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俄罗斯之旅》的影评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俄罗斯之旅》的影评大全

2022-04-13 03:32: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俄罗斯之旅》的影评大全

  《俄罗斯之旅》是一部由Jamie Muir执导,纪录片 / 历史主演的一部英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俄罗斯之旅》影评(一):Jonathan Dimbleby is good

  这年头儿,很多纪录片的主持人都喜欢抢镜头。他们是很糟糕的演员,甚至完全不是演员。你常常不得不让眼睛躲开他们,看被他们挡住的景物 ... 但是这个 Jonathan Dimbleby guy,You know what? He's good. 影片有深度,配乐也好 ...

  《俄罗斯之旅》影评(二):主持人功力奇差

  主持人功力奇差不说,还相当自以为是,活脱脱以西方民主斗士自居,这片子可以改名叫《大不列颠揭露俄罗斯伤疤之旅》,不过BBC完全没有达到他们的目的,因为观众看到的都是俄罗斯老百姓的友善、有礼貌和高度的爱国主义,观众也没觉得大英帝国就是世界上善的力量,观众只感受到了西方国家的价值观自得。第三集关于斯大林的对话让我印象深刻,那位女士头脑清醒,语言极富逻辑条理。

  《俄罗斯之旅》影评(三):是BBC,不是Discovery

  刚看了前2集。

  Jonathan用自己的目光,串联起属于他的俄国印象。

  可以肯定的是,这并非旅行者的视觉记录;到底是什么,看完才知道。

  看完了。这是一个英国佬的俄国政治之旅。

  他并不在意俄罗斯的风土人情,眼中只有政治的硝烟。

  丘吉尔仇视斯大林,恐怕不完全是意识形态的敌对;或许,有普遍的民族性的潜在利益冲突的缘故。

  最后中国黑河那段,镜头特别的熟悉,好象看中国人自己的故事片。

  《俄罗斯之旅》影评(四):人文地理的价值+政治观点的异见

  5集的容量对于庞大的俄罗斯人文地理信息来说,太小了。

  信息的组织也有些琐碎,像是意识流。

  但乔纳森想探求俄罗斯的社会体制,以及俄罗斯民众对于这个体制的看法,没有人权主义,独裁者,寡头操纵,这都是他想得到的答案。他认为俄罗斯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也许一个新的斯大林时代随时都会到来,可是俄罗斯人依然骄傲的活着。

  另外,人文地理那只言片语般的镜头,确实满足了俄罗斯迷的极大好奇。

  这真是一个神秘而又庞大的帝国,从始至终。

  《俄罗斯之旅》影评(五):两种不同价值体系的人的思想差异

  2015年10月18日凌晨看完的。短评也是那时随性写的。

  觉得这部片很巧妙地通过Jonathan与俄罗斯人们的对话,展现局外人与当局者对这种体制下的生活的不同观点与态度。以俄罗斯人出乎Jonathan意料的乐观回答,来打破西方以往对俄罗斯所持的主观而悲观的看法

  Jonathan 抛出的问题,与俄罗斯人们乐观的回答,正好构成了局外人和当局者眼里的俄罗斯。

  想想当外国人听到俄罗斯人对自己当下生活的乐观态度而将此归咎于俄罗斯人自负性格时,真觉得十分可笑,热爱自己生活的环境,难道有什么问题

  这是两种不同价值体系的人的思想差异。

  《俄罗斯之旅》影评(六):俄罗斯之旅笔记

  E01 破冰

  1、俄罗斯的男人和女人都真的够豪放,够味道,俄国大妈们都很有意思,只有苦痛才能造就这样的乐观吧!

  2、主持人意识形态稍重,但对比起来很有意思,在论及俄国民主的时候很有意思,法律和民主制度都存在,但是信不信由你甚至置身事外都没有问题,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好了。

  3、对于在集体主义中长期生活的人来说,只是日常生活的琐碎如洗碗,吃饭等在集体中度过,这些日常生活不重要。但在真正重要的生活中如精神领域,工作上的成就可以去追求。精神超过物质

  4、主持人终于经历过社会主义大澡堂的洗礼了,最后搓背时杀猪一样的惨叫让人笑喷,哈哈哈哈!

  5、俄国的音乐挺好听!

