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这样想,你才不焦虑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这样想,你才不焦虑读后感锦集

2021-02-28 02:58: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这样想,你才不焦虑读后感锦集

  《这样想,你才不焦虑》是一本由[美] 亚伦·T.贝克 / [加] 大卫·A.克拉克著作,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3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样想,你才不焦虑》精选点评:

  ●对于焦虑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其实只要肯于尝试和改变,有些事并不是那么难解决。

  ●还是焦虑

  ●内容挺好的,但是排版感觉乱了

  ●跟《子弹笔记》一起读,感觉有控制感的生活其实是最能消除过度地焦虑忧虑与恐惧的。

  ●因武志红的推荐,硬生生看完,铁口直断的所谓定义和1、2、3。心理问题能如此解决,就不会存在如此多浑水摸鱼的骗子,使人因需求而不断上当,走进更复杂的迷宫

  ●不行

  《这样想,你才不焦虑》读后感(一):关于焦虑,那些你要了解的事!

  说起现代人的一些不好的症状,我首先想到的是拖延症,还有就是焦虑。当然这两者之间也有些关联,那就是因为焦虑,所以拖延,从而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其实在生活中,除了工作上的一些任务,还有就是生活上的一地鸡毛,有时候有些焦虑和逃避那是很正常的。但与其把要焦虑的事情放在哪里,不如想办法去解决。最近在读《这样想,你才不焦虑》这本书,对于焦虑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这样想你,才不焦虑》的作者有两位,分别是: 亚伦T.贝克博士,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与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共同创立了认知心理疗法。现在这一疗法已被美国精神病学协会、美国心理学会和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推荐为治疗焦虑症的首选疗法之一。 大卫:A.克拉克博士,加拿大新布朗斯维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加拿大心理学协会成员和认知疗法学院的创始研究员,是认知行为疗法领域的权威。他拥有25年的私人执业经验,在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方面得到广泛的认可。 在读完《这样想,你才不焦虑》后,认识了这3种焦虑症,第一种是广泛性焦虑症,也就是胡思乱想,性格比较脆弱和悲观。比如担心明天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之类。其实有这种焦虑的,我个人建议不妨找些事情来做,来转移一下注意力,来填充一些空闲的时间,或者给自己一些很好的暗示:比如明天的生活会很顺利之类的。 第二种焦虑是急性焦虑,也就是因为压力过大,而没有及时得到解决和缓解。而让焦虑一直跟着自己。我个人建议,在焦虑来临的时候,用适当的娱乐活动来放松自己,不要让自己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这样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没有好处。 还有一种焦虑症,那就是很常见的社交恐惧症 其实现在网络和社交软件的发达,很多人都习惯在网上和陌生人聊天或者吐露心事,或者对方的言论自己不喜欢就删掉,首先我觉得这个习惯不太好。但是过多的网上聊天,使得人们越来越不喜欢和社会中真实的人相处。 或者有些人胆子小或者太内向,不喜欢和别人接触,到一个人说话就脸红,或者说话不利索,不知道如何表达,慢慢的就觉得生活孤独和无聊。其实之所以有社交恐惧症,就是害怕拒绝,或者对方不了解自己,而使自己苦恼。 其实这些焦虑都是有解决方法的,那就是变得勇敢和乐观一些,给自己一个计划,每天拿出半小时总结自己的一天,试着和别人打招呼和说话,慢慢的适应自己的生活,经常出去走走,或者多参加活动,比如喜欢运动的就去健身房,喜欢看书的就去图书馆。哪怕是自己去菜市场买个菜,多和菜市场老板聊几句也是可以的,只要自己有勇气,慢慢的迈出一小步,慢慢的就会走出焦虑的阴霾。

  《这样想,你才不焦虑》读后感(二):无焦虑,才是真的一身轻

  甄嬛传中华妃凉凉有一句流传甚广的台词-你试过从天黑等到天亮的滋味吗?我想说,或者很多人都想说,我们真的试过,不过你是等皇上,而我们是被焦虑压到失眠!

  如今的社会,导致一系列身心不畅的焦虑如今已不仅仅来源于工作,在远离工作之外的生活中,焦虑同样存在。我就有切身体会,星期天只要手机铃声一响,我的心脏顿时一缩,真的是连休息都摆脱不了焦虑。作者亚伦·T.贝克博士和大卫·A.克拉克博士身为国际权威心理学专家,再加上武志红老师的主编与导读,术业有专攻,帮助读者从心理源头摆脱焦虑,更“身心健康”地生活。

  首先,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最开始《这样想,你才不焦虑》将篇幅留给了介绍各种各样的焦虑。不要认为你都知道,其实你的知道并没有扎根你的心中。对于我来讲,读完后我认为自己必须坚定地明确,工作是工作,休闲是休闲,带着工作进入休闲,不是敬业,是自掘坟墓!一个连休闲都没办法全心享受的人,是没办法享受工作的乐趣的,人活在世上,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为了享受快乐的生活。切莫累垮了身体,换来一堆这辈子也用不到的纸片。

