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相亲中毒》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相亲中毒》读后感1000字

2021-02-19 02:03: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相亲中毒》读后感1000字

  《相亲中毒》是一本由[日]秋吉理香子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1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相亲中毒》读后感(一):正所谓百年恋慕也会瞬间冷却……

  本作四个故事,质量上呈现一种等比数列的下降……

  第一个故事姑且不错,越往后面读越无聊,最后一个故事甚至还不如有些带推理情节的轻小说(比如《春夏推理事件薄》)了……如此毫不掩饰的恰烂钱,作者良心不会痛么?

  我很喜欢秋吉理香子,认为《圣母》是值得阅读的作品,没想到隔月出版的这本书如此让我失望……

  《相亲中毒》读后感(二):茶余饭后的小甜点

  看了《圣母》后马上买这本来看,结果大失所望,其实也就四个小品故事的水平,很难有那种打动人心的感觉。

  对我来说,四个故事里,第二个最好看,依次是第三个,第一个和最后一个。

  一个拜金美女配上温柔的丑女,两人一起设套,这种反差感对我这种人来说简直就是绝杀,换做是我估计也会上套中计吧。

秋吉理香子的书,《圣母》我给8分,这本6分,平均下来就是7分,在我看过的推理作家里算是不错。毕竟绫辻行人我看了11本下来平均5.9分

  《相亲中毒》读后感(三):看似完美

  包含了四个故事:第一个女的在40岁左右为自己报了相亲中介选了一个认为完美的对象,但是细致的她发现对方之前在中介那里有过三次相亲经历,同时那三个女的都是偶然死亡,直到自己去调查时,反而被“中介”所杀害,同时也伪装成偶然被杀,那个完美的男生也是中介的所爱,她不允许任何人靠近他,同时她自己又在不断的整容以符合他的相亲标准;第二个相亲故事是一个男生按照相亲指导书找到了自认为小萝莉一样的美女,然而却不断的被对方要求各种高消费,直到最后发现自己想找的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于是选择了小萝莉旁边的那个大家认为长相不太好看,同时胖的女生,但是其实这一切都是那两个女生设计的相亲陷进;第三个理工科女生设计了概率模型不断的增加参数到模型来训练以能够使得自己在相亲的时候回答完美,其实到最后那个男生仍然选择了让她出乎意料的女生,爱情是不能以模拟训练来计算的;最后一个故事是父母代替儿子相亲,由于儿子的母亲看上了对方母亲,所以就一直帮着拒绝婚事的儿子答应了对方的几次见面邀请,直到最后被告知对方是个骗婚的,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承认了儿子的眼光不一定比他们差。

  《相亲中毒》读后感(四):相亲中毒

  关于这本书的名字,感觉像相亲相多了中毒太深而臆想出来的一些故事。 这本书一共有四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点出人意料。第一个故事我以为是男主克妻(迷信不可取),但没想到是婚介所的那个妹子害人,而且还杀人杀的天衣无缝,没有想到爱一个人能爱到为他杀人的地步 第二个故事,就是丑女和靓女成为一个诈骗组合,就感觉吧,外貌真的很重要。 第三个故事,这个相亲也很极端,竟然用3D建模来相亲,我?这就是理科女生的优势? 第四个故事,明明是给儿子相亲,结果自己爱上了儿媳的妈,我真的好迷 在日本,三十岁的女孩子去相亲都会很受欢迎,感觉真好,我也希望我三十岁是个香饽饽哈哈哈 总的来说,我因为这本书的名字去看这本书,但是因为它的故事一口气看完甚至念念不舍。因为没有经历过相亲所以一直好奇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看完之后我也不是很期待相亲了 但是里面的一些大白话观点还是很不错的emmm

  《相亲中毒》读后感(五):相亲啊,相亲

  

短篇集,其实推理内容倒不是很多,相过亲的朋友应该心有戚戚然吧(其实,我也……)

《如意郎君》某三十九岁女性被男友抛弃后加入了婚姻介绍所,介绍所介绍的男性正是其心目中的如意郎君,但听说前面与此男子相亲的三位女性皆遭横死,莫非此人是现代版的蓝胡子吗?推理意味最浓的一篇,凶手的身份个人确实想不到啦。

《相亲指导书》某宅男按照相亲指导书的教授方法参加联谊,没想到成功抱得美人归,可是这位美女既刁蛮任性又挥霍无度(当然是宅男的钱),看来,还是美女的朋友温柔的丑女比较好?结局挺讽刺的,我只能说非黑即白的思路要不得啊。

《理科女相亲实录》身为理科女的女主报名参加了某大型电视相亲节目,与其他女性展开对一见钟情对象的激烈争夺。虽然竞争对象众多,但身为理科女的主角依然有秘密武器……话说这类《非诚勿扰》类的综艺节目个人从来不看好吗,通过这种节目的形式真的能喜结良缘吗?

