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东柯僧院的春天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东柯僧院的春天读后感锦集

2021-02-10 01:38:5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东柯僧院的春天读后感锦集

  《东柯僧院的春天》是一本由骑桶人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4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东柯僧院的春天》读后感(一):安利贴

  2006年北方文艺出版社,再版过一本鲁迅编订的《唐宋传奇集》。因为长得还挺好看,被我买回了家,一度因此沉迷传奇。 小时候玩《仙剑》。如果没记错,仙剑的团队后来去做了《古剑奇谭》。从仙剑到古剑,对笔记体志异小说的借鉴越来越多。《云仙散录》《酉阳杂俎》《太平广记》的名字随处可见……

  最叛逆的年代,虽然在师长面前还显得中规中矩,但最讨厌真成了“乖乖牌”,听说什么成人读什么,嗑掉了《子不语》和《阅微草堂笔记》。磕到后来,真的成瘾。可见人本质上都是堕落的。

  所以看当代人的文艺作品,多了一重趣味。在各种小说电影中出现的东西市斗市、升天绳杂耍戏、穿山遁地的道人、换着面貌出现的南柯梦游仙窟……然而,在所有这些作者、导演、编剧中,最能带给我读志异笔记相似奇妙体验的,还是骑桶人。

  文脉和传承,已经有很多人花了不少笔墨去讲他了。我就直接跳过,奔入小说本身吧。

  《尖之娟》讲的是贪婪的鬼怪和寡情的人,但却飘着漫山遍野淡淡的茶香;《龙》里的白骨火把被点燃,磷磷鬼火却更像是点点萤火,有不似人间的梦幻;读到《薤露》真好,求告无门、兄弟倪墙、挽郎挽歌的悲凉被堪比阿难以身铺桥、无谓生死只求不空的爱执给死死压住,既香艳又苍凉,既郁郁又解脱,我想起了《剑雨》,又想起了男神好多年前稚嫩的《刺》(于是我又去回顾了一遍,加倍开心);还有杂糅百家的《梦奴珠珠》,最终用一滴露珠的轻灵和蝴蝶晚霞的唯美做结。

  虽然这是一本反人类的480页的小开本图书,每天在地铁上为了扒开订口,搬得手指痛,但因为“人神鬼怪,万物有灵”,还是真诚地向大家推荐它!

  《东柯僧院的春天》读后感(二):文字的灵动性与故事的结合的契合度该如何寻找

  

如果让我作为一名书评人去给这本短篇故事集做评价,绝对是我难以胜任的工作,尽管骑桶人的文字灵动且轻盈,但他的有几篇故事着实让我难以琢磨,说白了,就是我还没太看懂。如果是按照以往我的读书习惯,这本书我大多会弃之不顾,放弃对他的评价,看着豆瓣区的评价,要么是五星辅之一段看似优美实则不知所云的评语,要么就是很实实在在地不加缀词地差评。

这个现象很正常,特别是在如此追求文字美感的小说中,给予不同读者的感触也就更大,毕竟每个人的境地不同,有些文字工作者骨子里就追求那种文字之美,所以所见之词若华美而不轻浮,必赞之。但也要考虑到不少读者就是抱着想看故事的初衷来看小说,在痛痛快快地阅读中,发现文字戛然而止,难免会觉得摸不着头脑,愤而弃之。

而这本《东柯僧院的春天》就是这样的典型,全文的文字仅表述我个人的观点,欢迎有不同意见的读者交流讨论,别张口骂娘就行。

作为一个尚未出道的小说创作者,我喜欢极了骑桶人这文感,不冗长,也不屑采用那密密麻麻的编排,突出一个好读,让读者舒舒服服地跟着作者的文字游走,不愧于马伯庸都称赞其文字轻灵。倒不是说他的文字就算是断句和分段,这种文感不是五字一逗号,十字一句号就能做到的,他是真的以一种最为舒服的语感将文字呈现给读者。但倒不是说读者看得舒服就代表作者写得也舒服,至少就我个人而言,这需要不断地打磨自己写下的文字,非一日之寒。

可是这样的文字是否就值得所有人学习效仿呢?那也未必,我曾在豆瓣发过一个观点,“文字灵动优美未必就会带来很棒的阅读体验,语言的选择大多还是应该视题材而定,有时候朴实流畅的文字更能激发读者的共情。”当然这也仅是我的自说自话,放回到这本书中,就拿这篇入围了全球22国奇幻小说100佳的《东柯僧院的春天》来说,直至最后一个字结束,我能感受到一个作者所描绘的景象,但我还是未曾能领会这景象是否代表着什么含义。

最令我疑问的就是,100佳的榜单是来自于美国的文学批评家,如果是看着译文,失去了中文特有的美感加持,这篇还有什么值得美国文学批评家赞赏的。

倒也不是说这本书中的故事都是没头没尾的,其中也收录了两篇现代背景的,故事很完整,作为读者我觉得还不错,但作为小说创作者我却觉得这样的文字去承载现实意义主题的故事,一旦写实,就容易泛泛而过,难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故事的初衷还有什么意义吗?就只为了读者那初次的阅读体验吗?

