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么懂事,一定很辛苦吧》读后感锦集
《你那么懂事,一定很辛苦吧》是一本由阿莫学长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 酷威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那么懂事,一定很辛苦吧》读后感(一):你那么懂事,一定很习惯委曲求全
前几天与一个年长我几岁的姐姐聊天,她夸我:“哇,你好懂事啊!” 老实说,我并不喜欢“懂事”这个词,正像我同事说的:“被揭穿的人生都是千疮百孔”,“懂事”如影随形的,是“委屈”。
小时候,父母告诉我们,只有懂事,才是惹人喜爱的孩子。然而,这只是欺骗孩子的谎言。相信了这个谎言的孩子,为了赢得别人的喜爱,小小的就学会了委屈求全,而无视这个谎言的孩子呢,越是无理取闹越是有人娇纵着,说来可笑。 娇纵的孩子有奶喝,懂事的孩子遭雷劈。虽然熊孩子真的很讨厌,但熊孩子成长快乐。最后,祝愿每个孩子,既能有糖吃也要会要糖吃。
《你那么懂事,一定很辛苦吧》读后感(二):起名废的书评《你那么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我可能是很喜欢在读书的时候代入自己的那类人。老实说,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看到很多自己青春的影子。我不知道自己算是有一个比较普通的青春,还是比较小众的青春。我的青春说平淡又很叛逆,说跌宕又很乏味。我不抽烟不喝酒不去网吧,但我热衷于逃课和不断挑战家长及老师的权威。
我曾经逃课一上午,躲在不知情的英语老师的办公室里,编了个理由,和她扯了两个小时的电视剧,直到班主任在联络群里询问有没有谁看到过我;还曾经翘了晚自习,坐在学校超市里面,泡了一桶泡面,和同样逃课出来的外校朋友吸着面聊新闻聊哲学;也曾经拉着班主任的儿子看小说,然后在他爸进教室的时候,疯狂推他以吸引老班的注意力好做我的替罪羊。
我的整个青春都在躁动,都在试图反抗我父母的高压管制,但又因为我糟糕的家庭关系的影响,我很难和别人建立稳定且长期的感情联系,我会怀疑来自别人的好意,并无意识地挑衅对方。所以我的青春,孤独又热闹。
我说了很多,但似乎与这本书毫无干系,事实上,这正是这本书让我想起的往事。跟他隐约透着鸡汤味的题目不同,这本书事实上是一段由许多故事织成的青春往事。不轰轰烈烈,不惊天动地,不跌宕起伏,却让我这个叛逆但内心怯懦的女孩想起了那个并不懂事的十几岁的自己。
能引起共情,并让读者隐约得到某种安慰,其实是一种魔力。而这本书,就有这样的魔力。
《你那么懂事,一定很辛苦吧》读后感(三):懂事的孩子更让人心疼
前几天的《奇葩大会》上,蒋方舟讲自己的“讨好型人格”。
这是一个当代多数年轻人的综合症候群:认为只有自己只有乖、听话,才能获得被善待的资格,只有极度成功,才能获得生存的资格。马东东和蒋方舟给出了上下联: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阿莫学长在他的一个短篇:《没有故事的人》里写道:在这车水马龙的城市里,能活得明白,活得开心,活得普普通通,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况且,对于爱你的人来说,你的普普通通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在实现这个价值的过程中,可能是飞扬放肆的,有可能显得很笨拙,但是如果你放弃了追求个人的独特价值,去建造一个被人喜欢的人设的话,那其实是冒了非常大的风险,你吸引来的人,也不是你真正欣赏的人,真正能够欣赏到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和故作讨喜的样子。”
懂事的孩子更让人心疼。希望大家都能做自己,别那么“懂事”,任性一点点,学会与这个世界争吵、相爱。人这一生, 多多少少,还是要跳出框架走上一遭的。纵使千回百转,愿你也终能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