《代理相亲》老两口代不愿相亲的儿子参加代理相亲活动,没想到老爷子却对相亲对象家的高雅夫人产生了憧憬,真是家庭的大危机啊,好歹是喜剧式的结尾。

婚姻介绍所、联谊、相亲电视节目、父母代替相亲,四个故事就用了四种相亲模式,还是希望各位朋友都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单身主义者也没什么不好),能不相亲就不要相亲吧,是呗?

  《相亲中毒》读后感(六):以婚姻为名的圈套

  婚姻这个东西,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乌漆糟糟的,不要也罢。而这本书虽然描写的不是婚姻仅仅是个相亲,就让人毛骨悚然。

  谁需要相亲,这个事情其实并不重要,书里写了四个故事,悬疑故事,尤其是前两个,因为有了死人又像是推理,最后结果即为翻转,很是好看。

  但是看完之后,却有种令人崩溃的清冷,婚姻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虽然古时候也是,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是报团取暖。但是现在不同,由于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得绝大多数人已经脱离了绝对贫穷,那么婚姻剩下的目的,就变得更为令人寒颤。

  在这个世界中,披着相亲的皮,做诈骗之实的事,其实并不少见。比如声名远扬的世纪佳缘,里面不管是酒托,还是杀猪盘,都不少见。而国际上那些网上交友平台,其主要收入也大多数是灰色地带,寻找优质富婆,然后派海外小伙子与其视频恋爱,榨干她的钱包。。。。

  当然,与其大骂中介,不如说是这些男男女女本质的欲望驱使,就像武大郎和潘金莲的悲剧,绝对不能一盆子全扣在王婆身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一点点堆积,然后在一瞬间爆发。

  日本人的小说总是很看中细节,这本也不例外,后两个故事没有前两个惊悚,但是看完仍然心中一惊,因为那更是活脱脱身边的故事。就像真正的鬼故事其实根本不是鬼而是人性一样,这俩故事也是亦然。

  而我并不建议还在憧憬婚姻的少男少女们阅读此书,毕竟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相亲中毒》读后感(七):岂止是相亲中毒,简直要拒绝婚姻

  《相亲中毒》,我以为相亲的痛苦就是不停忍耐不怎么样的人,尴尬地与抗拒的男人约会。原来,比这个更糟糕的是,相亲不成还可能遭遇欺诈、监视控制甚至于被谋杀。 只是想结个婚而已,为什么遇到知心人这么艰难?难得在相亲中遇到个合适的,也许他是潜在的暴力狂,也许他的身边隐藏了危险疯狂的爱慕者,连生命都受到威胁,这算哪门子相亲。 婚恋市场上,丑女必然比美女不得人心,如果丑女体贴、温柔、善厨艺懂生活,被美女伤透了心的男人也可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丑女共度余生。倘若故事停留在这里,结局也还不错,可是,如果这是丑女和美女合谋设的局呢?丑女还是主谋。多么可怕,不仅丑陋还心机深沉,并借此捕获了最优质的男士,婚姻而已,何至于惨烈如斯。 如果说结婚已经变成了战场,如果说丑女都连环套路心机深沉,那高智商理科女一旦认真起来,未免更加恐怖。别想的太简单,用概率预测男方行为只是基本操作,可怕的是送给对方的礼物不是儿童玩具,是新型机器人,可以全方位360度无死角监控的那种,好好的家庭剧愣是演成了谍战片,细思极恐细思极恐。 见识了女人的疯狂,相亲中遭遇欺诈,我觉得这已经算是普通级别的刺激了。假扮上流阶层、同居骗礼金,只要多留心一点,识破的机会还是比较大的。牢记天上没有掉馅饼的道理,不被美色金钱冲昏头脑,伤害就可以避免。 只是,什么时候连相亲都变得这么恐怖?婚姻又真的是必经的程序吗?如果生育权可以独立,是不是就可以少点算计多点恣意?人性不被刺激,是不是就可以少点恶意!

