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教育何为?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教育何为?读后感1000字

2021-02-26 03:34:5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教育何为?读后感1000字

  《教育何为?》是一本由尼采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新经典.琥珀工作室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2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教育何为?》精选点评:

  ●非常优秀的作品,令人着迷的意识流。

  ●“我该如何怀着希望与之斗争,我怎么有勇气作为一个势单力孤的教师出场”

  ●我爱周国平的散文,对尼采天生敬畏!

  ●尼采时代的教育问题我们现在仍需面对。只是尼采心里的天才究竟是什么样子?

  ●其实对尼采27岁的这番演讲是失望的,我能理解他为什么最终不想发表和出版,一声叹息。形式挑错了,用那么多文学和对话只想参照苏格拉底吗?其实是浪费简洁。二来明显更擅长的主题是文学、天才,但是让教育的帽子罩得不伦不类,尼采不太擅长这个大主题。还有没有他一贯的金句,和闪光的思想。都是平庸的评价。

  ●今天的马克思刚好讲完尼采的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本书对德国教育的批评很犀利,放在今天当下更是刺耳。

  ●尼采借书中那位年轻教师之口向老哲学家诉苦:“现在,请您告诉我,我的杰出的大师,到处都在逆一切真正的教育努力而行,我该如何怀着希望与之斗争,我怎么有勇气作为一个势单力孤的教师出场,既然我清楚地知道,每一颗刚播下的真教育的种子马上就会被伪教育的碾子无情地压碎?”

  ●任何一种学校教育,只要在其历程的终点把一个职位或一种谋生方式作为前景,就绝不是真正的教育。 真正的教育也就是一种以心灵的精选为支撑的高贵的教育。 天才的真正来源并不在教育之中,他仿佛只具有一种形而上的来源,一个形而上的故乡。 天才的种子来自大自然本身。 我们的目标不可能是多数人的教育,而只能是少数特选的,为伟大持久的作品而准备的人的教育。 公正的后代在评价一国之民的整个教育状况时,将完完全全根据一个时代的那些特立独行的伟大英雄,根据他们被认知、支持、尊敬或者被埋没、虐待、毁灭的方式,唯有他们的声音将流传下去。 归根到底,天才是教育的目标。 对大学生的教育要用三个尺度来衡量,第一是他对哲学的需要,第二是他在艺术方面的本能,第三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那是一切文化的具体化的绝对命运。

  ●它们或者变成了一种可疑文化的保管所,这种文化出于刻骨的仇恨拒斥一种真正的教育,亦即一种以心灵的精选为支撑的高贵的教育;它们或者在培植一种烦琐、枯燥、无论如何离教育甚远的博学,其价值也许在于至少可以使人对那种成问题的文化闭目塞听。

  ●在教育方面,我们还是落后的,还要多学习呀。

  《教育何为?》读后感(一):读书分享《教育何为》

  尼采对我来说是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在初中时看网络小说,蔡骏的《地狱的第十九层》,里面提到了尼采和墨索里尼思想,并且给他们神秘的描述,留给我长久的印象。这算是我看的第一本哲学书,比较难读,读完了也不太理解。大意是教育正在走向毁灭,现存的学校教育是伪教育,因为一切以就业和生存为目的的教育都不是教育,是生存斗争的说明书。他提到的真正的教育我不是很理解,但他提到的教育范围盲目扩大化,和教育意义在学术分工,政府服务中缩小,这个是我感受也认同的。教育的意义应当是更高远,帮助人们追求更远大的幸福的,如果没有看到这一点的引路人,所有学校教育出的都只是在流水线上工作的社会工具。这本书我读的比较久,也比较吃力,但收获也大,对我这样的教育从业者来说书里有很多新的观点引导我去思考,并且引起了我对哲学的兴趣,买了几本相关的新书,后面可能会再读,看是否能有新的理解。

  《教育何为?》读后感(二):尼采:德国教育的唐吉诃德

  感谢周国平老师,有了他的导读,能更好理解尼采对教育的看法。好的哲学家对事物总能做出一定预判,尼采在他那个新闻刚刚发展的年代就敏锐感知到了教育的其中一种困境。整本书尤其是第二部分,一直感受着尼采的愤怒。

  1 真教育机构与真教育 尼采心中什么才是“真教育机构”?我想大概古希腊罗马的学园或者吕克昂能算得上。 尼采相当反对国家对教育的宏观掌控,甚至持反感鄙夷的态度,私以为尼采这一看法过于理想化,他给出的药方(学校教育的变革)甚至有矛盾之处。不过本书给我的启发不在于对学校教育的探讨。