《你那么懂事,一定很辛苦吧》读后感(四):你那么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旧时光,别来无恙。上学的时候,朋友圈都是有范围的,学习好的一个圈子,学习差的一个圈子,然后在这两个圈子下面又有一些小圈子。学习好的一般不会和学习差的一起玩。虽然老师总说,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让我们团结,可是老师们的一些做法和他说的却不一样,不让学习好的和学习差的混在一块儿,在根源上就无法让班级成为一个团结的大家庭,而我们上学的时候总会或多或少的听从老师的教导,所以团结的大家庭也只是名义上的团结,圈子都不一样,哪来的团结。有些学生在一个班级待三年,都不知道对方叫什么名字,想想其实挺可悲的。 如相遇,此生请珍惜。学生时代交的朋友是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成绩的好坏或者家庭的好坏而疏远,那个时候的我们也不会有这么多的想法,性格合得来,我们就是朋友,如果经常在一起,无话不说,就是好朋友。如果能在学生时代交到好朋友,那一定要努力的维系这个关系,因为到了社会上,真正的朋友少之又少,利益相关,怎么会交到纯粹的朋友呢。你给我带来利益,我们就是朋友,带不来利益,就是认识的人。 微笑着,去唱生命的歌谣。生活总会有酸甜苦辣咸,不会一直甜,也不会一直苦,不管生活是甜是苦,我们都要微笑面对,不然自己都退缩了,怎么会迎来后面的甜呢?甜的生活微笑以对,后面的生活会更甜,苦的生活更要微笑以对,即使是苦,也要笑着哭,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不能被自己打败。 懂事的你,终将遇到更好的自己。自从工作了之后,不在像上学的时候那么任性了,你需要努力的融入公司的圈子,同事的圈子,有时还要融入客户的圈子,每天都在游走于不同的圈子,融入不同的圈子,维系着和这些圈子的关系。即使压力再大,想想家里的老婆和孩子,咬咬牙也认了,人总要生活的。工作后的圈子不再像学生时的圈子那么纯粹,充满了利益的尔虞我诈。 看完了《你那么懂事,一定很辛苦吧》,又一次的回想起了我的旧时光,我的旧时光,是我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所困扰,是我人生中压力最少的时光。 你好,旧时光,再见,旧时光!
《你那么懂事,一定很辛苦吧》读后感(五):一整本的文艺少年独白
一整本的文艺少年独白
看书名《你那么懂事,一定很辛苦的吧》,一个被各类媒体人滥用的鸡汤金句,看了书我没觉得和内容有太多联系。书中是有些很懂事听话的人物,但说来说去,大多人都是很有个性的,包括作者,而且作者更多是表达内心的遗憾和成长和对过去的怀念,所以个人觉得此书名略微牵强附会了点。
说实话,我觉得这本书的受众大概是初中生一类的,高中生可能有点勉强,故事大多围绕着学校生活和情感,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其实大多人的经历都差不太多,读起来没什么趣味。尤其是这位阿莫学长用了“懂你”这个词,我觉得吧,如果还陷在阿莫学长懂得的那些情绪里,要么真的是还在十七八、九岁的年纪,要么就是有点幼稚了。没错,不是念旧,也不是重情义,而是幼稚。真的对那段岁月很想念很怀念的话,走到了最后,会是真正的感谢,微笑挥挥手,勇敢地面对新的未来,变味了的怀旧,大哭小叫或唧唧歪歪提起过去的美好和遗憾而且很过了头,真的让人觉得很矫情。
作者讲了自己的故事,讲了从小到大他各种朋友的故事,最后又模拟第一人称讲了自己听到或者别人讲述的故事,一个个看过来,最后我真的觉得,十分无趣。的确是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经历,可类似于记账式的写作方式,语言不怎么优美,也没什么幽默,无惊喜,无感动,实在无感,我甚至在读毕此书后没法说出作者写作的一点点特点。到书的后半部,我几乎是浏览的状态,因为内容很浅眼睛一扫而过不难理解,我绞尽脑汁也找不出几句让我觉得值得复制粘贴到这里的话,实在是抱歉了。
