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人类讲座》读后感摘抄
《神人类讲座》是一本由索洛维约夫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3.00元,页数:2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神人类讲座》精选点评:
●室友听说我要读这本书,不禁对我投来怜悯的眼光。
●2010年第一次看,当时觉得自己浅薄看不明白。现在发现,你就是写不明白。
●论文…我尽力了
●当年的入坑之作。追悼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索洛维约夫,和在索洛维约夫的答辩会场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们真的曾经彼此理解吗?
●讲座
●【可能是因为我不信】索洛维约夫在很多地方似乎都会停住/犹豫,然后有所保留地转向来回应外部的东西。从他的体系可以理解这么做的原因,不过...我总觉得不够,有些可惜了。
●
《神人类讲座》读后感(一):性欲、灵魂与上帝
其实索洛维约夫这个人也同样有着强烈的性欲,这点从他的索菲娅学说里就能看出来。索菲娅在他的笔下曾指代过很多种意思,但是一言以蔽之,即:灵的肉,肉的灵。肉与灵在索菲娅里面得以交融,不分彼此。索菲娅是整个神人论的核心,没有她,神无法成为神人,人也无法成为人神。
索菲娅作为肉身,她总是以女性形象出现。尽管在正教会的神学以及由其衍生而来的圣像学中,索菲娅一直以来都被认定为耶稣基督的圣智慧,甚至时常被当作耶稣基督本人。但是在索洛维约夫的心中,索菲娅一直都是女性,是整个女性的抽象。据徐凤林教授说(我也不知道他从哪看来的),索洛维约夫曾经在诺夫哥罗德的教堂(大概是圣索菲娅大教堂)里看到过一副古老的圣像。那里面画着一位王者样貌的女性,她不是圣母,而正是索菲娅。关于这个索菲娅,我没有查到任何信息。教会中确有圣索菲娅(智慧)这个圣人,她是信、望、爱三个女圣人的母亲。索洛维约夫意指的是不是这位圣人,我们也不得而知了。
索洛维约夫说,他的一切统一哲学的目的在于将世界上的一切存在统一起来,在智性领域创造出一个“完整知识”。但是他没有说实话。他的原始动机,其实是将天与地合一,将一切肮脏的与圣洁的合一,将性欲与爱合一。诚然,如同陀思妥耶夫斯基批判的一样,索洛维约夫缺少一点苦难意识,但他心里同样很清楚恶的重量。但是作为一名哲学家,绝对向善的、理性的、对一切阴暗之物理所应当要摆出一副深恶痛绝的样子的哲学家,他总是对人们隐瞒这一点。所以我们经常能在他的著作里看到,他对自己的哲学没有一个清晰的、完整的理解,他无法像维特根斯坦或斯宾诺莎那样清楚地向人们表述出自己的哲学。因为总有些东西,他逃避去说,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则大胆地说了出来。或许索洛维约夫在心里对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位老友会怀着些不满、嫉妒甚至是厌恨?
