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读库2001》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读库2001》读后感100字

2021-02-10 01:22: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读库2001》读后感100字

  《读库2001》是一本由张立宪 主编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库2001》读后感(一):读库2001

  《我家的四季》,我这样一个浙江人读江苏人写的乡土风情,一切都似曾相识,满满的童年记忆。

  醋醋的两篇物理科普文,超弦理论,中微子什么的真的是不太懂,但还是饶有兴致地云里雾里读完了。

  朱石生的《看不见的病毒战争》是最近看到的介绍病毒最清楚的一篇文章。

  《沛县律政江湖》介绍了和历史课本上完全不一样的秦国面貌,以小见大。

  总之,老六选的文章真的好哇

  《读库2001》读后感(二):我们需要读什么

  我们现在很多人阅读文章都是通过微信朋友圈、公众号、APP···我也没有例外,但是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我们的阅读来源是谁给我们推送的?是我们的微信朋友?是我们喜欢的公众号?还是所谓的按照你喜好给你的靶向AI推荐?那么这些文章来源,是不是都很有意义?是不是都值得我们驻足?这些各式各样的文章主编们真的专业吗?仔细想想,我们都是只顾着吃,而忘了是谁给我们投食,忘了这些东西是真的好吃吗?或许只是重口味牵引我们的味蕾,甚至腐烂发臭的食物让我们拉肚子。

  老六说,读库的文章,不追求极广大,而试图尽精微。读库这种集合式套餐,比单一主题的图书能体会到更丰富、多维的况味。我们是在街上漫无目的地选餐馆点菜,还是找一位好向导带我们去街头巷尾寻找独特的不一样的美食,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读库2001》读后感(三):2019的还没读完,先把00新的看完才是大事

  《科学思维要点》,系统的给我总结了要如何思考问题,不能跑偏,正确认识一切问题。《我家的四季》,讲了很多童年的往事,文风不是我喜欢的,也没啥共鸣。醋醋的两篇《盛宴已过》和《无人赴宴》是最喜欢的,关于宇宙的一切,人类的努力,中外科学家的兢兢业业。虽然很多物理公式一知半解,很多理论很深奥,但是读起来很爽啊,对广阔宇宙的思考,科学的研究应该最后落实到可以推动人类进步才能有价值,不然就是虚空的自嗨自我陶醉。《永不做声的弦琴》,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总是令人肃然起敬。《这两年的电影海报》,的确海报做的越来越好了,平时看到设计的好的海报都喜欢保存下来,甚至会因为海报好看去看一部电影。《看不见的病毒战争》,人类的自身免疫系统能战胜好多病毒啊,提高免疫力,健康才是最重要的,特别是这次疫情之后深有体会。《沛县律政江湖》,权利的运作总是充满了各种复杂的因素,能在其中周旋如鱼得水的人都要有大智慧啊。

  《读库2001》读后感(四):看完每篇文章后总想说点什么

  1.《科学思维要点》很不错,不太喜欢每个短文后的思考题,会阻碍阅读的流畅性,很期待后续的系列文章! 2.《我家的四季》,作者超常的耐力和文笔的细腻令人折服,美中不足就是篇幅真的很长! 3.《盛宴已过》和《无人赴宴》这两篇都是讲“高能物理对撞机”的,而且作者的通俗化文笔的穿插,让这篇听起来很高端很高科技的文章,雅俗共赏,可读性强。 4.《永不做声的弦琴》读完后有种天真的感慨—如果没有国共两党相争的背景,那些文人雅士还会像今天这样流芳千古吗!到底是时代的衬托出他们的伟大还是他们本身的价值所在呢! 5.《这两年的电影海报》每一张海报都是一副艺术画作,每一部电影都值得去欣赏,张张海报都能当做手机锁屏! 6.《看不见的病毒战争》为我们人类战胜病毒提供了十足的信息,其实我们的免疫系统是个强大的“陆海空军队”,而病毒只是些四处乱窜的土匪流寇罢了。 7.《沛县律政江湖》实际上要讲的很简单,就是大一统的秦朝辛辛苦苦培养了一批日后推翻秦朝的“核心大脑”!

