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海上流华之四面菩萨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海上流华之四面菩萨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7-17 04:4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海上流华之四面菩萨读后感精选10篇

  《海上流华之四面菩萨》是一本由梁燕呢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页数:50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海上流华之四面菩萨》读后感(一):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涅盘经》有云:“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所谓因果乃因缘果报根据佛教的轮回之说,前世种什么因,今生便得什么果;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便是此例。

  《海上流华之四面菩萨》这部悬疑大作把一个因果报应天理循环的故事合理的融入层层迷雾之中。四面菩萨,一面喜,一面悲,一面嗔,一面苦,代表了贪、痴、嗔、执,四种妄念,此乃众生痛苦本源。欲恋红尘爱恨纠错,世间众生,谁能堪破?

  梁燕呢将《海上流华之四面菩萨》的大背景置于二十世纪初的泸上,那是一个沧桑年代,那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泸上。那样的时间地点,本身就带有着浓厚神秘色彩。作者显然在故事架构深思熟虑过,费了一番心血。从文中也可看出,作者对史料颇有研究

  故事一开始,作者便以一个神秘的月圆之夜作为引子,引出了一道悬疑大餐。后文中也有多处离奇怪诞之事发生在月圆之夜,李枯禅的死是,十六年前东方家族的灭门惨案亦是。

  明月光华似乎永远不能像太阳一样真相公之于众人眼。但明月下的夜晚更加神秘莫测,勾人心魂。正如柳寒江日记中写的:“月将圆,如毒妇人眼。”多么有想象力字眼,但在梁燕呢的笔下却是信手拈来随处可见,作者文字功底深厚可见一斑

  燕大校园内的三个年轻人,既是同窗,亦是好友,但似乎个个都透着点神秘。坐镇燕大的李枯禅更是高深莫测,让人想一窥真容。但潜心数十载的燕呢自是不会让人如愿,四面菩萨的出现,李枯禅的死,兄弟背后的阴谋,几乎只是那么一瞬,平淡被打破,悬念海浪一样,一层一层的拍在读者的心上。读者不知不觉的被燕呢带进了她精心布置迷幻空间

  李祎璠的背叛与出卖让郑涵背上了凶手嫌疑,郑涵不得不逃走,逃去哪里?“泸上”,对于一心想查出父亲死因的郑涵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选择了。

  郑涵就像是一个登山的领队,读者们跟随他登山的脚步,想一窥隐藏在山顶秘密。于是我们再次落入了作者精心布置的圈套,登山的路不仅陡峭,而且迷雾越来越浓,真相忽远忽近,扑朔迷离

  柳迪的诡异、夏谙慈的机智口才、东方惨案唯一见证人若希儿回国、花间四君子渐渐浮出水面、巡捕白老虎与杜云铮、虚无飘渺的柳寒江……

  鱼龙混杂的泸上,注定不是初出茅庐的郑涵能够摆平的,幸好还有桑卫兰。桑卫兰从郑涵手中接过了接力棒,或者说两人开始协作登山。我们仿佛看到了十六年前的一代神探桑知非,还有他最得力助手郑芸。十六年过去了,桑知非的侄儿与郑芸的儿子再次走到了一起。十六年?是否又是一个轮回?

  《海上流华之四面菩萨》这部小说结局更像是另一个迷,迷底必须由读者亲手揭开,我相信不同人生会看到不同的结局。

  佛曰:人生有八大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贪、痴、嗔、执”似乎是八苦之根源。梁燕呢用一部史诗般的悬疑大作,将我们带至人性本源的最深处,答疑解惑之后,又引发读者更深层次思考。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海上流华之四面菩萨》这部小说结构严谨情节环环相扣阅读舒畅场景描写人物刻画更是老辣非常,作者显然对中国古典文学有很深的造诣

