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长安客》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长安客》读后感精选

2021-02-10 03:20: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长安客》读后感精选

  《长安客》是一本由北溟鱼著作,平装出版的2020-4图书,本书定价:282,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长安客》读后感(一):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看完《长安客》才明白为什么会有元白超话了,因为真的挺好磕的,“后来,白居易真的梦见与元稹同游,还是像年轻时候那样,郊游踏青,骑马联句,从城外到城里,意犹未尽。中年的白居易从梦中惊醒,慢慢想起来,这是元稹去世的第八个秋天。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柳宗元与刘禹锡惺惺相惜的友情也让人动容。两个老人最终没有实现毗邻而居,闲云野鹤的生活,令人惋惜。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长安客》读后感(二):长安“客”

  

其实作者在标题已经表达了很多东西,长安“客” ,这些一位位在后世闻名遐迩的诗人大家,不过是在唐朝时中心城市的过客,唐史的过客。都只是唐朝政治斗争,历史转变下,相对平凡人的缩影,但也与我们不同的是,他们通过诗、文采 让大家记住了而已。也与 那些在唐朝为了生活挣扎的俗人一样,努力展现自己的才华,宣传自己的能力,但最后也是匆匆从长安路过。我来过、我在这、我走了、我忘了。

  《长安客》读后感(三):梦里不知身是客

  

看完之后,不得不说书名《长安客》中的“客”一字真的用得极好。本书有关诗人章节没有过多讲诗,而是穿插在诗人被时代洪流不断冲洗的过程中。诗人也从孤高的雕像中长出凡人的悲喜来,纵使千百次,也想回到长安,屹立在含元殿中。看完之后,对诗仙李白愈发有探究之心。个人最喜欢最后一章圆仁篇。

有关写作,作者在书中几处章节有重合,感觉可以用更好的时间线将整本书串联。但确实李商隐一章作为结尾没有圆仁一章给人以天命如此,遗憾却仍余音袅袅之感。

  《长安客》读后感(四):洛阳纸贵,长安铅稀

  书的内容挺好,是文人风格。

  从我这个没什么诗词修养的角度来看,叙述风格很万历十五年,叙述过程中跳跃和援引很多。时间线有点乱。

  也许写成一个一个的典故故事,会更容易读一些。

  另外,这本书的装帧配不上内容。开本太小,书籍设计却是奢华风,手感跟不上。

  行距比字体大,270多页想装20万字,完全可以加两个字号。

  随便说,重新编辑一下,能出个儿童版。

  《长安客》读后感(五):星再璀璨,仍然是夜的点缀

  

正如作者北溟鱼所言, 这本书为大家提供了这些璀璨明星的另一种真实。书里一个又一个的讲述我从小仰慕的圣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这本书里的他们却褪下了自己的光环成为凡人,为功名利禄奔波,为柴米油盐折腰。然而,他们再璀璨,也不过无边黑夜的一颗孤星,依附于黑夜而无法挣脱,最终消失于黑夜。我所想的唐玄宗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浪漫,书里的唐玄宗却是一个被儿子胁迫而孤独终老的可怜人; 我所想到的李白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潇洒,书里的李白却是一个连科举都无法参加,不得不以鹤立独行来引人耳目的外来户;我所想到的杜甫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率直,书里的杜甫却是一个连年奔波,无处安身,甚至连家小的衣食住行都无法保障的落魄者。还有王维,还有柳宗元…… 他们都是中唐之后文化长河里耀眼的明星,却也是流水衙门里辗转凄苦的平民。

  《长安客》读后感(六):《长安客》读后感

  我以为他们在历史的长河里始终耀眼,却不曾想过,他们也是长安城里,为自己,为家族,谋名谋利的,志存高远的,满腹诗书的年轻人。

  我以为他们是顺风顺水的大诗人,却不曾想过,他们也在官场里沉浮,人生路上也坎坷曲折。

  历史让人沉迷,时间消磨着一切,在漫漫路途中,城市也会被摧毁,人们都开始走散。

  那些留下了的诗句,那些传下来的精神,还有散落一地的灵魂,都有足够的魅力让人沉醉。

  更多细节,写进公众号,砚抒。

  《长安客》读后感(七):历史的幸存者

  

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商隐、柳宗元、刘禹锡、元稹....