  尼采认为,在现有情况下如何通往“真教育”?“一切教育开始于反对所有现在被赞为大学自由的那些东西,开始于服从,开始于遵守秩序,开始于训练,开始于愿意服务。” 这段话点出了尼采对“真教育”的见解,个人认为适用于“自我教育”即“终身教育”,可做为自我教育的准则和修养。

2 大众传媒对教育、对个体的影响 不得不为尼采的洞察拍案叫绝。 最近看文章探讨抖音快手等视频传媒对个体的影响,自媒体的出现极大扩展了新闻的数量级,却更加降低了“专业度”,对于接收信息的我们,“碎片化信息”已不必赘述;可如果作为传播者,我们都是“盗猎者”身份,在网络场域掠取有用或有快感的东西进行加工上传,这种方式对于道德,教育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教育何为?》读后感(三):主要观点

  他宣布:这本书是为“安静的读者”写的,也就是为那少数人,他们“尚未被卷进我们这个飞速转动的时代的令人眩晕的匆忙之中,尚未被它的轮子碾碎并因此感到一种为偶像献身的满足”。

  在后来的著作中,尼采也有不少涉及教育的言论,但这部青年之作是他唯一的一部谈教育的专著,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

  尼采提出的根本问题是:教育有无超出职业培训之上的更高使命?仅以职业培训为目标的教育还是不是真正的教育?在教育日趋功利化的今天,这个问题更加尖锐地摆在了人们面前。

  人们千万不可公开泄露真正教育成了的人数与庞大的教育机构之间的这种可笑的不相称;这里隐藏着教育的真正秘密,即无数的人表面上似乎是在为了自己受教育,实际上是在为了使少数人受教育成为可能而替教育事业工作。”

  如果你们想引导一个青年走上正确教育的小道,就当心别去妨碍他与自然结成朴素、信任、私密般的关系:森林、岩石、波浪、猛禽、孤单的花朵、蝴蝶、草地、山坡都必定在用自己的语言对他说话。

  尼采极其重视语言训练尤其母语训练——也就是中学里的语文课——在人文教育中的地位,认为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良好的母语训练是“一切后续教育工作”的“自然的、丰产的土壤”。教师应当使学生从少年时代起就严肃地对待母语,“对语言感到敬畏”,最好还“对语言产生高贵的热情”。

  如何进行语言训练?不外乎阅读和写作。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母语经典作家,一定要极其认真,“必须一行一行指给学生看,如果一个人心中有正确的艺术感觉,完全理解面前所写下的一切,会如何谨慎严格地对待每一个词的用法”。

  尼采对德国教育机构的现状深感悲哀,渴望改变,但显然信心不足。一个要命的障碍是教师的素质太差。

  尤其是数量众多的虽然资质平庸但良知犹存的教师,他们本来就与古典文化无缘,缺乏从事真教育的才能。

  《教育何为?》读后感(四):不为教育,为什么?不敢说。

  钱理群说,大学培养了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对这句话不置可否。

  但现代社会功利化教育已然深得人心。我小时候总会听到有小孩被父母教说这样的话:“我长大之后要考大学,考上大学赚大钱,赚了大钱买车买房买飞机。”这伶牙俐齿的小嘴真叫人不寒而栗。

  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每过一段时间都会被学校强制安排应聘,我不知道企业和学校之间有没有不可告人的勾当。但很明显,某些公司在趁机压榨毕业生。学校有着这样的传言:不就业毕不了业。不知是真是假,反正为了提升就业率学校已经变得卑鄙无耻了。

  好像,“上学、毕业、工作、结婚、生子、工作、养老”成了一个人一生理所当然的一切。好像人活着就是为了走这条被好多人走过的路然后死去。我对此感到愤怒。我的这些不以为然促使我阅读了尼采这本《教育何为?》

  正中靶心。尼采和我的观点如出一辙。他说:“你们不要混淆两类事情。为了生存,为了进行生存斗争,人必须多多学习;可是,他作为个体为这个目的所学所做的一切仍与教育毫不相干。相反,唯有在一个超越于这个窘迫、必需、生存斗争世界的大气层里,教育才开始。”

  “任何一种学校教育,只要在其历程的终点把一个职位或一种谋生方式树为前景,就绝不是真正的教育”,而只是一份指导人们进行生存斗争的“说明书”。”