  《读库2001》读后感(五):四季之后,还是四季

  一期一会,来日方长。

  《读库》第一百辑,诸文皆可观,尤以法殷洁的《我家的四季》对我胃口。此文与他刊于《读库1401》的《祖父的新屋》,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编织了一幅当代苏南小镇版《清明上河图》。二文是《读库》百辑里少见的文学意义上的佳作,语言与叙事宛若明清白话世情小说,吴语杂陈其间,以风物写人物,许多语段让人忍不住诵读起来。

  《我家的四季》里,一季两节,所述衣食与儿戏,多有令人会心之处。神游之余,也未免联想我家的四季。

  春天是个青黄不接的时节。我小时候,还没有大棚蔬菜,田里的黄瓜之类刚刚长出绿叶,春日三餐的菜品,多为上年贮存的萝卜白菜,单调无味。好在大自然是慷慨的,榆钱、香椿叶、槐花先后来到人间,家人支使我采摘后,或拌面蒸或加盐腌,以调剂口味。单说香椿叶。拌豆腐、炒鸡蛋,香椿叶绝非可有可无的角色,它会让家常小菜的色香味提升不止一个档次。为长久地留住一道菜,母亲还要腌香椿叶。陶罐里,铺一层香椿叶,撒上一层盐,再铺一层香椿叶,如是三番,再将陶罐封严,不日即可享用。

  故乡的学校,每年有四个假期,寒暑假之外,还有麦假与秋假,为的就是在收获的季节,让学生帮家里人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当然,那时学校的老师都是各家的壮劳力,假期也是照顾到这一点才设的。割麦时,头上骄阳似火,脚下地气蒸腾,无数次弯腰低头,让人腰酸背疼头晕目眩。童年的我,每到此时,总是磨磨蹭蹭,心不在焉,有一次甚至割破了左手的食指,被父亲带去医院缝了一针,得以片刻休息。劳作间隙,大人趁机教育我,要操心学习,否则将来就跟着拖拉机拾大粪吧云云。

  家里院子再大,到了秋天,玉米收回来,都显得局促了。这时就看出平房的好,虽说夏天屋里热点,可到了秋收后,房顶平添了不少晾晒作物的场地。若是赶上好年景,秋作物还得实行轮换制,干透的粮食入了仓,才能让其他的摊开来。丰年里,连鸡鸭鹅也大呼小叫个不停。不过,倒是要委屈它们几天,圈养起来,免得它们失了教养,污了粮食。新收的玉米自然少不了它们的,撒上两把,权当奖赏与安慰。甚至麻雀与老鼠,也可以不那么明目张胆地出来,分享农民的收成,为冬天储存点食物。

  我家门外有条河,河内有土堤,父兄在堤上深挖一口窖,藏些冬天的食物,窖口用废弃的石磨盘压住。每次要取用什么东西了,总是年龄最小的我下去。移开石磨盘,先点火探下去,火不灭,说明里面还不缺氧,人在其中并无大碍。随后,我被绳子系住腰,和篮子一起下到窖里,装了红薯什么的,再上得地面。我有时会撞见冬眠的蛇,或偷吃的鼠,匆匆上来,得半天心神不定。隆冬过半,我们将红薯全部清出,削皮、粉碎、打浆,少部分熬成红薯粉,可以冲茶喝,更多的做成粉条,晾干,留作过年炖菜吃。