这时,当人们想到索菲娅,大概在他们的脑海里也会浮现出《新世纪福音战士》的最后一幕——世界上的一切人与一切物,一切善与一切恶,一切爱与一切恨,都被作为女性的世界灵魂包容为一,成就了地上的神国,获得了永生。
《神人类讲座》读后感(二):【转】孙亮:宗教形而上学的特质、结构及其批判性延展——科耶夫对索洛维约夫宗教哲学的阐释
【作者简介】孙亮,哲学博士。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要从事马克思哲学文本、国外马克思主义、当代法哲学研究。2015—2016年在德国耶拿大学哲学系做访问学者。出版专著《重审马克思的“阶级”概念:基于政治哲学解读的尝试》(2016)、《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一个批判性建构》(2013),译著《超越后殖民理论》(2015)、《今日马克思》(2016)。
《神人类讲座》读后感(三):索洛维约夫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翻译减一星,不喜欢索减一星)
索洛维约夫认识陀思妥耶夫斯基时仅仅二十岁出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极其地钟爱这名年轻人,被他身上基督式的特殊气质所吸引。他甚至评价他的样貌就如同卡拉奇画上的青年耶稣一样(见图)。后来,《卡拉马佐夫兄弟》里阿廖沙的原型很大一部分也是来源于索洛维约夫。
卡拉奇《青年耶稣头像》(«Голова молодого Христа»)索洛维约夫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非常相近,但如果将他们看作是同道者,实在是大错特错。索洛维约夫终究还是太年轻,不过也确实由于这份年轻人所特有的天真,他才能是《卡拉马佐夫兄弟》上卷中阿廖沙的形象。他如此急切地呼求着地上神国的到来,好让所有基督徒在这上帝隐蔽的世界里迈向神人的终点。他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认为社会主义者的革命是毫无意义的,但是在这里他误解了一个很重要的地方,社会主义革命的无意义并非在于它追求物质的福利,而是在于革命从根本上说就是徒劳的。这是他与作为一位卓有洞见的心理学家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之间无法望其项背的差距。神人论是德国辩证法加工后的产物,它的内在是道德的狂热与亢奋,但狂热与亢奋终究只能是盲目的,也只能是暂时的。索洛维约夫很明显没能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地下室人”们与伊凡·卡拉马佐夫们。陀思妥耶夫斯基此时已经意识到,要在大地上践行基督的道路,不至于绝望,唯一的依靠只有从小铭刻在俄罗斯人心里的那些古老的训诫。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这里,基督——敌基督——基督的辩证法早已处于一个更深刻的层面。而这一层,哪怕是到晚年转向末世论的索洛维约夫,也是无法理解的。
在一次谈话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索洛维约夫的批评可谓是一针见血。(以下是作家斯塔何耶夫对此次谈话的回忆)
弗拉基米尔·谢尔盖耶维奇在说着些什么,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听着他说,没有提出异议,但随后他把椅子挪到弗拉基米尔·谢尔盖耶维奇的椅子旁边,把手搭在他的肩膀上,说道:“啊!弗拉基米尔·谢尔盖耶维奇,在我看来,你真是个好人儿……”
“感谢您的赞赏,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
“等会儿,别急着再感谢我。”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他说道,“我还没说完呢。你应该去干两三年的苦役劳动,那样我就更加赞赏你了。”
“上帝呀!这是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你还不够好。只有在苦役之后,你才会是一名完全出色、纯洁的基督徒。”
《神人类讲座》读后感(四):《神人类讲座》读书笔记
