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的四种格局
慈怀君说
他,前半生不幸被同窗好友陷害,无法行走,面目被毁。他靠装疯卖傻活了下来,又想尽办法才逃回自己的国家。
后半生,他辅佐大将田忌用计谋赢得了两场战争的胜利,一雪前仇,同时也将自己的国家推上了强国地位。
他就是战国时期齐国著名军事家孙膑。他除了我们熟知的“田忌赛马”的故事以外,还有很多触动人心的东西。
点击上方即可收听念念不忘朗诵
抱朴守拙,行稳致远
孙膑是《孙子兵法》的著作者孙武的后人。
孙膑年轻的时候,跟庞涓一起拜师鬼谷子门下学习,两人建立了不错的同窗情谊。
三年后,庞涓认为本事已经足够,便独自离开去寻觅赏识他的人。
庞涓来到魏国,经过几年的努力渐渐得到重用,成为了魏国的大将。他想到了曾经的好友孙膑,并写信邀请他来魏国共同效力。
此时的孙斌接到这封信当然很高兴。他很快来到魏国,找到庞涓,两个惜时的同窗好友再次相见,分外高兴。
两个人畅快地聊着,孙膑自然对同窗毫不避讳,把自己多年学习的心得体会、看法见解和盘托出。
可孙膑丝毫不曾想到,庞涓跟他交谈后,认为他的才能太出众,如果继续留下来,可能会在某一天取代自己。
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与人交往最忌过分轻视他人,或是一味相信他人,
于是,庞涓设计将孙膑关进大牢,又唆使人把他膝盖骨削掉,同时还在他的脸上刻下象征罪犯的字样。(这也是孙膑名字的来源)
起初,孙膑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庞涓的阴谋。他求助庞涓,庞涓将他安放在自己的府中,只为套出他从老师那里得到的真传。
而孙膑慢慢得知了真相,他开始装疯卖傻。
之后,齐国的使者来到魏国,孙膑设法见到了他,说出自己被迫害的事情,请求他带自己回国。
使者很同情他,也被他的才能所打动,帮助孙膑回到了齐国。
一个人总要经历最初时候的单纯,被伤害或打击后,才会明白懂得保护自己也是一门功课。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免费美文
不改真心,借力成事
再一次回到齐国,孙膑跟随在齐国贵族将领田忌身边。
田忌非常赏识孙膑的才能,但也不能贸然将他推荐给齐威王,因为孙膑当时只能算一个逃犯。
为了让齐威王注意到自己,孙膑帮助田忌在赛马比赛中用计谋赢得了胜利,这就是人们熟知的“田忌赛马”的故事。
从此,孙膑被齐威王重用,而田忌也更加信赖他。
公元前354年,战国时期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乱爆发,先是赵国进攻了魏国的盟国卫国,
夺取了两个地方,这让当时的第一大国魏国非常不满,开始攻打赵国的首都邯郸。
魏国攻打邯郸的将领正好是庞涓,庞涓仗着国强兵富,气势汹汹,一直紧咬赵国不放。
赵国无奈向楚国和齐国求助。
楚国派出兵马来到魏国边境攻打,想以此给魏国施加压力,但起不了真正的作用。
齐威王害怕魏国一旦吞并赵国会对自己造成极大的威胁,决定帮助赵国,他去请教孙膑,孙膑回答:
“臣乃刑余之人,而使主兵,显齐国别无人才,为敌者所笑,亦为我军士卒所笑,威令不行也。请以田忌为将。”
吃过亏的孙膑这一次学会了隐藏锋芒,请求让田忌为将领,他只在幕后。
这一战,孙膑指挥田忌采用了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的战术。
首先派出2万人专门攻打魏国实力雄厚的平陵,这里人口众多,是兵家要地。
齐国的进攻果然引起了魏国的注意,他们集齐人马很快将齐国的区区两万人马打败。
这边刚吃了败仗,孙膑建议田忌立即率领轻装部队,直捣魏国的首都大梁,以此激怒庞涓回兵救援。
田忌最初很是困惑,明明刚打了败仗,却又要派出轻兵攻打魏国首都,这简直是自投罗网。
孙膑这才把心中的计划告知田忌。
轻兵部队只是一个幌子,真实的目的是引诱庞涓回援,并在他回城的路上设下重兵埋伏,以此击败庞涓的部队。
果然,庞涓很快率领轻装急行军赶回大梁,平陵一战齐国大败让庞涓认为齐国的将领根本不懂战术。