  《俄罗斯之旅》影评(七):只看了前三集

  影片还是不错,让我这个从来没有去过俄罗斯的人,对俄罗斯有了一个总体印象。

  除去个人观点,影片从东到西,又从西到东,提到了沃罗涅日的黑土地,高加索人的婚礼,萨马拉的飞机制造厂等等,都让我感觉到,俄罗斯真的是地大物博,也让我看到了俄罗斯人的倔强和野性,还带有一丢丢保守。

  可能是二战及二战以来,俄罗斯经历的一切,加之俄罗斯极端寒冷的环境,形成了这个民族特有的性格,我对此是表示尊重的。因为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在历史、环境、语言、宗教、生活习惯等等变量很多情况下,不可能让其他的人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人是这样,国家也如此。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资源分配方式,只要它是稳定的、对地球无害的,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国家。

  《俄罗斯之旅》影评(八):俄罗斯大地

  其实这个片子的制作在BBC的系列节目中算较弱的了。但对喜欢俄罗斯的人来说,仍然不失为一堂直观的俄罗斯地理课,一趟“朝圣之旅”;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个片子,也许更有意思一点。通过镜头下宽阔无边的俄罗斯大地,我们会更容易理解在《死灵魂》中的那一段话:

  “俄罗斯!俄罗斯!我看见你了,从这奇妙的远方也看得见你:你贫穷、凌乱而荒凉;你没有什么奇异的风景经过奇巧的装饰而令人赏心悦目或叹为观止……你开阔荒凉,无边无际,你那些低矮的的城镇散布在平原上就像一些标点符号似得毫不显眼;你没有任何诱人的地方。然而你却有一种不可理解的神秘力量吸引着我。为什么耳边总回荡着你那悲凉的歌声?这歌声传遍你那辽阔的的土地,从西边的大海到东边的大海。这歌声蕴藏着一股什么力量?这是什么力量在呼唤,在悲鸣,在扣人心弦?这是什么声音痛苦地亲吻我的心灵,钻入心灵深处而萦绕不去?”

  C做这个节目的主要意图是窥探一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的生活状况和一些观念,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好多地方看得我受不了,直接快进。但即便如此,仍然有很多关于俄罗斯大地本身的段落。我们会知道沃罗涅日的大草原,伏尔加河,乌拉尔山和乌拉尔河,高加索山和剽悍的山民,鄂毕河,贝加尔湖……

  这个片子,去芜存菁,还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像《哈吉·穆拉特》《高加索俘虏》《往事与随想》等作品中的一些地域概念。虽然避免不了走马观花,但至少,托尔斯泰的庄园亚斯纳亚·波良纳也被拍摄到了。

  《俄罗斯之旅》影评(九):西坝河畔遥看英国佬在泰晤士河边远望伏尔加

  好久以前我就下载了这套片子,却一直没看,今天突然兴起,一个下午看完了全部的5集。片子的主持人(主讲人?突然不知道该用什么名词,好在应该不会引起歧义)乔纳森·丁布尔是英国著名的记者,在这部片子的里,尤其是第一集,他反复多次的运用一些“政治流行语”,让我感觉似乎有故意引导和暗示被采访者,以求得到符合自己观点的答案的嫌疑。并且多次提及苏东剧变前后比较和俄罗斯的时政。一开始,这种插入主观看法的行为,让我质疑这位记者的专业性。但俄罗斯豪迈的风光和迷人的民族风情驱使我忽略一些杂碎,继续欣赏片子。不过后来,我强烈的感觉到主持人这样做是有意为之,他问的那些貌似冒犯而唐突的问题,可能正是英国民众,乃至整个传统西方世界所关心的。

  于是乎,对于我,看这部片子就有了双重含义,一是了解俄罗斯人在干什么,二是了解英国人在想什么。看完完整的5集之后,我的感觉是,生活在不同价值体系下的人,真的很难交流。孰对孰错,难以评说,或者说本来就没有对错。

  这部片子吸引我的地方有几个:

  首先是俄罗斯民众对于主持人问题的巧妙回答和人们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态度。还有最后跟中国有关的两个片段,虽然可能不是整部片子的中心,但能从这里了解到西方对于中国的态度。

  其次是交通工具,好吧我是个火车迷,兼爱各类机动车辆。那种面包车,标准义利维生素面包形状的面包车,用这种面包车改装的越野车,火车卧铺布局,地铁,有轨电车,水翼艇,气垫船,沼泽上的类似装甲车的东西(可能原来真是服役的装甲车),拖拉机。

