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李光耀谈治国、管理和人生》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李光耀谈治国、管理和人生》读后感摘抄

2022-03-30 03:36: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李光耀谈治国、管理和人生》读后感摘抄

  《李光耀谈治国、管理和人生》是一本由李光耀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李光耀谈治国、管理和人生》精选点评:

  ●2019BOOK19:比较碎片化,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不是李光耀的价值观,而是本书连劝女博士早点结婚都会单独放进来。有点匪夷所思了。

  ●虽然是语录,但新加坡在治国,人才,教育方便的观点很明确。

  ●谈话录,需要对新加坡历史有所了解能较好理解

  ●完全当成对自己的人生警言来读 十分有效。

  ●摘录,看看警句

  ●李光耀先生的名言集锦,摘抄与关于他的著作里。从政治、管理和人生三个方面出发。内容上单薄,适合快速阅读。有些道理还是很值得感悟的。

  ●190705广外新书淘宝。 190708-190709。

  ●各种摘录,听书完成,不记得哪天听的了。

  ●语录书。不知道李光耀对朴正熙怎么看,我觉得他俩会有共同语言。

  ●看到最后李光耀写给妻子悼念词的时候热泪盈眶。真诚的对待人生,热爱国家热爱家庭的人,真的令人敬佩。热泪盈眶或许是对自己国家缺乏这样一个领导人的可惜感叹吧

  《李光耀谈治国、管理和人生》读后感(一):25/300-2020刷书

  刷书:2020.03.21

  感受:

  1.语录,从李光耀的讲话、回忆录中摘抄出来的;

  2.内容根据不同的维度去分类展示语录,例如管理、人际关系、婚姻等,这是其好处,同时也是坏处;

  3.好处是能看到李光耀对不同话题的态度想法,因为已经分门别类了;坏处是太零碎了散乱了,没有上下文的语境背景;

  4.可以将此书作为线索,因为每句话书里都会附上对应的出处,所以可以找到感兴趣的话题内容后再到源头去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还原李光耀的整个思维脉络及时代背景。

  《李光耀谈治国、管理和人生》读后感(二):一些思考

  《李光耀谈治国、管理和人生》读后感(三):光耀,人如其名

  读的时候,不停拍照,发了三条朋友圈。有同学问我:你这是鸡汤

  不是的。我发,只是因为,很多李光耀践行的,也是我笃信的。因此心有戚戚。

  我一直相当反感“鸡汤”这个词的“被创造”。第一,大家公认为“鸡汤”的,根本不是“鸡汤”——垃圾就是垃圾,写出来浪费别人的生命而已,称其为“鸡汤”,所谓何来?毕竟,鸡汤本身是好东西,它方便好吸收,尤其适用于大病初愈的身体慢慢康复。垃圾既然当不得鸡汤之名,“鸡汤”这个词在这个维度上是无效的。

  第二,纵然能够理解“鸡汤”如何出来的——好事者误以为鸡汤营养高过鸡肉,而最终被证实却是不如鸡肉,这就好比某个计划徒有其表,却不提供实在解决方案,因此人们把那些无关痛痒的漂亮话、缺乏同理心的场面话冠名以“鸡汤”。如此说来,它就是一个符号,是社会命名一整套话语表达和意义的载体罢了。但是,把“鸡汤”挂在嘴边,看到倡导积极心态和指导正念行动的言论就把“鸡汤”当标签一样套上去,这不恰好是中毒颇深、极度庸俗的表现么?倘若摘取文字示之,不冠以作者的大名,这类人定会把叔本华或者尼采也比做鸡汤的。我一直以为,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愿意、也无力践行别人的善意,反而转身对其多加抵损。因此,“鸡汤”这个词在这个维度上,是断断不能随便使用的。

  因为,如此庸俗化使用“鸡汤”的人,说句不好听的,本来连讨论“鸡汤”的资格都没有。

  初到南方,不习惯睡午觉,后面不得不睡——在两广待过的谁都知道午觉的好处。待久了竟然以为午觉这个东西天经地义。后来有了个云南的舍友,就不常睡午觉,我这才回想起来不是全中国人都想睡午觉——小时候在山东不也是无论如何不肯睡午觉的么。(我私心揣度:中医五行倡导的休息时制也未必可以应用到全中国人民身上。)这个例子是想说,纵然善意是绝对的,善意的作用却是相对的,善意并未约定永恒的回响。