  《相亲中毒》读后感(八):逃不开的偏执算计

  是可以毫无负担地开始阅读的一本书,用来打发闲暇时间的话会很不错。不需要带脑子就可以轻松畅读,但又会给你套路之外的情节发展,没有尿点。 以“相亲”为主题讲述了四个独立的故事,每一个的发展都挺出人意料的。 可能因为这本书的推荐走的就是翻转风,在看的时候脑子里都是和角色想法对着干。这种情况下如果情节发展和读者猜想不谋而合,就会相当失望,但这本书几乎没让我失望。 接下来的内容含剧透,请自觉留走⚠️ 私认为四个故事的精彩程度排下来是2341,除了第一个“如意郎君”的故事在揭晓前让我一刹那灵光乍现,猜到了结局。(全都是因为井上说了一句自己和沙织年龄相同,我登时心里一惊觉得不对)以及第四个“代理相亲”里的常见逆转局面(就是那种自己心怀鬼胎结果对方更是图谋不轨),其他两个,特别是第二个两个女生的对比,真的是超出了我贫瘠脑袋所能的猜想。 不过我也自我反省,可能是我真的没有什么警醒意识,除了人命关天的情况下敏感一点,其他时候完全傻乎乎地相信自己所见所听。 害,人心隔肚皮说的不假。 “如意郎君”里的杉下真的也挺倒霉,被这样一个偏执的女人所爱慕,相亲对象接二连三的死亡绝对对他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估计也是敏感+自我质疑。但“理科女相亲实录”里的典彦也是,被偏执的惠美一见钟情。如果说前面惠美用数据分析计算自己的爱情只是让我有点不认同,那后来她调出监控筹谋着下一步计划就是让我不寒而栗。怎么都喜欢在法律界限外横跳,我痴呆。(另外缘定于此这个模式的相亲真的引起我不适,十三个女人围着一个有好感的男人争夺话语权...也只能祝愿我此生都不必多对多相亲) 总结来讲就是,偏执型人格真的不要碰,能离多远离多远!!但架不住偏执型人格会隐忍会伪装,究竟有没有被算计是怎么被算计的都不知道。被爱上总好过被恨上。默哀。 “相亲指导书”和“代理相亲”的共同点可能是,虽然女人不是善茬,但男人也不怎么样。 靖子遭受外界的区别对待本来是受害者,但她联合爱奈做局设计别人就成了加害者。虽然不是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但心思深沉到这种地步也实在让我无法和她做朋友。但我不好说她的做法是错是对,毕竟无法改变他人的偏见印象本来就是不公平的,她以偏激的方式争取幸福,某种程度上来说你情我愿。圭介也不过是个普通男人,待人礼貌、一视同仁是做样子的。(不过愿意做样子,也比不愿意的强点) 总之这一篇让我无比意外,心情蛮复杂的。如果我是靖子的话可能会专注提升自己而不是想这种曲线救国的办法吧。不过我也不可能是她。书里一笔带过一句“爱奈要养她那个叫好不叫座的艺术家男朋友”,也让我吃了一惊,看不出来反而爱奈算个痴情种。可能这就是反差吧... “代理相亲”里益男精神出轨我也不知道说什么...毕竟小说不是现实,现实里不会有反被骗婚强行清醒的情节,意味着益男只会放任自己所谓柏拉图式爱恋不断升华(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到柏拉图就真的止步了),意味着他不会和妻子达成互相理解。蛮悲哀的。 儿子孝一有问父亲益男为什么面对叶子一家轻易改变了看法(当然是因为益男看上了叶子的母亲啊),可能这就是爱情令人盲目吧。所以人真的要在清醒的时候明确自己的认知和底线,标准化下来,而不是心里一个模模糊糊的范围。当爱情到来的时候,多和自己清醒时的认知比对,而不是一味退让一味放弃原则(想要降低标准的时候就想想这些失败的头脑发昏的案例),这样才能拥有一段健康的感情。 最后回头去看,发现四个故事都离不开算计这个关键词...