  四季之后,还是四季。

《读库2001》立体书影

  转引《读库2001》几段话:驳斥这类谬误不需要你是某个领域的专家,只需要分析观点的论证过程即可,因此,当有人指责别人不懂不要乱说,或者说你没学过什么就不要批评时,这个人本身就已经不讲逻辑了。因为对于形式谬误,是不需要关心具体内容的。我们应当听清楚别人批评的到底是什么,再判断他批评的内容是属于形式逻辑上的批评还是对于专业内容的批评,这时候才能继续说他有没有资格批评,否则就很容易变成人身攻击。(汪诘《科学思维要点》)天一阵阵冷,衣服也一件件加,很快就棉疙摞多(形容棉衣穿得肥)了。棉袄里面再加头绳衫,头绳衫织来不易,所以母亲总会给我在里面着一件翻领衫,领头一直翻到头绳衫外面,这样就能隔开脖子的汗渍弄脏。而母亲他们大人们则另有做法,就是从商店买或者自家请人做许多假领头,也就是一件标准衬衫的脖肩部分,手臂做两个挽套,胸脯两爿也是纽扣扣结。假领头可以各花色,天天换新鲜,好似天天换新衣般,所以那个女人也如男人穿衣青灰一色的年代,女人们还是出自本能地贪好,母亲的五斗橱抽屉里就备有一堆。(法殷洁《我家的四季》)诺贝尔奖往往代表一位科学家的最高成就,但有极少例外,诺贝尔奖没有颁给科学家的最高成就。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杨振宁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都未获诺奖,但都高于他们获得诺奖的那个科学发现。因为它们都是框架理论(framework),很难被实验全部证实,而与诺贝尔奖无缘。(醋醋《盛宴已过》)我往往是咬紧牙关,节衣缩食,倾囊以购,久了,内人也会发脾气。小件儿的东西拿回家,就放在走廊门边的鞋柜里面,等到太太去浴室,听到洗澡放水的声音了,我才把东西从外面的鞋柜里拿进来,藏在什么地方。有些东西大了,很显眼,她一定能看到,我就让人写个红纸条贴在上面:瘂弦兄珍藏,弟某某敬赠。拿回家,我就说:“你看这个老张,这么客气,他送我一个这个,非要送我。”弄久了,太太也知道我这个把戏。严加防范。所以说,把家里变成古董摊也不是个办法。有一次我碰到林文月的先生郭豫伦。豫伦是画家,他们夫妇两个也是在这方面有兴趣。我说:“豫伦啊,你对收藏有什么看法?”他说了句话,我觉得是隽语,“过目即是拥有,拥有则未尝过目”,不一定是非要自己买回来,过目即是拥有。你真的拥有了,一年也就看个一两次。说得真是洒脱、潇洒,把我心里的闷气统统解除了。(瘂弦口述、辛上邪记录整理《永不做声的弦琴》)“增强免疫力”的说法确实在许多媒体中出现,但这是个不恰当的概念。免疫反应并不是越强越好,就好像吃药并不是量越大就越好。免疫反应超出正常幅度,会带来许多问题,比如过敏、自体免疫疾病,甚至造成休克。用一个稍有点粗暴的比喻来理解,假设我们真的有什么神器能“增强免疫力”,那就类似修改一台汽车的变速器,让它在街道上的行驶速度是每小时四百公里。这样去“增强”汽车的能力,后果是灾难性的。我们保养汽车,目的是保证它管道通畅,零件不磨损,便可以让它的所有功能保持正常。同样,我们锻炼身体,维持健康饮食,注意个人卫生,目的是保证身体各种功能处于正常(而不是超常)状态。(朱石生《看不见的病毒战争》)

  《读库2001》读后感(六):非常喜欢科普系列的文章

  

《科学思维要点》:主要是针对如何说出正确的符合逻辑和科学的话。但是我从中学到很多抬杠和反抬杠的方法23333

1.所有中医古代典籍在健康医疗领域都属于等级最低的信源,与道听途说处在一个等级。

2.不要心存侥幸。我们的一生中,绝大多数的遭遇都是概率分布中的那些大概率事件,这本身就是一种确定的规律。

3.你平常阅读到的绝大多数软广告,都是在用相关性来取代因果性,误导你。

4.在科学共同体中,成员通用的语言是数学。

《我家的四季》:作者写的是小时候在苏南,与父母长辈在一起一整年的时光里家庭的故事,有一种看鲁迅先生《三味书屋》的感觉。家庭、传统、亲情、童年交织在一起,旧时光的生活使我们想象不到的,是种别样的无忧无虑交织着乡愁的味道。

