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者之歌2》读后感1000字
《造物者之歌2》是一本由狷狂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3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造物者之歌2》读后感(一):简墨和造纸的进阶阶段
第二部小说中讲到了简墨是个大一的学生了,普通人的大学生生活平平常常,读书,上课,参加社团活动等等…简墨作为天选之子,他的大学生活开始伊始,很多人明里暗里盯着他的一举一动,原本想要低调的简墨,不得不高调了,这些麻烦事让他对造纸,有了一个在书本,课堂以外的认知。这部小说也让简墨对纸人有了一种新的情感。
《造物者之歌2》读后感(二):评《造物者之歌2》
一不小心发重了评论,删又删不掉,索性借此写点别的方面的感想吧。 很多书友评论造纸术这种神奇的造物术如同女娲造人或者神笔马良,私下里其实并不是太过赞成。造纸术的神奇性自然是可堪比肩了,毕竟创造生命,从无到有,被奉为造物主都不为过。而实际上,书里所要表达和追寻的东西,真是如此吗?女娲造人,是恩赐,是给予,是高高在上 神灵创造子民。神笔马良,是造物,更是工具,是让穷人们获得幸福生活的方法。但是纸人,却是除不会造纸外和原人等同的生命。原人在创造出纸人之后,相应的也产生了责任与权利。如何看待自己的造纸,面对一个自己创造出来的等同生命,正是本书所要阐述的故事。毕竟原人拿纸人做工具,所以有了第一次纸原战争。原人压榨纸人,于是又有了第二次纸原战争。拥有创造能力的原人与拥有各种神奇能力的纸人究竟该如何达到平衡,如何相处,何去何从,才是本书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
《造物者之歌2》读后感(三):透过窗子,窥见这世界的瑰丽与阴影
何时何地,不离不弃。如此,我便赐你永生。——简墨。
我其实很难去定义《造物者之歌》一本书,因为它太过于出色。如果非要比较的话,我会比较想把它誉为中国的《哈利波特》,基于它完整而又新颖的世界观的搭建,基于它明确而又流畅的叙事线条,而且他们都是用“爱”拯救世界。但是《造物者之歌》与《哈利波特》非常不一样的点在于,《哈利波特》用的爱,是亲情,是爱情,是责任;而《造物者之歌》用的爱,是主角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因为爱而不甘心,因为爱而想去改变。
主角简墨,就是因为爱去改变世界。
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讲,《造物主之歌》的世界是一个最美好的世界,他们能够通过写造,让想象中瑰丽的世界,让最想要见到的人出现在自己的眼前,存在于这个现实。当简墨抱着对世界更美好的未来的同时拥有过人的天赋,拥有着改变世界的力量的时候。他会怎么做?
《造物者之歌2辨魂之眼》所讲的故事,就是简墨触碰到世界真实之后,当他发现自己所热爱的东西,是别人弃之敝履的,而这种抛弃的后果,是对这世界上的所有的人都不公平的事情。纸人和原人未来的路该怎么走?需要下一本书给我们答案。
上面说了很多抽象又沉重的东西,但是《辨魂之眼》这本书本身是一个比较轻松的基调,故事的发生地是在校园,矛盾来讲相对简单,同学之间的互别苗头,挖坑使绊子,主角被针对然后反杀……这些剧情看起来真的很爽,而从这些“爽点”背后所传达出来的东西,让这个世界更为真实可信,如人亲临。
我喜欢《造物者之歌》所塑造出的世界,我也喜欢简墨这样有原则有想法有天赋的主角,《造物者之歌》第一部告诉我们主角身处一个什么样子的空间,主角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而《辨魂之眼》是一扇能看见世界的瑰丽与阴影的窗子,而下一部,是推开窗子,走进这个世界的美好与复杂。
感谢作者的辛苦写作,以及期待下一部早日见面。
《造物者之歌2》读后感(四):希望有天纸人原人能和平共处
