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性格中的蜜与毒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性格中的蜜与毒读后感锦集

2021-03-02 01:15: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性格中的蜜与毒读后感锦集

  《性格中的蜜与毒》是一本由(日)加藤谛三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性格中的蜜与毒》精选点评:

  ●详细讨论了神经症人格的应对之道~~~~~~

  ●观点还凑合,但是不知道是翻译还是原作本身的问题,每一篇都是车轱辘话太多,而且语言既不口语化也不书面化,不符合阅读习惯。

  ●这本书不武断、不玄乎,着眼于性格之毒,比如,为何自卑的人自愿为狡猾的人利用,都有一番独到的分析。不鸡汤、不灌水,值得一读。

  ●日本人写东西真的很没有条理性

  ●全书围绕神经症的行为特点详细描述,是会让人感觉到作者的专业性,但是只是客观描述这类人对自己和家人、朋友、同事会带来什么伤害,并没有提到缓解的办法,这是读完全书感到缺少的地方。

  ●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

  ●翻译不行

  ●我觉得挺适合自己的,我就是有些神经质的人,也不想否定了,会变好的。

  ●有启发,不过总觉得整体结构有点乱

  ●分析得不错,整本书都围绕着因儿时撒娇欲的未满足而造成的各种神经质。晦涩,没有条理

  《性格中的蜜与毒》读后感(一):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这都是对外在世界的观照,我们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很少思考自己内心真正的所需,于是我们的心灵日益荒芜,靠着不断地做着白日梦而延续。《性格中的蜜与毒》源自对内在世界的无限探索,解密你与世界之间的真实联系。 书的封面设计很别致,或许如我们爱看美女一般,一个好的封面能够激发你的阅读兴趣,从封面的底色及其重点强调的两个字“蜜”、“毒”,构成了由点而面的界定。或许,封面并没有给我们太多的信息,只是让我们牢记了其关键词。现实中的我们,总是揣着清楚装糊涂,保持着人与人之间或有或无的防备。 什么是性格中的“蜜”?书中指的是心中有善念,有正能量,在外界的名与利中保持淡定与清醒,那么相对应的“毒”则是指不能自拔,不能从现实中拯救自我,尽管不喜欢现在自我的样子,却苦于没有一个好的方法可以让你忘记烦恼与痛苦。对于后者,涉及到人,这类高等动物的共性,就是安全感的缺乏所带来的欲望的膨胀。前者可以视为人生前进的动力,而后者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压力与阻力,但是正如物理学所告诫我们的,化压力为动力,才能有“加速度”! 我们习惯于让别人评价自己,那些内向的、外向的性格标签,其实并没有别人眼中的那么重要,如果别人愿意与你交往,他会不惜一切代价地向你靠拢,哪怕你冷若冰霜,相对而言如果别人并不愿意与你建立联系,他也不会挖空心思去诋毁你,你永远是你心中的自己,你无须为着别人的评价而狂喜或悲痛。 性格,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后天的环境养成的,你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以其潜移默化的力量改造着你,包括你行走的姿态、饮食的品位等等,但是你却一直以为我“形”我塑,把别人与你不一样的地方细细地揣摩,进而上升为个性,其实物之不齐,本来就是人间的长理,我们没有必要用自己的弱点去比较别人的优点,也无须用自己的长处去掩饰自己的短处。这时候,说自己想不开,那种自嘲式的说教,并不会得到周围人的广泛认可,除非是你的至亲好友。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找准努力的方向,进而博采众人所长为己所用,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