  梁燕呢十年磨一剑,精心打造的《海上流华之四面菩萨》是近年来少有的悬疑大作,喜欢悬疑的朋友,不容错过

  《海上流华之四面菩萨》读后感(二):奇文共欣赏

  此书洋洋四十八万言,出自原创团作者梁燕呢之手。写1917年除夕,泸上名探郑芸回乡,下车后便呕血而亡。火化之后,尸骨之中竟现出一尊宝相庄严晶莹的白玉菩萨!十六年后,郑芸的儿子郑涵决心为父寻仇,携佛像向燕京大学的学术泰斗李枯禅请教,却不料李枯禅竟因此自尽,尸身火化后,亦取出一尊十分相似的菩萨……而郑涵也被卷入了一个凶险诡异的迷局之中,更牵扯出了十六年前,泸上首富东方家族的灭门惨案……四面菩萨,一面喜,一面悲,一面嗔,一面苦。分别代表了贪、痴、嗔、执,四种妄念烦恼,乃此众生苦痛之源本。可惜世间众生,未能勘破。欲念丛生,爱恨纠错,究竟谁是谁非,孰因孰果?苍茫大地,空传佛号阵阵,红尘紫陌,只余苦海滔滔…… 作者文笔老道,情节曲折跌宕起伏,好读,耐读,值得一读!

  《海上流华之四面菩萨》读后感(三):一出民国时期旧上海的爱恨情仇大戏

  海上流华,写的是民国时期纷繁嘈杂浮华喧嚣的旧上海。泛黄的旧照片做的封面、章回体、充满古典韵味的文字,将我带入彼时纸醉金迷的民国时代

  故事很好看

  首先是整体氛围阴郁诡谲。一上来就是一段诡异的描写,给整本书奠定了阴森气氛。许多关键事件都发生在晚上,知情人李枯禅、李楚岑半夜身死,夜闯夏疆公馆等,还有神秘人物柳寒江的日记:“月将圆,如毒妇人眼。”描写月亮清冷的文字不少,这样形神兼备成功凸显恐怖色彩的倒不多。文中这样的景色描写很多,阴暗潮湿感觉增添了惊悚悬疑的味道

  其次是情节精彩节奏紧凑。悬疑惊悚小说最怕的就是作者死命营造恐怖气氛结果发生的故事平平无奇还不能自圆其说。所幸这本小说没有这样的漏洞。一尊四面菩萨像一开始就害死了2个人,好友反目,之后场景从北京转到上海,悬念从不死女婴始终于转到正题——五十多人一夜消失的东方惨案。随着调查深入,证人一个接一个死亡,四君子的现状、柳寒江的下落、柳迪的神秘预感、夏谙慈的记忆闪回、若希儿的身份问题、以及从未正面出现过的神秘美人,一起织成了一张环环相扣的大网,谜底直到最后才解开。前面看上去神神怪怪的,最后倒都给出了合理的解释,每个人的行为都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再次是文字优美流畅明达。小说的时间设定在民国,因此事事都带着民国范,文字也不例外目录就可以看出,每一章的标题对仗工整内容翔实,不过看完全书再来看目录,有许多剧透啊。小说中的文字更是如此,在一些心理活动景物描写上看得出来作者字斟句酌,力求简洁流畅、韵味十足,没有穿帮。

  最后是情感描写意味深长。作者对几个女性角色的心理描写丝丝入扣,从柳迪、夏谙慈小时候受到的创伤引发出他们之后的行为,读起来真实可信。而夏疆对夏谙慈的忏悔与爱、东方惨案的行凶动机读来令人扼腕。他们都是那么优秀骄傲的人,却错生在了那样一个时代,经历了悲伤绝望,之后会选择复仇也可以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含有的女性独立自主思想,无论是萧太清还是夏谙慈,她们都拼尽全力反抗,想在男权社会得到人格尊重,使这本小说不仅仅是一个惊悚悬疑故事。

  四面菩萨,一面喜,一面悲,一面嗔,一面苦,分别代表了贪、痴、嗔、执四种妄念烦恼,没有人能逃脱这些烦恼这些痛苦。如果东方楚能完全放弃若希儿的财产远走高飞的话,那么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了。不过,谁说得准呢?

