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彼得做出了世界大转折的伟大预言。

  二○○八年七月六日完稿于北京西郊西闲阁

  《美元大崩溃》读后感(五):在书里看到了中国

  很偶然,在书店里面看到了这本书。

  中信出版社,在财经书籍引进领域的品味还行。至少我对中信出版社的印象好过什么中信证券。中信在百花丛中选出了bear stearns,好像还有意交叉持股。半年以后,后者因为次级债被并购了。而拯救中信的恰恰是为人诟病的低效率,国资委和财政部的批复一直没下来,中信遂躲过此劫。

  开篇居然提到了ayn rand,大惊。更雷的是ayn在作品里面引用的是alan greenspan在早年的一篇文章,当年alan还是很纯情的嘛,观点比较左,旗帜鲜明地站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战壕里。不像是后来,腐化变质了,成了华尔街的带头大哥777.

  作者似乎受的是比较传统的经济学教育,所以把美国的双赤字看成很严重的问题,并且认为,美国迟早要为此买单。其实是老生常谈,观点并不新鲜。另外就是,作者似乎很怀念金本位,甚至认为金本位是美国开国元勋的本意。而美联储是后来造孽的后代的发明创造。不过我可以证明,至少从现在来看,美国是这项发明创造的最大受益者。高居全球金融食物链的最上游。

  真正值得注意的地方是,美国政府对付或者说愚弄民众的手段,被某国一丝不苟地照搬了。比如对cpi的操纵,对核心cpi的解释,明明政府是通胀的最大受益人,舆论却叫嚣也要防止通货紧缩,仿佛这样一宣传,通胀就成了一件好事,等等等等。“结构性通胀”,我呸,想起这个我就生气。所以这书的好处之一是清心明目。就冲着这点,回本了。

  很奇怪,美元空心化,中国持有大量美国国债,美元贬值中国损失巨大,这么明显的道理为什么是美国人写出来的,而不是中国人???那些智囊呢?真是中国经济学界的耻辱.

  还好,作者调子比较乐观,大概源于对资本主义自我调整的信任。在我看,作者最大的问题,是忽略了资本主义制度上的优势。尤其是修复能力。

  有几个好玩的小细节

  1,美国有大学生在大学时代买了房子,期望白住几年,然后卖掉,扣除贷款利息,还能有赚。这样不光赚钱,还把住大学里的租金省了。这和温州炒房团想法很类似。看来温州炒房团的头儿可能是美国毕业的。

  2,日本有个城市命名为usa,这样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就可以写made in usa了。

  我也在想一个问题,读者都偏好有先见之明的文章。市场非涨即跌,如果现在市场牛风尽吹,我还会看这本书么?看来如果储备了足够多样化的饲料,出版行业也是一门不错的生意。

  《美元大崩溃》读后感(六):《美元大崩溃》

  《美元大崩溃》

  ——彼得希夫

  读完这本书确实很意外——因为是工作之后随即在网络上看到别人介绍了这本书,然后吓到电脑上来翻看的。渐渐的对书爱不释手,因为很多概念我不懂但书中都从基本概念说起,然后不停的百度不停的翻阅着书本,渐渐的,书才读了两天就读完了。这样的过程感觉很愉快,自从结束了QQ的吸引时间之旅后时间变得大块大块的存在,如果在电脑钱不敲点自己的感想不翻阅翻阅以前留下的资料,感觉对不起自己!

  当时对这本书的感觉是:“感觉有点想中国的刘军洛,也有点类似郎咸平,但终究他是美国的希夫。用数据说话,用论点服人,用推理说事情,用理智来批判……我看到了一本从基础概念讲起的对我有积极作用的书,我喜欢这样的感觉。”现在读完之后发现还是很喜欢这本书,至少作者的写作方式和他观点阐述都很符合一些逻辑,让人觉得这是一本值得读下去的教科书——即使你不是经济学专业的。

  美元真的会崩溃么?我想看完这本书好像对答案持肯定态度,作者给了很多方面的论证和论据,其中有几条我记忆很深刻!一、美国没有储蓄,也不努力不从事生产,而至是做一些无意义的借贷生活,美国的经济崩溃必将到来。二、美国的法定货币存在制度性的缺陷,被美联储牵制修改。三、美国的制造业已经落后于亚洲国家,而且美国美元实业来支撑经济进一步发展,只能通过美元根基的服务业发展经济……很多观点可考,但是否真的会实现我想这一点需要时间的检验。但是最后去看这本书的写作时间才发现这本书是07年写的,所以作者预测的很多观点和问题到现在都暴露出来了——金融危机,次贷危机,美债危机……由这一点看来,作者如同神人,对未来了如指掌!