看过《造物者之歌》的人肯定觉得意犹未尽,人们总是希望有个结果或许结局,但是作家们总是喜欢留点悬念,果然,《造物者之歌2》的问世给很多造物者迷带来很多的乐趣和思考,据说还是有《造物者之歌3》呢,我们期待故事情节的变化。
《造物者之歌2》依然延续了《造物者之歌》的思路,依然是造纸这个造的物品与原人之间故事,第二本的造物者之歌的文字相较与第一部的造物者之歌没更加地娴熟流畅,在故事的情节上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使得整个人物故事与情节的变化更为贴切,脉络也更加的详细清晰,条理分明,逻辑合理。《造物者之歌2》与前一部的相同之处依然是两个主角的的故事,他们的命运、责任与权力,《造物者之歌》系列的发展犹如发展的一个过程,《造物者之歌》的第一部原人创造了纸人并将其做为工具,因为不平等才产生了第一次的纸原战争;而第二部原人压榨纸人,爆发了第二次的纸原战争,其实两次的原因或许就是因为不平等的待遇。其实我们回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的,从古至今的列子说不完数不清,在古代帝王的昏庸压迫就有了造反起义,近代的不公平也博得了革命的洗礼改变世界的规则,现代更不用说,人人都有平等差异的概念,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平等而努力,这也是很符合纸人的发展过程,当然按照这个思路也是可以猜测后续《造物者之歌》故事的发展。
平等我是对《造物者之歌2》的感慨,而另外一个感慨在于“纸人”会不会像我们现实生活中的AI一样,在未来的时代人类的过程呢?这也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随着社会的突飞猛进,我们创造了很多东西,能帮助我们做事的很多物品,当真正有一天我该做的事情都被这些取代后是不是也就我们存在毫无意义,或许按照淘汰的规律,我们终将有天会被取代,这也是我们现代很多人担心的问题,一方面在享受这这些造物带来的方便,而另外一方面去有所困惑未来的发展。对于《造物者之歌2》的纸原战争,我依然不希望看到,我希望存在即合理的道理,希望有天纸人原人能和平共处,我们期待《造物者之歌》的后续。
《造物者之歌2》读后感(五):读后感
很少看科幻类小说的我,竟然看进去停不下来。
在《造物者之歌2》中,有趣“原人”和“纸人”的故事,让人大开眼界。在第一部里其实说了故事的开始,也就是5053年,被后人称作“造纸之父”人李青偃一支魂笔、一管点睛,经过融生、孕生、赋生、凝形,一个全新的纸人就此诞生。其实也暗指了现在人类与AI智能之间的关系。
科学技术就是一把双刃剑,能力越强大,可能引发的反噬就越厉害。在第一部里,纸人和原人之间爆发了战争,惨烈的战争给双方都带来了不小的伤害,最后的结果是双方坐下来制定和平协议,设立法律文案,建立纸人权益保护部门,这一个个措施都是用以宣告纸人与原人一样享有各种平等的权利,一切向着美好的愿望发展。其实这就是我们在面临AI技术会不会替代人脑时想法。而在第二部中,故事更多放在了校园矛盾里,少了一些打打杀杀,更多的是作者把自己对校园的各种假想放入了情景中,或者是嫉妒引起的群架、或是比赛的激烈竞争。
可以看出第2部更多的是迷茫,造物技术如何与生活相联?各种矛盾下人类的路要怎么走?创造一个世界是痛苦的,必须面对现有世界的共性,太过雷同则没有意思,脱离现实则看不懂。深入其中,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依然无法摆脱现有社会的种种自然法则,比如弱肉强食、比如各种元素的相生相克。
但故事告诉我们,造纸技术就像现在的高科技一样可以复制粘贴,还可以升级提升技能和战斗力。虽然原人造生出的纸人远比原人厉害多了,但是他们却犹如虚拟游戏的玩家一样,再厉害的身手,只要电源关了便完蛋,而纸人的电源就是他们的造生纸,也可以说是他们的心脏,一旦被毁,纸人便会消失于这个世上。
其实,这本书想要表达是我们与科技的和平共处。对于纸人来说,更多的是要做自己,对于原人来说,更多的要告诉我们进步与和平。好的小说都是在写人心,写人性写人道。无论是简墨、丁之重、苏塘、谭长秋等原人,还是简要、万千等纸人,都是人性最生动的反映、人道最多彩的集合。好和恶,是一个集合体,构成了最复杂的人。不管是现在,还是过去,或是将来,变的是世道,人性却很难改变。
