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玉生烟读后感精选
《美玉生烟》是一本由叶嘉莹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玉生烟》精选点评:
●残缺美的极致。
●还可以,比预想的要浅一些。另外这个编排实在是不太好,重复的地方太多了。
●与作者其他作品内容多重复,在本书内也是,此为讲稿的一种特点,不可避免,可以跳读。以此来看,价格偏贵。
●叶先生真的懂李义山。无论是从人生经历上与义山诗的缘分,还是用close reading和microstructure的方法专注于诗人诗词本身的意思,亦或是从时间和史料上一一严谨地反驳那些钟情于才子佳人的观点,都让人感到,她是真的喜欢这些诗的。 先生讲得真是好。深入浅出,明朗易懂。在这之前,我对所有的诗词理解,都还处于审美的第一或第二阶段,直到读了先生的讲解,才进入第三阶段。三个阶段,可视为读诗的基本方法。 先生还很幽默,达观通透,让我从她身上瞥见中国诗词最本质的、经久不衰的那种魅力。那是浸染在一代又一代的诗词中才会有的明媚气质。 先生还让我认识到,也许我后来喜欢上历史,不是没有原因的。有了基础的历史知识,诗词的用典、诗人时代的仕途、生活状况、思想逻辑等,一点就通。读诗和读史,是相通的。
●叶老师最后对李商隐的题诗,也是我的心想
●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缺课太多,现在慢慢补上希望还能来得及!正如叶先生所说,读诗词就是能够让人拥有一颗仁心。希望今后通过学习和感受不断地感触探寻。
●有些啰嗦了。
●千载之下,他的诗篇就像沧海之中留下的一颗颗闪烁着晶莹泪点的珠颗,即泪即珠,即珠即泪;而义山诗中那种深微幽窈的心灵境界只可以相类似的心灵去感触探寻,他是不许人给他作笺注、作解说的。
●读诗是使仁心不死。
●“天地若有人相待,何惧扶摇九万风。”
《美玉生烟》读后感(一):这是我对叶嘉莹六本讲演集的总结
分别是这本书还有《唐宋词十七讲》(豆瓣评分9.1)、《小词大雅》(豆瓣评分8.1)、《荷花五讲》(豆瓣评分7.9)、《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豆瓣评分8.8)、《人间词话七讲》(豆瓣评分9.0)。
https://mp.weixin.qq.com/s/lRVJLajwmg94M69gIdgp1g
《美玉生烟》读后感(二):林黛玉 李商隐 卡夫卡
最初注意到李商隐的诗,是在红楼梦林黛玉的口中,她说李商隐诗中她最喜‘留得枯荷听雨声’一句,于是很长时间以前,便找来李商隐集看,只不过就看了前几首。除了耳熟能详的锦瑟诗,有印象的就是一一莲华见佛身和尽日灵风不满旗这两首了。
很巧合的是,在看这本书之前,正好在看卡夫卡小说集,说实话卡夫卡的小说真的不容易读,都看了其他好几本了,卡夫卡的三分之一才刚看完,看了又放下,放下又看的这种,因为实在难懂。叶嘉莹先生将李商隐和卡夫卡做比较,有相似之处,感觉真的如此,包括林黛玉,他们都是心灵为主的人物。
读诗有启发的是:
《美玉生烟》读后感(三):古典诗词中的兴发感动
大学选网络公开课选到了大师叶嘉莹的《中华诗词之美》,后来我觉得这是我生命中重要的相遇!
因为叶嘉莹我没有在高中毕业后放弃古诗词,我知道了诗词不仅仅是那种愚蠢的应试分析——什么怀才不遇,壮志难酬,陶冶情操!
而是诗词中丰富的情感以及兴发感动的生命!
读了叶嘉莹六本讲演集,分别是《美玉生烟》(豆瓣评分8.0)《唐宋词十七讲》(豆瓣评分9.1)、《小词大雅》(豆瓣评分8.1)、《荷花五讲》(豆瓣评分7.9)、《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豆瓣评分8.8)、《人间词话七讲》(豆瓣评分9.0)。
具体的总结和介绍写在这篇文章里了!
https://mp.weixin.qq.com/s/lRVJLajwmg94M69gIdgp1g
《美玉生烟》读后感(四):听爱诗懂诗的人讲诗和诗人
#推荐《美玉生烟:叶嘉莹细讲李商隐》主体部分是是叶嘉莹2013年在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所作李商隐系列讲座的整理稿。B站上有视频,建议去观看。因为视频中,叶先生会唱诗颂诗,会讲解平仄变化的原理,而读书,则会让你进一步体会到诗句本身的魅力。
李商隐的诗总是引用了很多典故,看这些故事完全不像是初高中时教科书的注释,反而像一千零一夜那样,非常有趣。意向、语言、音调杂糅在一起,让诗变成了迷,让诗人也变成了迷。
读完此书,我记不得李商隐更多了,因为他完全被叶先生压住了。我敬爱叶先生,一位96岁的老人,毕生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的教研。她读了一辈子的诗,每个年龄段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她命途多舛,可她依然乐观豁达。她在讲诗的时候常常会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那时你会发现,是你的阅历阻碍了你对诗词的感悟,你这一生太平庸,让你太麻木,太轻浮,太容易放弃。而你也会发现,你是的语言是这样苍白,没有办法去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
最后引援一段叶先生的讲稿“我一辈子教书,现在教了七十年没有停止,我说’天池若有人相待‘,只要有一个人因为我的讲解而真的喜欢了诗,真的能够把诗传承下去,我’何惧扶摇九万风‘,这种九万风的遥远,劳苦我是无所畏惧的,我愿意进我的力量。”。每每读此我总是饱受鼓舞,我辈当自强。
《美玉生烟》读后感(五):学习诗词有什么用?
在我内心惆怅不得排解,脑海里思绪纷杂的时候,习惯于吟诵王维《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一句。 空山新雨后,新下过一场雨,空旷的山谷之中十分幽静,只有我一人独处其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自由的行走观赏。 天气晚来秋,不知不觉中已时至傍晚,有凉风习习吹来,皎洁的月光洒满山谷,树影婆娑,在光影的交错下,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想象着自己身处这样的场景之中,每吟一遍,便可消除些许杂乱的念头,数遍过后,浮躁的内心也越发宁静、头脑也越发清晰起来。 把杂乱的念头捋顺,如同模糊的镜子被抹去层层的尘垢,直至重新光可鉴人。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心理暗示的作用,或者其它什么高深莫测的力量被我偶窥一隅,也可能是独属于我的一种幸运。诗词带给我的幸运。 直到后来我看到,叶嘉莹先生在《美玉生烟:叶嘉莹细讲李商隐》一书中关于诗词的作用有这样的说法。 “诗歌的本身,是有它的生命的。只要是一个有灵魂、有感觉、有理想的人,读了这些诗,这些诗就会唤起他一个感发的生命。所以我常常说,诗歌有一种感发的生命。而且这个生命,是一可以生二,二可以生三,三可以生无穷的。我从李商隐得到的感发,或者我从杜甫得到的感发,不一定跟他们完全一样,但他们的诗使我感动了,使我有一种兴发,我的内心被感动了,对于人生有一种感发,有一种追求,这就是它的作用。” 诗词能够跨越时间空间的阻隔与我产生共鸣。纵然所描绘的那些美景、那些经历,是我的人生中不曾经历的,但我能感受到那种美感和其中炽热的情感。 它这种感发的生命力量,我已经从“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中领略到了。这种力量深深的打动着我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