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物志:做自己生活的设计师》读后感锦集
《长物志:做自己生活的设计师》是一本由费勇 主编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长物志:做自己生活的设计师》读后感(一):预警:烂书榜001
这本书的豆瓣评分、评论都搞得不正常。要么是出版营销方的动作,要么就是读者是么怎么接触过传统文化的年轻人。00后?
这本书明明是文震亨的著作的白话翻译,若说好也不是费勇的功劳。他只不过是从编辑的角度,把文震亨的内容重新咀嚼了一遍。
全书分4个部分:
1、对长物志的解读:一本物质主义手册
2、美好生活一定要有……
3、长物志翻译+配图
4、长物志原文
真的是普普通通。如果有古文底子,基本都能看懂。真不晓得这样一本书存在的价值何必要是什么?
《长物志:做自己生活的设计师》读后感(二):这是一份美好生活的提案
抖音最近特别火,看过抖音的人应该知道山村小杰和他的情侣万能子墨。他们两个住在山村里,每天都会更新视频,发一些他们手工作的“洗衣机”“吊床”“榨汁机”以及“梳妆台”等等。第一次了解他们的时候真的是叹服了,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自己所掌握的技能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得有声有色。不因为什么,只因为他们热爱生活罢了。
每个人都可以经营好自己的生活自己自己的小空间。那么这本长物志你值得拥有。
这本书是中国古代名士精致生活的百科全书,集合实用与审美双重功能,讲述居家陈设、造景布局、文人雅趣、日常生活。本书以现代人的视角,全方位解读古代文人对生活的审美、追求,希望内给现代人的生活带来启发,图文并茂,通俗有趣。
这本书包括了12个元素演绎生活美学的法则,260余种器物厘定生活品味的标准。翻来这本书,真的是来到了新的世界,他教给你各种东西的安置和摆放,我最感兴趣的应该是书画这一节了。
他会给你论画、讲书画价、讲讲古今书法的优劣以及怎样去鉴赏那些珍贵的书画等等,讲的很详细。
就像书中说的一样:物不仅仅是用的,还需要去品味和玩味。我们要在生活中享受着,不能让那些物没了灵魂。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很少有自己的时间去收拾一切。我们每一个人不应该是生活的奴隶,我们应该成为生活的设计师。
我们不需要有太大的空间,只需要在办公桌,家,上下班的路上,旅途中为自己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生活是用来过的,不是用来活的。
《长物志:做自己生活的设计师》读后感(三):有什么不一样
看过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人都会记得这个聋盲哑女作家从出生就看不到世界的样子,她在书中书,她问朋友散步遇到了什么,朋友回答没有什么特别的。普通人看惯了眼前的景色所以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路边的草丛两旁的树木花草也都稀松平常了。
对于平常的事物我们都或多或少的习以为常了。只是就是有这么一本书记录的就是生活中的这些物件。
《长物志》是一本涉及园林,建筑,家具,器具,室内设计,收藏,饮食,旅行等方面的生活方式百科。作者文震亨是明代书画四大家之一文徽明的曾孙,精通音乐,擅长书画,著有《香草诗选》等多种著作,其中以《长物志》影响最大,清代乾隆年间《四库全书》收录进了子部杂家类。而如今这本书也被设计师以及生活家所青睐,被人们认为是中式生活美学的经典入门书。
长物志中长物的出处是身无长物这个成语。
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 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长物:原指多余的东西,后也指像样儿的东西。
这本书涉及的范围很广泛,作者在庭院园林的设计到室内物品的摆放。很好的介绍了当时的建筑,园林等等方面的细节。
生活中要有一个时刻发现美的态度,想想如果海伦凯勒真的能见到世界的样子,那她会不会被世界的缤纷所打动,写出更多不一样的文字呢?