  《相亲中毒》读后感(九):相亲有风险,交友需谨慎

  图文版见公众号“胡叨叨女士”。

  《相亲中毒》是一本短篇小说集,写了四个跟相亲有关的故事,没一个结果好的,结尾都有反转。

  作者是日本女作家秋吉理香子,我之前没听说过这个作家,更没看过她的书,查了下,百度词条也还没有她的名字,但这本书读下来还真觉得挺不错的,很有阅读快感。

  一开始我之所以想看这本书,是被它的标题吸引。我也曾是人们眼中的“大龄剩女”,也有过相亲经历,见过几个奇奇怪怪的人,在对方眼中可能我也是奇奇怪怪的人。所以我对相亲的故事有兴趣。

  看了这本书,我发现日本跟中国在这方面挺像的:大龄女恨嫁(第一个故事),相亲活动(第二个故事)和相亲节目(第三个故事)盛行,父母代替儿女相亲(第四个故事)。每个故事的前百分之八十都给人以很现实的感觉,后百分之二十的反转也很精彩。看到最后会发现作者在前面都埋了很多伏笔,那些让人隐约觉得不对劲的地方到头来还真是不对劲。

  比如第一个故事中,先写到婚介所的相亲网站注册起来特别简单,又写到婚介所设在极其偏僻的地方,老板解释说:“是为了避开那些只想凑个热闹、不是真心实意想相亲结婚的人。如果一个人不怕麻烦、不怕爬台阶,愿意大老远来我们这个偏僻的地方的话,说明这个人对待婚姻的态度非常诚恳。”看到这里时,我还不知道这本书的风格是什么样的,以为只是个贴近现实的相亲故事而已,便嘀咕道:前后矛盾啊,这作者不怎么严谨啊。读着读着,又看到婚介所老板说:“由于我是一个人经营整个事务所,所以能够为客人们提供细致耐心的服务。”这又是什么逻辑?我想,真是乱写。等看到最后,才知道原来这些都不是“漏洞”,而是伏笔。

  接下来再看后面的故事时,因为有了对风格上的认知,我便更加留意这些细节了。年轻漂亮又有一手好厨艺的大美女去参加相亲活动,还就和其貌不扬的男主角配对成功了?长得美又有才华的钢琴教师偏偏看上比自己大十多岁的摩托车修理工,才见了一次面女方父母就提出让他们同居?这都什么汤姆苏剧情?等看到最后,就会发现,果然是黄粱一梦啊,天上掉馅饼,一定是陷阱,天上掉林妹妹,保不齐是蝎子精。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这本书里的男性基本还都正常,而女性,有的坏,有的变态,有的无所不用其极,有的令人细思极恐,有的貌美而心丑,有的貌丑而心更丑……这是为什么呢?作者也是女性,为什么会这样写呢?我对此有些想不通,不过并不讨厌的这样的写法。想来如果是位男作家这样塑造女性形象,恐怕会被骂死了,而女作家如果把男人都写成渣男,恐怕也会令人浮想联翩。所以,女作家把女性写得恶毒一些,反而让人不会介意。并且,她顺便也讽刺了那些虚荣、肤浅的男性,只看到女性的美丽皮囊就心猿意马,找个漂亮女朋友只是为了享受别人羡慕的眼光,这样的男人被别有用心的女人利用、欺骗,也是情理之中的了。

  整本书很富有戏剧性,而最后一个故事的结尾又充满温情,让人在感觉“过瘾”的同时也有热泪涌上眼眶。

  就不多说了,否则容易剧透。总之,四个故事都不错,但我觉得有些细节还可以再完善一下,比如某个故事中,用那些并不高明的手法杀人,真的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逃过法网吗?恐怕日本的警察不至于如此饭桶吧?

  图文版见公众号“胡叨叨女士”。

  《相亲中毒》读后感(十):结束?不,只是刚刚开始。——《相亲 中毒》读后感

  看到书友推荐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我是不大敢看的,我怕出现《世上另一个我》那时候的共鸣点,泪水止个不住,那时候已经是四年前了,放到现在,真的很怕自己接不住。

  可是,还是自虐一般地没忍住打开看了,这样的文字也许像是疗养院一样吧,不管是身体的还是心理的,有共同的经历或者相同的生活状况,总想看一下同类的处理方式,终究是好奇心在作怪。