  不过,除了我上面说有群人不愿意、也无力践行别人善意而导致善意绝了回响甚至被妖魔化的,恐怕还要再加上一条:有些人不懂得正确分析别人的善意是否适合自己,把善意误解也未可知。

  其实,与其说是成功的路不如说是成功的要素,世界上成功的要素就那么多,不过组合和配方不同而已。善于聆听别人的善意、懂的分析别人的善意与自己是否契合、肯下功夫实践别人的善意(实践善意的模式是Trial-and-Error模式,或者说是“精益模式”,方才是好的额实践,是在前一步懂分析的基础上的实践),三者缺一不可,这样的人,不光不会闲得蛋疼去聚精会神地操心别人整理出来的“鸡汤”,反而会直抵自己所需,如饥似渴地不断从他者的成功经验中吸取能量。

  最后,“道理都懂,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的唯一解释就是行动力不足。李光耀的强人政治,说白了就是行动力政治。什么时候,我一开始说的“李光耀所践行的我笃信”变成了“李光耀践行的我践行”,可能,我才真正上道了呢。

  《李光耀谈治国、管理和人生》读后感(四):《李光耀谈治国、管理和人生》

  

1、你得做出很困难、让人很不开心、很不受欢迎的决定,还要笑着跟人民解释,最后更要向他们指出:看,事情有转机了,有数据为证。这才是执政之道。

2、 “每当我说一些贬低对手的话时,我都有充分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而我的对手都对此心知肚明。”

3、 “一人一票是一种最为困难的治国方式。这样的制度会不时产生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人民有时是反复无常的。他们厌倦了生活稳定、日益改善的日子,可能会因一时冲动为了改变而改变。”

4、不,我们不是在抑制竞争,而是在防止笨蛋进入国会和政府。我们欢迎任何有素质的人,但我们不要笨蛋。他们对国家建设毫无贡献……如果有认真的对手出现,组织一个和我们旗鼓相当的替代政府,我会说‘好’。这样我们就有一个像样的替代选择。可你看看他们都派出一些什么样的候选人。

5、小国必须多交朋友,越多越好,但同时也要捍卫身为独立主权国家的自由。这个公式的两边——尽可能结交最多的朋友和捍卫自己的自由——是同样重要和息息相关的。

6、我读过好几本由将军执笔、写其他将领如何打仗的书籍。它们不断让我想起的一件事就是,从总指挥官按下按钮的那一刻起,控制权就落到了地面指挥官的手上,直到战役结束为止。在战事激烈进行之时,做决定的是上尉、中尉、中士和下士。

7、礼多人不怪。就算要拒绝人家,也请保持礼貌,并把理由说清楚。他们来见我,并去游说议员和部长。我在接见自己的选民时,其他选区的人也跑来了,而我礼貌地告诉他们:‘不,请找你们自己的议员去。’如果他们是我的选民,我就会听听他们要说些什么,然后发一张便条,给一些指示。向我解释答案为何是‘不’,别改口说‘是’。别像个傻瓜。如果你有充分的理由向别人说‘不’,就不要改口,但你必须礼貌地告诉人家。

8、有一天我和一名外科医生朋友打高尔夫球。他刚看过关于有氧运动的最新研究。他说,我们应该挑战心脏的极限,好让全身上下和心脏的动脉扩张,并尽可能达到最高的脉搏率,时间越长越好。这么做能强健心肌,而疲惫感在数周后就会消失。我问他是否尝试过。他说他已是年过半百的人,要他原地跑步还把膝盖尽量抬高到胸前的位置太困难了。因此他只是原地踏步。但他向我保证说,他让好几名申诉感觉疲惫和懒惰的朋友原地跑步,并且每天多跑几分钟,如今他们走路时脚步轻快得几乎能唱起歌来。没有一个人因此而倒下。我问他那些人究竟是他的朋友还是他的实验鼠。