  《东柯僧院的春天》读后感(三):中国奇幻文学的先驱之作

  卡尔维诺——熊猫心中最杰出的奇幻文学大家如果说奇幻小说,我最先想到的是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他被评论家赫伯特·密特甘评点为“寓言式奇幻文学的大师”。可话又说回来,什么是奇幻文学呢?奇幻一词据说翻译自英文“fantasy”,如果是按照“fantasy”的定义的话,科幻小说“Science Fiction Novel”其实也是一种“fantasy”了,包括马尔克斯那种毛毯上天的想象力(《百年孤独》),荷马的《奥德赛》,其实都在“fantasy”的范畴。也许我国的《斗罗大陆》、《斗破苍穹》、《龙族》也应该算在“fantasy”小说里。 很多文学观念,其实各个国家都是大同小异的,就好比推理小说,日本人眼中的“本格”和我们理解的“本格”未必是一种东西。青稞的建筑推理和绫辻行人的馆系列恐怕也没有多少人会混为一谈。中国人自有自己的奇幻文学,今天我打算向大家推荐骑桶人的《东柯僧院的春天》,据说《东柯僧院的春天》曾被收录全球22国奇幻小说100佳,同被收录的则是马尔克斯、村上春树、安吉拉·卡特、斯蒂芬·金这些前辈大师,文坛的成名悍将。如果要说骑桶人和他们已经在同一水平了,那自然是不实际的,牛在天上飞,地下人在吹。 但要说这本短篇小说集是开了中国奇幻文学一个头,那则没有多大的争议。 你不管怎么说,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他的书,骑桶人都是中国奇幻文学的过河卒。在奇幻文学还有很多观念、名词之争的今天,一切都是正在发育中的,我们还需要诸多的试水。骑桶人这本《东柯僧院的春天》,我们为什么阅读它呢?也正因为此。有开始,才有结果。

骑桶人

  骑桶人在我看来他是希望之光,虽然他这个“笔名”,我真的忍不住想嘲讽几句,老兄,取得太草率了吧,但这位老兄的故事却当真是精彩故事。“故事精彩”是骑桶人在我看来胜过很多人的地方,本雅明说,经验告诉我们,讲故事的技艺正在消亡。能够精彩地讲述一个故事的人正变得越来越少。骑桶人正是继承了经验而来的故事大家。也许他的经验正是怎么来自他喜欢读古旧书的“恶习”,《鹤川记》、《薤露》、《快然亭记》《梨花院》、《闽僧》都是从古典而来的好故事。 或许阅读骑桶人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思考如何处理古典文学,怎么从古典那里取经了。骑桶人在走一条不一样的路。

麻耶熊猫的《东柯僧院的春天》

  《东柯僧院的春天》读后感(四):唐风犹存,独具魅力的中国奇幻佳作

  

继《四时歌——骑桶人自选集》一书之后,时隔两年,骑桶人再度为读者奉上了这本名为《东柯僧院的春天:骑桶人精怪故事集》的作品,全书共收录了作者二十部短篇,由于这些故事此前皆散落于各大杂志之中,因而此次的集结出版对于喜欢这类作品的读者而言无疑是一大幸事。

纵观全书,除《不存在的孩子》、《鸽子》两篇外,其余的十八篇作品皆以古代为背景——其中《张金莲》一文虽发生在现代,但核心内容却依旧为古代之事,因而同样归入此类。读过骑桶人作品的读者不难发现,他的作品因受到了唐传奇的影响,不仅兼具武侠之风和离奇之感,同时他也擅长在此基础上,利用文字为读者营造出一个独具个人特点的奇妙幻境,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间坠入其中,流连忘返。

而这种幻境的搭建,一方面依赖了中国已有的历史和文化体系,其中有以西汉时期吕后利用人彘对付戚夫人、萧淑妃为背景《梦奴珠珠》,以晋代庐山佛教为背景的《快然亭记》,以唐代宗广德元年的广州市舶使吕太一为主角的《喜福堂》,以唐代政治家、文学家武元衡和裴度的遇刺事件为背景的《薤露》,以唐玄宗崇尚道教和赐死杨玉环为背景的《鹤川记》与《燕奴》,以及以明朝嘉靖皇帝沉迷修仙问道为背景的《张金莲》等。

除了对历史的驾轻就熟,骑桶人的文化底蕴也不可小觑。无论是意境深远的古诗词,还是乞巧这样的节日习俗,乃至佛教、道教之事,作者皆能信手拈来为自己的文章所用,僧人、尼姑、道士、喇嘛这样得道者更是在故事里随处可见。正是因为这些历史和文化体系的存在,使得他的幻想能扎根于坚实的根基之上,从中大量汲取营养的同时,也能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长、开花、结果。