  “只剩下纱织还形单影只。其他人都一边积累着人生经验,一边朝着结婚之路稳步迈进。”看吧,果然会出现这样的文字。

  怎么讲,看完有些唏嘘,唏嘘的点却与四年前不同。

  就好像,《世上另一个我》写的是我当时的心理状态,而这本书,是在说我将会面对的生活现实。

  又来了,谶语一般,这种念头让我脊背隐隐发麻。

  所以才越来越怕别人开玩笑对我说不吉利的话,是因为现在过着的生活应验着之前赌气时说过的话的缘故吗?反应过度了也许,不由自主的,总会刺刺的疼。

  这四小篇的故事情节,之所以不落俗套,胜在结局意外吧,反转,再反转。

  第一个小短篇<如意郎君>,“‘做的不好的地方会改’这种话真的是卑微凄惨至极。她心想,如果有人对我说这句话,我一定更讨厌他。”好像人生没得选择了一样,要么卑微,要么孤独。如意郎君的到来,纱织的好运的开始,却招来生命的结束,不知道算是幸还是不幸。

  “井上站在两百级台阶的顶端,一脸满足地看着倒在血泊中的纱织。”

  读一半时我联想出来的是相亲男圭司因为之前受过伤导致心理扭曲报复社会,专门挑和前女友相似的姑娘与其交往再将其杀害,不同的故事同一个套路。谁知道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这背后的主角竟是一位扭曲心理的暗恋者井上,放在表面藏在暗处默默无闻。

  第二个小短篇<相亲指导书>,想找对象不止是靠长相,情商和看人的眼光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其实圭介上当的缘故不止是因为他是一个相亲新手,也不是因为他不遵守指导书上的提醒,没办法,一个漂亮的女朋友或者一个帅气的男朋友总是会让当事人流连忘返的,食色性也,生理和心理打仗时,生理总会抢先一步出击。

  “‘咋样?’靖子冷笑着问爱奈,从鼻孔里喷出了香烟的烟雾。”“‘这一票搞定了,不愧是靖子姐。’爱奈俏皮地闭上了一只眼睛。”

  当所有人都以为是浪子回头的happyend时,谁承想着居然是丑女和美女共同设的局,虽然她们两个称不上是姜太公,但这个局,真像是一个无钩的钩。靖子完全可以改行出一本书,书名叫《丑女相亲指导》,不出版,可以私下在丑女圈内流行。

  第三个小短篇<理科女相亲实录>,说实在的,惠美是我读这几个短篇里最佩服的女人,理科女理科到这个地步的,想不成功都难,假如我有可能是她这样的人的情敌的话,只会甘拜下风,输给这样的人,输也输的心甘,没办法,智商完全被碾压。不停的计算胜率百分比,甚至搞一个模拟影像不停练习,是谁说靠计算和概率捕获不到男朋友,只要手段够高杆,将一切意外都写入自己的公式里就可以。麻耶说过分依靠数据分析很容易遭报应的,可看看惠美,连最终的失败都写入数据,百密无一疏,加上锲而不舍,这报应应该不会发生在她身上吧,希望不会,毕竟都这么努力了。

  “虽说他现在已经选了由贵,但惠美依旧可以通过特波这个无敌的玩具掌控局势。完全不是问题。”

  结束?不,只是刚刚开始。

  第四个小短篇<代理相亲>,孝一是这几个短篇里最符合我喜好的男人,因为我很容易迷惑,有些过于感性,所以很是容易佩服知道自己想要找什么样伴侣的人,他们很理性、喜好明确,且行动力强。虽然他并不是这个短篇里的主角,只是引线。然而我觉得他的三观最正,益男说的对,他的母亲把他教育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被选中,没被选中——所谓人生,就是在不断重复这两个选择。”主动出击,被动等待,人的确会随着阅历改变选择方向,最重要的是知道哪种是适合自己且相处着会让自己觉得舒服的人,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即使再美色和财物面前,自己的三观也不似第三个短篇里的圭介一样动摇,不过真的很难做到,就因为难做到,孝一才更为可贵。

  “仔细想想,这个烟灰缸也是妻子的作品。不过只上了青釉,看起来过于朴素,要是加上自己的画,应该会变得更华丽好看。还有茶杯、茶碗和花瓶——益男都想在上面画上一笔,构想一个接一个涌入脑海。”

  迷惑过后的清醒,如同被混着青草香气的清风拂面,澄亮的新生活向益男和郁子招手,且惠及着他们的孩子。

  仔细想来,这四个短篇的排放顺序不是没有道理的,第一篇是死亡的黑色,第二篇是欺骗的灰色,第三篇是冷静的蓝色,第四篇是清爽的绿色。不会像是看《恶意》的时候一样,惊悚于人性的恶。这本书像是从恶里走出来一般,从扭曲到平和,真好,是我喜欢且向往的平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