《造物者之歌2》读后感(六):坚持自己
《造物者之歌2》是狷狂老师的一部连载作品的第二部,如果说第一本书只是引子和基本剧情,那么第二本宏大的格局,我觉得有点类似美国漫威这样大的剧情设定。看完一定会让你出乎意料的喜欢,讲真,本人还是很期待3的早日上市的。
在这一本书中,简墨离开了波云诡谲的泛亚造纸世界,但是阴谋仍然未能完全散去,阴霾似乎还是继续笼罩着那片土地,劫后余生的简墨却又进入了另一个未知的世界——京华大学。京华大学也成了整个故事的主战场。故事开篇即写简墨入学,分为造纸系和造设系两个门派。即使是单纯干净的校园,也无形间充斥着这许多的歧视和不平等。人类社会似乎只是简单的将门课分成了技术和法规两种。看似欣欣向荣的校园,却暗流涌动,造纸系和造设系双方都看不起对方,形势变得愈发水火不兼容。简墨每回看似被人追着打,但总能逢凶化吉。关键时刻还能琢磨一项保命的技能----魂力攻击。最后通过魂力攻击干掉了坏蛋。在每一次意外和冲突中,简墨慢慢学会了成长,学会了独立依靠自己的能力来面对未知的人和事情,就像我们自己一样总要自己一个人慢慢的长大,独自面对这个世界。
故事里三大家族的明争暗斗,纵向牵涉祖孙三代,永无休止的恩怨与贪念,这些人的尔虞我诈在作者的笔下写的是那么鲜活。一连串的阴谋诡计换来的揭示了人性的丑恶,而简墨却在默默成长,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慢慢成长起来抵抗这些东西,在第三部中会碰撞出怎么样的火花呢,我们拭目以待。其实简墨所渴望的,只是纸人与原人的平等,似乎还有很远很远的路要走。看到这里我想到了独立宣言里写众生平等,故事里无论是纸人还是原人都有自己的权利,都有自己的追求和执念,不该过得的苛求反而造成了适得其反的效果,造成了底层社会的反抗与自强。作者这样的刻画其实立意在于表达对人性的讴歌。
未来还有多少艰难险阻在等待着简墨,更不知那支魂笔之下,还有怎样鲜活的生命将要诞生。对未来的故事我充满期待,简墨会以如何的姿态来面对呢,是随波逐流还是坚持心中的自己,让我们在下一本书中揭开谜底。
《造物者之歌2》读后感(七):我心依旧
是什么模糊了我的双眼,是现实,还是梦想,在《造物者之歌2》中,狷狂为读者平静的心湾里投射了一颗石子,引起了无穷的涟漪。命运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纸墨怀着对生命的原始尊重,莫名其妙地进入了京华大学。在这里,他每走一步,都能听得到心跳的声音,是的,对于造纸工具设计师,则没有如此多的烦恼,他们有完全的生杀予夺的权力,他们可以在造纸系学生与造纸材料与设计系的学生中颐指气使、恣意倾轧。 斗争正如矛盾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知道为了什么,是正义,还是生存,大家总是站在自己的位置去揣测对方的想法,尽管大家的背景、经历有所差异,但并不妨碍我们对于利益与名声的追逐,甚至说身外之物比生命本身更重要。 人总是有惰性的,也就是习惯成自然的意义,你如果不顾生死安危,那何必看别人的眼色,正如那些潮流中奔涌的浪花,此时此刻是精彩,但下一分钟就化作泡沫,谁还能记得起当时你“耀武扬威”的模样。 心情好的时候,纸墨看什么都顺眼,但是心情好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我们有着太多太多生命不能承受的,比如我们那抹之不去的回忆,又比如我们迫不得已的选择。也许,简墨对于身边人,最初还是不设防的,时间久了,大家就有了隔阂,听见的是表面的发音,听不见的就是内在的潜规则。 人最不愿意忘记的不仅仅是自己得意的时候,还有自己伤心又伤神的时候。纸墨很清醒地知道自己被一众同窗选为班长的价值,是因为自己胆识过人,还是智力非凡,或者二者兼备,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在纸人设定的战斗环节中稳操胜券,一往无前。 