第一讲:引言实证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不可能性。革命的无用。第二讲:东西方思想背景现代西方的敌基督角色。地上神国建立的必要性。敌基督从天主教的暴力压迫中产生。敌基督使个性的人具有了转向自由信仰的可能(宗教改革的伟大意义)。现代人对自由的追求的悖论(“活的生活”的不可能),实证主义与社会主义便是这悖论的产物。对机械论的批判。“对自己的信仰,对人的个性的信仰,就是对上帝的信仰”。"Человеческое я безусловно в возможности и ничтожно в действительности."新宗教的信仰是彻底的对上帝的信仰与对人的信仰。第三讲:宗教(意识)史批判物理主义。"человека и человечества требуется нс только, чтобы оно жило, но чтобы оно жило хорошо."对“好的生活”的追求。“这个正常的东西应该存在”。绝对原则(及其他一切外部事物)的实在性不来源于纯粹理性,而在于“必要性”,因而在于信仰(вера, «обличающая вещи невидимые»)。现实的内容содержаиие этой действительности (ее сущность, essentia) 来源于经验(宗教体验)。理性思维将这些经验连结为完整的体系。宗教经验与宗教思考的总和构成了宗教意识的内容,也就是神的原则的启示。神的原则在人的宗教意识中的启示是渐进的。在宗教(意识)发展的过程中,低层次的宗教启示也是具有真理性的,只是会被更高层次的真理性所覆盖。宗教发展(启示)的最高层次:①拥有最大的自由,即最大的普遍性;②拥有最丰富的肯定内容,即最大的完整性。即肯定的普遍性。宗教真理的启示方式要求心理学与认识论的研究。三个基本要素:自然界、神的原则、人的个性。宗教发展的三个层次(宗教发展的辩证法):1、自然启示或直接启示(多神教):启示着的神的存在物一开始是隐蔽的,它在“自己的他者(другое)”,即自然中存在与作用着。2、否定的启示(佛教、虚无主义):神的原则是对自然的否定,对自然存在的“否定的自由”。3、肯定的启示(基督教):神的原则在自身中显示,而非对于自己的他者。第四讲:柏拉图主义与佛教(没认真读)第五讲:旧约批判活生生的上帝。多神教的神是一切(理念的、客观的因素)。关于旧约:犹太教的神是绝对的我(个性的、主观的因素),绝对的我与个性的人不可互通,其意志皆为其他个体的律法(即束缚)。犹太教不仅是律法的宗教,还是先知的宗教。新约:上帝的意志不应是作为外在律法的旨意,而应该是被意识的善。新约建立在爱的内在律法上。第六讲:Произвол-свобода。内在的必然性=真正的自由。先知是活动家、实践家,他们对神的理念是精神感觉的体验与道德意志的激发。神(启示)的两个元素:对犹太人-上帝的绝对个性;对希腊人-上帝的绝对理念。基督之前的基督徒。三位一体(按:参考费希特的辩证法):永恒复归的上帝如果智性直观或理想直观умственное или идеальное созерцание在逻辑中得到规定,那么它可以给哲学家们提供哲学创造的思维;如果它在自己的直接性中,而不被赋予任何逻辑形式,那么它就是活生生的思维,为人民大众所有。这个直观的结果是真正的启示。而在人民与哲学家之间的,是受教育或有教养的人(образованные или просвещенные),他们发展了理性思维,但还未到达完整的哲学意识层次,因此他们局限于抽象的机械思维中。在基督教中,这样的二重性表现在许多圣职人员身上,他们机械地看待三位一体教义。理性局限于存在着的事物的逻辑方面,只能认识它们的概念(logos)或它对于一切的一般关系,而无法认识到其直接的、主观的现实。这个现实是完全不能被表达的东西,因此它是非理性的领域。(见注13)(见注15,俄版20)因此理性无法认识三位一体作为活生生的主体之间的现实关系,同样,也无法认识所有被造物的生命。因此,一切存在物的特殊性在于,它们不是作为被思维的事物мыслимые,而是作为存在着的事物существующие。第七讲:三分法存在者的三个基本存在方式:意志、表象、感觉在理念层面,意志对应善,表象对应真,感觉对于美。我们有三个主体:第一个是纯粹的精神дух,第二个是智性ум(нус),第三个是心灵(душа)(在他者中作用着的精神)有三种人:精神的人духовные,智性的人люди ума,心灵的人душевные爱是内在的统一,真、善благо、美都是爱的样式,它们都是一切的统一。