1.百合搭红枣,先苦而后甜,所喻人生也大概应该如此。先苦而后不得甜的人多了,先甜而后苦的人也不少,所以祖父一直很知足,得甜一天就是多甜一天。

2.吃蟹滋味往往就是大人的事,或者说一个人成人后的事,那时候才会有耐有心,逐腿逐节逐步地将着螃蟹各件分解,于最后蟹身蟹壳的搜肠刮肚中完毕一功。

3.都是嘴不说开的暗规矩,是旧年代里心照不宣的人际讲究,如同好裁缝的手段,有些衣裳做来面料光鲜,而其中的里子,就要帮主人家藏着掖着,用些差一点的料子也无妨。

《盛宴已过》:又称中国为什么不建对撞机。从杨振宁反对建造超大对撞机说起,解释高能物理的盛宴已过,已经没有发展潜力。杨振宁反对的七条理由,尤其是展望物理学未来发展方向,直接否定了“超弦”这种“教派”的发展。虽然是科普类文章,但是读来荡气回肠。

1.诺贝尔奖只颁给经实验验证的科学理论,它不讲理聪明或成功,而是奖励正确。成功只是暂时的,正确才能长久。

2.思想决定你的人生,那是哲学;上帝决定你的信仰,那是神学;方程决定你的逻辑,那是数学;事实决定你的认知,才是科学。

《无人赴宴》:美国为何不建对撞机?其实这篇文章和上篇文章联系在一起,在本文最后一个部分<夕阳下的金字塔>阐述得很清楚。第一,科学发现基于已有的自然现象;第二,科学发现离不开技术应用的拓展;第三,推动科技进步的是人类的生产活动。也就是说,超弦理论已经不满足科技发展的三个要素,所以美国放弃,中国不做。这个其实是人类在有限的物质条件下,如何分配资源的问题。自然要把资源更多投入于能看得到、对人类发展有益的事物,而不是所谓的理论研究的极致。科技,必须要为人类服务。

1.据说CERN存在一条鄙视链:搞理论的瞧不起搞实验的,搞实验的瞧不起搞工程的,搞工程的瞧不起搞维护的,搞维护的瞧不起焊工网管,焊工大叔与网管小哥瞧不起全世界。

2.长期来看,历史是公平的,历史也不会忘记,尽管王淦昌两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但他获得了另一份荣耀:两弹元勋。

3.重大科学项目投资一定要慎之又慎,大笔资金投入后,隆隆列车滑进轨道的那一刻,再想转身就很难了。

4.对国家安全无益,看不到任何应用的可能,才是SSC的阿喀琉斯之踵。

5.我们仰望星空,不是仰望虚空。

6.今天,中国思维插上现代科学的翅膀,从产业链低端一级一级往上走,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大势,但这不是往超大对撞机的方向升级,超大对撞机,就是一个现代金字塔工程。

《永不做声的弦琴》:讲述的是台静农先生的一生,更多的是在台湾的晚年生活。和挚友鲁迅先生相比,台先生更沉静、更从容,在特殊的台湾政治生活中也更加小心谨慎。虽然如此,但他从未放弃对于知识的探索,对于文学历史的追求。在很多大陆学者来到台湾后为了生存和安全而放弃文学,但台先生一直默默坚持,教书育人,扶携后辈。“我觉得台先生是位诗人,沉郁的诗人,他虽然不以写诗名世,他的生活是一首诗。他的笔墨,他的言谈,都好像是在生活的煎熬中得到一种自解,是在一种很无奈的情况下,保持自己的一份尊严、一份清醒。在很局促的生活中,还能发挥出自己对周围的人、特别是对学子们的熏陶。他没有虚度一寸他的光阴,从迷惘到清醒,从困顿到安顿。诚天下名器也,他是永不做声的弦琴。”