  我认为书中提到的治疗需要计划性很关键,我现在就培养了一个习惯,并决定坚持下去。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将自己所有的感受和想法通通写下来,平时无法宣之于口的负能量如实表达出来,我发现,这不仅是宣泄,也是整理。在脑子里是一团麻,写出来,一点点分解梳理思考,真的感觉困难不像是一开始那么庞大了,这是我的切身体会。

  其实,我认为在书里,作者最中心的思想通俗点说就是,该干时好好干,该玩时轻松玩。这就需要你在工作中拒绝外界的干扰,按照自己的计划与时间安排去完成任务,最大限度地让工作远离放假的短暂时光,不要再拖延了,很多时候,焦虑真的是我们自作自受。还有,锻炼身体很重要,与知心好友的交往也很重要,我们要从现在起好好审视工作与生活,哪些重要,哪些该扔掉,整理好行囊,更好地上路。

  等看完书,并将一系列从书中掌握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还有书中很多与读者互动的焦虑记录档案也要尝试着去做,我想,一定会有新的变化,更加光明的改变!重要的是,不要再讨厌焦虑的自己,不要再害怕焦虑,逃避是没有用的,鸡蛋,要自内打破!

  《这样想,你才不焦虑》读后感(三):别焦虑

  看着像是一个鸡汤文,但是看到武志红这个名字,你应该想到这肯定不是简单的鸡汤文,心理学内容是一定实打实的出现在书中,无论是对于有焦虑现状想要解决的人群,还是对心理学有兴趣的同学,还是已经在心理学路上研究的学者,都可以开卷有益,这应该是一本干货。

  这样的内容,应该只在心理咨询师教科书上才看到,比较贴近。对于焦虑,是一个比较熟悉的名词了,以往会觉得这只是简单的一种状态,就是一个形容词,形容当下的感觉,但越来越多的焦虑人群出现后,越来越多的焦虑症状出现后,越来越大的影响出现后,我们不能够再将焦虑看做简单的事情了,我们必须足够的重视起来,仔细发现我们或是我们的身边,有没有深受焦虑困扰的人,然后告诉他们,要注意,要解决,这里是有办法的,有理论支持的,来看吧!

  归结自身,感觉自己是有些焦虑因子存在的,当要面对考试或是在公众场合发言之类,我都会感觉心跳紊乱,无法平静下来,烦躁,失眠,不停的去想,去准备一些能够说在台面上的话,甚至提前背诵。书中告诉我,需要找到原因,找到担心的问题,如果出现问题将会出现的结果。但是我感觉自己面临的状况算不得焦虑,或者说算不得严重,我不会一直这样,只有事情结束,我就会恢复平常。也会有杞人忧天的时候,害怕天灾人祸,但有时理智也会告诉自己不要自己吓自己,就比如此刻,我就在逃避我存在焦虑的事实,我告诉自己自己是正常的,自己不是一个焦虑患者,所以不需要学习书上的内容,这应该是很明显的逃避了,就像为了逃避公开表演的场合,我会提前告诉领导,我不是一个擅长表现的人,以后有类似的场合不要叫上我。瞧,很显然。

  书中主要讲的是认知疗法,就是从心理上改变,赶走焦虑的想法,这也是需要时间和训练的,个人一个比较有经验的办法就是“时间”,当时间经过,你也会经历很多,以前没有过的经验导致了你的一些恐惧,但当你了解了之后,这恐惧便没了,因为你已了解了它,了解了它并不可怕,所以在经历了时间过后,我已经克服了一些曾不甚了解的焦虑,经历过一些事情,你会发现事情即使发生了,也不会对你有太大或太严重的影响,你仍如常的生活。还要捕捉恐惧,因为焦虑一定有原因,你会有一个恐惧的点,因为害怕,因为出现的是灾难性想法,要练习去克服,去收集证据,收集不会产生不良后果的证据,用这些证据说服自己,后果不会如想象的可怕,我们完全有能力面对现实,或许适当的忧虑还能够对我们有帮助。比如考试的时候,忧虑可以代替散漫,一定的紧张性能够促进我们更好的完成任务,适度比较重要,如果超过了能够接受的范围,我们需要小心,若无伤大雅,我们也无需战战兢兢。

  找现象,找原因,找方法。这本书会帮助你。

  《这样想,你才不焦虑》读后感(四):走出焦虑

  现代人非常注重健康,一直关注养生,保护身体健康,但是很多人往往忽视了心理和精神健康。焦虑症现在也和抑郁一样,成为最常见的心里疾病。在百度词条中,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可分为慢性焦虑和急性焦虑两种形式。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如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及运动性不安。