  作者在书中很多阐述基金、黄金、资源、能源的保值增值方法,我觉得他分析的到是很到位关键要看政策和事态发展了,有些事情无法左右时局的发展的只是看到了一条路罢了。我记得作者一个很好的类比:一个水果农夫和一个橘子农夫的故事,很能说为什么美国现在的富裕和是否是实实在在的踏实。经济确实很有学问,有些人能把他讲的很明白如同侧耳在旁,这本书做到了!

  这本书让人很受启发,从作者的观点和对问题的阐述中让我学习到不少东西!

  《美元大崩溃》读后感(七):预言帝——油价破100美元,美国房产泡沫(次贷危机),黄金价格上升。我们拭目还有哪些预言一一实现

  深入浅出的语言,揭露了美国向没落靠近的种种铺垫。

  也许宏观中什么都是有周期的,就如牛市过后会有熊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切事物正反两面、兴衰之替在螺旋中扩大着振幅盘桓向上。就像美国,大家以为美国选举制是现今阶段最完善的体制,在美国发展早期的确如此,民主的保障使得政客们的一切以支持美国民众、资本家的利益为大,唯有如此政客们才有选票。但是发展到了兴盛期,美政府对本国企业们的过度保护使得国内实干的风气、创新能力大不如前——美国显然从巅峰走下坡了。美联储以为只要印钞机不停美国的大窟窿就不会戳穿(因为支付的起美元还债),美国人民以为没有储蓄他们能靠借贷快乐生活,因为傻瓜一样的苦命的亚洲人会帮美国创造财富,华尔街变换着各种指标花样忽悠人,只有经纪人稳赚不赔……

  放弃了金本位制,还有布雷顿森林体系把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再加上美国国内借贷消费的严重,贸易逆差,财政赤字,大量外债……本书中作者反复提及并且最担心的是若有朝一日美元不再受信任这些流通在他国的美元全涌进美国国内,那么美国只能在通胀中随着美元一起崩溃。

  但是作者高估了亚洲,特别是神化了中国。鄙人不才,但身为中国人,局内人,我认为我们走的是另一个极端,民营企业在国有企业垄断压力下苟延残喘,过度依赖出口使得一方面国内市场潜力没有发掘,另一方面贸易顺差也使通胀的压力过大,而且给了美国玩汇率游戏的机会。还是去年的事了,郎咸平说人民币汇率再上升3%,我们出口型企业的利润就会变0,5%要落得美国人口中的“the Chapter 11 bankruptcy filing”了。

  对了,为了洗刷标题党的嫌疑,最后补一句关于预言的罢。作者预言美国人民近期应投资投资黄金与欧元,股票方面能源电气通讯金属适合长线操作,我想对于中国人民也有参考价值。而且美元一旦崩溃,亚洲在短期内元气大伤,长期来看会推动产业转型。

  《美元大崩溃》读后感(八):第三只眼看美元 (旧文)

  堕落,还是崩溃?

  这好像是昔日世界货币美元的如今面临两难选择,而后者呼声日渐高企。美元走势持续走低已经不是联邦调查局的秘密,甚至也不能再作为新闻标题,最新的风向标纷纷转向赞同美元崩溃论,其中最为典型影响最大的,也许当数美国彼得•D•希夫与约翰•唐斯合著的《美元大崩溃》,两人均活跃于金融界与财经媒体。

  在正式涉及各种国际贸易以及经济数据之前,我们可以先来看《美元大崩溃》中的一个小故事:某日,有6个落难者困在一个岛上,其中有5个亚洲人,1个美国人。因为面临饥饿的挑战,所以他们协商了如下分工: 5个亚洲人中,1个人负责狩猎,1个人负责捕鱼,1个人负责采集野菜,1个人负责做饭,1个人负责拾柴和照看火,而第六个人,也就是那个美国人负责吃饭。从此,5个亚洲人每天都处于忙碌之中,以便为这个漫步沙滩的美国人提供食物。这个美国人就好比是日光沙龙的老板,但只有一个顾客,那就是他自己。一天结束以后,5个亚洲人就把他们精心准备的食物交给这个美国人,美国人也给这些亚洲人留下一些残羹剩饭,以便他们维持第二天的劳动。