但是对善的意志是爱的原始的根源,因为善是一切的绝对统一,意志的客体与主体都处于实在的统一中。作为善的爱是独特、主要的爱,是理念之理念,是实质существенное的统一(agape?);作为真理的爱是客观地表象了的объективно представляемое,是理念идеальное的统一(filia?);作为美的爱是被显示的проявляемое或被感觉的ощутимое,是现实的统一(eros?)。“绝对通过真在美中实现着善”абсолютное осуществляет благо через истину в красоте三位一体学说在基督教里成为了普遍的和启示的宗教教义。“统一”与“一切”的关系:产生的统一(道或逻各斯)与被产生的统一(索菲亚)。我们有三种力量:纯精神,智性,心灵,它们构成了神的世界的三个领域:纯精神的领域,智性的领域与心灵的领域。自然世界与神的世界是紧密联系的。人可以通过智性直观的行为触及到神的世界。第八讲:人的永恒问题理性的任务——从神的世界引出自然世界,因为神的原则对于理性而言是清晰的。人是神性世界与自然世界的联系,人身上含有诸多对立,人同时是神和虚无。索菲亚是人的原则,基督作为逻各斯的化身,参与进了人的原则,即他与索菲亚结合了。逻各斯是上帝的他者,是上帝自身的永恒表现和显现,而这个表现所要求的他者,就是人。因此人作为理念的存在物,具有永恒性。(对人作为现象的观点进行批判)神的所有力量构成了一个完整、绝对普遍、绝对个性、活生生的逻各斯的有机体——耶稣基督,而全人类构成了一个完整、普遍、个性的有机体——索菲亚。索菲亚是神的永恒身体和永恒的世界灵魂。人是永恒的索菲亚的构成元素,因此也要求人的永恒性。第九讲:人的自由问题、史前史предыстория与历史的开端、世界灵魂在理念的智性直观里,任何个性都只是“暂时的梦”恶是自然界的普遍特征自然界在理念内容上是一切统一理念的反映,在现实存在里却恰恰反对直观理念在一切统一中,不会有任何的他者和外在存在的压迫,从而有了幸福意志即是自由(Всякое изволение есть произволение.)恶是个体存在物自由意志的产物恶没有物理根源,而有形而上学的根源。恶来源于上帝的花园,来源于识善恶之树。恶来源于永恒的前自然世界доприродный мир的领域。前自然世界:“一切”(索菲亚)潜在地包含于“统一”之中,它是第一物质或非存在не сущее(μή ὄν)。由于“每一个”都强烈地渴望成为完满的“(统)一”(无限性),“一切”(“每一个”的集合)所有存在物被划分为三种(即神的世界的三个领域):实体的(意志——爱——神的实体的存在)、智性的(表象——逻各斯——神的显现的存在)、感性的(感觉——灵魂——神的现实的存在)。前两种存在物都只是神的两个样式образ,最后神为了实现所有他者的生命,肯定所有他者的意志,将自己无限的意志安放在有限的“每一个”上,于是存在物不再依靠神性直观拥有生命,而独立地活着——这就是“灵魂”。于是有了被产生的统一(灵魂的统一)——索菲亚。索菲亚充当着存在物与神的绝对统一之间的中介。世界灵魂在自身里接受逻各斯。世界灵魂是人类,是基督的神性人类,是基督的身体,是索菲亚。(按:世界灵魂即是神的原则在自然世界的统一力量)然而世界灵魂拥有独立的意志,她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被神的原则所决定,而她渴望的是绝对的独立性,渴望僭越神的统一力量与自我肯定的力量。因为远离了神的肯定,世界灵魂失去了统一一切的力量,成为了多个中的一个。没有了世界灵魂的联结,一切丧失了普遍联系,分化为众多的个别元素(众多的个别的意志)。世界从有机体堕落为原子的机械组合。所有被造物都陷入了混乱(хаос,见第十讲)(按:这就是恶的世界的开端)第十讲:世界过程мировой процесс,人类过程与启示(广延和心理两者意义上的)空间是元素相互疏离的结果“世界灵魂,或是自然本性”(natura-将被产生的,因为失去了一切统一的力量,世界灵魂此时回到了未被产生的状态,见注3,俄版27)一切统一的确定形式作为永恒理念包含在神里面,因此所有存在物都拥有统一的渴望。这个渴望就是世界灵魂。必须让所有分散的元素回到确定的,肯定的统一形式里。神利用存在物的分裂发挥自己积极的反作用,显示自己联合的力量(见永恒复归的三位一体)。神在外部为元素的分裂确立了界限(предел,参考Όρος),然后在内部实现了这些元素的新的肯定的联合。