一定是我本人过了读这种书的时机,没有能力找出内容上的亮点,毕竟作者阿莫学长是微博上有200多万的大V,200多万啊,很多了,如果有粉丝看到这个,岂不是可能有乌泱泱的群众要到这里来拍死我?瞬间有点怕怕了。啊朋友请轻拍,你要是生气了就赶紧给个踩,当我在胡说八道。一星给书皮封面,雪人很可爱,整体封面色调都很和谐,麻烦出版社给美工加个鸡腿吧。一星给作者书中提到的那些歌,都还蛮好听的我以前常听。
《你那么懂事,一定很辛苦吧》读后感(六):人都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你那么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与其说这是一本小说,倒不如说这是作者的一本回忆录。小时候不会做人,不会说谎,不会装象,不会转弯抹角,不会逢迎巴结,不会趋炎附势,不会察言观色,不会投其所好,只是率性而为,而尽享了做人的快乐;成年成熟了,会做人了,会言不由衷了,会曲意逢迎了,会仰人鼻息了,会投机取巧了,会左右逢源了,却越做越辛苦越做越疲惫,尽失了做人的乐趣。 小时候,希望自己快点长大,长大了,却发现遗失了童年;单身时,开始羡慕恋人的甜蜜,恋爱时,却怀念单身时的自由。 很多事物,没有得到时总觉得美好,得到之后才开始明白:我们得到的同时也在失去,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都得自己去选择。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岁月太匆匆,只会让幸福悄悄溜走。幸福不会从天而降,而是源自一颗安闲宁静的心。人生是不断克服自己惰性,不断探寻的过程,你可以求助很多人,也有很多人愿帮助你,但归根结底,还是要靠自己。 人都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的,用悲伤和困惑诠释着生命,这一路上,有凄迷有欢笑有鲜花有荒野,在曲折坎坷苍茫的路途,你必须坚强适应外面的风雨雪霜,你必须克服孤单懦弱,以及痛与泪的洗礼。学会坦然微笑,你才会走进阳光灿烂的地方。 一个苦者找到一个和尚倾诉他的心事,他说: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和尚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放不下的他说:这些事和人我就偏偏放不下。和尚让他拿着一个茶杯然后就往里面倒热水,一直到水溢出来,苦者被烫到马上松开了手。和尚说: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事是放不下的,痛了,你自然就会放下。 几米曾说:生命中,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于是,看见的,看不见了;记住的,遗忘了。生命中,不断地有得到和失落。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永远抱一颗谦卑的心,才能让自己更加完善。人生没有完美,只有完善;岁月没有十全十美,只有尽量。佛说:众生皆苦,苦行各行。此乃天定,决于上苍。苦做,行善,积德,天道咸扬。苦中作乐,笑就住在心上。 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又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你那么懂事,一定很辛苦吧》读后感(七):你那么懂事,一定很辛苦吧
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似乎渐渐地失去了像小孩子般任性的权利,必须要懂事的活着,可内心还没长大的自己似乎没法做到那么懂事,我好想大声呼喊:我好辛苦啊!所以一看到书名就觉得特别温暖!《你那么懂事,一定很辛苦吧》,是的,是老天听到我的呐喊,让一个懂我的你突然出现了吗?