  是的,如果教育的目的仅仅在谋生层面,或者说某些国家的教育连生都谋不了,那它还有什么资格被称作教育?他或许仅仅是某种机器的附件,它在统合整个可利用的资源,维护整个机器的运转。

  尼采说:“只要国家掌握着对大学的监护权,所谓‘大学的自由’就只是一个假象。”当然,这在某些国家又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没有商榷的余地。

  当时,尼采作为古典语文学教授,他认为“真正的人文教育是从语言训练开始的,包括认真阅读经典作家和严格从事写作练习,其目标是养成正确的艺术感觉,从而对报刊语言产生生理上的恶心。母语经典作家是古典教育必不可少的入门向导。”也就说钻研古典著作才是尼采所谓的人文教育的开端。这一观点对我们现代大学仍有借鉴意义。

  尼采说“这本书是为少数人写的,作者用它来寻找散落在各处的超越于时代骚动的人。”但愿看到这本书的所有人能思考我们时代的教育,它不仅是国家的事,而且是我们每个人的事。

  《教育何为?》读后感(五):何为教育?教育何为?

  

上一次读尼采,还是高中的时候吧,上个世纪末的光景,记得有一次作文,我原原本本、不带双引号的抄了一大段,交上去后被语文老师单独叫到办公室聊了好一会儿。语文老师叫王克春,是位刚从师大毕业没多久的文艺小姐姐,她的形象总让我想起林黛玉。我和她坐在办公桌的一侧,窗明几净,我坦言那段是抄的,她并没有责备我,显然,她不在意这个,只是想要和我聊聊共同的感动,我还记得她眼里的光芒,在我心里,他的名字和尼采的名字系了个结。我高中毕业后就再没有见过她,十多年前,她因乳腺癌去世了,而我这些年每每读到林黛玉,或者尼采,总会想起她。

儿子八岁,昨天刚开了二年级结业云端会议,在这两年的公立义务教育中,我时常问自己,家庭教育,到底什么才是应该做的?我们对事物的重要性排序是什么?临摹榜样和独立意识二者有没有冲突?我一共接受了22年的学校教育,我得到了什么?为什么我在离开学校的多年后,在经历生活的种种考验后,会不由的怀疑,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时代的标准是什么?个体的标准又是什么?我的思考有没有意义?人生有没有意义?我们的生命有没有目的?……

关于教育,我有太多的疑问了。而我们面对的学校教育,又简单单纯的毋庸置疑。记得幼儿园毕业后,儿子曾问我,“妈妈,为什么一定要上学?”我想了想,回答不上来,第二次经历学校教育(第一次我是学生,第二次我是学生家长),我明白了,学校就是一个提供知识的地方,而我们花费大量时间学习的知识,并不一定会在后半段的生活中运用,现代教育的这条路,让我们大部分人可以拿到一张通行证,又或者,让我们可以选择一个耐以生存的方式。归结起来,我告诉孩子,学习是一种探索,让你尝试很多可能性,然后选择一条自己喜欢的路去走,当然,中途你也可以更换路线,那取决于你是否还在学习。这么说,并没有解释为什么要上学,因为上学和学习本质上是两码事。

当我们自己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时,很容易迷茫,迷茫代表你的思考还没有停歇,真正的懒惰是随波逐流,我并不是说这样有什么不好,毕竟,列队搬树叶的蚂蚁也不见得有什么烦恼。关于竞争,关于欲望,成年人的法则投射到教育孩子这件事上,焦虑就产生了,如果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一代代人周而复始的去感受生存压力和危机感,任凭生活的车轮旋转碾压,我们相对于食不果腹、衣不覆体的原始人又有什么不同?哪怕我们周围充斥着现代科技创造的各类物品,教育在这辆飞驰的车上,起了什么作用?是推动马车换成跑车了吗?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坐车呢?我们到底要去往那里?

尼采推崇的教育一是哲学,二是艺术,三是古典的人文精神,第三点可以和一二合并,因为他提到的古希腊的人文精神,追求的就是哲学和艺术。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对应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老子、孔子、孟子,西方哲学起源和东方诸子百家在同一个时代爆发,时隔两千年后的人们还在共同缅怀,放任时间的长河,两千年一瞬间,尼采的教育六讲收笔在第五讲,没有答案;一百多年后的我们因同样的问题烦恼,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