(按:多少有点恶神色彩了)在一切存在者神化theosis (обожение,见大亚他那修)的事业中,世界灵魂是被动的统一力量,因为她不具有神的统一的理念,不知道她所渴望的是什么。逻各斯作为肯定的力量,将一切统一的理念赋予给世界灵魂。在这个过程中,神的原则渴望的是在他者里实现它已有的东西(即一切统一理念),而世界灵魂渴望的是从他者那里获得她还没有的东西。他们渴望着同一个东西。然而一切统一只有在神的原则与世界灵魂的相互作用中成为可能,因此神的原则渴望与世界灵魂联合,世界灵魂拥有实现神的理念的质料。(神不能在混乱地存在于物质中的分裂元素里实现理念,这些元素拒斥它;而世界灵魂不能直接把这些元素联合起来,因为缺乏神的理念。)为什么自然界的存在物需要经历这些痛苦?因为自由。存在物依靠这一系列自由的行为,渐渐与自身和上帝和解,使自己成为完满的有机体的一部分。而这就是自然界自己的事业。世界过程的三个主要时代:①星际时代或星体时代эпоха звездная, или астральная:万有引力形成巨大的宇宙天体;②太阳时代солярная:在星体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更复杂的力量(热、光、电、磁、化学等),并分化出了更复杂、和谐的天体系统(如太阳系);③大地时代теллурическая:在某个天体成员上出现了具有联结功能的形式,该形式在有机生命中可以与物质相结合,取代了物质与以太之间的对立。宇宙过程结束于有意识的人类存在物的出现。众神起源的过程теогонический процесс:①星辰崇拜时代,拜星教时代э. звездопоклонства или цабейизма (сабеизма), религия астральная:无限高远的、静止的、绝对和专断的神。②太阳教религия солярная:对光明的太阳神的崇拜-男性生殖崇拜。众神起源过程结束于人类灵魂的自我意识,人类灵魂摆脱了自然原则的统治,开始内在地接受神的原则。在人的意识里,世界灵魂第一次与神的理念结合,人拥有了认识诸事物之间联系的能力。因此,尽管人只是诸存在物之一,在他的意识里,他却是作为一切存在着,是第二个一切统一второе всеединое,是神的样式和相似物образ и подобие。在这里,自然界超越了自身,转入了意识的绝对存在的领域。自然人(区别于作为永恒人的索菲亚)成为了上帝与物质之间的中介,拥有了构建宇宙的能力。①人与自然相连 ②人与上帝相连 ③人是自由的,可以在任意形式里肯定自己人对神的反叛(对应索菲亚对神的反叛),对物质原则的服从人的意识过程(见第三讲)印度、希腊、犹太在宗教意识史上的意义印度:一切皆无,无是作为纯粹潜能的世界灵魂希腊:人类灵魂拥有自由,内在地接受了逻各斯的作用,渴望统一和普遍(实现在艺术、科学的哲学与法制国家中),然而,物质世界与理念世界的对立无法让人真正地从恶中解放出来。犹太:活生生的上帝与活生生的启示神的原则用三种方式作用于远离它的、并在恶的原则里肯定自己的人的原则:外在的镇压внешним образом подавлять(见第六讲)、启发作用просвещающее действие(逻各斯的抽象启示无法实际地消灭恶)、再生перерождать(逻各斯作为人诞生在物质世界,内在地启发这个物质世界,见第十一、十二讲)。在历史中,在精神的人产生之前,神对人的灵魂的启示是活生生的个性启示(犹太教)。神显的形式是由不同的民族特性决定的。犹太人的道德说教нравственная дидактика:道德个性的实际需求要高于客观直观与智性思维“我”可以是大恶,也可以是大善。当圣人战胜了恶时,恶就成了善的基础与载体。因此这个“残忍的民族”народ жестоковыйный最应该产生新的精神人(按:索氏在这里多少有点圆不过去了吧。索氏对犹太人的态度暧昧不清,这可能与他要利用的神权政治学说及道成肉身说有关)旧约是上帝与犹太民族个性关系的历史。犹太民族宗教个性关系的三个层次:古代族长древние патриархи(过着信仰个性上帝的生活)、王вожди(将个性上帝的启示贯彻在民族中)、先知пророки(宣扬弥赛亚,举起“列国的大旗”знамя языков,代表了整个复兴的人类возрожденный человечество)理念无法与生活中的恶做充分的斗争,因此真理应该在活的个体力量上体现。外在真理(人的真理)集中在凯撒(小写,泛指罗马皇帝)身上,上帝真理显现在耶稣基督身上。