  这个看起来荒诞不经的故事恰恰部分映射了世界格局情况,可以把小岛看作地球,亚洲人看作新兴市场,美国人看作美国,也是规则的制定者。布雷登森林体系首先确立美元世界货币地位,随后金本位的废除彻底消除美元的发行障碍,无所不在的流动性也从此开始。在繁荣周期下,美国以“寅吃卯粮”的姿态大肆消费,美元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亚洲国家在拼命生产以满足美国的消费需求,这导致很多经济学家一致认定美国消费需求,很多亚洲工人就会失业。

  亚洲人之所以如此努力工作,根本原因在于美国人玩了一个很巧妙的货币游戏,亚洲人努力生产,以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换取美元。不过,亚洲人在积累大量外汇美元储备之后,主要也是投资于美国国债;而美国人除了大肆消费进口之外,也在大量印刷钞票,美元进一步贬值,财政和经常收支的双赤字虽然在滚雪球,但与此同时,大量持有美国国债的亚洲国家的外汇储备开始不断缩水。世界经济逐渐走向失衡,但是看不到危机爆发的可能。

  这就是我们过去几十年面临的现实,美国国债在明眼人看来就像农村干部给农民的白条,对于不少新兴市场国家来说,他们也别无选择。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国人消费,全世界买单”的游戏开始出现玩不下去的趋势,因为货币问题归根基地还是基于一个国家经济的信心问题,美国消费的走软以及新兴市场国内消费的兴起让不少国家开始逐步放弃美元,美元的贬值周期由此而来。

  在彼得•D•希夫与约翰•唐斯看来,一切问题将会爆发到这样一个极致:美联储多年一直维持以较低的抵押利率,造成房地产泡沫;随着美元购买力恶化,利率和物价不得不进一步走高,这将导致美国内部经济萧条甚至爆发危机,同时岛上的亚洲人不再需要美元资产,美元不再成为全球外汇主要储备,美元在外部也开始崩溃,没有生产能力的美国人最终被岛上的居民抛弃驱逐,全球购买力最终转移到生产性国家,比如中国。

  《美元大崩溃》成书于2006年,两位作者也算成功预言次贷危机,预言结局好像对中国也颇为有利。不幸的是,他们也许猜对了开始,不过并没有猜对结果,美元并不一定会崩溃,甚至会进入反弹,近期汇市表现即可看出征兆。在他们的书中,华尔街好像成为翻云覆雨者与最大赢家,但是在一个利益分化团体众多的国家,用阴谋论解释不仅逻辑链条经不起推敲,也缺乏足够事实证据。他们把美国面临的经济风暴归咎于自联邦、个人和公司债务的不断膨胀;储蓄的严重不足;美元的贬值;以及国内制造业的衰退。——但这些恰恰是美国经济过去繁荣的原因,以出口服务技术为主的美国经济不仅在改变世界的生产力,也在不断在改变世界生产关系,过去如此,今天也一样。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市场不断试错产生的修复机制不可小觑。货币的信念来自对经济,美国经济也许会迎来一场危机,但这场危机并不长久;美元甚至也将走出贬值周期,进入升值拐点;也许美元不再是唯一的世界货币,但短期来说,没有一种货币可以取代它的位置。

  很多年前,美国前财政部长康纳利曾经对欧洲人说过一句流传甚远的话: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却是你们的问题;如今的情况虽然改变,但是美元的问题仍旧是全世界来应对。弗里德曼曾经多次说过通胀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是一个货币现象,这本书最大意义也许在于,提醒我们在政府借通货膨胀掠夺民众财富之际,通过巧妙投资避免资产的缩水,比如买入黄金。

  《美元大崩溃》读后感(九):崩溃的证明

  这本书的英文名是 Crash Proof。Proof这个词,在英文里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论证、证明”的意思,另一个是“耐力,不可贯穿性,防弹性”。这本书的名字,妙就妙在一语双关,作者在这本书里既向读者证明了美国经济崩溃的必然性,又传授了防止被崩溃所伤的避弹技,把proof的两个意思都用上了,实在是绝妙。而翻译成《美元大崩溃》,颇有香港人把007翻译成“铁金刚”,把施瓦辛格州长翻译成“魔鬼大帝”的风采,可爱是蛮可爱的,未免显得有些随意。