《长物志:做自己生活的设计师》读后感(四):真韵,真才与真情
《长物志》原作者是明代文震亨,乃是明代四大家之一文徴明的曾孙,称一句家学渊源一点也不为过。而《长物志》内容也充满了文人雅趣,可以算是中国古代名士精致生活的百科全书,无论是实用性还是审美方面都做到了极致,里面大部分关于居家陈设的观点放在今天也一点也不过时,更是充满了几分历史的沉淀,平添了几分韵味。
本书《长物志:做自己生活的设计师》是费勇老师“生活榜”系列的第一部,以解读《长物志》里关于古代生活美学的观点为主要内容,用现代人的视角重新审视古代人的家居审美,旨在让普通人也可以在喧嚣都市找回山水田园般安宁的家居生活,让寻常日子诗意起来。
本书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长物志》原书里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器具、香茗等12卷的详细鉴赏,用准确的语言和精心的配图为我们逐一讲解每一节的关键元素,告诉我们很多看似无用的“长物”却也是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若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涯之生便是这个道理。生命从来不在于长度,而是古代人所追崇的去努力拓宽生命的宽度。家不止是一个睡觉的地方,更是我们心灵安放的港湾,容不得一点随性,需要真正用心。
如在“禽鱼”中论鱼,要鱼身大小适中,骨肉匀称,花色鲜明,方才入品;在“书画”中讲如何藏画,以杉木做匣子,内里不能油漆不能糊纸,因为会发霉。放置的位置也有讲究,要离地一丈多高方可;还有拐杖用鸠鸟做仗头才更风雅也有讲,薄薄的一书覆盖了生活中常见的方方面面,诸如此类不胜枚举,道理都不深,但有用,这也是《长物志》的核心,物品都有其灵魂,没有无用的东西,只有不会生活的人。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一个是对原文的译文,一个是《长物志》文言文原文。这里我推荐看过前面费勇老师的解读之后也一定要去最后看看原文,很多句子都简洁而精炼,其中的美从语言中被更好的透露了出来。
费勇老师对于《长物志》的解读很走心,点评到位,观点鲜明,文采风流,遣词用句都能看出有很深厚的文学底蕴,与本书内容相得益彰,为近来阅读最有格调的一本书。
《长物志:做自己生活的设计师》读后感(五):长物志
长物志这本书是明代作家文震亨所著,可以从本书中了解中国园林,器物的经典生活美学。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处处体现生活的美学。
我是先从第三部分看起的,也就是文震亨原著文言文版本。之后是第二部分白话文版本吴田田译文。最后是第一部分费勇的解读版本的。正好和书中的顺序反了过来。
在翻阅文言文版本时候对一些特殊的名词不了解不熟悉,也一直的在看注释。之后又看了别人的译文,找到了以前在学校里面学习古文时候的那种乐趣。既重温了文言文功底,又提升了自己的生活美学观念,很是惬意。
室庐有制,贵其爽而倩、古而洁也;花木、水石、禽鱼有经,贵其秀而远、宜而趣也;书画有目,贵其奇而逸、隽而永也;几榻有度,器具有式,位置有定,贵其精而便、简而裁、巧而自然也;衣饰有王、谢之风,舟车有武陵、蜀道之想,蔬果有仙家瓜枣之味,香茗有荀令、王川之癖,贵其幽而暗、淡而可思也。
上面这段沈春泽的序把完全本书的妙处一一都罗列了出来。这本书就是体会一些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所体现出来的美,从不知不觉之中展现生活的韵味,文化的底蕴,生活涵养。真的是不可多得一本好书。
鸟儿在掠檐低飞,鱼儿在水中的植物里穿行游曳;家里的水石象征性地把山水带进我们的日常生活;花木的合理设置,会让家变成一副图画;房子是生活的基本元素,是满足人居住的本能;书画可以体味人类的那种独创的美和韵味;家具的主要实用性是实用,不能不讲究实用;器具像是生活的点缀物,不一定是刚需,但是少了它们,生活又总觉得少了什么;衣服代表着个人的品味;美好的生活一定要有美好的出行;吃的蔬果,不是用来充饥的,而是为了消遣和趣味;品茶的乐趣,茶道。