造纸师之间为什么要战斗,为什么明知是凶险无比,但仍然掩抑不住内心的激动,作壁上观是有快感的,仿佛能左右他人的命运,其实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都与壁上观没有半点关系,我们对于纸墨身不由己的卷入还是抱有很大的同情。拳头硬不硬,比拼的不是体力,更不是脑力,而是对于时势的把握,我明显地感觉到狷狂将个人的愤懑影射在纸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中,这本无错误可言,本可以让读者无穷的解读,但是狷狂太焦急了,他把答案写在明处,让故事与“事故”之间没有深刻的联系。
《造物者之歌2》读后感(八):《造物者之歌2》书评
看完《造物者之歌》和《造物者之歌2》后,我很快就陷入了这个奇幻的世界。
《造物者之歌》堪称近几年极具代表性的东方幻想故事,作者围绕“造物”这一概念,塑造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奇幻世界观,被不少网友喻为“东方版《哈利·波特》”,有开发成奇幻大IP的潜质。
故事灵感来源于东方创世神话“女娲造人”以及民间故事“神笔马良”,设定上独辟蹊径,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未来有一部分人成为了造物者,可以用文字创造生命,并且赋予他们各种人类梦寐以求的超能力。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
然而当人类拥有了造物主般的能力,他们将如何与创造出来的物种相处?
书中,以原人和纸人之间的矛盾展开,引发了读者们的思考。
主人公简墨,是一个处于金字塔底端的16岁纸人少年,天生热爱写作痴迷造物,但养父简东却明令禁止他接触任何与造物相关的东西。当他发现原来自己并不是纸人,而是原人,他开始思考纸原之间的关系。
作品通过主人公简墨在这个世界的探索和成长之旅,探讨了人类通过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会创造出怎样奇妙的物种,以及构建一个怎样神奇的世界。同时人类和造物之间,如同《超能陆战队》中的小宏和大白,超越了亲情、友情、爱情,塑造了一种“不是血缘的羁绊,却比血缘更加深厚牢固。何时何地,不离不弃”的新型情感羁绊。
我最喜欢简墨到纸人集境——碧海长鲸那一篇故事,在这篇中,简墨的思考以及岛民的大智慧,都让人对人生产生思考。
简墨在一次与渔民王大叔出海途中,因为王大叔的几句无心之语,那些曾经压抑着他、桎梏着他的那些东西全都烟消云散了。
如果说过去的他一直被命运推动着无意识地向前奔跑,那么从那一刻开始,他的每一步前进都将有了方向。
那句话是“无人不想追求自己的理想。可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逐渐沉迷于用以达成梦想的各种手段,而忘却了理想本身,甚至做出与之背道而驰的事情。”
这句话给我启发很大,一直以来,我们似乎都过度追求金钱和权利,可当初我们的梦想中,并没有多少金钱的影子。
也许我们应该重新开始思考,我们想要的是什么。
《造物者之歌2》读后感(九):子为何来,子欲何往
匆匆看过第一部,波云诡谲的泛亚世界,阴谋还未完全散去。劫后余生的简墨却又进入了另一个未知的世界——京华大学。
(这里似乎看到了书中为数不多的槽点位置,原来三千年后的世界,还是华人主导,甚至有血有肉的“克隆人”代替了机器人的劳动力,却也抢占了原人的生存空间。我想这样的描绘是为了体现人文价值吧。)
简墨在上一部的暴动中,无意间爆发了魂动。失去了造纸技能,却意外活得了辨魂之眼。主人公到底是上天的宠儿啊。所谓辨魂之眼,其实不难理解,有点类似我们齐天大圣的火眼金睛。
《造物者之歌》这部小说以科幻题材作为主题,辅之以原人与纸人之间的矛盾背景。题材新颖,立意深刻。读之,令人欣喜不已。
首先说,原人纸人的矛盾。其实三千年之后的人间。人类的人口增长,以及资源的不断减少,依然是我们人世间不可调和的鸿沟。原人纸人有着森严的等级之分,也有着强烈的感情共鸣。这部分的描绘有点像远古的封建社会。贵族的压迫与鄙视,造成了底层社会的反抗与自强。作者这样的刻画其实立意在于表达对人性的讴歌。一条鄙视链,千年不曾消散。造成它的是无奈,改变它的是力量。对不公,和自由的强烈情感。