因而,另一方面,骑桶人所创造出的奇幻世界也同时具备自己独特的体系与魅力,他没有让已有的历史和文化将自己局限于框架之内,但在创新的同时又兼顾了中国文化已有的特点,所以他笔下的奇妙幻境、魑魅魍魉虽有不少为原创,却能与传统神怪文化完美地进行融合,仿佛那原本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而这恰恰是其作品最迷人的地方。

诸如《尖之娟》中每天收集露水浇灌茶树碧沉的茶鬼村,《金鱼》中性格、习性迥异且能够施展变幻之术的草金鱼、文金鱼和蛋金鱼,《龙》中诞生于冥河岸边,以种植黑粟和酿造黑粟酒为生的暗域,《青溪异人录》中拥有各种降伏雷公之术的异人等等,一切读起来既有新奇之感,又仿佛顺理成章。

于是乎,骑桶人的作品仿佛给予了我们另一个解读历史、知晓后事的视角,所述之事虽非实情,却同样迷人,令人神往。

当然,故事所展现出的主题也非常多样,既有令人唏嘘怅惘的亲情,如《阿稚》、《寻头者小畜》;也有不得圆满的爱情,诸如《金鱼》《燕奴》;至于复仇、报恩之类的更是不胜枚举。不过这其中最有意思的,则是作者对佛道的参悟。

倘若说《鹤川记》展现出佛道二教所谓的仁慈有其局限性的话,那么《东柯僧院的春天》《猴尊者》《塔尔寺》三篇极能表现作者对宗教的理解和态度。

首先,得道者真正想要的生活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得到成仙,而是一种自由的状态,为此他们甚至会打破已有的路线另辟蹊径。

诸如《东柯僧院的春天》一文中的僧人,或许是因为向往快活自由,或许是因为羡慕世俗的生活又无法挣脱佛门的束缚,最终选择以化作燕子的形式实现了自己的心愿。而《猴尊者》中躲过浩劫的和尚,则因逐渐对俗世之人产生的厌恶,而剥去人的外表化身为猴子,成为山林猴群中的一员。

其次,所谓的神迹,很多时候不过是人们编出来安慰自己的谎言。《猴尊者》中的和尚和《塔尔寺》中的喇嘛皆不喜欢搭理他人,然而他们却都被寻求心灵慰藉百姓当作了圣僧和活佛,甚至还捏造出一系列祈福显灵的故事来。

而作者借由描写这一现象所折射的,正是现实生活中人们面对寺庙佛像时的态度。当人们遭遇挫折需要寻找一个心灵寄托时,那些威严神圣的诸佛诸神便能成为一种“依靠”,至于所谓的显灵是真是假,也不过是人类借由自己的理解和解读口口相传的结果罢了。

单独提一下《不存在的孩子》和《鸽子》两篇以现代为背景的文章。

《不存在的孩子》一文中,苏琴迫于无奈不得不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孩子,随后得上了精神病,开始照顾起一个自己想象出的孩子来——这段剧情不由得让人想起了《情深深雨濛濛》中的可云,只不过苏琴的命运更惨,由于家庭变故她不得不改嫁,而前提是她必须再次掐死那个看不见的孩子。

而陈丽所谓的“苏琴的悲惨人生”,不过是她自己的人生罢了,她借由将这些事情转嫁给并不存在的“潘尚才和苏琴”来实现自我保护。或许少男少女偷吃禁果确实不对,但双方父母都未对未婚怀孕的陈丽负起责任、尽到职责。因而与其说陈丽的幻视与故事结尾主人公徒手刨坟的行为可怖,倒不如说这个故事展现的是人性的可悲可叹。

《鸽子》一文则让人想起了王尔德的著名童话《快乐王子》,文渊为了帮助家庭摆脱困境,将自己的三魂七魄化作十只鸽子,虽然他最终失去了身为人的记忆,但是能帮助对自己不离不弃的家人,同时让自己摆脱备受疾病折磨的肉体,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呢?

这或许不是人们希望的最好结局,但它却也是这个故事能有的最好结局,既有些怅惘,又仿佛能感觉到些许希望,或许这才是生活本来的面目。而这样的结局在《东柯僧院的春天:骑桶人精怪故事集》一书的多篇故事里都有体现,或许这也算是骑桶人作品的一个特色吧。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或许是爱狗人士吧。《阿稚》中有一个陪伴在少女左右名为阿黑的狗,《梦奴珠珠》中始终跟在珠珠身旁的东方朔也是条黑狗,只不过特别小罢了。至于《寻头者小畜》一文,伴随小畜的虽是一只如象般大的老鼠,但名字居然叫丁旺财——想必关于“作者爱狗”这一猜想,应该八九不离十了吧?

最后吐槽一下本书,个人觉得这本书的最大问题就是——太厚了!全书厚达483页,但出版社为了降低售价以平装本形式发售,导致这本书只能采用用手卡住书脊“捧读”的方式阅读——这还真是呼应了出版方“捧读文化”这一名称——不然就会出现断脊的情况,所以各位读者在阅读本书时一定要多加注意才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