书从衣食住行开始,逐个讲述了室内物品的摆放,房屋的构造、位置,花草虫鱼的介绍,茶种类,书画,器具等等。
这本书的好处就是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俗的。它把文化的美,直接落实到了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尽量的让物尽其用,物在品味中,物在玩味中。不仅是在心里造桃花源,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在日常事物里为自己造桃花源。
生活在自己设计的生活里,也就是生活在了桃花源里。
《长物志:做自己生活的设计师》读后感(六):古往今来,其实生活中从不缺少雅致的意境
经历了之前的种种风波,最近于妈似乎又开始要翻身了。原因就在于最近他所监制的那部清代宫斗戏实在是太火。当时正逢无剧可追,于是也看了几集,谁知这一看还真是觉得非同一般。在这里暂且不评论人物、剧情这些主要元素,单看服装、饰品、器物、用具场景布置这些细枝末节的精美细致便觉得该剧真的是十分用心,远比那些用淘宝爆款来充当道具的剧组要来的实在。
或许我骨子里就是个尚古守旧的人,对于古时的器物、服饰总有一种特殊的偏爱,就冲于妈这次的细致也得为这部剧多打上一星。一直以来总是觉得那些古典文学中的这类物品美不胜收,对于介绍讲述这些物件的书籍也是十分感兴趣,而这也是我为什么会选择这本《长物志:做自己生活的设计师》来读的原因。
老北京曾有一句俗语,说的是“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胖丫头。”这样的日子想想编觉得惬意。分来开看本来看似不过是几件日常俗物,但是搭配在一起却有了一种别有情趣的雅致。总有人抱怨经济收入不够,以至于生活的不够舒适惬意,心悦开怀。难以把日子过得如同诗一般的浪漫。可其实生活中从来不缺乏舒心与惬意,不俗与雅致。金银古董,名贵家具或许能够为让你的生活增添些光彩,可日常小物或许也能够为你带来不一样的心境。关键在于你如何去感受它,如何去运用它。
《长物志:做自己生活的设计师》就是一本教你如何将物转化成一种生活境界的方式。全书分为两个部分,前面的部分是对于《长物志》一书的现代解读,而后面的那一部分则是对于《长物志》一书的现代翻译。虽是古书,但放在现在来看,以现代的情况来对其进行解读品评,发现原来真正美好雅致的东西是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逊色的。它只会在不同的时间之下焕发出不同的光彩。说起来《长物志》这还真的是一本杂书。里面的内容从花木水石、书画衣饰、器具舟车、蔬果琴鱼等等一共用了十二卷的篇幅来介绍。据记载《长物志》此书在清乾隆年间还曾被收录到《四库全书》中,由此可见此书完全可以被视为是一部经典之书。
虽说是不同的时代对于同样的著作有着不同的解读,但是世人追求雅致的内心却是从未因时光的流逝而有所改变的。在现代文化学者的深度解读之下,也会让我们现代的生活感受与境界变得不一样起来。
这世间从不缺少美的东西,也不缺少雅致的意境,关键就在于你如何去发现,如何去营造。
《长物志:做自己生活的设计师》读后感(七):岂有“长物”
《长物志》作者苏州人文震亨,文徵明为其曾祖父。文震亨写这本书的初衷一则是为了留下一个记录,记录一些生活中的小玩意儿和一些闲暇小事,使后代人了解了它们的发端,亦使得后人不至于忘掉了事物的来源。整本《长物志》就是一本物的清单,把物分为十二类,十二类又列出了各种具体的事物。目录上列出的大约有182种物,这182种物里,有些又细分出了若干种,所以,整本《长物志》里,列出并讨论的物,大约超出了260余种。这本书在记录的同时,二则谈论了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讲述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驾驭好身边的每一种事物,如何对它们做出最合理的运用,让它们创造出最大的价值,创造出诗意的境界,摆脱庸俗。文震亨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操作。