开篇即写简墨入学,分为造纸系和造设系两个门派。即使是单纯干净的校园,也充斥着这许多的歧视和迫害。人类社会似乎只是将门课分成了技术和法规两种。没有人文的关怀,没有情感的教导。从此,造纸系和造设系愈发水火不兼容。还是那条深深的鄙视链。
简墨因为失去了造纸术而被分到了造设系。但是他内心深处对于情感的重视,引导着他一步步走向更光明的道路。所为何来?就是为了揭开这阴谋的一面,还无辜的人以自由和光明。
“光有天份是不够的,改变人们的观念需要有很大的勇气。”主人公简墨就是这么个有勇气的人,一个命定之人。
原人是人,纸人也是人。纸人被制造的初衷是为了方便原人的生活。但是苍天可见,纸人也被赋予了情感的天分。这就意味着纸人也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力量。原人纸人之间的斗争其实就是我们人类彼此之间的命数。如果你我多些了解,多些关怀。也许,战争将不复存在。
《造物者之歌2》读后感(十):愿世界平安
《造物者之歌2》拿到手之后,一下午的时间,一气呵成,就读完此书。是那种读到不能停下来,想要看下去的感觉,是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合上书时,不由感慨,原来第一部只是个引子,到第二部,故事真的是越来越精彩了。较第一部,这部逻辑推理,故事情节上,以及人物形象上有种更成熟更流畅的感觉,因此也更加吸引人。 如果说第一部中的简墨只是因为从小父亲对他的引导教育,以及他曾误认为自己是纸人的身份,再加上骨子里的一种善良的天性而使得他对纸人一直怀有同情。并能在偶遇纸人遭不公平对待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那么在第二部中,简墨所经历的一切似乎更象是一只无形的手,将他推向了纸人一方。简墨的天平开始倾斜了。尽管他是一个原人,一个拥有辨魂之眼的原人。 在这部幻想小说中,当年的洪水之灾没有给人类造成灭顶之灾,甚至人类反而拥有了一项奇特的技能——造纸人。这是和以往各类的灾难小说大不相同之处。 此时,人类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人类仍然掌握着自己的生死。但是,人类自己却为自己制造出来了新的危机。 这危机来源于人类中那些个刚愎自用的人,那些个高高在上的人。 原本,人类根据自己的需求,可以在自己的笔下诞生出任何自己想要的各种人。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像极了,我不能做到的,我梦想做到的,都交给你来完成。纸人,应该是每一个原人梦想要成为的样子。可是,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居然使这一切变了味。纸人,成为了单纯的劳力,成为了被奴役的对象,被嘲笑打击的一方。甚至成为了身体器官的生产者!不是有句古老的话么: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没有尊严,没有地位,甚至没有了生命保障的纸人,谁能保证他们会永远顺从呢?没有人愿意原人与纸人之间再次爆发战争。战争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费力不讨好的事。可是世界的平安,总是因为某些人的肆意妄为而被打破。 《造物者之歌2》,简墨又赢得了一次胜利。揭穿了丁之重的阴谋,打败了他们。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并不是最终的结局。一个更大的悬念于结局处呈现出来。《造物者之歌3》令人如此期待。 我的猜想:在往下去,会不会是原人与纸人间终于再次爆发战争。而简墨,一个原人,大概是去做了纸人的领袖了吧。 有些人,就是为正义而生的。 英雄不问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