1.文学是渐进的,不是激进的。

2.他在逆境中有一种尊严,有一种沉稳,真正遇到大事情他也是“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不在乎,也是有一种雄浑的人格精神,绝不是和稀泥的那些人。但平常是非常安静、自敛的,好像一块玉一样,不是闪光的,而是内敛的光。

3.过目即是拥有,拥有则未尝过目。

4.他们都是没有勇气来面对旧梦,震撼太厉害。

《这两年的电影海报》:没有什么,只要带着欣赏美的眼睛随着作者观赏一部部电影海报和解读即可。

《看不见的病毒战争》:非常浅显易懂的科普文,主要是讲人体被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统如何反击。先强调抗病毒与抗菌的不同,再说明我们人体对抗病毒感染的层层关卡,最后说明免疫力不是越强越好。看完后准备去复习一遍《工作细胞》

《沛县律政江湖》:谁也没办法想象是大秦教给了自己的掘墓者政治和组织经验吧……光把秦亡的责任推到赵高和秦二世身上有点太过于牵强,其实整个治理体系依旧按照诸侯国的方式进行导致帝国中每一环都不堪重负才是致命一击。基层治理中官吏、贵族和百姓都没有适应这种苛刻的权力运作方式,反而接受了秦国的管理培训,也是让人无可奈何。刘勃老师的书是时候买一波了。

1.长期任务无法量化考核,完成不了也问题不大;短期目标一旦有差失,可是立即丢官罢职的下场。

2.本地势力不可信任是地方官的基本判断,而后世官员的应对之道,是上任的同时,就要组建一个由外地人组成的行政班子。

3.农业社会和现代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社会动员成本高到骇人听闻的地步。

4.短短十来年的时间里,秦在六国故地培养了一个既依托秦的体制习得行政能力和组织经验、获取政治和社会资源,又对帝国毫无忠诚的阶层。这些人成为反秦斗争中真正的骨干力量。

5.一个能够做到让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是受害者的帝国,无论看起来多么光鲜威猛,早已注定只是一个空洞的躯壳。