拿到书后才发现这本书跟我想的不一样,原以为会是全篇的疗愈系鸡汤,结果却是一篇篇小故事,它诉说着关乎友情、爱情、生活、成长……的故事,这些故事不是我的,却又好像似曾相识……
“坏学生”黎不二,没有故事的小A,……突然让我也想起了那些在我的青春岁月里出现而后错失的人,为被辜负了的友情而心酸自责,为旧知己到最后变不成老友而遗憾。我的朋友们啊,无论你们身处何处,愿你们一切安好,希望有一天我们还会重逢……
友情尚可期盼,可是回不去的爱情又该如何?要走的人你留不住!总有要南飞的鸟,总有要搁浅的船,也总有要彻底放下的时刻。的确,很多时候,一段感情真的是两个人的事。可总有不辞而别的人,也总有挽留不住的时刻。回忆起来的云淡风轻真的能掩盖经历时的痛彻心扉吗?即使心有遗憾,但有些故事没讲完也只能算了……希望真如阿莫学长说的:那些来来往往,给你带来感动、唏嘘或者是伤害的人,总有一天,生命会以另一种形式给你补偿,送来那些全身上下,只留下美好的人。
人生本就充满了太多无能为力的事情,让我们微笑着,去唱生命的歌谣。纵使千回百转,愿你也终能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愿你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知己,也愿你纵然孤身一人,也终将有不那么孤独的时候。
是啊,第一次做人,我们都已经很努力了,人这一生不过就是一个尝试和等待的过程。 每一条路都是对的。每一条路都是未知和迷茫的。 人生就像是一辆不断靠站的列车,遇到什么人,发生什么样的事,一路兜兜转转,尽是未知。
在这些故事中我似乎又找到了生活的力量,在每个行色匆匆的背影里,我相信自己是最不同的那个,懂事的我,终将遇见更好的自己,希望你们也是。
《你那么懂事,一定很辛苦吧》读后感(八):好久不见,朋友
如果说高嘉程的《笑着活下去》里充满了生活的不易,人心的复杂,让人读了之后不禁唏嘘短叹,又会不时地被他的叙述方式所逗笑,想要跟他一起对生活说一声“去你的吧!”,那么阿莫学长的《你那么懂事,一定很辛苦吧》里布满的是我们每个人曾经经历的青春岁月,曾经认识的奇葩同学,忘不了的初恋和熟悉的课堂生活,读了以后会不自然地陷入回忆,回到过去的时光里,见到曾经熟悉如今早已陌生的面孔,此时大家仿佛重新归位,道一声“好久不见”。 我知道阿莫学长是在无聊刷微博的时候,十点读书、思想聚焦、二更食堂、清华南都等大V经常争相转载他的文章,鸡汤教主一枚,很是受欢迎。 如果你读了《你那么懂事,一定很辛苦吧》,就会发现书中的内容其实和题目没有什么关系。这本书里有阿莫学长的个人成长经历,有关于他的那些朋友的故事,有关系好的,有特立独行的,有久久难忘的,也有想道一声珍重的。 好久不见,朋友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老师们都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原谅我当读到“同桌”这个话题时嘴边哼起了这首歌。你的同桌是眼睛大大,头发乌黑的萌妹子呢?还是逗比上身,嬉皮笑脸的糙汉子?处于青春时代的少男少女,感情单纯而真挚。犹记得早晨在班主任到来之前有那么几个人总会在课桌上奋笔疾书抄作业,物理课上学渣们抢着坐后排睡觉,自习课上只要监测到班主任不在大家会三五成群聊起天,英语课上不变的背课文、默写单词让我们头昏脑涨,语文课上即使给两个小时也憋不出半个字来的我们,时间真的是一眨眼就过去了啊! 爱究竟是什么? 老夏在爱情战场上纵横驰骋,今天恋爱,明天分手,后天又有新人。有钱的王老五总是遇人不淑,有人因为他钱不多跟了有钱人,有人因为相信他没钱甩了他,有人因为他有钱追着来,呵,这攻击性的爱啊真贵。在爱情这条路上,有的人视初恋如完美女神,每每进行下一段恋情时会不断地与初恋做比较,越比较发现越接受不了别人,到最后自己抱着那完美的幻想孤独的生活着。有的人爱的突然,分的随便。有的人爱的纯粹,分的决绝。有的人想要拥有完美的爱情,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有的人怀揣着美好的愿景,始终如一的爱着一个人。有的人视爱情如莲花,不可亵玩,有的人视爱情如粪土,那可是生财之道。 你在《你那么懂事,一定很辛苦吧》里找到了什么呢?