“长物”意为多余的东西。《长物志》本意为“记录多余的事物”。多余之物本应舍去,因人不应贪恋过多的物质或者因有“玩物丧志”之说。但既然有了,不如就好好利用一下,不用做沽名钓誉之举。也是文震亨想要传达给世人的一种生活态度。但最为厉害的也大约让文震亨没有料到的是这本书在370多年后,经历了风云变幻后,竟被欧洲人看做了东方生活美学的具体图像,也成为了很多生活家和设计师的灵感源泉。 现在手中的这本《长物志:做自己生活的设计师》,是由三部分组成:第三部分文震亨的原文,原文因是古文的原由读来颇感费力,但正因古文的原由,又别有韵味;第二部分吴田田所译的译文,读古文困难者可以直接读这一部分;第一部分是费勇对《长物志》所做的全新解读。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一阐述了美好生活一定要有的十二个美好的元素。引领我们更好的感受《长物志》中的那种情怀,回归古典的宁静。 毕竟时代很久了,文震亨《长物志》中的许多事物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是很切实际了,如室庐中相关的门、窗、栏杆、堂、佛堂、庭除等已经不再出现在我们百姓的日常生活里。尽管如此,费勇的解读告诉我们,《长物志》所传递的一种思想仍不过时。 比如关于房子的最高标准: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房子不在于华丽,而在于是否给人带来自由宁静的感觉。 比如关于花木:弄花一岁,看花十日。养花的意义在于过程。 比如关于器具:文震亨讲的是“物尽其用”。美好的器具一定是我在使用的。 ………… 在疯狂的拜金热潮中,在物欲膨胀的今天,在人们如此浮躁的时代,在动荡不安的世界,如何更好的生存生活。《长物志:做自己生活的设计师》告诉你,人人都可以做自己生活的设计师。为自己营造一片美好的天地。
《长物志:做自己生活的设计师》读后感(八):向往的生活
我们常说:学习历史可以以古鉴今,具体怎么“鉴法”,其实大部分人并不具备这般智慧。最早知道《长物志》这本书,只是了解到这是一本成书于明代崇祯年间的一本“古书”。具体的内容如何,我们又能从中学到什么?古人追求的生活方式对我们有何借鉴意义?直到遇见了费勇先生所编的这本《长物志》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长物志》是一本生活之书,内容非常广泛,包含园林、建筑、家居、饮食等等,类似于生活百科,但描写的对象是古代社会。《长物志》与计成所著的《园冶》一起被合称为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双璧,可见其在中国古代园林史上的学术价值之高。我们对这本书的探讨和解读,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费勇先生主编的这本《长物志》让我眼前一亮,先入为主的感觉是,这是一本非常美的书,不仅文字美,作者勾勒出来的生活也蕴含着世外桃源般的意境,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长物志》不只是记录了一些闲暇小事和小玩意儿,而是写出了中国人对于美好生活的真切向往。”古人高雅的生活情趣蕴含在书中一字一句一物中。
生活中,我们每天接触的东西,以什么为美?作者在书中,为我们娓娓道来。本书在内容上,分为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费勇先生对《长物志》的解读,这是一本物质主义的手册、是一幅唯美的桃花源、一份可以操作的美好生活提案。《长物志》共有十二卷,作者在这里也细数了美好生活所具备的十二个元素。看完这本书,你才会知道何为风雅,也就自然不会去附庸儒雅了。
也许世外桃源的生活对我们而言太过理想,但作者在书中,却为我们在构建心中的“世外桃源”的世界提出了非常宝贵的建议,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一是要物尽其用,生活中平常的物也会有其鲜活之处。
二是物要在品味中,“物的美感在于品味。”
三是物要在玩味中,“物的意趣在于玩味。”
.......