  原著是目前美国最畅销的时政类著作之一,在Amazon.com全站商品排行中名列前100名。作者Peter Schiff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社会活动家Irwin Schiff的儿子,自己经营一家投资公司。因为这本畅销书,现在Peter也成了著名人士了。

  作者的观点并不新鲜,基本上我之前从其他的地方都看过,而且事实上类似的论调隔几年就会有人嚷嚷一遍,大家都说“一定会出大问题的”,但是包括作者在内,谁也不敢断言问题什么时候会爆发。作者的运气实在是好,这本书出版没多久,次贷危机就爆发了,随后黄金大幅上涨,美元贬值,到了今年出现两美危机,华尔街金融海啸,结果作者就成了预测最准的巫师,这本书也就一路扶摇直上了,估计将会被写入史册了。

  这本书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对美国政府和美联储操纵经济数据、制造通货膨胀手段的揭露,以及对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生成机制的揭露。由于这些手段和方法正在被中国政治、经济和舆论精英集团模仿并且予以发扬光大,因此认识这些手段对我们理解中国现实情况也有意义。

  不过书中有一个关键问题未予解释——作为民选政府,美国总统及其幕僚为什么要使用这些恶劣手段损害美国人民的长远利益,美国的民选议员为什么不出来加以和制止?美国的主流媒体为什么不站出来揭露和批判?是什么使美国贤哲们经历100多年精心设计出来的民主政体失效?是虚假繁荣迷惑了大家,还是如宋鸿兵《货币战争》中所说,整个美国的权力中心已经被一小部分金融寡头篡夺,从而实质上沦为一个利益代理机构?如果一个每过几年就要接受人民投票考验的体制尚且最后沦为靠花言巧语欺骗人民,靠精致手段掠夺人民的恶政,那么世界上更多的靠枪杆子暴力维系的政体又能堕落到什么程度?

  这次华尔街的崩溃,不单是金融泡沫的崩溃,也不单是传统华尔街的式微,从这本书里反映的情况来看,这更反映了美式政体的局限性。政治的根本命题,就是能否创造一种合理的制度,长期稳定地保障人民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式民主政体如果被证明是无效的,那么我们就不得不开始新的寻觅。人类究竟能不能找到如林肯所说“民治、民有、民享”的政治组织体制?希望何在?希望何在?

  《美元大崩溃》读后感(十):把脉出了经济疾病,但是还是开了付虎狼药

  作者通过前面七章的分析介绍,主要论述有:美联储和政府狼狈为奸人为控制CPI指数,然后不负责任采用没有黄金储备支持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培养了美国人过度消费的习惯,美国人又拱手把高附加值的制造业转给了中国等国家,中国一方面采取紧盯美元的汇率政策另一方面大方地借钱给美国人消费,美国人就像过去被洋人骗去吸鸦片而不务正业的八旗子弟一样,最后会输得倾家荡产。结论是:美国的扩张货币政策,导致了股市和房地产有大量的泡沫,大家没有认识到泡沫的原因是美国人的过度消费而造成了虚假的经济繁荣,美国一定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美国人的财富将流失。

  前面的分析写得条理清晰,事实确凿,肯定会让美国人感到寒风瑟瑟。作者没有给同胞留面子,直接指出现在美国人好吃懒做,丢失了以前美国人努力工作的精神。作者对美国的把脉很正确,美国人现在是打肿脸充胖子,没有了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支持,不断扩大的巨额债务让美国经济面临着崩溃。

  作者后半部分就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并向读者推销自己的投资公司,鉴于作者是在两年前开始写本书的,我们有事实来检验作者的方法是否正确。目前的结论是:现实比作者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在amazon.com网站上看到有读者将IRA(个人退休账户)投资到作者的公司,损失了40%;另外一个读者说今年初投资作者的公司,到今天会损失50%。看来经济崩溃不管你是不是预测到,只要你投资,就让你亏损。最近两个月,美元对欧元升值了20%多,原因在美元投资的去杠杆化,显然作者没有预计到,如果作者投资澳元,那么单从汇率上就损失了40%多。而且欧洲经济比美国脆弱,德国居然先于美国出现经济衰退,这些作者也都没有考虑到。所以说,现实世界真得太复杂了,我们可以正确地分析并预测问题,但是如何解决并预测会出现什么样的并发症,超过了人类的智力。

  http://comm.dangdang.com/member/5092681341813/reviewdetail/1547108/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