  《海上流华之四面菩萨》读后感(四):以情为先,合情合理

  我对长篇小说一直比较感冒,很难静下心来去深读,一来是长篇小说情节枯燥,二来是快餐文化流行,没有时间去赏析长篇小说。然而80后作者梁燕呢的作品<海上流华之四面菩萨>却深深的吸引了我,已至于急切希望知道故事的结局,以及整个作案的过程。  整书以情字贯穿始终,一种情指的是案情,整书案情逐步铺开,扑朔迷离,环环相扣,合乎情理。第二情是亲情情爱情,交织在一起,有为兄弟情深而犯下罪孽的,有为爱情而不惜代价的,有为亲情而挺而走险的,整个感情线描写的真实而合乎情理。 整本书还从佛学角度分析人的各种杂念,以及因果报应。同时心理学的角度去描写人的心理变化,人格分裂,精神分裂等,可谓匠心独具,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海上流华之四面菩萨》读后感(五):锦绣文章,苍茫世情

  《锦绣文章,苍茫世情》

  ——《海上流华之四面菩萨》读后感

  爿片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得缘拜读完《海上流华》最后一个标点,耳边还残留声声佛号,自那锦绣苍茫的年代化风而来,余韵袅袅。掩卷闭目,从引子开始细细回想,一个叫柳迪的小女孩在冷月凄风中寻找妈妈哥哥,沉寂的夜,“如毒妇人眼”的月,她仿佛穿越时空为我们寻找答案,《海上流华》会是怎样的故事?

  上世纪末的帝都本身就有着历史厚重感,而一个叫郑涵的燕大学生,带着从父亲火化的骨灰中取出的一面菩萨踏上了他的为父报仇之路。但这面菩萨一问世,便变故丛生,众所瞩目的燕大教授“李枯禅”离奇死亡,同窗好友的无故陷害,在竹林遇见的一个爬行的人影,还有引子里长大了的小女孩柳迪,这一桩桩一件件逼郑涵踏上了南下的火车寻找事实的真相。而真相只有一个,我们被引入了更深的谜团之中,却又似海里浪迹无处可寻。

  郑涵沿着父亲以往在沪上的人脉开始寻找,一个一个形色各异的人物开始如幻灯片一样展现在我们眼前,终于“血婴”、“东方惨案”、“周门惨案”件件光怪陆离的事件扣在了一起。值得一提的两个人,抑或说是两个“鬼”:柳寒江和萧太清。他们都曾经死了,却又以不同的方式活着。鞭辟入里的场景描写,将两个同样冷血无情的“鬼”简直写活了!

  真相终于大白了,却让人一点也没有如释重负,反而心里出现了一个黑洞,惊悚的、无奈的、苍茫的吞噬一切的黑洞。一切都随风而逝,最后活着的人过起了看似平静的生活。只有当带着些宗教式的迷醉与安慰歌声传遍高山:“苦海滔滔孽自召,迷人不醒半分毫,世人不把弥陀念,枉在世上走一遭——”,才惊觉心中的黑洞仍在,或许已永远无法填平了。

  “月将圆,如毒妇人眼!”

  2013-8-6夜草

  《海上流华之四面菩萨》读后感(六):奇诡之书

  先说故事,一本好小说,必有一个好故事。这部小说,讲述的是是民国往事。民国,是一个纷乱嘈杂而又光彩迷离的时代。但作者匠心独具,将故事开场安排工作宁静优雅,兼具深厚文化氛围的燕园。故事从郑涵探查父亲神秘死亡,柳迪寻找她哥哥离奇失踪等多条线索,层层展开,环环相扣,每一个情节都波谲奇诡,每一个高潮都险相环生。小说在讲一个神秘离奇的故事,但小说里的每一个人,也都有一个神秘离奇的故事,所以我说,首先,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故事书。