  《性格中的蜜与毒》读后感(二):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这都是对外在世界的观照,我们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很少思考自己内心真正的所需,于是我们的心灵日益荒芜,靠着不断地做着白日梦而延续。《性格中的蜜与毒》源自对内在世界的无限探索,解密你与世界之间的真实联系。 书的封面设计很别致,或许如我们爱看美女一般,一个好的封面能够激发你的阅读兴趣,从封面的底色及其重点强调的两个字“蜜”、“毒”,构成了由点而面的界定。或许,封面并没有给我们太多的信息,只是让我们牢记了其关键词。现实中的我们,总是揣着清楚装糊涂,保持着人与人之间或有或无的防备。 什么是性格中的“蜜”?书中指的是心中有善念,有正能量,在外界的名与利中保持淡定与清醒,那么相对应的“毒”则是指不能自拔,不能从现实中拯救自我,尽管不喜欢现在自我的样子,却苦于没有一个好的方法可以让你忘记烦恼与痛苦。对于后者,涉及到人,这类高等动物的共性,就是安全感的缺乏所带来的欲望的膨胀。前者可以视为人生前进的动力,而后者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压力与阻力,但是正如物理学所告诫我们的,化压力为动力,才能有“加速度”! 我们习惯于让别人评价自己,那些内向的、外向的性格标签,其实并没有别人眼中的那么重要,如果别人愿意与你交往,他会不惜一切代价地向你靠拢,哪怕你冷若冰霜,相对而言如果别人并不愿意与你建立联系,他也不会挖空心思去诋毁你,你永远是你心中的自己,你无须为着别人的评价而狂喜或悲痛。 性格,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后天的环境养成的,你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以其潜移默化的力量改造着你,包括你行走的姿态、饮食的品位等等,但是你却一直以为我“形”我塑,把别人与你不一样的地方细细地揣摩,进而上升为个性,其实物之不齐,本来就是人间的长理,我们没有必要用自己的弱点去比较别人的优点,也无须用自己的长处去掩饰自己的短处。这时候,说自己想不开,那种自嘲式的说教,并不会得到周围人的广泛认可,除非是你的至亲好友。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找准努力的方向,进而博采众人所长为己所用,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

  《性格中的蜜与毒》读后感(三):如果你想改变

  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每天都在一边面对他人,一边面对自己;白天看他人,晚上分析自己。也是在与他人的接触和交流中,慢慢开始发现自己身上一些奇奇怪怪的点,有时候很不理解,自己怎么就成长为这样一个人了呢?一边又不断反思着自己,希望自己的性格更加圆滑更加受到喜欢。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节目,在节目中邀请到的嘉宾是蒋方舟,一位青年作家,蒋方舟讲述了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性格变化,那也是我第一次听说有一种性格叫做讨好型人格。蒋方舟提到在自己七八岁时就要面对一群成年人,她自述不漂亮,讲话不讨喜,但在心中仍然希望有人喜欢。所以她偷偷改变自己,在性格,在讲话,在做事。看到这段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这社会上有这样一种人,也是听说之后我第一反应,我可能就是这样的人?

  我的性格不好,不讨喜,不圆滑,甚至不在乎他人看法,但是作为一个女生,仍然希望自己不是被周围人厌恶,而是被周围喜欢的。我也试着反思自己,改变自己,后来发现这样做是为了让他人开心,反而自己是不开心的,所以便作罢。

  没有看这本书之前的时间,我正在为我不会说话,说话的时间点不对,说话的轻重等问题上觉得自己需要学习。同时希望找到一本教我如何说话,如何说对话的书,也是在这个时候,看到看这本书,这本书的书名《性格中的蜜与毒》让我一下想到自己,觉得比起说话问题,性格中的别扭更为严重,这个蜜和毒这两个字完全适合我自己,我真是一个极其纠结的人。

  说回这本书,首先我对它的结构非常满意,这本书的内容不是在单独讲单个人的性格问题,而是用两人之间,或者说对方相处中的好与坏。全书共分为七章,从如何保持一种良性关系,到如何选择身边人,到不否定自己。每一章的内容都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前后有序连接,更加清楚的让你理解性格这件事。这本书我最喜欢的是最开始和最后的那段话,也就是序言和写在最后。这本书的写在最后,作者讲到写这本书的初衷是帮助那些在人际关系中没有那么好的人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作者是抱着真诚的心,帮助大家解决问题的,而且在文字上做到了不浮夸不鸡汤,非常值得阅读!

  《性格中的蜜与毒》读后感(四):品《性格中的蜜与毒》,了解真正的自己

  从小就梦想着成为一个心理学家,但是高考成绩的不允许,最终还是远离了这个梦想,只能用自己的阅读来完成自己的梦想。或许是这个未完成的心愿一直促使自己去完成,去读一些关于心理的书,就成就了我有这个际遇去阅读这本书。

  每个人都拥有“心灵的癖好”。那是从幼时开始,通过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形成的。或许是好,又或许是坏,但它呈现给我们的就是这个人所被人所知的一方面,甚至是不为人所知的阴暗面,即使再怎么样,这个也是属于我们自己所特有的个性,展示着我们这个人所特有的一切。但是很多人不要说不了解自己的身边人,更是连自己都不甚了解,这可能就是自己从未认真读过一本心理书,未曾仔细的思考一下自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却总是对自己有着过高或过低的追求,这样的人生难以让我们实现自己的愿望,甚至可以说,这样的人生很失败!