  在这个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复杂多样的时代,竞争异常激烈。压力覆盖在每个年龄层,在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学生压力大,怕成绩不好;工薪阶层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复杂,还要时刻照顾领导的情绪;有车的怕堵车,没车的怕挤不上地铁等等。在生活中难免会碰到一些棘手的事情,当面对这些的时候我们也难免会出现心情烦躁,甚至焦虑。而一旦产生了这样的情绪,会给我们做决定造成影响。感觉这个社会,都进入一个容易焦虑的状态。每个人都清楚的认识到焦虑是负面能量,是不好的情绪,也想尽量避免出现焦虑的情绪,但是往往没有好的方法。

  幸好《这样想,你才不焦虑》这本书可以给你带来帮助。这本书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伦·T.贝克博士和加拿大心理学教授大卫·A.克拉克博士两位大神级别的心理学权威联合编著,他们二个在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方面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主编和导读更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资深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老师。武志红老师对书中的内容进行了非常接地气的精彩诠释,让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

  书中花了一些篇幅,纠正大家的一个误区,让大家对焦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焦虑其实并不可怕,它只是我们和压力做斗争、在适应环境时所产生的基本情绪。适度的焦虑其实有它积极的意义,它可以使我们对压力有更深刻的理解,适当提高大脑的反应速度,不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但要是过度焦虑,就会影响正常生活。

  说实话,很多时候焦虑都是自找的,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无药可解。大部分都是只是由于自己紧张,然后给了自己错误的心理暗示,钻进牛角尖,然后就走不出来了。这一点深刻的指出了,让我们焦虑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认知。所以认知疗法也是对付焦虑的良方,多关注当下,不去胡思乱想,学会冷静的去直面你的恐惧,适当地发泄一下,或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才能战胜恐慌。

  焦虑并不可怕,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书中也介绍了很多方法。但是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没有统一的良方,我觉得最好是不要逃避焦虑,反而接纳焦虑作为你的一部分,不断的尝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愿大家能走出焦虑,活出快意人生。

  《这样想,你才不焦虑》读后感(五):抗击焦虑,有此书足矣

  说起认知疗法,我们并不陌生。由于我们注定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所以在这个残缺的社会中,总会遇见不尽如人意的事情,于是林林总总的心理问题就出现了,所谓一物降一物,那么认知疗法对于治疗我们的焦虑有着独到的功效。 书中列举的那些焦虑事件,不仅经历过,而且不止一次的经历,比如考试,我们总害怕老师出偏题难题,让我们十足的准备打了折,或者在父母的期望下,对好成绩的溻望越来越强,那些课外补课的行为可以从这类心理上找到差距,与过去不同,学得差的同学才补课,现在呢不管你学得好学得不好都一股脑地去补课,无论补得进去补不进去,总之补课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环节。也许是老师不在课堂好好教,究其原因是教育者的不尽责不认真,但细想也不是,哪位老师愿意将自己比作红烛一次又一次地燃烧,而使自己也如同软禁起来没有半点时间与空间。按理说,作为矛盾的双方,师生都需要心理治疗,都有着说不清、道不白的焦虑。 认识你自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即使是你的亲生父母,也不可能洞察你的内心,陪伴着你成长的每分每秒,但为什么心理医生可以短时间内就可以揭开神秘的面纱,一方面是见多识广,另一方面是你尚且可救,你并不依赖于心理医生而存活,但是有了心理医生,你就会觉得自己是有生机、有希望的一类人,更具体地说,心理医生因为你的焦虑而存活! 人总会做最好的希望、最坏的打算,这可能是千古以来最难以解释的人性,尽管书中用了不同的逻辑与文字去追根溯源,但是总有点隔靴搔痒的感觉,毕竟你不是当事人,你只能通过旁敲侧击的方法无限地接近真相。对于心理学是这样,对于其它科学也是这样,不信你看所有的学科所得到的结论都是有一定条件的,正如水在常温下是液体,但并不排斥其成为气体或固体。 我们在治疗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心理安慰,表面上是受益的,但是却从更深的层次加剧了你的恐慌,这一点在中年人身上体现得更加直接,上有老、下有小,真的死不起了,一大家人都等得你去养育啊!可是,这个社会本质上奉行的是丛林法则,并不是你的努力都能化作理想的成果,更多的是你没有一个好的平台,或者即使有了好的平台,也没有意识到你当下的心情与这个平台的联系,于是你错将平台当作能力,所以希望越大、失望更甚。 学习心理学,来不得半点虚假。此前读过亚伦贝克的相关著作,但总是浅尝辄止,一则是翻译时的拖泥带水,让自己不得其义,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己没有放空自己,抱着怀疑的态度去观望他的心理活动,但从这本书《这样想,你才不焦虑》才真正了解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原来他不是出售自己的歪理邪说,而是普度那些受到心理困扰的人,从亚健康走向健康,成为这个社会新鲜的、活跃的细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