  再说人物,这部小说里人物众多。既有郑涵、桑卫兰、夏谙慈、柳迪这些主要人物,又有李枯禅、李祎璠、沈筠飞这些次要人物。既有夏疆、夏谙恕、白老虎、杜云铮这些大人物,也有周海峰、老叫花子这些小人物,既有花间四君子这样的文士,也有刘则举这样的武夫。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人物,身份不 同、戏份不同,情感不同,但在作者鬼斧神工的妙笔之下,个个性鲜明呼之欲出,可见作者在对人物的刻画上是下了大功夫的。

  再说语言,人说,“世事洞明皆文章”。洞明,已非易事。但很显然,作者不满足于这个层次。仅从三十回目的标题,我们就能深切体会到,作者在努力地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试问,除了《红楼梦》,到哪里去寻寻觅这么精妙的标题?此外,四十余万字的小说,每一句话都似乎是信手拈来,但都妙不可言活灵活现地展现着其时的景,其时的情,仿佛作者看到了所发生的一切,更或者,作者就是故事里一个个人物的化身。若不然,就算她文字功底再怎么深厚,又如何能描绘得如此真切

  再说思想。一部小说,能够用精妙的语言讲述精彩的故事,让人物从书中走出,说自己的事,言自己的情,与你交谈、交锋,已经算得上百里挑一。难得的是,作者的这部小说,超越了这个境界。故事中的四面菩萨,一面喜,一面悲,一面嗔,一面苦,分别代表了贪、痴、嗔、执,四种妄念烦恼,乃众生苦痛之源本。可见,至始至终,作者都不仅仅是要给你讲故事。而是要通过故事,让你回味人性、品味人生,从而更深层次的反思自己,解剖自己,以实现个人在人格和思想上的升华

  总之,这部小说,无论从故事的生动性、语言的精彩性,还是从人物的鲜活性、思想的深刻性,都堪称一流,实属近年来难得一见佳作,也可预见,作者有望成为中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

  《海上流华之四面菩萨》读后感(七):难得精品,切莫错过

  转贴多看阅读网友评论

  243496526-2014-02-22

  好久没读到如此大气又细腻的悬疑小说了,读完依旧陷在这部深具浓郁民国风的厚重之作中,久久回不过神来。首先是整体氛围阴郁诡谲。一上来就是一段诡异的描写,给整本书奠定了阴森的气氛。其次是情节精彩节奏紧凑。前面看上去神神怪怪的,最后倒都给出了合理的解释,每个人的行为都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再次是文字优美流畅明达。小说的时间设定在民国,因此事事都带着民国范,文字也不例外。目录就可以看出,每一章的标题对仗工整、内容翔实,不过看完全书再来看目录,有许多剧透啊。最后是情感描写意味深长。作者对几个女性角色的心理描写丝丝入扣,从柳迪、夏谙慈小时候受到的创伤引发出他们之后的行为,读起来真实可信。而夏疆对夏谙慈的忏悔与爱、东方惨案的行凶动机读来令人扼腕。他们都是那么优秀骄傲的人,却经历了悲伤绝望,之后会选择复仇也可以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含有的女性独立自主的思想,无论是萧太清还是夏谙慈,她们都拼尽全力反抗,想在男权社会得到人格尊重,使这本小说不仅仅是一个惊悚悬疑故事。

  《海上流华之四面菩萨》读后感(八):可痴可贪可嗔可执的人生

  初拿到这本书时,心里有些发怯。因为这本书的封面像是几十年前出版的,只是一直放在窗边的书架上未曾打开过。封面泛黄,边角处因为透过窗飘进来的雨水一年一年的浸染,色泽氤氲开来。配着斑驳的书名,瞟到“怨灵、不死婴”,让从不接触恐怖电影、小说的我,战战兢兢地将书塞到包包里,仿佛塞进一个装着神奇事物的法器。

  下班后,找了家热闹的快餐店,吃完饭,趁着人多翻开了书。阅读的欲望便一发不可收拾,一口气读了小一半。回到家又熬夜一口气看完。

  很佩服作者的文笔,以及讲故事的才华。书中塑造的各个人物,性格也各异,描写各不相同。她描写男子之间打斗的场景先是细致,再是速度。我看到某某受攻击,某处“吃力”时,脑袋里总是响起小时候跟爷爷一起听单田芳说评书时,单老激昂的语气。另外,这本书中涉及了大量心理学(多重人格),佛学知识,让我更加佩服作者的博学。