9、吃下的热量比身体所能消耗的多,简直是愚蠢……人一旦上了年纪就得改变习惯,否则只会让身体不胜负荷。

10、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是要了解世界,也让世界了解我们。

  《李光耀谈治国、管理和人生》读后感(五):一个务实主义者的自白

  李光耀一生是把新加坡作为一个巨型企业来经营的,这本书通过警句集合的方式总结了李光耀一生的管理思想。类似于孔子的述而不作,比较少长篇大论的思想理论分析,大部分都是结论性的洞见。语言平实,基本不绕弯子,体现了一个务实主义者的本色。

  摘录文中警句,思考、分享:

  1. “我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们明白,拥有人才是成功的关键。”

  2. 我有二十四年的执政经验,而我知道人才是做好一项工作最宝贵和最关键的资源,不仅仅是在最顶层,而是层层都要有能人来支撑。

  3. 一个聪明绝顶的人在接到一项任务后,会召集其他有才干的人组成上下一心的团队,把项目搞起来……

  4. 每当我找来管事的人能力不足、资质一般或比一般略好一些,我就得不断亲自敦促与过问,让他们检讨问题、认清障碍和提出解决方案,可到头来还是发现他们没把事情做到最好。不找有能力和才干的人来管事,代价就是感到恼怒,并经常彻底受挫。

  5. “执政之道是知人善任,而合适的人一般都很有才干、精力旺盛,且为人可靠。他们无论是在商界、专业领域或是政府部门都会表现突出。我花了很多年才领悟到,原来有一种人才,无论到哪里都会凸显一样的特质。所以当我在威廉斯堡会见一百名首席执行官时,而我偶尔也在这里见到当中的许多人,我看到了他们共有的特质——精力充沛、判断力好、充满干劲和信心十足。”一九九六年五月二十一日的新加坡国会演讲

  6. 因为这种愿意在陌生环境重新开始的人,一般都很有进取心和魄力,并一心要取得成功,而这些都是高绩效者的主要特征。

  7. (英国金融家)格雷欣指出,劣币会驱逐流通的良币。同样的,坏领导也会把肩负重任的人才给赶走。

  8. “十个顶尖的经理、会计师和工程师能让一个工厂的业务蒸蒸日上,为几千名员工带来好的工作。但如果管理层变得无能,工厂的生产就会萎缩,让上千的工人丢掉饭碗。”一九七一年八月八日在新加坡国庆日前夕发表的国庆献词

  9. “我们可以衡量一个人的能力和付出,并从他的生活习惯估量他的心理素质、平衡能力及性格,但对于他的动机和信念,我们只能靠猜测。他在面对险境时能否拿出勇气,是否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能否给予他人全力以赴冲破险境的信心。这些都是无法准确掌握的。我们只有在重大危机发生时,才能知道他在长期面对压力的情况下会有何反应和表现……我们只需要有一个船长,一个拥有大副和二副的船长,而三人皆有当船长的资格。之后,就让我们希望至少有一人无论面对多大的压力,都不会崩溃。”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向新加坡大学政治学会发表演讲

  10. “我读过好几本由将军执笔、写其他将领如何打仗的书籍。它们不断让我想起的一件事就是,从总指挥官按下按钮的那一刻起,控制权就落到了地面指挥官的手上,直到战役结束为止。在战事激烈进行之时,做决定的是上尉、中尉、中士和下士。”一九七〇年五月八日为新加坡欧南园商场主持开幕时的讲话

  11. 一九五五年三月二十一日首次参加新加坡立法议会选举时的讲话:“不是所有反对英国人的人都是民族主义者,有些反对殖民主义的人是民族主义者,有些则是共产主义者。同样的,不是所有反对人民行动党的人都是共产主义者;他们有的是共产主义者,有的是反动分子,有的是机会主义者,还有一些只不过是糊涂罢了。”

  12. “所以,朋友们、同胞们,我们有一座六百平方公里的小岛。别以为你把它搞垮了,还能落在湿软的稻田地上。这可是硬邦邦的水泥地,掉在上面你会粉身碎骨,立刻完蛋。如果你想知道我为何要那么强势,那是因为我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我走访世界各地,看的不是旅游景点……你也知道,新加坡只有一次机会,而它只能向上——要更严谨、更自律、不断向上提升。你把这搞垮了,大家也就玩完了。”

一九八〇年十二月十九日,李光耀在新加坡浮尔顿广场的午间群众大会上冒雨向选民发表竞选演说向来对运动十分坚持的李光耀,在百忙之中不忘锻炼身体。(摄于一九九二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