总的来说,这本里面包括的几篇科普文章都很喜欢,无论长短,都是既严谨又不枯燥,这次要把目录贴在书皮上方便翻阅。

  《读库2001》读后感(七):科学思维补充

  3第一篇科学思维要点很好,想起之前看过的一篇文章,分享一下。

  逻辑 万不要和逻辑不在一个层面的人辩论 ------ 张鹏 (本文讨论的范围只限于思维方式,不涉及z z,请大家在留言中不要越界)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名为“这个小区真脏”的笑话。我发现这个笑话反映了人类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逻辑之争”。这个现象不但在中国有,在我去过的许多国家(我目前去了47个国家)都有。我大致将人类的逻辑分成下面两类: 第一类:形式逻辑,创始人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它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被普遍接受的思维、沟通体系。它依靠概念、判断、推理(主要包括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反映事物的本质。 第二类:特色逻辑,这并非被公认的、有严格定义的概念,而是我临时创立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反对形式逻辑的人根据自己的国情、文化、感觉发明的一套“逻辑”。这种“逻辑”是不被上述“形式逻辑者”认可的。不过,在这里我还是把它归为逻辑的一种。这种逻辑在许多历史悠久的第三世界国家比较普遍,他们认为这种逻辑反映了他们的历史、文化还有情感,更符合他们的社会现状与人际关系。 下面这个笑话,就是典型的两种逻辑之争。 此笑话纯属虚构,内容转自网上。 笑话及评述 A和B住在同一个小区。由于物业公司管理不到位,导致这个小区一直脏乱不堪,下面是两个住户为这个问题展开的对话。在括号中的分析是我用两种逻辑对此笑话的评述。 对话1 A:这小区真脏。 B: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你骂自己的小区,有没有爱心? (分析:形式逻辑认为,B的回答是错误使用了类比,因为小区与母亲,业主与狗完全不能相互代替。特色逻辑认为,用类比更形象,完全代表了人的真实感情) 对话2 A:这小区真脏。 B:隔壁小区更脏,你咋不说呢? (分析:形式逻辑认为,B的回答转移了话题。特色逻辑认为,使用联想与对比更能说明问题) 对话3 A:这小区真脏。 B:有本事你建个干净小区啊。 (分析:形式逻辑认为,B的回答转移了话题。特色逻辑认为,B的回答是对A的正确反驳) 对话4 A:这小区真脏。 B:以我们目前的文化素质,现阶段还不太适合住很干净的小区。 (分析:形式逻辑认为,B的回答推卸了物业公司的责任。特色逻辑认为,B的回答是对现状的合理解释与理解) 对话5 A:这小区真脏。 B:以前更脏,现在已经不错了。 (分析:形式逻辑认为,B的回答推卸了物业公司的责任。特色逻辑认为,B的回答是对物业公司取得成绩的赞美,是更有人情味的) 对话6 A:这小区真脏。 B:你这么说是什么居心?什么目的?没有小区,哪有你家? (分析:形式逻辑认为,B没有资格怀疑A的动机。因为A作为业主有权过问他们聘用的物业公司的服务质量。特色逻辑认为,A的动机是邪恶的) 对话7 A:这小区真脏。 B:隔壁的小区给了你多少钱,让你在这里满嘴乱喷? (分析:形式逻辑认为,B没有资格怀疑A的动机。因为A作为业主有权过问他们聘用的物业公司的服务质量。特色逻辑认为,A的动机是邪恶的) 对话8 A:这小区真脏。 B:再脏也是自己的小区,我为小区里的高楼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分析:形式逻辑认为, A作为业主有权批评他们聘用的物业公司,如果后者提供的服务质量未达到契约的要求,这与小区的高楼无关。特色逻辑认为,A应该看到小区好的地方,不应该抓住问题不放) 对话9 A:这小区真脏。 B:隔壁小区也这样脏过,我们现在还处在小区建设的初级阶段。 (分析:形式逻辑认为, A作为业主有权批评他们聘用的物业公司,如果后者提供的服务质量未达到契约的要求,这与隔壁小区无关,也不应该以阶段为借口来拖延。特色逻辑认为,A应该看到小区好的地方,不应该抓住问题不放) 对话10 A:这小区真脏。 B:其实,隔壁小区也一样,天下乌鸦一般黑,世上根本就没有干净的小区。 (分析:形式逻辑认为, A作为业主有权批评他们聘用的物业公司,如果后者提供的服务质量未达到契约的要求,这与隔壁小区无关。特色逻辑认为,A应该理解物业,因为所有物业公司都不完美) 对话11 A:这小区真脏。 B: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小区,问题太复杂,管理没有你想得那么容易.... (分析:形式逻辑认为, A作为业主有权批评他们聘用的物业公司,如果后者提供的服务质量未达到契约的要求,这与小区大小无关。特色逻辑认为,A应该理解物业,因为物业公司的工作有难度) 对话12 A:这小区真脏。 B:不要再吵了,这个小区不能乱,要稳定!稳定压倒一切! (分析:形式逻辑认为, A作为业主有权批评他们聘用的物业公司,如果后者提供的服务质量未达到契约的要求,这与小区稳定无关。特色逻辑认为,如果向物业提意见,就一定会出现动乱) 对话13 A:这小区真脏。 B:要理解这个物业公司,管这么大的小区容易吗?除了他们,还有谁能管得住这么大的小区?.. (分析:形式逻辑认为, A作为业主有权批评他们聘用的物业公司,如果后者提供的服务质量未达到契约的要求,这与小区大小无关。特色逻辑认为,换别的公司也管理不好,所以,不要提意见了) 对话14 A:这小区真脏。 B:讨论这个问题没有意义,有时间,把自己家打扫干净就行了,多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吧! (分析:形式逻辑认为, A作为业主有权批评他们聘用的物业公司,如果后者提供的服务质量未达到契约的要求,这与自己做什么无关。特色逻辑认为,A自己的事没做好,就没有资格向物业公司提意见) 对话15 A:这小区真脏。 B:你是不是对咱们小区不满?咱们小区白养活你了,滚! (分析:形式逻辑认为, A作为业主有权批评他们聘用的物业公司,如果后者提供的服务质量未达到契约的要求,是业主养活了物业公司,不是相反。特色逻辑认为,是物业公司养活了业主,所以,A提意见是恩将仇报) 对话16 A:这小区真脏。 B:我知道,你是想换一一个物业公司。但你想过没有,这必定会让小区动荡不安。 (分析:形式逻辑认为, A作为业主有权批评他们聘用的物业公司,如果后者提供的服务质量未达到契约的要求,物业公司要么改进,要么走人。特色逻辑认为,换物业公司会带来更大灾难,所以,不能提意见) 对话17 A:这小区真脏。 B:脏是脏了点,但改变不了脏,那就改变自己的心态去适应它。 (分析:形式逻辑认为,B的回答转移了话题。特色逻辑认为,B的回答是换一种思路来解决问题) 对话18 A:这小区真脏。 B:脏的地方是少数,大多数地方还是好的,你为什么只会挑刺? (分析:形式逻辑认为, A作为业主有权批评他们聘用的物业公司,如果后者提供的服务质量未达到契约的要求,不管问题是大是小。特色逻辑认为,看问题要看大局,不要只看局部) 对话19 A:这小区真脏。 B:虽然脏,但毕竟安全。你要多看看那些经常有打架斗殴的小区,才能感恩我们小区目前多么安全。 (分析:形式逻辑认为,B的回答转移了话题。特色逻辑认为,B的回答是对物业公司的理解以及对已经取得的成绩的赞美,说明B更能通情达理) 对话20 A:这小区真脏。 B:没有物业公司管理,你连脏小区都住不上,你还有没有良心!懂不懂感恩? (分析:形式逻辑认为,B的回答转移了话题,提出了无关的假设。特色逻辑认为,B的回答是对物业公司的理解以及对已经取得的成绩的赞美,说明B更能通情达理) 对话21 A:这小区真脏。 B:你懂个屁,其实物业公司在下一盘大棋… (分析:形式逻辑认为,B的回答转移了话题,提出了无关的猜测。特色逻辑认为,B的回答是对物业公司充满信心,B看到了A的短视与愚昧) 对话22 A:这小区真脏。 B:你没有看到我们一直在改革吗?要看大方向。 (分析:形式逻辑认为, A作为业主有权批评他们聘用的物业公司,如果后者提供的服务质量未达到契约的要求,物业公司不能有任何借口。特色逻辑认为,看问题要看对方的努力和未来) 对话23 A:这小区真脏。 B:你说自己的小区脏,那你借住到隔壁小区去当寄人篱下的租客呀?为什么还赖在这里不走? (分析:形式逻辑认为, A作为业主有权批评他们聘用的物业公司,如果后者提供的服务质量未达到契约的要求,B的说法完全忽视了物业应负的责任。特色逻辑认为,B用有力而正确的逻辑回击了A的提问) 对话24 A:这小区真脏。 B:我会向物业公司举报,屏蔽你的发言权 (分析:形式逻辑认为, A作为业主有权批评他们聘用的物业公司,如果后者提供的服务质量未达到契约的要求,B的说法完全颠倒了权责关系。特色逻辑认为,B用有力而正确的逻辑回击了A的提问)