就这样,孙膑率领的主力部队在桂陵将庞涓擒获。这一战,齐国大胜。
从被人轻视嘲笑到人人敬仰信任,庞涓用他的聪明才智和等待觅得了一线生机。
正如孙膑说的:“进,路也;退,路也;左,路也;右,路也。”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免费美文
顺应时势,尽力而为
当庞涓落在孙膑手中,许多人以为孙膑一定会杀掉他以解心头之恨。
可最后,孙膑将庞涓放了回去。
一方面因为战国初期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战争中不能杀掉对方的将领。另一方面,或许也是孙膑愿意给他一个机会。
正如他说的那句话:“有所有余,有所不足,形势是也。”
人生的转折使孙膑学会了顺应时势,尽力而为,不强求不计较。
12年后,魏国经过休养生息,国力恢复强盛,又一次进攻韩国,韩国派使者向齐国求助。
这一次,孙膑又采用了声东击西的策略。
他让田忌率兵攻打魏国首都大梁,庞涓自然火急火燎赶回去救援。但此时,齐国士兵已经向西北转移。
而庞涓自持魏国军队勇猛,对齐国丝毫不放在心上,率领十万大军一路追击齐军。
而孙膑早已料到庞涓不会放过齐军,同时,为了让对方的追击更加深入而坚定,
他命令行军做饭的灶每天依次减少,第一天埋设10万人做饭的灶,第二天减为5万个,第三天减为3万个。
庞涓果然再次上当,他查看了情况后非常高兴,直言说,“我知道齐军怯懦,但我们进入魏国境内才三天,齐国士兵就已逃跑了一大半。”
于是,庞涓命令步兵留下,只带上精锐骑兵昼夜兼程继续追击。
这一边,孙膑早已带领部队来到马陵这个地方,这里地势狭窄,沟壑纵深,孙膑决定在此设下埋伏。
先派几百侦察兵分开在马陵五公里之外,有的从上注视,有的从下观察,并通过挥旗和敲鼓传递信息。
同时,在一片开阔地带,孙膑命令将四周的树木全部伐倒,独留一颗树在中间,
并将那颗树的树皮剥掉一大片,他亲自在上面刻上几个字:“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一切都如孙膑所料,庞涓的部队将于天黑时候到达马陵,而通过侦察得到的消息,证实了情况。
天黑时分,庞涓来到这里,他看见一颗孤零零的树,好像写着字,他打亮火把想查看。
谁知孙膑早已约定,一旦燃起火光就是放箭的信号。
霎时间,四面八方飞来无数支箭,魏军顿时大乱,很快便全军覆没。
最后时刻,庞涓自刎于树下。
马陵一战使魏国军力大衰,齐军震慑了诸侯列国,从此走向霸主地位。
对于孙膑来说,帮助祖国从弱国走向强国,同时又了结私仇,不可不算功德圆满。
点击图片发现更多免费美文
放下名利,回归本心
晚年的孙膑辞去职位,回归故里,专心著书立说,将自己在军事谋略上的心得体会倾注在那本《孙膑兵法》上。
齐王一直感谢他为国家做的贡献,多次派使者去探望他,并在他的花园旁边修筑了一栋供使者来往歇息的驿馆。
孙膑去世后,葬于驿馆前方。来悼念他的人越来越多,后来这里便形成了一座驿城。
后世人对于孙膑的尊敬和崇拜与日俱增,唐建中时期,将古代六十四名名将设庙享尊,其中就有孙膑。北宋依照惯例也一直将孙膑设庙供养。
回顾孙膑这一生,遭人陷害与功成名就之间本来没有联系,但他如果不受此磨难,
或许他在军事谋略上就不会有狠的一面,也很难取得卓越的成效。
人生正是在各种经历与遭遇中,练就了心境,磨砺了心志,由此奠定了成大事的基本功。
正如古人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所以,无论经历什么,哪怕困难与伤痛比想象中更强大,但你要相信,只要你不被打倒,
终有一天,这些会让你变得更厉害,也会帮助你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注:配图来自摄图网
*作者:梁小小。本文首发慈怀读书会(),因书明理,以慈怀道,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
人生因为看见而相信,
在这里看见千百种活法。
总有一个人会点亮你的人生。
点击阅读原文进慈怀福利群,享受群内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