  还有婚礼,我有印象的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乡村,一次是城市。感觉婚礼最能体现一个地方风土人情。

  酒,看看主持人喝了多少次酒吧,还有那个禁酒的片段,俄国人真是太能喝了。

  还有从西到东民众肤色相貌的变化,托姆斯克的木建筑,太漂亮了。

  看纪录片的一个麻烦事就是,虽然我们看到的是真相,但是真相往往是被选择的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主持人表达了自己想表达的,相信每个观众都能从中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不期待东西方各种文明能互相理解,但多多了解,总是好事。

  《俄罗斯之旅》影评(十):另一种客观

  在诺夫哥罗德街头,乔纳森走过正在买爆米花的小女孩身边,故意大声嘀咕一句,表示他对爆米花和对美国的憎恶。

  但不得不说,在这个世界上最辽阔的国家漫游,他能提的问题和我遇到的美国人讨论中国的时候会提的类似。

  更讨厌的是,英美人,那可以讨论,却无可动摇的因民主而有的骄傲。片子大量用航拍来展现壮美的俄罗斯。但这俯视的态度也无时无刻在乔纳森的言谈和视角中张扬着。

  看第一集时,我还闲的把他一些别扭的提问和旁白记录下来,比如:

  1)17'左右,坦陈认真的巫师说森林里同时存在着妖精和恶魔。乔纳森通过翻译问怎么跟他们交流。巫师迟疑了一下,叹了口气,说她通过善良的指引和妖精们沟通。乔纳森立刻在旁白中说,我想,她暗示着她通过邪恶力量的指引与恶魔交流。

  然后这个话题就戛然而止了。乔纳森又回到共产主义上,开始说共产党要阻止这些迷信,却阻止不了。

  他说:可是附近养殖场的负责人会让巫师保佑他的共产主义牛群。

  很快,采访结束。

  2)19’左右,当地老奶奶唱着传统歌谣,讲述一个年轻女子追求自己的幸福,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乔纳森插了一句,俄罗瑟的离婚率显示的是相反的情况。

  3)23'左右,乔纳森刚到圣彼得堡。一方面他为这个城市的壮美折服,却在上岸前一定要加一句:这都是魅惑人的伎俩。

  4)24'左右,在圣彼得堡,几个时髦的年轻人和乔纳森讨论民主,有着非常精彩的对话。但我想乔纳森并不会仔细琢磨这些话的。其中一个戴眼镜的家伙对乔纳森所提的民主问题表现的不屑特别帅。

  5)31’左右,走进一个老集体公寓,乔纳森莫名地对这种条件下的生活感到不可思议。在他的引导下,一个俄罗斯社会学家说长期在这种条件下生活,人们高度保持一致,没有自由,并处在互相妒忌中。但是接下来,这个年轻人的回答非常有意思。他说,苏联人的生活和日常生活是分离的。他们早已习以为常。

  后来我就放弃了。因为这类提问实在太多了。

  而且,大概到第三集末尾,在斯大林格勒的时候,我就差不多想通了。他带着那么强悍的、先入为主的问题来的。他根本就没打算掩饰自己的立场。就像我以前说,通过美国汉学,更可以了解美国人。同样,这个嚣张的英国人诚实的展现了他的自以为是、怀疑甚至敌意。同时,正是他坦诚、直接地提出那些敏感的问题,镜头中的俄罗斯人会直言不讳吐露他们的不同意见。提问直接,俄罗斯人的回答往往也明快、思路清晰。摄影镜头也认真细致,表情和情绪都看得人十分真切。

  在第三集中, 乔纳森,激动的指着斯大林的塑像对一个俄罗斯妇女说,我觉得这个人就是一个魔鬼!而这个妇女的回答一下子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复杂、力量和深度。

  所以,这个骄傲的英国人其实带给人另一种真实和客观,更加纯粹的真实和客观。他干脆、明白又自以为是,但是他在浴室床上、火车上、船上、高加索山上、伏尔加河上的那些对俄罗斯的瞬间的感情,又是发自肺腑的。我相信,若是观众能够超脱,只把他当做一个普通的、有些讨厌的英国旅伴,一同去俄罗斯走一遭,还是非常值得的。推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