《你那么懂事,一定很辛苦吧》读后感(九):你那么懂事,也许只感动了自己
只在夜深一人时感动了自己 第一次两人出去玩,或者说去外地面试同时见见朋友。因为吃坏肚子,男朋友在宾馆躺了一天,最后跟小夕说,你很好,你能照顾我。 小夕是初恋,活了二十几年才稀里糊涂可能喜欢上了一个现实中的人。 之前不是没有动心过,懵懵懂懂的初一,刚刚懂得喜欢的意思,闺蜜几个同时对一个男生有好感,因为他回答问题的时候声音洪亮,字写的又好。闺蜜们一起聊天的时候都说哎呀我蛮喜欢他的,原来大家都只是想当一个好学生。 小女生的感情也许差不多,人家喜欢你,可能因为他名字好听,可能因为他字好看,可能因为他声音好听,然后你就又开心又骄傲又烦恼,你可能对他有那么点好感,只是因为他喜欢你,而你不喜欢他。小夕就是这样的女孩,她知道,那不是喜欢,只是虚荣心作祟。 初恋修成正果,老公一直不是一个浪漫的人,或者说,没事,他都不主动联系她。几年时光以后,不管白天笑的多么开心,夜里孤身一人的时候,小夕想着跟老公抗议,老公回答“没事不就不联系吗”的时候,在床上哭的不敢发出声音,虽然家里只有她一人。 因为父母吵架,所以小夕决定做个能不吵架就不吵架的人。 她假装不在意各种节日,不在意各种仪式,不在意我怀孕的时候你在前面甩手走,不在意宝宝一岁多了老公说他还是不想要孩子,不在意他说谁谁谁真命好,找了个怎样怎样有钱的老婆以后再说我们也好,好歹全是自己挣得,有底气。 可是朋友长辈当着小夕面夸她老公命好能找到一个那么好的老婆的时候,小夕忍住不让微笑有一丝不自然。然而听说他觉得憋屈的时候,小夕感觉特别委屈,感觉心已经疼麻木了。 然后小夕想,为什么呢?他哪里觉得委屈呢?她都委屈成这样了也没有跟他吵过架啊。 想到吵架,小夕有种不安全感,她总觉得他们之间有好多不对劲的地方,她想跟他吵一架,甚至是打一架,痛痛快快的发泄下,不然,她觉得他们之间可能会因为哪次小小的吵架就散了。就好像吹满气的气球一样,人家看到的是气球饱满的样子,结果突然遇到了一个小小的竹刺,气球就“啪”地一下,炸了。 小夕睁着眼睛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时候就想,见面的时候,她要在哪个避开公婆的地方跟老公摊牌,把这些年来的不满委屈全部说出来,然后让老公来选择,分合都接受。地球离了谁不转呢? 可是第二天醒来,小夕又舍不得,如果说他们之间没有爱情,她不相信,她只是不知道怎么去爱,她也舍不得未上学的孩子。 他还记得我的生日,所以,也没什么好委屈的吧,小夕想。
《你那么懂事,一定很辛苦吧》读后感(十):那些年的那些事
刚看到书名《你那么懂事,一定很辛苦吧》,就感到阵阵温暖。是啊,在如今这个社会,好像懂事这词,渐渐不再是当初的那个样子。懂事=傻?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喝?还没有开始看,阿莫学长的书名就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心。原本以为是一本类似于说道的心灵鸡汤,翻开后才发现,只是一个个关于青春关于那些年的成长故事,好像是诉说着阿莫学长的年少时光,又好像诉说着我们的青春年华。
全书共四个部分,从年少时的友情谈到朦胧的爱情,从少年憧憬的理想到成人后残酷的现实。阿莫学长用一个个小故事娓娓道来,好像只是分享他那些年的那些事,没有什么大道理,但好像在不知不觉中就这样慢慢的治愈了你的心。
是呀,原来,活得像自己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小时候,迫于爸妈、老师的管教,对于他们觉得好的,才是好的。他们认为坏孩子,就避而远之。但问问自己内心,是不是真的那么想,对于曾经的小伙伴,是不是有所愧疚,当时,如果再勇敢一点,是不是结局就会不一样。小时候,一直想,长大了我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和想玩的小伙伴玩,干想干的事。但现在慢慢长大的我们,渐渐发现,大人的世界也充满了很多的约束,要带上各种面具,来面对各种人,各种问题。渐渐的,那些面具就如同本来就在脸上一样,迷失了自我,也成为了困住我们的枷锁。之前的单纯美好,好像又是那么的遥远。多问问自己的内心,随心一点,大概就不会有那么多遗憾了吧。
人生下来,是一个人孤零零的来,也将是一个人孤零零的走。人生中来来往往会遇上许多人,每个人大概也就陪你同行一段路,或长或短,然后分开,再遇上新的人,再一起走一段或长或短的路,再分开。可能有些人会给你带来欢笑,可能有些人会给你带来痛苦,但或多或少他们都教会了你些什么。感恩那些在你生命中陪伴过你的人,同样要更珍惜那些一直陪伴你的人。正如阿莫学长书中写道的那样,如相遇,此生请珍惜。若离开,我的朋友,祝你前程似锦,祝你永远熠熠生辉。人这一生,多多少少,还是要掏出框架走一遭的。纵使千回百转,愿你也中能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
稳住,我们能赢。