一个个活在语文课本里的诗人跳出来,跳进了大唐风云谲变的政局里。风雅浪漫、遗世独立、放荡不羁的滤镜被打破,折射出一条汲汲营营的求仕之路。熟悉的诗人展现了不为人知的另一张面孔,所谓归隐田园、纵情山水也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标榜和对命运不甘的蛰伏。每个诗人都与皇室官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每篇诗作也都有世俗的背景作为注解。成为被历史铭记的诗人,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伟大的诗作,还是因为曾经为官的经历使他们得以被记录下来。

是否有那么一些人,终生闲散不曾为官,他们的诗文出现在旅店、食肆、荒野破庙或人迹罕至的悬崖绝壁上,但终究随着时间淡去,卓越的才华在历史上闪耀一瞬间就熄灭了,而我们今天记住的李白、杜甫、王维...不过是历史的幸存者。

  《长安客》读后感(八):诗人仅仅只是“诗人”

  以往我们都从权力中心去看待历史,大部分历史书给讲的是权力中心的人或者事,王侯将相,朝代更替。 这本书讲述的是各大诗人在官场的摸爬滚打,大多都是以失败告终,凄惨的落下帷幕。 每一个大诗人似乎都是想做官的,想为百姓做点事情的,为了做官他们抛弃了自己的理想和骄傲,各种阿谀奉承,各种找关系攀人脉,向各种达官显贵投递自己的诗集,吹捧自己的才能。这和我想象中的诗人是并不一样。诗人应该都是“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的吗?现在我明白了,诗人首先也是“人”。 或多或少他们都有成功的时刻,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位置,“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可是,却又因为理想主义,直言不讳,不懂官场的规则,被权利的“大蟒”狠狠地碾过,最后都有类似的结局——贬官或者流放。 有些抱着不甘的心,恨恨而终,有些放平心态心态怡然自得,不过不难从诗句中看出他们在抱怨上天不公,抱怨怀才不遇,“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后世看来,他们是伟大的诗人,不过也仅仅是“诗人”。

  《长安客》读后感(九):挺有意思的一本书

  

作者的编撰思路很清楚

按时间顺序写下来我们在小学课本上就熟识的唐朝诗人李白王维白居易杜甫等等

只不过学的时候草草背诵而已

书里的都是神仙 诗仙诗圣

看完这本书也算了解到神仙们的烟火生活

活着 毕竟就要吃一口饭 要奉养家族老小 传宗接代 光耀门楣

而在唐朝 光宗耀祖唯一的出路就是做官 做大官 做长安城里皇帝身边的内官

买大雁塔下面的大院子

看完的感觉就是 书里的神仙谁不是历尽坎坷才被后世奉为神的

努力过好这一世吧

哪怕“人竭尽全力的追求与命运漫不经心的指向总是南辕北辙”

  《长安客》读后感(十):诗人落魄时

  前言后记已是最好的导读,简介也有,创作思路也很清晰,潜在读者不妨先读一读。

  和被拉到塑封上站台的《人类群星闪耀时》相比,本书差在了不够深不够细,故事还是复述了太多史实,贯穿了太长的人物经历,而未能充分基于想象力,突出那个凝咽问天的时刻。但是,凭着至诚的同情心和精妙的文笔,本书已足以把市场上汗牛充栋的历史普及读物踩在脚下。

  诗人,诗人,多数情况下的读者,只见其诗,不见其人。相反地,倒是喜欢去掉“人”字,再加上仙、圣、佛、鬼之类的称号,给诗作贴个包装纸,方便分类取食。所以我们确实会忘记,在那些鬼斧神工的作品背后,仍旧是一些真实的、不完美的、甚至软弱可怜的人。这些人在对面自身、家、国的困境时,或许能靠才情露一下头或缓一口气,但还是被抛来抛去、碰得遍体鳞伤的时候居多。长安不是长安,而是权力的永恒化身,是以人为燃料,不断吐故纳新的巨大转轮。官员、夷僧、皇帝,一定会被吸进去,也一定会被甩出来。感谢作者以其入微的笔触,让读者有机会去体悟诗人们曾经感受的困顿与彷徨。添加了母鸡的痛苦,以后食客在吃蛋时应能感受到更复杂的风味。

  最后,恳请作者把《大编辑》尽快写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