  可能是修过心理学的缘故,我早早的就发现柳迪与柳忆眉从来没同时初现过,也顺利成章的猜到了这是个多重人格患者。同一个躯壳中的柳忆眉知晓妹妹的所作所为所在,而柳迪却完全不知道哥哥的存在。在柳寒江打断夏老板的腿时,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声音,所以我估计这个躯壳中应该还有别的“灵魂”存在。当然,他们就不是主要的了。

  在第十八回开头,写夏老板的心理时,作者写道“太小的孩子不懂得因与果,缘与孽,只会自责,觉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错,逐渐暗淡下去,让自己模糊成印在墙角的影子。”我看书向来是快,像扫描仪一样。可是当我看到这句话时,我忍不住停下来。我知道部分儿童心理敏感,当不能解释身边的不合理事时,会将错误原因归结到自身,例如父母吵架、离异等。我好奇作者怎么能将那心理写的那么形象具体。同时书中描写了两代人,其中主要描写的第二代不仅有夏谙慈,还有柳迪、李袆璠、郑涵。他们小时候都经历过很多大大小小事儿,也都因为那些念念不忘的小时候,成了引子,引出了这本书。不知道,作者小时候曾为哪些事自责过。

  全书采用章回体的形式,采用倒叙手法,向我们抛出结果,再一点点随着人物了解前因。书的结尾说“佛祖为了警示众生,化为四面,分别代表了四种妄念:痴、贪、嗔、执。”其实,这四种念头也不算是妄念了,老话儿说,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试想郑涵不执,故事如何开篇;李袆璠不痴,故事如何承上启下、首尾相顾;如果没有柳迪的嗔,如何来的多重人格;没有夏老板的执,又如何反复纠结。没了这四种妄念,这故事还从何而来,精彩又从何表现?世间有集大成者,也至少都犯了其中一种吧,哈哈~

  人生总要好喜点什么,坚持点什么,总归不会太乏味。人生几十载,可痴可贪可嗔可执,但过犹不及,不要酿成什么悲剧才好。

  《海上流华之四面菩萨》读后感(九):四面菩萨,太好看了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冬夜漫长,唯此书可醒神,口中不言,心下快活自省。

  请看以下的精彩:

  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在淡淡的月色下,李枯禅的书房里到处都是斑斑的竹影,一叠朵云轩纸一半镇在桌上,一半随着风“扑剌剌”地作响。风声呜咽,如幽幽的箫声……

  李祎璠开了灯,李枯禅结跏趺坐于杏黄蒲团上,双手结法界定印。眉目端妙,法相庄严,殊无异状。李祎璠不敢惊动,在一旁默默地侍立半晌,李枯禅却是半点不动,连呼吸之声亦不曾闻,李祎璠顿觉不妙,上前一探:竟无半点鼻息!李祎璠一惊,几乎瘫坐在地上,再仔细打量李枯禅:他面色苍白,浓黑的眉毛斜斜入鬓,眼窝已经有些微微下陷,却更添了单凤眼的妩媚,像凤凰展开斜飞的翅膀。嘴角微微上挑,还是一贯的冷笑,却平添了几分轻松与满足

  他是怎么死的?李祎璠突然想起郑涵曾说过,他父亲火化后,骨灰中竟出现了一尊佛像……李祎璠蹲下身,试探着向尸体的腹部摸去,果然,果然……他一时如陷冰窟,踉跄着后退几步,跌坐到了地上。

  对于李枯禅的死,李祎璠没有想像中的惊讶。心中更多的是一种无助的愤怒、哀痛与悲凉。李枯禅生前的种种,如同一格格电影胶片一般在他头脑中掠过:他略偏着头,带着点讥诮的微笑;他挺拔合体,甚至有些过于考究的衣着;他温柔的、有些抚慰似的微笑。这个风度身量如修竹般挺拨俊朗,这个冷峻孤傲而又宽容温厚,这个自己深深仰慕崇敬的人,难道就这样去了吗?

