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的影评大全
《小孩》是一部由尼克·莫兰执导,阿尔菲·艾伦 / 鲁伯特·弗兰德 / 艾恩·格拉法德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孩》精选点评:
●很压抑的电影,还好结局不是那么令人心酸,主人公从小就开始的遭遇、无奈、绝望,给人有种紧紧的扼住喉咙的窒息感。
●幸好结局不错
●很震撼,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坚韧么?我认为并不是人人都具有
●对于有的人来说,只是生活已经让他拼尽全力了。
●每个孩子是家庭的产物,童年的经历铸造了属于他的一切。
●拍得很零碎,而且有改动,还是书比较好。另外这片的角儿还挺多,妈妈,福利院负责人,恶霸同学,好老师,黑道老大。
●在那么恶劣的家庭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可以这么顽强、灿烂的活得很好,真是让人相信人生奇迹。
●還有甚麼比看到一個人從屎一樣的生活裡爬出來更振奮人心的。
●有点夸张,有点惨,又励志。
●看错了片,不过也是意外的收获
《小孩》影评(一):结局有点太美满
原生家庭的痛楚,并不是其他人能够很好理解的。主角很幸运了,起码他遇到过好的社工,用心教学的校长,关心学生的班主任,真心爱他的养父,相信最后能用文字诠释前半生的故事,这些付出的好人功不可没。
或者经历过很多,才让他珍惜生活,为自己的将来打算,成就更好的人生。希望他的真实生活如结局般圆满,尽管我不太相信。
《小孩》影评(二):星星为啥不亮
说一点个人的想法,这部片子你看着很压抑,很揪心,中后期是种种的愤愤不平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其实愤恨难平和哀怒是一回事,都源于你自己,你看到那孩子做了点什么,然后,你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比如说,好高骛远,拼命想去成功、证明自己、独立……实在话,我自己不曾想过要赶快独立。我不太理解那个孩子书也不念了就为了一个冲动的做法,很明显,玛格丽特是不支持他的,他的养父其实也不是。
当然,他有对很好的养父母。
我很喜欢里面艾伦带着哈利去摘苹果的情景。阳光很好,玛格丽特坐在圆桌旁边笑盈盈看着,非常温馨,很暖很明亮。
我想,如果哈利没有那么执着于跳跃式的发展,即使艾伦离世,他和玛格丽特也可以好好相处。他在学校里念书,找个平和的姑娘相爱,然后工作,时不时回去看看,和玛格丽特在某个下午在花园里晒太阳喝喝茶…很田园,很安宁。
第二点我对他不满的,是他雇佣了自己的朋友……天啊,那都是什么伙计啊。
朋友不是拿钱买来的,寂寞也不一定非要朋友才能驱赶……事实上,那群人,又算什么朋友呢。
朋友是交流,是陪伴,而不是狂欢。不知为何,忽然对party一类的聚会,灯光,鸡尾酒,失去了全部的兴趣。混乱的要命。
第三,这部片子看着我太压抑了,看了四分之三,不看了,我以后,且当个肤浅的快乐的猪吧。
《小孩》影评(三):一个在问题家庭里成长的坚强的特例
有一点职业病的喜欢有意无意的观看关于孩子和家庭的电影,这部由小说改编的电影《孩子》,很现实的描绘了在一个有精神病的妈妈和酗酒的爸爸的家庭里,孩子是如何成长的,且有怎样的影响。
受伤的孩子凯文常年被关在小屋里,兄弟姐妹并没有特别的关心到他,妈妈动不动就拿他发神经,爸爸只是带他去酒吧陪自己喝酒。在这样的问题家庭里,对孩子没有一点的教育,孩子受到的影响全部仅从家人对待自己的方式中理解这个世界,比如他一直形单影只,在学校被欺负基本不会保护自己,像在家里一样被打。还有被送到很多家庭中寄养,别人给予关心,反而会被他满口脏话的拒绝。
他在艾伦和玛格丽特家里受到了短暂的关照,但能看出并没有浓厚家庭的温暖。艾伦死后,玛格丽特带走了所有的一切,搬到了澳大利亚居住。而丢给凯文的是艾伦的房子的巨额欠款。为了快速挣钱,清洁的工作根本不能支付,凯文走了黑道去捞钱。人在绝望的时候,往往周围不是嫌弃躲避就是想借此机会利用他人。凯文被黑道操控利用的体无完肤,被陷在如此圈子的凯文,差一点失去性命,也差一点失去了心爱的女孩。
凯文最后把自己的故事写了下来,尽为了讲给心爱的女孩听。意外的是最终赢得女孩芳心,且把故事发表出版。他的故事正式的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电影除了表现了凯文的坚强和坚持,还抛出的问题是,对待一个问题的家庭,社会和个人应该建立怎样的关系去一起面对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