  第二篇 所谓“毒”,就是特色逻辑。面对这种毒药,你用形式逻辑基本无效,就如同秀才遇到兵。你用语言,对方用枪,你必败无疑。但枪怕什么?怕炮。此时,你用比他毒十倍的特色逻辑,就可以彻底撕裂他的思维体系,给他本来就混乱不堪的大脑浇上一盆情绪的热油。这将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 1、用动机回击动机 逻辑不清的人在辩论中,不是针对你的论点和论据,而是对你的动机发动攻击。比如他们会指责你:“你含沙射影,你这样说是有阴谋,你就是想把我国搞垮,你就是居心不良。” 你应该马上意识到,这样的人就是典型的逻辑混乱,你千万不要用形式逻辑来和他们辩论了。你不妨用他们的“动机论”反击。你可以给他们施加更可怕的“动机”,甚至可以把“五毛”说成是“汉奸”。具体做法可参见我昨天文章中与Jimmy的辩论。 2、用道德回击德标 逻辑混乱的人往往避开事实不谈,而用道德攻击你。比如,你说:“物业同志,我们花钱让你们负责小区的卫生,现在你们连地都不扫,怎么对得起业主?” 对方可能这样回击你:“我们小区的情况不同,你就不能理解一下吗?你用这种指责的口气对待一个为你提供服务的人,你有没有良心?” 这个时候,你可以用更高的道德标准来回击他:“我可以理解你,但是祖国不会理解你。将祖国建设成繁荣昌盛的世界强国,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工作,你居然允许祖国的大地上有污点,让我们小区如此肮脏,你是汉奸还是卖国贼?” 本来是谈小区的卫生,结果对方提到了人品。此时,你就要提升到祖国层面。如果他谈祖国,你就提升到全人类。如果他提全人类,你就谈宇宙。总之,你要占领道德最高点。这本来是特色逻辑的专利,现在,你要抢过来对付他们。 3、用反问回击提问 面对逻辑混乱的人,千万不要认真倾听并用形式逻辑的方式回答对方的每一个提问,那样你会被他们逼疯。因为他们的问题杂乱无章,毫无意义。并且,你回答了一个,他又会提出另一个,没完没了。 我的新招是,你以问代答,他提一个,你提五个,让对方难以招架。比如,上文中的Jimmy向我发问时,我反过来用连珠炮一样的问题回击他,并且,每一个问题都有“政治高度”和“道德高度”,比如:“你去美国留学,所以你就了不起?你就可以随便诛大陆人民的心?你以为你在香港,就可以随便对大陆人民颐指气使?你以为把香港搞乱了你就能得逞了?” 4、用幽默应对愤怒 当然,对付我们的亲人、同事,特别是上级,我们就不能用上述方式激怒对方了。还有,如果脑残者是女性,我们男人一定要有风度。此时,不妨来点幽默。比如,有一个女士给我的留言是:“你给祖国挑刺,我感觉你酸溜溜的。” 我的回答是:“小姐,酸是味觉,需要用舌头才能感觉到。你别老用舌头来舔我的味道呀。能不能用脑子?新冠病毒期间,我不能接受你的这种做法,好危险。” 5、用安抚结束对话 当然,我不建议通过上述方法来结仇,所以,用上述方法过了一把“玩弄脑残者”的瘾之后,还是要安抚一下对方的情绪。让对方激烈的情绪回到平静。要知道,情商低的人,往往在情绪激动和情绪低落之间徘徊,所以,最后还是尽量让对方别太低落,这也算是人道主义精神吧。 我的做法是,适当安抚一下对方“受伤的心”,比如,你可以说:“虽然你口头说了对不起祖国的话,但我知道你行动上还是一个为祖国富强添砖加瓦的人。走自己的路,不要在乎我说什么了。我相信你会越来越好的。” 结尾小期待: (我自己是一个比较缺乏科学思维的人,如果你看到这里,想必一定也是对逻辑很感兴趣的人,如果有类似浅显易懂的逻辑训练内容,欢迎分享,隔空谢过,真诚等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