  长大后,有很多人充满了不安全感,一旦有问题发生,就会开始自责、伤心,而不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问题。他们对自己没有自信,被自卑感所折磨,却在自己心中的残酷世界中,摇摇欲坠。因为他们只会自己小小的意识中思考这个世界,不断评判自己,人生永远都是黑暗的。一直都是这样看待自己,在看到这本书后才意识到,原来是自己的问题。之前一有什么人际关系的事就埋怨自己,又或者在面对一些自己难以忍受的事,还是选择退让,让自己承受一些自己所不愿接受的一切,委屈自己。现在想想,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一切,当面对一些实在难以接受的事情要敢于去拒绝,说出自己的意愿,或许友情会在那一刻就断绝,但仔细想想,有时候会发现,自己辛辛苦苦维持的那一丝的友情是经不起任何摧残,那还要去辛辛苦苦的维持它干嘛,还不如重新寻找适合自己的那个小伙伴!

  而读过这本书,才真正的明白自己,了解自己,懂得了自己更需要哪些朋友,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委屈自己去符合那些自己所不愿要的要求。

  愿你不要让自己在只有一次的人生里变成一个悲观论者。只有在封闭的内心中打开风孔,才能寻得出路和解药。走出去,而不是自我的封闭,去忍受不必要的忍受,同时也学要会爱自己,用一生去感受属于自己的美好!

  《性格中的蜜与毒》读后感(五):摆脱内心的不安

  书名是《性格中的蜜与毒》,但是所谓“蜜”真的是心理健康、在爱中长大的人才有的东西,大部分人拥有的还是性格的“毒”,而我们对这种毒知之甚少。大部分人都有神经症,这种神经症来自于缺乏安全感和爱意的生长环境。而我们可能要花一生时间去做的疗愈,就是摆脱内心的不安。

  我一直以是个自卑的人,之前总是以为是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直到自己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却依然无法摆脱这种情绪,我才发现,认可自己,其实和你拥有多少东西没有关系,认同自己,学会爱自己,是一种心理健康。

  要疗愈自己首先要认知自己的行为。自我认同感低是很容易被觉察的,但自卑下的隐性自恋不容易被觉察,一边不好意思和别人讲话,一边对他人的行为有预设有要求。这种冲突是内心痛苦的根源,却很难察觉。因为觉得自己只有是完美的样子才值得被爱,所以理想化的自我是独特的,是值得拥有美好的一切的。因为没有办法忍受平凡生活的意义,所以一味的假想自己是美好的。

  因为认为自己才值得最好的一切,所以嫉妒他人。因为不能忍受自己会犯错,所以责备他人来体现自己的优越感;因为不能忍受自己会犯错,所以不断责备自己,换取心理安慰。

  因为不安,所以高敏感。将自己的想法投射到他人的想法,对对方的行为解读出各种含义。过度保护在乎别人的看法,是因为怕自己受伤害。因为不安,害怕犯错,所以不断地追求功利,因为觉得只有功利的包装才能让自己值得被爱。因为不安,所以外化情绪。让自己被他人的情绪和看法所左右。也在他人身上感受到自己的情绪,却缺乏真实的自我认知,很难真正理解自己。

  但是亲爱的,当你理解这些的时候,一定要学会真正的成为自己才能够避免自己受到情绪的伤害。真正的爱自己,在于接受平凡的自己,不过度要求完美,也不执着于讨人喜欢,只能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都希望自己是个特别的人,都希望自己想要活得酷,但是被想要酷的想法绑架,而失去了自己应该享受的人生,才是真正的悲哀。

  不要求完美,也是意识到自己是有缺点的,同时也要让他人了解自己,真诚的沟通。只能这样才能活出自己的坦然,活出自己的颜色,摆脱生活的不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