  他颓然坐到地下,将头深深地埋在自己胸前,却怎么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泪水,他知道会有这样一天,早晚会有这样一天,只是,是不是来得太突然了?他失神地望着李枯禅,喃喃地自语:我费尽心力,吃了多少苦头,受尽多少磨难,才来到你的身边,转瞬之间,却永远地失去了你……

  《海上流华之四面菩萨》读后感(十):2014年最好看的悬疑小说

  引子

  1917秋,上海。

  “哥哥,月亮出来了。”7岁的女孩小迪望着窗外,喃喃地说。

  这晚的月亮又大又圆,像一个女人苍白而模糊的脸。

  小迪突然站起身来,向门外跑去。她穿着一双不合脚的大拖鞋,差点被门槛绊了一下。

  天是静谧的蓝色。院子里落满了蓝白色,如清霜般的月光。小迪喘着气,站在父亲的门口,她突然伶伶地打了个寒颤,今夜的月光是有灵性的,如一个阴冷而诡异的女人,冷冷地盯着自己。那背后传来的一阵微风,是否是她幽幽的叹息?

  “爸爸,我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妈妈和哥哥?”

  “等到月亮圆的时候,你就可以见到他们了。”

  想到和父亲的对话,小迪昂起头,有些倔强地盯着父亲的房门看了一会。她理了理额前的头发,清了清喉咙,“爸爸,爸爸……”

  没人回答,院子里回荡着她微弱而坚定的声音。父亲的房间里一片黑寂,门是虚掩着的,小迪鼓起勇气,伸手去推父亲的房门,“吱呀――”一声,月光如水一般流泄进来,小迪最先看到的,是桌子上那座旧钟,尖尖的钟顶在墙上投下狭长的阴影。而那座钟的上方,赫然挂着一幅女人的画像:她长长的头发,微微垂首而立。小迪眯起眼睛,努力向画像望去,说不上美不美,然而小迪觉得,画像上的女人有一种奇怪的魅力,在吸引着她。月光照在她脸上,平添了几分生动,不知怎地,小迪脱口而出:“四面菩萨?”

  一股麻酥酥的凉意从头顶传来,慢慢向全身漫延。画上的这个女人是谁?四面菩萨又是什么?我为什么会叫她“四面菩萨”?我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女人……

  似乎有一丝阴冷的微笑从那个女人的嘴角漾开来,小迪的身体像是被慢慢冻结了。

  她是活的!这个画像是活的!

  小迪慢慢向后退去,她想逃离这个阴森诡异的地方。然而,经过这幅可怕的画像,向右一拐,就到了母亲的房间了。

  小迪已经很久没有见到母亲陈素斐了。印象中,母亲总是微蓬的头发,柔软合身的绒衣,系着一个蓝色碎花的围裙。她的声音低而柔和,身上总是散发着一股香甜的气味。小迪十分迷恋她那慈爱的目光和微笑,温暖馨香的怀抱。她喜欢用头在她柔软的绒衣上蹭来蹭去,喜欢嗅她身上香甜的乳香味,也喜欢跟在她的身后在厨房进进出出。再说,还有哥哥呢。小迪的哥哥小江,白晰的皮肤,大而黑亮的眼睛,毛茸茸的睫毛。人们都说,小江像个女孩子,而且,他比小迪还漂亮呢。不过,小江从不为此而娇纵,他很疼爱妹妹。妈妈也对两个孩子一视同仁,从不偏袒。

  小迪低下头,大步向母亲的房间跑去,她的拖鞋被甩了出去,脚踏在地面上,凉凉的。她大步踏进母亲的房间,拉亮了电灯——

  昏黄温暖的灯光弥漫了一室,小迪看见母亲了,她躺在床上,怀里紧紧搂着哥哥,脸上漾着一丝幸福的微笑。哥哥也伸出小手,紧紧地抱着她。

  “妈妈,我终于见到你了。”

  小迪脚下一软,晕了过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