如何把物转化为一种生活境界,是《长物志》给我们的生活启迪。在浮躁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更不知道何为美的生活。而费勇老师,则为我们抛砖引玉,开启了我们发现美物的眼睛。过精致人生,做自己生活的设计师。
《长物志:做自己生活的设计师》读后感(九):人人都是自己生活的设计师
最近读了《长物志:做自己生活的设计师》这本书,才知道《长物志》原来是一本设计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百科全书,也是一本中式生活美学的经典入门书。虽然《长物志》是明代文震亨所写,但放到当今社会,它仍然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美好生活的标准,也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思路,想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读读这本书,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整本书分为三个部分,从顺序上来说,我觉得还蛮有新意的,因为第一部分是对《长物志》的解读,第二部分是对《长物志》的现代翻译,第三部分才是《长物志》的原文,这样更突出了第一部分,而整体读下来,我最喜欢的也是第一部分,感觉作者对《长物志》的解读很深刻,也很好理解,更有许多可以供现代人借鉴的观点。
“长物”一次原是说多余的物品,但在《长物志》中,被分为十二类的长物其实都不是多余的,它们被细分为很多种,每一类中有例举了很多物品,而这些物品都是生活中随处可见,非常需要甚至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对它们的正确使用,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这才是我们应该抓住的精华。
文震亨是明代文人,《长物志》放在当时更有时代意义,对于现代人来说,房子的构造变化很大,选址也不太可能在山水之间, 很多人都是住在高层楼房中,所以花木、禽鱼、位置、舟车、蔬果这些元素和明代相比,还是有很大变化的,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普通百姓,这些元素可能很难做到某个标准,但是其他方面,只要人们用心,还是可以将自己的生活设计的更有美感的
对于书画、器具、衣饰这些元素,我很赞同书中的观点,不过于追求时髦,物要尽其用,衣饰要以简单舒适为主。这与很多人盲目追求时髦是很不一样的,而我自己觉得追求时髦是一件很累人的事,因为流行元素一直在变,每年都有不同的流行元素,如果赶错了时髦,反而尴尬,不如在凡尘俗世中保留一些自己的审美,而不要总是去追求和大众统一品味,反而能让自己过得更舒心。
文震亨理想中的美好生活其实也是我喜欢的,但是那样的理想状态在现在是不太可能达到的,所以对于家中的各种物品,我更倾向于不求品类繁多,但求物尽其用,让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物,都实现它本身的价值,同时提升你自己的生活品质,在细节处花更多的精力,以独特的方式打造更美好的生活。
《长物志:做自己生活的设计师》读后感(十):长物志
在现代高楼大厦林立的都市中,对于舒适的可以放飞自我的园林式的家园追求成了很多人的梦想,在民国以前,那手抄回廊,那亭台楼阁,那山山水水都是家居设计的元素,科学文明的高速发展,土地开始寸金寸土,而我们的家园也越来越小,园林建筑成了渡假游行的目的地,再也不是可以长久居住的地方了。
这是一本百科全书,亦是 一本可以提高品味的书
涉及园林,建筑,家具,器具,室内设计,收藏,饮食,旅行等领域的生活方式百科全书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用白话文解读长物志
第二部分是详细的介绍书中所提到的所有的物品
第三部分是本书的原文
整本书就是物的清单,把物分为十二类,十二类又列出各种具体的事物,只看目录,就觉的很有意思
跟着这本书的节奏走入园林式的舒适环境中,一起体现美学的重要性
房子的最高标准,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让住在这个空间里会使人忘掉时间,忘掉自己年岁的老去,房子不在华丽,而在于是否给人带来自由宁静的感觉
花木的合理设置,会让花变成一幅画,我们就好像生活在图画里
对于,门,阶,窗,栏杆,等作者都一一的有自己的美的判断,是非常讲究有一定的标准对于花木的摆放,与种植的位置,包括四季的变化观赏都有详细的描述,讲究而细致
而对于物件的摆放位置,同时也有了独特的见解,位置,空间,这个很是特别,对于空间的设计,以舒服为本,同时又具有美学的艺术在里面
这本书是建议我们可以通过日常里的平常事物,为自己营造一片桃花源
物尽其用是第一要素,充分的去使用我们日常生活里的各种平常的物,在使用中,我们才能体验到物的便利和美,物的意义在于使用,而物不仅仅是物,还需要去口味,物的美感在于品味,物的意趣在于玩味
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知识面很广,对于美学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如卷二的花木,看了就让人惊叹,好多花在现实生活中我都不认识,所谓养花一载,赏花十日,对于花木的养护,这是需要长时间的去呵护,去栽培,去用心的打理与修剪,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懂得了珍惜,懂得了付出的劳力,必然也会更加的珍惜开花时候的样子,而对于每一种花的养的护,放在哪里,哪个季节是最佳的观赏的季节,还有禁忌都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还对花木的品种有了大概的介绍。
花点心思,花点时间,把平常之物用到极致,用到极致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审美感,一定的讲究与美学在里面,对于物的运用,让生活摆脱庸俗,创造一种诗意的境界。
一方天地,一样可以桃源之处,让我们身心得到洗礼,让我们可以在这喧嚣的现代生活中,寻得到心的休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