十一、十二:救赎历史耶稣基督是神的逻各斯的化身,是一个新的精神的人、第二亚当。他在自身中包含了整个复兴了的精神上的人类。神的原则下降到现象世界,是为了恢复神与自然界的统一,将永恒的中心变为历史的中心。基督要在人类里实实在在地启示上帝的国。第一亚当是自然的人,是一切统一的个性,在自身里包含了整个自然人类。整个自然界渴望和向往人,整个人类的历史都指向神人。人的三个组成元素:神的、物质的、理性的元素。人的原则是理性,是神与物质元素的关系。精神的人:一个神人个性(神的原则与自然原则的一致性),包含两个本质(自然的和神的),两个意志(人的和神的)两个原则在人身上原始的统一是第一亚当,后来被原罪破坏。新的统一是功绩подвиг的结果,是神的原则与人的原则的自我牺牲。两个原则相互接近渗透,最后在基督身上,自然成了人类的灵魂,它准备彻底地自我牺牲。而上帝作为爱与仁慈的精神,在造物主的恩典中把神的生命传递给这个灵魂。宇宙的历史过程就是双重的自我牺牲:1、神的逻各斯以意志和爱放弃了荣耀与价值的显现,放弃了永恒的安定,加入到与恶的原则的斗争中,遭受世界进程中所有的不安,陷入空间和时间的界限中,向自然人类显现;(神性的人化)2、尘世与人类的本性在永恒的混乱与对越来越新的神的形象的接受中不断地弃绝自身。(人性的神化)神人个性代表的是双重意识:对自然存在的界限的意识与对自己的神的实质与力量的意识。神人受到的诱惑:肉体плоть、智性ум、外在的权力欲望благовидное властолюбие(拒绝服从统治世界的恶的原则)完全的人在自身内有纯人性的因素(理性),也有自然的物质因素(肉身воплотиться)。精神的功绩应该靠肉体的功绩完善,因为肉体是感性灵魂чувственная душа。教会是通过基督为中介而与神的原则重新结合了的人类。死亡得以使自然界获得净化,摆脱了物质的分化与重负,成了真正的精神的身体。在永恒的原初世界вечный первобытный мир中,理念的人类是逻各斯的身体,在自然世界中,教会也是这个逻各斯的身体,但却是化为肉身的逻各斯,是历史地分离出来的逻各斯。“这个神的众子们的启示与荣耀就是在整个人类里及在他们生活与活动的所有领域里建立完整的神人的自由神人联系”,而这些领域都应成为自由的神权政治的组成部分,普世教会在自由的神权政治里将达到基督完整的身量полная меры возраста。当今地上的教会与耶稣复活前的身体相应,虽有偶然的奇迹,但还是有死的,物质的,没有摆脱无能与肉体痛苦的身体。最后,就如基督身上一切无能的与地上的东西,都在精神的肉体的复活中被消灭,教会——耶稣的普世身体——也应该达到自己的完满。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人的意志的自我牺牲与对神的自由服从。恶对人类的诱惑:道德的诱惑(为了善而作恶,把基督的训诫当作外在的必然法律。罗马教会陷入权利的诱惑。对应基督的最后一个诱惑)、理性的诱惑(新教为了反抗天主教的律法,追求对圣经的理解)、物质的诱惑(社会主义)基督教真理的民族性:经过三个诱惑后,西方人应该转向神人类真理,而这个真理保存于东方教会中。但是它保存在民族灵魂里,而没有外在表现出来。同样,东方也没有经历过三个诱惑,因此在东方教会中,人的两个原则或因素(理性的рациональный和物质的материальный)变得软弱和不充分,无法在外部现实里自由合理地贯彻神的原则。而西方人能够借由历史的否定,达到最终肯定的意义。在东方教会中保留了神的因素应该与西方被解放和发展了的人的原则相结合、相作用。人母человеческая Мать靠神的力量使神人化вочеловечение Божества,神母божественная мать(教会)的受孕应以人的原则使人类自由地被神化обожествление человечества。在基督身上,神的原则成了物质的,道成了肉身,这个新的肉身就是教会的神性实体божественная субстанция。在基督之后,神的原则作为化身了的原则,成了稳固的人类生命的基础。在前基督教的历史中,人的本性或自然性是物质,而作用的原则是神的理性,而其结果是神人,是接受了人的本性的上帝。而在基督教的历史中,神的自然性或本性是物质(道的肉身,索菲亚),而作用的原则是人类理性,其结果是人神человекобог,即接受了神性的人。人要接受神,必须是全人类一起,因此人神是普遍的,神人(基督)是特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